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品初中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2分)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惘(wǎng)然捷(jié)报筵(yàn)席不省(xǐng)人事B.聒(guō)噪喷(pēn)薄见教(jiào)伤痕累(lěi)累C.撩(liáo)逗舵(duò)手栈(zhàn)桥取意成仁(rén)D.苍(cāng)茫祭(jì)祀飞窜(cuàn)茅塞顿开(sāi)2.(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离比赛结束只剩几分钟,我们队现在优势明显,这场比赛获胜已是十拿九稳....了。
B.这次评比是一件郑重其事....,大家要认真对待。
C.这句话表面是一番好意,但总给人歇斯底里....的感觉,让人听着不怎么舒服。
D.听说今晚有文艺演出,许多市民前仆后继....来到文化活动广场。
3.(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此次活动,少先队员重温了对组织的认识及了解,也更加为我们少先队员的身份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B.小朋友们用热烈的掌声邀请消防员叔叔跟大家讲解火灾逃生的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并现场指导老师、小朋友们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
C.清理垃圾的同时,志愿者们还对发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呼吁社区居民不乱丢乱扔,要敢于对“脏、乱、差”现象说“不”。
D.大队辅导员杨老师带领七年级少先队员们重温入队誓词,对少先队员们做出新时代的要求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4.(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经历过多次消防演练的师生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火灾”,很自然地快速列队、捂鼻、弯腰,紧张有序地逃离“火灾”现场。
B.老师迅速按照疏散路线带领幼儿拿起湿毛巾、捂住口鼻、猫着身子、按规定路线撤离。
C.领导要求把创建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抓牢抓好。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 九年级语文 上册 (期终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

RJ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期终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
RJ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期终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
RJ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期终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
RJ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期终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
RJ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期终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
RJ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期终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
RJ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期终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
2019级湖北省鄂州市五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鄂州市五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侍.候(sì) 隐匿.(nì) 驾驭.(yù) 伤痕累.累(lěi)B. 聒噪.(zào) 盘桓.(huán) 桑梓.(zǐ) 与日具.增(jù)C. 洋溢.(yì) 绰.号(chuò) 笔砚.(yàn) 如坐针毡.(zhān)D. 惦.记(diàn) 礼聘.(pìn) 拜谒.(yè) 战战兢.兢(jīn)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在九年级组织的语文“二诊”考试中,部分学生答卷书写潦草,错别字连篇,老师们心急如焚,而学生却对这些问题不以为然....。
B.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原则,保持纯洁的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首鼠两端,更不能见风使舵....。
C.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D.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不断推出,农村家家户户的喜事接二连三,络绎不绝....。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刚刚落幕的《中国诗词大会》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中华传统诗词的关注和爱好。
B. 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C. 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是在讲苍凉,讲历史上的苍凉时刻,里面充满了自负、骄傲,同时又充满孤独感。
B. “荒野猎人”是人类有关生存和信念的史诗巨著,写出了人类所能达到和忍受的极限。
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 (2019九下·江干开学考)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___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3) ________?________。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4)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________。
