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片U约】美国电影:《坦克大决战》
有关国际战略形势的电影

有关国际战略形势的电影说到国际战略形势,电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尤其是那些把国际政治、军事博弈、权力争夺都演绎得淋漓尽致的片子。
你知道吧,很多时候电影里的剧情都能让你对国际局势产生一种不一样的理解,毕竟那些大佬们每次都在桌面下玩心机,场面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而电影正好通过娱乐的方式,把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给我们一一揭示出来,简直像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所以,今天我就想聊聊几部典型的电影,它们在展现国际战略形势的时候,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不得不提的就是《间谍网》。
你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间谍片,或者你甚至不敢想象它会涉及到国际战略那些深奥的东西。
其实你错了,这部电影通过讲述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间谍较量,暴露了很多大国背后的微妙关系。
那个时候美国和苏联的“相爱相杀”简直就像是电视剧中的复仇大戏,一个笑一个哭,没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电影里有很多关于外交策略的细节,像是谍报、情报交换,甚至是如何通过控制信息来操纵舆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你说,今天这些策略是不是依然适用?有时候你会觉得,那些国际高层的操作,比我们看着的电影还要复杂,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谍报活动就能改变一个国家的未来呢?它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世界的舞台,永远不会停下来。
就像台上的演员,总是有着各自的目的,谁能想到他们背后互相的博弈、调和、甚至算计呢?再来说说《猎杀红色十月》。
这部电影里讲的,是美国和苏联两国在冷战时的潜艇对抗。
看着这部片子,你会突然觉得,国际战略这玩意儿,真不简单。
你看那些海底深处的暗战,简直像是将棋局一般,每一步都关乎生死。
无论你是站在谁的角度,胜利和失败就像是一线之差,分分钟就能逆转。
最搞笑的还在于,美国的情报官员和苏联的叛逃者,不停地在进行心里战——你猜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到底会相信谁?这让你不禁想,国际战略的背后,究竟有多少真真假假的信息、虚虚实实的“手段”呢?你有时候真的很难分清,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看电影的过程中,你会有种瞬间明白的感觉——原来我们平时以为的“冷战”其实是温吞的,它背后可是有多么猛烈的“热战”啊!说到现代的国际战略电影,《拆弹部队》算是另一个不可不提的经典。
《猎杀U-571》狭窄空间里的戏说

名摄 影 师跟 踪 拍 摄 , 既 有他的主观镜头 , 又 有 表
现 他 冒着 敌 机 扫 射 抢 拍 战地 的 客 观镜 头 。 空 战场 景
中使用 了一些历史资料镜头 , 将观众带入一种真实
的情 景 。
造的潜艇 内部 , 加 上大量精 心设置 的
道具 , 让 这 部 纯 虚 构 之 作 在 细 节 上 真 实 可 信 。然 而 史 学 家 却 提 出 异 议 。 片
现 在 片 中 的 二 战 飞 机 先 后从 数 个 国家 借 调 而 来 . 规 模 超 过 当 时 很 多 中 等 国 家的 空 军 。 虽 然 上 映 后 票 房
猎杀 U一 5 7 1 》
狭窄 空 间 里 的 戏 说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一 支 不 断 有 影 视 作 品截 取 片 中 制 作 精 良的空 战场 面 。 ( 文/ 鲁邦三世 )
英军 反 间 谍 人 员在 朴 次 茅 斯雷 达 站 将 其 歼 灭 。
作为一部 表现二战初 期的影片 , 《 伦 敦 上 空 的 鹰》 较 为 真 实 地 展 现 了许 多 残 酷 的 战 争 景 象 , 尤 其 是英 法 联 军 敦 刻 尔 克 大 撤 退 时 的 悲惨 阴冷 情 景 。 为 了增 强 观 众对 一 些 场 面 纪 实 性 的 感 受 , 影 片 安 排 了
奥战争 片
《 不列颠之战 》 以弱敌强的空 中廑战
1 9 4 0 年, 德 国纳 粹 征服 西欧 之 后 。 开 始 派 遣 数
量庞 大 的 战 斗 机 、 轰 炸 机 空袭 英 国人 口密 集 的 大 都
