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合集下载

【实用】-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实用】-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硬膜下血肿清除术麻醉方式:全身麻醉物品准备: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手术体位:根据血肿的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

手术步骤:1.皮肤消毒2.头皮切开和止血3.骨瓣成型3.1切开头皮和肌肉后,以骨膜玻璃器将骨膜及颞肌从颅骨上剥离开来。

3.2设计骨孔及打开颅骨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3.3一般硬膜下血肿清楚要去骨瓣减压。

3.4去除骨瓣后,将骨窗下缘附着的肌肉稍向下推开以咬骨钳将骨折线两侧骨瓣修齐,并用骨蜡涂塞止血4.硬膜开放,清楚血肿4.1将骨窗周围硬脑膜用6*17圆针3-0丝线悬吊于附近的骨膜或帽状腱膜上。

4.2用11号刀片切开硬脑膜,脑膜剪呈放射状剪开硬脑膜,生理盐水冲洗血肿并吸尽,出血点电凝止血。

大的出血点可用面片压住,一边用吸引器吸以便用电凝止血用。

4.3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也可用双氧水小纱布压迫片刻做止血用。

最后小的渗血可用止血纱布覆盖观察。

4.4如有脑挫裂伤者,除清除血肿外,还应将碎裂组织一并吸除,脑压过高时,硬脑膜可不缝合或骨膜进行减张缝合。

必要时可去骨膜减压。

5.防止引流5.1于切口旁2cm处做一小切口,放置引流管。

5.2用9*25三角针2-0丝线在切口处缝两针。

一针固定引流管,另一针为预留拔除引流管后缝合皮肤用6.关颅6.1用6*17圆针3-0丝线悬吊硬脑膜。

6.2若脑压过高,可将硬膜和骨膜做减张缝合,将骨瓣丢弃直接缝合皮肤,若脑压不高,将骨瓣复位,8*20圆针2-0丝线缝合帽状腱膜,9*25三角针2-0丝线缝合皮肤。

6.3双氧水或1%聚吡咯酮碘消毒皮肤,小纱布覆盖切口,绷带包扎伤口。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物等。
4 康复训练
包括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帮助患者恢复功 能。
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包括:
感染
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注意伤口的清洁。
脑水肿
使用利尿剂和控制液体摄入来减轻脑水肿。
手术出血
定期检查血常规,及时处理手术出血。
神经功能损害
根据情况进行神经康复治疗。
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包括既往病史、过敏史和家族病史等。
影像学检查
如头部CT或MRI扫描,以确定血肿的大小和位置。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液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手术过程
1
麻醉
使用全身麻醉将患者置于无意识状态,
头部定位和消毒
2
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将患者头部固定在手术台上,并进行皮
肤消毒,准备手术区域。
3
切开硬脑膜
预后和康复措施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的预后和康复过程因患者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及时的手术治疗可以 改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措施包括:
1 规律的康复锻炼
根据康复医师的建议进行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
2 定期复查和随访
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在头部定位后,医生会切开硬脑膜,暴
血肿清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修复血管
4
露出血肿。
医生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显微镜,小心地 清除血肿并修复血管。
手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并接受一系列护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康复进程顺利。
1 监护观察
包括血压、体温、意识状态等。

适当延迟颅脑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观察

适当延迟颅脑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观察

迟清除血肿 的疗 效也不 理想 。急性 期钻孔 引 流术 由于 不能 在直视下止 血 , 部分患 者易 出现迟发性 颅 内血肿 , 时需 行 有
二次开颅手术 。但 因迟发性 颅 内血 肿绝 大多数 发生 于术 后
3d 尤其是 2 ( 4h内)颅脑损伤后 弥漫性 脑水肿一 般 出现于 ,
伤后 4~1 , 急性硬膜下血肿一般为小血 管破 裂 ,4h内 4 h且 2
好 。现报告 如下。
期, 部分延迟性颅 内出血在 此时 出现 ( 大多数发 生在 伤后 绝
2 4h内)如在脑水 肿进 入 高峰期 前 清 除部 分血 肿 , ; 能有 效
解除脑受压及 颅内压 , 减轻继发 性脑 损伤 。 急 性硬 膜下血肿的传统 外科 治疗 是去大 骨瓣 减压 开颅 清除血肿 , 其创伤大 , 麻醉及手术时间长 , 需二次手术修 补缺 损颅骨 , 不适用于体质 差 的老年患 者。梁 维邦 等报道 , 味 一 强调对硬膜 下血 肿进行 早期手术并不能提高其疗效 , 分延 过
不 超 过 7d 。
住 院时间 , 降低其经济 负担 ; 而且减少 了脱水 剂用量 , 效地 有
避免其对 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 尤其适 用于有肾脏疾病 的老年
急性硬 膜下 血肿患者。 因微创 穿刺引流术及小 骨窗 开颅术在 颅 脑外 减压上 达
不到去大骨瓣 开颅减压的效果 , 故此疗 法不适 于迅速发 生的

