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合集下载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的使用教程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的使用教程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的使用教程嵌入式系统是集成了硬件和软件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控制、监测和操作各种电子设备。

它们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医疗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的使用教程,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开发嵌入式系统所需的技能和工具。

一、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搭建在开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开发环境。

首先选择一个适用于嵌入式开发的开发板,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

其次,安装并配置嵌入式开发工具链,如GCC编译器、GDB调试器等。

最后,选择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如嵌入式Linux、FreeRTOS等,并将其烧录到开发板上。

二、学习编程语言嵌入式系统开发通常需要使用C/C++语言进行编程。

因此,读者应该熟悉这两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库函数。

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嵌入式硬件编程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编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读者需要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接口和寄存器,并学会如何通过编程来控制和操作各种外设,如GPIO、UART、I2C、SPI等。

此外,理解中断的原理和处理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编写驱动程序驱动程序是连接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桥梁,读者需要学习如何编写嵌入式系统的驱动程序。

这包括了设备初始化、数据传输、中断处理等内容。

同时,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设备驱动框架,如字符设备驱动、I2C设备驱动等,对于实现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嵌入式系统至关重要。

五、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对于一些复杂的嵌入式系统,使用操作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软件管理和资源调度能力。

学会开发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大大简化开发工作。

读者可以选择学习嵌入式Linux、FreeRTOS 等操作系统,并了解其内核结构、任务管理、内存管理等基本概念和技术。

六、调试和测试在开发过程中,调试和测试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读者需要学习如何使用调试工具进行硬件和软件的调试,如GDB和JTAG等。

《嵌入式Linux开发》课件

《嵌入式Linux开发》课件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安装
指导如何安装适用于目标板的交叉编译工具 链。
测试交叉编译环境
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测试交叉编译环境是 否设置成功。
目标板与宿主机的连接方式
串口通信
介绍如何通过串口连接目标板和宿主机 ,以及串口通信的配置和常用命令。
USB连接
介绍如何通过USB连接目标板和宿主 机,以及USB通信的配置和常用命令
02
03
嵌入式系统
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 ,主要用于控制、监视或 帮助操作机器与设备。
特点
具有实时性、硬件可裁剪 、软件可定制、低功耗、 高可靠性等特点。
应用
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医 疗设备、工业自动化等领 域。
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优势
开源
Linux是开源的,可以免费使用和定制,降 低了开发成本。
路由与交换
介绍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原理及在网 络中的作用。
03
02
IP地址
解释IP地址的分类、寻址方式以及子 网掩码的作用。
网络安全
简述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范措 施。
04
TCP/IP协议栈简介
TCP/IP协议栈结构
详细描述TCP/IP协议栈的层次结构,包括应 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
IP协议
解释IP协议的核心功能,如地址解析、路由 选择等。
调试工具
介绍常用的调试工具,如gdbserver和gdb等,并说明如何使用这些 工具进行远程调试。
调试过程
详细描述调试过程,包括启动调试会话、设置断点、单步执行代码等 操作。
调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提供调试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以提高调试效率和准确性。
03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基础

嵌入式开发实验手册

嵌入式开发实验手册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栗华编着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二零一四年三月目录第一章实验硬件平台1.1北京博创UP-TECH三合一实验箱简介本实验指导书所依赖的硬件平台为北京博创兴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ARM9/Xscale经典三核心教学科研平台(型号:UP-TECHS2410/S2440/P270),本平台兼容PXA270核心CPU及S3C2410、S2440核心CPU的全部功能,是北京博创多年来嵌入式教学产品开发经验的结晶。

这里选配的是S3C2440核心板。

图1-1UP-CUP三合一实验箱外观应用案例:※支持Linux、WinCE、Vxworks、μC/OS-Ⅱ4套操作系统;※核心板可更换,同时拥有ARM9(S3C2410和S3C2440)和XScale(PXA270);※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工程师认证考试和师资培训指定平台;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结构说明图1-2UP-TECH三合一实验箱实物结构图1-2UP-TECH三合一实验箱框图结构图1-3UP-TECH三合一实验箱框图结构版图1.2跳线设置参考说明:◆PCB上所有“EXPORT”丝印字符表示168Pin扩展槽◆JP1401RESET-SEL:设置复位电路,位置JTAG20插座下方。

