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课件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防雷保护ppt

防雷保护措施的必要性
02
为了减少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采取必要的防雷保护措施是
至关重要的。
防雷保护措施的分类
03
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被动防雷措施和浪涌保护器等主动
防雷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免受雷电侵害。
展望
加强防雷装置的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装置,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 能力。
应用先进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水 平。
增加防雷教育
加强公众对雷电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增加防雷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防雷意识,有助于减 少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降低接地电阻可以减少雷击对设备的冲击,提高设备的耐雷水
平。
接地电阻应按照国家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确保其电阻
03
值符合要求。
设备与线路的防雷保护
对设备进行防雷保护,可以在设备外壳、内部线路、信号线 等处安装相应的防雷器或浪涌保护器。
对线路进行防雷保护,可以在线路入口处装设避雷器或浪涌 保护器,以及在线路中间和末端装设相应的防雷装置。
防腐与防水
对防雷保护装置进行防腐和防水处理,以延长 其使用寿命。
防雷保护装置的更换
定期更换
01
根据防雷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实际状况,定期进行装置的更
换。
故障更换
02
当防雷保护装置出现故障无法修复时,需进行更换。在更换时
,应选用与原装置性能和规格相匹配的新的装置。
升级更换
03
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和改造,有时需要对原有防雷保护装置进
输电线路情况
《配电网防雷保护》PPT课件

图7–1(a)是标准波形,它是由双指数公式所表示的波形
iI0(etet)
(7–4)
这种表示是与实际雷电流波形最为接近的等值波形,但
比较繁琐。当被击物体的阻抗只是电阻R时,作用在R上的 电压波形u和电流波形i是相同的。双指数波形也取作冲击绝
缘强度试验电压的波形,对它定出标准波前和波长为
1.2/50μs。
雷暴日的分布与地理位置有关。一般热而潮的地区比冷而干 燥的地区多,陆地比海洋多,山区比平原多。就全球而言,雷电 最频繁的地区在赤道附近,雷暴日数平均约为100~150日,最多 者达300日以上。我国年平均雷暴日分布,西北少于25日,长江 以北25~40日,长江以南40~80日,南方大于80日。我国规程规 定,等于或少于15日雷暴日的地区称为少雷区,40雷暴日以上的 称为多雷区,超过90日的地区为特殊强雷区。在防雷设计中,应 根据雷暴日分布因地制宜。
雷电流的幅值和波前时间决定其上升的陡度——电流时
间的变化率。雷电流的陡度对过电压有直接的影响,也是一 个常用重要参数,雷电流波前的平均陡度
I 2.6
(7–3)
(3)雷电流极性及波形
国内外实测结果表明,75%~90%的雷电流是负极性, 加之负极性的冲击过电压波沿线路传播衰减,因此电气设 备的防雷保护中一般按负极性进行分析研究。
带有大量电荷的雷云(实测表明多为负极性),在其周
围的电场强度达到使空气绝缘破坏的程度(约25~30kV/cm),
空气开始游离,形成导电性的通道,通道从云中带电中心向
地面发展。在先导通道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方向受偶然的因
素影响而不定。但当距离地面达某一高度时
,
先导通道的头部至地面某一感应电荷的电场强度超过了其它 方向,先导通道大致沿其头部至感应电荷的集中点的方向连 续发展,至此放电发展才有方向。如果配电网中的线路或设 备遭受雷击时,将通过很大的电流,产生的过电压称为直击 雷过电压。
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培训课件(ppt93页)

❖
2006年6月6日星期二
EXIT
