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

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必须以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为指导:

一、“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的概念

?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

?“与生命有共同外延”是从时间角度进行的说明,是指终身教育是与人的整个生命相伴随始终的教育形态,是贯穿人类从出生到死亡这一整个生命过程的教育。

?向社会各方面扩展则是从范围角度而言的,是指终身教育不是仅限于传统的封闭式学校教育系统,是对学校教育的突破,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大教育概念。

《学习——内在的财富》

?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也是必须适应职业界的需要和进一步控制不断变化的个人生活的节奏和阶段的条件。

?终身教育不是一种遥远的理想,而是以一系列强化这种教育需要的变革为标志的、在复杂教育环境中日趋形成的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的现实存在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这对传统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使终身教育成为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指导。

《学习——内在的财富》

?终身教育建立在4个支柱的基础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根据对未来的展望,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不断地加重课程负担),既不可能,也不合适。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可能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4个“学会”的含义:

?学会认知:学会学习,掌握认识的手段和方法,自主学习从而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会做事:掌握职业技能,实践所学的知识,具有基本的生存技能。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相处,培养人的合作精神。

?学会生存:培养人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

终身教育在人类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 1977年查尔斯·赫梅尔作为第35届国际教育大会指定的总报告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提交了会议的总结报告《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对终身教育进行全面的论述。

?他认为:“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的终身教育概念的发展,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高等学校必须用终身教育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思想

?一是把整个学校教育的目标建立在“让青年为进行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而有所准备”的基础上,而不是传统的试图通过一次性教育给学生以终身够用的知识和技能。对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是在继续保持和发展普通学历教育的优势的同时,努力把学校从脱离社会的、为青年人进入社会做准备的单一系统,改造成为面向社会进行终身教育的多元化开放系统。在发达国家的大学出现了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的趋势。

二、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多样化

高等教育开放化

高等教育社会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民主化

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

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综合化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

?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多样化、高等教育开放化、高等教育民主化、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以及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综合化等高等教育发展思路的转变;

?也必然引起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精英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不再普遍适用。

1995年教科文组织文件《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发展大众化的优质高等教育将成为未来若干年的主要挑战”。

?分析了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数量上的扩充、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资金与资源的短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高等教育在多变世界中面临众多问题挑战的回应是:增强高等教育的针对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国际化。

1998年10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盛况空前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为世界各国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原则,希望促进如下三个具体目标的实现:

?(1)以特长和能力为基础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

?(2)从针对性和质量方面改进高等教育体系的管理;

?(3)更紧密地使高等教育与职业界相联系,这尤其是为了回应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加的失业所带来的挑战。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

?高等教育的针对性应以高等院校的作为是否符合社会的期望来衡量。这需要有伦理标准、政治公正和批判能力,同时需要在实现社会目标与满足社会需求,包括尊重文化与保护环境这一长期方针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并更紧密地与就业相结合。

?它所关心的问题是提供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即接受广泛的普通教育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的机会,注重技能与能力的培养,使个人能够在各种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中生存并能适应职业的变动。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

?由于经济的变革以及以知识及其应用和信息处理为基础的新的生产模式的出现,必须加强和革新高等教育与职业界以及社会其它部门之间的联系。

?职业界的代表应参与高等院校的管理,让学生和教师更多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上的作为学徒进行劳动、学习的机会,职业界和高等院校之间的人员交流,改进课程以使之与工作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这些办法均有助于加强高等院校与职业界的联系。

?为满足工作的需要,高等教育系统和职业界应共同制定和评估理论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衔接性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2001年第31届会议修改批准通过的《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反映了21世纪这一全球化和信息与通信革命时代出现的诸多挑战与对策,将指引“全民终身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TVET)”新方向,预示了需要一种新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有力地指导21世纪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一文件对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目标、政策、组织、课程计划的内容、学习过程、教职员等诸方面从全球角度提出的建议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高等教育开放化

?一是学校内部的开放

?二是各院校之间的开放

?三是向社会的开放

?四是向世界的开放

三、一般高等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高等教育人才观、质量观

?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影响;科技进步、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应运而生;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致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社会物质生活丰富、社会竞争激烈、人的心理不平衡和精神生活空虚;

