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规范》

合集下载

【免费下载】水利工程常用标准规程规范目录

【免费下载】水利工程常用标准规程规范目录

常用标准、规程、规范目录有效版本清单批准:审查:编制:二○一四年六月十六日常用标准、规程、规范目录有效版本清单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2.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3.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程GB50348-20045.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SL317-20046.泵站技术改造规程SL 254-20007.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8.泵站施工规范SL 234-19999.泵站现场测试与安全检测规程SL 548—201210.超声波测深仪JJG(水利)003-200911.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GB/T50323-200112.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268-200113.大型灌区技术改造工程SL418-200814.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艺导则DL/T5038—9415.低热微膨胀水泥GB2938-9716.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17.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71-961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19.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60-9820.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 SL239-199921.堤防和疏浚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2.地面灌溉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 558—20112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2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27.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L/T678-9928.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 430-200829.防洪标准GB50201-943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GBJ146-9231.浮子式水位计JJG(水利)002-200932.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103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4.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3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36.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140-2001 (或JGJ/T27-2001)37.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38.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3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40.高压旋喷注浆技术规范YSJ210-92 (或YBJ43-92)4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4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4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10年版46.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47.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48.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4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5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1.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5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5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54.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065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956.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5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58.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J/T060-9859.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6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61.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篇DL/T5048-9562.灌溉用塑料管材和管件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GB/T23241—20096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64.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 482—20116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66.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200867.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6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115-2001 (或JGJ/T-2001)6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7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71.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 336-897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7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5.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 228-2013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76.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DL/T5128-200177.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SL 49-947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7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8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81.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T5018-9982.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8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200984.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 93-9585.基桩高应力检测规程JGJ 106-9786.建设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87.建设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8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8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90.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91.建筑材料术语标准JGJ/T191-200992.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93.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9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J220-2002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9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96.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9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9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99.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2010100.建筑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101.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2-200210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201010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0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05.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41:2004 10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0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10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10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0.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11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1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11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11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化GB50344-200411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1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1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2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标准JGJ80-9112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2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12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24.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125.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12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2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29.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 25-91130.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120-9513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63-2006132.节水灌溉设备现场验收规程SL372-2006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133.进口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设备技术规范DL/T730-2000 134.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2009135.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 231-9813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137.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138.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6-2010139.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140.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ZS164:2004 14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42.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T50504-2009143.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144.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329-2002145.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146.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147.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148.平面钢闸门技术条件GB/T13664-9214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150.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151.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15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153.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15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55.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 18-91 或GB/T50600-2010156.砂石料试验筛检验方法SL126—201115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58.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17-90159.疏浚工程土石方计量标准(JTJ/T 321-96)160.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324-96161.水电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DL/T5135-2001162.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5415-2009 163.水电水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DL/T5088-1999164.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DL/T 5199-2004165.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DL/T5200-2004166.水电水利工程锚杆无损检测规程DL/T 5424-2009167.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168.水电水利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导则DL/T 5098-1999169.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L 5162-2002 170.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DL/T5109-1999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171.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DL/T5111-2000172.水电水利工程水文计算规范DL/T 5431-2009173.水电水利工程围堰设计导则DL/T5087—1999174.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范DL/T5432-2009175.水电水利工程斜井竖井施工规范DL/T 5407-2009176.水电水利工程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L/T5214—2006177.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113.1—2005178.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2部分: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DL/T5113.11—2005179.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DL/T 5125-2009 180.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SL 266-2001181.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23-2000182.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183.