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废水发酵液态有机肥肥效研究

合集下载

畜禽粪便加工生产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畜禽粪便加工生产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畜禽粪便加工生产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项目背景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机肥的需求逐渐增加。

畜禽粪便是一种天然的有机肥料资源,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农田和园艺作物的种植中。

本项目旨在利用畜禽粪便加工生产有机肥,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为农民提供可持续的肥料解决方案。

2.项目概述本项目计划建立一座畜禽粪便加工生产有机肥的生产工厂。

主要工艺包括畜禽粪便收集、堆肥处理、发酵加工和包装销售。

项目预计年生产规模为XXX吨有机肥,销售收入为XXX万元。

3.市场分析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有机肥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健康和环保特性的重视,使得有机肥的需求逐年增加。

与传统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不仅具有更好的肥效和保护土壤的功能,而且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本项目的有机肥产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4.技术要点(1)畜禽粪便收集:与附近的养殖场合作,建立畜禽粪便收集系统,确保充足的原料供应。

(2)堆肥处理:将畜禽粪便进行堆肥处理,添加副料和通气材料,促进发酵与分解过程。

(3)发酵加工:将堆肥好的畜禽粪便进行发酵加工,以便更好地提取有机肥的养分。

(4)包装销售:对发酵好的有机肥进行包装,标明产品的成分和用途,便于销售和推广。

5.投资分析本项目的总投资预计为XXX万元,其中包括设备购置费、厂房建设费、原材料购置费、项目前期费用等。

根据市场调研和财务预测,项目预计从第二年开始,年平均收入为XXX万元,年平均利润为XXX万元。

项目预计回收期为X年,投资回报率为X%。

6.环保影响分析本项目的举办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畜禽粪便的收集、堆肥处理和废水处理等方面。

为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项目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合理设置收集系统、堆肥处理设备和废水处理设施。

同时,项目还将与环保部门合作,确保符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

7.经济效益分析8.风险及对策项目的主要风险包括原材料供应、市场竞争和环境合规等方面。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1、污染控制1.1 堆肥;堆肥技术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将作物秸秆与养殖场粪便一起堆沤发酵以供作物生长时利用。

堆肥作为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改良,现正朝着机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设备效率也日益提高。

1.2 好氧处理;①曝气;采用好氧间歇曝气技术对养猪废水进行有效治理。

总体而言,养殖业污染控制领域中的好氧技术正朝着高效、实用、经济、操作简便的方向发展。

②接触氧化;接触氧化技术早已被用来处理各种不同浓度的有机污水,其本质是利用填料上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采用接触氧化技术对猪粪浆进行处理,用结构和性能很好的新型填料,其对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对BOD也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③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基于传统的Fill—Draw系统改进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现已被广泛用于城市污水、食品加工废水等的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猪粪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消化两级处理后进入SBR好氧系统,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70%,对B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可达标排放。

1.3 厌氧处理;目前用于处理养殖业粪污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厌氧滤器(AF);其沼气产率可达3.4m3/(m3·d),甲烷含量可达65%。

②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其对有机污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③污泥床滤器(UBF);是UASB和AF的结合,具有水力停留时间短、产气率高、对COD 去除率高等优点。

④两段厌氧消化;把沼气发酵过程分为酸化和甲烷化两个阶段,并分别在两个消化器内进行。

其特点在于消化器内可滞留大量厌氧活性污泥(具有极好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提高了消化器内的负荷和产气率。

⑤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是厌氧消化器的一种,具有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目前已常被用于猪、鸡粪废水的处置,其装置产气率可达4m3/(m3·d),COD去除率达80%以上。

《2024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探析》范文

《2024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探析》范文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探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现状1. 废水产生及特点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主要由动物的尿液、粪便、清洗用水等组成,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

这些废水具有量大、高浓度、复杂成分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 传统处理技术传统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通过沉淀、过滤等手段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化学法则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生物法则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这些传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废水的污染程度,但仍存在处理效率低、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3. 现代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逐渐得到应用。

如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技术等。

这些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

三、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面临的挑战1. 技术难题尽管现代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如膜污染、能耗高等问题制约了膜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级氧化技术的成本较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物等。

2. 政策与法规目前,我国对畜禽养殖废水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对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部分地区在政策执行和监管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部分养殖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对废水处理不够重视。

3. 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平衡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往往更关注经济效益,对环保投入不足。

如何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环保效益的最大化,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生产生物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

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生产生物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