表7-1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交流有 效值)(v)
选用举例
额定值
空载上 限值
42
50
在有触电危险的场所使用的手持式电 动工具等
36
43
在矿井、多导电粉尘等场所使用的行 灯等
24
29
工作空间狭窄,操作者容易大面积接 触带电体,如在锅炉、金属容器内
12
15 人体可能经常触及的带电体设备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6
8
2006年6月6日星期二
EXIT
❖ 触电及防护
❖ 触电的概念及其危害
人体也是导体,当人体不同部位接触不同 电位时,就有电流流过人体,这就是触电。
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与“电伤”两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 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重则危及生命;
❖电伤是指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 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它可伤及人体内部,甚 至骨骼,还会在人体体表留下诸如电流印、电 纹等触电伤痕。
❖ 严格遵循设计、安装规范;
电气设备、线路的设计、安装,应严格遵 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做到精心设计,按图 施工,确保质量,绝不留下事故隐患。
2006年6月6日星期二
EXIT
❖ 加强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工作
应定期测量在用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及接 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确保处于合格状态; 对安全用具、避雷器、保护电器,也应定 期检查、测试,确保其性能良好、工作可 靠。
供电工程电气供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ppt课件

接地电流、对地电压 及接地电流电位分布图
1-接地体 2-流散电场 3-接地电流的地中电位分布
IE
3 1
2
≈20m
1 2
UE
续上页
(三)接地类型 1. 功能性接地 为保证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而进行的接地,例如电 源中性点的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等的接地,又称工作接地。
2. 保护性接地 为了保证电网故障时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进行的接地。包括:
E E
5
1-接地体 2-接地干线 3-接地支线 4-电气设备 5-连接扁钢
2024/1/27
续上页 (二) 接地电流与对地电压 电气设备在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将
通过接地体以半球形向大地中散开,如图 所示。
在距离接地体越远的地方,半球的球 面积越大,其散流电阻越小,相对于接地 点处的电位就越低。
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如:接地的外 露可导电部分和接地体等,与零电位的 “大地”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地部分的 对地电压。
变配电所中一般需要通过装设阀式避雷器或氧化锌避雷器对变压器进 行雷电侵入波的防护。
避雷器的选择,必须使其伏秒特性与变压器伏秒特性合理配合,并且 避雷器的残压必须小于变压器绝缘耐压所能允许的程度。
避雷器应尽可能靠近变压器安装。避雷器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低压侧 接地中性线及金属外壳连在一起接地。
续上页
1~2km 架空线
安全保护接地
为防止由带电导体的绝缘损坏所造成人体受到 间接电击,而将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 行的接地。
过电压保护接地 为防止过电压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危害而 进行的接地,如防雷接地。
防静电接地
为了消除静电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危害而 进行的接地。
