中文导游词
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东北虎林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光临东北虎林园参观游览,您的光临就是对保护濒危物种所献的爱心。
我是本车的讲解员×××,非常高兴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来欣赏,了解这些美丽威武神奇的猫科动物,希望我的讲解能让您感到满意。
东北虎林园座落于美丽的松花江北岸,与太阳岛毗邻。
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是一个集饲养、繁育、科研、保护、野化训练、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是哈尔滨市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旅游景点。
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种源繁育基地。
整个游览过程我们将依次穿行8个乘车游览区、观虎台和步行区,您将可以观赏到不同年龄的纯种东北虎及非洲狮、白虎、白色非洲狮、黑虎、狮虎兽等世界上极为稀少的大型猫科动物。
现在我们所处的一号园区叫野化训练区,顾名思义这个园区担负着对虎进行初期野化训练的职能。
作为"百兽之王"的东北虎,其威武的形象,乃至于象征勇敢者的精神,早已植根于世界文化之中。
很久以前虎就同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后来作为某些部落的图腾象征,自此以后,中华民族的文化就与虎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人类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活动的加剧,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适合老虎生存需要的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砍伐,栖息地面积逐步缩小;同时由于环境变化导致虎的食物匮乏,自然界中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
八十年代初,通过林业部门的调查显示:野生的东北虎全世界仅有400余只。
目前在中国境内仅有15只左右,东北虎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为了使东北虎的野外种群得到恢复,1986年在国家林业部、国家濒管办的支持下,在牡丹江海林境内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饲养繁育基地----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
"猫科中心"的成立,拉开了我国大种群人工饲养繁育东北虎的序幕。
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人工繁育手段有效地保护濒临灭绝的东北虎,同时考虑在种群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开展国内、国际间的贸易,开发相关产品加工、销售的商业价值。
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壶口瀑布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临汾旅游。
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张倩,在这为期三天的尧都之旅中将由我和我们旅行社的资深司机陈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够给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让您游的舒心,玩的放心。
为了方便大家几天的游览活动,我先将临汾的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方便大家随后几天的游览活动。
临汾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岸与太岳山之间,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0多万。
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穿全市。
这里拥有点燃人类第一支火把的光荣,传说黄帝时代的仓颉在这里发明了汉字,中国历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诞生在这里。
帝尧之都平阳就是现在的临汾市(尧都区),春秋时期,晋国之都新田就是现在的侯马市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基业就在这里奠定。
1953年挖沙时一铲挖出个丁村,3枚人齿化石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环,中国历史好象在那时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川造就了临汾市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黄色大瀑布的吉县壶口瀑布。
壶口,作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记早已名垂史册。
她包含着我们先祖自强不息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铭刻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印记。
可以说,壶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从临汾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游览车已经驶入壶口景区,大家请拿好自的随身物品依次下车,注意安全。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龙槽,龙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滚滚的黄河水千万年来冲刷切割的结果。
由于壶口瀑布终年累月的向下冲击因而在河床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长,至今已有10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故名十里龙槽。
下面我们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黄河母亲的心脏--壶口瀑布了。
我想大家都曾从90版的50元人民币上一睹过了壶口瀑布的风采了,那当各位身临其境时感觉又是如何呢?刚才在车上有为先生问我为什么叫做“壶口”瀑布,下面就请大家一边欣赏瀑布一边听我的介绍。
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福州三坊七巷讲解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各位来到福建省会---福州市旅游观光。
我是中旅的导游。
我姓×,大家叫我小×或×导都行。
我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陈师傅,这两天都由我和陈师傅为你们服务,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
