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变配电室的电磁屏蔽浅谈

合集下载

民用建筑内配变电所设计要点

民用建筑内配变电所设计要点

民用建筑内配变电所设计要点摘要:本文针对对高、低压配电房的设置要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提供参考性数据和例图,为工程实际设计提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配变电所;选址;机房面积;层高;防水;运输;屏蔽;降噪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附设在建筑物内部的变配电所,并且变配电所内不设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带有可燃油的电气设备。

一、配变电所选址要求:(一)、规范要求必须执行的条款:1、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2、应布置在爆炸性环境以外,当为正压室时,可布置在1区、2区内。

当与之毗连时,应符合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规定:不应设在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措施》虽然不具备规范的法律效力,但建议本条参照执行。

3、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贴邻。

如果贴邻,相邻隔墙应做无渗漏、无结露等防水处理。

4、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5、当变配电所设于建筑的地下层时,不应设置在最底层;当只有地下一层时,应采取抬高地面和防止雨水、消防积水的措施。

6、当变、配电所设于建筑的地下层时,应设置设备运输通道;当变、配电所设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设备层或屋顶层时,应设置设备的垂直搬运及电缆的敷设措施。

7、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旁。

8、附设在教育建筑内的变电所,不应与教室、宿舍相贴邻。

“相贴邻”的场所,是指与变电所正上方、正下方及四周相贴邻的场所。

且避免设在人员密集场所。

9、应避开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等位置。

(二)、除上述条款必须满足外,还须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等因素综合分析和比较后确定:1、宜深入或接近负荷中心。

(a)变配电所设于负荷中心,不但可以有效节省导线、电缆、钢管、托盘等管材,更重要的是满足电源压降的要求。

(b)参照《措施》低压供电半径干线一般不超过250米。

浅谈电磁场的基本屏蔽

浅谈电磁场的基本屏蔽

浅谈电磁场的基本屏蔽作者:王沛沛,王朋成来源:《卷宗》2014年第05期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的电子设备,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

但电子设备运行的同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以及设备之间电磁辐射的相互干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怎么样才能预防电子设备受到干扰,又能预防其产生干扰,使我们更加的注重了这类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电场,磁场,电磁场屏蔽的原理,方便理解屏蔽的含义和意义,指示电子设备有效高效地运行。

关键词:电场;磁场;电磁场;屏蔽原理;效果由于条件的差异,电磁场的屏蔽基本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静电屏蔽,静磁屏蔽,高频电磁场屏蔽。

上述屏蔽的共同目的就是保护某个区域,防止此区域受到来自外界的电磁场的干扰。

所以要选用不用的材料来进行屏蔽,使屏蔽更加有效,做到有的放矢。

1 静电屏蔽内容及方法静电屏蔽的作用就是保护特定区域,预防外界静电场的进入。

对于我们经常见到的交流电来说,交流电周围所激发的电场和静电场几乎差不了多少,区别就是电荷分布是以一种周期形式发生着变化。

所以也可以把频率较低的交流电产生的电场等同到静电屏蔽,虽然通常静电屏蔽在对导体外壳的厚度和电导率的要求不是很特殊,但低频交流电激发的电场,就要选用电导率较高的屏蔽外壳。

静电屏蔽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外屏蔽和全屏蔽。

一个空腔的导体内没有电荷,其在外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空腔内唱腔总是等于零的,所以外电场不会对空腔导体内的电场产生影响。

如果有电荷置于空腔导体的内部,导体内壁将产生等量的异种电荷,而导体的外表面将产生等量的同种电荷,这样内部的电荷将对导体外面的电场产生了影响。

这种情况下,空腔导体对外电场产生了屏蔽作用,而对内部的带点元素对外面电场的影响没有屏蔽作用,就叫做外屏蔽。

如图(a),带点导体A将会在导体B上感应出等量的异号电荷。

图(b)方式,将金属球包裹的导体A接地,则导体B仍然会受到因A导体导致的电场干扰。

图(c)所示,空腔导体外壳接地时,纵然里面有带电元素,内表面的带电量于带点元素的电荷量的代数和为零,而此时外表面感应出来的电荷流向了大地,这是外面就无法干扰空腔内的部分,内部带电元素对壳外的电场干扰也得以驱除,这种屏蔽方法就是全屏蔽。

强弱电一体化设计中的布线和防电磁干扰问题与对策探析

强弱电一体化设计中的布线和防电磁干扰问题与对策探析

强弱电一体化设计中的布线和防电磁干扰问题与对策探析摘要:在建筑电力系统的设计中,强弱电一体化设计是主要方式,其包含布线、防电磁干扰两方面内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阐述强弱电一体化设计的价值,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优化强弱电一体化的设计。

