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默写训练和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名校精选+自编试题)(共36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名校精选+自编试题)(共36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名校精选1.【2023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自我反省能力是君子必备的品格,正如《劝学》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君子正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让自己明智而行为没有过错。

2.【四川省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2月月考】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如出一辙。

3.【福建省福州市2023年高三二模】青,是古人喜爱的颜色。

一样的青色入诗,意境可能大不相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写出即将下雨的黑沉阴郁;又用“_________________”表现天空的广阔无边无际。

4.【广东省燕博园2023届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CAT)】中国人讲究做事要慎始善终,老子就曾说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但现实中能做到的人却不多,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就指出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湖南省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并序》中选句,最恰当的一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人常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如《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就表现出了白居易因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苦闷。

6.【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追崇先贤,是古代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体现了对诸葛亮忠贞不渝、鞠躬尽瘁品格的仰慕之情。

7.【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极力渲染了曹军战船首尾相接、绵绵不绝的盛况,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曹军却落得“_________________”的惨败结局,令人叹惋。

最新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题(附答案)

最新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题(附答案)

最新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题(附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四题任选三题)(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答案】(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驽马、廊腰、缦回、高啄、苟全、诸侯。

故答案为:⑴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⑵廊腰缦回;檐牙高啄;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句默写强化练习(共42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句默写强化练习(共42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强化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论语•泰伯》里的一句话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3、《红楼梦》里林黛玉在《葬花吟》里写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悲泣春花,悲哀命运,《葬花吟》也是她的墓志铭。

而借花来表达悲凉的情感,在唐诗宋词里多次出现,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 ______,______ 。

表明了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而动摇的心志。

5、《赤壁赋》中用比喻正面描写悲凉幽怨的箫声的句子是: ______ ,______ 。

6、疫情时期,全球携手努力,世界必将扫除障碍,焕发新生,正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说:“ ______ ,______ 。

”7、《诗经邺风静女》中,写女子故意躲藏起来,令前来约会的男子焦急寻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在东山上空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两个星宿之间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亭”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建筑,古时人们常在“亭”中休憩、游赏,也常在“亭”中送别,这在古典诗文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

10、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春江花月夜》暗示“雁儿”“鱼儿”不能传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11、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_______,_______”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都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语文默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文默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文默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朝菌”和“蟪蛄”来说明生命短暂,容易错过一些美好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时间的潮水洗尽历史铅华,让曾经辉煌的人事渐次淡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本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朝菌、晦朔、蟪蛄、榭、侧畔等故答案为: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⑵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点评】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渲染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开放式默写练习(共12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开放式默写练习(共12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开放式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2.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就是如此。

3.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

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嘛!”4.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

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就很好。

5.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7.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

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8.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9.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10.古代诗歌中往往用不同季节来表现时序更替、光阴流逝,如“,”。

11.“秋风”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唐宋诗词中含有“秋风”的句子有“,”。

12.猿的叫声凄厉、裒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古诗文中猿的叫声常常与愁苦、悲伤有关,如“,”。

13古代常把出行的人或出征的士兵称为“征夫”“征人”,这种称呼,在古代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14.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

如:“,”。

15“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乐,例如“,”。

16“婚嫁”是传统社会中极其重要的活动,有完备的婚嫁习俗。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真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真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真题及答案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古诗文默写是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

它不仅要求我们对经典古诗文有深刻的记忆,还需要我们理解其内涵,从而能够准确无误地书写出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真题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句诗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秋日美景。

请默写这两句诗。

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落霞”与“孤鹜”相对,“秋水”与“长天”相对,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真题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请写出作者及词的题目,并默写全词的上阕。

答案:作者是苏轼,词的题目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上阕为:“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解析:这首词以月为主线,抒发了作者的复杂情感。

上阕通过对明月的追问和对天上宫阙的想象,表现出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真题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请写出这两句诗的作者及诗的题目,并默写全诗。

答案:作者是杜甫,诗的题目是《登高》。

全诗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真题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描绘了奇特的雪景,请默写全诗。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48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48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古代圣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

