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历史学系《663考古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考古专业研究生试题及答案

考古专业研究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古代文献B. 古代艺术品C. 古代遗址和遗物D. 古代建筑答案:C2. 考古发掘中,常用的地层学原理是什么?A. 地层越深,年代越近B. 地层越深,年代越远C. 地层越浅,年代越近D. 地层越浅,年代越远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考古学中的分类?A. 史前考古B. 历史考古C. 文化考古D. 地质考古答案:D4. 考古学中的“三脚架”指的是什么?A. 考古发掘B. 考古研究C. 考古保护D. 考古教育答案:A5. 考古学中的“碳-14”测年法主要用于测定什么?A. 陶瓷年代B. 金属器年代C. 有机物年代D. 石器年代答案:C6. 以下哪个遗址不是中国境内的?A. 殷墟B. 秦始皇陵C. 敦煌莫高窟D. 庞贝古城答案:D7. 考古学中的“文化层”是指什么?A. 遗址中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堆积B. 遗址中的不同功能区域C. 遗址中的不同建筑材料D. 遗址中的不同建筑风格答案:A8. 考古发掘中,常用的“探方”方法是什么?A. 随机挖掘B. 按网格划分区域挖掘C. 按时间顺序挖掘D. 按重要性排序挖掘答案:B9. 考古学中的“类型学”主要研究什么?A. 文化发展过程B. 文物的分类C. 文化交流D. 遗址分布答案:B10. 考古学中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区别是什么?A. 相对年代是具体的年代,绝对年代是模糊的年代B. 相对年代是模糊的年代,绝对年代是具体的年代C. 两者都是具体的年代D. 两者都是模糊的年代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答案: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地层学、类型学、文化层分析、碳-14测年法、探方法等。
地层学通过分析地层的堆积顺序来确定遗址的相对年代;类型学通过对文物的形态、材质等特征进行分类,研究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文化层分析通过研究遗址中不同层次的文化堆积,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碳-14测年法通过测定有机物中的碳-14含量来确定文物的绝对年代;探方法通过将遗址划分为网格状的探方,系统地进行挖掘和记录。
考古学部分考研真题(北大、中大、南大)

北京大学1993年考题名词解释1直立人: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爪洼,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头骨化石,后又发现骰骨化石,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
中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主要包括蓝田人、北京人、巫山人、元谋人等,中国最早直立人脑量为800-1000ml,一般认为直立人存在的时间为距今200-20万年补充:Homo erectus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类。
曾称作猿人,含有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的意思。
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
直立人可能起源于非洲,一般认为大概是由能人进化来的,后来进化成早期智人。
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以后发现地点不断增多,主要集中在亚洲南部和中部、非洲东部和西北部及欧洲西部。
直立人头骨平扁,骨壁厚,眉脊粗壮,脑量平均小于1000毫升(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
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高大,平均身高为160 厘米,平均体重据估计约有60千克,肢骨与现代人差别不大。
有名的直立人化石,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中国的蓝田人和北京人、北非的毛里坦人等2类型学:也称为形态学或标型学,是研究考古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的外部形态顺序的方法论。
在近代科学中,生物学最早使用这种方法。
1903年瑞典考古学家蒙特留斯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一书中专门总结并论述了类型学原理。
二十世纪30年代类型学理论传入中国。
类型学最初是为了解决考古遗存的时代问题,也被应用于各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3铜石并用时代: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从此确立了这一概念。
铜石并用时代以红铜的使用为开始的标志。
世界各地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时间是不同的。
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上限可以到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时代则是晚期铜石并用时代,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金属工具不仅仅是红铜,还有黄铜、青铜,只是后二者较少。
南京大学2008年考古学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南京大学2008年考古学基础专业硕士研究
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共10题,150分)
1、龙山文化
2、二里头遗址
3、黄肠题凑墓
4、铜官窑(长沙窑)
5、魂瓶(谷仓罐)
6、昭陵六骏
7、土墩墓
8、
9、“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壁画10、仿木结构砖印壁画墓
二、问答题(每题50分,5题选作3题,共150分)
11、试述考古研究中断代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
12、试述太湖流域、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和主要特点
13、试述汉唐都城的平面布局和主要特点(大概是这样)
14、试举两例我国近十年来重大考古发现
15、试结合下图,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并说明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和特点(图例主要是长
安城明德门城门遗址)(这个也不太清楚)
1。
考古考研试题及答案