市。 英国空军依靠有 限的战斗机和灵活的战术 。 力 克德 军具 备 优 势 的 空 中 火 力 。 终于获得胜利 。 影 片
《坦克大决战》观后感

《坦克大决战》观后感感谢大宝的英语老师,留的暑假作业是看一部英文电影,于是我就夹带私货,把这部1965年上映的,白袍甘道夫参演的经典战争片《坦克大决战》推荐给了我儿子。
果不出我所料,男人对坦克是没有抵抗力的 我也借机重温了这部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老电影,竟又看出了新的感悟。
更加体会到导演深深的厌战情绪。
整部电影几乎看不到血肉横飞的镜头,却让人深深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这部电影并没有把人物脸谱化,而是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狂热的德军军官,厌战的德国老兵,乐观大意的美军军官,细心的侦查员,贪婪可爱的坦克兵,战争中成长的每一个人都鲜活立体。
首先是那段慷慨激昂的节奏感很强的德国装甲兵之歌《Panzerdivision》。
非常有气势的一段,从德国娃娃兵坦克手嘴里唱出来,依然是热血沸腾,甚至连厌战的老勤务兵都唱到两眼放光。
但是在这激昂旋律的背后,我看到的是第三帝国临死前的近乎疯狂的绝望! 下面这个链接就是这段合唱的视频。
https:///r/pV9eua7OmY?f=cp&u=6d806 2ac5a073bbf贪婪可爱的坦克手葛菲上士的故事更是令人心碎。
本来这个想靠往前线倒卖香烟美酒丝袜甚至连士兵的邮件都想收费的“财迷”,接受了他的合伙人——旅店老板娘的示爱,幸福的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交给了老板娘,打算在战斗中侥幸“苟”下来,憧憬着战争结束后的美好生活。
结果,千方百计苟活下来的坦克手,从溃兵嘴里等到的却是老板娘的旅馆被德军坦克炸得片瓦不存的消息。
一个人刚刚获得的巨大的,本来是一生的幸福,被一句消息从云端打落地狱!战争是何等的残酷无情!这就是战争!足以让一句轻飘飘的话毁掉一个人即将入怀的幸福!德军的坦克指挥官海斯勒,是一个优秀的坦克指挥官,也是一个狂热的法西斯分子。
他洁身自好,把上级送来的“福利”推出门外。
他从影片的开始,就清楚的知道这是一场必然失败的战争(原话好像是“战争不会结束,直到我们失败”),但仍然冷静而疯狂的把自己的下属和自己投喂给“战争”这头怪兽。
在现实上演的坦克大战!看了就热血沸腾的二战电影!

在现实上演的坦克大战!看了就热血沸腾的二战电影!战争电影影片根据二战真实事件改编,全片采用IMAX拍摄,讲述了一组俄罗斯坦克兵用一辆改装版T34坦克,试图从德国豹式坦克群的围剿中逃脱的故事。
作为俄罗斯影史战争片票房冠军,不仅有激燃嗨爽的坦克对轰,有精妙的作战技术和排兵战法,苏德两位天才坦克指挥官的睿智、英勇和相爱相杀也展现得淋漓尽致,更传递了人类最赤城和炙热的真实情感,直击人心令人动容,超震撼的大银幕视听盛宴刺激上演!一直以来,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很多,毕竟在二战战场上各个参战国投入了大量的坦克部队,也在战火中诞生了不少世界知名的坦克。
其中在苏德战争期间,两国不仅在战场上投入了大量的坦克,而且还创造了不少的王牌坦克手,创造了很多战绩。
《T34玩命坦克》不仅展示了双方优秀坦克手之间的战斗,而且还突出了T-34坦克在俄罗斯人们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在大银幕上给观众呈现最佳的视听效果,每一帧画面都精雕细琢,尤其是高能的“炮弹定格”一幕,制作团队更是煞费苦心。
视觉特效师古谢夫坦言:“为了呈现真实的时间慢化镜头,我们研究了世界上所有的相关实验,甚至自己用超高速摄影机拍摄坦克炮弹的飞行、爆炸和化学反应,咨询军事专家并进行无数次测试,以便在视觉上更逼真。
”大家可以在3D大银幕上体验炮弹从脸庞划过的酣畅感,仿佛身临其境驾驶坦克战斗。
在古谢夫看来,要求严苛追求完美的导演,总是设定一些起初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他尊重历史,坚持物理方面的正确性,追求视觉表现力以及观众的认可。
正是有了如此高要求的团队,才有了最终大银幕上震撼十足的视听盛宴!《T34玩命坦克》的主创团队深知,一部坦克片的成功在于还原。
片中使用了多辆T34坦克进行拍摄,此外还有“二战”时期德国著名的Sd.kfz.251装甲输送车,但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片中非常重要的豹式坦克(亦作“五号中型坦克”)并非实物,而是采用“二战”后苏联主力坦克T55改装而成的,正因此,坦克迷仔细观看片中豹式坦克的履带部分就能察觉其与真实的豹式坦克存在区别。
the war room 1993 内容 -回复

the war room 1993 内容-回复《战争室》(The War Room)是一部1993年上映的纪录片,主题涉及美国民主在1992年总统大选期间的策略与运作。
