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法规期末考试大纲

新闻传播法规期末考试大纲
新闻传播法规期末考试大纲

名称解释

1、新闻传播法规: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传统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狭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

3、新闻传播法规的渊源:即新闻传播法规的各种表现形式,主要有法律、判例、习惯和条约等。

4、新闻传播法制:是指新闻传播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5、媒介审判:所谓媒介审判,是指新闻传播媒体在报道消息、评论是非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造成破坏司法原则的后果。媒介审判具有两大负面影响:(1)亵渎了法制原则。

(2)导致新闻传播媒体角色错位。

6、煽动,即煽惑,鼓动。是指通过语言、文字公然宣传,或借助于广播、影视、戏剧、书画等方式鼓吹自己的观点,以达到其非法的目的。

7、依照法定程序确定:是指国家赋予一定管理职权的单位,根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对该事项才能作为国家秘密受国家有关法规的认可和保护,特殊情况下,需经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审定后,确定为密或非密以及属于何种密级。

8、所谓保密工作,就是从国家安全和利益出发,将国家秘密控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防止被非法泄露和利用,使其自身价值得到充分有效地实现所采取的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简而言之,是指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密切相关的保守国家秘密的一切活动。

9、所谓泄密: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10、窃取:是指使用秘密手段盗窃属于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资料或物品的行为。

11、刺探:是通过各种渠道、使用各种手段,非法探知国家秘密或者情报资料的行为。

12、收买:是指用金钱、色情和其他物质利益等手段向掌握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人员获取国家秘密或者情报资料或者物品的行为。

13、非法提供:是指国家秘密持有者或知悉者非法出卖、制服、告知其他不应知悉该项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人的行为。

14、故意泄密行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家机密失控、国家的安全利益受到损失的结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这是一种自觉地有意识地违反保密法规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15、过失泄密行为,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泄露国家机密的后果,却因思想麻痹、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或者虽然已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后果的行为。

16、淫秽出版物:淫秽出版物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具有下列内容之一,挑动人们的信誉,足以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而又没有艺术价值或各学价值的出版物。其他淫秽物品:包括具体描述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地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电子刊物、图片、文章、短信息等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电子信息和声讯台语音信息。

17、制作:是指编写、摄影、绘画、录音、录像等行为。

复制:是指用印刷、影印、翻拍、翻录等手段使淫秽物品从意见变成许多件,从少量变成大连。

出版:是指以书籍、报纸、杂志、图片、音像制品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出售,不管是合法的形式,还根本是非法的。

贩卖:是指通过购入、销售淫秽物品赚钱的行为。

传播:是指向他人扩散淫秽物品的行为,如出租、播放、互联网传输等。

18、邪教: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奖励,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步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19、舆论监督是指:新闻传播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治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20、新闻侵权行为,也称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21、名誉权: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

22、法定性是指:名誉权是一种法定权利,我国的《宪法》和其他法律都有关于名誉权受法律保护的规定。

23、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指:用发表新闻的手段使公民或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伤害的行为。

24、侮辱行为是指:行为人以暴力、语言或文字等形式贬低他人名誉、毁损他人人格的行为。

25、所谓诽谤:是指故意捏造或散布虚假的事实已毁损他人的名誉.

26、过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侮辱、诽谤等行为时的某种心理状态。

27、所谓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向他人公开或被知悉的秘密。

28、隐私权,就是指法律保护的公民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的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的人格权利。

29、新闻侵害隐私权:是指在新闻作品中公开他人隐私而使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的行为。

30、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或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

31、肖像权是指公民的个人形象通过摄影、造型或其他形式再现所享有的专有权以及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第一,肖像是自然人外部形象的再现,是固定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第二,肖像是可以为人力所支配的。第三,肖像还具有财产性的特征。

32、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法律赋予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享有的专有权利。

33、所谓排他性,是指这种权利为权利人专用,其他人不得擅自行使。

34、所谓财产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者享有的转让、授权或许可他人以复制、表演、播放等方式使用其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35、新闻作品著作权是指作者创作完成新闻作品后享有的和新闻作品相联系的专有权利。

36、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认可,无法律许可,擅自对他人的作品剽窃、篡改、假冒或以其他非法手段行使作者的专有权利,从而损害著作权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行为。

37、新闻侵权诉讼中的抗辩事由,是指新闻传播媒体或新闻记者在新闻侵权诉讼中,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主张,提出其诉讼请求不曾或不完全成立的某种相应的事实主张。

38、道德原则,或称作道德根本原则、道德基本原则,是整个道德规范体系的精髓,是不同的道德规范体系相区别的最根本和最显著的标志。

39、道德评价,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一定道德原则、善恶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去评价他人、衡量自己的行为。

40、社会舆论,是一定社会、阶级、集团、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与价值原则,对特定的个人或群体的道德行为以及社会现象作出善恶的价值判断。

41、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道德培养,将一定的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最终转化为道德主体自觉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简答:

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一是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

二是“两个服务”方向的原则。三是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2、在我国,《宪法》确立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有两层内涵:一是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

权。《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旅行、示威的自由。”二是言论出版自由权利不可滥用。

3、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

1)禁止发表煽动言论

2)禁止泄露国家秘密

3)禁止破坏民族团结

4、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

1)禁止散布谣言

2)禁止宣扬邪教

3)禁止传播淫秽、色情内容

4)禁止渲染凶杀、暴力内容

5、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

1)新闻传播与名誉权

2)新闻传播与隐私权

3)新闻传播与肖像权

4)新闻传播与著作权

6、实行批准登记制的意义有两点:一是确保媒体切实遵循《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充分发挥积极的功能;二是便于对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规模、总体布局、资源配置进行调整。

7、根据2005年颁行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的精神,中央单位创办正式报刊,由报刊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地方单位创办正式报刊,由报刊主管部门向所在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准并报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新闻总署审批。

7、报纸违规表现形式

1)从报刊出版违规的实际情况看,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擅自改变刊期、随意改变开版或版数、临时增版、增刊,或是将专版、专刊、临时增版增刊转由社会外编辑部或个人承包,或使用一个刊号办多份报纸,或是故意把专版、专刊名的字号放大并占据报头位置,造成一种假象。

2)报纸违规出版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擅出版各种增刊、专刊,或者搞“一号多报”。

3)违规出版秩序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以“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等为代表的专版、专刊的刊头字眼直接或间接取代报头名称,专刊、专版俨然是一份单独的报纸。

4)有关出版秩序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直接或间接或变相转让、出卖报刊号或版面的行为。

5)非法出版,主要表现为伪造、假冒合法出版的报刊名称从事非法出版和未经申请批准、登记注册手续就私自编辑出版报刊。

6)擅自编印非法报刊在少数非法营利机构、企业和个体中都有发生。

8、关于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实行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的制度,以确保重大政务新闻的权威性、真实性与准确性。