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大力支持,希望我们的服务,能使您的福州之行留下美好的回忆。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
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
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
“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480多万,其中城区人口116万。
“因州北有福山”,故名福州,又因九百多年前就遍植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的美称。
现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五个区和福清、闽侯、罗源、连江、长乐、平潭、闽清、永泰等二市六县。
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
福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19.6℃,最冷一月平均气温为10.5℃,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8.6℃,年均降水量1342.5毫米。
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市区内有闻名全国的温泉。
各位团友,今天我讲解的内容是福州明清时期古建筑瑰宝----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
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
北京中文导游词欢迎词

北京中文导游词欢迎词北京中文导游词欢迎词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北京中文导游词欢迎词,欢迎阅读。
北京中文导游词欢迎词二:故宫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北京来作客,我叫方芳,大家可叫我方导。
今日我将带着各位去游览世界有名的故宫,希望我们能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故宫是我国最大、最完好的皇宫,在世界上堪称最为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己有近600年的历史。
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故宫的建筑布局分为外朝和内廷。
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大臣的主要场所。
其中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文华殿和武英殿分立两侧。
内廷是皇上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宫嫔妃及幼年的'皇子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
故宫共有9000多间宫殿,雕梁画栋,殿宇辉煌,极尽华丽威猛。
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大师和能工巧匠非凡技术和丰富相象力的结晶。
如:太和殿中有72根支柱,其中6根支柱是镀金的,上有金龙盘绕。
透过栏杆往大殿里瞧,你们会瞧见大殿里金碧辉煌。
宝座是镀金的,扶手是镀银的,4个香炉是用香木做的,真是富丽堂皇。
太和殿后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
最让你们惊叹的是保和殿后的一块石雕。
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有200多吨重。
上面雕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腾云驾雾的飞龙。
故宫真不愧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呀!如今我给大家两个小时的自由参观时间。
请大家面对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些文物时,要特别珍惜,留神,不要损坏,大家可以用照相机照下自己宠爱的部分。
还有,除了照片,你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身影,你什么也别留下。
我们该回去了,希望大家宠爱北京,有机会再来北京参观其它20处文化遗产。
Dear visitors, everybody!Welcome to Beijing, my name is fang fang, you can call our guide. Today I will lead you to visit the Forbidden City, which is famous all over theworld, I hope we can spend a happy time.The imperial palace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imperial palace in China, is the most magnificent ancient architectural complex in the world, has a history of nearly 600 years.The Forbidden City is China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4 of the emperors palace, the palace construction layou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outer court and the imperial palace. The outer court is the place where the emperor held a ceremony and summoned the minister. Which building is th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zhonghe palace and Baohe Palace, the three main halls of the mandarin house and hall of martial valor is divided on both sides. Imperial palace is the emperor to handle daily affairs and the harem concubines and young prince live, play, in the place of god.The Forbidden City, a total of more than 9000 rooms, with a house, most magnificent majesty. The Forbidden City is Chinas ancient architecture masters and skillful craftsman is special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echnology and rich alike. Such as: 72 pillars in