1 5分 7例 ; 伴慢性支气管 炎 、 阻塞 性肺气 肿 1 , 3例 高血压
2 3例 , 尿病 1 糖 1例 , 他 5例 。C 其 T显示血 肿量 3 6 l 0— 0 m , 同侧脑挫伤并小 血肿 1 4例 , 线形 骨 折 l 、 底骨 折 5 伴 1例 颅 例 ; 伤 2 后 复 查 中线 移 位不 明显 1 受 4h 3例 , m者 1 ≤5 m 8 例 , 0/ 5~1 - t i m者 3例。心 电图示 s 下移 1 , T段 5例 左室 高 电 压2 O例 , 偶发室早 l , O例 房颤 7例 。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麻醉方式:1、全身麻醉2、患者病情危重时可选用局部浸润麻醉。

物品准备:1、手术器械开颅基础器械包1个、干持物钳1套。

2、敷料基础敷料包1个,大腹包1个、手术衣4~6件。

3、一次性物品骨蜡、切口、止血纱布、明胶海绵、面片、小纱布、缝针、丝线若干。

4、药品常用生理盐水、平衡液、双氧水、止血用生物胶。

5、仪器双极电凝器1套、开颅电钻1套、中心吸引1套。

手术体位:1、仰卧位使用于额顶部血肿2、侧卧位适用于顶颞及枕后部血肿。

手术步骤:1.皮肤消毒常规1%聚吡咯酮碘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贴无菌切口膜2.头皮切口和止血2.1在切口两侧铺以干纱布块,沿切口线分段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整个皮瓣可分为3~4段完成。

每切开一段,即用头皮夹夹住内、外缘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大的出血点可以电凝止血。

2.2钝性或锐性分离皮肤-腱膜瓣与其下的疏松组织层。

2.3止血满意后,将皮肤-腱膜瓣翻向颅底侧,并在其下垫以纱布团,使皮肤-腱膜内的血管不致因屈曲过度而闭塞,然后以盐水纱布覆盖其上。

用双2-0丝线或皮肤固定勾将皮瓣翻起固定,充分显露术野3.骨瓣成型3.1切开头皮和肌肉后,按骨瓣形状弧形切开骨膜,以骨膜剥离器分开骨膜及颞肌。

3.2设计骨孔,通常一个骨瓣共钻孔5~6个,空间距离6~7cm。

3.3将电钻与颅骨表面垂直钻透颅骨。

钻孔完成后,以小刮匙或脑膜剥离器刮尽孔内边缘残留的内板碎片,将线锯导板插入相邻的两个骨孔之间,用线锯将骨瓣各边一一锯开。

3.4若用气动或电动钻时,可换上铣刀进行切割。

3.5最后,沿颅骨锯开线插入骨膜剥离器至骨瓣下方,翻起骨瓣将骨窗下缘附着的肌肉稍向下推开以咬骨钳将骨折线两侧骨瓣修齐,并用骨蜡涂塞止血。

3.6取下的骨瓣可放入双氧水中浸泡4.清除血肿4.1用一窄脑压板或神经玻璃子由颅顶部向颅底侧逐渐清除血块,出血点电凝止血或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4.2将骨窗周围硬脑膜用6*17圆针3-0丝线悬吊于附近的骨膜或帽状腱膜上,放猴子硬脑膜剥离形成新的血肿。

【实用】-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实用】-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麻醉方式:1、全身麻醉2、患者病情危重时可选用局部浸润麻醉。

物品准备:1、手术器械开颅基础器械包1个、干持物钳1套。

2、敷料基础敷料包1个,大腹包1个、手术衣4~6件。

3、一次性物品骨蜡、切口、止血纱布、明胶海绵、面片、小纱布、缝针、丝线若干。

4、药品常用生理盐水、平衡液、双氧水、止血用生物胶。

5、仪器双极电凝器1套、开颅电钻1套、中心吸引1套。

手术体位:1、仰卧位使用于额顶部血肿2、侧卧位适用于顶颞及枕后部血肿。

手术步骤:1.皮肤消毒常规1%聚吡咯酮碘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贴无菌切口膜2.头皮切口和止血2.1在切口两侧铺以干纱布块,沿切口线分段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整个皮瓣可分为3~4段完成。