该纪录片展示了比尔·克林顿与阿尔·戈尔等政治家及顾问团队的内部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下面将通过一步一步回答,来探讨这部纪录片中的一些关键主题和亮点。
一、纪录片背景介绍《战争室》由克里斯提安·麦克尼科尔(Chris Hegedus)和多娜·佛雷斯(D.A. Pennebaker)联合执导,追踪记录了比尔·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的一系列活动和剧情。
该纪录片以内部摄影的方式展现了克林顿、戈尔及其竞选团队的思考过程和战略安排,真实而直观地反映了美国大选期间的政治操作。
二、比尔·克林顿竞选策略《战争室》展示了比尔·克林顿竞选团队如何通过制定具体策略来实现选举目标。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策略是将克林顿塑造为一个“改变”的候选人,以回应美国公众对经济衰退和政治腐败的失望。
克林顿的团队不仅注重选民心理分析,还利用舆论的力量来形塑选民对他的印象。
三、阿尔·戈尔的竞选贡献纪录片中还展示了阿尔·戈尔在竞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作为副总统候选人,戈尔被认为是克林顿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
他不仅在竞选期间向选民解释政策,还通过地面传播活动和媒体采访等方式扩大了克林顿的影响力。
四、竞选团队的策略和运作《战争室》独具特色的一点是展示了竞选团队的内部运作和决策过程。
纪录片中的团队成员,如詹姆斯·卡尔维尔(James Carville)和乔治·史蒂凡诺普洛斯(George Stephanopoulos)等,以其独特优势在竞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对选民民意的调查和分析,制定并执行广告、宣传和市场活动的策略,以最大限度地促使选民支持克林顿及戈尔。
五、纪录片的影响与启示《战争室》作为一部政治纪录片,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77部经典2战电影

77部经典二战电影战争与和平《辛德勒的名单》 (1993)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 (1998)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兄弟连》 (2001)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钢琴师》 (2002) 罗曼·波兰斯基《美丽人生》 (1997) 罗伯托·贝尼尼《英国病人》 (1996) 安东尼·明格拉英雄与牺牲《最长的一天》 (1962) 肯·安纳金《十二金刚》 (1967) 约翰·斯特奇斯《血战钢锯岭》 (2016) 梅尔·吉布森《珍珠港》 (2001) 迈克尔·贝《空中英豪》 (1957) 约翰·休斯顿《壮志凌云》 (19) 托尼·斯科特战争反思《西线无战事》 (1930) 刘易斯·迈尔斯通《卡萨布兰卡》 (1942) 迈克尔·柯蒂斯《再见,孩子们》 (1987) 路易·马勒《战地琴人》 (2001)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美丽战争》 (200!$) 奥利弗·斯通《冬天的骨头》 (2010) 德布拉·格兰尼克战争与人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972) 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大逃亡》 (1963) 约翰·斯特奇斯《女兵排》 (1981) 保罗·纽曼《灰烬与钻石》 (1958) 安杰伊·瓦伊达《生命之树》 (2011) 泰伦斯·马力克《无主之地》 (2001) 丹尼斯·塔诺维奇战争与爱情《魂断蓝桥》 (1931) 梅尔文·勒罗伊《忠勇之家》 (1942) 威廉·惠勒《战争与回忆》 (1988) 丹·柯蒂斯《战争与爱情》 (1996) 玛格丽特·冯·特洛塔《生死朗读》 (2008) 史蒂芬·戴德利《生命之书》 (2014) 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战争与音乐《音乐之声》 (1965) 罗伯特·怀斯《战地歌声》 (1943) 亨利·科斯特《桂河大桥》 (1957) 大卫·利恩《碟中谍》 (1996) 布莱恩·德·帕尔玛《钢琴战曲》 (201!