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生产生物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项目名称: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生产生物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标畜禽粪便和秸秆是农业废弃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利用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并且产生的有机肥对农作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本项目旨在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生产生物有机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内容1.收集畜禽粪便和秸秆:与养殖场和农户合作,收集畜禽粪便和秸秆作为原料。

2.厌氧发酵处理:将收集到的畜禽粪便和秸秆投入厌氧发酵池中进行微生物分解,获得有机肥。

3.商品化包装与销售:将生产的有机肥通过包装,推向市场销售,提供给农户使用。

三、市场分析1.需求分析: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有机肥作为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支持,市场需求广泛。

2.市场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有机肥供应商,但由于生物有机肥的独特优势和环保特性,本项目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四、技术实施方案1.厌氧发酵装置建设:建设厌氧发酵池、掌握发酵处理技术,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2.产品包装及销售: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包装设计,推动产品的销售。

五、项目可行性分析1.经济可行性:项目通过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不仅减少成本,而且有机肥的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技术可行性:厌氧发酵技术已经在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具备成熟的技术基础。

3.环境可行性:本项目能够有效减少畜禽粪便和秸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六、项目实施计划1.建设投资: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项目预算计划,确保项目资金的需求和使用。

2.建设周期:根据厌氧发酵装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建设周期计划,保证项目进度。

3.运营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资金投入,制定生产运营计划,确保供应链的畅通。

4.风险管理:制定风险防控措施,预测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七、经济效益预测本项目初期投资较大,但随着市场需求增加,有机肥销售量也将逐渐增加,预计在项目第三年可以收回成本,并获得可观的利润。

关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畜禽粪污是一种具有潜在资源价值的生物有机肥料,如果得不到合理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目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调研方法1. 采访法:通过对畜禽养殖场主、生物肥料生产企业负责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等进行采访,了解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 资料法:收集并分析相关的统计数据、政策文件、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三、调研结果1. 粪污利用现状在我国,畜禽粪污多以农户自用和直接排放的方式处理,仅有一小部分得到资源化利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畜禽农户自用:农户将畜禽粪污直接用于农田施肥,以及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2)生物肥料生产:部分畜禽粪污通过生物发酵技术,转化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3)沼气发电:少数养殖场利用畜禽粪污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发电或取暖。

2. 存在的问题(1)资源浪费:大量畜禽粪污未得到合理利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2)环境污染:部分农户和养殖场直接排放粪污,导致水体和土壤受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3)技术不足:目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并不普及,相关企业和养殖场存在技术困难。

(4)政策支持不足: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田利用和生物肥料生产的政策,但仍然存在部分地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

3. 解决方案(1)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政府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加具体和有力的政策法规,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政策保障。

(2)加强技术研发: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含量,推广应用于养殖场和农户。

(3)增加宣传力度: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养殖场主和农户的资源化利用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4)推动产业发展:鼓励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链的发展,支持相关企业加大投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禽畜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及范文

禽畜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及范文

禽畜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及范文一、项目背景禽畜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有机肥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利用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环境效益。

因此,进行禽畜有机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分析禽畜有机肥可以有效替代化学肥料,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品质。

有机肥在农业增产、改进土壤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有机肥市场需求量大且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禽畜有机肥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四、财务分析本项目的投资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和场地建设两方面。

设备购置包括粪便收集设备、堆肥设备等,场地建设包括堆肥场地的平整、围栏的建设等。

根据市场需求和预计投入产出比,结合成本数据和市场价格,进行财务分析。

根据预测,本项目预计投资回收期在3年左右,并能够实现较为稳定的盈利。

五、风险分析及对策禽畜有机肥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市场需求波动、市场竞争等;技术风险包括堆肥技术是否稳定等;管理风险包括管理能力、成本控制等。

为降低风险,应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六、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禽畜有机肥项目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注意环境保护。

根据环保法规要求,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措施,包括粪便收集的密闭式操作、堆肥场地的合理设计等。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检测,确保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达到标准。

七、项目实施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包括项目的具体实施步骤、时间节点安排,项目经理的任命等。

确保项目实施的有序进行。

八、结论禽畜有机肥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可行性。

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风险和挑战,如市场波动、技术不稳定等。

通过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和管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实现项目的健康发展。

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标准。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作者:魏吉龙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10期摘要:畜禽养殖每年为人类的餐桌上提供了大量的肉制品,保证了大众对肉蛋产品的需求。

与此同时,畜禽养殖也制造了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携带多种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如果处理不当则会直接污染地下水资源,间接影响人类健康。