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SL/T 205-97184.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SL 155-95185.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18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187.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18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189.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190.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19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19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193.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DL/T5152-2001 194.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标准SD108—83195.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196.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378-2007 197.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9219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19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200.水工建筑物抗震试验规程SL 539—2011201.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486—2011 20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8-2001 20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62-94204.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 47-94 205.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 105-2007206.水工金属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SL36-2006207.水工金属结构术语SL 543-2011208.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通则SL638-2012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209.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210.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SL 48-94211.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212.水工隧洞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束施工导则DL/T5083—1998 213.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 212-98214.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 46-94215.水利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SL101-94216.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1-2007217.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218.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规范SL 472-2010219.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技术导则SL 544—2011220.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07-021122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 104-95222.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 432-2008223.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 19-2008 224.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规程SL 557-2012225.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226.水利水电地下工程锚喷支护施工技术规范DL/T5181-2003 227.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228.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197—97229.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SL 269-200123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23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L 245-199923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233.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测量设计规范SL 456-2010234.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2012 235.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2-2012236.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SL633-2012237.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2012238.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SL635-2012239.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SL636-2012240.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安装工程SL637-2012241.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 74-95242.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8-2004 243.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B/T14173-2008 244.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 174-96245.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SL 26-2012246.水利水电工程继电保护设计规范SL 455-2010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247.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 440-2009 248.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编制导则SL 441-2009 249.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290-2009 250.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规范SL 442-2009251.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99-94252.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SL400-2007 253.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SL 166-2010254.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255.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381-200725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625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9325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SL313-200425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26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 176-200726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26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SL401-2007263.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373-2007264.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265.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266.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 225-98267.水利水电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L399-2007268.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 264-2001269.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345-2007270.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271.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272.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273.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SDJ249.1~6-88274.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碾压式土石坝和浆砌石坝工程SL 38-92275.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 276.水利水电起重机械安全规程SL425-2008 277.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278.水利水电专用混凝土泵技术条件SL 15—2011 279.水利系统通信工程验收规程SL 439-2009 280.水利信息处理平台技术规定SL 538—2011 281.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规程SL444—2009282.水轮发电机定子现场装配工艺导则SD287—88 283.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GB/T7894—2001 284.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8564-2003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285.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 DL/T507-2002286.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GB/T15468—2006287.水轮机金属蜗壳安装焊接工艺导则DL/T 5070-1997288.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 523—2011289.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290.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291.水土保持试验规程SL419-200729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3—2008 29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2—2008 29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2008 295.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SL276-2002296.水文缆道测验规范SL443—2009297.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22482—2008298.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61-2003299.水闸设计规范SL 265-2001300.水闸施工规范SL 27-9130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302.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D266-88303.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304.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 235-199930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30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307.土工试验规程SL 237-1999308.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551—2011309.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SD220-87 310.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GB 24911-20103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3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31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314.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程SL193-97315.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168-96316.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2-2012317.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 77-94318.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 5017-93319.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320.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SL 461-2009321.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3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序号标准名称及编号323.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324.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GBJ321-90 325.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326.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327.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328.周期式混凝土搅拌楼(站) SL 242-200932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330.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331.转子式流速仪JJG(水利)001-2009附表2014年更新或增加的标准、规程、规范目录清单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替代编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GB50319-20002013年5月13日2014年3月1日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2013版2001版2013年6月1日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2009版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 228-2013SL 228-982013年1月22日2013年4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2011年第11号(总第143号)--依法备案行业标准106项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2011年第11号(总第143号)--依法备案行业标准106项的公告
2011-06-01
2011-09-01
水利部
57
3Hale Waihona Puke 791-2011SL 545-2011
铸铁闸门技术条件
2011-07-07
2011-10-07
水利部
58
33792-2011
SL 536-2011
X射线衍射应力测定装置校验方法
2011-07-12
2011-10-12
水利部
59
33793-2011
2012-04-01
卫生部
74
33811-2011
NB/T 31012-2011
永磁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规范
2011-08-06
2011-11-01
67
33804-2011
WS/T 348-2011
尿液标本的收集及处理指南
2011-09-30
2012-04-01
卫生部
68
33805-2011
WS/T 349-2011
α-淀粉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参考方法
2011-09-30
2012-04-01
卫生部
69
33806-2011
WS/T 350-2011
农村水电站技术管理规程
2011-01-20
2011-04-20
水利部
52
33786-2011
SL 535-201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压缩空气及供水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2011-02-17
2011-05-17
水利部
53
33787-2011
SL 541-2011
水利水电建设用混凝土搅拌机
2011-06-01
2011-09-01