通过本文的分析,其目的就是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弱电一体化;布线;防电磁干扰前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级写字楼、住宅楼等建筑的数量显著增多。

其中,电力能源的供应,其稳定性、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运行。

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电气工程,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针对这样的现象,可以将强弱电一体化,应用在建筑之中,以此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避免漏电等问题的发生,以便于更好的保障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

一、强弱电一体化设计的价值在当前的建筑中,强弱电一体化设计,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不仅是衡量建筑现代化的标准,也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措施。

实际上,对于强电、弱电来说,其所需要考虑的对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所对应的对象分别是电力、信息。

就弱电系统来说,主要包括建筑中的监控系统、通讯网络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电源与接线系统。

而强电系统,其主要包括动力系统、配电系统、线路敷设、照明系统、电气节能措施、防雷与接地系统。

强弱电一体化的设计,其涉及很多不同的技术,如自动控制技术、综合运用配电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测控技术、信息技术、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软件编程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等。

依据系统所需的功能目的,对各个部件、线路等,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甚至能够降低能耗,实现优化强、弱电的目的。

就强弱电一体化的设计来说,需要立足于建筑的实际,并将业主的需求,纳入考虑的范围之中,提高设计的实用性、现代性,并对建筑的扩展新、兼容性等,进行全面分析,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配电室的抗干扰措施

配电室的抗干扰措施

配电室的抗干扰措施浅析摘要: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一些工程中。

为减少控制电缆,缩减主建筑占地面积,二次设备采用了下放置配置装置区的方式。

由于弱电设备多,环境电压等级高,电磁干扰强,使许多人对这种方式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疑问。

本文着重从干扰源、抗干扰措施及保护小室的设计角度作了分析,对保护小室下放模式的安全可靠性作出肯定,并对小室屏蔽设计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字:配电室;抗干扰;措施中图分类号: tm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干扰来源按电磁干扰的产生可分为:(1)自然发射源包括雷击、静电放电等自然现象。

配电室受到雷击后会产生很大的、流入接地系统的静态电流,使接地系统中各接地点产生很大的电位差,在电缆屏蔽层出现静态干扰电压,使通过电缆外皮的电流增加。

雷电冲击在二次同路中产生的静态过电压幅值达30 kv,上升率约几微秒。

静电放电主要是由工作人员接近配电设备时引起的,其放电时的瞬时电压很高,足以使信号发生畸变。

(2)无意发射源出现在普通设备和其他设备中,包括发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断路器操作、隔离开关操作、电路式线路辐射、低频系统谐波、电力系统的不平衡、时钟信号、电势改变等。

(3)其他发射源包括无线电发射机、手机等。

配电室工作人员用的无线电通信工具(发射机),是配电室内高频场的主要来源。

二、干扰的防范措施干扰源对配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干扰传播路径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类。

所谓传导干扰是指通过电源线路、接地线和信号线传播到达敏感器件造成的干扰。

所谓辐射干扰是指通过空间辐射传播到敏感器件的干扰。

切断干扰传播路径的常用措施有:( 1 ) 隔离。

防止干扰危及保护装置的隔离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交流电压、电流、功率等交流信号经变送器转换为直流量送入微机;b.交流量均经小型中间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隔离,使交流“地”与直流“地”隔离;c所有开关量的输人和输出 (包括跳闸出口、需监视的信号等) 触点和数字量输出 (如打印机接口) 等,都应采用光电隔离。

邻近民房 500kV输电线路 电磁环境

邻近民房 500kV输电线路 电磁环境

邻近民房500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摘要:随着电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目前输电线路开始向居民的生活渗透,由输电线路产生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为和谐社会以及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目前国家电网提出了“环境友好型”输电工程的建设理念,为工程电磁环境做出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正是基于此,围绕某邻近民房500kV输电线路的改造开展探讨,并开展了全面的测量工作,最终结果显示民房的工频电场强度低于4kV/m,处于电磁场的合理范围内。

另外通过测量以及理论分析指出测量路径与测量点应该远离干扰物的测量原则,为今后的测量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目前技术水平下采取金属屏蔽措施可以有效抑制电磁环境具有可行性,在今后相关工作中应该广泛推广。

