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解析

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解析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一群忠义之士联合起来反抗腐败政府的故事。
在这个史诗般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使命。
本文将对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进行解析,以揭示他们的伟大和价值。
1. 晁盖:忠诚正直的英雄晁盖被誉为水浒传中的第一英雄,他是一个热血豪杰,为民除害的正义之士。
他出身贫寒,却有着崇高的胸怀和追求。
晁盖不畏强权,时刻站在弱势一方,为冤屈受辱的百姓伸张正义。
他的勇猛和聪明使他成为了梁山泊的领袖,带领众义士与贪官污吏进行战斗。
晁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水浒传中最有血性和正直的英雄之一。
2. 林冲:力大无穷的猛将林冲是水浒传中的又一个英雄人物,他有着超人的力量和无畏的勇气。
他是一位有情有义的人,对朋友忠诚、信守承诺。
林冲的武艺高强,可以说是百发百中,无人能敌。
他被人们称为豹子头,是梁山泊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尽管他有时会冲动和拗脾气,但他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正义感使他成为水浒传中备受尊敬的英雄。
3. 武松:智勇双全的英雄武松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之一,他以聪明才智和勇猛的战斗力而闻名。
他顺承了宋江继续起义的衣钵,成为梁山泊的新领导人。
武松能够运筹帷幄,善于制定战略和激励士气。
他敢于冒险,有勇有谋,是水浒传中不可或缺的英雄形象。
4. 杨志:忠诚勇猛的护国英雄杨志是水浒传中的一位护国英雄,他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毅然投入到起义的战斗中。
他有着坚定的意志和无私的行动,始终保持对正义的追求。
杨志是梁山泊中的一员,并以勇猛无比的战斗力著称。
他为了国家富强而奋不顾身,展现出真正的英雄气概。
5. 秦明:智勇双全的谋士秦明是梁山泊中的一位谋士,他以非凡的智慧和策略帮助晁盖等义士实现了多次战斗的胜利。
他精通兵法,并善于分析战场局势。
秦明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为梁山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他是水浒传中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
总结: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各具特色,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和品质,如忠诚、正直、勇敢和智慧等。
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解读

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解读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108位英雄好汉义军起义的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每个英雄都有各自独特的形象和特点,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对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进行解读,探索他们的品格、智谋以及社会意义。
一、宋江——忠诚正直的领导者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具备着忠诚正直的品格,并以此成为起义军的领导者。
他坚守道义,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正义感,深受义军的尊重和爱戴。
宋江的形象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领导者应当具备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以便赢得信任和支持。
二、吴用——智勇双全的谋略家吴用是水浒传中的智谋家,他独创了“智多星”的形象,以其超凡的智慧和高超的计谋帮助宋江等义军打败敌人。
吴用的形象展示了谋略家的重要作用,他不仅仅依靠武力,而是通过智慧迅速破解难题,使得义军能够有条不紊地发展壮大。
吴用的形象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气同样重要,只有智勇双全,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三、林冲——勇猛善战的战士林冲是水浒传中的猛将,他勇猛果敢,善战无敌,成为了义军中的重要人物。
林冲的形象展现了战士的勇气和战斗技巧,他以自己的实力和勇敢为义军争取胜利,成为了令人敬佩的英雄形象。
林冲的形象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需要勇气和毅力,只有敢于直面困难,才能够取得胜利。
四、李逵——直爽豪迈的豪杰李逵是水浒传中的豪杰之一,他直爽豪迈,热衷于酒色之事。
尽管他外表粗犷,但内心深处有着一颗热爱正义的心。
他勇敢无畏,对敌人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对朋友则表现出真挚的情义。
李逵的形象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英雄,他的行为和个性令人深感共鸣,成为水浒传中备受关注的人物。
五、武松——义薄云天的忠诚之士武松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以其忠诚和勇敢而著称。
他为救母报仇而赴汤蹈火,表现出义薄云天的精神。
武松的形象展示了对家人和朋友无私的奉献,以及对正义事业的坚持和追求。
在这个形象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忠诚和勇敢的力量,使得武松成为了一位备受敬仰的英雄。
水浒传的人物特点

水浒传的人物特点《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108位梁山好汉的生活、战斗和命运。
这些人物个性丰富多样,具有鲜明的特点,下面将对一些重要人物进行分析。