9、新华社作为党和国家发布新闻的机关,凡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决定、重要文件、重要会议新闻、重要领导人的重要活动和同外宾会见、会谈时发表的涉及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谈话、重要人事任免、领导人去世等新闻,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书记处书记会议决定中一些可以公开报道的内容,均由新华社及时发布新闻。

10、灾害性新闻与气象信息的发布与报道:在我国,有关地震、传染病等各类天灾人祸,以及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的新闻与信息的发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均由国家指定的部门统一发布,新闻传播媒体不得擅自报道,以保证新闻与信息的准确无误,避免不

实传闻影响社会安定与秩序,给公众带来惊扰与损失。

11、司法新闻的发布与报道:因司法工作的特殊性而需遵循一些特殊的法律规范。新闻从业人员在采访与报道司法新闻时,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何时报道,必须尊重政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和信息发布程序,服从司法部门的指引。

12、广告的发布与规范:广告与新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广告来说,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体是广告宣传最有力的载体,是广告客户联系消费者最经常利用、最有效的工具。

13、1994年10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14、广告必须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这是我国广告发布的三条基本原则。广告必须真实,这是我国广告发布的首要原则。广告的真实性,是提高商品生产经营者和服务提供者的商业性信誉、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为了维护广告的真实性这一原则,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与禁止虚假广告的发布。

15、广告内容的合法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不得对国家禁止生产的商品或开展的服务事业作广告;

二是虽然属于允许生产的商品或开展的服务,但国家禁止作广告宣传的,不得在广告中宣传上述商品或服务;

三是广告内容与其所推销的商品或所介绍的服务相一致,不得含有虚假的成分;

四是广告内容不得含有法律明文禁止使用的表现方式。

16、在新闻传播中,主要有两种情况涉及危害国家安全问题:一是以言论煽动危害国家安全;二是非法窃取或泄露国家秘密。

17、在新闻传播媒体与政府力量长期博弈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新闻媒体的限制和约束:1)立法性禁止

2)战时新闻管理:国家在战争状态下,对新闻传播进行限制是一个例行做法。

3)政府的“繁重的举证责任”。政府要想象丁某一个它认为有损国家安全的报道,必须承担证明使用该限制实属正当的举证责任。

18、煽动不同于一般的言论,一般说来,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表法方式的非理性。

第二,内容的非事实性。

第三,表现形式的公开性。

第四,有激发他人反常行为的目的。

19、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山东最有以下几类:

1)煽动国家分裂罪

2)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3)煽动民族仇视、民族歧视罪

4)煽动群众抗拒法律实施罪

5)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

20、如果新闻传播媒体的把关人员出于疏忽大意而致使书报刊上、广播中、电影电视画面上出现了不利于国家安全的内容,就不应该认定责任人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而应作为严重失职处理,给以适当的行政处罚。

21、批评建议权是我国公民受宪法保护的一项民族权利。

22、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其意义在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促进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杜绝违法乱纪现象。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体即借助于舆论监督来实现的。当然,任何一种权利缺乏约束,都会导致滥用。批评建议权也同样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行使。任何引起扰乱国家政府内部治安的言论都构成煽动诽谤罪。

23、根据以下规定,国家秘密应具备三个要件:

第一,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第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第三,在一定时间内只限制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24、《刑法》对于泄密罪及其法律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大致来说包括三种罪名:1)泄露国家秘密罪

2)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3)非法获取或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

25、侵犯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6、非法获取与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有一定区别。首先,两者行为对象不同。其次,两者行为方式不同。P161

27、泄露现象有四种:

一是国外情报机构渗透进来窃取经济技术秘密;

二是在外贸洽谈中无意或者有意泄露秘密;

三是通过通信邮电方式把国家秘密泄露出去;

四是在报刊上刊登了不该刊登的秘密。

28、泄密的“多发区”主要有五方面:

第一,在政治方面,有的传媒热中于抢先报道党和政府及有关领导机关尚在研究中和尚未公开的重大决策、方针,抢先报道按照有关规定应当统一发布的重大政治新闻,这类信息在正式发布以前一般属于国家秘密。披露国家的外交活动和海峡两岸上层交往、祖国同海外华人、华侨交往的所谓“秘闻”,也几乎肯定会触及国家秘密,并且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损害后果。

第二,在军事方面,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方针和规划,军事领导机关的重大决策,重要军事会议,军队的组织编制、实力、设防部署、军事调动、军事演习、军事禁区、重要军事设施等情况,以至部队的番号、名称、任务,以及国防科技研究的重要成果和有关国防经费、国防工业的种种事项,无疑都是外国情报机关求之不得的重要情报。

第三,在公安、司法方面,擅自披露公安侦破手段、公安机关实力和其他工作秘密,案件审判过程中研究情况等,都属于泄密。

第四,在经济方面,轻易披露正在研究中或尚未公布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决策,报道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公布的计划数字、统计数字和国家经济情况,特别是关于物价、货币、工资、税率、汇率、利率等预期变动情况,某些重要原料和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等,往往会使国家利益招致很大的损害。

第五,在科技方面,详细报道我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特别是能够反映高新技术领域突破的、反映国家防御和治安实力的科技成果,往往造成泄密。无保留地披露先进科技成果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工艺流程以及配方等,实际上是把我国付出很大的代价获得的无形资产拱手送人。

29、新闻出版单位有必要实行以下四项保密制度:

第一,自审与送审相结合的保密审查制度。

第二,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

第三,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的批准制度。

第四,新闻发布制度。

30、《保密法》的不足:

第一,现行《保密法》对国家秘密的定义和界定过于宽泛。

第二,定密标准模糊。

第三,定密主体多样化,随意性强。

第四,保密行政权力缺乏监督和救济,按现行法律规定,公民无法对保密事项提出异议,也无法提起行政诉讼。

31、维护公序良俗世是各国法律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它包括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方面。

32、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反映社会、参与社会、干预社会,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行程非常复杂的互动关系和互动制约关系,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对社会有巨大的影响力。

33、我国于1979年制定的《刑法》没有淫秽物品的概念,只在第170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制作、贩卖淫书、淫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罚金。”34、传播淫秽色情内容的法律制裁:

1)刑事处罚2)治安管理行政处罚3)文化行政处罚

35、禁止宣扬邪教、暴力和其他危害社会的内容。如禁止宣扬邪教、亵渎宗教信仰,禁止渲染凶杀暴力和教唆他人自杀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

36、邪教特征:

其一,斜角不是宗教、气功而又常常冒用宗教、气功的名誉。

其二,斜角疯狂进行造神活动。

其三,制造、散步歪理邪说,蛊惑人心,欺骗群众。

其四,发展、控制信徒,秘密结社。

其五,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破坏社会稳定。

37、网络迷信是一种借网络媒体传播鬼神思想、实施占卜术的行为。

38、最容易引发模仿性自杀的新闻报道有以下特征:详细报道治沙方法;对自杀而引致的身体伤残很少提及;忽略了自杀者生前长期有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将引发自杀的原因简单化;自杀者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力大;使人误认为自杀会带来好处等。

