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区域规划
兰州新区总体情况介绍PPT----2014-7-15

发 展 优 势
建 设 进 展
投 资 领 域
新 区 概 况
新 区 概 况
兰州新区总体情况介绍
兰州新区位于 兰州市区北部秦 王川盆地,距兰 州市区 38.5 公里
,距白银市约50
公里,规划面积 821 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涉及永 登县的4个乡镇 和皋兰县的2个 乡镇。
新 区 概 况
兰州新区总体情况介绍
投 资 领 域
兰州新区总体情况介绍
三、公共服务项目
围绕解决兰州新区居民和入住新区企业的住房、教育、医疗以及体育等生活问题, 兰州新区重点 做好学校、医院、体育中心、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项目的招商和建设。 (主要采取合资、合作或独资建设或经营)
投 资 领 域
兰州新区总体情况介绍
通过合资、参股、BOT、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在道路、市政设施、商业综合开发和生态 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引进战略合作者。
投 资 领 域
兰州新区总体情况介绍
二、产业发展项目
通过引进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 代农业、现代物流七大产业。
投 资 领 域
发 展 优 势
兰州新区总体情况介绍
兰州新区处于我 国陆地版图几何中 心,座中六联。兰 州新区距阿拉山口 口岸约2500公里、 广州约2400公里、 连云港约1600公里。
发 展 优 势
兰州新区总体情况介绍
交通优势
兰州新区内有中川机场,国道312线、109线、省道201线及连霍高速、京藏高速等多条公路交通干线和高 速公路,并且正在建设兰州至兰州新区城际铁路和快速通道,建成后将形成四通八达、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体 系。
石门沟水厂 一期(6万立方米)已建成。 供 电:规划建设智能电网,规划30座110kV、5座330KV变电站,已建成3座110kV变电站。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目 录第一部分 新区发展规划 (1)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策略 (4)第三章功能定位、职能与规模 (10)第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12)第五章空间管制 (13)第六章城乡统筹规划 (16)第二部分 空间布局规划 (22)第七章空间结构规划 (22)第八章用地布局规划 (24)第九章绿化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35)第十章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43)第十一章市政与综合防灾规划 (50)第三部分 发展时序与实施保障 (63)第十二章发展时序 (63)第十三章兰白经济核心区的协调发展 (65)第十四章实施保障 (68)第十五章附 则 (70)第十六章附 表 (71)第一部分新区发展规划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落实国家政策以及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要求,依据《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规、规范、上一层次规划,结合兰州市城乡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编制《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五个“统筹”思想;落实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党和中央对甘肃省的发展要求:《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围绕省政府对兰州新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抓住兰州市空间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多方面的作用,推动兰州新区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兰白地区的中心带动作用。
第3条规划原则(1) 区域协调发展原则从宏观区域层面对新区提出发展要求以及新区与周边地区的统筹协调两方面入手,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
(2) 可持续发展原则依据新区的战略发展思路,结合现状资源情况,根据发展要求,以水、土地等资源条件为前提,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提升,保障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3) 社会和谐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为出发点,来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及环境的需求。
(4) 突出特色原则立足新区自身的发展基础,在产业发展、空间结构、景观塑造等方面突出新区特色。
兰州新区规划图