水力水电标准规范DL

水力水电标准规范DL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三部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DL/T5113.3-2005)《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507-2002)《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827-2002)(DL/T 5186-2004)《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水电厂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DL/T619 一1997)《水轮机运行规程》(DL/T 710 -1999)《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 563-2004)《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DL/T 792-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DL/T 496-2001)《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出厂试验一般规定》(DL 443-199l)《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DL/T 507-2002)《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 5081-1997)《水力发电厂检修导则》(DL/T838-2003)《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1998)(DL/T5066-1996)《水力发电厂水利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DL/T 817-200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DL/T751-2001)《进口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设备技术规范》(DL/T 730-2000)《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 574--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1995)《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1993)《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DL/T5164-2002)《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 T741-2001)(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交流电气装置接地》(DL/T 621-1997)《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DL/T 5218-2005)《220~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2007)《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T 58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DL/T 491—199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DL/T 491—2008)(DL/T 101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试验与调整导则》《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 1049—2007)《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623-1997)《220~50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DL/T 553—1994)《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2007)《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24—2000)《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 1074-2007)《不间断电源设备》(GB/T 7260-2009)《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589—1996)(DL/T 795—2001)《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 548—1994)《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 544—199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7—1994)《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6—1994)《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5-94)《水力发电厂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066-1996)《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5081—1997)《水电水利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DL/T5167-2002)《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DL/T835-2003)《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DL/T 578-2008)《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DL/T 5065-2009)《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370-2000)(DL/5416-2009)《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电力行业紧急救护技术规范》(DL/T692-2008)《水力发电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设计规范》(DLT5139-2001)《水力发电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L/T5139-2001)《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程》(DL/T 5140-2001)《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 5061-1996)《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T5165-2002)(DL/5061—199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水工建筑物强震监测技术

水工建筑物强震监测技术
t h a n 3 0 o c l a s s 1 o r 2 h y d r a u l i c s t r u c t u r e s i n e a r t h q u a k e r e g i o n s . a n d n e rl a y 1 0 0 h y d r o p o w e r s t a t i o n s i n t h e we s t e r n b a s i n a r e c u r r e n t l y u n d e r d e v e l o p me n t . A1 1 o f t h e m re a r e q u i r e d t o s e t u p mo n i t o i r n g s t a . t i o n s . I f t h e s e s t r o n g mo t i o n mo n i t o in r g s t a t i o n s o f h y d r a u l i c s t uc r t u r e s re a s e t u p . t h e e a r t h q u a k e s fe a t y
e f e c t i v e e m e r g e n c y p l a n s c o u l d b e i m p l e me n t e d t o a v o i d s e c o n d a r y l f o o d d i s a s t e r .S p e c fc i a t i o n o f
e a r t h q u a k e . I t c o u l d n o t o n l y p r o v i d e s e i s mi c i n t e n s i t y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d a t a f o r t h e s e i s mi c d e s i g n o f

港口水工建筑物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规范

港口水工建筑物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规范

港口水工建筑物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规范一、适用范围二、术语及定义1. 综合振动监测:测量港口水工建筑物全局振动及其相关参数,根据建筑物振动特性和动力方向,可推断建筑物桥墩基础及材料及具体部位发生变形(风化、裂缝等)或故障的情况,及早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指导港口水工建筑物修复及维护工作,减少可能的损伤程度和损失。

2. 振动监测仪器:振动监测仪器指适用于港口水工建筑物振动监测的仪器及传感器。

三、健康监测技术1. 综合振动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安装振动监测仪器,确保水工建筑物的安全;(3)确定综合振动监测的结果,并分析其动力方向;(4)建立港口水工建筑物的健康监测系统;(5)根据监测结果,提供合适的桥墩基础及材料修复及维护措施。

(1)可靠耐用,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可靠地工作;(2)采用现代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其中采样正确,稳定可靠;(3)具有较高精度及准确度,能够提供结构振动记录,监测结果透明可靠;(4)配备可远程监控的软件,能够灵活方便地实现多项监测。

四、监测结果处理1.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推断:(1)分析港口水工建筑物的振动力学特性及工作状态;(2)比较结构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及其变化趋势;(3)记录港口水工建筑物的关键结构部位振动增长及变形情况,及早发现损坏;(4)根据具体部位的振动、变形及风化程度,指导其修复维护。