?高新技术研究和运用要求多学科的综合,培养创新能力需要科学技术与人文的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和毕业生就业面向的特点等等;

?都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探索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方式,让科学技术体现人文关怀,让人文精神在基础课、专业课教学中生长。

?课程教学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的成效,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参与,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成功智力理论

?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著名的成功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智力的线性观,打破了只有少数人是高智力的神话,认为人在智力上没有等级的差别,只有结构的不同。

?传统智力理论中的智力只是一种分析性智力,只是人的智力的一小部分。而事实上,在现实世界中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凝固不变的智力,而是成功智力: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平衡组合。

?绝大多数人在这3个智力方面的表现是不均衡的,个体智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这3个方面的不同组合上。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他的聪明程度有关,但聪明并不等于智慧,智慧乃是综合判断情势、作出一种相对较好选择的能力。智慧也不等于成功,成功还与人的情感控制能力、意志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有关。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1983年出版《心智的结构》?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把智力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一方面,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一方面,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人的智力至少包括:

?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智力等,还可能存在其它智力。

?上述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对独立的,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

加德纳认为

?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力。

?影响每个人智力发展有3种因素,即先天资质、个人成长经历和个人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这3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虽然人的先天素质对智力的类型起决定作用,但智力的发展水平高低更取决于个体后天的历史文化教育活动。

?其中,开启经历和关闭经历就是两个重要的变化过程,是个体智力发展的转折点。

?开启经历起到开启智慧的作用,激励人争取成功的欲望;

?关闭经历则起到扼杀智慧的作用,通常与耻辱、内疚、恐惧等消极经历有关,它会中断一个人某种智力发展的路程,从而使这种智力失去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机会。

多元智力理论的学生观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

?学生的问题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观

?因材施教

?扬长避短。

四、教与学的理念

?发展性教学

?讨论式教学

?案例教学

?情景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

?在做中学

?发现式教学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 2、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个体先前的经验是十分有限的,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的意义,无法确定所建构出来的知识是否就是世界的最终写照。

? 3、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 4、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先前经验存在特殊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

建构主义学习观

? 1、对于学习者来说,先前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 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

? 3、尊重个人意见,

? 4、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教学观

?认为,在传统教学观中,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而不是鼓励学生自己分析他们所观察到的东西。这样做虽然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方便,但却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教师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

?建构主义教学更为注重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产学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的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高等职业教育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产业界有着天然的联系,就具有明显的产学研结合的特征。

?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以适应一定职业的实际工作为目标的,如果只有校内环境的实践活动而没有实际工作部门的经历,这个目标往往无法完全实现。

1、产学研结合的指导思想

? 1)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应确保人才培养目标能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对技术应用性人才“规格”方面的需要,否则会使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市场的要求。? 2)高职教育的产学研合作应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进行,以保证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特色。

? 3)高职教育的产学研合作应成为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主要途径。

2、产学研结合的原则

?(1)共同参与原则

?(2)互惠互利原则

?(3)优势互补原则

?(4)相对稳定原则

?(5)共守协议原则

3、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 (1)成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要成员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制度,并开展了有效的工作。

? (2)企业介入专业改革,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

? (3)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学生在企业实习、顶岗工作或参与企业科技工作,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 (4)企业兼职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的合作。

? (5)教师主动为企业服务,在面向企业进行定向人才培养、岗位技术培训方面的合作;重视开展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化培训。

? (6)教师为企业技术服务,承担企业科研课题,参与技术攻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合作。

4、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条件

? 1)学校领导和师生充分认识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的意义和目的

? 2)适合的稳定的校企双向介入产学研合作教育伙伴

? 3)校企双向介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组织机构

? 4)校企双向介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

? 5)适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6)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

? 7)专业实践教学指导管理队伍建设

? 8)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5、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组建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领导和协调组织机构,建立协议关系;

?运行管理规范(管理制度)及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

?学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和作用;

?企业参加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人员、责任和参与程度要求;

?学生的学习工作态度、岗位介入程度、培养目标要求;

?企业参与的稳定性及校企合作的互惠性;

?运行经费长期稳定的保障。

六、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要从国家、企业和学生个人三方面的需要考虑。如何适应国家、企业和受教育者个人对就业的要求?怎样提高学生就业的能力?