兰州新区规划图兰州新区规划图是指对兰州新区未来发展的规划蓝图。
这个规划图是根据兰州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需求、人口规模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而制定的。
下面是一份700字的兰州新区规划图的简要描述。
兰州新区规划图展示了兰州新区未来的基础设施布局、市政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布局等内容。
该规划图以实现兰州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保为目标,力争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新兴城市。
规划图中,首先明确了兰州新区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
兰州新区将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规划图对兰州新区的交通网络进行了规划。
新区将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铁路等,与兰州市及周边城市形成便捷的交通连接。
规划图中还明确了兰州新区的产业布局。
新区将打造现代化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和生态宜居园区三大功能区,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此外,规划图还对新区的城市规划进行了布局。
新区将建设现代化的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生活中心,配套建设大型购物中心、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提供优质的商业、文化和生活服务。
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规定了兰州新区的绿化布局。
新区将加强绿化建设,建设公园、湿地保护区等绿色生态空间,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生态教育的场所。
最后,规划图还显示了兰州新区的人口分布和居住区规划。
新区将建设多样化的居住区,包括高层住宅、别墅区和安居区,提供不同层次的住房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
兰州新区规划图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形象和未来发展蓝图,旨在实现兰州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生态环保,为兰州市和整个兰州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希望这个规划图的实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果,为兰州新区打造一个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做出贡献。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规定》(试行)的通知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2.23•【字号】兰政发〔2019〕8号•【施行日期】2019.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规定》(试行)的通知兰政发〔2019〕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相关单位,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为维护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编制与审批,保障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效实施,特制定《兰州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规定》(试行)。
该《规定》已于2018年8月21日经市城乡规划和国土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第4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兰州市人民政府2019年2月3日兰州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规定(试行) 第一条为维护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编制与审批,保障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调整规定。
第二条兰州市中心城区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适用本规定。
兰州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包括维护和修改。
第三条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变更。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确需对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进行优化完善的,按照本规定程序和权限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四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维护是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内容进行优化完善,主要包括下列情形:(一)街区内地块的合并或拆分使用,且不涉及规划技术指标的调整;(二)公益性用地的地块面积增加,且不造成周边其他公益性用地的地块面积减少;(三)公益性用地的位置置换,并优先实施的,置换后仍能满足服务半径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且不增加公益性设施实施难度的;(四)非公益性用地调整为公益性用地,且对周边用地未造成不良影响的;(五)非公益性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且不影响该片区整体功能结构,调整后仍能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六)非公益性用地调整为酒店,金融保险、艺术传媒、技术服务等综合性办公,企业经济总部等商务类用地,且不影响该片区整体功能结构,调整后仍能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七)居住用地调整为其他用地,且不影响该片区整体功能结构,对周边用地未造成不良影响,并不增加容积率的;(八)红线(道路)、蓝线(河道、水系)、绿线(绿地)、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及紫线(含文保控制线)控制范围微调及相关地块边界进行对应调整,且未对相关地块造成负面影响及调整后仍能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九)地块建筑限高、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退让、停车位、附建设施等改变,且改变后仍能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及相关规划的要求,城市重要地段和节点对上述指标有特别要求的除外;(十)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之前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批准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校核的。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兰州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兰州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08•【字号】兰政发[2012]162号•【施行日期】2012.1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兰州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兰政发〔2012〕162号二○一二年十一月八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国家发改委《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意见》精神,根据9月15日甘肃省兰州新区规划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现就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安排意见。
一、优化完善新区各项规划(要求2012年11月底完成)(一)围绕打造独具特色、个性鲜明、彰显活力的国家级新区的总体要求,聘请经验丰富、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运用最先进的规划理念,进一步优化完善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更好地体现四大战略定位。
(牵头单位:市规划局,配合单位:新区规建局,责任领导:万里、杜正喜)(二)突出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特色,体现独特的风貌、色彩、文化元素,科学、超前布局行政商务区,优化完善城区建设规划,编制好控制性详细规划。
(牵头单位:市规划局,配合单位:新区规建局,责任领导:万里、杜正喜)(三)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需要,优化兰州新区城市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热、供电、交通、公共服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牵头单位:市建设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交通局、新区规建局,责任领导:万里、宋智虎、巨洪程、李文生)(四)依据国家、省上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优化完善兰州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杜绝随意选择和布局产业项目。
05 兰州新区设计说明14.2.23

目录一、总平面规划设计说明............. (1)二、建筑设计说明 (3)三、给排水设计说明 (4)四、电气设计说明 (6)五、环境保护卫生防疫专篇 (7)六、消防专篇 (8)七、劳动安全专篇 (9)八、安全保卫专篇 (9)九、建筑智能化专篇 (10)十、经济技术指标 (11)十一、投资估算表 (12)第一篇总平面规划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土地出让相关文件及规划设计条件2、规划设计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⑵《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⑷《甘肃省城镇规划管理技术规程》⑸《兰州市建筑日照分析计算管理办法》3、建筑设计规范⑴《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⑶《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⑸《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⑺《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2003年版)⑻《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⑼《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⑽《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325-2010⑾《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⑿《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⒀《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二、项目概述1、项目规模兰州新区碧桂园首期地块项目规划总用地207亩,规划有低层住宅146户,多层住宅45户,高层住宅1424户,商业6590平方米,综合楼4900平方米,托儿所450平方米,容积率1.52。
2、项目位置地块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项目的东南北边均为规划城市道路,交通便利。
距兰州市区约50公里,距离中川镇约5公里,距离兰州中川机场约7公里。
地理区位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兰州新区

作为黄河的二级支流——大通河,其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一、二类标准。该工程每年引水能力在4.43亿立方米,初设灌溉面积86万亩,节水灌溉97.97万亩。10多年来,引大入秦的实际灌溉面积每年已达35万亩至40万亩。如果将引大工程充分利用,每年的引水能力可达到8亿立方米。
兰州新区 - 文教卫生
教育科研
截至2012年,兰州新区已经有包括中石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吉利汽车、三一重工在内的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新区。规划建设石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集群以及高薪技术产业等五大片区。经过5—10年的建设,兰州新区将发展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成为西部地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聚集、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1]
经济
《总体规划》确定了兰州新区的发展目标,即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总体目标是兰州新区要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
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范围为兰州新区全域,兰州新区行政区划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规划重点为规划研究、产业布局和城乡统筹。
兰州新区 - 自然地理
地势
兰州新区兰州新区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是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也是祁连山脉东延之余脉插入陇西盆地的交错地带。地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貌类型,平川、梁峁、沟壑及河谷地貌发育。整个地域宽阔,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西两面是低矮黄土山丘,南北长60公里,东西最宽处21公里,平均海拔高度1910米。 土质多为黄绵土,土层深厚,表面土层平均厚度在0.5~3米之间,自然植被稀疏。境内有季节性河流李麻沙沟,呈南北向。中川以下进入谷地。甘家滩以下入皋兰县,再南经兰州市安宁区沙井驿注入黄河,年径流量为354.8万立方米,长103.9公里。
兰州新区引黄河引水规划