1.林冲:林冲是梁山起义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勇猛无敌,机智过人。
他是一个豪爽之人,有着义气和正义感。
他被奸人害得夺权之时,能顾全大局,主动让出自己的位置,这使得梁山的领袖地位更加稳固。
2.宋江:宋江是梁山众多好汉中最核心的人物,他吃亏之后,反而更加机智狡黠。
他具有较高的智商,是个良帅之材。
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深明大义,善于团结人心,也因此得到了众多好汉的支持与尊敬。
3.吴用:吴用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智者,他懂法律、兵法、医术,起到了梁山好汉的智囊作用。
吴用的机智过人,使得他在梁山的地位非同凡响。
他深谋远虑,曾多次破坏敌人的阴谋,建立了一些重要的战略布局,对梁山的战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林冲的妻子孙二娘:孙二娘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女性人物,她是林冲的妻子,具有勇敢、聪明、果断的特点。
她在林冲被人陷害时,坚持支持丈夫,不离不弃;在梁山成立之后,她在管理梁山民众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展现出了女性的智慧和勇气。
5.武松:武松是梁山好汉中著名的斗将之一,他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他勇猛无敌,擅长武艺,与虎搏斗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
他在梁山山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敌人的压迫进行反抗。
6.李逵:李逵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他野蛮、豪放、直爽,但也有时候缺乏思考。
他是梁山众多好汉中的战斗力最强的人之一,他的勇力给予了梁山众多好汉无尽的信心和动力。
7.鲁智深:鲁智深是个性格开朗、豪爽的人物,他喜欢饮酒,好交朋友。
他懂得偷天换日之术,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搞定了许多敌人。
他不仅勇猛无敌,而且机智聪明,为梁山提供了许多周密的计策。
8.林冲的金翅雕:金翅雕是林冲在梁山时的坐骑,也是他的好朋友。
金翅雕具有聪明、机敏、忠诚的特点,在梁山好汉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它曾多次协助林冲助阵,对抗敌人,保护梁山好汉的安全。
水浒传英雄形象剖析

水浒传英雄形象剖析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人民的英雄史诗”。
作为一部描写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起义的小说,水浒传以其丰富多彩的英雄形象而广受赞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包括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剖析。
一、性格的剖析1.宋江:作为水浒传的主要人物之一,宋江是一个冷静沉稳的英雄。
他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为民除害、保护百姓不受欺凌是他的信条。
他的计谋和洞察力使他成为一位出色的领导者。
2.林冲:林冲是水浒传中的另一位英雄。
他勇猛无比,敢于和强敌搏斗,但他也有一定的莽撞倾向。
十分忠诚义气,对待朋友和兄弟更是不遗余力。
3.吴用:吴用是水浒传中的智者,他精通兵法,能够制定高明的战略。
他机智过人,细腻敏锐,善于用智慧化解危机。
二、能力的剖析1.武力:水浒传中的英雄们多具有出众的武力。
他们能够单挑百人,或自带一方兵将,战无不胜。
他们的武力既为保护自己,也为反抗不公正的统治。
2.智慧:除了强大的武力外,水浒传中的英雄们还展现了卓越的智慧。
他们能够发现敌人的弱点,制定合理的战略,并以此获得战斗的胜利。
三、价值观的剖析1.忠诚:忠诚是水浒传中英雄们的重要价值观。
他们对朋友和兄弟之间的忠诚始终如一,互相帮助和保护。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选择站在正义的一方,无私地为人民服务。
2.仁爱:虽然一些水浒英雄由于身世和遭遇导致堕落,但大多数英雄在内心深处都怀抱着一颗仁爱之心。
他们痛恨社会的不公正,对弱者施以援手,并为社会正义而努力奋斗。
3.义气: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气观念。
英雄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无论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守护着彼此,并向着共同的目标奋斗。
综上所述,水浒传的英雄形象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他们性格鲜明,能力出众,并奉行忠诚、仁爱和义气等重要价值观。
这些英雄形象的塑造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正义与公平的追求,也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对于英雄品质的崇尚和推崇。
水浒传重要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重要人物形象分析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分析如下:1.宋江:又称及时雨、呼保义。
他身处公门,但胸怀大志,精明干练,仗义疏财,广结好汉,具有领袖气质和才干。
然而,他的忠孝思想根深蒂固,想封妻荫子,青史传名,最终导致他带领梁山义军招安,起义失败。
他的情节包括私放晁天王,怒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智取无为军,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夜打曾头市,三败高太尉。
2.晁盖:又称托塔天王。
他仗义疏财,结交好汉,虚怀若谷,耿直真诚,重情重义。
他的情节包括智取生辰纲、攻打曾头市(中毒箭身亡)。
3.卢俊义:又称玉麒麟。
他是拼命三郎石秀独力劫法场,救出卢俊义,让他投奔梁山。
后来,他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功大夫,但后来被高俅用药酒毒伤,不能骑马,在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4.林冲:又称豹子头。
