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3.部分原位测试方法试验周期长,试验操作程序复杂,试验成本
高,工程应用不易推广。
4.目前原位测试自动化技术应用程度相对较低。
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岩土工程中的原位测试常用技术包含如下种类:
(1)载荷试验(平板、螺旋板);
(2)静力触探试验;
(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4)标准贯入试验;
(5)十字板剪切试验;
膳食GI成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一个新概念。
➢ 流行病学研究:低GI和GL食物和膳食有益与肥
胖、糖尿病、心血
管病、某些肿瘤的
预防和控制。
➢ 干预性研究:低GI膳食能够降低TG、LDL等,减
食病糖中




尿
• 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 达到或维持健康
体重
• 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
]
]
]
]
]
]
] 含糖饮料
DF高
粗加工
天然
添加
可利用碳水化合物
• 包括糖、淀粉(抗性淀粉除外)和部分具有生血糖作用
的糖醇。
不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组分列表
(不可消化)低聚糖
(不可消化)多糖
果聚糖
(低聚果糖、果寡糖、菊粉)
棉籽糖
水苏糖
低聚半乳糖
低聚木糖





纤维素和纤维素衍生物

聚葡萄糖
羟丙基纤维素
• 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 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 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 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第二篇:岩土工程原位测试目录:一、 ................................ 原位测试的定义2二、 .............................. 原位测试的特点:2三、 ............................ 几种原位测试的介绍3(一)静力载荷试验3(二)静力触探试验5(三)圆锥动力触探试验6(四)标准贯入试验8(五)十字板剪切试验9(六)旁压试验11(七)扁铲侧胀试验第二篇:岩土工程原位测试13(八)波速测试14(九)现场直接剪切试验15,、原位测试的定义在天然条件下原为测定岩土体的各种工程性质。

由于是在岩土原来所处的位置进行的,因此不需要采取土样,被测土体在进行测试前不会受到扰动而基本保持其天然结构、含水率、原有应力状态,因此所测得的数据比较准确可靠,与室内试验相比,更加符合岩土体的实际情况。

二、原位测试的特点:优点:1•可以测得难以取得不扰动土样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2•可以避免取样过程中应力释放的不良影响3•原位测试的土体影响范围远比室内试验大,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4•可以节省时间,缩短岩土工程勘察的周期缺点: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原位测试具有严格的试用条件,若使用不当会影响其效果,甚至得到错误的结果三、几种原位测试的介绍(一)静力载荷试验(1定义是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在挖至设计的基础埋置深度的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在其上逐级加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分析研究地基土的强度与变形的特性,求得地基土容许承载力与变形模量等力学数据。

(2)优点:该方法用于对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比其他测试方法更接近实际;当试验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土质均匀时,用此方法确定该深度范围内的土的变形模量也比较可靠。

(3)设备构成:承压板、加荷系统、反力系统、观测系统(4)适用范围:根据承压板的形式和设置深度不同,可以将试验分成三种:1.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埋深大于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3.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是岩土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土体和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密度、强度、变形等方面。

原位测试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压缩试验、剪切试验、钻孔取心和动力触探等。

1. 压缩试验压缩试验是岩土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土体和岩石在静态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和应力关系,以及其力学性质。

压缩试验一般采用圆柱形或立方体样品,常见的试验设备包括固定底板试验机和振动底板试验机两种。

固定底板试验机的测试原理是将试样放在机器的底板上,通过上下移动试验头,施加垂直向下的载荷,以产生压缩变形。

振动底板试验机是一种新型试验方法,通过在底板上施加振动载荷以促进试样的变形。

2. 剪切试验剪切试验主要用于研究土体和岩石的剪切性能,可分为单轴剪切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两种。

单轴剪切试验是将试样置于试验机的水平底板上,施加垂直向下的压力,同时在试样的表面产生水平力,使试样进行剪切。

三轴剪切试验是利用三个气室将试样完全包裹,分别施加三个方向的应力,以研究土体和岩石在三个方向上的切向应力和法向应力。

3. 钻孔取心钻孔取心试验是一种非破坏性的试验,主要用于评估岩土中存在的裂隙、结构和岩石类型。

在取样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制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应取样选择典型的岩土层位。

在岩石钻探中,常使用的钻探机械有手动旋转式钻机、电机转向钻机和系统化泥浆钻机。

对于深层地层和硬质岩体,通常使用钻探机械逐层取心,以便对结构和裂隙进行详细的剖分。

4. 动力触探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快速、简单且准确的测试方法,可以在不破坏土体的情况下测定岩土体的强度。