3. 功能性与保护性合一的接地(如屏蔽接地)
1-接地体 2-流散电场 3-接地电流的地中电位分布
IE
3 1
2
≈20m
1 2
UE
续上页
(三)接地类型 1. 功能性接地 为保证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而进行的接地,例如电 源中性点的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等的接地,又称工作接地。
2. 保护性接地 为了保证电网故障时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进行的接地。包括:
E E
5
1-接地体 2-接地干线 3-接地支线 4-电气设备 5-连接扁钢
2024/1/27
续上页 (二) 接地电流与对地电压 电气设备在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将
通过接地体以半球形向大地中散开,如图 所示。
在距离接地体越远的地方,半球的球 面积越大,其散流电阻越小,相对于接地 点处的电位就越低。
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如:接地的外 露可导电部分和接地体等,与零电位的 “大地”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地部分的 对地电压。
变配电所中一般需要通过装设阀式避雷器或氧化锌避雷器对变压器进 行雷电侵入波的防护。
避雷器的选择,必须使其伏秒特性与变压器伏秒特性合理配合,并且 避雷器的残压必须小于变压器绝缘耐压所能允许的程度。
避雷器应尽可能靠近变压器安装。避雷器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低压侧 接地中性线及金属外壳连在一起接地。
续上页
1~2km 架空线
安全保护接地
为防止由带电导体的绝缘损坏所造成人体受到 间接电击,而将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 行的接地。
过电压保护接地 为防止过电压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危害而 进行的接地,如防雷接地。
防静电接地
为了消除静电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危害而 进行的接地。
3. 功能性与保护性合一的接地(如屏蔽接地)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课件

深入研究雷电活动规 律,提高雷电预警和 防范的准确性和时效 性。
推广应用新型防雷材 料,如金属氧化物避 雷器等,提高设备的 耐雷水平。
智能化防雷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等技术,构建智能化防雷监测预
警系统。
通过智能化分析,实现对雷电活 动趋势的预测和预警,提前采取
防范措施。
实时监测变电所设备的运行状态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防雷隐
改进思路
根据防雷保护效果评估结果,对 防雷保护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
改进措施
加强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测试和降 阻处理,更换老化避雷器,完善
雷电监测系统等。
预期效果
改进后,变电所的防雷保护能力 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电力系
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04 变电所防雷保护 的未来发展
新型防雷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研发更高效、可靠的 防雷设备和技术,提 高变电所的防雷能力 。
雷电侵入波的防护措施
总结词
通过在变电所内安装浪涌保护器等设备,防 止雷电侵入波对变电所设备造成损坏。
详细描述
雷电侵入波是指雷电击中变电所附近的其他 物体,产生雷电感应,进而侵入变电所的设 备中。为了防止雷电侵入波的危害,需要在 变电所内安装浪涌保护器等设备。这些设备 能够吸收雷电侵入波的能量,并将其泄放入 大地,从而保护变电所的设备不受损坏。
对未来变电所防雷保护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的变电所防雷保护技术将更加先进和成熟。在雷电监测、预警和防护等方面,有望实现更加 精准和高效的保护效果,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防雷设备的维护和检查