th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including six pillar is plated with gold, with golden dragon coiled. Through the railing into the hall look, you will see in a glorious temple. Is gilded throne, armrest is silver plated, four incense burner is made of wood, its gorgeous. After th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is zhonghe palace, zhonghe palace is the place where the emperor rest. The most let you amazing is confirmed and behind a piece of stone. Stone 16.57 meters long, 3.07 meters wide, 1.7 meters thick, more than 200 tons. Vulture on the rough sea, walking on dragons. The Palace Museum truly was Chinas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Now Ill give you two hours of free time to visit. Please the face of these cultural relics left behind by our ancestors, to cherish all the more, be careful, dont damage, you can use the camera according to their favorite part. And, in addition to the photos, you dont take anything, besides, youdont leave anything.We should get back, hope you like Beijing, have a chance to come to Beijing to visit the other 20 cultural heritage.。
历山风景区黄山中文导游词

历山风景区中文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前来历山风景区参观和游览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先自我介绍,我是**,是你们在此停留期间的导游,大家称呼我为小*就可以了。
坐在我身边的是我们的司机,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你们满意,预祝各位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接下来我先把这的概况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历山,又名舜耕山,距离东至县城12千米,紧靠206国道,与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山水相依,与东流陶公祠、天然塔等著名景点咫尺相望,199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评为国家首批aa级旅游区。
历山传说中是历史上尧舜禅让之地,不仅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而且自然景观也很优美,共分为西景区、地下溶洞分布区和法藏寺景区、望江台景区及东区等五大景区。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就是历山风景区的西景区,进入西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气势恢弘的景点大门牌坊,高12米88,宽13米8,牌坊格式为徽派三层四柱,汉白玉雕成。
“历山”二字是清朝一位法藏寺主持宝田大师手迹,而“尧舜圣境”则为我国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副主席钟明善亲手所题,一古一今显现着历山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后来牌坊毁于战火之中,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座是在原址按原来的式样重建的,现在已成为历山景区入门的标志。
下面我们去尧舜文化广场去看一看,大家眼前的这片樱花园是在2003年4月23-24日由来自日本高知县的29位志愿者与我国各界人士共同种植下的,计有樱花、梅花、银杏、毛竹等2000余株,是中日友好合作植树在安徽江南的第一个项目,也见证着中日友好、也预示着中日友谊在21世纪走向更加辉煌。
大家可以自由拍照,游览。
休息20分钟后,我们将在广场集合,去历山风景区中景点最多、文化内涵最深厚的景区——法藏寺景区和溶洞分布区观光。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在的景区就是溶洞分布景区了,路边这个洞口便是燕子洞洞口,此洞直通长江,因洞内燕子较多,故成为燕子洞,现因长久未修,洞内已尘封多时,为蝙蝠占据栖息,人难以入内。
颐和园中英文导游词

颐和园中英文导游词颐和园中英文导游词作为一名导游,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颐和园中英文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颐和园中英文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来到颐和园,今天由我来担任你们的导游,我叫杨依璠,大家可以叫我杨导游,废话不多说,现在就开始我们一天的旅程吧!Everybody is good! , welcome to the Summer Palace today by me to serve as your guide, my name is Yang in Fan, you can call me Yang, tour guide, please donate said, now let's start our day trip!首先,我们绕过大殿,来到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间,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山水,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画是相同的,长廊的两旁还栽满了花草树木,这一朵花还没谢,那一朵花又开了,让我们感觉神清气爽。
好了,我们走了这么大一会儿,也累了,现在请旅客朋友们坐在长廊的凳子上,休息一会儿,吃点儿东西,喝点水,但是大家千万不要把垃圾乱扔,这样即破坏环境,又给清洁工人员带来了不便,请大家把垃圾都丢到垃圾箱里。
