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方法和对策探究
架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架空输电线路是指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至各地的输电线路,通常由电塔和电缆组成。
它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架空输电线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力破坏隐患,给电网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本文将从架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现状、影响和防治对策等方面展开分析。
1.1 外力破坏形式多样化架空输电线路受外力破坏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风力、冰雪、雷击、鸟击、外力破坏等,其中外力破坏主要指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坏。
由于电力设施所在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外力破坏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和隐患。
由于架空输电线路通常建设在偏远山区、高海拔地区或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环境较为恶劣,同时受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使得外力破坏事件屡有发生。
尤其是冰雪、雷击、外力破坏等问题,威胁了电网的安全和可靠性。
1.3 外力破坏影响严重架空输电线路受到外力破坏后,可能导致电缆断裂、电塔倒塌、导线脱落等严重后果,不仅造成电力系统的短暂停电,还可能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二、架空输电线路防治对策分析2.1 强化预防措施针对外力破坏频发的现状,应加强对架空输电线路的预防工作。
一方面,要对电力设施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抗外力破坏的能力;要及时对电力设施周围的环境进行整治,减少外力破坏的可能性。
2.2 提高预警能力通过安装雷电预警设备、监控摄像头等设备,提高对外力破坏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3 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外力破坏应急预案,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应对措施,确保在外力破坏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到快速、有效的处置。
2.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全社会对外力破坏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增强全民的安全意识,共同参与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
2.5 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电力设施的监管力度,对于违规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严格惩处,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架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问题在电力行业中是一个常见的难题。
外力破坏包括自然灾害(如风灾、雷击、地震等)和人为破坏(如盗窃、故意破坏等)。
这些外力破坏,不仅会对电力系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危险。
防止外力破坏,保护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是电力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对策。
自然灾害是外力破坏输电线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对输电线路的侵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设立雷电采集系统。
雷电是导致输电线路闪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设立雷电采集系统,可以及时收集雷电的信息,为线路的维护和修复提供参考。
2.加强对风灾影响的研究和防范。
风灾是导致输电线路倒塌的常见原因之一,通过加强对风灾影响的研究和防范,可以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风灾对输电线路的破坏。
1.加强对线路的监控和巡视。
通过增加巡视力度,加强对线路周边环境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阻止人为破坏行为的发生。
2.加强对线路周边安全的管理。
对于经常发生人为破坏的地区,可以在线路周边设置围墙、报警系统等防护设施,提高线路的安全。
3.加强对故意破坏行为的打击和处罚。
对于那些故意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应严惩不贷,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故意破坏行为的鄙视和抵制。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问题是电力行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通过加强对自然灾害影响的研究和防范,加强对线路周边环境的监控和巡视,以及加大对人为破坏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可以有效地减少外力破坏带来的损失,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架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施,其运行稳定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架空输电线路往往面临着各种外力破坏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对于架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问题的分析和防治对策的制定显得十分重要。
一、破坏现状在输电线路的运行中,外力破坏是导致线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力的破坏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自然灾害引起的外力破坏。