试验的原理是将一定质量的重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击打位于土层内部的钻杆顶端,并测定沉击钻杆的下沉度以及反弹度,从而评估土层的类型和压缩性质。

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通常由锤头、钻杆、压力计和数据采集器组成。

触探数据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制作地下剖面图,为地勘、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原位测试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原位测试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原位测试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原位测试是指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对地下岩土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提供真实、准确的地下情况,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对原位测试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原位测试的种类及原理原位测试是指通过在地下进行直接测试来获取地下土体的性质和特征。

常见的原位测试方法包括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压洞测试、负荷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都是通过对地下土体施加不同的力或振动,观察土体的变形和反应来推断其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

静力触探是通过将一根钢筒或棱柱形探针插入地下,然后通过一定的压力施加在探头上,记录探头下沉的深度和所需压力,从而推断出土体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等性质。

动力触探则是通过在地面上施加一定频率和振幅的冲击力,然后观察土体的反应,通过分析冲击波传播的速度和特征来推断土体的密实度和受力性质等。

压洞测试则是通过在地下进行施压,观察土体的变形和承载能力等。

负荷测试则是通过在地下施加一定的荷载,观察土体的压缩变形和承载能力等。

1.为工程设计提供真实资料原位测试能够提供真实、直接的地下土体情况,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资料。

通过原位测试,可以获取地下土体的密实度、承载力、变形模量等力学性质,以及地下水位、地下水渗透性等水文地质特征,能够为土建工程的结构设计提供准确的输入参数和依据,提高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指导工程施工原位测试不仅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还能够指导工程的施工过程。

通过对地下土体的性质和特征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为工程施工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避免因地质条件导致的施工难题和安全事故。

特别是在基础工程的施工中,地下土体的性质和特征的准确掌握对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3.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原位测试能够对地下土体的稳定性、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评估,能够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一种技术,用于识别和表征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在现代岩土工程中,原位测试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为设计更安全的地基和地下结构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本文将探讨岩土工程原位测试的一些常见方法和应用。

1.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的常见方法a. 标准贯入试验(SPT)标准贯入试验是一种基础的岩土工程原位试验方法,通过不断地使用一个标准贯入钻头向土层或岩石中插入钻孔来测试其密度和抗拉强度。

在测试过程中,钻孔通常被追加水泥浆或膨润土,以增加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b. 土压力计试验(TP)土压力计试验是根据土层内部的压缩或膨胀特性进行的一种原位测试,通过安装土压力计,可以测量土层在不同深度和负荷下的压缩性能,进而对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进行判断。

c. 压缩试验(CR)压缩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旨在测试土层或岩石受压应力下的应变变化。

在测试过程中,一个小型压力传感器被嵌入到岩土体中,当施加压力时,传感器将记录下所测量的压力变化和应变变化。

d. 土壤墙试验(SS)土壤墙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土壤内部的强度和抗拉强度。

在测试过程中,一根小型钢柱子被插入到土层中并加以挖掘,以模拟所需的负载并测量土壤的拉伸强度。

2.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的应用a. 地基基础设计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对土壤的性质和强度进行判断,以评估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通过使用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方法,可以获得更准确、可靠地土壤参数和岩石物理性质,因此可用于优化地基设计方案。

b. 地下工程在地下工程中,如隧道、地下实验室和地下管道等,如何对土层和岩石的性质进行识别和评估,至关重要。

原位测试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地下基土的物理属性、力学属性和变形特性,并确定选择合适的地基和隧道支护方式。

有助于提高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c. 填方工程在大型填土工程中,需要对填土体与基底土层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进行测量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控制填土体的变形和稳定性。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二、土体原位测试
3、静力触探试验成果整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与校正,如深度和零飘校正。按照《静 力触探技术规则》TBJ37-93进行。 计算比贯入阻力ps、锥尖阻力qc、侧壁摩擦力fs、摩阻比Fr及 空隙水压力U。
二、土体原位测试
4、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应用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二、土体原位测试
4、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应用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二、土体原位测试
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2)圆锥动力触探测试要点
② 重型动力触探
试验前将触探架安装平稳,使触探保持铅直,铅直度最大偏 差不超过2%,连接杆保持平直,连接牢固。 贯入时,穿心锤自由落距(0.76±0.02)m。地面上触探杆高 度不宜过高,以免倾斜与摆动过大。
第六讲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提纲

一、概述
二、土体原位测试

三、岩体原位测试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一、概述
(一)原位测试的必要性
为了取得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反映地基岩土体物理、力学、水理 性质指标,以及含水层参数等定量指标。
(1)某一级压力沉降量大于前一级压力沉降量2倍。 (2)lgP-lgS或P-△S/ △P曲线拐点。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试验报告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试验报告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试验报告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试验报告岩土工程是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建筑工程领域,还涉及到交通、水利、地质等各个领域。