$) 迈克尔·哈内克《生命之歌》 (2013) 理查德·阿约亚德战争与喜剧《你逃我也逃》 (1942) 恩斯特·刘别谦《波音707》 (1965) 杰克·阿诺德《奇爱博士》 (1964) 斯坦利·库布里克《阿甘正传》 (1994) 罗伯特·泽米吉斯《虎口脱险》 (1966) 杰拉尔·乌里战争与政治《寒战》 (2012) 陆剑青、梁乐民《间谍之桥》 (2015)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波士顿》 (2013) 彼得·博格《天空之眼》 (2015) 加文·胡德《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 王苹战争与家庭《海上钢琴师》 (1998) 朱塞佩·托纳多雷《生死朗读》 (2008) 史蒂芬·戴德利《战争之王》 (2005) 安德鲁·尼科尔《忠犬八公的故事》 (2009) 莱塞·霍尔斯道姆《小鞋子》 (1997) 马基德·马基迪战争与儿童《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2008) 马克·赫尔曼《美丽人生》 (1997) 罗伯托·贝尼尼《伴我同行》 (19) 罗伯特·泽米吉斯《小小摄影师》 (1997) 汤姆·德威《小王子》 (2015) 马克·奥斯本战争与女性《乱世佳人》 (1939) 维克多·弗莱明《末路狂花》 (1991) 雷德利·斯科特《钢琴课》 (1993) 简·坎皮恩《生死朗读》 (2008) 史蒂芬·戴德利《战争之女》 (1981) 莉莉安娜·卡瓦尼战争与艺术《钢琴师》 (2002) 罗曼·波兰斯基《冬天的骨头》 (2010) 德布拉·格兰尼克《生死朗读》 (2008) 史蒂芬·戴德利《生命之树》 (2011) 泰伦斯·马力克《生命之书》 (2014) 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战争与科技《碟中谍》 (1996) 布莱恩·德·帕尔玛《天空之眼》 (2015) 加文·胡德《机械姬》 (2014) 亚力克斯·嘉兰《头号玩家》 (2018)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2:迷失之地》 (2022)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战争与历史《辛德勒的名单》 (1993)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 (1998)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兄弟连》 (2001)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钢琴师》 (2002) 罗曼·波兰斯基《美丽人生》 (1997) 罗伯托·贝尼尼《英国病人》 (1996) 安东尼·明格拉战争与哲学《第七封印》 (1957) 英格玛·伯格曼《奇爱博士》 (1964) 斯坦利·库布里克《发条橙》 (1971) 斯坦利·库布里克《这个杀手不太冷》 (1994) 吕克·贝松《黑客帝国》 (1999) 沃卓斯基姐妹战争与未来《星际穿越》 (2014) 克里斯托弗·诺兰《银翼杀手》 (1982) 雷德利·斯科特《阿凡达》 (2009) 詹姆斯·卡梅隆《头号玩家》 (2018)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2:迷失之地》 (2022)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战争与和平《辛德勒的名单》 (1993)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 (1998)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兄弟连》 (2001)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钢琴师》 (2002) 罗曼·波兰斯基《美丽人生》 (1997) 罗伯托·贝尼尼《英国病人》 (1996) 安东尼·明格拉战争与人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972) 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大逃亡》 (1963) 约翰·斯特奇斯《女兵排》 (1981) 保罗·纽曼《灰烬与钻石》 (1958) 安杰伊·瓦伊达《生命之树》 (2011) 泰伦斯·马力克《无主之地》 (2001) 丹尼斯·塔诺维奇战争与爱情《魂断蓝桥》 (1931) 梅尔文·勒罗伊《忠勇之家》 (1942) 威廉·惠勒《战争与回忆》 (1988) 丹·柯蒂斯《战争与爱情》 (1996) 玛格丽特·冯·特洛塔《生死朗读》 (2008) 史蒂芬·戴德利《生命之书》 (2014) 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战争与音乐《音乐之声》 (1965) 罗伯特·怀斯《战地歌声》 (1943) 亨利·科斯特《桂河大桥》 (1957) 大卫·利恩《碟中谍》 (1996) 布莱恩·德·帕尔玛《钢琴战曲》 (201!$) 迈克尔·哈内克《生命之歌》 (2013) 理查德·阿约亚德战争与喜剧《你逃我也逃》 (1942) 恩斯特·刘别谦《波音707》 (1965) 杰克·阿诺德《奇爱博士》 (1964) 斯坦利·库布里克《阿甘正传》 (1994) 罗伯特·泽米吉斯《虎口脱险》 (1966) 杰拉尔·乌里。