39、传媒在报道自杀行为时要注意分寸,千万不能把报道自杀事件作为新闻卖点:

1)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杀称为“壮举”。

2)不能将“要挟威逼行为”作“合理化”描述。

3)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4)对劝解援救的价值要作出正确的评判。

5)自杀事件造成交通中断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要如实报道损害的结果。

40、新闻传播权力的实现途径

第一,收集信息。

第二,选择信息。

第三,传播信息。

第四,社会监督。

第五,影响公众。

41、从法律层面上讲,权力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享有权利的人有权作出一定的行为;

第二,享有权利的人有权要求他人作出一定的行为;

第三,享有权利的人有权要求他人停止某种行为。

42、新闻信息是信息时代最主要的信息:电视、报刊、广播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依然发挥着传递新闻信息的重要作用;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这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用信息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信息时代公民权利最主要的价值是知情。

43、新闻传播媒体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娱乐的工具,但新闻本身并不就是舆论,所以舆论监督并不等同于新闻监督。

44、社会的监督机制是一个综合系统,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等许多方面。

45、新闻传播活动是以报道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活动,人是社会的人,因此,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报道中不能以人为本的主要原因:

第一,习惯性思维造成对公民人格权的伤害。

第二,因法律知识的欠缺而导致好心人办坏事,无意之中侵害了公民的权利。

第三,主观有故意的伤害。

第四,新闻作风不踏实,采访不深入,或者偏听偏信导致对公民人格权的侵害。

46、新闻侵权的特点:首先是和新闻活动相关的行为,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侵权者为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离开了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就不会构成新闻侵权。其次,侵权行为是在开展新闻活动时发生的,离开新闻活动的侵权行为只能构成普通的民事侵权行为。最后,新闻侵权行为侵害的主要是公民的人格权,包括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47、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

1)由侵权内容的作品已经发表

2)行为的违法性

3)新闻作品有可指认的对象

4)新闻传播媒体和新闻作者的过失

48、新闻侵权导致受害人合法权益损失包括这样一些内容:第一,社会评价的降低。第二,受害人的精神痛苦。第三,财产受损。

49、名誉是关于公民或法人品德、才能、信用等的一种社会评价。

50、新闻侵害公民权利的常见形式:

1)新闻侵害名誉权。2)新闻侵害隐私权。3)其他新闻侵权形式。

51、新闻侵权案主要表现形式:

1)报道内容无中生有,凭空捏造,造谣中伤他人;

2)采访时偏听偏信,未找被批评人核实情况以至于报道的主要事实失实;

3)报道内容真实,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

52、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行为。

2)指向特定的受害人。

3)损害事实的存在。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53、侮辱行为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暴力侮辱,公众场合把光对方衣服示众,在公众场合与异性接吻等。

二是语言侮辱,即用语言嘲笑、辱骂他人;

三是文字辱骂,即用文字形式,如大小字报、匿名信等形式,对他人进行侮辱。

54、侵害名誉权是侵害了特定的名誉主体的人格权。

55、隐私具有的特征:

第一,权力主体是自然人。

第二,隐私权案件的内容比较丰富,通常有私人通信秘密、生活秘密、身体秘密等。

第三,隐私权的内容包括隐私主体对隐私的控制权。

第四,隐私权保护的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56、新闻记者上指在新闻作品中公布他人隐私,一般出于四种原因:

第一,并不认为自己批露的是他人的隐私;

第二,认为被采访者在接受采访时,讲述这些情况就意味着同意公布;

第三,不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或认为自己是出于良好的目的而公布;

第四,为了获得轰动效应。

57、新闻侵害他人姓名权表现为这样一些情况:

第一,干涉他人的姓名权。

第二,盗用了他人的姓名。

第三,冒用了他人的姓名。

58、肖像侵权形式表现为:

第一,未经本人同意非法拍摄并使用其肖像。

第二,歪曲使用他人肖像。

第三,与新闻宣传无关而假冒新闻宣传名义。

59、新闻作品的特点:

第一,这种作品产生在新闻活动之中。

第二,作品是新闻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

第三,新闻作品是具有强烈时效性的以传递为目的的作品。

60、构成抗辩事由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客观性。第二,对抗性。P227

61、新闻侵权诉讼中的抗辩事由:

1)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

2)公正评论。

3)权威的消息来源。

4)公众人物和公众兴趣。

5)合理使用。

6)受害人同意。

62、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及新闻记者的一项基本工作职能,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63、新闻传播媒体发表的内容主要是以事实和意见为主,其中,意见主要是以评论的形式表达出来。

64、受害人同意构成抗辩事由应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受害人事先明示的事实意思表示。

二是行为人主观上的善意。

三是不超过统一的范围和限度。

四是受害人之同意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

65、新闻侵权的工作预防:

1)与人为善,改进工作。

2)公正评论,不但裁判。

3)文风朴实,不违法律。

4)细节真实,事实清楚。

5)用词准确,切忌浮夸。

6)严格审稿,监听则明。

66、新闻传播活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部分,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促进我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66、新闻侵权的法律预防:

1)《宪法》层面的预防。

2)《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的预防。

3)司法解释、行业规定和宣传纪律的预防。

67、道德规范体系的一般结构模式是:一条道德原则+几条道德规范。

68、社会责任的和形式,要求新闻传播媒体在享有自由权利的时候,恪尽对社会和公众的义务和责任。

69、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的确立:

首先,科学地解决和回答了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根本问题是什么,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其次,概括了无产阶级对人生的根本态度。

再次,对人的价值问题作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最后,体现了无产阶级人生观与共产主义道德的联系和统一。

70、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在其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中培养出来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其核心是一切言论行为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7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其中具体内容有三:

一是强调对他人、社会的奉献精神。

二是提倡人们在为他人与社会奉献的同时尊重与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三是强调为他人与社会服务可以由不同层次的要求和不同形式的表现。

72、新闻出版职业道德主要规范:

1)新闻要真实、客观与公正

2)清正廉洁,以正当方式从事本职工作

3)自觉遵守法律,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

4)提倡公平竞争,加强协作与交流

5)同情弱者,注意保护少年儿童等易受伤或者

73、《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解读: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3)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4)发扬优良作风

5)坚持改革创新

6)遵纪守法

74、新版《准则》用了更具时代感的描述: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75、保障人民群众的四项权利: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76、道德作用的有效发挥主要是通过道德评价与道德教育来实施的。

77、道德境界可依次分为四个层次: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公私兼顾的道德境界、先公后私的道德境界、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