而在岩土工程中,原位测试试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此,合格的原位测试试验报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试验报告的重要性及其写作要点。

一、什么是原位测试试验?岩土工程中的原位测试试验是指在现场进行的试验,通过现场实验设备解决土壤和岩石力学性质的测定问题。

其测试结果更接近实际,对于工程的实际运用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原位测试试验可以反映地层的物理性质,确定地质条件和岩土层次结构信息等。

资料主要来源于土质信息、岩质信息等多方面。

常见的原位测试试验有标准探地雷达测试、电磁测量测试、隆起测试、钻孔位移测试等。

各种测试方法均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可以获取不同类型的地质信息。

二、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试验报告的重要性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试验报告对于工程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原位测试试验报告能够提供岩土地质信息,帮助工程师确定在建筑和施工中所采用的土地类型,预测工程中遇到的不利困难和异常情况。

通过原位测试试验,可以合理布置工程建设,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另一方面,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试验报告还可以为工程的调查和设计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

根据不同的测试方法获得的地质信息对于工程的施工方式、工程结构、地下水流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试验报告的要点在写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试验报告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要点。

首先,应该准确地描述试验过程,明确测试方法、测试的区域和数据获取的详细信息。

其次,需要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最后,根据测试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工程的合理化改进措施。

结语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试验报告对于岩土工程来说至关重要。

从测试方法到测试结果,从试验分析到建议指导,都需要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表述。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5岩体原位测试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5岩体原位测试

某城市地铁隧道施工监测
总结词:实时监测
详细描述:在某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岩体原位测试技术对周边岩体的位移、应力等进行了 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施工安全。
Part
05
结论与展望
岩体原位测试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重要性
岩体原位测试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岩体的 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工程地质特征等重要参数,为工程设 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5 岩体原位测试
• 岩体原位测试概述 • 岩体原位测试技术 • 岩体原位测试应用 • 岩体原位测试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岩体原位测试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岩体原位测试
目的
评估岩体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 和工程性能,为工程设计和施工 提供依据。
评估地下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通过岩体原位测试,可以了解地下工程施工对周围岩土体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 施工方案制定和环境评价提供依据。
岩土工程治理
确定治理方案和措施
通过岩体原位测试,可以了解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和变形破坏规律,为制定 有效的治理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
监测治理效果
通过岩体原位测试,可以监测治理工程实施后的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治理方案 和提高治理效果提供数据支持。
Part
04
岩体原位测试案例分析
某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估
总结词:准确评估
详细描述:通过岩体原位测试,对某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准确评估,包 括岩体的物理性质、强度参数、变形特性等,为边坡支护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某大型水电站坝基岩体强度测试
总结词:全面检测
详细描述:对某大型水电站坝基岩体进行了全面的岩体原位测试,包括岩体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弹性模量等参数,确保 了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试验指导书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二OO九年前言土体原位测试方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勘察生产实践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它可为建筑物地基设计和施工提供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参数。

本指导书可供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工民建、地质工程、环境地质等专业的学生学习之用,也可供有关教学与生产人员参考与实践。

读者在使用本指导书时,应参阅《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原位测试》等教材,教材中叙述得更全面详细。

读者在测试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章节,在测试时,认真观看老师和其它指导人员的操作,后亲自动手操作才不易产生安全问题,也不易把仪器搞坏。

目录一、标准贯入试验 (1)二、平板载荷试验 (5)三、螺旋板载荷试验 (11)四、静力触探测试 (16)五、十字板剪切试验 (23)六、扁铲侧胀试验 (27)七、预钻式旁压测试 (53)试验一、标准贯入试验一、试验目的标准贯入试验可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最适用于N=2~50击的土层。

其目的有:⑴采取扰动土样,鉴别和描述土类,按颗粒分析结果定名;⑵根据标准贯入击数N,利用地区经验,为砂土的密实度和粉土、粘性土的状态,土的强度参数,变形模量,地基承载力等作出评价。

⑶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判定沉桩可能性。

⑷判定饱和粉砂、砂质粉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及液化等级。

二、试验原理标准贯入试验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层中,根据打入土层中的贯入阻力,评定土层的变化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贯入阻力用贯入器贯入土层中的30cm的锤击数N表示。

63.5三、试验设备规格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要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1 / 612 / 61 钻杆(相对弯曲<1‰) 直 径(mm ) 42 四、试验技术要求⑴ 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

当孔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或套管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 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如使用水冲钻进,应使用侧向水冲钻头,不能用底向下水冲钻头,以使孔底土尽可能少扰动;⑵ 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 击/min ;⑶ 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 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 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 。