1-2:ICE的ICE-TRST复位信号可以控制系统复位信号RESET。

2-3:ICE的ICE-TRST复位信号不可以控制系统复位信号RESET。

◆JP1402JTAGSEL:选择JTAG电路,位置JTAG20插座下方。

1-2:使能板载的UP-LINKJTAG电路。

2-3:使用外部的JTAG电缆或者ARMICE仿真器。

◆JP1103TXD1-SEL◆JP1104RXD1-SEL:UART1选择扩展槽或者RS232的DB9插座。

1-2:UART1连接RS232-1,从DB9串口插座输出。

2-3:UART1连接到扩展槽。

◆JP1101TXD2-SEL◆JP1102RXD2-SEL:UART2选择跳线,分别为RS485、IrDA、扩展槽1-2:UART2连接到RS485总线上。

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

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
21
22
内嵌的控制模块
以基于微码的监控器(microcode monitor) 或纯硬件资源的形式存在 包括一些提供给用户的接口(如断点寄存器等) 具体产品有Motorola CPU16、CPU32、Coldf ire系列的BDM(Background Debug Mod e),Motorola PowerPC 5xx、8xx系列的EP BDM(Embedded PowerPC Background D ebug Mode),IBM、TI的JTAG(Joint Test Action Debug,IEEE标准),还有OnCE、M PSD等等。
7
(1)早期的Franklin Software Inc. 的A51/C5 1与Keil Software Inc.的 CA51/CA251/CA166 赫赫有名。 (2)TASKING Inc. 的C/C++/EC++ 编译器 (3)CAD-UL Inc.提供一整套工具开发X86和6 8K 。 (4)Wind River Systems, Inc.的Diab C/C++ Compiler Suite,应用于pSOS系统。 (5)IBM 的High C/C++ Compiler ,针对Pow er PC。 (6)GNU组织的免费编译器GCC
8
1.1.2 调试器
远程调试
调试器还是运行于通用桌面操作系统的应 用程序,被调试的程序则运行于基于特定 硬件平台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目标操作系 统)。
9
问题:
调试器与被调试程序如何通信 被调试程序产生异常如何及时通知调试器 调试器如何控制、访问被调试程序 调试器如何识别有关被调试程序的多任务 信息并控制某一特定任务 调试器如何处理某些与目标硬件平台相关 的信息(如目标平台的寄存器信息、机器 代码的反汇编等)。