78、周鸿书在《记者必备的五大要素》中提出优秀记者的素质要求:德、识、能、学、博。

79、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伦理思想、基本的新闻传播职业精神与职业责任、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活动的主要规范与操作技巧。

80、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1)新闻传播行业内部的职业道德教育

2)新闻传播从业者的自我职业道德教育

3)在校新闻传播院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资料员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考试大纲.doc

《资料员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建筑识图(8学时) (一)制图工具与制图标准(1学时) 1、了解常用绘图仪器与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图面尺寸的标注原则。 2、掌握工程图纸的幅面规格;常用的材料及构造图例。 (二)投影基本知识(4学时) 1、了解投影的基本原理与分类、三面正投影体系的形成及展开;点、直线及平面投影;正等测、斜轴测投影。 2、掌握平行投影的基本规律和特性、三面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基本形体与组合体的投影。 (三)剖面图与断面图(1学时) 1、了解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基本概念。 2、掌握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剖切面选择、剖切符号及编号的应用规则。 (四)建筑工程图的识读(2学时) 1、了解模数的基本概念;建筑工程图设计的基本过程与内容;简单设备专业工程图的识读。 2掌握定位轴线的划分及编号;建筑及结构专业工程图的功能、组成、编号原则;建筑及结构专业工程图的识读。 二、建筑构造(10学时) (五)民用建筑构造概论(1学时) 了解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主要构件的作用;民用建筑的分类及等级。 (六)基础与地下室(1学时) 1、了解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工作要求、基础埋深的定义;基础的基本类型;地下室防潮与防水构造。 2、掌握基础的基本工作原理;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常见的基础构造。 (七)墙体(2学时) 1、了解墙体的类型与基本要求、墙体的承重方案及各自的特点;隔墙构造与墙面装饰构造。 2、掌握砌体墙的细部构造。 (八)楼板层、楼地面与屋顶(2学时) 1、了解楼板的类型、要求与基本组成;楼地面的类型、要求与基本组成;屋顶的类型、要求与基本组成;阳台与雨蓬的构造。

2、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常见楼地面的构造;平屋顶与一般坡屋顶的构造。 (九)门与窗(1学时) 1、了解门窗的分类、作用及尺寸;木门窗、塑料门窗、金属门窗的一般构造。 2、掌握门窗与墙体的连接构造。 (十)变形缝(1学时) 1、了解伸缩缝及沉降缝的作用、设置原则;防震缝的一般知识。 2、掌握伸缩缝及沉降缝的构造。 (十一)工业建筑构造概论(2学时) 1、了解工业建筑的分类原则及特点;排架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的一般构造。 2、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组成。 三、建筑材料(6学时) (十二)土建工程材料(2学时) 1、了解胶凝材料、集料、外加剂、建筑钢材、墙体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玻璃、建筑保温隔热材料、装修材料、建筑涂料的基本性能与应用。 2、水暖卫生工程材料(1学时) 3、了解给水工程、采暖工程、卫生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应用。 (十三)电气工程材料(1学时) 了解建筑电气内线工程、照明装置、电气装置等的基本性能与应用。 (十四)检验与试验(2学时) 1、了解常用建筑材料、构件、砂浆试块、混凝土试块、土壤、桩基等送检取样的有关规定与程序。 2、掌握检验或试验报告内容、建筑材料报验程序以及整理、归档注意事项。 四、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11学时) (十五)施工技术(8学时) 1、了解土石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 2、掌握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的概念、验收方法。 (十六)施工组织管理(3学时) 1、了解施工组织基本概念。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2、掌握流水施工原理和网络计划原理。 《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考试大纲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试大纲(2018)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科目考试大纲 1Z300000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1Z301000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1Z301010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 1Z301011 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1Z301012 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 1Z301013 建设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法律的关系 1Z301020 建设工程法人制度 1Z301021 法人应具备的条件 1Z301022 法人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Z301023 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的法律关系 1Z301030 建设工程代理制度 1Z301031 代理的法律特征和主要种类 1Z301032 建设工程代理行为的设立和终止 1Z301033 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 1Z301040 建设工程物权制度 1Z301041 物权的法律特征和主要种类 1Z301042 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1Z301043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和保护 1Z301050 建设工程债权制度 1Z301051 债的基本法律关系 1Z301052 建设工程债的发生根据 1Z301053 建设工程债的常见种类 1Z301060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制度

1Z301061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Z301062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的常见种类 1Z301063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的保护 1Z301064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1Z301070 建设工程担保制度 1Z301071 担保与担保合同的规定 1Z301072 建设工程保证担保的方式和责任 1Z301073 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定金的规定1Z301080 建设工程保险制度 1Z301081 保险与保险索赔的规定 1Z301082 建设工程保险的主要种类和投保权益1Z301090 建设工程税收制度 1Z301091 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1Z301092 企业增值税的规定 1Z301093 环境保护税的规定 1Z301094 其他相关税收的规定 1Z301100 建设工程法律责任制度 1Z301101 法律责任的基本种类和特征 1Z301102 建设工程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1Z301103 建设工程行政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1Z301104 建设工程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1Z302000 施工许可法律制度 1Z302010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 1Z302011 施工许可证和开工报告的适用范围 1Z302012 申请主体和法定批准条件 1Z302013 延期开工、核验和重新办理批准的规定1Z302014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建筑法规》期末试卷及答案1

《建筑法规概论》考试试题(A) 一、单选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是建筑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解除的原因。 A 建筑法律事实 B 法律关系 C 权利义务 D 法律纠纷 2、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在法定保修期限内,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单位负责。 A 发包 B 勘察 C 监理 D 承包 3、设计招标文件与施工招标文件相比较具有的特点是() A 无工作量要求 B 报价的依据是工程量表 C 开标时要排定标价次序 D 标价对中标影响程度较大 4、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年检结论为()。 A 合格、不合格 B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C 优良、合格 D 优良、合格、不合格 5、关于投标文件修改和撤回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修改是对投标文件中已有的内容进行修订 B 撤回可以只撤回部分投标文件 C 撤回可以是放弃投标 D 撤回可以以新的投标文件重新投标 6、不属于招标人应邀请参加开标的人员是() A 公证机关代表人员 B 咨询机构代表 C 负责招标的主管人员 D 放弃参加开标的投标人 7、评标的标准和方法应依据()

A 评审专家的专业知识 B 国家法律法规 C 国家强制性标准 D 招标文件中载明的评标标准和方法 8、关于评标报告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无招标人授权情况下,评标委员会根据书面评标报告也可评出中标人或中标方案 B 书面评标报告向招标人提出并抄送有关行政监督部门 C 书面评标报告应阐明评标委员会对各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意见 D 评标报告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 9、以下关于成本加酬金合同说法错误的是() A 新型工程项目可适用该类型合同 B 业主需承担项目全部风险 C 承包单位报酬往往较低 D 承包单位将按合同与业主分担风险 10、下列关于债权人撤销权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B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权人承担 C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D 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二、多选题:(每题3分,5题,共15分) 1、法和法律的区别是() A 法和法律严格说是一个意义。 B 法律是具体明确的规范,法是具体规范的总和。 C 法是抽象的,法律是具体的。 D 法是伦理性的,法律是应用性的。 2、以下哪些属于建筑活动中行为的表现方式()