当锤击数已达50 击,而贯入深度未达30cm 时,应终止试验,可记录实际贯入深度s 及累计锤击数n ,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30cm 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 。

图1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单位:mm )1-穿心锤;2-锤垫;3-触探杆;4-贯入器;5-出水孔;6-取土器;7-贯入器靴30nNs=∆式中s∆——50 击时的贯入度(cm)。

⑷标准贯入试验可在钻孔全深度范围内等距进行,间距为1.0m或2.0m,也可仅在砂土、粉土等欲试验的土层范围内等间距进行。

五、试验成果的整理标准贯入试验的主要成果有:标贯击数N 可直接标在工程地质剖面图上,也可绘制单孔标准贯入击数N与深度关系曲线或直方图(统计分层标贯击数平均值时,应剔除异常值)。

1、杆长修正按照《建筑地基础规范》(GBJ7-89)的规定,标准贯入试验的最大深度不宜超过21m。

同时规定,当试验深度大于3m时,实测锤击数N’需按下式进行钻杆长度修正:'N Nα=式中,α为修正系数,按表1取值。

表1 钻杆长度校正系数2、试验成果整理(1)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整理时,试验资料应当齐全。

包括:钻孔孔径、钻进方式、护孔方式、落锤方式、地下水位及孔内水位(或泥浆高程)、初始贯入度、预打击数、试验标贯击数及深度记录、贯入器所取扰动土样的鉴别描述。

(2)绘制标贯击数N与深度的关系曲线,或在地质剖面图上,进行SPT的钻孔旁边于试验点深度标出N值。

作为勘察资料提供时,对N值不3 / 61必进行杆长修正。

(3)结合钻探及其它原位试验,依据N值在深度上的变化,对各土层的N值进行统计。

六、试验成果的工程应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值的应用:可对砂土、粉土、粘性土的物理状态,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砂土和粉土的液化,成桩的可能性等做出评价。

应用N 值时是否修正和如何修正,应根据建立统计关系时的具体情况确定。

4 / 61试验二、平板载荷试验平板载荷试验是用于确定以岩土的压力与沉降关系来测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及预估实体基础的沉降等参数。

它适用于粘性土、砂类土含小量碎石的土层,一般在浅层地基土上应用。

一、平板载荷试验仪主要指标与参数1、规格型号:WPL-K 40 WPL-K 60 K为框架结构WPL-S 40 WPL-S 60 S为伞形架结构2、额定载荷:K(S)-40为400KN K(S)-60为600KN3、承压平板:2500cm25000cm2各一块园形刚性板(特殊需要可供配长方形或其它形式尺寸的承压平板)4、测力传感器:电阻应变式荷重传感器结构,桥路电阻为350Ω测试范围:0~500~800KN 输出灵敏度:2 mv/v精度:综合误差≤0.8 %F.S5、位移传感器:表式位移计(机电百分表)量程:0~50 mm 输出:5000 uε分辨系数:0.01mm/ uε精度:0.2 %F.S 或电感式位移计量程:0~50 mm 精度:0.5 %F.S6、时间观察精度:秒为单位7、反力装置:框架式主梁跨度 5 m 主梁2根伞形架式承力横梁8根,伞底架径4.2 m左右地锚单叶片锚径φ300—φ360 mm8、加荷:分离式千斤顶QF50-20 QF100-25超高压泵站额定工作压力≥63MPa 流量:1L 4L二、结构特性WPL型平板载荷试验仪由反力装置、加荷系统、沉降观测装置、检测5 / 61记录仪器及承压平板等构成。

1、反力装置(1)WPL-K框架式反力装置由地锚(16只)、地锚加长杆(16只)、主梁(2根)、付梁(4根)、主梁调平座(4套)、立柱斜撑杆、调节螺套等组成(详见附图一)。

框架反力结构简单牢靠、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但搬运装拆较笨重。

(2)WPL-S伞形架式的反力装置由地锚(16件)、承力横梁(8根)构成八角反力伞形底。

再由左右旋拉杆、拉杆调节螺套、活络节、顶座、立柱、柱套等组成反力伞柱(详见附图二)。

伞形架结构反力,拆装轻便、使用安全、搬运灵活、但制造成本稍高。

2、加荷系统:由分离式千斤顶、超高压泵站、高压软油管等组成。

油压高,加荷平稳,操作省力,简便又安全。

3、沉降测观装置:由沉降板支柱(4根)、沉降板(4块)及定位小锚(4只)、定位梁(2根)、磁性表座、位移传感器等构成。

沉降观测采用电测机构,不仅精度高,又能自动记录和控制。

4、检测记录仪器:由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字自显记录仪表或载荷试验自控仪等构成。