(纳兰性德《浣溪沙》)(5) ________,________。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文天祥《南安军》)(6)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________,________?(夏完淳《别云间》)(7)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论战》)(8)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________。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陈与义《临江仙》)(9)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1)《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承当重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2)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中揭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2. (1分)(2011·玉溪) 根据提示填空。
(1)千嶂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2)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答案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卷I 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C【解析:A筵(yán)席B恣(zì)嫉(jí)辨应为辩D擂(léi)】2、B【解析:该句成分残缺,应为“秉承……的理念”】3、D【解析:D为句内括号,应为“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
”】4、C【解析:本题考概括论点。
ABD均不全面,C最完整。
】5、B 【解析:本题考概括论据。
本文论点是“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强调日积月累,B则突出灵感的重要性。
】6、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句中举曾国藩用蛮力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事例,论证了“守拙”是一种智慧。
不是论证“‘守拙’是一种品格:看起来慢,却最有效”。
】7、A【解析:A“秋容如拭”一句以乐景衬哀情,明丽的秋景也不能抹去国难心愁。
】8、A【解析: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9、D【A.加:益处/加:增加。
不相同。
B.之:代万钟的俸禄/之:的。
不相同。
C.谓:叫做/谓:对……说。
不相同。
D.今:均为现在。
相同。
】10、D【景公没有按孔子的劝导行事,还是将廪丘邑赐给孔子。
】【附】文言文翻译译文:君子独自行事,举动一定要遵循道义,实行道义。
孔子遏见齐景公,景公赠廪丘邑,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
孔子拒绝不接受赠地,回到住处,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
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
”令弟子驱车,辞别景公离去。
孔子本是布衣也,官职不过为鲁国司寇。
万乘之君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的显扬,孔子对待取舍的态度一丝不苟啊! 卷II 非选择题(共90分)11.(3分)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踏过)给人吃,乞丐也因被轻视而不肯接受。
12.(6分)(1) 欲为圣明除弊事(2) 山雨欲来风满楼(3) 燕然未勒归无计(4)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5)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6)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3.(2分)A严监生(严致和)夸张手法14.(4分)动作描写和侧面描写,比如“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是动作描写,严监生的大子不理解他伸着两个指头的意思是侧面描写,这些共同刻画了严监生吝啬(小气)、爱财如命的性格。
湖北省鄂州市五校2018_2019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参考解析

湖北省鄂州市五校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侍.候(sì) 隐匿.(nì) 驾驭.(yù) 伤痕累.累(lěi)B. 聒噪.(zào) 盘桓.(huán) 桑梓.(zǐ) 与日具.增(jù)C. 洋溢.(yì) 绰.号(chuò) 笔砚.(yàn) 如坐针毡.(zhān)D. 惦.记(diàn) 礼聘.(pìn) 拜谒.(yè) 战战兢.兢(jīn)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在九年级组织的语文“二诊”考试中,部分学生答卷书写潦草,错别字连篇,老师们心急如焚,而学生却对这些问题不以为然....。
B.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原则,保持纯洁的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首鼠两端,更不能见风使舵....。
C.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D.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不断推出,农村家家户户的喜事接二连三,络绎不绝....。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刚刚落幕的《中国诗词大会》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中华传统诗词的关注和爱好。
B. 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C. 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是在讲苍凉,讲历史上的苍凉时刻,里面充满了自负、骄傲,同时又充满孤独感。
B. “荒野猎人”是人类有关生存和信念的史诗巨著,写出了人类所能达到和忍受的极限。
2023届九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完整版(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选择题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拜谒(yè)聒噪(gū)发怔(zhèng)顿开茅塞(sài)B. 玄虚(xuán)墨守(mò)诓骗(kuāng)扭捏作态(niǚ)C. 阔绰(chuò)逞能(chěng)催残(cuī)箪食壶浆(dān)D. 惘然(wǎng)褴褛(lán)渺茫(miǎo)孜孜不倦(zī)【答案】D【解析】D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