每切开一段,即用头皮夹夹住内、外缘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大的出血点可以电凝止血。

2.2钝性或锐性分离皮肤-腱膜瓣与其下的疏松组织层。

2.3止血满意后,将皮肤-腱膜瓣翻向颅底侧,并在其下垫以纱布团,使皮肤-腱膜内的血管不致因屈曲过度而闭塞,然后以盐水纱布覆盖其上。

用双2-0丝线或皮肤固定勾将皮瓣翻起固定,充分显露术野3.骨瓣成型3.1切开头皮和肌肉后,按骨瓣形状弧形切开骨膜,以骨膜剥离器分开骨膜及颞肌。

3.2设计骨孔,通常一个骨瓣共钻孔5~6个,空间距离6~7cm。

3.3将电钻与颅骨表面垂直钻透颅骨。

钻孔完成后,以小刮匙或脑膜剥离器刮尽孔内边缘残留的内板碎片,将线锯导板插入相邻的两个骨孔之间,用线锯将骨瓣各边一一锯开。

3.4若用气动或电动钻时,可换上铣刀进行切割。

3.5最后,沿颅骨锯开线插入骨膜剥离器至骨瓣下方,翻起骨瓣将骨窗下缘附着的肌肉稍向下推开以咬骨钳将骨折线两侧骨瓣修齐,并用骨蜡涂塞止血。

3.6取下的骨瓣可放入双氧水中浸泡4.清除血肿4.1用一窄脑压板或神经玻璃子由颅顶部向颅底侧逐渐清除血块,出血点电凝止血或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4.2将骨窗周围硬脑膜用6*17圆针3-0丝线悬吊于附近的骨膜或帽状腱膜上,放猴子硬脑膜剥离形成新的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是一种严重的颅内出血事件,常常由头部外伤所引起。

在这种情况下,血液在硬脑膜与软脑膜之间积聚,压迫脑组织,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病因急性硬膜下血肿通常是由于头部外伤造成的。

在外伤发生时,头部的硬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渗入到硬脑膜下,形成血肿。

除外伤外,其他疾病和情况,如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动脉瘤破裂等也可能引起急性硬膜下血肿。

症状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症状通常在受伤后迅速出现,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等。

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偏瘫、昏迷等症状。

诊断诊断急性硬膜下血肿通常需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头部CT或MRI扫描可以明确显示血肿的位置和大小,有助于确认诊断。

治疗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通常需要立即进行,以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和药物干预。

手术通常是第一选择,通过开颅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药物干预主要是用于控制症状,如镇痛、抗惊厥等。

预后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预后取决于伤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及时性。

对于早期发现并迅速干预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然而,对于晚期干预或严重损伤的患者,可能出现慢性神经功能障碍或甚至死亡。

预防预防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最佳方式是避免头部外伤。

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或工作时,应佩戴头盔或安全帽,减少外伤导致的头部损伤。

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患上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机会。

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严重的颅内出血事件,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对可能患有本病的人群,应及时就医,以尽早发现和治疗血肿,降低患者的死亡和并发症风险。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的手术配合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的手术配合

9 递脑膜钩勾起脑膜,11号刀 切开硬脑膜,吸引器头吸除血 块,递荣脑压板轻轻压下脑皮 质,递电动开颅钻,开颅铣刀 锯开骨瓣,骨蜡止血,递脑膜
10 递吸引器头吸出残余血块 及碎化脑组织,电凝止血或准 备不同大小的明胶海绵、止血 纱布及脑棉随时传递用于止血, 递脑室引流管,中弯钳协助放
11 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棉片、缝针、纱布,纱球, 器械数目。5×12圆针1号丝线缝合硬建立快速输液通 道,必要时行中心静脉穿刺,确保输脑膜,用生理盐 水冲洗后。递负压引流管置于骨瓣下渗血处,中弯钳 协助盖骨瓣。递颅骨锁固定或递8×24圆针1号丝线间
特殊器械及物品:颅骨电钻全套,冷光源 全套,高频电刀,电动吸引器,双极电凝, 骨蜡,脑棉,止血纱布,明胶海绵,头圈, 脑室引流管,脑室引流袋,脑外手术薄膜。
手术步骤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1 头皮注射肾水,沿切口每隔2~3cm做腱膜下注射。 3 弧行切开皮肤,皮下及腱膜层 4 5 7 切开硬脑膜(此时淤血立即喷出)迅速缓解颅内高压。
高咏琪
急性硬脑膜下血 肿清除术的护理 配合
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主要内容
手术适应症 手术体位 器械准备 手术步骤 洗手、巡回护士
手术适应症:急性颅脑外伤 、高血压性脑 出血
麻醉方式:全麻
○ 手术体位:平卧位适应于额、颞、顶及颅 手术
○ 侧卧位适
常用手术器械及物品:脑外器械包,1号、 4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1 2 建立快速输液通道,必要时行中心静脉穿刺,确保输液输血及
3 协助麻醉医生做好麻醉:全麻+ 4 摆好手术体位:一般病人平卧于手术台上,头和身体必须保持在
同一水平面上,如果头放置过低可导致脑淤血,从而增加手术野出 血,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中单固定,双腿伸直,膝下垫一软方 枕,避免双腿伸直时间过长而引起神经麻痹,床头抬高5°~15°,绑 脚带固定于膝关节上面,如为仰卧头侧位,病人平卧于手术台上, 头侧向健侧,颈部不要过度扭曲,保证气管导管的通常,患侧肩下 垫一小沙袋,头略抬高约10°~15°。健侧的耳部应置于头圈内,防 止耳部压伤,患侧的耳内塞一棉球,以防消毒液流入耳内,手术结

