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智慧树知到《生活心理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生活心理学章节考试答案

生活心理学章节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感觉与知觉B. 学习与记忆C. 情绪与动机D. 社会行为与人际关系答案:D2.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不包括以下哪项?A. 口腔期B. 肛门期C. 性器期D. 认知期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情绪的基本功能?A. 适应功能B. 动机功能C. 社会功能D. 记忆功能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阿伦森D. 皮亚杰答案:C5.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暴露”指的是?A. 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弱点B. 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长处C. 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就D. 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失败答案:A6.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自己的意见C. 个体在群体中形成自己的意见D. 个体在群体中强化自己的意见答案:A7. 以下哪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学习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答案:A8.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斯滕伯格C. 戈尔曼D. 布鲁姆答案:C9. 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冲突是什么?A. 自主性对羞耻和怀疑B. 同一性对角色混淆C. 亲密对孤立D. 生成对停滞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压力的应对策略?A. 问题解决B. 情绪聚焦C. 社会支持D. 逃避现实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A. 社会比较B. 他人评价C. 个人成就D. 环境适应答案:ABCD12. 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以下哪些属于个人特质?A. 主要特质B. 中心特质C. 次要特质D. 共同特质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是社会认知理论中提到的自我调节过程?A. 自我观察B. 自我评价C. 自我强化D. 自我反思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A. 相似性B. 互补性C. 接近性D. 外貌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问题解决D. 社会支持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智慧树(知到)生活心理学 课后习题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活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智慧树(知到)生活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单选题】(2分后)当心理学家向咨询者娓娓道来,讲述深刻道理的时候,它实际上是在(c)。
a.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咨询者。
b.纯粹立足于理论进行分析。
c.帮助咨询者认识自己内心深处。
d.以上三者都不对。
2【单选题】(2分后)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d)方式控制自己的动物本能。
a.道德b.法律c.文化d.以上三者都就是3【单选题】(2分)语言成本往往意味著有关群体采用的语言具备相对较低的排斥性,较显著地彰显这一特点的场景存有(d)。
a.情人悄悄私语。
b.物理学家们之间激烈的争论。
c.老中医手写的药方。
d.以上三者都是。
4【单选题】(2分后)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而言,男性似乎比女性更乐于谈论国家大事、社会新闻等等,这是因为(c)。
a.女性天生缺少深刻思索的脑力。
b.男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禁止女性思考这些问题。
c.女性往往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生活中琐碎的事里。
d.以上三者都对。
5【单选题】(2分后)对于任何组织来说,所谓老人的存在(c)一种负担。
a.一定是b.一定不是c.有可能是d.以上三者都不对第二章1【单选题】(2分)情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往往散发出浪漫的感觉,但是过度的倚赖也存有危险的隐患,这是因为(d)a.社会功能的完全替代。
b.任何关系都有断裂的可能。
c.在过度的倚赖中难以维持自己单一制的人格。
d.以上三者都对。
2【单选题】(2分)倚赖的最出色状态就是(a),各方能保持相对单一制的人格。
a.依而真不错b.赖而所定c.又依照又许d.以上三者都不对3【单选题】(2分后)过多的爱和替代也会带来某种(a)。
a.剥夺b.依赖c.自由d.以上三者都不对4【单选题】(2分)当孩子逐渐具有自己的见解,不再纯粹地尊重家长的见解时,家长最恰当的作法就是(c)a.严厉地要求孩子遵从自己。
b.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
c.适度地给与孩子民主自由,遵守其见解。
2020智慧树,知到《消费心理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消费心理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消费心理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消费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现代心理学是于1879年由德国心理学家( )开创的,他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葛克尔B:培因C:冯特D:南希答案: 冯特2、( )是由人的生理因素所决定,属于自然状态下的心理反应。