关键词:邻近民房;500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电力资源的需求良不断提高,但是伴随电网的不断扩大,有一些输电线路已经进入人们的居住区域,而输电线路带来的电磁环境对人们的生长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面临诸多的问题,近年因为高压电流在居民区铺设引发居民集体投诉的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使电网建设工程在和谐的氛围内建设,国家电网开始倡导“环境友好型”输变电工程,就已经建成的输变电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从而妥善处理临近500kV输电线路对邻近民房的不良影响,实现国家电网的社会效益。

尽管在输电电路的设计中考虑到电磁环境对线路周边的影响,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提高杆塔的高度、拓宽导线截面、避开敏感目标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导致线路与民房的间隔过小,另外目前对电磁环境的影响还缺少标准的测量方式。

本文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围绕邻近民房的电磁环境进行有效测量方式的探讨,旨在研究出一套操作简单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屏蔽方式来抑制电磁环境的不良影响。

一、邻近民房500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问题提出输电线路在穿过丘陵山区等地区时,因为农村居民的人口与民房密度较为分散,因此线路与一些民房的距离较近的情况时有发生。

民用建筑中电梯电气工程的电磁干扰及处理

民用建筑中电梯电气工程的电磁干扰及处理

摘要】对于电梯电气工程行业来说,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是一个新的课题,在一些民用建筑中也经常碰到文章通过对建筑设备中电磁干扰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电梯设备工程中电磁干扰的对策。

【关键词】电梯电气工程;电磁兼容;电磁干扰一、关于民用建筑中的电磁兼容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俗称抗电磁干扰,是指电气设备或系统在其所处电磁环境中满意地发挥功能,并对环境中其它设备或系统不产生不允许的干扰。

电磁干扰(elec-tromag?鄄netic interference—EMI)是指电磁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

现代民用建筑房屋常用设备设施主要是由房屋建筑卫生设备、房屋建筑电气工程设备和智能化技术设备三个系统构成。

而这三个系统都与电气系统(强电、弱电、信息、综合部线等等)都存在电磁兼容问题。

现代建筑工程在选址阶段仅按传统要求考虑交通、供水、供电条件及防火间距已不够了,还必须考虑电磁防护间距,以满足电磁兼容要求。

同时还应考虑本工程内部干扰源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工程内部电子电气设备间、强电与弱电及控制线路间保持必要的防护间距。

若条件所限无法满足应有间距,则应采用其他防范与抑制措施。

本文着重介绍电梯及其附属设备———视频监控在工程中的电磁干扰及处理。

二、建筑设备工程中的电磁干扰可以概括分成三类:(一)源干扰:源信号中已经包含干扰,来源包括雷电(包括核爆等强电磁脉冲)、静电及所有电气的动作(包括正常及非正常的)过程。

(二)终端干扰:终端设备,包括设备电源产生的干扰,它能对输入的无干扰信号加入新的干扰。

(三)传输干扰:传输过程中通过传输线缆引入的干扰,主要是电磁波干扰,包括地电位干扰类。

源干扰和终端干扰,尽管工程中也常遇到,但都属于设备本身问题,不属于工程抗干扰范畴。

本文着重介绍的只是第三类———以电梯工程和视频传输工程为例介绍建筑设备工程中的电磁干扰,尤其是在闭路监控工程中,电梯监控视频干扰问题,一直是最常见、最难对付、也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浅析输变电工程设施电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措施

浅析输变电工程设施电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措施

浅析输变电工程设施电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措施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就现代输变电工程设施电磁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改善变电站输变电工程设施电磁对环境影响的相应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输变电;设施电磁;环境干扰;影响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s many years work experience, modern facilities of transformation project o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improve substation facilities transformation project of electromagnetic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Key words: power transformer; Facilities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al interference; influence前言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城市用电量不断激增,电网密度的日益增大,输变电企业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将面对越来越多的环保问题。

随之而来的新建变电站工程不断增加,而这些变电站工程往往位于城区,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电磁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何谋求电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缓解近年来大量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周边居民因电磁干扰问题而过度维权引发的多次阻碍施工的社会矛盾,已成为当前改善电力建设外部环境的重要工作之一。

1输变电的电磁环境1.1电磁环境的产生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电荷(电能)传输功能的主要电力设施是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导线和绝缘子等。

浅谈建筑电磁屏蔽设计

浅谈建筑电磁屏蔽设计

浅谈建筑电磁屏蔽设计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与研究,针对目前住宅的电磁屏蔽问题提一点自己建议,与同行一起探讨。

标签电磁屏蔽;电磁辐射;屏蔽室前言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住宅建筑规范》的第3.1.2条“住宅选址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

”这也是住宅设计中的一条强条。

在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编制组所写的要点说明中也提到以下说明:“电磁污染已被公认为是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