?既要考虑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的要求,又要适应企业经营变化、岗位调整的需要。?既要考虑毕业生就业第一岗位的需要,又要适应受教育者就业岗位变动的需要。

第2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文件:

国际劳工组织就业与培训部《政府及其他权益者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的变化》

?对企业来说,所谓可就业能力就是它的工人能够依工作岗位要求的变化而随之变化,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增长。

?对国家来说,就意味着要造就一支有应变能力的劳动力队伍,作为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因素。

?“对个人来说,提高就业能力的学习意味着开发寻求就业、保持就业和变更就业的能力,或是自主就业的能力。对劳动者来说,提高就业能力的学习就是终身学习,获取柔性技能,以增强流动性和保住岗位。”

?“然而,学习并不能必然达到提高就业能力的目的。提高就业能力主要取决于提高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岗位,或从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而不是只靠提高某一岗位技能。它需要有一个扎实的教育基础和一个宽口径的行业入门培训。在一些工业化和正在迅速工业化的国家,这样的改革标志着一种旧模式的转变,一种对新改革的积极探索。”

国际劳工组织就业与培训部文件认为:

?增强就业能力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归纳为:

?智力能力(即判断和分析的能力,能革新、会学习的能力);

?处世的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体现在交往、决策、群组合作和适应能力、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承担和履行职责的能力之中);

?经营与创业的能力(包括在工作中发挥创业的精神、开创和革新的能力、发现和创造机遇的能力、会估算风险、懂得基本的经营理念,如生产力提高与成本,以及自主就业的能力);

?基础能力领域中的多向性能力,它们是若干职业的共同基础,能赖以增强职业转换能力。

七、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原则

? 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不强调系统的学科教育,而更加注重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实际工作能力。

?具有“宽而浅”特点的专业知识要求是从基层岗位实际需要出发提出来的,是符合应用性、实践性原则的。

?要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不能只重视技能训练,不重视基本理论学习,那样就不属于高等教育。

2、在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理论教学中如何掌握“必需、够用为度”

?基础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三个方面的作用都应给予关注。

?①工具课作用

?学习专业课和专业技术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②能力培养作用

?通过基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工程运算能力、掌握新方法的能力、开拓新领域能力;

?③文化修养和培养素质的作用

?作为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人生观念、道德情操、风度气质是建筑在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基础之上的。通过基础课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3、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全面正确处理针对性与适应性的矛盾

?专业课的内容要针对一定的就业职业范围,根据培养对象的第一就业岗位来确定专业课内容的针对性,尽可能将职业资格评估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但作为学校教育又必须与职业岗位培训区别开来。

?高等职业教育针对性专业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学习岗位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就业后具有“上手快”的特点,适应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须通过专业(载体)学习,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掌握开拓新专业技术领域的能力;这后一目的是更为重要的。八、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6个基本特征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要点

这是自己从一大本的教综中整理出来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带星的是重点,是需要背诵的。本人就是靠这份资料成功上岸啦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基本形式、属性和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分开解释最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形式 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3)教育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4)教育具有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和民族性等。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和负向功能(妨碍)。 3、按教育作用显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相吻合)和隐性功能(非预期的)。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我国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和苏联。 四、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状态下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

信息技术教育理论

信息技术教育理论 一、信息技术教育概述 1、什么是信息技术 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具体来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 1.感测与识别技术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这类技术的总称是“传感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信息识别包括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和图形识别等。通常是采用一种叫做“模式识别”的方法。 2.信息传递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各种通信技术都属于这个范畴。广播技术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技术。由于存储、记录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因而也可将它看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一种。