这不是一举两得吗!First, we bypass hall, came to the famous promenade, the gallery has more than seven hundred meters, is divided into 273, the pillars of the green paint, red paint railings, each cross sill have colorful paintings, painted figures, flowers and plants, landscape, thousands of painting, without the two picture is the same, the gallery also planted with trees and flowers on both sides, this didn't thank a flower, the flower opened again, and letus feel refreshed. Well, we walked so much in a short while, also tired, now please passengers sit on a porch friends stool, have a rest, eat something, have a drink of water, but you don't throw the trash, so that damage the environment, and brought inconvenience to cleaner, please put the rubbish into the dustbin. This is not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我们游览过了长廊,现在请大家跟随我到万寿山来游玩吧!现在我们已经在万寿山的脚下了,请旅客朋友们抬头向上看,我们会看到一个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这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丹霞山中文导游词(2篇)

丹霞山中文导游词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韶关市境内,面积____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
____年以来,丹霞山分别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
丹霞山由____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
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____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在距今____亿年至____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____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
距今____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____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
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丹霞山风景区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____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参差,错落有序;山间高峡幽谷,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
锦江秀水纵贯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树婆娑,满江风物,一脉柔情。
丹霞山现有佛教别传禅寺以及____多处石窟寺遗址,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诗词和摩崖石刻,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丹霞山中文导游词(2)丹霞山是中国的一个著名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的西北部,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丹霞山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和壮丽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下面是一段4500字的丹霞山中文导游词,带您领略丹霞山的美丽风景和丰富文化。
泰山中英文导游词_导游词

泰山中英文导游词篇一:泰山中文导游词各位朋友:你们好!热诚欢迎你们到泰山来,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从泰山中路登上山顶。
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蕴含了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的积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仍要像古人那样问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领略泰山的神韵。
这里是岱庙。
从岱庙开始,经岱宗坊、一天门、红门、中天门、升仙坊至南天门、是古代皇帝封禅泰山所走过的路,现在被知名人称为“登天景区”,也称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条路中最古老的一条。
我们将从这条路登上极顶。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庙前,还有一座较小的庙宇,这就是“遥参亭”,是当年皇帝封禅泰山的起始点。
当年帝王来泰山举行封禅祭典时,都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因此明朝之前,称此为“草参亭”。
明代加以扩建时,改名为“遥参亭”。
虽是一字之易,基虔诚却尽含其中了。
朋友们,中国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着独特地位的,这座遥参亭的建筑构思既出于封禅大典将由此为前奏而步步进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国古代先抑后扬的美学思想的体现。
1 / 15正阳门内就是岱庙了,平是一个神奇的方。
岱庙有着如此的魅力,决定于它自身的特征。
首先,它的围墙便与一般庙宇不同,围墙周1300米,5层基石,上砌大青砖,呈梯形,下宽17.6米,上宽11米,高约10米,共有8座门:正中为正阳门,是岱庙的正门。
由正阳门进得岱庙来,迎面是配天门,取孔子说的“德配天地”之意。
配天门两侧,东为三灵侯殿,西为太尉,三殿之间以墙相连,构成岱庙中间第一进院落。
过了仁安门,便是雄伟高大的宋天贶,它又叫峻极殿,是这座庙宇的主体。
天贶殿面阔9间,643.67米,进深5间,17.18米,通高23.3米。
大家看,天贶殿坐落在宽敞的白色台基之上,周围石雕栏楹环绕,云形望柱齐列,使天贶殿与四周的环境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贶殿周围施以回廊,形成了一个大院落,在中国的建筑中,廊是起着使空间有联贯、敛气、紧密、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作用,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称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5A级景区。
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根据他生前的遗愿选定了墓址。