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已将电磁辐射列为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他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辐射剂量下,细胞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并产生多种疾病。

”1 设计工作中我们碰到的具体问题:1.1 很多小区建在高压输电线旁边。

1.2 锦屏山上电视发射塔周边建设职工宿舍、花果山上气象雷达站,控制人员及宿舍就在雷达发射塔边上。

1.3 新建居民小区,变电所就与住宅隔一条路甚或就一墙之隔(或上、下或左、右)包括办公室也有这种情况。

我们经常遇到的是第三种情况,本文主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防护设计。

2 针对上述情况(3)进行防护设计2.1 屏蔽原理屏蔽公式:(公式来源:“高压实验室屏蔽”资料-1987年)a=A+R+B6a——屏蔽功能(分贝)A——吸收衰减(分贝)R——反射衰减(分贝)B——金属内部反射衰减(分贝)B值:当A值大于10分贝时,此值可不考虑,变为0。

2.2 屏蔽具体做法2.2.1 钢板六面体最好,但钢板联接是用焊接方式,只要有地方漏焊效果就大大降低。

2.2.2 采用两层钢板网效果也好,但是确保二层网之间要保证相互绝缘,如果不能绝缘只能达到一层网的效果。

2.2.3 单层网效果也比较好。

2.2.4 有人说,大地也可以达到屏蔽效果,所以又用五面体网作了测试,较六面体网效果差距大,效果不好。

2.2.5 以上各种做法,在电器接地或不接地两种情况也作了测试,不接地的情况比接地的情况也差不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民用建筑变配电室的电磁屏蔽
摘要:文章阐述民用建筑变配电系统的电磁干扰现象,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分析屏蔽体的选择原理并列举儿种常用的屏蔽措施。

关键词:变配电室磁干扰屏蔽
目前,在我们的民用建筑设计中,通常把变配电室设计在大楼的地下一层或一层,甚至有时设在大楼的中间层,这样设计可能会带来一些电磁干扰的遗患问题,比如邻近房间的电子设备出现误动作、邻近住户的电视等电子设备出现屏幕抖动、一些弱电系统一直无法调试正常……。

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有可能是由于我们的配电系统产生的低频磁场干扰了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正常上作,电流越大,距离越近,产生的干扰磁场就越强,对设备的影响就越大。

从技术角度讲,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三个办法:远离受扰对象、限制辐射源的产生、切断电磁波传输的路径(即屏蔽电磁波)。

一、远离受扰对象
远离受扰对象的一种方式是将变配电室单独置于楼外一定距离,增加干扰源与受扰之间的距离,由于场强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使用这种方法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民用建筑特别是居住建筑中,由于受到建筑总体景观规划和建筑密度等多方而的限制,变配电室往往都无法单独设置。

远离受扰对象的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增加楼体相关设备层的层高,实现配电设备与上一层之间增加距离,这种层高增加的方式肯定会使上程的建安成本大大提高,有时也会受大楼规划限高的限制,因此这种方式也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二、限制辐射源的产生
配电设计时尽量优化配电方案,或多或少可以从根本上限制辐射源的产生。

比如在设计时,尽量做到分散配电以降低局部电流;尽量避免选择大功率变压器;同时做好谐波控制,使谐波电压畸变率不要超过国家标准,把电源电压畸变率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

但是这些方法往往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比如为减少变压器功率而增加变压器台数,有时会牺牲配电系统的经济性;还有,由于系统的谐波与末端负载的性质紧密相关,随着非线性负载的增加,谐波畸变就不可避免,因而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

三、切断电磁波传输的路径(即屏蔽电磁波)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 2008"(以下简称“民规,’)里规定:“··…易受辐射的电子设备,不应与潜在的电磁骚扰源贴近布置··…,’(第22. 1. 3条),潜在的电磁骚扰源就包括我们变配电室里而的电力变压器、大电流馈电干线等。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人员密集场所宜按一级电磁环境设计,当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民规”第22. 2. 5条)。

“一级电磁环境”是指在该电磁环境下民期居住或上作人员的健康不会收到损害。

“当变配电所与上、下或贴邻的居住、办公房间仅有一层楼板或墙体相隔时,变配电所应采取屏蔽、降噪等措施,’(“民规”第4. 9.
6条)。

“民规”规定,上频状态下,在一级电磁环境里允许的电磁场强度极限值为10V/ m(表22.2.5)x'。

因此,当室内电磁场强度超过此极限值,或者当相邻的电子信息机房受到干扰时,应该作相应的屏
蔽措施。

下而详细论述一下选择屏蔽体的相关计算、变配电室电磁屏蔽的注意事项以及介绍儿种对变配电室采取电磁屏蔽的通常做法:
(一)选择屏蔽体的相关计算公式
1屏蔽效能的概念
通常,我们用屏蔽效能来度量某种材料的有效性屏蔽效能是没有屏蔽时空间某个位置的场强E1与有屏蔽时该位置的场强E2的比值,它表征了屏蔽体对电磁波的衰减程度。