A聒噪(guō),顿开茅塞(sè)。
B扭捏作态(niǔ)。
C摧残。
选择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暴发户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喜欢附庸风雅,在客厅的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
B. 在森林中,狮子的凶残是最如雷贯耳的。
C. 我国还有一些生活在山穷水尽地方的孩子,需要大家的关爱。
D. 因为与考试时间冲突,张雷自暴自弃了这次的足球比赛。
【答案】A【解析】B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
形容人的名声大。
不能用来形容动物界的狮子。
C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此题明显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D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此词不能支配宾语,也就是不能支配“足球比赛”。
选择题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2018年鄂城区青少年校园足球锦标赛上,经过我校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终于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B. 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C. 每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建设有贡献的人。
D.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书法展览等活动,我们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答案】D【解析】A残缺主语。
去掉“经过”即可。
B搭配不当。
“生产”与“长势良好”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应将“生产”删掉,使“水稻”作为主语。
C语序错误。
改为“每个有志气的青年都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建设有贡献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折.(zhé)腰风骚.(sāo)嘶.(sī)哑李代桃僵.(jiāng)B. 黎.(lí)明娉.(pīng)婷冠冕.(miǎn)间不容发.(fā)C. 呢喃.(nán)飘逸.(yì)摇曳.(yè)矫.(jiāo)揉造作D. 大赦.(shè)旁骛.(wù)亵.(xiè)读一代天骄.(jiāo)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的洋澜湖富丽堂皇....,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B. 这位大哥,小弟彬彬有礼....了,还烦你让我过去。
C. 老人收留了流浪在外的王麻子,没想到几年之后王麻子鸠占鹊巢....,把好心的老人赶出了门。
D. 今天爸妈都不在家,林涛只好一意孤行....去外婆家吃午饭。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爱而感动,为爱而行动,活动在教师节主题以园长的深情朗诵《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中圆满结束。
B. 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使全校整体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C. 校长对同学们取得的可喜表现表示祝贺,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更进一步。
D. 教官围绕防暴盾牌、钢叉、电棒、催泪瓦斯喷雾、灭火器等器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向参训保安人员作了详细讲解及示范。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次慰问活动体现了:镇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的关怀,让老师们倍受鼓舞。
B. 九月的天空,天高云淡,使人心胸开阔,九月的阳光,温暖灿烂,使人神清气爽。
C. 老师们围绕“庆祝教师节,弘扬新时代师德规范”主题进行交流讨论。
D. 管委会领导为默默耕耘、恪尽职守的老师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勉励老师们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一起为花湖学校的美好明天共同奋斗”。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B. 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C. 年号是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每年都有一个年号,如“庆历四年”中的“庆历”就是年号。
D.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长短句(词)。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生产者先将牛奶发酵变成了酸奶。
②但是,他们又把酸奶进行高温加热,把所有的乳酸菌都杀光了,然后在无菌条件下灌进了利乐包装,趁热封装。
③当然,这类产品无法指望它们帮你补充乳酸菌,不过,乳酸和大部分B族维生素还留在里面,钙和蛋白质也没变少。
④那些能够在室温下存放好几个月的酸奶产品,实际上属于“灭菌”酸奶。
⑤所以即便在室温下放几个月,这些酸奶既不会变酸,也不会腐败。
⑥常温销售的酸奶产品中根本没有活乳酸菌。
A. ①②⑤③⑥④B. ⑥④①②⑤③C. ④①③⑥⑤②D. ⑥①③④②⑤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7.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 。
(李白《行路难其一》)______ ,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______ ,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______ ,______ 。
”《醉翁亭记》中将游玩观赏的乐趣融于宴饮之中的句子是:“______ 。
”《湖心亭看雪》中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的句子是:“______ 。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