A:社会性消费心理B:自然性消费心理C:本能性消费心理D:利它性消费心理答案: 本能性消费心理3、在消费心理学研究中,直接察看、了解和分析他人的言行、表情、动作、行为等以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是( )。
A:调查法B:观察法C:测试法D:实验研究法答案: 观察法4、消费者是指对各种消费品的( )。
A:需求者B:购买者C:使用者答案: 需求者,购买者,使用者5、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联系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答案: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联系性原则 6、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
A:观察法B:问卷法C:访谈法D:实验法答案: 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7、研究消费心理学的作用包括( )。
A: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B: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C:有助于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科学消费D:有助于帮助消费者买到最适合的商品答案: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助于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科学消费8、在消费心理学研究中,通过控制自变量变化来研究因变量变化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访谈法答案: 实验法9、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访谈法B:观察法C:实验法答案: 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10、一般而言,支配人的消费行为往往基于两种消费心理,它们是( )。
A:本能性消费心理B:体验性消费心理C:描述性消费心理D:社会性消费心理答案: 本能性消费心理,社会性消费心理第二章1、(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020智慧树,知到《社会心理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社会心理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章节测试【完整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
选项:A:心理规律B:心理现象C:社会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答案: 【社会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2、单选题: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
选项:A:梁启超B:严复C:高觉敷D:潘菽答案: 【高觉敷】3、单选题: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
选项:A:成名成家B:做力所能及的事C:随心所欲D:事业心强答案: 【事业心强】4、单选题: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选项:A:罗斯B:弗洛伊德C:斯金纳D:冯特答案: 【冯特】5、单选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选项:A:社会心理B: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C:个体心理D:社会行为答案: 【社会心理】6、单选题:(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
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雏形的形成。
选项:A:1924B:1897C:1908D:1879答案: 【1908】7、多选题: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采用实验法的优点有( )。
选项:A:可验证性强B:偶然性大C:实验情境影响大D:因果关系明确E:外部效度高答案: 【可验证性强;因果关系明确;外部效度高】8、多选题: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这主要是由下述原因造成的( )。
选项:A:社会心理学是与社会学、心理学极为相近的一门学科B:社会心理是一个内涵、意义不很确定的概念C:社会心理学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D:社会心理学从其诞生到现在短暂的历史E:社会心理现象独特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答案: 【社会心理学是与社会学、心理学极为相近的一门学科;社会心理是一个内涵、意义不很确定的概念;社会心理学从其诞生到现在短暂的历史;社会心理现象独特的存在和表现形式】9、多选题:1908年( )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以下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是()参考答案:马丁·塞利格曼2.下列哪一项不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参考答案:心理障碍3.生活中我们能常常感觉到幸福、快乐,觉得自己有价值,说明我们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
这符合心理健康判断直观标准中的哪一条?()。
参考答案:体验的标准4.浙江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品牌是什么?()参考答案:苁蓉·养心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适应能力强的人不需要适应期就可以迅速适应环境6.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以及()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
参考答案:情感;身体;智能7.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职责包括:()参考答案: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测量;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心理咨询8.适应大学生活的方法包括()。