只知道《狂怒》?盘点那些精彩的坦克电影

只知道《狂怒》?盘点那些精彩的坦克电影隆美尔(2012年版) Rommel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负盛名的将领,也是希特勒最为宠爱的将领。
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
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隆美尔率领2个师的军队在北非仅仅用了2个星期就让英军之前2个月的战果丧失殆尽)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进攻列宁格勒/列宁格勒/列宁格勒袭击Attack on Leningrad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布拉弗斯基(Aleksandr Buravsky )代表作。
1941年的列宁格勒,俊俏的苏联女警察及其战友们与德军、间谍、奸细、窃贼的战争,美丽的英国女记者、前苏联白军将军之女的乖舛遭遇,饱受饥饿折磨的苏联军民的生存状态,被称为“生命之路”的拉多加湖冰上运输线的开辟……出于爱国心和使命感,两位女主人公最后都选择了留在“死亡之城”……影片涉及苏联政府赋予工人阶级的崇高地位和特殊待遇。
视角独特,气氛紧张,情节松散,画面压抑。
加布里埃尔·伯恩(Gabriel Byrne)、美裔国际影坛美女米拉·索维诺(Mira Sorvino)、米哈伊尔·叶夫列莫夫(Mikhail Yefremov)、俄罗斯影坛美女奥尔嘉·苏图洛娃(Olga Sutulova)等主演。
炼狱Чистилище /1997年/格罗兹尼之战/车臣战争Chistilische/Чистилище1995年格罗兹尼之战,激烈的巷战有如当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车双方死伤惨重,就连美国军方也惊叹“打不起这样的城市战”。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这是俄罗斯人自己拍的关于第一次车臣战争的电影。
讲述了俄军一座野战医院惨遭车臣恐怖分子袭击的故事。
摄影师用写实手法,刻意拍摄了许多以往战争题材片所未描绘过的惨烈场景。
美国经典战争电影推荐

美国战争电影92部1.贝奥武夫安吉丽娜一丝不挂演绎绝色女妖安吉丽娜一丝不挂演绎绝色女妖... 豆瓣评分 6.4导演:罗伯特.赞米基斯主演:布兰登.格里森安吉丽娜.茱莉2.空战英豪让人热血沸腾的欧洲大陆战让人热血沸腾的欧洲大陆战豆瓣评分7.1导演:托尼·比尔主演:詹姆斯·弗兰科马丁·亨德森让·雷诺珍妮芙·德克大卫·艾里森3.特战部队战争残酷而惨烈,反恐全球大作战战争残酷而惨烈,反恐全球大作战... 豆瓣评分 6.5导演:艾萨克·佛罗伦汀艾萨·科隆汀主演:马歇尔·R·提格蒂姆·阿贝尔4.大独裁者卓别林恶搞希特勒卓别林恶搞希特勒豆瓣评分8.9导演:查理.卓别林主演:查理.卓别林保利特.戈达德5.圣安娜奇迹教堂屠杀的场景震撼又血腥恐惧教堂屠杀的场景震撼又血腥恐惧... 豆瓣评分7.3导演:斯派克·李主演:约翰·特托罗迈克尔·威廉姆斯德瑞克·卢克6.谍海风云男人忙爱情女人忙爱国男人忙爱情女人忙爱国豆瓣评分 5.7导演:米凯尔·哈弗斯特罗姆主演:周润发巩俐约翰·库萨克渡边谦菊地凛子7.闪电袭击雷暴灾难末日降临雷暴灾难末日降临豆瓣评分 3.8导演:加里·琼斯主演:凯文·索伯安雷·怀特8.敢死队男人必看动作猛片票房超2亿男人必看动作猛片票房超2亿豆瓣评分 4.9导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主演:李连杰史泰龙杰森·斯坦森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杜夫·朗格9.火星公主火星呈现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火星呈现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豆瓣评分 3.0导演:马克·阿特金斯主演:小安东尼奥·萨巴托Matt Lasky Chacko Vadaketh 奇希·劳尔兹Mitchell Gordon10.塔拉星球之战塔拉女孩与人类中尉共斗恶徒塔拉女孩与人类中尉共斗恶徒豆瓣评分 6.9导演:阿瑞斯特曼尼斯-瑟巴斯主演:埃文-蕾切尔-伍德布莱恩-考克斯詹姆斯-加纳11.潘神的迷宫魔幻与现实的完美契合魔幻与现实的完美契合豆瓣评分7.7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主演:伊万娜·巴克尔诺道格·琼斯玛丽贝尔·瓦度12.拆弹部队技术宅拆弹牛逼闪闪技术宅拆弹牛逼闪闪豆瓣评分7.5导演:凯瑟琳.