3.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这称为信息的“再生”。信息的处理与再生都有赖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超凡功能。 4.信息施用技术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它包括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由上可见,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分类 现代信息技术的范围十分广泛,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公认的边界。广义地说,一切与信息处理有关的技术,都可以列入信息技术范围。 人们在日常生中通常按使用的信息设备的不同,将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 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又有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之分。 硬技术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 软技术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然而学生却没得到应有的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面对这一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个尤为重要的方案就是如何使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技术。否则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否则就是无效教学。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精髓掌握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下面我谈谈我的体会:从形式上来看应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1.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每一个教师都能脱口而出的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导向性指标之一。实际上深入课堂看一看就不难发现真正落实的却很少特别是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很多课都是少数优生在表演在唱主角变成了老师和优生的交流。具体表象有:答问时以个别优生的回答当作全体的回答练习时以优生的速度决定教学的进程等。我们应反思我们的教学看是不是真正的面向了每一个学生是不是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建立民

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民主我们喊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这一块。究其因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做怪。老师难以拉下面子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自然教学氛围也难以和谐。不民主不和谐的教学氛围导致的是学生的思维的压抑唯老师是从这也是为什么学生越到高年级发言的学生越少教学活动难为开展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合作者的关系把自己当作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学习行为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人格对学生不正确的地方不要简单否认要善于引导。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在上海实行的小班化教育他的课堂就好象是一个圆桌会议在学生中间永远有一个座位是为老师留着的。此外象举手发言这应该倡导但对同学不同意见群起攻之各抒己见也可对老师的说法有疑义拥上讲台和老师辩论也可张扬这就是一种气氛如果此时刻意要求学生先举手后回答举手时还不能叫喊等到你喊他讲的时候也许他的思想火花早已不见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学不民主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难以有突破。从内涵上来说课堂教学应有以下指标: 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学民主的思想但又不是他的全部内涵。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确立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在教学目标上以前的教学目标的表述行为主体大都是教师部分地存在脱离学生实际空而不实的倾向。如:《小足球赛》的教学目标:A 指导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B指导

09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09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09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转) 一、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 (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导言 在泰勒看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围绕着4个中心问题运转的,如果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就必须回答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 1、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第一章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怎样获得教育目标呢?学校领导与教师与其说是制定目标,还不如说是选择目标。而要对教育目标的抉择作出明智的判断,必须有来自三个方面的信息:1、对学生的研究;2、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3、学科专家的建议。任何单一的信息都不足以为明智地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础。由于学校教育的时间、能量有限,因此要把精力集中在少量非常重要的目标上,就要对选择出来的大量目标进行筛选或过滤,剔除不很重要或相互矛盾的目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是目标筛选的两个筛子,可以对已选择出来的目标进行筛选。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泰勒强调的关键词是“需要”,这个“需要”指的是“实然”和“应然”间的差距。普雷斯科特将需要分为三种类型: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我们要做的是满足这些需要。而在从“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中抽取教育目标时,我们要做的是从学习者本身的需要中抽取出“适合教育来满足的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也就成为了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二: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在“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作为教育目标的来源中,泰勒强调从当代校外生活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目标。这里的两个关键点是“当代”和“真正有价值”。首先,从“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中抽取的教育目标必须以时代为背景,从已经过去了的时代中抽取出的教育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从当代生活中抽取教育目标时,会出现相当多的冗余信息,我们需要通过进行大量的调查,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一种挑战。改变传统的、低效的、灌输式的应试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对于这样一项大动作的改革,我们每一位从教人员都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细致的研究,精心的准备,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去总结,去升华,得出符合本校本班学情的教学改革之路。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具体的执行者,所以,教师应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并开始尝试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从而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寻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理性地分析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优势和劣势,力求扬长避短,理性地思考如何让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力求使学生的群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行理性的思考将有利于我们深入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更新观念,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灌输式的班级授课模式由来已久,它之所以能发展至今,难以改变,必定有其存在的优势;这种授课方式单一,教师操作简单,准备什么讲什么,或者说讲什么准备什么,很少考虑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即使是有人提出问题也是少之又少,针对班容量大的现实情况,这种授课方式比较容易操作。同时应试教育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主要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其它教育,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方法,妨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作为唯一标准,挫伤了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 教育发展至今日,提出课堂改革,也就成为必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和学生群体的作用,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2勇于放手,相信学生并充分地予以鼓励 传统的教学是一节课时间几乎完全由教师掌控,有时还要提前和错后,使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的经典著作,以下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泰勒认为制订任何课程及教学都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学校应力求达到教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教学好这些学习经验?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该书主要是提出了研究以上问题的一些方法,但并不试图解答,因为对不同层次的教育、不同的学校而言,答案都将是不同的。本书虽没有回答问题,却阐明了回答这些问题的步骤,由此构成的一种基本原理,以考察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的问题。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于1949年发表了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研究范式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此书的影响,从瑞典学者胡森等人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的评论可略见一斑:“泰勒的课程基本原理已经对整个世界的课程专家产生影响”,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因此,学界往往把此书看作“达到了课程编制纪元的顶点”。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二十世纪初,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强调彻底的实际效用。一些教育界人士对工厂企业的科学化管理运动,很快作出反应,把它视为一种理想的模式竞相仿效,并把这种“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学校管理,继而又把它推衍到课程领域本身,把企业会计原理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目中。这样,学校课程的核心——学科也围绕“效率”这个轨道运转,效率等同于科学,这些观点也深深影响了泰勒,结合课程实践活动,形成了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围绕着四个中心问题运转: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围绕这四个问题,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教育目标。泰勒认为制订目标最重要的是选择,需要认真考虑来自学生的研究、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以及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以选择大量适当的目标,再通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进行筛选或过滤。当目标确定后,需要一种最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过程的方式来陈述教育目标,最有效的形式是每一个教育目标都包括“行为”和“内容”两方面,以明确指出教育的职责。 2、选择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学习经验并不等同于一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容提要]: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