2. 定期提交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应详细说明港口水工建筑物的振动状况,如果存在建筑物损坏发展方向或可能损坏部位,报告中应给出适当的措施建议。

五、负责人及责任(1)建设方要严格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安全施工,建造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2)组织实施振动监测,并定期发布监测结果,促进现场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3)根据监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报告及处理措施,保证港口水工建筑物的正常安全使用;(4)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组织检测仪器的定期维护及使用,以保持传感器的准确性。

2. 监测人员应对港口水工建筑物振动监测工作负责,责任包括:(1)遵守本规范的要求,使港口水工建筑物振动监测工作获得成功;(3)细致检查监测装置及设备,检验及维护振动监测仪器;(4)根据监测结果,提出有效建议及解决方案,指导建筑物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水工建筑物强震监测技术

水工建筑物强震监测技术

水工建筑物强震监测技术胡晓;张艳红;苏克忠【摘要】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技术为水工建筑物抗震、健康诊断和地震灾害应急决策等提供支持。

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强震加速度仪来监测强震时地面运动的全过程及在其作用下水工建筑物的地震反应。

它不仅为确定地震烈度和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数据,而且能通过强震记录的实时处理发出预警,根据预警等级采取有效的应急预案,可防止水工震害的进一步扩展和次生水灾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416-2009《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已于2009年12月1日颁布实施。

规范的适用范围为水电水利工程的1、2级水工建筑物,我国约有300余座。

加上近期开发的西部流域梯级电站,总共接近400个台站,如果按照该规范要求,全部完成强震监测台阵建设后,基本上可满足全国建成水工建筑物强震安全监测台网的要求。

%Strong motion monitoring for hydraulic structures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seismic de⁃sign, earthquake disaster emergency and health diagnosis. The main purpose of strong motion monitor⁃ing is to record the whole process of ground motion and seismic response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in earthquake. It could not only provide seismic intensity and quantitative data for the seismic design of structures, but also issue early warning through real time processing of strong motion records. And then effective emergency plans could be implemented to avoid secondary flood disaster. Specification of strong motion monitoring for hydraulic structures was implemented in December 1, 2009. There are more than 300 class 1 or 2 hydraulic structures in earthquake regions, and nearly 100 hydropower stations inthe western basin are currently under development. All of them are required to set up monitoring sta⁃tions. If these strong motion monitoring stations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are set up, the earthquake safety requirements would be met.【期刊名称】《大坝与安全》【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页(P53-58)【关键词】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技术规范;监测台阵;震害等级划分【作者】胡晓;张艳红;苏克忠【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北京,10004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北京,10004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8.11 概述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技术包括台网/台阵布置、监测系统组成与技术要求、监测仪器检测与安装、信息采集/传递/处理、信息分析/应用、信息存储/发布(数据库)等内容。

水力水电标准规范DL参考资料

水力水电标准规范DL参考资料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三部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DL/T5113.3-2005)《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507-2002)《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827-2002)(DL/T 5186-2004)《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水电厂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DL/T619 一1997)《水轮机运行规程》(DL/T 710 -1999)《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 563-2004)(DL/T 792-2001)《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DL/T 496-2001)《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出厂试验一般规定》(DL 443-199l)《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DL/T 507-2002)《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 5081-1997)《水力发电厂检修导则》(DL/T838-2003)《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1998)(DL/T5066-1996)《水力发电厂水利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DL/T 817-200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DL/T751-2001)《进口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设备技术规范》(DL/T 730-2000)《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 574--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1995)(DL 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DL/T5164-2002)《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 T741-2001)(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交流电气装置接地》(DL/T 621-1997)《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DL/T 5218-2005)《220~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2007)《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T 58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DL/T 491—199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DL/T 491—2008)《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DL/T 101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试验与调整导则》《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 1049—2007)《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623-1997)《220~50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DL/T 553—1994)《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2007)《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24—2000)《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 1074-2007)《不间断电源设备》(GB/T 7260-2009)《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589—1996)(DL/T 795—2001)《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 548—1994)《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 544—199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7—1994)《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6—1994)《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5-94)《水力发电厂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066-1996)《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5081—1997)《水电水利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DL/T5167-2002)《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DL/T835-2003)《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DL/T 578-2008)《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DL/T 5065-2009)《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370-2000)(DL/5416-2009)《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电力行业紧急救护技术规范》(DL/T692-2008)《水力发电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设计规范》(DLT5139-2001)《水力发电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L/T5139-2001)《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程》(DL/T 5140-2001)《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 5061-1996)《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T5165-2002)(DL/5061—199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DB11T-1585-2018 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规范