所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也成为研究热点。

文章首先分析了畜禽养殖废水的特征和危害,细致分析了废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并详细讨论了国内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水处理技术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0-00-01DOI:10.16647/15-1369/X.2020.10.057Abstract: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provides a large number of meat products for the human table every year, ensuring the public demand for meat and egg products.At the same time,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also produces large amounts of wastewater,which carries a variety of microbial bacteria and viruses and, if not handled properly, can directly contaminate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indirectly affect human health.Therefo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livestock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arm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wastewater were analyzed,the problems of wastewater pollution control were analyzed, and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domestic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wastewater was discussed.Key words: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Wastewater treatment;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1 畜禽养殖废水的特征及危害养殖场产生的污水量及其水质因饲养种类、养殖场性质、饲养管理工艺、地区、气候、季节等情况不同会有很大差别。

科技成果——养殖废弃物高效堆肥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功能有机肥生产技术

科技成果——养殖废弃物高效堆肥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功能有机肥生产技术

科技成果——养殖废弃物高效堆肥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功能有机肥生产技术技术开发单位浙江大学适用范围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果简介针对苕溪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重点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粪便污染减排中堆肥资源化保氮除臭功能有机肥技术问题,筛选研制一系列高效纤维素、保氮除臭发酵复合功能微生物,结合生防、促生等高效功能微生物,研发耐高温快腐熟保氮除臭发酵复合菌剂与复合多功能微生物添加剂制备技术,实现养殖废弃物高效堆肥与功能有机肥生产。

工艺流程以畜禽粪便资源化循环利用与污染控制为核心,筛选一系列具有耐高温功能的纤维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加快堆肥过程的纤维素降解,缩短堆肥发酵周期;筛选保氮除臭功能微生物结合中高温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组配一系列高效保氮微生物发酵复合菌剂,进一步结合高效堆肥调理剂,共同减少高效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以及恶臭的排放;进一步筛选解磷解钾、生防促生等一系列功能的目标微生物,开发一系列高效复合多功能有机肥,大大提高堆肥产品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与比率,提高产品的品质与效益,形成高附加值的堆肥后加工产品。

关键技术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剂生产技术、保氮除臭复合菌剂与堆肥调理剂生产技术应用情况余杭区径山镇建立50吨/年微生物菌剂发酵制备示范生产线,年消纳猪粪、牛粪等畜禽粪便18000吨的一机多槽式堆肥发酵示范生产线、建立年产有机肥3000吨、有机无机复混肥2000吨的示范生产线。

典型案例(一)项目概况养殖废弃物高效堆肥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功能有机肥生产技术年生产微生物菌剂50吨,年消纳猪粪、牛粪等畜禽粪便量18000吨,粪便主要来源于苕溪流域示范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场,2008年8月开工建设,于2011年8月完成调试并建成投产。

(二)技术指标建立50吨/年微生物菌剂发酵制备示范生产线;建立从物料调适、菌剂强化、快速启动、保氮保碳、翻混供氧、适度发酵等多方面综合调控的堆肥保氮除臭适度发酵技术体系,建立年消纳猪粪、牛粪等畜禽粪便18000吨的一机多槽式堆肥发酵示范生产线;建立全封闭堆肥车间的恶臭气体收集管网系统,实现堆肥发酵的清洁生产;通过功能化二次堆肥发酵生物有机肥质量调控、农经作物全营养复混肥料配方调控,建立年产有机肥3000吨、有机无机复混肥2000吨的示范生产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养殖废水发酵液态有机肥肥效研究发酵工艺将养殖废水发酵制作液态有机肥对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水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利用养猪废水、养牛废水和家禽废水为原料发酵制成液态肥,以水稻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畜禽养殖废水发酵液态有机肥对种植土壤和种植作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的液态肥对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有明显增加,养牛废水液态肥12kg/亩处理的效果最好;养牛废水液态肥12kg/亩和养猪废水液态肥12kg/亩两种处理土壤容重整体降幅较大,改良效果较好。

就改善孔隙度这一单因素而言,养牛废水液态肥12kg/亩处理与家禽废水液态肥12kg/亩处理处理最好;同时三种液态肥对水稻的株高和叶绿素含量都有明显的速进作用。

研究结果可为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水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发酵;液态有机肥;畜禽养殖废水;土壤引言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经济支柱,但同时,畜禽养殖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处理不当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畜禽养殖废水是一种富含N、P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或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会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及农田的严重污染。

养殖废水中的大量含氮化合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氨化、硝化等化学反应过程形成NO3--N下渗到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使水质不能用于饮用,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猪场废水是典型的高浓度富磷废水,磷是农业生产必须的营养元素,其回收利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控制水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场废水中包含约93%的水、0.7%的蛋白质、0.3%的脂肪、4±5%的乳糖和0.5±0.6%的盐分,养分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回用价值。