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我国春秋末期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注,比罗马的昆体良《论演 说家的教育》早300年。其主要思想有:“不陵节而试”,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3.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 “班级授课制”。 4.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做中学”,开启现代教育派。 5. 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6. 美国的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 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分别被称为“活的教育 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8. 教育的概念:广义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为思想道德教育。 9.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10. 我国封建社会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

书、礼、易、春秋)。 11.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但环境决定 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收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 我国普通中学的双中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背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 生。 1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 其中思维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 18.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 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19.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 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20. 义务教育是指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 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种强制性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的思考 新课改在我乡推行已有几年,我校领导、教师从外出学习、培训到模仿学习、研究探索,一路走来,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现我就本校实施课改工作的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2012年,新课改的强劲东风席卷了黑田铺乡教育,全乡中小学组织部分领导、教师到岳阳许市中学考察学习,我校派了肖志丽(语文)老师,佘国美(数学教研组长),校长、教导等部分领导参加。考察后,各校积极响应中心校号召,开始推进新课程改革,一个学年结束了,新课改的进程怎样,效果如何?作为校长,我目睹和经历我校及本乡部分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感觉到新课程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一、新课改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大部分教师都以极大的热情对待这次新课程改革,学校在师资安排,设施配备,都向课改实施班级进行了倾斜。但由于条件的限制,课改在我校仍步履艰难。把新课改挂在嘴边老师多而有实际行动的少;注重课改形式的教师多而注重课改效果的教师少;照搬模式一味模仿的教师多而认真研究善于创新的教师少。 具体表现在: 1、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均衡。 我校12个教学班级,876名学生,25名教师。在这25名教师中,中老龄教师多,年青教师工作有热情,学历高,开展课程改革难度不大,但是中老年教师在新课改中就有些难度了。首先,是思想认识跟