参考答案:接纳自己的适应期,主动尝试适应新的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尽可能地熟悉周边环境,尝试建立新的生活习惯9.积极心理学就是一门追求快乐的理论。
()参考答案:错10.心理健康不只是强调“没病”,更强调个体自身潜能的发挥。
()参考答案:对11.心理、智力、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这种动作的本质就是个体为了完成对环境的适应,这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
这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哪一条原则?()。
参考答案:相互行原则2.骗子冒充“公、检、法”的工作人员行骗,是利用了哪种认知偏差?()参考答案:刻板印象3.小张和小刘是同寝好友,但是小张经常不打招呼就擅自用小刘的东西,对此小刘很有意见但是又怕讲出来会伤害两人感情,你认为小刘的处理方式对应下列哪种()参考答案:回避型4.非暴力沟通的简称是()。
参考答案:NVC5.人际交往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参考答案:互补性因素;相似性因素;个性因素6.引发人际冲突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参考答案:价值差异;观念不合;利益冲突;沟通不畅7.划分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两个维度分别是()参考答案:自我利益;他人利益8.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即观察以及()。
智慧树知到答案 实用心理学与生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关于心理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B:心理学是读心术C:心理学是一门科学D:心理学就是相面答案: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2、单选题:下面描绘不属于刺猬效应的是()。
选项:A:爱人之间一见钟情B:领导要与下属保持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C:家长与孩子之间要有一定的心理距离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答案: 【爱人之间一见钟情】3、单选题:心理过程不包括以下内容()。
选项:A:认知过程B:动机C:情绪情感D:意志答案: 【动机】4、单选题:很多商家促销的活动,比如让顾客购买60元就可以免费办理会员,有会员之后再买东西就可以打8折,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可以用()来解释。
选项:A:刺猬法则B:从众心理效应C:禁果效应D:鸟笼效应答案: 【鸟笼效应】5、单选题:生活中,有些恋人遭到家人阻碍后可是感情却更好了,这指的是哪种心理效应()。
选项:A:鸟笼效应B:巴纳姆效应C: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D:鲶鱼效应答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第二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除了人的心理也研究动物的心理。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2、判断题:心脏是心理的器官。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3、判断题:大脑的枕叶是负责听觉的功能区。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4、判断题:很多人相信星座的说辞可以用巴纳姆效应来解释。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判断题:登门槛效应告诉我们,在提出一个大的要求之前,可以先出一个小的容易让人接受的要求。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选项:A:本质B:个别C:整体D:外部答案: 【个别】7、单选题: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
选项:A:听觉B:知觉C:视觉D:感觉答案: 【感觉】8、单选题: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
大学生心理健康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中北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北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根据适应的内容可以分为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
()A:错 B:对答案:B2.心理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没有环境的变化就无所谓适应或不适应。
()A:错 B:对答案:B3.对于大学各种各样的杜团和学生会,大一新生应该要么为了学分而有目的性的去参加,要么全都不参加。
()A:对 B:错答案:B4.个体的心理适应状态是固定不变的。
()A:对 B:错答案:B5.学习是一种本能行为,动物也会学习。
()A:错 B:对答案:A6.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线性关系,不是倒“U”形曲线关系。
()A:对 B:错答案:B7.知识的遗忘速度是先慢后快。
()A:错 B:对答案:A8.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友谊和浪漫关系起始于与网络的交往。
()A:对 B:错答案:B9.人们对那些有才能且完美的人情有独钟。
()A:对 B:错答案:B10.对方说话时,我们的眼睛看向对方的角度要平视且最好一直看着他的眼睛是让人舒服的倾听方式。
()第二章A:对 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生命的质量不在它的长度,而在于其广度和宽度()A:对 B:错答案:A2.对生命中各种事件的评价最重要的是个人对这件事的感受,而不世俗的评判。
()A:对 B:错答案:A3.计划不是事无巨细地安排每一天,是要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标,目标明确的生命更加充实。