总结词
定期对防雷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 有效性。
10kV配电线路防雷技术简介 ppt课件

100
70
爬电距离≥mm 320
90
2
310
90
4
400
备注
重量轻,强度高,自洁 性高,不易老化,但易
碎,运输不便 重量轻,强度高,耐磕 碰,安装方便,但易丧
失憎水性且易闪络
电气性能优越,抗脆性 好,但造价高
PPT课件
6
绝缘和避雷器损坏图
PPT课件
7
绝缘损坏图
PPT课件
8
绝缘损坏图
PPT课件
9
绝缘子的特性:
优点
缺点
建设成本低
容易闪络,基本淘退
绝缘水平适中,机械负荷力 强,绝缘自恢复能力强 绝缘水高,能弃线保杆,能 降低雷击闪络
绝缘水平适中,机械负荷力 强 雷击自爆,雷击故障容易查 找 重量轻,施工方便,憎水性 强耐污闪。
PPT课件
有时闪络痕迹在内部
机械负荷力差,经常双支 撑使用后改善增强;绝缘 水平较高。 雷击后有劣质、零值绝缘 子难查找 绝缘水高使得设备故障率 增加 雷击闪络后故障痕迹不明 显,不易觉察;机械负荷 力有限,运行年限后应试 验。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4、安装摘挂式避雷器 主要解决氧化锌避雷器了不停地检修问题。 其缺 点是: 1、保护范围小,全线装设的投资成本较大 (必须接 地); 2、避雷器阀片长期承受工频电压,容易老化; 3、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电阻难以达标; 4、引线太长时保护水平降低,最好只做台区保护。 5、技术参差不齐,不同厂家配件不能互换。
缺点:需要隔基接地处理,投资成本大; 雷击架空避雷线后容易造成反击闪络; 定位高度较低时雷电先导容易产生绕击闪络。 无法改变线路的绝缘陡度。
PPT课件
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配电架空线路受到需击时,需电冲击波就向导线两端流动。
这种流动的冲击波称为进行波。
为了保护与线路连接的电气设备不受进行波的冲击,在10kV及以下的配电系统中,主要依靠阀型避雷器作为防雷保护。
10kV配电线路是三相三线制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方式,因此,发生单相接地时往往不会造成开关掉闸。
所以在防雷保护中,主要是防止相间短路,常采用的保护措施有:
(1)10kV架空线路,大多使用混疑土杆,铁质横担对于雷电冲击波相当于自然接地状态。
为了防止雷击引起绝缘子击穿,造成导线相间短路,烧断导线,可采取提高瓷绝缘等级的办法,并定期进行清扫维护保持其耐压水平,防止和减少绝缘子击穿事故。
(2)配电线路上的柱上油路器和荷开关,由于绝缘水平不高,相间距离较小,应防正受雷击时引起闪络,造成短路。
通常在设备的一侧或两侧装设阀型避雷器进行保护。
其接地线要与被保护设备的金属外壳相连接,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
(3)10kV配电线路相互交叉或与低压线路、通信线路等交叉时,其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mo交叉档两端杆塔的瓷绝缘铁脚应可靠接地。
(4)低压配电线路绝缘水平较低,当遭受雷击时,雷电冲击波可能沿线路侵入室内,引起人身和设备事故。
为了降低雷电波的幅值,可以把引入线上的绝缘子螺杆接地,接地电阻不超过300。
为保护直人式电度表,特装设低压阀型避雷器作为防雷保护。
第20讲电力系统防雷保护三课件

因此避雷器动作产生的负波到首端,发生反射后又回到 避雷器处时,已经过了雷电波的峰值,因此可不考虑它 的影响。
回路方程:
避雷器伏安特性:
用图解法,可 求出流经避雷 器的最大电流
11
由回路方程可得:
例子:220kV线路的冲击绝缘强度U50%=1200kV,线路波
阻=400,变电站中FZ-220J型避雷器的Ub-5=664kV,
由上式可得单进线运行时避雷器上最大电流:
可见,避雷器中的雷电流不超过5kA ,这也是避雷器残压按照
5kA考虑的原因。
12
变电站外落雷,流经单路进线的变电站避雷器雷 电流幅值计算的结果
13
(2) 进入变电站的雷电波的陡度
从最严重情况出发,设侵入波为直角波,幅值为U50%, 则侵入波会发生电晕,导致波形变形与衰减。
27
一、进线段保护的作用
1) 雷电波流过进线段时,将因冲击电晕而发生 衰减和变形,降低波的幅值与陡度。
2) 进线段可限制流过避雷器的冲击电流幅值
假设最严重的情况:进线段首端落雷,线路上只接有一个避雷器, 求此时流过避雷器的电流
10
(1) 进线段首端落雷, 流经避雷器的电流
雷电侵入波的最大幅值为线路绝缘的冲击闪络U50%。雷 电波在1-2km内往返一次的时间为:
16
10.2.4 变电站防雷的几个具体问
题
(一) 三绕组变压器的保护
当变压器高压侧有雷电波侵入时,通过绕组间的静电 耦合和电磁耦合,会使得低压侧上出现过电压。 1) 双绕组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一般两个绕组上的 断路器都是闭合的,两侧都有避雷器保护,因此可不 考虑。 2) 三绕组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可能有高压、中压 绕组工作而低压绕组开路的情况。由于低压绕组对地 电容很小,因此它可能感应很高的过电压,危及纵绝 缘。避免危险的方法:在任意一相上加装一个避雷器。 中压绕组因为其绝缘水平较高,因此不需要考虑这种 感应过电压。
回路方程:
避雷器伏安特性:
用图解法,可 求出流经避雷 器的最大电流
11
由回路方程可得:
例子:220kV线路的冲击绝缘强度U50%=1200kV,线路波
阻=400,变电站中FZ-220J型避雷器的Ub-5=664kV,
由上式可得单进线运行时避雷器上最大电流:
可见,避雷器中的雷电流不超过5kA ,这也是避雷器残压按照
5kA考虑的原因。
12
变电站外落雷,流经单路进线的变电站避雷器雷 电流幅值计算的结果
13
(2) 进入变电站的雷电波的陡度
从最严重情况出发,设侵入波为直角波,幅值为U50%, 则侵入波会发生电晕,导致波形变形与衰减。
27
一、进线段保护的作用
1) 雷电波流过进线段时,将因冲击电晕而发生 衰减和变形,降低波的幅值与陡度。
2) 进线段可限制流过避雷器的冲击电流幅值
假设最严重的情况:进线段首端落雷,线路上只接有一个避雷器, 求此时流过避雷器的电流
10
(1) 进线段首端落雷, 流经避雷器的电流
雷电侵入波的最大幅值为线路绝缘的冲击闪络U50%。雷 电波在1-2km内往返一次的时间为:
16
10.2.4 变电站防雷的几个具体问
题
(一) 三绕组变压器的保护
当变压器高压侧有雷电波侵入时,通过绕组间的静电 耦合和电磁耦合,会使得低压侧上出现过电压。 1) 双绕组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一般两个绕组上的 断路器都是闭合的,两侧都有避雷器保护,因此可不 考虑。 2) 三绕组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可能有高压、中压 绕组工作而低压绕组开路的情况。由于低压绕组对地 电容很小,因此它可能感应很高的过电压,危及纵绝 缘。避免危险的方法:在任意一相上加装一个避雷器。 中压绕组因为其绝缘水平较高,因此不需要考虑这种 感应过电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配电网一般靠变电站出线侧和配电变压器高压侧
的避雷器保护,线路中缺少避雷线保护而易受雷
击,即使这些避雷器动作,较高的雷电过电压也 会使线路绝缘子击穿放电。目前6~10 kV电网所
用避雷器(包括新型氧化锌或老式碳化硅的、带
或不带间隙的)较杂,其额定电压、动作电压及
其残压差异较大。而配电网又极易由雷电过电压 引发弧光接地过电压(可达3.5 倍系统最大运行电 压,系统最大运行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05~1.1 倍;最高时可达到额定电压的1.15倍)和铁磁谐 振过电压(可达3倍最高运行电压),经常导致避雷
7、雷电过电压造成的闪络具有瞬时性,绝 缘子闪络后一般都能自行恢复绝缘,自动 重合闸是减少雷害事故、保证供电可靠性 的主要手段,但种种原因使6~10kV电网 自动重合闸投运率不高,这也是中压电网 雷害事故偏高的主要原因。
配电线路受到雷击时,雷电冲击波就
向导线两端流动,这种流动的冲击波又称 作进行波。为了保护与线路连接电气设备 免受进行波的冲击,在10kV及以下的配电 系统中主要依靠加装阀式或金属氧化物避 雷器做为防雷措施。
由于高压绕组接成星形,且中性点不接地,因
此在高压绕组中,虽有脉冲电势,但无冲击电流。 冲击电流只在低压绕组中流通,高压绕组中没有 对应的冲击电流来平衡。因此,低压绕组中的冲 击电流全部成为激磁电流,产生很大的零序磁通, 使高压侧感应很高的电势。由于高压绕组出线端 电位受避雷器残压固定,这个感应电势就沿着绕 组分布,在中性点幅值最大。因此,中性点绝缘 容易击穿。同时,层间和匝间的电位梯度也相应 增大,可能在其他部位发生层间和匝间绝缘击穿。 这种过电压首先是由高压进波引起的,再经低压 感应至高压绕组,通常称之为反变换。
1、装设避雷线保护:
架空线路安装避雷线,沿线及设备均可 得到保护。由于线路绝缘薄弱,耐雷水平 低,所以10kV架空线路一般不装避雷线 (可以装设进线段保护),但特殊地段需 装避雷线时,混凝土电杆都要按设计要求 做接地处理。
3、改善配电网杆塔和防雷装置的接地:
①35kV进线段有架空地线杆塔的接地电阻 应≯10Ω,终端杆接地电阻应≯4Ω。