考古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
A. 刀币B. 贝币C. 铜钱D. 铁钱答案:C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货币,其货币的名称是()。
A. 刀币B. 贝币C. 半两钱D. 五铢钱答案:C3. 汉代的“金缕玉衣”是用于()。
A. 装饰B. 陪葬C. 礼仪D. 祭祀答案:B4. 以下哪个朝代的瓷器以青瓷最为著名?()A. 唐B. 宋C. 元D. 明5.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A. 兰亭序B. 祭侄文稿C. 快雪时晴帖D. 黄州寒食帖答案:A6.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地点是()。
A. 河南B. 陕西C. 山东D. 河北答案:B7. 以下哪个不是商代的青铜器?()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莲鹤方壶D. 马踏飞燕答案:D8.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直接关系?()A. 张骞B. 郑和C. 玄奘D. 班超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瓷器答案:E10. 以下哪个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安石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陶瓷名窑?()A. 定窑B. 汝窑C. 哥窑D. 钧窑E. 官窑答案:ABCDE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苏轼E. 黄庭坚答案:ABCDE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画家?()A. 顾恺之B. 吴道子C. 张择端D. 赵孟頫E. 徐悲鸿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A. 故宫B. 长城C. 布达拉宫D. 应县木塔E. 颐和园答案:ABCDE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李清照E. 辛弃疾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过程。
2011年南京大学633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1年南京大学633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吕大临答:吕大临(约1040~约1092),字与叔,是宋代金石学家,蓝田(今陕西蓝田)人。
他曾求学于程颢、程颐,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先生。
他以萌入仕,官至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通六经,精于礼。
吕大临著有《考古图》十卷,不仅著录铭文,并注明铜、玉器的尺寸、图像、收藏之家和出土地点等。
他还著《易章句》、《大学解》、《中庸说》各一卷,《论语解》十卷、《孟子讲义》十四卷、《礼记传》十六卷、《玉溪先生集》二十八卷等。
2.水洞沟文化答:水洞沟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20年代初发现于宁夏灵武水洞沟附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共发现石制品1万多件。
水洞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并被国家列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3.寺墩遗址答:寺墩遗址是指位于中国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遗址。
1973年该遗址被发现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距今约4500年,根据地层堆积及清理的两座墓葬,寺墩遗址分两个文化层:下层属崧泽文化,上层属良渚文化。
经常州市博物馆调查,它被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4.上村岭虢国墓地答:上村岭虢国墓地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虢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
1956~1957年共发掘墓葬234座,车马坑3座,马坑1座,1990年再次发掘。
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车马坑呈长方形,马为杀死后埋入,车子为木构涂漆,部分可以复原。
出土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部分青铜礼器、漆器、玉石质装饰品等。
墓葬形制的大小及随葬品多寡因墓主人身分之高低而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西周春秋之际虢国的历史、文化及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5.居延遗址答:居延遗址是指包括汉代张掖郡居延、肩水两都尉所辖边塞上的烽燧和塞墙等遗址在内的遗址群,该遗址分布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境内。
最新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汇编

各大学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2011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80)1蠔蛎琢2土墩墓3钮钟4细石核5阙6永固陵7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8窑系二、简答题(140)1简述旧石器制作直接打击石片的方法以及写出5个旧石器器名。
2简述陶器制坯成形的方法以及写出5类空三足器和5类圜底器器名。
3简述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写出10个青铜酒器名称。
4简述田野考古发掘原则。
5简述秦汉都城的设计思想和布局特征。
6简述魏晋北朝时期外来移民墓的发现。
7简述唐三彩概况。
三、论述题(80)1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论述中国古代外藏制度。
2论述唐代瓷器瓷窑遗址以及代表窑址及其主要产品2011南开大学考古及博物馆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徐渭,三角缘神兽镜,解谪瓶,曾昭橘,平安帖,六齐,营造法式,南宋四家,御土窑,筌蹄二论述(7选4)概述山东新石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二里冈期青铜器基本特征两周玉器特点两汉都城礼制建筑的考古发现及内容内涵汉到唐代农具耕作技术的进步龙泉窑的重要考古发现,瓷器基本特征评述并展望中国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2011南京大学考古考研试题一。
名词解释吕大临水洞沟文化寺墩遗址上村岭虢国墓地居延遗址司马金龙墓上林湖窑址白沙宋墓二。
论述题考古发现中植物和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狩猎-采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表现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和特征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现元大都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2011年四川大学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2011川大考研试题名词解释(每个10分)北京猿人司母戊鼎开元通宝虎子安伽墓简答(每个20分)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中的典型遗物,意义什么是文物?价值我国博物馆分类?举例一本考古报告的名称及内容简介问答(每个50分)安阳殷墟发掘意义论汉代黄肠题凑墓唐武士俑演变分期2011年北大考古方向试题名词解释:喇家遗址青州佛教造像南京象山王氏墓群文化景观微痕分析小双桥遗址居延汉简朱然墓《历代名画记》定窑论述:秦汉统一历程在考古学上的表现BC3500-BC3000年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历史变革先周文化述评里坊制的出现,破坏及意义2011吉林大学考古考研试题1.举例说明考古学与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体质人类学关系。
考古学学硕考研真题及答案