DB11T-1585-2018 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规范

ICS 91.120.25P 1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 11/T 1585—2018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s of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for building structures2018-12-17发布2019-04-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设计要求 (2)4.1 基本要求 (2)4.2 观测点要求 (2)4.3 观测设备要求 (3)4.4 观测设备工作环境要求 (3)5 建设要求 (3)5.1 设备安装要求 (3)5.2 试运行要求 (4)5.3 设备验收要求 (4)6 观测要求 (5)6.1 观测方法及分类 (5)6.2 观测系统维护要求 (5)6.3 观测数据处理要求 (5)6.4 观测成果 (5)附录A(规范性附录)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组成 (7)附录B(资料性附录)观测点布设示例 (8)附录C(规范性附录)加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 (10)附录D(规范性附录)采集器主要技术指标 (12)附录E(规范性附录)远程检查表 (14)附录F(规范性附录)现场检查表 (15)附录G(规范性附录)观测记录报告单 (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地震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地震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北京筑福建筑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飞、阎婷、刘影、康现栋、马洁美、尤红兵、温瑞智、马强、谭庆全、王晓美、范晓勇、周宝锋、董有、杨涛、鞠树森。

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的适用范围、设计要求、建设要求、观测要求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法律、法规规定的需建设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的建筑、对经济社会有重大价值或重要影响的建筑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重要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规范》编制工作大纲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9年1月19日目录一、编制的目的和必要性 (3)(一)编制标准的理由和目的 (3)为了规范我国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工作,以及为确定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和地震烈度提供定量资料,通过强震记录的及时处理分析做出震害评估,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轻和防止水工震害的进一步扩展和次生灾害的发生,特制定本标准。

(3)(二)编制标准的必要性 (3)二、编写依据和国内相关标准 (4)(一)编写依据 (4)(二)国内相关规定 (4)三、适用范围 (4)四、规范的主要内容 (5)一、总则 (5)二、术语和定义 (6)三、监测台阵布置 (6)四、监测系统组成与技术要求 (7)五、监测系统的测试、安装与验收 (9)六、监测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12)七、加速度记录的处理分析 (14)五、工作内容与计划安排 (16)(一)总体计划 (16)一、编制的目的和必要性(一)编制标准的理由和目的为了规范我国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工作,以及为确定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和地震烈度提供定量资料,通过强震记录的及时处理分析做出震害评估,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轻和防止水工震害的进一步扩展和次生灾害的发生,特制定本标准。

(二)编制标准的必要性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水库大坝安全条例》,并与《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配套使用,使我国的水工建筑强震安全监测技术工作的设计、施工、管理有章可循,迫切需要总结我国近40年的强震安全监测的经验,编制出水利部《水工建筑物强震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而西部是我国主要的地震区,地震的烈度和频度都相当高,上述这些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烈度都高达8度和9度,在如此高烈度区修建300m级高坝,其地震工况多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工况,且目前世界上也尚无先例可循。

由于这些高坝大库,一旦遭受强震失事,其次生灾害是极端严重的,因此加强水工建筑物强震监测工作十分必要。

我国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始于广东新丰江水库,现在全国已建30多个台站,我国已建和在建的400余座大型水库有60%都在地震区,应该建立强震安全监测系统。

但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只原则提出应进行强震监测设计,但如何设计、施工、管理均未涉及。

我部已颁布的《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和《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只对日常静态观测有具体条件,对强震的动态监测只提出应该进行,因此二者在仪器原理和设计原则上差异很大,也没有涉及这个领域,只有单独制定此规范,才能填补这个空白。

二、编写依据和国内相关标准(一)编写依据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与水科院签定的《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规范》技术服务合同书,按照SL01-2002《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负责完成规范的编写,直到报批完成。