你们也许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于北京,毕生为革命奔波于各地,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为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陵墓建于1926年,于1929年完工,整个陵墓由南向北沿着山势逐级升高,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平台、祭堂、墓室。
它的设计者吕彦直匠心独具,将整个陵寝设计为“木铎”之状,寓含警钟长鸣之意。
陵墓主体工程完工后,国民政府为孙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
将先生的遗体自北京香山碧云寺移出,由专列护送抵达南京,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三天公祭后,于1929年6月1日举行了奉安大典,从此孙先生就一直长眠于此,距今已有80多年。
接下来,我为您简单介绍一下孙先生的生平。
孙先生于1866年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年少时学习医学,后来弃医从政。
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他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名主义学说,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被十七省代表一致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元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
此后又经历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
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将军之邀抱病北上共商国家大计,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在北京。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中山陵的陵园广场,正南端是一座八角形石台,石台上有一尊三足两耳的紫铜宝鼎,重达五千公斤,高4.25米、腹径1.23米,是中山陵纪念装饰之一。
它是由广州中山大学的全体师生于1933年秋捐资建造,在鼎的腹部刻有“智仁勇”三个字,这是中山大学的校训。
鼎的上半部还有六角形的铜牌,上面有原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的母亲黄氏老夫人所书的孝经全文,所以这座鼎又被称为孝经鼎。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半月形博爱广场,由广场踏阶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柱三门的冲天式仿古石牌坊,称为博爱坊,它的高度为12米,花岗岩石柱上盖蓝色琉璃瓦,柱脚前后夹抱鼓石,牌坊上雕刻莲花瓣及和玺彩画等图案。
正中横额有孙中山先生亲手所书的“博爱”两字,语出自韩愈《原道》“博爱之为仁”,孙先生以伟大的博爱精神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奋斗不息,可以说“博爱”二字正是对他一生高度概括的最好写照。
博爱坊向前是墓道,墓道长480米,共有三道,中道最宽为9米,东西两道为4.5米,间隔墓道两侧用两两相对的雪松、荟柏、银杏和红枫取代了古代帝王陵墓神道前的石人、石兽,更能体现中山先生的高风亮节。
整个陵前广场部分气势开阔,绿化规整,具有西方园林开阔大气的美感。
穿过墓道,来到陵门平台。
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陵墓平面为“木铎”形。
木铎的声音洪亮,而且传的很远,有“使天下皆达道”的寓意,其用意也在警示后人。
陵门广场的边缘就是当年吕彦直设计的“自由之钟”的下缘。
广场东西栽有千头松和银杏。
陵门前有汉白玉石狮一对,显得非常的庄严古朴。
现在我们看到的单檐歇山式建筑就是陵门,上覆蓝色琉璃瓦。
陵门正中的门额上,有孙中山先生亲手所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字,这四个字出自于孔子《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国家政权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
是与“家天下”相对立的思想。
这是对三民主义的极好注解。
也是孙中山先生毕生奋斗的崇高理想。
穿过陵门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碑亭,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亭内石碑高8.1米,正中镌刻有国民党党徽,上面是原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颜体楷书镏金大字。
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的葬礼为“党葬”。
从碑亭往后就是层层叠叠的台阶,碑亭到祭堂这段石阶共有290层,分为八段,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五权宪法是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合掌权利。
第四层平台上,陈列着一对紫铜鼎,是当时上海特别市政府捐赠的,鼎身刻有“奉安大典”四个字,在西侧的鼎上有日军侵华时留下的弹孔。
第五层平台上有一对石狮,是福建名匠蒋文子先生的杰作。
堂,我们已经走过了平面大约700米,高度大约70米的距离。
先生的祭堂与墓室依托着钟山气势,更显巍峨,让谒陵者感悟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与浩然正气长留天地之间。
第8层的平台上,有孙先生长子孙科一家敬赠的青石鼎。
祭堂前还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捐赠的一对华表。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祭堂和墓室。
祭堂墓室的修建为一期工程,工程开始于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后的1926年3月12日,在祭堂的后面开辟墓包花园,内有中山陵建设史料展,用大量翔实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展示了中山陵从设计、建设到奉安大典的全过程。
祭堂是陵墓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丄覆蓝色琉璃瓦,坊额正中是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四字直额,祭堂正面有三扇拱形大门,在门楣上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书的“民族,民权,民生”六个篆字。
祭堂内采用云南的大理石铺地,十二根黑大理石柱采用四隐八显的手法,左右两侧的护壁上有孙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
顶上的斗式藻井是用马赛克镶嵌的国民党党徽。
祭堂正中孙中山坐像由法国雕刻家保罗.阿林斯基用意大利白石雕刻。
孙先生身穿长袍马褂,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神情沉思。