用于电磁兼容日的的屏蔽体通常能将电磁波强度衰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一,因此通常用分贝来表述屏蔽效能,这
可以有效地提高吸收损耗;
3)在上而计算反射损耗时,我们有预先假定电磁波的波阻抗z}}-值,在做屏蔽之前应先测定场源的波阻抗值;
4)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磁性越好,屏蔽效能越高,但实际的金属材料不可能兼顾这两个方而,从上而的计算可以看出,铜的导电性很好,但是导磁性很差;钢的导磁性很好,但是导电性较差;
5)有时在辐射源中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电场波和磁场波电场波,在进行屏蔽之前应测试辐射源的场强值,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对于电场波,我们可以采用高导电材料如铜、银等;对磁场波我们可以采用高导磁性材料,如钢、铁等;如果两者都有,可以采用高导电性材料和高导磁性材料复合起来的材料。

(三)介绍儿种对变配电室采取电磁屏蔽的通常做法
在前而介绍过,为尽量减少变配电室对相邻房间产生电磁干扰,我们通常采用三个办法:一远离受扰对象;一限制辐射源的产生;三切断电磁波传输的
路径(即屏蔽电磁波)。

第一、第一种方法我们已经在前而做过论述了,下而我们着重介绍一下变配电室的电磁屏蔽。

通常,我们的电磁屏蔽装置一般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封闭壳体,当电磁场传向金属壳体时,一部分被金属壳体表而所反射,一部分在壳体内部被吸收,这样透过壳体的电磁场强度便大幅度衰减。

1在楼板或墙而敷设金属网或密闭金属装置如铁皮,并与接地装置连接。

我们以钢筋网为例,上程中可以直接利用结构楼板内的板筋做屏蔽体,并与接地装置连接,以屏蔽变配电室对相邻上下层房间的干扰。

一般说来网格越密、效果越好,可是结构专业在设计时,由于板筋只起辅助受力的作用,为考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其网格的密度往往都会比较大,虽然没有规定板筋网格的最小值,通过参照粱配筋的规定“粱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30mm和1. 5d( 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的水平方向净距不应小于25 xn xn和(d'>(“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B50010- 2002第10. 2. 1条))i}i。

如果板筋过密,一是会造成钢筋绑扎的上程量很大,_是会影响混凝土的浇灌,为此,结构设计师在进行板筋设计时,网格的密度一般不小于10 x lOcm。

因而利用板筋做屏蔽体的办法,虽然有其简单方便的一而,但它受板筋网格限制,也有其局限性的一而。

当然,我们如果采用钢板做屏蔽体,那么屏蔽效果将大大提高,通过前而的计算我们得知,在假定波阻抗为1的情况下,采用lOmm的SEA45钢做屏蔽时,其屏蔽效能可达到94. 1dB。

2在楼板或墙而刷屏蔽涂料。

通过前而的论述我们知道,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磁性越好,屏蔽效能越高,但实际上某一种金属材料不可能兼顾这两个方而,这时候,选用屏蔽涂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屏蔽涂料通常是由两种或两利‘以上的合金构成的。

就采用涂料对变配电室进行电磁屏蔽,笔者曾经对北京的一家专业做电磁防护公司做过调查咨询,根据他们做过一些案例,总结出一些施上经验:在选屏蔽涂料前,要对变配电室进行场强的测试,绘出电磁场Ix:域分布图,得出各点相应的电场、磁场值,根据这些数据,结合变配电室的低频电磁场特点,以及室内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选择适合的屏蔽涂料。

限于一些客观原因,笔者未曾到实地进行过调查,根据他们的经验,通过选择合理的材料和规范的施上,对电磁场防护效果一般可达40dB 以上。

当然,屏蔽涂料也有其局限性的一而,在遇到玻璃门窗时不适合使用,这时,我们可采用透光性好的电磁屏蔽透明薄膜,既有屏蔽效果,又不影响采光。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介绍了日前民用建筑变配电室的电磁干扰现象以及
对其采取的电磁防护措施,总之,我们的日标是保持配电环境清洁安全,使空间电磁场分布不使人身受到伤害,电气电子设备之间能勺_相电磁兼容,以实现正常、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