房地产与建设法规考试大纲考研

《建设与房地产法规》考试大纲 (含考核目标) Ⅰ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 建设与房地产法规是工科院校土木类和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业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的需要,工程建设行为逐渐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作为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建设与房地产法规成为工程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一本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现行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和颁布情况,熟悉建筑工程常用法规的主要组成内容,掌握建筑工程的建筑许可、发包承包、安全质量、建设合同的基本知识;掌握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在实际运用中的主要方法。为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增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是在教学要求中按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相应的要求“了解、熟悉、掌握”进行相应的教学和学习。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建设法规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建设法规的概念、地位、作用以及建设法规体系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建设法规基本概念及其体系等有系统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 1、建设法规的概念 2、建设法规的地位和作用 3、建设法规体系及构成 4、建设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三、考核知识点 1.1 建设法规的定义 1.2 建设法规的特征 1.3 建设法规的基本原则 3.1 建设法规的体系 四、考核要求 1、熟悉:建设法规体系的层次 2、掌握:建设法规的定义、特征、基本原则、建设法规体系的概念 第二章建设法律基础和法律责任(本章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第三章城市与乡镇建设规划法规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城乡规划的概念、类型、编制、审批以及实施等。要求学生掌握城乡规划的实施步骤。 二、课程内容 1.城乡规划的概念与类型

《金融法》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法》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5×1分=15分) 1.依票据法原理,票据被称为无因证券,其含义指的是() A.取得票据无需合法原因B.转让票据须以向受让方交付票据为先决条件C.占有票据即能行使票据权利,不问占有原因和资金关系D.当事人发行、转让、背书等票据行为须依法定形式进行 2、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A、10% B、15% C、20% D、30% 3、下列不属于金融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证券 B、金银 C、财产 D、货币 4.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 A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B货币政策的执行机构 C货币政策实施的监督机构D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 5.中国银监会的法律地位是() A企业法人B社会团体C行政监管部门D行业协会 6.我国调整财产信托民事活动中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基本法律是() A、《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D、《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委托贷款业务规定》 7.保险期间内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应由第三者负责赔偿的,如果投保方向保险方提出赔偿要求,保险方应该() A、在第三者无力赔偿时,保险方才予以赔偿 B、在查明第三者尚未对投保方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方才予以赔偿 C、保险方不予赔偿 D 保险方先予以赔偿,然后取得代位追偿权 8.犯罪嫌嫌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金额较大的,处以()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9.发现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应当由()依法对该金融机构实行接管。 A中国人民银行B银监会C财政部D国家计委 10.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是() A发行的银行B银行的银行C企业的银行D政府的银行 11.依票据法的规定,下列有关汇票记载事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的,为出票后1个月内付款B.汇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C.汇票上未记载收款人名称的可予补记D.汇票上未记载出票日期的,汇票无效 12.一个买卖合同,既有人的担保,也有物的担保,当主合同的债权人行使担保权时,()。 A、采取物保优先的原则 B、采取人保优先的原则 C、二者没有先后顺序 D、债权人有选择权 13、下列不属于权利质押客体的是()。 A、汇票 B、公司债券 C、著作权中的署名权 D、商标权 14.金融市场按照融资的期限,可分为()

《建筑法规》期末试卷及答案2

《建筑法规概论》考试试题(B) 一、单选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是建筑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解除的原因。 A 建筑法律事实 B 法律关系 C 权利义务 D 法律纠纷 2、工程报建标志着()已经结束,工程项目可以转入建筑市场。 A 项目评估工作 B 可研报告工作 C 立项审批工作 D 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3、施工许可证应在()申请领取。 A 项目评估工作结束后 B 前期工作结束后 C 建筑工程开工前 D 勘察设计阶段 4、开工日期是指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设计文件中规定的()的时间。 A 永久性工程计划开始施工 B 地质勘探 C 平整场地 D 拆除旧有建筑物 5、关于投标文件修改和撤回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修改是对投标文件中已有的内容进行修订 B 撤回可以只撤回部分投标文件 C 撤回可以是放弃投标 D 撤回可以以新的投标文件重新投标 6、不属于招标人应邀请参加开标的人员是() A 公证机关代表人员 B 咨询机构代表 C 负责招标的主管人员 D 放弃参加开标的投标人 7、评标的标准和方法应依据() A 评审专家的专业知识 B 国家法律法规

C 国家强制性标准 D 招标文件中载明的评标标准和方法 8、关于评标报告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无招标人授权情况下,评标委员会根据书面评标报告也可评出中标人或中标方案 B 书面评标报告向招标人提出并抄送有关行政监督部门 C 书面评标报告应阐明评标委员会对各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意见 D 评标报告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 9、以下关于施工单位质量保修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后签署工程质量保修书 B 规定的保修期内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 C 维修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D 保修书是施工合同的附合同 10、以下关于行政诉讼的特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 B 被告不得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C 行政诉讼的原告只能是公民个人 D 行政机关只能处于被告地位 二、多选题:(每题3分,5题,共15分) 1、法和法律的区别是() A 法和法律严格说是一个意义。 B 法律是具体明确的规范,法是具体规范的总和。 C 法是抽象的,法律是具体的。 D 法是伦理性的,法律是应用性的。 2、以下哪些属于建筑活动中行为的表现方式() A 合法行为 B 违法行为 C 司法行为 D 行政行为

2011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大纲

《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大纲 ※2H300000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2H310000机电工程技术 ※2H311000机电工程专业技术 ※2H311010机电工程测量 2H311011掌握机电工程测量的要求 2H311012了解机电工程测量的方法 ※2H311020机电工程材料 2H311021掌握机电工程常用材料的应用 2H311022了解机电工程材料的分类 ※2H311030起重技术 2H311031掌握主要起重机械与吊具的使用要求 2H311032熟悉常用的吊装方法和吊装方案的选用原则※2H311040焊接技术 2H311041掌握焊接工艺的选择与评定 2H311042熟悉焊接的质量检测方法 ※2H312000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10建筑管道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11掌握给水、排水、供热及采暖工程施工程序2H312012了解高层建筑管道施工技术