如台风、雷击、大风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树木倒伏、杆塔倒塌、导线断裂等情况,都会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2. 人为破坏。
包括盗窃铜线、破坏设备、蓄意破坏等行为,这些都会给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
3. 勾挂外物。
有时候,一些外物比如树枝、塑料袋等会被风吹到导线上,导致导线间短路,引发事故。
以上情况都是导致输电线路破坏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防治对策分析1. 提高架空线路的抗风能力。
针对自然灾害引起的外力破坏,需要加强设备的抗风能力,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提高架空线路的风切割、风振、冰灾等能力,确保线路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2. 加强对输电线路的巡查和维护。
及时发现和修复线路中的问题,确保线路设备的完好,减少外力破坏引发的事故。
3. 设立安全防范机制。
针对人为破坏,需要加强对线路的安全监控,设立安全预警机制,确保及时发现线路的安全问题,避免人为损坏行为的发生。
4. 加强宣传教育。
对于周边居民和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对于输电线路的认识,降低外界对于线路的损坏行为发生的可能。
5. 加强环境保护。
在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确保不破坏环境,减少外界因素对线路设施的影响。
通过以上对策,可以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抗外力破坏能力,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降低因外力破坏引发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提高线路的抗破坏能力,减少外力破坏对线路设施的影响,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架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电能的传输任务。
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和功能,架空输电线路往往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必须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外力破坏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
对于架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现状的分析。
外力破坏架空输电线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天气因素:风暴、冰雪、雷击等极端天气条件都可能对架空输电线路产生影响,导致线路杆塔倾斜、导线断裂等问题。
2. 动植物因素:有些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常常受到猴子、鸟类等动物的干扰,它们可能会接触到导线,导致线路短路。
3. 人为因素:有些人为因素也会对架空输电线路造成破坏,如盗窃电力设备或私拉乱接导线等行为。
以上种种外力破坏不仅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还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导致设备损毁、停电等问题。
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来应对这些破坏。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外力破坏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防治措施:1. 加强线路的设计和材料选用:在设计架空输电线路时应考虑到当地的天气条件和动力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以增强线路的抗外力能力。
2. 做好线路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线路存在的隐患,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3. 安装防护设施:针对不同的外力破坏因素,可以安装相应的防护设施,如加装防鸟网、导线防冰设施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力对线路的影响。
4. 加强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巡检和监测工作:定期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可以利用监测设备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预警措施。
5. 强化法律法规和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盗窃电力设备、私拉乱接导线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增强对架空输电线路的保护意识。
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外力破坏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从设计、维护、安装防护设施、巡检和监测以及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架空输电线路的抗外力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安全。
浅谈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及防控措施

浅谈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及防控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输电线路分布区域广、传输距离长、地形条件复杂,各种违章施工或盗窃塔材等外力破坏引起的输电线路故障时有发生。
文章对当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类型及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
标签: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预防措施由于输电线路分布范围广,传输距离长,运行人员难以同时将整条线路情况及时掌握,且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各种违法、违章行为造成的输电线路设备短路、倒杆、跳闸停电等事故层出不穷,在给供电企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的同时,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极大的威胁,分析外力破坏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1 外力破坏故障类型由工作实践可知,外力导致输电线路受到破坏的类型主要包括异物短路、违章施工、烟火短路、山火、盗窃及施工车辆碰线等。