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一、配电网防雷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配电网防雷现状及原因分析
6~10kV配电网无避雷线保护、绝缘 水平低,易受直击雷和感应雷的危害,据统 计配电网总故障中雷击跳闸80%左右,柱上 开关、刀闸、避雷器、变压器、绝缘子等设 备遭受雷击损坏,甚至有些配电所10kV线路 在雷电活动强烈时全部跳闸,极大影响了供 电可靠性和电网安全。通过对架空配电线路 的雷击现状分析,来实现架空裸导线和低压 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
②避雷器等防雷设备的接地引下线要用圆钢 或扁钢,应防止连接处锈蚀和地下部分锈 蚀开路现象发生。
低压架空线路
分布较广,多数是 直接引入市内。低 压架空线路绝缘水 平较低,人身接触 的机会又多,遭受 雷击时,雷电冲击 波可能沿线路侵入 室内,引起人身和 设备事故。为了降 低雷电波的幅值, 一般可采用以下保 护措施:
(三)配电设备和配电所的防雷保护
当低压进波为 10kV,接地电阻为5Ω 时,高压绕组上的层
间梯度电压可能超过 配电变压器的层间绝 缘全波冲击强度一倍 以上,这种情况,变 压器层间绝缘肯定要 击穿。
正变换电压
变压
器层间绝缘击穿。
(2)反变换过电压作用。当雷电波由高压侧 线路侧侵入,引起避雷器动作时,在接地 电阻上流过大量的冲击电流,产生压降, 这个压降作用在配电变压器低压绕组的中 性点上,使中性点电位升高,当低压线路 比较长时,低压线路相当于波阻抗接地。 因此,在中性点电位作用下,低压绕组流 过较大的冲击电流,三相绕组中流过的冲 击电流方向相同、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 磁通在高压绕组中按变压器匝数比感应出 数值极高的脉冲电势。
器爆炸。另外还有些避雷器因质量差而在运行中
受潮,或间隙动作后不能可靠熄弧而爆炸,造成 电网接地短路事故。
2、电网中避雷器接地存在较多问题:
①受场所限制。相当多配电型避雷器接地电 阻超标(达上百欧姆);
②接地引下线损坏。引下线有些用带绝缘外 皮的铝线,内部折断不易发现,两端头连 接头易氧化锈蚀;还有些在埋入土中与接 地体连接处产生电化学腐蚀甚至断裂(这在 环境污秽场所中较为严重),使避雷器等防 雷设备形同虚设。
反变换过电压。雷电波引 起避雷器放电, 雷电流 接地电阻上产生压降, 使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电 位升高, 低压绕组流过 较大的冲击电流,此电 流为激磁电流, 在高压 侧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 , 这感应电压沿绕组分布, 在中性点幅值最大 中 性点绝缘容易击穿。
6、配电网直接向用户供电,用户多无备用 电源,线路和防雷设备长期无法正常检修 维护,绝缘弱点不能及时消除,耐雷水平 下降,雷击跳闸率上升。
4、为节约线路走廊用地和投资,常用多回 路(大多3~4回,也有6~8回)同杆架设。 而一旦雷击线路,绝缘子对地闪络并产生 较大工频续流,则持续的接地电弧会波及 同杆架设的其他回路而同时接地短路,造 成同时跳闸,甚至倒杆断线的事故。
5、目前大多数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是只 在变压器高压侧装一组避雷器而低压侧不 装。这在北方少雷区可行,但在南方多雷 区和山区,配变常遭雷击损坏(这主要由 反变换、正变换过电压所致),造成线路 接地短路并跳闸。
3、柱上开关和刀闸处有些未装避雷器保护或 仅装在开关一侧,开关或刀闸断开的线路 遭雷击时,雷电压将不沿线路传播而是在 断开处经全反射后升高1倍,危害开关或刀 闸的绝缘甚至击穿。如10kV柱上开关或负 荷开关在断开运行位置时很容易被雷击坏 的原因所在。(在断口出现2倍雷击电压, 如安装避雷器后,雷电流可通过避雷器释 放)
正变换过电压示意图
正变换—当雷电波由低压 线路侵入时,配电变压 器低压绕组就有冲击电 流通过,这个冲击电流 按匝数比在高压绕组上 产生感应电动势,使高 压侧中性点电位大大提 高,它们层间和匝间的 梯度电压也相应增加。 这种由低压进波在高压 侧产生感应过电压的,yn0接线时,宜在低 压侧装设一组阀式避雷器或金属氧化物避 雷器。
2、对多雷地区的低压架空配电线路,宜在线 路进户前50m处安装一组低压避雷器,入户 后再装一组低压避雷器。
3、在进户线每一支持物或进户杆上的绝缘子 螺杆(铁脚)及铁横担应一并接地。接地 电阻不超过30Ω,
4、为防止雷击损坏事故,对柱上变压器台低 压计量配电箱出线处应装设一组低压避雷 器作为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