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
大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地震来了》

大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地震来了》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什么是地震,地震的危害和如何防地震;2.能够学会基本的地震应急知识和应对措施;3.能够提高安全意识,学会如何自救和互救。
二、教学准备1.模拟地震标志物(如石头、玻璃杯),相关图片、视频;2.儿童自救常识海报、照片等;3.地震应急包、示范模型;4.音乐、视频。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情境导入通过模拟地震标志物和相关图片、视频的展示,引导孩子们认识地震及其危害。
2. 探究与引导1.问孩子们是否知道什么是地震?孩子们众口一词地回答:“就是地球在摇晃。
”2.在引导孩子说出地震带来的危害后,再询问他们有没有经历过地震。
3.将关于地震的常识展示给孩子们,请他们参与解决问题。
3. 指导与实践1.通过展示模拟地震,引导孩子们体验地震带来的危害。
2.学习地震应急知识。
播放相关视频、动画等,为孩子们展示必要的地震应急知识(如身体保护、迅速撤离等)。
3.将儿童自救常识海报、照片等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知道如何自救和互救。
4. 总结与反思1.让孩子们回答问题:地震发生后,应该如何行动?他们掌握了哪些地震应急知识和自救技能?2.对本次课程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未来的教学教育改进提供指导。
四、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上,应该加强孩子们对地震的认知。
通过模拟地震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地震的危害和必要的应对措施,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掌握地震应急知识。
2.在教学过程中,需配合示范模型和音乐、视频等教学工具,使课堂更加活跃,更加生动。
3.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孩子们对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2024年大班地震安全教案及反思地震来了

2024年大班地震安全教案及反思地震来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范”,详细内容为“地震来了”。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及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了解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重点: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发生时的安全行动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演示模型、地震知识挂图、地震自救互救视频。
2. 学具:安全常识手册、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地震自救互救视频,让幼儿了解地震的严重危害,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地震的概念及成因。
(2)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躲到桌子下、远离高大建筑物、不要乘坐电梯等。
(3)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寻找安全通道等。
3. 例题讲解:讲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让幼儿学会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4.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概念及成因。
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谈谈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答案:地震发生时,要迅速躲到桌子下,远离高大建筑物,不要乘坐电梯。
地震后,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寻找安全通道逃生。
2. 画一幅地震自救的宣传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表现紧张,需要加强心理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地震科普馆,深入了解地震相关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让家长参与地震安全教育,共同提高幼儿的安全素养。
大班幼儿地震安全教案及反思《地震来了》精选

大班幼儿地震安全教案及反思《地震来了》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地震来了》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安全常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知道地震发生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教育幼儿关爱生命,珍爱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难点:让幼儿理解地震的成因,以及如何在地震中保持冷静,正确应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地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地震防护用品(如书包、头盔、口罩等)。
3. 幼儿用书、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震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地震的场景,激发幼儿对地震的兴趣。
2. 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利用图片和视频,向幼儿讲解地震的成因,让幼儿对地震有初步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引导幼儿学会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如躲到桌子下、用书包护头等。
4. 例题讲解:讲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如何正确躲藏、如何避免被物品砸伤等。
5.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地震演练,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自我保护方法。
7. 拓展延伸:教育幼儿关爱生命,珍爱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后的安全常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震来了,我会怎么做?答案:地震来临时,我会迅速躲到桌子下,用书包护头,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2. 作业题目:如何帮助身边的人在地震中保持安全?答案:在地震中,我会告诉身边的人要冷静,一起躲到安全的地方,互相帮助,共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等,让幼儿对地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幼儿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地震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课后辅导,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地震来了》幼儿园大班的安全教案

《地震来了》幼儿园大班的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一些自然现象。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教育幼儿正确行动,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二、教学重点1. 地震发生时的自然现象2.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三、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行动,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四、教学准备1. 地震知识课件2. 安全标志图片3. 紧急疏散图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震知识课件,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一些自然现象。
2. 基本知识:讲解地震发生时的自然现象,如地动、地声、房屋摇晃等。
3. 自我保护方法:教育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到坚固的家具下、保护头部等。
4. 行动指南:讲解地震发生时如何正确行动,如不慌张、不乱跑、不乘坐电梯等。
5. 安全疏散:展示紧急疏散图,教育幼儿在地震发生时如何安全疏散。
6. 实践活动:模拟地震发生,让幼儿实践所学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7. 总结:通过实践活动,总结地震时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让幼儿加深记忆。
8.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看家中的安全设施,了解紧急疏散路线。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地震模拟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地震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检查幼儿对地震逃生路线和自救方法的熟悉程度。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的安全知识。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员或地震幸存者来园进行地震安全讲座,增加幼儿的实践经验。
2. 组织幼儿参观地震遗址或地震科普馆,加深他们对地震危害的认识。
3. 开展家庭地震安全主题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共同提高家庭的安全意识。
八、教学反馈1. 家长反馈:通过家长会或家访,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园地震安全教育情况的反馈。
2. 幼儿表现:观察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是否能够体现出地震安全教育的影响。
3. 教学调整:根据家长反馈和幼儿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大班地震安全教案及反思 地震来了

大班地震安全教案及反思地震来了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2. 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寻找安全的地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2. 主体活动:通过游戏、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学习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
3. 实践活动:模拟地震发生,让幼儿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安全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地震模拟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地震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2. 搜集幼儿在讨论、游戏等环节中的发言,评估其对地震知识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是否全面、生动地介绍了地震的基本知识,让幼儿易于理解。
2.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实践活动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4.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是否提供了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5.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精神。
6.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地震知识图片、地震视频、安全标志图片、地震应急包等。
2. 教学环境:安静、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3. 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并能够团结协作。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2. 讲解: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如如何寻找安全的地方,如何保护自己等。
3. 演示:模拟地震发生,演示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4. 实践:让幼儿亲自操作,模拟地震发生时寻找安全的地方,保护自己。
大班幼儿地震安全教案及反思《地震来了》精选