其中异物短路主要是在相间或相地之间连接了具有导电性的特体,或者短接部分空气间隙后降低了绝缘强度,线路发生闪络。
一般情况下,异物短路主要来自于高空抛物、漂浮悬挂物等。
吊车(泵车)碰线:指吊车(泵车)在线路旁边施工时,在转臂或起吊移动过程中对导线距离过近,造成相地之间短路或导线断线,这是当前最主要的外力破坏故障形式。
违章施工:指因放炮、违章建房等现场施工原因导致某些导电物体与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过近,或直接造成导线损伤、危及杆塔基础,造成线路跳闸,违章施工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烟火短路:指在放礼花弹等烟火时产生的烟雾使得空气绝缘性能下降,导致线路相间或相地之间发生击穿;此外,礼花弹弹出的锡纸彩带,也可能造成相间或相地之间闪络。
山火:指由输电线路附近所发生的山林火灾导致导线周围的空气电离或充满携带大量导电物质的烟雾,导致的空气绝缘性能下降,发生导线对地线、导线之间或导线对地闪络,造成的线路故障。
盗窃:指由个别不法分子偷拆输电线路塔材、拉线、UT线夹,偷割导线、电缆等导致线路倒杆(塔)断线,造成的线路故障。
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方法和对策探究

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方法和对策探究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正在逐年提升,所以相对应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的向外拓建,由于电路铺设的氛围较广,其中会因为地理位置以及周围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建设的杆塔数量较多,并且经常会受到外部恶劣天气以及人为事件的干扰,使其遭受大量的侵害,以至于引起较为严重的故障。
本文对电力线路遭受外力破坏原因分析进行分析,通过人防手段、物防手段等方面做以深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标签:输电线路; 外力破坏; 人防手段。
引言:一旦输电线路受到外力的破坏,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因输电线路遭遇外力破坏而临时中断电力供应,这并不像计划停电那样会事先告知单位和居民,其属于电力事故的一种,会极大地妨碍单位和个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如学校、医院等单位的日常工作都将无法正常有序进行,对于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另一方面,如果输电线路因遭遇外力破坏而造成停电等事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电力企业的责任。
而电力企业作为服务型企业,对于输电线路、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因而若发生因外力破坏而造成的输电线路故障等情况,会对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效益等造成不良的影响。
1.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因素分析1.1施工因素。
近年来基建项目如火如荼,有些在沿线保护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中,与输电线路的距离并不符合相应的安全规定。
此外,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保护输电线路的意识较差,加之相应的监督体系不健全,很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如随意堆放建筑材料、開挖土壤导致电线杆和塔架底部不牢等,极易造成输电线路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电力事故。
1.2人为因素。
输电线路遭遇外力破坏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车辆撞杆事故。
由于线路规划和其他原因,输电架空线路往往会广泛分布在道路附近,这一方面给线路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车辆碰撞的可能性。
2防止电力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有效措施2.1 针对外力破坏的防治对策(1)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工作,让群众加强电力设施保护意识,共同维护电力设施安全。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对策探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对策探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运行环境日益恶化,房屋兴建、道路拓宽、城区建设、工程施工、偷盗等现象日益频繁,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必需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防止外力破坏事件发生。
本文结合长期从事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实际经验,提出了完善人员、制度体系保障,加大宣传教育,获得政府、社会支持,运用法律手段、科技手段等一系列防止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对策。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对策1、设立防外力破坏专职人员岗位,完善防外力破坏工作体系为了更好的开展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保护输电设备不受外力损坏,各供电公司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适当数量的防外力破坏专职岗位,此职位由长期从事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其主要职责为负责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的组织开展、外力破坏隐患台账的建立及更新、外力破坏事件的协调处理等。
为了保障防外力破坏工作的有序开展,各供电公司还应制定标准化的防外力破坏工作体系。
具体流程为由班组到外力破坏专职人员再到输电设备运维管理部室领导的开环管理模式。
其操作模式为:对于一般性的外力破坏行为由班组协调处理,例如签订安全施工协议,通过劝说教育制止外力破坏行为等;对于较为严重,处理难度较大的外力破坏行为,由班组向防外力破坏专职人员上报,由防外力破坏专职人员协调处理,例如和政府、林业部门、公安部门以及相关市政、建设单位联系,协调处理外力破坏行为;对于特别严重,处理难度很大的外力破坏事件,由防外力破坏专职人员向输电线路运维管理部门部室领导反映,通过公司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以及公司层面和当地政府等更高层面的联系沟通处理外力破坏事件。