家禽废水由于氨氮浓度、有机物浓度与总磷浓度较高,直接排放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发酵工艺可将养殖废水发酵制作液态有机肥以进行资源化利用,文章设计不同试验,研究液态肥的施用对土壤营养元素累积、水稻生理生长的影响,旨在为液态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作物为水稻。

供试肥料为生物有机液态肥料,分别为液态肥Z、液态肥N、液态肥Q,三种液态肥养分含量如表1所示;液态肥Z为以养猪废水为原料发酵制成,液态肥N和液态肥Q分别以养牛废水和家禽废水为原料发酵制成。

试验装置采用水桶,在桶一端壁自下而上每0.15m有排水管与水套相连,以人工控制土壤水分。

试验用土为南京当地的稻田土壤,风干后过2mm筛,按容重为1.30g/cm3装入水桶,每桶土壤重量约为8kg。

处理间为随机区组设计,重复2次。

水稻种植密度为70株/m2。

不同类型液态肥的施用量如表2所示,单独一种类型液态肥采用两种施用量,分别是8kg/亩和12kg/亩。

1.2 试验方法在水稻生长期间,单个处理每15d采集土样一次,取样深度为0-20,20-40cm,并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水稻成熟后,采集植株測定单位面积植株氮、磷累积量。

主要测量指标包括:(1)土壤养分测定:速效氮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速效磷测定(采用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

(2)土壤孔隙度测定:称重法。

(3)土壤pH值测定:采用PH值速测仪对不同土层土壤PH值进行测定,型号为METTLER TOLEDO FE20。

(4)土壤阳离子交换量:NH4Cl-(NH4)2C2O4法。

(5)植株养分测定:全氮(H2SO4-H2O2消煮,奈氏比色法);全磷(H2SO4-H2O2消煮,钒钼黄比色法)。

2 试验结果与讨论2.1 液态肥施用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一般氮素在土壤中以有机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依靠土壤中含氮有机物的不断分解转化成无机态氮化合物,速效氮的特性是易溶于水,也称水解氮,是速效性养分,供植物吸收,吸湿性强,其含量的多少是短期供氮水平的指标,氮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之一,测定土壤中速效氮的含量对植物的施肥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表3所示为液态肥施用下土壤速效氮含量随移栽时间的动态变化,总体来看,土壤速效氮含量呈上升趋势,增幅在1.11%-5.53%,峰值出现在15d,45d和75d,说明基肥、追肥和穗肥的施用对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增加有显著作用,75d之后土壤速效氮含量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明显,105d时土壤0-20cm,20-40cm速效氮含量大于同土层基土速效氮含量。

基土0-20cm土层的速效氮含量为113.7mg/kg,移栽15d后(即基肥施用后),速效氮含量的增幅在9.6%-17.5%,其中处理N2增幅最大,Q2次之,为14.9%;基土20-40cm土层速效氮含量为107.4%,移栽15d后(即基肥施用后),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增幅在8.65%-12.01%,仍以处理N2最大。

三组处理相比,结果表明,液态肥N2处理效果最好。

土壤速效磷作为土壤有效磷贮库中对作物最为有效部分,能直接供作物吸收利用,因而是评价土壤供磷能力的重要指标。

表4所示为土壤速效磷的动态变化,与土壤速效氮变化规律较为相似,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峰值点出现在移栽后15d,45d和75d,说明施肥对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增加有显著影响。

0-20cm土层的速效磷增幅总体高于20-40cm,说明液态肥的施用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表层土壤,计算发现,移栽后105d,0-20cm不同液态肥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幅为5.32%-19.29%,20-40cm不同液态肥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幅为1.02%-7.63%,液态肥N与液态肥Q土壤20-40cm速效磷含量基本没有变化。

对不同液态肥之间土壤速效磷含量情况对比发现,移栽后105d,0-20cm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的处理为N2,达到35.87mg/kg,Q2次之,为34.27mg/kg,说明液态肥处理N与液态肥处理Q对增加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效果显著。

2.2 液态肥施用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土壤容重用来表示单位原状土壤固体的重量,是衡量土壤松紧状况的指标。