在坐像底部的四周,还有六幅浮雕,分别是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命,国会授印,振聋发聩,讨袁护国。
反映了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片断。
祭堂与墓室相通。
墓门分为两道,外门为两扇对开铜门,门额上有孙先生为黄花岗烈士手书的“浩气长存”四个字。
第二道门为单扇铜门,门上刻有张静江纂书“孙中山先生之墓”,墓室为穹隆状封闭式建筑。
顶部是用马赛克镶嵌的国民党党徽图案。
墓室中央是一大理石石圹,石圹中有孙中山先生的白色大理石卧像,是由捷克雕刻家高琪雕刻而成。
孙先生的遗体就安葬在石圹下5米深处。
自1929年6月1日到今天墓室从未被打开过。
中山陵周围有许多附属建筑,孙中山先生纪念馆,原名为藏经楼,收藏有孙先生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在藏经楼后有三民主义碑廊。
藏经楼外有一尊孙中山铜像,是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捐赠的。
音乐台,是由美国旧金山华侨代表和国民党辽宁省党部捐资建造的。
此外还有光华亭、行建亭、流徽榭等社会各界捐建的中山陵纪念建筑。
中山陵的周边还有中山植物园,廖仲恺、何香凝墓,谭延闿墓、紫霞湖、正气亭等建筑,大家有时间可以前去游览。
各位游客,中山陵的讲解就到这里结束,我们接下来要游览的景点是灵谷寺,请各位游客30分钟后在停车场集合上车,谢谢大家!明孝陵各位游客,我们即将参观的景点就是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的明孝陵。
明孝陵始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
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17岁投身皇觉寺,1352年参加了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领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
明孝陵修建于1381年,1382年葬入皇后马氏,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工程直到1413年才完工。
取名孝陵,一说是因为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另一说是因为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
故此陵明代称“孝陵”,到清代始称“明孝陵”,以示朝代的区别。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陵园依山就势神道蜿蜒曲折,陵寝恪守中国建筑之传统,中轴对称,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制开创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当年明孝陵陵区从大金门的两侧延伸出一道45华里的外墙,把整个紫金山都包括在内。
原大金门重檐歇山顶,顶覆有黄色琉璃瓦,现在屋顶和大门都荡然无存了。
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门。
过大金门,我们就来到了四方城,这里原来是一座碑亭,由于顶部毁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只留下了四面墙壁和四个门券,每边长26.86米,犹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称它为“四方城”,城内有一座“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6.7米,下面的碑趺高2.08米,称赑屃,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这块碑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明碑。
碑文是由明成祖朱棣所撰,全文有2746个字,共分为七部分,一、叙述其身世,出生句容大族;二、为民请命,发迹定远;三、平定天下,登基称帝、册中宫、立皇太子,分封同姓;四、废中书、设六部,亲掌兵权;五、重人才、建国学;六、生活简朴,嘱死后与马氏合葬孝陵;七、皇族子女57人名号及144句四言颂词一篇,碑文是对朱元璋一生的高度评价。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落成是在1413年,这也是明孝陵工程结束的标志。
朱棣在大书特书朱元璋功绩的背后其实是在大树特树自己的威信,以此表明继承皇位的正统。
他原本在南京东郊的阳山派上万民工凿了一块巨大的碑材,其碑帽、碑身、碑座如果相加高达72米,因为过于巨大无法搬运因而弃之未用。
走过御河桥,我们就来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两侧从东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种石兽,每组四只,两立两蹲。
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帝王的威严;獬豸是传说中的法兽,象征君王的正直不阿;骆驼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辽阔,国家西域安宁;大象则是象征国泰民安,民心顺服;麒麟是中国神话传说的一种瑞兽,象征帝王的仁德;最后看到的这种动物是马,象征对帝王的忠诚。
在神道两侧安置这些石兽的主要目的一是表记朱元璋的功绩,二是展示大明的国力昌盛,三是祈望镇妖辟邪。
走过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
在路口有一对望柱,望柱又称华表,立于陵墓前的神道,又称陵表。
在这里有指示道路的作用,从这里开始,神道开始拐向正北方向。
翁仲路上有两对武将,身穿盔甲,手执金吾,身材魁梧;两对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肃穆。
他们分别是一对青年的,一对壮年的,预示着大明江山后继有人。
神道的尽头,立有一座六柱三门的棂星门,原门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现在看到的这座棂星门是根据史料在2007年修复的。
这是谒陵时通行的礼仪之门。
在石象路东侧,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围绕梅花山转了一个弯。
原来这座山是东吴时孙权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时曾有人建议将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下给我看大门吧”,于是神道因此而弯曲,正好成为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南京著名的赏梅基地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金水桥,金水桥的后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寝建筑,金水桥原本有五座,正对着陵宫的五座大门,后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清代只重新修复了三座,我们可以看到桥面与桥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遗物,桥栏为清代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