他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在忍无可忍没有退路时才坚决反抗。
他的情节包括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
5.武松:又称行者。
他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留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嫉恶如仇、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对施恩)。
他的情节包括景阳岗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6.鲁智深:又称花和尚。
他疾恶如仇,粗中有细,勇而有智,豁达明理。
他的情节包括拳打镇西关,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浙江坐化。
7.吴用:又称智多星。
他是梁山军师,能谋善断,足智多谋。
他的情节包括智取生辰纲,双用连环计,智赚玉麒麟。
8.李逵:又称黑旋风、铁牛。
他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直爽率真,反抗精神最彻底。
他的情节包括沂岭杀四虎,江州劫法场,打死殷天赐,探穴救柴进,元夜闹东京,扯诏谤徽宗。
水浒传人物评价

水浒传人物评价《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一,它刻画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善有恶,有伟大有卑微,有得志有失意,他们的命运交错,个性鲜明,感人肺腑。
下面就对《水浒传》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一、宋江:正直、聪明、有胆有谋,是水泊梁山上的领袖。
他在领导水泊梁山的过程中,坚持不屈不挠,不为权利富贵所动摇,坚守原则,是一个完美的正直人物。
二、吴用:他身负一纸冤狱,暗中图谋复仇,最终成为了梁山好汉的智囊,为梁山的事业助力不少。
他精通兵法、治国理政,战略眼光独到,是一个智谋非凡的人物。
三、林冲:他是一个狂妄不羁、性格豪放的人,身体力行,性格奔放,曾经因一次失手而被迫流亡燕京,最终加入梁山好汉并成为关键人物之一。
他个性鲜明,勇猛果敢,坚决抵制邪恶势力。
四、史进:他胡作非为,以暴力和威逼手段迫害良善,随后犯罪遭遇严重惩罚,成为了梁山的依旧,最终在林冲的帮助下得以翻身。
尽管他曾经是一个不足为道的人,但在梁山的过程中,他得到了教训和救赎,最终走上了正义之路。
五、李逵:他是一个心直口快,习惯于用拳头解决问题的人物。
他粗鄙而不失豪爽,性格直爽,相当重情义,是水浒传中一个极具人情味的人物。
六、林立:他因一次事故杀了人而叛逃出逃,最终加入梁山好汉,成为了“青罗伞”和“神行太保”。
他的身世命运比较悲惨,但他凭借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最终在梁山中获得了自己的位置和地位。
七、武松:他是一个有点悲情、有点沉郁的人物。
他爱家、爱国,但命运却不如人意,结婚心爱的人遭遇凶杀,最终为此拼搏不止,赢得了同情和尊重。
他坚韧不拔,坚持自己的信仰,是一个深情的英雄。
八、花荣:他从水泊梁山的小头目,到最终成为了梁山好汉的“枪术翘楚”,他行事果断,策略严谨,是一个冷静而寡言的人物。
在《水浒传》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他们或英勇、或机智、或慷慨、或豁达、或悲催、或跌宕,他们在各自的人生旅程中不断地披荆斩棘,在奋发努力的过程中,承受着命运的考验,最终赢得了成功和尊重。
人性的复杂性展现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人性的复杂性展现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描绘宋江等英雄豪杰的抗金故事而闻名。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施耐庵巧妙地刻画了一系列复杂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性的本质。
一、宋江——忠诚与懦弱的较量宋江是水浒传的主人公,他既有英雄气概,又有人性弱点。
一方面,他秉持着忠诚正直的品质,对朋友忠心耿耿。
他舍弃了官职,选择义举,成立了梁山泊;他正直无私,一心为国家民族的安定而奋斗。
另一方面,宋江的内心也存在懦弱和迷茫。
他在刚开始招兵买马时,表现出了犹豫不决的特点,有时甚至显得软弱。
宋江的复杂性使他成为一个真实而多维的形象。
二、李逵——善良与暴力的纠结李逵是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他具有善良而又暴力的特点。
在梁山泊的英雄群体中,李逵是以力量和武艺著称的。
他能够把他的力量用在正义和保护好人上,但有时候也会因为暴力而伤害无辜。
李逵的形象展现了人性善良和暴力的复杂较量,他是水浒传中一个形象鲜明的例子。
三、林冲——智慧与冲动的对抗林冲是水浒传中一个备受喜爱的人物形象,他展现了智慧和冲动的矛盾。
林冲聪明过人,善于解决问题,为人机智敏锐。
然而,他的冲动也常常让他陷入困境。
他在处理问题上有时会头脑发热,因此做出一些后悔的事情。
林冲的复杂性使他成为一个饱含人性冲突的有趣形象。
四、武松——正义与蛮横的挣扎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一位正直善良的英雄,他展现了正义与蛮横之间的挣扎。
武松为人正直,对待好人与坏人有着明确的界限。
然而在遇到挑衅和暴行时,他的蛮横一面也会浮现出来。
他能用正义的力量击败邪恶,但有时也会用蛮力伤害无辜。
武松的形象揭示了人性在正义和野蛮间摇摆不定的一面。
五、吴用——智慧的神秘之谜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神秘人物,他展现了智慧与神秘之谜的集合。
吴用是梁山泊中的智囊,他用他的智慧帮助宋江等人解决各种问题。
他能够设立计谋,巧妙地化解危机。
然而,吴用的智慧背后隐藏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他的行为和动机总是让人猜测不透。
水浒传喜欢的人物形象分析

1宋江: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他任人为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才能,创造了梁山泊轰轰烈烈的事业。
但宋江的性格是矛盾的,忠义是他的本色,报君是他的信念,他把起义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政治手段,将招安视为义军最完满的归宿,其思想直接关系着梁山的成败。
2、吴用:吴用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