容重的大小是土壤值低、结构、孔隙等物理性状的综合反映,同时也受外部因素,如降雨、灌水、耕作活动的影响。

一般对于同一质地的土壤来说,容重的大小,则可以大体反映出土壤结构状况。

容重越小(不低于1.14),土壤越疏松,结构性好,反之,表明土壤紧实,结构性差。

表5中所示施用液态肥前后土壤容重的变化。

CK处理容重各土层容重均有所上升,尤其是最下层(0-60cm)土壤容重,上升幅度最大,达到8.46%,试验结束时,该层土壤容重为1.41g.cm-3,说明比较其他土层而言,该层土壤结构性较差;施用液态肥的处理,容重整体呈下降趋势,各土层容重变化规律较为一致,0-20cm土层容重最小,20-40cm土层次之,40-60cm土层容重最大。

施用液态肥后,土壤容重的降幅在0.71%-7.69%,其中Q1降幅较小,0-20cm,20-40cm,40-60cm分别降低了3.08%,2.31%,0%,说明液态肥Q虽有改良土壤容重的效果,但相比其他处理而言效果较差;N2处理降幅较大,0-20cm,20-40cm,40-60cm分别降低了7.69%,3.84%,3.07%,0-20cm 土壤容重降幅大于该土层其他处理。

对试验前后土壤容重的分析结果表明,适当施用液态肥可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对不同液态肥处理容重降幅的比较分析发现,N2,Z2处理土壤容重整体降幅较大,改良效果较好。

孔隙状况影响水、气含量,也就影响养分的有效化和保肥供肥能力,还影响土壤的增温与稳温,因此土壤松紧度和孔隙状况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对作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如果土壤过于紧实,总孔隙度小,其中小孔隙多,大孔隙少,影响作物的根系生长;土壤过于疏松时,总孔隙度增大,植物扎根不稳,容易倒伏。

土壤孔性取决于土壤质地、松紧度、有机质含量和结构等土壤本身性状的影响,另外一些外部因素如耕作、施肥、灌溉、排水等人为措施对土壤孔隙的影响很大,因而它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表中所示试验前后孔隙度变化可直观地看出液态肥施用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CK处理孔隙度呈下降趋势,其中40-60cm降幅大于0-20 cm与20-40cm土层,这与严洁与彭世彰等的研究成果相互印证。

液态肥处理中,表层土壤的孔隙度升高幅度相对较高,而0-60cm土壤基本没有变化,这说明各处理的孔隙度上层好于下层,0-20cm,20-40cm,40-60cm各液态肥处理孔隙度的增幅分别为 3.90%-10.75%,1.52%-8.33%,0.51%-2.25%,说明液态肥对孔隙度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对于表层土壤孔隙度的改善,而0-60cm土层除Z2有所下降以外,其余均出现较小幅度的上升,这可能由于短期施用液态肥对深层土壤的改良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后续试验应着重观测连续施用液态肥对深层次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比较液态肥处理对改善土壤孔隙度的效果发现,N2处理0-20cm孔隙度增加10.7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Q2处理次之,达到8.72%;Z1处理仅为3.99%,相对较差,就改善孔隙度这一单因素而言,N2与Q2为推荐处理。

土壤酸碱性是土壤的重要化学性質,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起着重要用,并影响土壤养分元素的释放、固定和迁移。

表中可看出,试验前后土壤PH均在合理范围,试验初始时土壤pH均为5.84,一季水稻种植结束时,各处理土壤PH值均有所下降,0-20cm,20-40cm,40-60cm土层土壤PH 值呈递增趋势。

CK处理PH降幅最大,0-20cm,20-40cm,40-60cm土层分别下降了5.14%,3.77%和0.41%,液态肥处理土壤PH值下降幅度远小于CK处理,0-20cm,20-40cm,40-60cm土层PH值降幅在0.86%-2.40%,0.68%-1.71%,0.17%-1.31%,上层土壤PH值降幅大于下层土壤。

2.3 液态肥施用对水稻生理生长的影响2.3.1 液态肥施用对水稻株高的影响株高对形成水稻产量群体有重要的意义,植株过高,营养体生长过旺,与生殖生长竞争养分,最终会影响产量;植株过矮,营养体生长不良,不能为生殖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也会降低产量。

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通过增加施肥量来增加株高和产量,但过度施肥使得株高过高,容易造成水稻倒伏和减产。

从总体来看,液态肥施用下,较低施肥量与较高施肥量相比,株高明显低于较高施肥,说明在一定的施肥范围内,水稻株高与施肥量呈正相关。

表6中可以看出,20d时不同处理水稻株高已有差异,其中CK处理最低,仅为23.8cm,N2处理最高,达到35.9cm;20d后水稻株高增长显著,但并非一直增长;100d时,水稻株高为84.5cm-110.0cm,仍以CK株高最低,为84.5cm,Q1最高,达到110.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