※2H31202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21掌握电气设备、器具施工技术 2H312022熟悉防雷、接地装置的施工技术※2H31203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31掌握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程序 2H312032了解洁净空调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40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41掌握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2H312042了解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2H312050消防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51掌握消防工程的验收程序 2H312052了解消防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2H313000工业机电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10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11掌握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程序2H313012掌握机械设备安装精度的控制 ※2H31302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21掌握电气装置工程安装的施工程序2H313022掌握输配电线路的施工方法 ※2H313030动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31掌握汽轮发电机安装技术 2H313032掌握锅炉设备安装技术

法规第二章大纲及练习

一、考试大纲 第一节概述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 (二)支付结算的特征 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 2.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 3.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 4.支付结算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5.支付结算必须依法进行。 二、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 (一)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二)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三)银行不垫款 三、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 (一)汇票

(二)本票 (三)支票 (四)信用卡 (五)汇兑 (六)托收承付 (七)委托收款 四、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 五、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 (一)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二)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 (三)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 (四)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规范,做到要素齐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晰,不错不漏,不潦草,防止涂改 (五)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 第二节现金管理 一、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的范围

二、现金使用的限额 三、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 四、建立健全现金核算与内部控制 第三节银行结算账户 一、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 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分类 三、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一)一个基本账户原则 (二)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原则(三)守法合规原则 (四)存款信息保密原则 四、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一)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 (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 (三)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 五、基本存款账户 (一)基本存款账户使用范围

电大本科金融《金融法规》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金融法规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括号内,多选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对会员国提供( )。 A.长期贷款 B.风险资本信贷C.战争赔款 D.中短期贷款 2.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实行( )。 A.会员制 B.公司制C.集团制 D.股份制 3.保险诈骗罪的特点是行为者在主观上是( )。 A.过失 B.故意C.过错 D.欺诈 4.下列不是货币政策委员会当然委员的是( )。 A.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 C.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D.中国证监会主席 5.银监会有义务对人民银行提请监管的对象进行监督,在收到建议之日起( )内予以回复。 A.90日 B.60日C.30日 D.15日 6.商业银行破产清算时,在支付清算费用、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后,应优先支付( )A.税金 B.存款利息 C.单位存款 D.个人储蓄存款本金和利息 7.下列关于汇票贴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汇票贴现是银行的一项资产业务 B.汇票贴现是一种票据转让方式 C.汇票贴现是一种银行授信行为 D.汇票贴现无须持票人以背书方式进行8.下列担保方式中,不以转移物的占有权为要件的是( )。 A.抵押 B.质押C.留置 D.定金 9.受益人自( )起享有信托受益权。 A.信托财产转移占有之日 B.信托生效之日 C.受托人接受信托之日 D.被委托人指定之日 10.下列关于保险价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 B.如果超过的,则超过的部分无效,被保险人不得对超过部分请求赔偿 C.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的,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D.在人身保险中,保险金额也要由保险价值来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两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括号内,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1.下列属于金融机构负债业务所发行的金融工具有( )。A.定期存款单 B.支票 C.定活两便存款单 D.大额可转让存单12.下列有关人民币的论述中正确的为( )。 A.人民币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B.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 C.人民币的法偿性来自于国家法律的保障D.人民币现已实现资本工程可兑换 13.保险诈骗罪的共犯有可能是( )。 A.保险监管机构 B.保险事故的证明人 C.保险事故的鉴定人 D.财产评估人 14.征信内容中信用获取的原则包括( )。 A.保证征信数据源可靠原则 B.保证被征信人的合法权益原则 C.保证征倍数据的安全性 D.保证征信市场公正、有序竞争的原则 15.银监会对金融机构业务监管的法律性质是( )。 A.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B.审查注册资本 C.监管其组织行为的合法性D.监管其业务行为的安全性 16.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体制由以下方面构成( )。 A.商业银行内部监督 B.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

2017学年秋学期《建筑法规》期末考试A卷

2017学年秋学期《建筑法规》期末考试A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是建筑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解除的原因。 A 建筑法律事实 B 法律关系 C 权利义务 D 法律纠纷 2、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在法定保修期限内,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单位负责。 A 发包 B 勘察 C 监理 D 承包 3、设计招标文件与施工招标文件相比较具有的特点是() A 无工作量要求 B 报价的依据是工程量表 C 开标时要排定标价次序 D 标价对中标影响程度较大 4、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年检结论为()。 A 合格、不合格 B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C 优良、合格 D 优良、合格、不合格 5、关于投标文件修改和撤回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修改是对投标文件中已有的内容进行修订 B 撤回可以只撤回部分投标文件 C 撤回可以是放弃投标 D 撤回可以以新的投标文件重新投标 6、不属于招标人应邀请参加开标的人员是() A 公证机关代表人员 B 咨询机构代表 C 负责招标的主管人员 D 放弃参加开标的投标人 7、评标的标准和方法应依据() A 评审专家的专业知识 B 国家法律法规 C 国家强制性标准 D 招标文件中载明的评标标准和方法 8、关于评标报告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无招标人授权情况下,评标委员会根据书面评标报告也可评出中标人或中标方案。 B 书面评标报告向招标人提出并抄送有关行政监督部门。 C 书面评标报告应阐明评标委员会对各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意见。 D 评标报告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 9、以下关于施工单位质量保修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后签署工程质量保修书。 B 规定的保修期内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大纲(完整版)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大纲(完整版) (机电工程专业)(2009年版) ※2H300000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2H310000机电工程技术 ※2H311000机电工程专业技术 ※2H311010机电工程测量 2H311011掌握机电工程测量的要求 2H311012了解机电工程测量的方法 ※2H311020机电工程材料 2H311021掌握机电工程常用材料的应用 2H311022了解机电工程材料的分类 ※2H311030起重技术 2H311031掌握主要起重机械与吊具的使用要求 2H311032熟悉常用的吊装方法和吊装方案的选用原则 ※2H311040焊接技术 2H311041掌握焊接工艺的选择与评定 2H311042熟悉焊接的质量检测方法 ※2H312000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10建筑管道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11掌握给水、排水、供热及采暖工程施工程序 2H312012了解高层建筑管道施工技术 ※2H31202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21掌握电气设备、器具施工技术 2H312022熟悉防雷、接地装置的施工技术

※2H31203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31掌握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程序 2H312032了解洁净空调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40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41掌握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H312042了解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2H312050消防工程施工技术 2H312051掌握消防工程的验收程序 2H312052了解消防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2H313000工业机电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10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11掌握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程序 2H313012掌握机械设备安装精度的控制 ※2H31302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21掌握电气装置工程安装的施工程序 2H313022掌握输配电线路的施工方法 ※2H313030动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31掌握汽轮发电机安装技术 2H313032掌握锅炉设备安装技术 ※2H313040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程施工技术2H313041掌握静置设备制作与安装技术 2H313042熟悉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技术 ※2H313050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技术 2H313051掌握自动化仪表工程安装的施工程序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科目考试大纲.doc