不上时代的节拍。有些老年教师一直在说:“快退休了却说要搞课改,这不是班门弄斧嘛!”其次,是知识结构不符合当前的形势。学习同一节课,年轻教师和老年教师的课堂组织是截然不同的,多数老教师依然注重的是学生是否学会了,而不关注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2、部分领导的管理观念陈旧。 在新课程改革上,多数人抱着“正常运转”的态度,只注重了教学常规管理,而忽视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管理与促进。部分学校领导对课改的认识不足,工作中存在着为难和观望现象。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不能较好的将培训所学的课程标准的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 3、多数教师没有深入挖掘课改内涵。 茶余饭后,一说起课改,几乎每位实验教师都能说上几句“行话”,如: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这些教育理念一旦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便只留下了新课改理念的空壳。具体表现在:一是对课程改革认识肤浅:学生的座位排列由“排排坐”变成“方阵就是合作学习与分组讨论;把过去的“你坐下”改为“嗨、嗨,你真棒”就是尊重学生人格、提高学生自信心;不切实际滥用多媒体就是运用先进的电教手段。二是教师对新教材的驾驭走了极端。现在使用的实验教材,难度有所降低,但覆盖面广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却更高了。面对这样的教材,关键是把握每一节课的编写意图。 4、课堂教学改革注重了“形”,而忽视了“神”。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课程观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其人其事】 泰勒(Ralph Tyler,1902年生),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研究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其关于课程基本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阐述的泰勒原理也被公认为是里程碑式的课程研究范式,因此泰勒是课程论成为专门、独立学科时期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1902年生于芝加哥,1921年获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在一所中学任教。1923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康茨、贾德和查特斯。 ?后来在多所大学任教,时间最长的是芝加哥大学。 ?1953年在斯坦福大学成立“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1967年退休。 ?泰勒作为一名教师,桃李满天下:塔巴、施瓦布、比彻姆、古德莱得、布卢姆和克龙巴赫等。 ?泰勒作为一名行政人员,待人诚恳,深得人们仰慕。 ?“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就是不断地试图使自己变得更富有人情、更善于学习、更有助于他人,以及与别人一起形成一种尊重每个人的潜力、不贪图他人为自 己服务的社会”。——泰勒 ?“我只不过是把大家正在做的事情组合在一起罢了”。——泰勒 ?泰勒作为一名学者,成就非凡,被誉为“现代评价之父”、“现代课程论之父”。 【背景介绍】 1、社会背景 1929年经济大萧条给美国经济以沉重打击,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工人失业率剧增,劳动力市场上难有中学生的一席之地。据统计,1930年,成年人中有25%失业,而青少年几乎100%无法找到工作。这样,大批青少年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又回到学校注册。据统计,在1910年美国14-17岁年龄组中只有不到17%的人读高中,而到了1930年,这个年龄组中则有51%升入高中。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主要是为了避免在社会上闯荡,他们并不打算将来升大学。而在事实上,当时美国几乎所有高中的课程都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尽管实际上只有1/6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进大学深造。 2、理论背景 泰勒从本世纪上半叶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桑戴克、贾德和波特等人的学说中寻找理论依据;从现代课程理论先驱博比特《课程》、《怎样编制课程》和查特斯《课程编制》的研究成果中继承有用部分;接受了系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训练,并创造性地将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课程理论,具有心理学基础。 3、实践背景 1930年,进步教育协会在年会上决定,要从根本上对美国中学课程进行尝试性的改革研究,1931年成立“学校与学院关系协调委员会”,300所大学和学院愿意参加此项研究。1933年,进步教育协会选取30所高中参加实验研究,这些高中级有机会自由编制课程,又同时不影响部分学生升入大学。300所大学和学院对参加实验研究中学的毕业生不进行入学考试,而是根据校长推荐和学校成绩记录。1934-1942年对30所实验中学进行的实验研究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docx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考试内容 一、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 (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 “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一一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