CodeWarrior嵌入式开发系统2107简介

CodeWarrior嵌入式开发系统2107简介

CodeWarrior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主要内容MCORE/CCORE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MCORE的ABI开发板系统调试接口集成开发环境CodeWarriorMCORE/CCORE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C和C++编译器•Diab Data•Gnu C 和GDB Debugger•程序跟踪器•SingleStep•实时操作系统•Inegrated System ——pSOSystem•Microtec——VRTXmc内核•uC/OS-II•软件综合开发平台•Metrowerks ——CodeWarrior IDE•软硬件协同设计平台•Simulation Technologies ——virtual-CPU•OnCE(On Chip Emulation)MCORE的ABI•ABI 标准•遵守的两条基本原则•标准接口的使用可以进一步进行程序运行性能和器件功耗的最小化•标准接口的使用可以尽可能地做到与M68000的C语言程序保持兼容•主要内容1、底层执行代码二进制接口标准,2、目标文件二进制接口标准3、源程序级标准4、库函数标准开发板(EVB2107)及EBDI•144-pin, quad flat pack MMC2107 resident MCU.• 2 megabytes FLASH memory.• 1 megabyte FSRAM (fast static RAM), configurable for 16-or 32-bit operations.•Xilinx 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CPLD).•Power supply that converts line power to 12-volt input power.•Two RS232 serial communication ports.•OnCE connector.•Four user-accessible LEDs.•Two DIP switches for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firmware selection.•User prototyping (breadboard) area.•Motorola's System Development Software (SysDS).•Metrowerks MetroTRK debug software•GNU source-level debugger (from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Metrowerks CodeWarrior®IDE•Sites for optional, user-installed prototyping connectors.MMC2107Microcontroller (144-pin QFP)Xilinx CPLD RS-232 Ports (2)User AccessibleLEDs (4)DIP Switches for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User Accessibility 2 MB Fast Static RAM 2 MB FLASH OnCE Port Connectors (3)Modular All-Purpose Interface (MAPI)Connectors (4)系统基本要求•PC 机,配置至少为Pentium CPU,16Mbytes RAM,50Mbytes 硬盘,SVGA 彩显,和两个RS232 串口•操作系统: windows 95/windownsNT(V4.0)或以上•电源:12-volts,0.5AEVB板组件配置-1组件配置设置,见下表与计算机系统的连接•连结之前确保关掉电源•用RS232 电缆连结到计算机的串口和EVB2107 J58 连结口•或者用EBDI, 一端连结EVB2107 J7和EBDI, 一端连结计算机串口和EBDI•如果代码运行在目标板上,则可以用RS232 电缆连结目标板和EVB2107 接口J57•连结12-volt 电源到EVB2107 接口J61•打开电源开关,连接完成执行EVB2107 自检•设置开关S2:USR0,USR1,和USR2 都设置为OFF •打开电源,EVB2107开始进行自检•自检中LED DS2-DS5 将运行点亮,其运行顺序如下表:•当四个LED 都熄灭时,则EVB2107自检正确•关闭电源,自检完成图于OFF 状态时的内存印象图调试跟踪嵌入代码•使用Picobug monitor作为独立的跟踪软件,其调试步骤如下:1。

Qt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

Qt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

Qt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一、Qt版本介绍按照不同的图形界面来划分,分为四个版本:1、Win32版:适用于windows平台2、X11版:适用于各种X系统的Linux和Unix平台3、Mac版:适用于苹果的MacOS4、Embedded版:适用于具有帧缓冲(Frame buffer)的linux 平台Qtopia是基于qt开发的一个软件平台,Qtopia是构建于Qt/E 之上的一系列应用程序,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开发各种应用程序。

2008年,TrollTech公司被Nokia收购后,Qtopia被重新命名为Qt Extended。

Nokia在推出了Qt Extended的最新版Qt Extended 4.4.3之后的2009年3月3日,决定停止Qt Extended的后续开发,转而全心投入Qt的产品开发,并逐步会将一部分Qt Extended 的功能移植到Qt的开发框架中。

所以总的来说,QT也就三种:面向桌面的x11、面向嵌入式的Qt/E、以及面向嵌入式带各种应用程序的Qtopia桌面系统二、比如是Qt的各种版本介绍1、Qt的安装程序(包含了QtCreator,QtAssistant)Windows--x86--msvc2012_64_opengl :表示window平台,msvc2012可以与VS2012进行结合使用,64位应用程序,要求电脑装的是64位操作系统;opengl表示支持openGL的绘图模式Windows--x86--mingw48_opengl :window平台下的mingw48编译器进行编译。

2、Qt的库的源码包3、Qt安装包的下载网址:如果想下载Qt的以前版本,可以在上面网址的最下面的一栏有个Archive for old versions ,进去就可以下载qt的以前版本了。

三、嵌入式Qt开发环境的搭建1.预备知识,嵌入式qt开发环境的安装方法很多,qt的版本也很多。

有点让人不知所措,不知该按哪种方法去安装。

mplab ide c语言

mplab ide c语言

mplab ide c语言MPLAB IDE C语言开发环境简介1. MPLAB IDE C语言开发环境概述MPLAB IDE是一种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特别适用于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

它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平台,用于开发微控制器(MCU)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应用程序。

MPLAB IDE支持多种编译器,包括C18、C30和C32,以及许多流行的MPLAB软件工具。

2. MPLAB IDE的特点和优势MPLAB IDE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跨平台支持:MPLAB IDE可以在Windows、Mac和Linux等操作系统上运行,可以满足不同开发者的需求。

- 集成开发环境:MPLAB IDE集成了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仿真器等工具,简化了开发流程,提高了开发效率。