使两条铜链。
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
投奔梁山时看出王伦不容,用计使林冲火并王伦。
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
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
吴用在破连环马时,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
3、林冲:委曲求全,寡言少语。
但是上了梁山后变得勇敢果敢,做事坦坦荡荡,又重义气,而且智勇双全,为梁山立下大功
4、武松: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嫉恶如仇、正义、勇敢,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不向恶势力低头,一身虎胆,武艺高超,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生活严谨,作风正派。
不贪财、不好色。
体谅贫困群众之苦。
反对宋江“招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所在系: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14级姓名:李海龙指导教师:张英老师《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内容摘要:在《水浒传》这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是比较成功的。
林冲由一开始他为了保全自已的地位和正常的家庭生活,一忍再忍,直到忍无可忍时,才被逼上了梁山落草的道路;鲁智深豪爽仗义,但也粗中有细;宋江文武都不及卢俊义,相貌也不出众,却坐了梁山之主,因为他有权术,当然也有一定能力;武松因打虎而成英雄,杀嫂和西门庆替兄报仇,但在恶人的陷害下,最终只有上梁山。
关键词:忍辱负重造反上山率直粗犷玩弄权术敢作敢为一、《水浒传》英雄人物之林冲形象分析《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
写林冲,借情节的波澜起伏,展示其性格的前后变化,曲折有致,摇曳生姿,最有韵味。
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
其“忍”之一: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
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
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
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鲁智深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
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
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忍”之二: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
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
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
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
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
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
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
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
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
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
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
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
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其“忍”之三: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
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
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
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
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
其“忍”之四: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
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
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
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
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其“忍”之五: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
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
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
写林冲的转变,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
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
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
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