2、完善制度保障各供电公司应该制定严格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预防巡视制度、跟踪监督制度以及应急处理制度,做到防外力破坏工作从事前预防到事中监督,再到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都有制度保障。
2.1 开展预防巡视制度。
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方法和对策探究

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方法和对策探究输电线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承载着极为重要的电力传输任务,一旦遭受外力破坏,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如何有效防范输电线路的外力破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将探讨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方法和对策,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外力破坏的形式和危害输电线路外力破坏主要包括风力、冰雪、雷电、火灾、动植物和人为破坏等几种形式。
风力造成的外力破坏是指风力对输电线路的吹动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力,从而导致线路的断裂和倒塌。
冰雪造成的外力破坏是指冰雪对线路的负荷作用产生的压力和对线路的覆盖作用产生的重量,从而导致线路的弯曲和断裂。
雷电造成的外力破坏是指雷电对线路的直接击中产生的高温和电磁场效应,从而导致线路的烧毁和爆炸。
火灾造成的外力破坏是指火灾对线路的燃烧产生的高温和烟雾,从而导致线路的热脆和绝缘子的破损。
动植物造成的外力破坏是指动植物对线路的触碰产生的危险菌物和疾病菌物,从而导致线路的腐蚀和绝缘子的老化。
人为破坏造成的外力破坏是指人为对线路的破坏产生的盗窃和破坏行为,从而导致线路的中断和故障。
外力破坏的危害主要包括整流和停止两个方面。
整流是指外力破坏导致输电线路产生的事故和故障,给倒在的供电系统和用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停止是指外力破坏导致输电线路的中断和截断,给正常的供电系统和用户带来了异常的影响。
二、方法和对策的探究防范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方法和对策主要包括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两个方面。
技术手段是通过提高输电线路的抗风能力、抗冰能力、抗雷能力、抗火能力、抗损能力和抗破坏能力,来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管理手段是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相关的监督管理、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加强相关的应急保障,来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和装维性。
提高输电线路的抗风能力是防范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重要方法和对策之一。
它主要包括提高输电线路的设计质量、提高输电线路的材料强度、提高输电线路的结构稳定和提高输电线路的技术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方法和对策探究
近几年来,配电线路故障而引发的电路故障非常常见,究其根本发现大部分原因在于受到外力破坏的配电线路故障,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那么本篇文章就分析一下目前配电线路受外力破坏的主要形式、如何有效采取措施防止配电线路的破坏以及措施实行过程中的阻碍,希望可以在相关方面起到实际性的作用。
标签:配电线路;外力破坏;对策探究
外力破坏是指除了电路自身问题而发生的破坏,一般是指外界对线路有意或者无意造成的破坏。
笔者通过搜集近几个月来电力破坏的信息分析得到:线路破坏主要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破坏,主观因素就是有些人为了求利益而盗窃电力,在不了解电力知识的情况下暴力破坏线路,亦或是为了发泄个人情绪而故意破坏他人电路;客观因素则是树木、建筑等的违章,或作业施工的影响导致的线路故障。
具体情况我们在下文作出分析。
1配电线路受外力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违章施工作业的影响。
有些单位或者个人为了追求片面的利益,在面对作业施工存在不正当的思想,希望通过违章的作业施工降低成本消耗从中利己,他们完全不考虑电力设备是否会丧失安全性,更不顾他人意愿和规章制度在配电区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比如下挖河道、线下钓鱼等加大的提高了线路跳闸的概率;第二,近几年来盗电行为愈发猖獗,国家在打击偷电、盗电方面有所放松,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且很多人不顾安全用电的要求贩卖不合规电器,使电网的安全性屡受挑战;第三,我国许多城乡地区的电力基本知识没有普及,许多人对安全用电和合理用电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有些人在电力保护区内放风筝、钓鱼,还有的人为了营造自然风光违章植树等,这种行为严重了危害了配电线路的安全。
2外力破坏的成因分析
2.1违章作业施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作业施工成为了必须,在线路旁、在配电区基本上都可以看到正在施工的作业,但是并非所有的施工和基本建设都是在地区规划内容中的,有一部分建筑物完全是地方为了迎合行业标准,或者为了完成地区改造的任务显示自己的政绩而建造的,这些作业施工并不是符合标准规定的,参与作业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参差不齐,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甚至不知道如果电力设施遭到人为破坏后自己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而且,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他们的个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如果遇到电力线路的突发故障很难保证自己不受到伤害,还有可能触发更广泛的电力线路问题。
2.2线路下或线路通道内的违章植树
目前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自发性的环境保护行为也在不断落实中,而且许多新闻媒体也都在大力的对《森林法》进行宣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植树造林的行列中,并且各乡镇及城市也积极的推进绿化措施,以至于人们对植树的关注远远的超过了电力保护,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植树,就意味着会有不同形式的违章行为出现,虽然是一种无意的举动却对配电线路造成了破坏。