()A:错 B:对答案:B4.自我认识只是在意自己的外表()A:对 B:错答案:B5.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识()A:错 B:对答案:B6.心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心理特点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知识结构、智力特点、能力表现、特长爱好、情绪情感、行为模式的认识和体验()A:对 B:错答案:A7.认识自我,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在人格测试中,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自己人格的优势和局限,在了解了自我的局限和有时候,进而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即将为之付出的努力,而不会因高估或低估自己而痛苦。
心理学与生活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济宁医学院

第一章测试1.()心理学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A:格式塔B:积极C:人本D:构造答案:B2.心理学家米哈伊•西卡森特米哈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提出了()的概念。
是指一个人自觉地对某对象表现出浓厚而强烈的兴趣,并完全投入进去,发挥自己优势,进入一种完全沉浸其中的状态。
A:意识流B:心流C:福流D:沉浸答案:B3.心理学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而是一门()科学。
A:社会B:其余选项都不对C:自然D:中间答案:D4.()持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A:霍尔B:华生C:皮亚杰D:惠特海默答案:B5.我穿越疯狂的旅程,描述了一个()患者的故事。
A:躁狂抑郁症B:人格障碍C:精神分裂症D:神经症答案:C第二章测试1.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这体现了情绪的()功能。
A:组织B:社会C:动机D:适应答案:A2.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
A:适应良好B:心理平衡C:道德健康D:自主负责答案:B3.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相互区分的原则包括()和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B:社会功能未受损C: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D:个体很痛苦答案:AC4.心理不健康人是什么都干不了的。
()A:对B:错答案:B5.自觉控制感觉指个人相信自己对情境能够加以控制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体验不等于个人对情境的实际控制。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情绪是以主体的()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A:主观体验B:需要C:外部表现D:生理唤醒答案:B2.幽默之所以能对情绪进行调节,可能是由于幽默有效改变了个体对情境的(),缓解了生活事件给人们所带来的压力,从而起到对负性情绪调节和对正性情绪提升的作用。
A:感觉B:需要C:认知评价D:体验答案:C3.过于持久过于强烈的情绪是异常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智慧树知到《生活心理学》章节测试
【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活心理学》2019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单选题】 (2分)
当心理学家向咨询者娓娓道来,讲述深刻道理的时候,它实际上是在(帮助咨询者认识自己内心深处)。
2、【单选题】 (2分)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以上三者都是)方式控制自己的动物本能。
3、【单选题】 (2分)
语言成本往往意味着相关群体使用的语言具有相对较高的排外性,较明显地体现这一特点的场景有(以上三者都是)。
4、【单选题】 (2分)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而言,男性似乎比女性更乐于谈论国家大事、社会新闻等等,这是因为(女性往往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生活中琐碎的事里)。
5、【单选题】 (2分)
对于任何组织来说,所谓老人的存在(有可能是)一种负担。
第二章
1、【单选题】 (2分)
情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往往给人以甜蜜的感觉,但是过度的依赖也
有危险的隐患,这是因为(以上三者都对)
2、【单选题】 (2分)
依赖的最好状态是(依而不赖 ),各方保有相对独立的人格。
3、【单选题】 (2分)
过多的爱和替代也会带来某种(剥夺)。
4、【单选题】 (2分)
当孩子逐渐拥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单纯地认同家长的想法时,家长最妥当的做法是(适当地给予孩子自由,遵从其想法 )
5、【单选题】 (2分)
孩子的成长,一定会经历一个对家长(去理想化 )的过程。
第三章
1、【单选题】 (2分)
如果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比较强势,那孩子在外面更容易表现出( 攻击性 )的行为
2、【单选题】 (2分)
主体(建构)就是主体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
3、【单选题】 (2分)
孩子的逆反心理容易引发极端行为,游走在(规则 )的边缘。
4、【单选题】 (2分)
当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时,家长不能过分指责孩子不( 感恩 ),将它变成控制性的东西。
5、【单选题】 (2分)
在种族延续的过程中,人类可能为了( 社会化 )的生存而说谎,但有代价
第四章
1、【单选题】 (2分)
通过( 理想化 )的方式,可以暂时选择性遗忘掉对方的缺点,从而接近他,生活继续。
2、【单选题】 (2分)
电影培养了我们的做梦能力,修复自己的创伤、表达愿景,这就类似于( 造梦 )周期。
3、【单选题】 (2分)
任何行为都有意义,即可能存在一种( 犒赏机制 ),间接满足是核心动力
4、【单选题】 (2分)
企业招聘的是最合适而非最优秀的人,因为一方面优秀者难以发挥才能,另一方面表现出的优秀会扰动当前环境,可能会让其他同事心生( 内疚 )。
5、【单选题】 (2分)
从心理动力学层面看,很多遗忘是( 无意识 )的,这也更有价值。
第五章
1、【单选题】 (2分)
七年时必须面对一个考量:你可以(给予)对方什么东西?