2.《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化用《论语·子罕》中“逝者如斯夫”,表达万物看似流逝却并未真正逝去的两句是“(),()”。

4.《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5.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6.《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万象为宾客”。

7.《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起行动的句子是:“(),()”。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9.《燕歌行》中揭示主旨,以汉代名将来和现实中的将军作对比的句子是:“(),()”。

10.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告诫北宋王朝执政者要防微杜渐,力戒纵欲。

1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在总结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说:自己并不能让树“硕茂”,只是能“()”;也不能让树“早而蕃之”,只是能“()”。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13.《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描写了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借以表现自己的郁闷和愁怅的诗句是:“(),()”。

14.周邦彦曾自称“京华倦客”,在《苏幕遮》一词中,表现诗人淡泊功名、厌倦漂泊希望早日归乡的诗句是:“(),()”。

15.《大道之行也》中·强调社会制度是公有制的一句话是“()”,强调社会实行民主选举的句子是“()”。

高中默写试题及答案

高中默写试题及答案

高中默写试题及答案一、古诗词默写(每题2分,共10分)1. 请默写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请默写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以下四句。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 请默写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以下四句。

答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5. 请默写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以下四句。

答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二、现代文默写(每题2分,共10分)6. 请默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一段。

答案:百草园里,有一棵老槐树,树下有一块大石头,我们常常在那里玩耍。

百草园里,还有许多小草,我们常常拔来吃。

7. 请默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荷塘”一段。

答案: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8. 请默写巴金的《家》中的“家”一段。

答案: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家总是我们最深的牵挂。

9. 请默写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一段。

答案:祥子,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他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他勤劳、朴实,却总是被命运捉弄。

10. 请默写冰心的《繁星·春水》中的“繁星”一段。

答案:繁星闪烁,春水潺潺,这是大自然的语言,也是我们心灵的慰藉。

结束语:默写是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程度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默写,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默写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默写训练1. (1)南宋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人蜀》词中有“儿女泪,君休滴”,是化用了初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______________ ,”而来。

(2) 屈原在《离骚》中采集荷花荷叶来制作自己的衣服,以此表明自己高洁品格的句(3)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在于:“古之圣人”虽然才能超出一般人很多了,“__________________ ,”“今之众人 '才'智远不及圣人,却“ ______________ 。

_ ”2. (1)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则选用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应是“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几句化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愿驰骋疆场、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听到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_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范仲淹《岳阳楼记》 )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

3. (1)(论语·里仁》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两句,指出了对待正反两种榜样的正确态度。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设想:假如六国之君能够爱惜自己的人民,“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假如秦能够爱惜六国之民,“ ____________ ” 没,有人能够消灭它。

(3)李商隐(锦瑟)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两句运用典故,写出了迷离美好的梦境以及诗人内心难言的悲慨。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有风时水面上月光浮动的样子,用________________ 描绘了无风时水中的月影如玉璧。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赤壁赋》中写客人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之后,进而慨叹人生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5(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江中清冷月影烘托江边送别、举酒难欢的惨淡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逍遥游》中通过“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自如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

(3)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情感,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惆怅的心情。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屈原在《离骚》中用“,”两句写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的行为表现:违背准则,把取悦权贵奉为信条。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感叹结束写蜀道的凶险,进而转入抒写时人事关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3)《琵琶行》中,以鸟兽啼鸣表现诗人谪居之地荒僻的诗句是“ ? ”。

(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即使学生挤满屋子,先达也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温和些,紧接着说:“ ,,。

”(5)白居易《琵琶行》中以“ ”一句表现了乐声粗重的特点,以“ ”一句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以“ ”一句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

(6)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先对比自身与同学之间巨大的物质差距,接着表明自己毫无艳羡之意,然后点出原因所在:“ ,。

”7. (1)李白《蜀道难》中的“,”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 2 )《琵琶行》开头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诗句:,。