毕格罗主演:杰瑞米.雷纳安东尼.麦凯13.硫磺岛来信一场没有归路的血战一场没有归路的血战豆瓣评分7.8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二宫和也渡边谦加濑亮中村狮童伊原刚志14.成吉思汗的意愿首部反映雅库特民族史诗的电影首部反映雅库特民族史诗的电影... 豆瓣评分 5.0导演:安德烈·卢布廖夫主演:斯蒂潘尼达·博瑞索瓦Sergei Egorov Orgil Makhaan 15.将军号火车追逐火炮攻击火车追逐火炮攻击豆瓣评分8.9导演:克莱德.布鲁克曼;巴斯特·基顿主演:巴斯特·基顿理查德.艾伦16.太阳帝国孩子眼里的战争孩子眼里的战争豆瓣评分7.8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约翰.马尔科维奇17.世界大战2:新的进攻残酷外星人毁灭地球残酷外星人毁灭地球豆瓣评分 2.7导演:C-托马斯-豪威尔主演:Fred-Griffith Zack-Beseda18.战争之王在这里读懂战争在这里读懂战争豆瓣评分8.4导演:安德鲁·尼科尔主演:尼古拉斯·凯奇伊桑·霍克布丽姬·穆娜杰瑞德·莱托19.血钻莱昂纳多最新火爆战争大片莱昂纳多最新火爆战争大片豆瓣评分8.2导演:爱德华.泽维克主演:詹妮弗.康纳利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20.父辈的旗帜战争英雄背后的深思战争英雄背后的深思豆瓣评分 6.6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莱恩.菲利普亚当.比奇渡边谦21.星条旗永不落众星演绎战后之殇众星演绎战后之殇豆瓣评分 6.4导演:艾文·温克勒主演:塞缪尔·杰克逊杰西卡·贝尔布莱恩·普莱斯列Curtis Jackson 22.光荣战役壮丽感人的经典战争片壮丽感人的经典战争片豆瓣评分 6.7导演:爱德华.兹威克主演:马修.布罗德里克:丹泽尔.华盛顿23.卡萨布兰卡永远的卡萨布兰卡永远的卡萨布兰卡豆瓣评分8.6导演:迈克尔·柯蒂斯主演:亨弗莱·鲍嘉英格丽·褒曼24.战火遗孤被迫害和暗杀的犹太人被迫害和暗杀的犹太人豆瓣评分8.5导演:约克·波格维威兹主演:海利·乔·奥斯蒙威廉·达福利亚姆·海斯 Richard Banel 25.丛林雇佣兵一场激烈的战事随即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战事随即开始了豆瓣评分 4.7导演:未知主演:26.圣诞快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角形阵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角形阵地豆瓣评分8.4导演:未知主演:戴安·克鲁格吉约姆·卡内27.细细的红线美军和日军在小岛展开大规模战役美军和日军在小岛展开大规模战役...豆瓣评分7.7导演:泰伦斯·马力克主演:西恩·潘阿德里安·布洛迪詹姆斯·卡维泽本·卓别林约翰·特拉沃尔塔28.我在伊朗长大别具一格的战争风格动画片别具一格的战争风格动画片豆瓣评分8.7导演:文森特·帕兰德玛嘉·莎塔琵主演:基娅拉·马斯特洛亚尼凯瑟琳·德纳芙达尼尔·达黎欧西蒙·阿布卡瑞安Fran?ois29.战鹰3号猎犬狂机两位少年好友是超级战机手,因一次出战行动中产生隔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佳片U约】美国电影:《坦克大决战》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美国电影:《坦克大决战》[海报剧照][热诚推荐]坦克大决战是部纯粹的战争风光片。
没有过多的铺垫或是前缀,直入主题。
强悍的德意志军人德军坦克上校是此片当仁不让的最佳男主角,一头金发,身材挺拔,英俊。
从开始直到结束,几乎全是描写德军在坦克上校的指挥下,如何横扫千军般地展开强大的攻击。
为什么此片没有明显的正邪之分,甚至有赞美德军强大武力的意味呢?究其原因,二战根源是东西方阵营之间的冲突。
英美最开始是想借德军灭了苏联。
英美跟德国之间的战争充其量是家里斗,德国跟苏联的战争才真是你死我活。
二战结束后,英美对于德国没啥敌意,拍出来的电影也没描写德军怎么怎么残暴。
电影表现的德军素质也比较客观。
同时,二战中,德国研发的强大战争武器,虎式坦克,豹式坦克,V 型火箭,U型潜艇。
都是二战中最顶尖的杀人利器。
也使得以后导演拍电影有了渲染的基础。
虎式坦克的宣传大片相当多的细节描写都是反映虎式坦克的强悍。
细节一,刚开始的美军步兵的抵抗,被虎式坦克轻松地粉碎了。
步兵发射的火箭根本不能伤其毫发。
细节二,在虎式坦克路经关键大桥时,一辆美军M-24进行抵抗,对虎式坦克发射炮弹,也是不起作用。
而虎式一炮就轻松报销了M-24,而且上前直接把燃烧中的M-24推入河中,虎式坦克攻击力和推进力可见一斑。
细节三,片尾M-24跟虎式坦克的对决,纯粹是虎式坦克屠杀M-24。
而M-24的作用就只是拖延虎式坦克,来消耗其燃料,可悲。
都是坦克,咋命运差距这么大捏。
故,中文把此片名翻译成坦克大决战是相当庸俗,也是相当不妥。