手术记录之左侧额颞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手术记录之左侧额颞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手术日期Operating Date: 主刀医生Operating surgeon:第一助手First Assistant:第二助手Second Assistant:麻醉方式Anesthesia Type: 全麻麻醉人员Anesthesiologist:术前诊断∶左侧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Preoperative diagnosis∶acute left frontal-temporal sub dural hematoma术后诊断∶左侧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Postoperative diagnosis∶acute left frontal-temporal sub dural hematoma手术名称∶开颅探查左侧额颞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Title of operation∶craniotomy and left frontal-temporal subdural hematoma removal术中发现Findings(Normal+ Abnormal):左侧额颞开颅,未见明显骨折,骨瓣开颅后见硬膜呈蓝色,张力较高,四周悬吊硬脑膜后星形剪开硬脑膜,见鲜红色硬膜下血肿约60ml,给予清除,未见明显出血点,反复冲洗未见活动性出血,脑压基本正常,未见明显脑搏动,行硬脑膜减张缝合,去除骨瓣,留置硬膜外引流管一根,关闭手术切口。

手术经过Description of Operative Procedure:1、全麻成功后,仰卧位,头偏向右侧,常规消毒铺巾;2、左侧额颞开颅,未见明显骨折,骨瓣开颅后见硬膜呈蓝色,张力较高;3、四周悬吊硬脑膜后星形剪开硬脑膜,见鲜红色硬膜下血肿约60ml,给予清除,未见明显出血点,反复冲洗未见活动性出血,脑压基本正常,未见明显脑搏动;4、行硬脑膜减张缝合,去除骨瓣,留置硬膜外引流管一根,关闭手术切口。

5、术后带气管插管,安返ICU。

冰冻切片诊断Rapid Frozen Section Telephone Diagnosis:无手术标本Specimens Removed:无失血量Blood Loss:250ml血、血制品使用Blood Products Administered: PRBC FFP Plates 手术切口分级Surgical Site Classification:III 半污染切口III 污染切口IV 感染切口主刀/一助签名:日期/时间:2009年11 月22日 4 时Attending审核签名:日期/时间:年月日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发表时间:2009-07-30T16:12:09.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陶苏斌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双鸭
[导读] 病例l 患者,男,36岁。

因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昏迷半小时入院。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079-02
1 病例点评
病例l 患者,男,36岁。

因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昏迷半小时入院。

入院查体:深昏迷,GCS 5分,双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5mm,光反射消失,右侧直径3 mm,光反射迟钝,头颅CT示广泛脑挫裂伤,左额颞顶硬膜下血肿。

入院后快速静推20%甘露醇250 ml、速尿40 mg,静滴止血药物,期间手术准备完成,全麻下行左额颞部扩大翼点入路切口,取额颞10 cm×10cm骨辩开颅,清除硬膜下血肿约60 ml,见脑压不高,皮质表面大量点状出血灶,无明显脑搏动。

缝合硬膜,骨瓣复位,关颅。

术后左侧瞳孔约4 mm,术后第1天患者出现双瞳孔散大,复查CT示广泛脑肿胀,环池消失,术后第3天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点评:该患者术前诊断明确,处理厦时,但术中硬脑膜缝合,骨瓣复位,在术后脑水肿、脑肿胀严重的情况下颅内压增高,而使病情加重,以至脑干功能衰竭、死亡。