(3)《赤壁赋》中作者用“,”两句表达自己思念君王,却得不到君王垂怜。

8. (1)(诗经·氓》中“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都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2)《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老师的尊敬,从而告诚马生在求学路上要尊重老师、要有严谨的求学态度。

9. (1)《曹刿论战》中,在鲁庄公表示不虚报祭品数量,以诚信示人后,曹刿用“ ,”两句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2)《师说》中,韩愈对只知道学习句读,不知从师解决疑惑的现象给予了“,”的评价。

(3)杜甫《登高》中运用意象叠加的手法,表现夔州秋天江上典特征的诗句是“”。

10 (1)韩愈《师说》中,在阐述了居于下层的人不以从师为耻后,紧接着以“ ,,”三句阐述士大大对从帅的态度。

(2)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从视觉和听觉着笔,生动形象地描写战斗场面的激烈的两句是“ ,”11 (1)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妇女儿童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的场景。

(2)韩愈在《师说》中谈到古代的圣人尚且跟从老师学习,紧接着说:“,,。

”12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江上行船恢弘阔大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人将掠夺的其他国家的财宝运到阿房宫后,“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一点都不爱惜。

(3)郦道元《三峡>中“,_ ___ ”两句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的美丽的景象。

13.(1)老子在《道德经》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以“千里”为目标, 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名言:“, 。

__”(2)天宝三载,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朋友不惜重金为其饯行,《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写_ ”出宴会盛况;而李白面对奢华盛宴却“___________________ 拔”剑,四顾,心绪茫然。

14. (1)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指出如今的太学生们“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这与作者当年“________________ 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味深长。

(2)关心时政,忧国忧民,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深刻地体现此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而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 ,_ _______ ”更是这一主题的真情流露。

15. (1)《逍遥游》中作者用“”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的状态,而苏轼的《赤壁赋》则用“”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江面上自由漂流的状态。

(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巧妙把潭中游鱼静止不动和“ ,两种情态对比,动静结合表现鱼的活泼。

运用比喻手法写水声清脆动听的一句是“ ”。

(3)庄子《逍遥游》中斥鴳嘲笑鹏鸟,自我夸耀说“,“ ”,也是飞翔的极限了。

16(1)《诗经·氓》里男主人公对婚事进行占卜的结果是“ ”,随后主人公提出“ ,”以完成婚事。

(2)《春望》中诗人通过刻画自己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3)韩愈在其诗《早寺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早春景物清新可喜的两句是“ ,”。

17(1)荀子《劝学》中“,,”三句,以舟为例,设喻,说明君子禀赋与一般人并无二致,只是善于借助外物而已。

(2)李白受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行路难(其一)》中写朋友为其饯行,李白面对奢华盛宴却“ ,”。

18.(1)杜甫《春望》中“借”鸟声表达家国之悲;还如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 ”以鹰之卓然不群寄托自我追求;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 借”黄鹤表达山高。

2)韩愈在《师说》中对士大夫之智竟然无法赶上巫医乐师百工而感叹的句子是。

”(3)郦道元在《三峡》中,运用侧面描写突出三峡山峦重重叠叠,高大险峻特点的句子是:。

”(4)“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描写了古代女子为人妇后的辛劳生活,《氓》中有类似表述的句子是:“ ,。

”19(1)庄周《逍遥游》中,《齐谐》记载的语句描绘了鹏徙于南冥的场景,交代了鹏离开北海的凭借之物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不甘功业未建却又思乡情切的复杂矛盾心情(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2)范仲俺《渔家傲·秋思》中“始就有“ ,。

”的好局面。

(4)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两句浑然天成,表现了诗人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状况以及物我合一的精神追求。

20(1)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荀子在《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句子是“ ,”。

(2)杜牧在《阿房宫赋》议论部分中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以“,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3)韩愈在《师说》里认为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看不起技师、工匠等下层百姓,但“ ”,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默写训练答案1. (1)儿女共沾巾(2)集芙蓉以为裳犹且从师而问焉(3)耻学于师2.(1)此时无声胜有声(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5.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6. (1)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5)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7:(1)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