但是,电影中,虎式坦克不是货成价实的虎式坦克,成了最大的遗憾。
[影片简介]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与德军的一场坦克大战,德军由罗伯特.萧饰演的希斯将军率领,企图在圣诞前夕对盟军作全面反击,但计划功败垂成,被亨利.方达饰演的凯晨将军发现,因而双方发生殊死战。
原来的宽银幕电影颇能表现出这部巨制的战争气势,在小荧幕上播映当然大打折扣。
不过,导演肯.安纳金的叙事手法仍算流畅,加上一群老牌演员罗伯特.瑞安,查理斯.布朗森等也演出卖力,使影片维持了相当的娱乐性。
[基本信息]原名: 坦克大决战片长: 167 分钟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导演: 肯·安纳金上映日期: 1966-07-21又名: Battle of the Bulgeimdb编号: tt0058947类型: 战争, 动作, 剧情语言: 英语, 德语主演: 亨利·方达/ 查尔斯·布朗森获奖情况1966年金球奖(Golden Globe) 最佳男配角(提名)特利·萨瓦拉斯1966年金球奖(Golden Globe)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Benjamin Frankel[精彩影评]看看成功是怎么实现的?身在第一线的军官,透过种种迹象和自己的经验,认为德军正在准备进攻,但就是没有办法说服自己的上级采取行动(看来不仅要有忠诚、专业经验,还要有充分的沟通能力才能真正施展自己),结果沉浸在德军马上战败、战争即将结束的喜悦的美国大兵们遭到了德军坦克的大举袭击。
组织中永远有真正洞察现状的人,关键是怎么用起他们来。
也许《从价值观到行动》中提及的“平衡”观念有助于此?在撤退的路上,面对德国人动过手脚的路牌,有人发现了问题,但很多人凭自己一贯的认知坚持到底,结果走到了错误的地方?如何在紧迫的时间压力下,掌握正确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试像拿破仑那样大局在胸,信心十足的拿捏时机吗?在找不到敌人的情况下,一线军官如何冒着死亡的危险,说服飞行员进行大雾中的侦查,最终找到敌军?凭借的是自己充分的经验和多少次在现场摸爬滚打积累出来的知识吧?没有多次对这片区域的侦查,他恐怕很难有足够的勇气去侦查。
组织需要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在敌人突飞猛进的时候,指挥官在战略性思考。
就像他坚信的哲学一样,任何一个战略都有自己的命门,德军的命门在哪里?一次偶然的观察,让他找到了敌人的薄弱环节。
此时,“总部”的作用就发挥了,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让战地指挥官做出决策。
也正是凭借总部准确的信息,指挥官作出了正确的决定,算准了对手的行动方略。
在我们不知道总部该干什么的时候,这里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范例。
组织中永远有洞察实情的人,永远有忠诚的人,怎么样用好他们,怎么样通过良好的策略,怎么样借助完善的职能分工和丰富的专业经验,实现成功,恐怕是我们面临的永恒问题。
好电影会越看越精神区别是烂电影会睡着,好电影会越看越精神美国人虽然也喜欢自摸,但,是在尊重对手的前提下喜欢里面的德国装甲兵之歌歌词中文意思无论面对风暴或是雪花,还是太阳对我们微笑;火热的白天,寒冷的夜晚,扑面的灰尘,但我们享受着这种乐趣,我们享受着这种乐趣。
我们的坦克轰鸣向前,伴随着阵阵尘沙。
当敌人的坦克露出踪影,我们加大油门全速向前!我们生命的价值就是为了我们光荣的军队而战!为德国而死是至高的荣誉!伴随着雷鸣般的引擎,我们在坚实的装甲板后像闪电一般冲向敌人。
与同志们一起向前,并肩战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深扎进敌人的(坦克)队列。
面对敌人所谓的屏障,我们给予轻蔑的嘲笑,然后简单的绕过;如果前面的黄砂之中,隐藏的是那炮火的威胁,我们就找寻自己的道路,跃上那冲向胜利的通途!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德国在征服西欧之后,曾发起过对英国的“海狮作战”,企图通过空军轰炸摧毁英国的抵抗,然后再一举登陆英国本土。
可是在英国空军的英勇奋战之下,德国空军遭到了失败。
没有了制空权,也就无法渡海登陆,德军一时拿英国没什么办法。
后来德军主力转向东线苏联战场,向英国进攻的计划就无限期搁置。
时间转眼过了几年,战争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德国,特别是美国参战之后,英美军队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企图越来越明显,原本安全的法国海岸渐渐变成了第二前线。
于是,德军在沿英吉利海峡的法国海岸修筑了一道极为坚固的工事,密布防登陆壕、带刺铁丝网、障碍物、雷场、暗堡和火力点,希特勒将其称为“大西洋铁壁”,并派了“沙漠之狐”隆美尔亲自坐镇守卫。