- 丰富的功能:MPLAB IDE提供了丰富的调试和仿真功能,包括断点调试、单步执行、变量监视和内存查看等,方便开发者进行调试和优化。

- 多种编译器支持:MPLAB IDE支持多种编译器,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编译器进行开发。

- 强大的工具链:MPLAB IDE与MPLAB X一起使用,可以提供完整的工具链,方便开发者进行项目管理和版本控制。

3. MPLAB IDE的安装和配置要使用MPLAB IDE进行C语言开发,首先需要安装和配置MPLAB IDE。

以下是安装和配置的步骤:(1)从Microchip官方网站下载MPLAB IDE安装包。

(2)运行安装包,并按照提示完成安装。

(3)打开MPLAB IDE,进入“Tools”菜单,选择“Options”。

(4)在“Options”对话框中,选择“MPLAB X”选项,配置MPLAB X的路径。

(5)点击“OK”按钮保存配置。

4. MPLAB IDE的基本使用使用MPLAB IDE进行C语言开发的基本步骤如下:(1)创建一个新的工程:在菜单栏中选择“File”->“New Project”,选择合适的项目类型和设备。

嵌入式系统简介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嵌入式系统简介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嵌入式微处理器分类
嵌入式微控制器 (MCU)
嵌入式处理器
嵌入式DSP处理器 (DSP)
嵌入式微处理器 (MPU)
嵌入式片上可编程系统 (SOPC)
嵌入式系统硬件核心
• 嵌入式系统硬件核心是嵌入式处理器。 • 嵌入式处理器可以分为四类:
嵌入式微处理器EMPU (Embedded Microprocessor Unit)
第9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
• 嵌入式系统简介 •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9.1 嵌入式系统简介
• 广义上讲,凡是带有微处理器的专用软硬 件系统都可称为嵌入式系统。如各类单片
机和DSP系统。这些系统在完成较为单一 的专业功能时具有简洁高效的特点。但由 于他们没有操作系统,管理系统硬件和软 件的能力有限,在实现复杂多任务功能时 ,往往困难重重,甚至无法实现 • 从狭义上讲,那些使用嵌入式微处理器构 成独立系统,具有自己操作系统,具有特 定功能,用于特定场合的专用软硬件系统 称为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
1.系统内核小:
由于嵌入式系统一般是应用于小型电子装 置的,系统资源相对有限,所以内核较之 传统的操作系统要小得多。
2.专用性强:
嵌入式系统的个性化很强,其中的软件系 统和硬件的结合非常紧密,一般要针对硬 件进行系统的移植。
即使在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产品中也需 要根据系统硬件的变化和增减不断进行修 改。
• DSP正在大量进入嵌入式市场,目前广 泛应用的是TI产品TMS320C2000 /C5000系列,另外Intel和Siemens也 有相应的产品。
嵌入式片上系统ESoC
• ESoC:在一个硅片上实现一个更为复杂的系 统。
• 各种通用处理器内核将作为SoC设计公司的标 准库,成为 VLSI设计中一种标准的器件,用 标准的VHDL等语言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通用计算机可以直接安装发行版的Linux操作系统,使用编辑器、编译器等工具为本机开发软件,甚至可以完成整个Linux系统的升级。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一般有很大的局限性,或者处理器频率很低,或者Flash存储空间很小,或者没有键盘、鼠标设备。

这样的硬件平台无法胜任(或者不便于)庞大的Linux系统开发任务。

所以在进行嵌入式开发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交叉编译环境。

交叉开发环境是由开发主机和目标板两套计算机系统构成的。

目标板Linux软件是在开发主机上编辑、编译,然后下载到目标板上运行。

当前交叉开发环境主要由文本编辑器、交叉编译器、仿真器、远程调试器、链接器、目标对象查看器、shell和下载器等工具组成。

交叉开发环境需要占有大量资源,通常运行在宿主机上,而开发出的嵌入式应用则运行在嵌入式计算机上(目标板)。

交叉编译工具主要由binutils、gcc和glibc几个部分组成。

有时为了减小libc库的大小,也可以采用别的C库来代替glibc,例如uClibc、dietlibc和newli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