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线路通道植树会损毁电力设施,且政府在此方面的管理保护措施确实不强,以至于形成部分地区绿化与电路保護的矛盾。
2.3违章建筑、窃电行为
(1)建筑开始之前由于没有和当地居民做好协调,导致在线路的实际运行中某些违规建筑和树木不能被清除,但是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新建筑施工,那么违章建筑的二次重叠就会形成问题交织,是原本就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长此以往恐怕更难处理;(2)不能排除个别地方的风土人情或政府官员、居民存在一种过于强烈的“地主意识”,他们认为土地归自己所有,若想在某一区域划分线路通道则需要进行合理“补偿”,除非补偿金额达到他们的要求,否则想要拆除违规建筑而保护电路是比较困难的;(3)目前配电线路损毁最严重的的人为原因就是盗电、窃电频发,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管理不严谨且离发展较为落后,许多村民想挣钱却不愿付出劳动力,这种不劳而获的思想给更多的犯罪分子提供了方便。
3配电线路防止外力破坏的主要措施
3.1完善相关体系和规章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保障配电线路安全使用的有效保障。
就我个人看来,在电力系统内部有必要建立以一级领导为首的防外力破坏保障制度,对各部门的职能进行明确分工,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对接更加顺畅,从而形成电力系统内部的有效合作和良性的循环工作状态。
其次,对于所有在岗工作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每天必须有一到两个人上责任班,即所有责任班的绩效都和自己的工资挂钩,从而让工作人员在线路安全的管理上更加积极负责;还有对配电线路的风险应急措施落实,所有的配电区域都要做好各种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准备,同时加强巡逻密度,对配电区周围的变化都要认真观察并记录,重视对配电线路安全保护的宣传教育。
3.2加强对配电线路的施工后期管理
配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重要措施还在于施工后期的管理,后期的维护修理和管理是施工的一部分,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及时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验,根据电气设备和其它相关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除此之外,配电线路有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故障,这虽然是一个偶然性因素,但是必要的检查工作必须要有,同时,电源质量和送电标准必须达到国家个相关部门
的要求水平线,在定期检查的时候要准备好各种补救措施,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不需要再花费时间思考对策。
另外,施工后期的线路变化必须要在图纸上标注出来,每一项步骤的调整都必须有理有据,以便后期针对线路故障问题对症下药,如非必要情况,配电线路后期的维护与检查必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3.3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
有效的防范配电线路不受外力伤害,必须要与政府形成良好的配合,地方各级政府需要强化对电力系统的管理,但是要注意在管理中的沟通交流,以便更完整的了解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为电网的良好运行充分考虑。
电力系统还可以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组织开展市级或县级范围的电路安全保障培训,对于在电路通道附近进行施工的单位可以签订合约,以此防止或降低在施工过程中造成配电线路的外力损毁。
地方政府要充分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并发挥优势,加强地方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和谐共赢的理念为电网运行做出有效决策,在落实防范外力破坏配电线路措施时,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取得一致看法,彼此之间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在不损失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
3.4加大电力执法工作力度
笔者在前文中说过,目前配电线路受外力损毁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地管理力度不强,窃电行为频发。
为此,地方公安机关和电力安全保障部门应当联合起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制止一切有损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有损他人利益的恶劣行径,要加强对地方人民的宣传教育,鼓励他们学习安全用电和基本的电力知识,以此来遏制目前外力破坏配电线路的事件发生。
除此之外,若有单位或个人在保护配电线路时做出贡献,地方应当适当的给予奖励,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电网保护的工作中,在潜移默化中向群众传播保护电力设施的重要性,从而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因素配合电力部门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电力设施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管理、群众自身的电力保护态度等分析了配电线路受外力损毁的因素和应对措施,其中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尤为重要,只有端正了对电力设施的态度,政府的工作才能有序进行,相关的预防措施才能顺利推进,从而降低外力破坏配电线路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马宁,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8 (21).
[2]女军,王永强,输电线路遭外力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6 (S4).
[3] 郭兆华.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的重点[J].企业技术开发,201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