英美盟军一直在积极筹划在法国的登陆作战。
他们做了许多周密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最具特色的一项——欺敌计划。
盟军在英国南部建立了一个假的进攻基地,摆设了许多以假乱真的坦克及登陆舰艇,还建立了一支“大军”,部队番号都是真实的,互相之间有大量的通讯联络,甚至制定出了许多不同的作战计划。
美军名将巴顿还亲自前往坐镇,指挥部队进行两栖登陆训练,登陆作战地点模拟的是法国加莱地区。
各种类似的情报源源不断传到德军总参谋部,希特勒对此深信不疑,连隆美尔也误认为加莱将是盟军的登陆地点,从而把一支最强大的装甲军团置于了加莱地区。
1944年6月6日凌晨,英美盟军的部队突然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登陆,经过激战,当天就有3万部队上了岸并牢牢控制住了滩头阵地。
德军闻讯后急忙发动反击,可是盟军掌握有制空权,在成百上千架轰炸机的猛烈打击下,德军反击部队损失惨重,无法接近诺曼底。
盟军于是源源不断地登陆,到7月1日,总计有100万英美士兵及50万吨补给、近20万辆汽车到达了欧洲大陆,而后面还有更多的部队将要到来。
7月20日,希特勒在他的“狼穴”大本营召开作战会议,不料却遭到了有预谋的暗杀,被一枚定时炸弹炸伤。
希特勒死里逃生后立即开始了报复,参加这次谋杀的许多德国军人都被处死。
其中有德国最负盛名的元帅隆美尔,他事先也知道谋反集团的计划。
2个月前隆美尔在视察前线时被盟军的飞机炸伤,当时正在家里休养。
希特勒格外开恩,让他自杀了事,对外则称突然病逝。
战事关键时刻,战场主帅突然死亡,德军西线已组织不起坚强的防御。
此后,盟军的进攻非常顺利。
8月25日,盟军解放法国首都巴黎,9月3日,盟军攻占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9月4日,攻占重要比利时港口安特卫普,9月10日,盟军解放卢森堡,9月17日,盟军进入荷兰与德军展开激战,兵锋已直逼德国本土。
希特勒命令西线的德军边打边撤,到1944年底,整个法国都获得了解放。
与盟军相呼应,苏联红军也在东线发起了强大的攻势作战,从北到南的战场捷报频传,苏联境内的德军被全部击溃,苏军随即进入波兰作战。
战争已从东西南三面向德国本土逼近,德国面临绝境。
为扭转这一局面,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在西线发动一场使盟军猝不及防的攻势,夺回主动权。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一直没有像样的仗可打,直到攻抵德国本土后才遇到了极为顽强的抵抗。
英军统帅蒙哥马利元帅发动了代号为“市场花园”的大规模空降作战,试图一举切开德军防线。
不料遭到了极为善战的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元帅地坚决反击,不但攻击未果而且损兵折将。
德军迅速沿德法比边境组织了一道“齐格菲防线”,顽强稳住了局势。
盟军因为战线过长,各处都在进攻,反而哪里也兵力不足,攻势开始变得迟缓。
到了1944年底,双方战线胶着在了比利时和德国边境及莱茵河一线。
希特勒这时又有了一个异想天开的设想,集中优势兵力,再次从当年法兰西战役中通过的阿登山区实行突破,楔入盟军防线,强渡马斯河,夺取盟军的主要补给港口安特卫普,把盟军一分为二,然后将北部地区的盟军赶到海边一举歼灭。
西线取胜之后回过头来再对付东线的苏军。
西线德军总司令伦斯德元帅和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元帅都对希特勒的计划大吃一惊,不是说这个计划没有可取之处,而是现在形势已和当年不同。
当年德军兵精粮足,无后顾之忧,可集中全力实行战场突破。
现在德军不但要两线作战,而且兵力不足,坦克不足,更要命的是油料不足,无法支持装甲部队进行远程作战。
当年德军迅猛绝伦的闪电战现在已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而攻势一旦失败,德军也就再无兵力可用,败局将无可挽回。
不过二位元帅知道战况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再劝说希特勒也无用,便全盘接受了这个计划。
希特勒的反攻计划不可谓不大胆,他选择的反攻地点正是霍奇斯的美第1集团军和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的结合部,2个集团军之间的防区大约140公里宽,由第1集团军所属的第5、第8两个军共6个师的兵力防守。
这里因为地形崎岖并不被盟军所注意,希特勒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重复当年的进攻之路,来一场军事赌搏。
德军如果有足够的兵力、坦克和油料,那么这个计划是非常有可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