倘采用载荷试验自控仪时,加荷实现了自动控制,提高载荷试验自动化水平。

5、承压平板:一般提供2500 cm2和5000 cm2二块园形刚性承压平板。

2500 cm2自重为112Kg左右 5000 cm2自重为200Kg左右三、安装1、安装前检查(1)检查加荷系统千斤顶在高压时压力稳定,无泄油现象;其行程须满足试验点地基沉降量的要求。

(2)力和位移传感器连接记录量测仪表上时,能清零,反应灵敏,无严重零漂等不稳定状态。

试验前仪器须进行模拟操作,检查能正常工6 / 61(3)平板载荷试验一般在试坑中进行,检查坑底的直径应不小于承压平板3倍的直径。

(4)在软弱粘土或饱和的松散砂场地作业,应规划承压平板周围预留20~30cm厚的原状土作保护层。

(5)当试验标高低于地下水位,应先将水位降至试验标高下,并在试坑底部铺一层约5cm左右厚的中粗砂,安装承压平板等设备,等水位恢复后方可加荷试验。

2、安装(1)安装承压平板:安装时必须平整试坑底面,铺设1-2cm厚的中砂垫层,并用水平尺找平,以保证承压平板与试验面平整均匀接触。

(2)安装反力架构件:A:框式反力架安装a、按设备构架尺寸布置好地锚,用下锚机(或人力)将地锚下到适当深度,此时再连接上地锚加长接杆。

b、将四件主梁调平座放置于适当位置,然后将二根主梁十字垂直搁放其上,搁放时,二根主梁十字中心,应调整对住承压平板中心。

c、与承压平板对中心联接上千斤顶,测力传感器和立柱及斜撑档等,转动调节螺杆,使各撑档拉紧度一致,立柱等垂直无偏斜。

d、在主梁上套上四根付梁,每根付梁连接四只加长锚接杆为一组。

先利用四只主梁调平座调整主梁位置为水平,再用地锚锚头螺母压紧付梁,使构架固定。

完成上述工作,框式反力架安装完毕。

B:伞形式反力架安装a、以承压平板为中心,在作业场地上设置直径为 4.2 m,并以八根承压横梁为边长的八角形。

平整一下八角形各边场地,并用水平尺找7 / 61b、在八角形每边等距放置二只地锚(锚距约0.8 m),并用下锚机(或人力)下好全部地锚,下锚深度以锚杆头高出横梁10~15 cm为宜。

c、每二只地锚杆上套一根横梁,并各自用压板螺栓固定组成八边形整体横梁。

此时再在每根地锚杆上放置调节垫圈,调整垫圈距离,使插在锚杆上的横销键通过调节垫圈压紧横梁。

d、将左、右旋各八根拉杆与拉杆调节螺套连接成八根长拉杆,并在每根长拉杆头上拧上活络节头。

e、以试点深度,设置立柱长度。

并将长柱先拧在顶座下螺套上,然后以次拧上立柱螺套和立柱。

同时将全部拉杆通过活络节用销子连接在顶座上。

f、用起重吊架,通过顶座上吊环,吊起立柱和拉杆。

此时注意位置调节,使顶座立柱等中心对住承压平板中心,然后将各根拉杆通过活络节跟八角形整体横梁用销子连接好,然后在立柱与承压平板中间,严格对中心装上分离式千斤顶、千斤顶头、力传感器、传感器顶头等,并应刚好将连接柱对中插入传感器顶头上。

g、安装好中央立柱等件,转动拉杆调节螺套,使各根拉杆拉紧度一致,立柱又垂直无偏斜,此时伞形反力架安装完毕。

(3)、沉降观测装置安装将定位梁(基准梁)二头用定位小锚固定,架设在不受变形影响的位置上。

同时将沉降板通过拧在承压平板上的沉降板支柱用螺帽调整并连接好。

在安装时必须考虑定位梁(基准梁)与沉降板二者距离的设置,先将磁性表座与位移传感器插接好时,固定梁(基准梁)若安置磁性表座,外移计的触头必须能跟沉降板有宽松位置接触,反之磁性表座放置在沉降板上,则位移计的触头能跟固定梁(基准梁)有宽松位置接触。

并需注意,安放的二或四只位移传感器的测点,必须在适当位置上,8 / 61并定要对称,否则会增加位移沉降量的不必要的复杂计算。

3、试验场点应避免冰冻、曝晒、雨淋,应在周围挖掘排水沟,必要时搭工作棚。

须经全面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加荷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