(二)国内相关规定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三、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的台阵布置、监测系统组成与技术要求、监测系统的测试、安装与验收、监测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加速度记录的处理分析等技术问题。

本标准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的 1、2级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其它水工建筑物参照执行。

四、规范的主要内容一、总则1.1 为了规范我国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工作,以及为确定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和地震烈度提供定量资料,通过强震记录的及时处理分析做出震害评估,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轻和防止水工震害的进一步扩展和次生灾害的发生,特制定本标准。

1.2监测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应满足以下要求: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监测系统的总体布置、监测仪器及设备的数量、监测系统的工程概算。

招标设计阶段:提出监测系统设计文件,包括监测系统布置图、仪器设备清单、各监测仪器设施的安装技术要求及工程预算等。

施工阶段:提出施工详图。

做好仪器设备的检验、埋设、安装、调试和保护,绘制竣工图,编写建台报告和试运行报告。

运行阶段:加强监测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保障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台阵布设规定:1 设计烈度为8度及以上的1、2级大坝应设置结构反应台阵,进水塔、垂直升船机等水工建筑物,宜设置结构反应台阵。

2 设计烈度为7度的1级大坝,应设置结构反应台阵。

3 设计烈度为8度及以上的1级水工建筑物,应在蓄水前设置场地效应台阵。

1.4 强震动监测仪器应稳定可靠,技术指标应满足工程安全监测需要。

1.5 在监测物理量上,主要记录地震动加速度。

对于1级高土石坝可增加监测动孔隙水压力和动位移,对于1级高混凝土坝可增加监测动水压力等其它物理量的监测。

1.6仪器监测应与震害检查结合,当发生有感地震或坝基记录的峰值加速度大于0.025g时,应立即对水工建筑物进行震害检查。

二、术语和定义三、监测台阵布置3.1强震动安全监测应根据设计烈度、工程等级、结构类型和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布置。

3.2 台阵设计应包括确定台阵的类型和规模、布置方案、仪器的性能要求,仪器安装和管理维护的技术要求等。

3.3 台阵的类型包括结构反应台阵和场地效应台阵。

3.4结构反应台阵测点布置要求:3.4.1 混凝土重力坝和支墩坝反应台阵应在溢流坝段和非溢流坝段各选一个最高坝段或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坝段进行布置。

测点应布置在坝顶、坝坡的变坡部位或2/3坝高附近、坝基和河谷自由场处。

传感器测量方向应以水平顺河向为主,重要测点宜布成水平顺河向、水平横河向、竖向三分量。

3.4.2 混凝土拱坝反应台阵应在拱冠梁从坝顶到坝基布置2~4个测点;在1/4拱圈处,坝肩处沿顶拱各布置1个测点;拱座沿不同高度处布置2~3个测点;河谷自由场布置一个测点。

传感器测量方向应布成水平径向、水平切向和竖向三分量,次要测点传感器可简化成水平径向。

3.4.3 土石坝反应台阵测点应布置在最高坝段或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坝段。

测点应布置在坝顶、坝坡的变坡部位、坝基和河谷自由场处,有条件时宜布设深孔测点。

对于坝线较长者,宜在坝顶增加测点。

测点方向应以水平顺河向为主,重要测点宜布成水平顺河向、水平横河向、竖向三分量。

对于重要的溢洪道建筑物宜进行布点。

3.4.4 进水塔反应台阵应沿高程布置:塔基、塔顶、塔高2/3处的附近。

宜布置成三分量。

3.4.5 垂直升船机反应台阵测点布置在塔柱和承船箱上。

塔柱测点布置在塔基、塔顶及沿塔柱高度方向刚度有较大变化处。

承船箱上测点宜布置成三分量。

3.5 场地效应台阵的测点宜布置在河床覆盖层、基岩、区域活动性断裂带、坝址峡谷地形处。

应布成三分量。

四、监测系统组成与技术要求4.1 监测系统由加速度传感器、记录器、计算机、传输线路四部分组成。

4.2 加速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4.3 记录器由数据采集单元、触发单元、存储单元、计时单元、通信单元、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及电源单元组成。