考古学学硕考研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古代文献B. 古代遗址和遗物C. 古代艺术作品D. 古代建筑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考古学常用的研究方法?A. 地层学B. 碳-14测年法C. 遥感技术D. 口述历史答案:D二、填空题1. 考古学中的“三重证据法”是指____、____和____。
答案:文献证据、考古发掘、民族学比较2. 考古学中,____是指通过分析古代人类遗骨来研究古代人类体质特征和遗传信息的学科。
答案:人类学三、简答题1. 简述考古学中“类型学”的作用。
答案:类型学是考古学中用来对遗物进行分类和比较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分析遗物的形态特征,将遗物分为不同的类型,并研究这些类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从而揭示古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2. 描述考古发掘的基本流程。
答案:考古发掘的基本流程通常包括:前期准备(如选址、申请许可)、现场调查(如地面调查、地质勘探)、开挖(如挖掘、记录)、遗物收集与分析(如分类、编号、保存)、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如撰写发掘报告、发表研究成果)。
四、论述题1. 论述考古学在现代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考古学在现代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考古学通过发掘和研究古代遗址,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考古学揭示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增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此外,考古学还为文化遗产的修复和再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模拟的考古学学硕考研真题及答案,实际考试的题目和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生应以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和真题为准,并结合专业书籍和资料进行复习。
同时,考生还应关注考古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学术成果,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考试能力。
2012年南京大学663考古学基础真题(考古方向)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南京大学663考古学基础真题(考古方向)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石璋如答:石璋如(1902~2004),河南偃师人,甲骨文专家、博士生导师,是中国著名的甲骨文研究专家之一。
他在河南中山大学就读期间即参与殷墟考古发掘工作,1932年毕业后在中央研究院研习考古专业,历任助教、研究员等,后随中研院史语所迁往台湾。
他的主要著作有:《殷墟建筑遗存》《殷墟墓葬》《骨卜与龟卜探源》《殷代车的研究》《小屯的文化层》《小屯—安阳殷墟发掘报告》《中国的远古文化》等2.李家沟文化答:李家沟文化是河南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该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李家沟村,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73年调查发现。
1976~1977年间由西安半坡博物馆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30平方米。
该文化内涵可分为三期,一期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二期为仰韶文化泉护类型,三期为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
李家沟遗址的发掘对进一步研究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各类型的相互关系及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
3.石峡文化答:石峡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遗存,分布在广东省的北江、东江流域,因最早发现于广东曲江县石峡遗址而得名。
该文化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中出土不少稻谷。
农具比较先进,为石锄、有段石锛,劳作效率相对较高。
陶器中也出现了少量的印纹陶,陶器上拍印了方格纹、曲尺纹、漩涡纹。
与北邻的江西赣江流域樊城堆文化关系最为密切,有人将这两个文化并称为樊城堆-石峡文化。
4.何尊答:何尊是西周初的青铜器,是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1965年出土于陕西宝鸡。
何尊圆口方体,通高38.8厘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
体侧并有四道扉棱。
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器内底有铭文12行119字,是一篇完整的训诰,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与《尚书·召诰》《逸周书·度邑》等古代文献相合,史料价值极高,现藏宝鸡市博物馆。
5.走马楼简牍答:走马楼简牍是1996年在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的简牍文书,数量大约有10余万片,多达20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