2007年2、3月本科教学工作回顾 ◆2007年2月2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会议”视频会议召开,学校领导和各学院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吴启迪副部长主持,周济部长就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1号文件和2号文件精神做了重要讲话。会后刘经南校长就如何打造国际一流本科教育和学校本科教育发展问题做了重要讲话。曾国安副院长代表学院参加了本次会议。 ◆2007年3月2日下午,学校在行政大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本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教务部吴平部长就教学检查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主要任务做了重要讲话。李文鑫副校长就“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卓越工程实施方案”的提出背景、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做了全面的介绍,并要求各学院根据学校“卓越工程”精神和实施方案制定出学院本科教育发展规划。刘经南校长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卓越工程”是学校本年度最重要的工作,强调要认清形势,寻找差距,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实现教育创新,要打造国际一流的本科教育。学院曾国安副院长参加了本次会议。 ◆2007年3月4日,学院本科生教学管理办公室组织工作人员全天办理本科学生报到注册工作,3月5日与学生工作办公室核对名单,并把尚未到校和注册的学生名单上报教务部。根据学院安排,2003级学生将于4月份报到,其他各年级学生除个别人员外都按时到校,体现了学院学子新学期良好的精神风貌。 ◆2007年3月5日上午10时,学院副院长曾国安教授、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上官海兰、副主任王艳等深入课堂,对开学第一天我院各班级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向各系进行了通报。 ◆2007年3 月上旬,大学生英语竞赛的报名工作完成。我院学子踊跃参与,共有369 人报名参加竞赛。

建设法规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 年级: 专业: 建设法规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 1 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关系要素的是( ) 。 A. 主体 B.标的 C.客体 D.内容 2、关于法律关系的终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法律关系的终止,可分为自然终止、协议终止和违约终止 B. 法律关系的终止,必须要有当事人双方的同意 C. 法律关系的自然终止是指法律关系的目的实现 D. 违约终止也包括不可抗力导致的法律权利无法实现 3、民事权利能力是指 ( ) 。 A. 获取民事权利的资格 B.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C.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 D.处分自己权利的能力 4、下列民事行为中属于代理的是 ( ) 。 A. 由于事务繁忙,甲委托王某代其邀请张三赴宴 B. 乙雇佣李四为其修缮房屋 C. 丙委托中介为其征婚 D. 丁企业委托律师事务所代其办理营业执照 5、法定代理的成立,是基于( ) 。 A. 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亲属关系 B. 法律的直接规定 C. 被代理人的请求 D. 代理人的请求 6、对于无权代理,如果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则应由( ) 承担法律责任。 A. 被代理人 B.代理人 C.第三人 D.行为人 7、公民甲接受乙的委托代其购买一批A标号的水泥,甲自行购买了一批廉价的B标号的水泥冒充A标号的水泥,赚取中间的差价。甲的行为构成()。 A. 无权代理 B.滥用代理权 C.欺诈行为 D.侵权行为 8、诉讼时效届满,根据法律的规定权利人的( ) 消灭。 A. 诉权 B.胜诉权 C.请求权 D.获得赔偿权 9、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通常为() 。 A. 1 年 B.2 年 C.4 年 D.5 年 10、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适用 2年普通诉讼时效和 1 年的短期诉讼时效是从()起计算。 A. 权利被侵害之日 B. 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 C. 当事人主张权利时

绩效考核与管理实务(大纲)

绩效考核与管理实务 课程背景 1、诸多企业存在着“有绩效制度、无绩效管理”的问题 2、众多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并不真正理解和掌握绩效管理、考核的方法、工具。 3、企业中存在关着突出于绩效考核的理解偏差和形式化、走过场的现象。 4、绩效考核及管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课程收益 1、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绩效考核及管理应用理论。 2、通过培训让学员深刻理解和领悟绩效考核及管理的关键 2、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绩效考核与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绩效管理常用的管理工具。 课程对象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部门经理总监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课程 课程纲要 案例:某公司的绩效现状 一、绩效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解决的思路 二、绩效是什么 三、绩效管理的目的----为人事决策提供依据 绩效管理的目的——常见的问题 绩效管理的目的——公司与经理的差异 绩效管理的目的——经理与员工的差异 绩效管理的目的——公司与员工的差异 四、绩效的等级评定 等级评定——上司评价 等级评定——自我评价 等级评定——下属评价 等级评定——同事评价 四、绩效管理的角色分析 绩效管理的角色分析——公司高层(老板) 绩效管理的角色分析——被考核者 绩效管理的角色分析——考核者

绩效考核的角色分析——职能部门 五、绩效管理的实施关键问题 绩效管理中的计划 绩效管理中的辅导 绩效管理中的评估 绩效管理的结果应用 六、绩效计划 关键绩效指标 绩效计划-I.关键绩效指标 绩效计划-II.工作目标设定 绩效计划-III.能力发展计划 绩效计划-企业经营业绩计划 绩效计划-员工绩效计划 七、目标量化(目标管理) 绩效标准可衡量化 态度、品德、能力类的可衡量化 行政、事务类的可衡量化 八、绩效指导与评估 绩效指导及强化-概述 绩效指导及强化-I.经常性指导 绩效指导及强化-II.中期回顾 绩效指导及强化-Ⅲ.阶段评估 绩效评估(评分) 等级评定中的主观误差 如何消除评定中的主观误差 评估与绩效目标有关的方面 绩效评估分值的比例分配排序法对偶比较法 九、绩效面谈技巧 如何进行绩效面谈 绩效面谈的要点 如何撰写《述职报告》或《个人总结》 绩效面谈五步法 步骤Ⅰ:陈述面谈目的 步骤Ⅱ:下属自我评估 步骤Ⅲ:向下属告知评定结果 步骤Ⅳ:商讨下属不同意的方面 步骤Ⅴ:达成共识、制定目标 十、如何处理异议?

2018一级建造师《法规》考试大纲

1Z300000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1Z301000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1Z301010建设工程法律体系 1Z301011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1Z301012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 1Z301013建设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法律的关系 1Z301020建设工程法人制度 1Z301021法人应具备的条件 1Z301022法人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Z301023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的法律关系 1Z301030建设工程代理制度 1Z301031代理的法律特征和主要种类 1Z301032建设工程代理行为的设立和终止 1Z301033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1Z301040建设工程物权制度 1Z301041物权的法律特征和主要种类 1Z301042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1Z301043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和保护 1Z301050建设工程债权制度 1Z301051债的基本法律关系 1Z301052建设工程债的发生根据 1Z301053建设工程债的常见种类 1Z301060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制度 1Z301061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Z301062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的常见种类 1Z301063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的保护 1Z301064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1Z301070建设工程担保制度 1Z301071担保与担保合同的规定 1Z301072建设工程保证担保的方式和责任 1Z301073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定金的规定 1Z301080建设工程保险制度 1Z301081保险与保险索赔的规定 1Z301082建设工程保险的主要种类和投保权益 1Z301090 建设工程税收制度(新增) 1Z301091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1Z301092企业增值税的规定 1Z301093环境保护税的规定 1Z301094其他相关税收的规定 1Z301100建设工程法律责任制度