大班幼儿地震安全教案及反思《地震来了》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避险与自救”,详细内容为“地震来了”一节。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来临前的预兆、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及地震后的安全撤离和自救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教育幼儿关爱生命,尊重自然,提高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地震后的自救技巧。
教学重点:地震来临前的预兆识别、地震时的安全避险以及地震后的安全撤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震演示文稿、地震避险视频、地震自救卡片。
学具:画笔、纸张、安全避险道具(如书包、枕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演示文稿,向幼儿展示地震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地震的危害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地震、地震的原因等。
(2)介绍地震来临前的预兆,如动物异常、地面震动等。
(3)讲解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到桌子下、用书包保护头部等。
(4)介绍地震后的安全撤离和自救技巧,如远离高大建筑、寻找安全区域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地震避险演练,让幼儿实际操作自我保护方法。
(2)分组讨论: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对幼儿进行提问,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危害性、预兆、自我保护方法、安全撤离和自救技巧。
2. 板书配图,生动形象地展示地震场景和避险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地震来临前,你注意到了哪些预兆?(2)地震发生时,你应该怎么做?(3)地震后,如何安全撤离和自救?2. 答案:(1)预兆:动物异常、地面震动等。
(2)做法:躲到桌子下、用书包保护头部等。
(3)安全撤离和自救:远离高大建筑、寻找安全区域等。
《地震来了》幼儿园大班的安全教案

《地震来了》幼儿园大班的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是什么,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2. 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如何正确躲避,如何正确逃生。
3. 地震后的行动:如何寻找食物和水,如何与外界取得联系。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冷静应对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在地震发生时正确躲避和逃生。
2. 如何在地震后寻找食物和水,与外界取得联系。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措施,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 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地震发生时的正确躲避和逃生方法,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并学会应对地震。
3. 情景模拟法:教师模拟地震发生的情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地震时的安全措施和逃生方法。
4. 讨论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的格式编写后续章节。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地震知识PPT、地震视频、安全标志图片、地震逃生道具(如安全带、急救包等)。
2. 环境布置:模拟地震场景,设置地震逃生通道。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震视频,引发幼儿对地震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让幼儿了解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3. 安全措施学习: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如正确躲避和逃生方法。
4. 地震后行动:讲解地震后的行动,如寻找食物和水,与外界取得联系。
5. 情景模拟:组织幼儿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地震时的安全措施和逃生方法。
八、教学评价1. 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2. 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冷静应对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大班幼儿地震安全教案及反思《地震来了》(通用8篇)

大班幼儿地震安全教案及反思《地震来了》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幼儿地震安全教案及反思《地震来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幼儿地震安全教案及反思《地震来了》篇1活动目标: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活动准备: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活动过程:一、地震的危害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播放视频)提问: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 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
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
(教师走下去,听一听,问一问)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么办?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请个别幼儿说。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势最正确。
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
小结幼儿躲的情况。
什么时候往外跑?逃跑时应该注意什么?(有秩序,沿墙角跑,保护头部。
)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放图片)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保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么办?(哨子、敲击、寻找食物、想办法自救)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
大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
大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1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4.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5.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活动准备:
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问: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
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
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么办?
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请个别幼儿说。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势最正确。
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
小结幼儿躲的情况。
什么时候往外跑?逃跑时应该注意什么?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
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没有劲喊了怎么办?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三、地震的预防
1.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他们的家里准备了一个地震急救箱,以备急用。
里面有许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应该选什么物品,用它来干什么?然后放到你们组的急救箱里。
选好了吗?请地霞来了;请把你们组的急救箱送到老师这,然后回到座位上。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
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帮我们渡过难关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时发生该有多好?但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地震发生的前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内经常会发生一些常的现象,让我们看一看。
小结:这些现象都是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小朋友发现后可以告诉周围的人四、地震演习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保护自己。
活动反思:
汶川大地震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令我们记忆深刻。
这让我们意识到对幼儿进行地震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懂得自救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通过视频、图片的观看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经验讨论和演习活动幼儿能积极地参与,获得了真实的体验,急救箱的小游戏又让幼儿懂得在生活当中应提前预备好急救物品,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足是在不同的场地,如何灵活自救,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今后工作中的重点。
小百科: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大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2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问: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
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
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
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么办?
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请个别幼儿说。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势最正确。
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
小结幼儿躲的情况。
什么时候往外跑?逃跑时应该注意什么?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
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 没有劲喊了怎么办?
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三、地震的预防
1.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他们的家里准备了一个地震急救箱,以备急用。
里面有许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应该选什么物品,用它来干什么?然后放到你们组的急救箱里。
选好了吗?请地霞来了.;.璧黪蠡一譬壤黪擎r赫.=参。
一一黍一~把你们组的急救箱送到老师这,然后回到座位上。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
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帮我们渡过难关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时发生该有多好?但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地震发生的前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内经常会发生一些常的现象,让我们看一看。
小结:这些现象都是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小朋友发现后可以告诉周围的人。
四、地震演习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保护自己。
活动反思:
汶川大地震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令我们记忆深刻。
这让我们意识到对幼儿进行地震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懂得自救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通过视频、图片的观看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经验讨论和演习活动幼儿能积极地参与,获得了真实的体验,急救箱的小游戏又让幼儿懂得在生活当中应提前预备好急救物品,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足是在不同的场地,如何灵活自救,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今后工作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