兰州新区引黄河引水规划
水利建设工程建设要严格按工程基本建设的程序,实行“四制”的施工管理。
严格落实工程公司制度。
规范工程公司的组建、完善的法人组织、加强对工程公司的考核与管理,使工程公司在工程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严格实行招标投标制度。
全区所有的水利建设工程,均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进行交易。
严格落实施工监理制度。
实施项目监理的全程监督和管理。
严格实行合约管理。
强化质量和安全监督,建立了项目法人、施工保证、监理控制和政府监督的质量管理制度。
同时,要严格水利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加强对水利项目资金管理和管理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检查、抽查、验收、总结、考评等管理制度,对水利项目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自查自纠、项目稽查和审计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新区区域划
区域概况:
兰州新区,第五个国家级新
区。
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
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
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
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
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距兰州市区公里,距西宁198公里,距银川420公里。
规划面积806平方公里,辖
永登、皋兰两县五镇一乡,现有总人口10万人。
年均气温度,年
降水量220毫米,年均蒸发量达到2000多毫米。
无霜期约在150
天左右。
核心区平均海拔约2000米。
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座中四联,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西
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土地和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开阔,
适宜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横穿新区,水
资源完全能满足新区未来发展需求;交通便利,连霍高速、京藏
高速以及中川机场构成了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体系;国家石油战
略储备库、等一批产业项目入驻,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良好态势。
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举全省、全市
之力支持新区发展,计划通过5-10年的努力,把兰州新区打造成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集聚区,国家经
济转型和承接东中部装备制造业转移的先导区,传统优势产业和
现代化服务业的扩展区,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目前已经有包括
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汽车、在内的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新区。
规划建设石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集群以
及高新技术产业等五大片区。
经过5—10年的建设,兰州新区将
发展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成
为西部地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聚集、服务配套、人居环
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
:
兰州新区的发展目标是产业强城、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
总体目标是兰州新区要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
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
1.经济 2030年GDP达2700亿。
《总体规划》确定了兰州新区的发展目标,即产业强城、生态
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
总体目标是兰州新区要成为国家战略
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
要空间。
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范围为兰州新区全域,兰州新
区行政区划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
规划重点为规划研究、产业布
局和城乡统筹。
2011~2015年(近期),该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新区框架、产业
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及城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兰白核心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GDP达到500亿元左右。
2016~2020年(中期),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GDP达到1000亿元左右。
2021~2030年(远期),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兰白核心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基本形成,GDP达到2700亿元左右。
2.人口 2030年新区人口达百万。
按照兰州新区的人口与用地规模,2015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
202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10平方公里。
203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
到2030年,在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总共控制240平方公里的用地。
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将形成十大主导产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林业、现代物流仓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3.布局两带一轴打造功能型城市。
按照新区的功能结构,《总体规划》将新区划分为两带一轴。
东部产业发展带:依托石油储备库建设石化产业片区,充分利用新区东部土地资源丰富、限制性因素少等优势,集中布局新材料产业片区、生物医药产业片区和装备制造产业片区。
西部产业发展带:临空加工制造与物流产业片区、综合产业片区。
一轴:以水系为轴,打造行政文化中心、旅游休闲中心、商务金融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形成综合服务片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片区。
新区的生态格局划分为两区四廊,主要功能区分为北御风沙、中兴产业、南建景观。
两区: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南部生态林业休闲区,共同形成兰州新区的生态屏障。
三廊:东西向的绿化廊道主要结合北侧的引大东一干渠防护隔离带设置,是石化产业组团与
其他功能区之间重要的绿化隔离屏障;中部廊道结合贯穿新区的水
系和周边的公共绿地设置,形成具有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绿化廊道;
东部廊道依托东部产业带之间的生态隔离带设置,主要作用是生态
防护功能。
一绿廊:依托兰州新区外围山体,在城市外围形成环状
绿廊,同时与南北两区联通,构筑新区生态屏障。
4.起步启动两大片区建设。
近期2010年~2015年重点打造3片区:重点打造以行政文化中
心为核心的综合服务片区,形成新区的服务中心,同时也是体现新
区形象的重要片区,并构建新区富有的人文气息,体现人文关怀的
教育生活片区。
综合产业片区,依托现有吉利汽车等企业,发展汽
车与机械制造产业,在其南部,依托产业升级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
的高新技术产业。
石化产业片区,位于新区北部,结合国家石油储备库和西固石
化产业扩能,重点引进与石化产业相关的项目类型。
同时启动两片区:包括装备制造产业片区,在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公司、兰通厂、长征机械等项目的带动下,引进相关产业类型,形成以高端装备制
造为主的产业组团;临空加工制造与物流产业片区,通过对机场航
站楼周边用地改造,形成临空特色商贸物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