闲暇之余,有人喜欢去大地山川,感受自然之美;有人善于在街头巷尾,发掘被人忽略的社会之美;有人更爱步入剧院、博物馆、音乐厅等文化场馆,欣赏艺术之美。
然而其中,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也不在少数,刻字留念、高声喧哗等不美的行为也时有出现。
可见,不少人还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
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准备开展美育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根据活动目的,下列最适合作为活动主题的一项是______A.家国情怀在我心B.慧眼识美在我心C.闲暇时间我做主D.参观游览我做主春天,校园里的樱花又开了,树下有不少赏花留影的人。
可有一位同学拍照时,使劲儿地拽着樱花的枝条,弄得花瓣纷纷飘落。
请结合材料,说一两句话对其进行规劝。
语文学习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在作家笔下,充满灵动的自然美,更不乏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所展现的人性美。
请结合初中语文书中学过的一篇课文,谈谈你在其中发现的美。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9.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从诗题可知,这是刘禹锡写给______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的一首______ 诗。
这首诗感情浓郁,请你说说前四句与后四句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0.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苏轼)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④以守,卒全其城。
(《宋史•苏轼转》)【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
②畚锸(běnchā):箕畚铁锹。
③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
④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请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②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③吾在是.______④率其徒持.畚锸以出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②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为:或异二者之为.虽禁军且为.我尽力B.于: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汇于.城下C.其:其.喜洋洋者矣卒全其.城D.以:不以.物喜使官吏分堵以.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苏轼“徙知徐州……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从中能够看出二人有什么共同的品质?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11.阅读现代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威信从何而来张勇①无论在任何一个群体中,总有人一言九鼎,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当大家为某个问题意见不统一争执不休之时,总要请他定夺。
这样的人,不一定财大气粗,也不一定位高权重,但他说出的话、做出的决定,大家愿意听,信服。
为何?有威信。
②人的威信是从何处来?贾平凹去秦岭看望一位老人。
老人是他们那条峪里六七个村寨中最有威望的,几十年来无论哪个村寨有红白事,他都被请去做执事。
即便如今年事已高,但谁家和邻居闹了矛盾,哪家兄弟分家,还是用滑竿抬了他去主持。
贾平凹问他为何如此德高望重,他说:“我只是说些公道话而已。
”再问他怎样才能把话说得公道,他说:“没有私心、偏见,你即便错了,也错不到哪儿去。
”贾平凹认了这位老人为老师。
③《诗经•小雅》中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意思是品德像高山一样崇高的人,自然有人敬仰;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人认为,大地厚实和顺,君子的品行也应如此。
德是为人之本,要“善养吾浩然之气”,用高尚的品德感染人,秉德才能无私。
④《明史》载:“明称贤相,必首三杨。
”“三杨”指杨荣(东杨)、杨士奇(西杨)、杨溥(南杨)。
杨溥(pǔ)以廉谨雅操而名著于史,后人称“雅操宰相”。
杨溥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均是皇帝信任的可贵人才。
明《国朝献征录》载,杨溥的儿子一次千里迢迢来京探父。
杨溥问:“你这次来京,沿途接触的地方官不少,到底哪个好哪个不好?”儿子说:“都很好,只有江陵令范理太差劲了。
”杨溥又问:“何以见得?”儿子告诉他:“别的地方官都是酒肉招待,赠以金银,只有这个范理最坏,什么都不给,这分明是不把您老人家放在眼里嘛!”听到这里,杨溥不但没生气,心里反倒非常赏识,他想,范理能这样驳自己的面子,公事公办,说明他没有私心,不畏权贵,是个好官。
杨溥默默地记住了这个名字,不久就向皇帝推荐,将范理提升为德安府知府。
范理上任以后,办了很多好事,杨溥又提拔他为贵州左布政使。
杨溥死后,范理痛哭流涕。
⑤有威信的人必须既有威望又有信誉,正如《辞海》“威信”条所说:“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
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
”有道是:“要想公道,打个颠倒。
”只有以对己之心对人,对人之心对己,方可处事理性,待人平和。
⑥“公生明,偏生暗,端悫(què,诚实)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
”意思是说,公产生正直明察,偏产生暗昧自私,诚实忠厚产生通达,欺诈虚伪产生障碍,真诚可信产生神明,虚夸荒诞产生惑乱。
这六种态度产生的六种不同结果,君子必须谨慎地对待。
这是士君子行为的首要准则,更是树立威信的第一要义。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年8期,略有删改)作者认为树立威信的第一要义是什么?第③段主要运用了______ 的论证方法,阐述了______ 的问题。
(用自己的话回答)概括第④段列举的事实,并说说其作用。
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财大气粗、位高权重的人说出的话、做出的决定,大家都愿意听,信服。
B.“要想公道,打个颠倒”是《辞海》对“威信”一词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