2、【单选题】 (2分)
感觉不到爱并不是爱不在了,爱永远是(孤独前行)的动力。
3、【单选题】 (2分)
世界是我们(投情)的结果,“情怀”即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4、【单选题】 (2分)
海因茨▪科胡特在研究自恋型人格疾患的基础上发展出(自体心理学)
5、【单选题】 (2分)
中国人善于运用(情怀)对问题进行弹性化处理。
第六章
1、【单选题】 (2分)
来自于(统觉情境 )的动力能够帮助你应对喜欢上一个大家都不认同的人的压力。
2、【单选题】 (2分)
杂乱琐碎的背后有(结构化)的东西。
3、【单选题】 (2分)
我们需要(程序 ),提供稳定的空间,进行稳定的思考,得以自由遄行和驰骋。
4、【单选题】 (2分)
无论理论多么高深,我们最终要通过一种实践方式去验证他,这就是(工具理性 )。
5、【单选题】 (2分)
(病态)的东西背后并非是绝望的结果,反而有利于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第七章
1、【单选题】 (2分)
稍纵即逝的东西永远不是消失了,而是被隐藏在 (潜意识 ) 中。
2、【单选题】 (2分)
(恐惧 )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却能提供一种动力,所以我们需要它。
3、【单选题】 (2分)
人们在潜意识中有时并不愿意把问题说明白,而是刻意把事情变得 (繁琐),由此产生 (纠结)。
4、【单选题】 (2分)
文学重要的是让大家体验,甚至逼着你去体验,故而本质上是一种 ( 领导才能) 。
5、【单选题】 (2分)
真实的目的不是为了 (否定)另一个真实,而是 (呈现 ) 另一个真实。
第八章
1、【单选题】 (2分)
父母不再成为孩子 (顶礼膜拜 ) 的对象时,父母才真正活出自
我,自己体验自己。
2、【单选题】 (2分)
当你在家庭中的最大爱好是管别人,是很悲哀的,可能会把 (管理) 别人变成一种 (依赖 ) 。
3、【单选题】 (2分)
当你足够成熟时,在对方那里既能看到完整的自己,又能看到个性化的他人,并在个性化他人中再次看到自己,这就是 (镜映自我 ) 的能力。
4、【单选题】 (2分)
结构 (失调) 是有必要的,它为重新整合、实现正确的结构重组打下基础。
5、【单选题】 (2分)
镜映他人,必有他人人格的适当 (存储) 和演绎说服。
第九章
1、【单选题】 (2分)
以下不属于移情的是 (怨天尤人) 。
2、【单选题】 (2分)
当评价某事物时,你已经无意识地成为了它的一部分,甚至于变成了它。
投射,往往与(间接满足)相关。
3、【单选题】 (2分)
拳击现象指的是比刻意躲避创伤更重要的是(看清 )创伤轨迹。
4、【单选题】 (2分)
恋爱只有互动才可能(重构资源 ),这就是恋爱社会化。
5、【单选题】 (2分)
(心理 )围墙可多次调换,具化为现实围墙则搬移太难。
第十章
1、【单选题】 (2分)
焦虑通常是指对某种(威胁 )的担心。
2、【单选题】 (2分)
社会功能狭义上多指社会化功能,(逻辑)是社会化生存的重要功能之一,超越了生理满足的社会化本能功能。
3、【单选题】 (2分)
设置是社会互动的结构化环境及合理的角色(定位 )和功能实现。
4、【单选题】 (2分)
(焦虑 )是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通常包括危机预判能力、凝结逻辑和行为的动力。
5、【单选题】 (2分)
特蕾莎修女说过,慈悲开启智慧,(利他 )强化功能。
第十一章
1、【单选题】 (2分)
(认知)是高级的心理逻辑行为,重要的信息摄取和解码准备。
2、【单选题】 (2分)
逻辑动力是指结构化思维让(行为)更有特质,世界更加不可预料。
3、【单选题】 (2分)
牧歌式往往意味着(情怀版 )的情境再现和角色穿越的视觉说服。
4、【单选题】 (2分)
追求可能确定他人价值,被追求或许确定自我价值,情感尤为甚,(自恋)的功能之一恰恰在此。
5、【单选题】 (2分)
定制关系是由(潜意识 )情结或认知结构无意识确定的某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