记录器一般采用集中或分散布置。

4.4 应安装监测仪器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宜小于4Ω。

4.5 结构反应台阵监测设备宜配备多通道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

场地效应台阵宜配备三通道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

4.6 信号传输辅助设备应配备程控电话或网络等通信手段、并做好接地保护措施。

4.7 计算机系统:4.7.1 台站强震动加速度仪触发后可自动拨号或进行网络通信至计算机系统。

4.7.2 应配备适合工业应用环境,有较高运算速度和较大存储容量的工业PC机,并宜配有打印机、扫瞄仪等外围设备。

4.7.3 宜配置便携式计算机作为移动工作站。

4.7.4 配置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处理分析软件。

4.8 传输线路:采取电缆或光纤进行有线传输方式。

传感器应通过电缆,将信号传输到记录器。

电缆采用多芯屏蔽电缆,不得设置在具有强电磁干扰设备的附近,露天电缆宜穿入钢管加以保护,并采取接地保护措施。

台站至监测管理中心可通过光纤或电话线传输。

4.9 台站4.9.1 台站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4.9.2 台站辅助设施:4.9.2.1 具备220V市电电源并配置不间断电源,其容量应使仪器在市电停电条件下能继续工作不低于1天。

4.9.2.2 电源避雷器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4.9.2.3 应敷设电话线路或光缆。

4.9.2.4电源、传输线路和GPS应分别安装防雷装置。

4.9.2.5 GPS天线应安装在室外,离地面高度2m以上的开阔位置,应保证能接收到有效的卫星信号。

4.9.3 台站环境要求:a)温度应满足监测设备运行要求,宜在-5℃~+65℃之间。

b)相对湿度不大于90%。

4.10 管理中心:4.10.1 管理中心宜布置在大坝管理部门附近,应具备足够的设备和人员工作空间,房屋建筑应符合GB50011-2001的抗震设计要求。

4.10.2 配置可靠的供电电路和防雷接地。

4.10.3 能通过计算机对现场监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

4.10.4 与本系统以外的计算机网络设有连接接口,以便与上级主管单位进行远程传输。

五、监测系统的测试、安装与验收5.1 强震动加速度仪的检验5.1.1 强震动加速度仪应在有资质的实验室超低频标准振动台上进行整机标定。

仪器整机标定方法参见附录D。

5.1.2 强震动加速度仪安装前,应进行测试验收。

5.1.3 对加速度传感器进行外观检查和功能测试(阻尼与自振频率测试)。

按照DB/T10规定方法和附录C1加速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灵敏度、线性度、测量范围、满量程输出、噪声、动态范围、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横向灵敏度的测试、静态耗电电流测试。

5.1.4 对记录器进行触发功能、本地和远程通讯功能、控制功能测试。

按照DB/T10规定方法和附录C2加速度记录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进行噪声、动态范围、分辨力、幅频响应、带通滤波器、守时精度、校时精度的测试。

5.2 监测系统的安装5.2.1 监测墩5.2.1.1 加速度传感器应固定安装在现浇的混凝土监测墩上,监测墩出露部分尺寸长、宽、高,宜为40cm×40cm×20cm,顶面要求平整,墩体宜预留出导线穿入孔。

5.2.1.2 监测墩应与被测物牢固连成一体,其建造要求是:5.2.1.2.1在混凝土坝及在新鲜基岩上,现浇混凝土观测墩前,应先将接触面打毛,并打孔预埋插筋,冲洗干净后,用混凝土现浇,待干后,将加速度传感器底板用环氧树脂或螺栓加以固定。

尚应外加保护罩。

5.2.1.2.2在土石坝及土基上现浇混凝土观测墩时,应先开挖深0.8 m~1.0m,再进行插筋,而后现浇混凝土观测墩。

加速度传感器宜通过螺栓或可靠的粘合剂固定在观测墩上。

尚应外加保护罩。

5.2.1.2.3固定前,应使加速度传感器符合设计要求的方位和初动方向。

5.2.2 信号传输5.2.2.1 宜采用多芯屏蔽电缆,布线不得设置在具有强电磁干扰设备的附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