建筑法规试题与答案(期末试题全套版)

建筑法规期末试卷 说明:1、开卷考试 2、本试卷共4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请将第一、二大题选择的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 B )属于行政法规范畴。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B.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C.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D.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2. 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不包括( C )。 A、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B、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 C、已经取得拆迁许可证 D、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3. 进行施工招标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 A、有相应资金或者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B、概算应当履行审批手续已经申报 C、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已经确定 D、招标人已经成立组织 4. 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的保修,最低保修期限为( D )。 A、保修合同约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B、50年 C、70年 D、设计文件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 A )。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群防群治制度 C、安全生产报告制度 D、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6. 关于评标委员会组成条件正确的是( C )。

A、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少于5人 B、有关技术、经济专家人数不应超过评标委员会成员总数的2/3 C、招标人代表可以是评标委员会成员 D、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并具有高级职称者即是评标委员会专家 7. 在我国,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建设工程企业实行( A )制度。 A、资质等级许可 B、级别划分制度 C、营业登记制度 D、政府审查制度 8. 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其邀请的名额为( B )。 A、不少于2个 B、3个以上 C、1~3家 D、5人以上单数 9. 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许提供相关服务的( C )。 A、其他组织 B、代理组织 C、社会中介组织 D、招标管理组织 10. 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是(D )的质量责任。 A、监督单位 B、监理单位 C、设计单位 D、建设单位 1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可以要求被检查人员出示( C )。 A、资格证书 B、上岗证书 C、注册证书 D、职业印章 12. 发包人不按约定支付预付款,承包人要求支付利息的时间是( A )。 A、应付款之日 B、开工日 C、通知催告日 D、停止施工日 13.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一个施工承包合同,合同中约定了竣工期限,合同履行过程中该地区发生了地震,使得在建的工程损毁严重,导致施工单位未能按时交付工程,

2020年新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名师精品资料

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激励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需要与激励的概念、主要的激励理论,是否掌握激励的基本形式及常用的激励方式,以及是否具有在实际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进行激励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需要与动机 需要与动机的概念和种类;内源性动机与外源性动机;激励的概念和作用,激励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激励的类型。 (二)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及主要观点,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及局限性;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的内容在及在管理上的应用;ERG理论及其在管理上的应用;三重要需要理论的三种需要的概念,成就需要高的人的特点、权力需要、领导的亲和需要对管理的影响;公平理论的内容,恢复公平的五种方法,公平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期望理论内容,期望理论的模式;强化理论的内容及在管理上的应用。 (三)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目标管理的含义,目标设定的过程,目标管理的要素,参与管理的概念,参与管理的原因,实施参与管理的条件;质量监督小组;绩效薪金制的概念及其优点,计件工资在按利分红的概念。 二、领导行为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与领导有关的一些概念和知识,是否掌握领导理论的历史沿革、不同时代的领导理论的特色、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领导技能、领导行为决策模型、领导着决策风格,以及是否具有运用这些理论分析领导风格和决策风格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领导理论 领导的含义及其对组织管理的意义,有关领导的理论:特质理论、改变型领导理论、魅力型领导理论、路径——目标理论、权变理论、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理论思路。 (二)领导风格与技能 领导角色、领导风格和领导技能的概念以及在组织中的运用;有关领导风格研究的思路和内容:勒温的民主与专制模式,俄亥俄和密西根模式,管理方格图,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的技能以及如何发展这些技能。 (三)领导决策 决策对领导的意义,西蒙和明茨伯格有关决策过程几个阶段的划分;有关领导行为决策的模型:经济理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和社会模型;领导者的决策风格:指导型、分析型、概念型和行为型四种领导风格的含义和表现。 三、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内容、组织文化的概念、分类和功能、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分类、组织发展的概念,是否掌握各种组织设计形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的关系,组织变革程序、组织发展的技术,以及是否具有开

演出市场政策法规及演出经纪实务考试大纲

演出市场政策法规及演 出经纪实务考试大纲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演出市场政策法规及演出经纪实务考试大纲 第一章演出市场基础知识 第一节文化市场概论 考点1.文化的界定 在我国比较通用的定义有三种: 一是把文化与文明同等,意指人类一切创造成果的总和。 二是经济相当于物质文明,文化相当于精神文明。 三是特指广播影视音像、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领域。 考点2.市场的含义 市场由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构成。市场的主体是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市场的客体是各种商品和服务。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基本手段的经济形势,是商品生产充分发展的产物。 考点3.文化市场的概念 文化市场可以划分为演出市场、娱乐市场、音像市场、网络文化市场、电影市场、书报刊市场、艺术品市场、文物市场等多种类型。 考点4.文化市场的商品经济属性 1.文化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2.文化市场的运行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考点5.市场机制的三个基本要素 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是市场机制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价格机制居于核心地位。 考点6.文化市场的社会制度属性 1.我国文化市场是以国办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市场。 2.我国文化市场是政府导向型的有序竞争的市场。 3.文化市场的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效益是其最高准则。 第二节演出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1.中国古代表演艺术存在三个基本形式 1.以宫廷、官府、官僚、贵族以及地主富豪家庭供养为主的官方表演艺术。 2.以巫术、传教为主的宗教表演艺术。 3.以民风民俗为主的民间表演艺术。 考点2.演出市场的形成 1.百戏是古代对散在民间的乐舞、杂技、武术等等各种表演艺术的统称。 2.北宋汴京、南宋杭州等地出现了大量表演各种伎艺的场所,即所谓“勾栏”“瓦肆”。 3.明清两朝,各种地方戏曲大量产生。也出现了一大批以演出为谋生手段的艺人戏班,并形成了行业组织。 4.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话剧等艺术形式传入我国,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建起了一批拥有现代化演出设备的剧场(如1866年上海建成的兰心剧场)。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对旧有的民营剧团进行“改人、改戏、改制”形成了以国有艺术表演团体和剧场为主体的计划演出体制。 6.改革开放以后,演出市场重新恢复了生机和活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演出市场正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考点3.演出市场的现状 从演出市场主体来看,初步形成了演出团体、演出公司与演出场所三类演出经济实体分工配合协作发展的主导格局; 从演出类型来看,营业演出取代计划演出成为整个演出活动的主要部类; 从演出的结构、布局与形势来看,高雅艺术与民族优秀艺术的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大幅度增长,通俗艺术演出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国外来华演出与国内演出团体出国演出健康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第三节演出市场基本制度 考点1.我国演出市场三大基本制度 营业性演出行政许可制度、演出经纪制度、演出合同制度 考点2.营业性演出许可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