本倒术中发现脑压力不很高是因术前短时间应用大量脱水、利尿药所造成,而在明知广泛脑挫裂伤、脑搏动不良的情况下,应该去骨瓣充分减压。

病例2 患者,男,52岁。

因从高处摔伤后昏迷3 h入院。

入院查体:中度昏迷.GCS9分,头颅CT示:双额硬膜下血肿,双额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

入院后和极准备,全麻下行大冠状皮瓣,双额大骨瓣开颅,清除硬膜下血肿约100 ml,分别抬起双额叶,冲出积血,清除额底部破碎脑组织,去骨瓣,手术顺利,术后第2天双额骨窗部脑膨出,抬高床头,术后第9天患者清醒,住院43天患者有轻度精神症状,出院。

半年后行颅骨修补术,恢复良好。

点评:本例患者明确诊断后处理及时,减压充分,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达临床治愈标准。

2 术前准备
2.1禁饮食、剃头、备红细胞2~6U、术前置尿管、术前应用鲁米那钠和阿托品。

2.2术前再进行查体,检查患者是否合并有胸腹部损伤。

2.3急查血常规、血PT、APTT。

2.4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及可能的手术并发症,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和输血知情同意书。

3 手术步骤
3.1切口皮瓣和骨瓣形成.根据CT结果设计马蹄形皮肤切口。

根据着力部位和症状、体征,若考虑额底、颞极的对冲伤出血可用大型额颞皮瓣或双侧前额部大冠状切口,若额颞部硬膜下血肿伴较严重的额底、颞极部脑挫裂伤,可设计扩大的翼点入路,即切口起白发际内中线旁开3 cm。

向后上至顶结节转向颞,再自耳上转向耳前至颧弓中后部,此切口可使骨瓣较大,位置低,便于显露、清除血肿、止血、清除因挫裂伤失活的脑组织,有利于外减压和内减压。

3.2钻孔减压如病情极度危重,先在颞部切口线上做小切口,快速钻一孔,切开硬膜,释放部分血肿,能迅速缓解脑受压,争取手术时机。

3.3硬脑膜切开一般硬膜压力较高,笔者往往在开始手术时要求静注甘露醇250 ml或速尿40 mg,以求在切硬脑膜时压力不致很高,防止脑组织自小切口溢出和突然降压引起脑组织移位、血压下降。

经上述处理硬脑膜压力仍很高,可先在硬脑膜上切一小口,以脑膜剪迅速剪开扩大硬膜开口,并用宽脑压板控制血肿放出速度。

瓣状切开硬膜后翻向颞底或翻向矢状窦。

3.4清除血肿硬脑膜翻开后用冲洗器冲去脑表面的血肿,不易冲掉时可用吸引器吸除,并将挫裂伤严重的破碎脑组织一并吸除,同时用双极电凝止血,以生理盐水向四周硬脑膜下冲洗脑表面的血液,用宽脑压板轻轻压迫骨窗周围脑皮质,以检查有无挫裂伤及出血,并缓抬额叶、颞叶,以吸除脑叶底部的血肿和挫伤失活脑组织,仔细止血,最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3.5内减压、外减压若脑挫裂伤广泛、严重,清除血肿后脑肿胀明显或再出现急性脑膨出,排除其他部位继发出血时可适当切除额极、颞极脑组织,实施内减压,骨瓣不复位,实施外减压,以防术后脑水肿导致颅内高压甚至脑疝,不利于病情恢复。

3.6关颅以生理盐水冲洗、检查无出血后,硬膜不予缝合或取一片颞浅筋膜修补硬脑膜,作减张缝合。

骨窗缘硬膜与对应部位骨膜作悬吊缝合。

放置引流,分层缝合切口。

4 注意事项
4.1脑挫裂伤表面出血应仔细、彻底止血,用双极电凝边电灼边以生理盐水冲洗。

4.2对静脉窦出血的止血,小的出血敷以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布,并以缝线固定或生物胶固定,较大的裂口出血应以棉片封闭后边显露边以丝线缝合。

4.3术中出现急性脑组织膨起,应考虑其他部位继发出血的可能,应去除骨瓣,止血后迅速关颅,急做头颅CT,或据病情行钻孔探查术。

5 主要并发症及处理
5.1继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如出现对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进一步加重,应及时复查头颅CT,必要时手术。

5.2外伤性脑梗死术后注意液体量及血压变化,如出现外伤性脑梗死,可应用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