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
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
二、《水浒传》英雄人物之鲁智深形象分析鲁智深,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为人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
(一)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粗中有细,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二)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三)率直粗犷,勇而有谋,粗中有细: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的离开,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拖住店小二追寻金氏父女的举动,“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直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三、《水浒传》英雄人物之宋江形象分析宋江世代务农,守一些田园过活。
属于中小地主,自幼读一些儒家的书,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
他的职业就是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
他不属于官,而是一个小吏。
所以刀笔精通,吏道纯熟。
这样的家境出身,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这样的职业,所以他对百姓的一些疾苦可能有一些体验,这都是他所谓的仗义疏财,有一定的正义感;因为他管的是文书档案,所以养成他的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他在衙门里边管案牍文书的,所以也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习惯。
所以宋江到了梁山以后,他处理一些事情想得比较周全,处理事情比较谨慎,大概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系的。
一个人在那样复杂的社会里边,没有一点权术,很难生存。
在宋江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
他要把霹雳虎秦明招降过来,他就和花荣两个人设计就把秦明俘虏了。
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他的衣服,戴上他的头盔,假装是秦明,到秦明的上级那儿去杀人放火。
《水浒传》里边写横七竖八,死的男女不计其数,最后他又把秦明放回去,结果秦明回去以后,慕容知府说,你早就投降了强盗,所以我把你的妻子和孩子也都杀了。
秦明无奈,听从宋江的劝说上了梁山,这就是一种权术。
宋江法度的思想是比较明显的。
比方说,他把晁盖放走了,于法度上却绕不得,犯了法的。
把他刺配到江州的时候,半路上被梁山的好汉拦住,要把枷给他打开,他不同意。
他说这是国家的法度,如何能够擅自动它。
一个是喜欢玩弄权术,再一个就是他看问题的时候,往往从法度的角度出发,都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业。
宋江的一生可以把他划成四段,上梁山之前,上梁山之后,接收招安之后,结局。
上梁山之前可以说他是个仗义的英雄。
因为他上梁山之前,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就是私放晁盖,第二个就是杀死了阎婆惜。
为了自己梁山的朋友而把自己的外室给杀死,表现了他义的一面。
上梁山之后,给他定性的话,他是梁山起义军的首领。
他凭什么可以当梁山的领袖?这是一个矛盾的地方。
他文武的才能都有限,但是他能当梁山的领袖,可以从这三点来考虑。
一个就是他仗义疏财的品格,使得他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对江湖的好汉有巨大的号召力。
第二个就是他关怀兄弟,相信人。
《水浒传》里边有几次比较大的战役,大多数他都是为了救自己的兄弟。
他每打一个城市都是因为自己的弟兄,梁山的弟兄被捉,为了救这些弟兄而打仗。
第三他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
有一个战役影响比较深的就是三打祝家庄,其中两次宋江指挥得不太灵,损兵折将没有打下来,但他吸取教训,听吴用他们的意见,第三打典型地体现了他的组织才能。
我们可以想像,如果要是作为一个义军的首领,他一点组织才能军事才能都没有的话,他是站不住脚的。
梁山的武力发展到了最高峰,二败童贯,三败高俅,所以说他是梁山义军的首领。
接受招安以后,这个时候的宋江,应该是朝廷的忠臣。
宋江挂在口头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国家出力,保国安民。
所以晁盖一死,他把梁山的聚义厅改成忠义堂。
原来是聚义,现在是忠义。
正式接受招安把旗号改了,“替天”改成“顺天”,“行道”改成“护国”,所以接受招安以后,就从原来义军的首领变成一个朝廷的忠臣,要顺天要护国,不是原来的替天行道。
接受招安以后,主要干了四件大事。
一个是平辽,辽国的,北方的。
平田虎,平王庆。
再一个就是征方腊。
征方腊是《水浒传》里边写得最惨烈的一次,也是宋江既是朝廷的忠臣,也是众兄弟起义的刽子手,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看看他打方腊的时候,和他原来在梁山的时候不一样了。
原来他一把朝廷的将领给俘虏以后,说小可宋江,被迫暂住水泊,等朝廷招安为国家出力。
他征方腊的时候,把方腊的将领俘虏以后,不是说推出去斩首,就是挖取心肝祭奠阵亡的梁山兄弟。
他生活的最后一段是个悲剧的结局。
108个好汉,征辽、平田虎、平王庆的时候,没有死一个。
而到了征方腊完了以后往回走的时候,有的战死,有的阵亡,有的病故,有的离去,有的出家,最后剩了27个。
宋江是被药酒害死,吴用、花荣和他的感情很好,在他的墓地上吊而亡。
宋江他害怕李逵知道他被害死,怕他造反,所以他临死的时候,又把李逵招回来,骗李逵也喝下药酒,李逵最后也死了。
所以他最后整个的结局是悲剧的下场。
四、《水浒传》英雄人物之武松形象分析(一)景阳冈打虎,武松完成了由一个市井平民到英雄人物的转变景阳冈打虎,武松由一个混迹市井的“小民”而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英雄,立刻光彩照人起来,并因此谋了个差事,为人物性格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