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 (1)潜能观一一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 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 --------- 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一一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②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 ③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教案(粤教版)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汉川市麻河镇太平小学 陈文才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新学科,“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很多专家和教师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何搞好课堂教学,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程序,却涉及很少。我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交流协作、发展创新,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以“激趣导入巧引任务—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展示作品交流评价—归纳小结拓展提高”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以供交流。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团结协作,评价交流,发展创新,自主探究 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学会学习、善于合作、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现代素质。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我认为,采取以“激趣导入巧引任务—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展示作品交流评价—归纳小结拓展提高”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心得提出来,供大家批评和讨论。 一、激趣导入 巧引任务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师精心创设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小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容易被一些新奇和刺激所吸引,而对于一些抽象的、枯燥乏味的知识则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的激趣导入,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选取如下方法导入:一是对比渲染,激发欲望。例如在讲解插入艺术字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两份内容相同、形式不一样的海报(一份用艺术字,另一份没用艺术字修饰)让大家欣赏,说出自已心中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 二是样例演示,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一、作者及内容简介 该书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及评价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所著。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他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又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这本他在1949年出版的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书中提出的“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使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达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这本书原为泰勒授课时使用的讲义,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开始的,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 2.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成这些目标? 3.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 4.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 本书一共5章,前四章分别针对这四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研究方法,第五章介绍了学校教育人员如何从事课程编制工作。 二、主要内容 1.第一章 在第一章中,作者回答了他的第一个问题: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这部分主要论述了如何寻找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目标以及如何编写教育目标。 首先作者提出问题,教育目标是什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模糊不清,不易操作等问题,作者提出了从研究学习者本身、研究当代校外生活、从学科专家的建议三个方面来寻找教育目标。 从学习者本身出发就是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包括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为了找到学生的需要,我们就要找出学生的现状。现状与公认的常模之间的差距就是需要。如果想要调查学生的需要,我们需要去学校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健康、直接社会关系、社会公民关系、消费生活、职业生活、休闲生活等方面。然后将这些信息与一些理想模型进行对比,找到其中的差距,根据差距找出教育目标。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调查。这是因为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们还需要拟定一份学生兴趣的研究计划,可以通过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文献研究法搜集数据。但是单靠收集数据并不能自动地确定教育目标,这里面存在着种种困难和多种可能性。为了更好的诠释数据,就需要我们熟悉学生群体的资料,尽量全面地解释清楚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从中得到教育目标。 我们还需要从当代生活的研究中寻找教育目标。斯宾塞所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篇论文中也是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找出适合时代的教育目标。从当代生活中获得教育目标是有其逻辑的:1.因为当代生活复杂多变,我们的学生可能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学习那些50年前重要,而现在不需要的事物。例如现在的学生不需要学习怎样使用过时的计算机编程语言,那既浪费时间也不实用。2.与学习迁移理论有关,当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境与学习时的情境相似时,他更有可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而且,他更容易发觉生活与现实之间的相似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学习时提供更多的实例,使他能在日后有更多运用这

4 教育教学基础知识精选

教学基础知识问答选录 1.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的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是:①面向全体学生;②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③让学生主动发展. 2.素质教育对广大教师的自我完善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实施,广大教师除要具有合格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①全面育人的思想素质;②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智慧;③参与发展和研究的意识能力; 3.简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教育领域来讲,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道德教化,能力培养,文化传承及创新等多种功能,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教育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学生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体性,既担任了相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义务,又有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能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和张扬个性的同时,实现其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教育本身需要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自身也是具有生长性的,也需要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教育事业的生命力和活力,保持发展和前进的势头. 4.请说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实质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5.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教育本身要现代化,即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进行改革,更新,充实和发展. 教育要面向世界,有三层涵义,一是了解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二是培养学生具备面向世界所需的素质;三是使我国的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立手世界教育之林. 教育面向未来,涵义有三:一是教育应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相适应;二是教育应考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三是探讨教育本身的变革趋势.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教育面向现代化"是基础,核心,出发点. 7.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职业活动的各种心理素质,以自己优秀的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的心灵,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首先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意识素质,面对自身从事教育实践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活动有所觉知.这主要指教师要具备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 其次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情感素质.教师崇高的职业情感是推动积极工作的强大力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的职业情感,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两个方面. 第三,教师要有优良的职业能力素质.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教师的职业能力应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分配注意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优秀的思维力,较强的语言能力和相当强的组织能力. 最后,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兴趣素质.要做好一项工作,离不开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如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以苦为乐,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应该有对探索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兴趣,对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兴趣,以及对自己所任学科的兴趣. 8.怎样理解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的心理品质之一.它是指对学生行为表现的敏感性及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在四个方面: (1)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愿望,运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思维教育;同时,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向正确的道路. (2)随机应变.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果断地处理意外事情,及时调节和消除矛盾行为. (3)对症下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

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详解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开展学科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 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