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鉴赏专题课件共33张

综合赏析提问句型: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
设问、反问
常见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常见表现手法:联想、想象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情感 / 思想例句及出处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情感把握提问句型:
品味语言
提问句型:1.……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它的妙处。2.请你找出诗句中感受最深的字,并说说它的好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品味语言提问句型:
综合赏析
提问句型:1.请你赏析……这句诗。2.……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涉及整句诗的分析)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用了这种手法的作用。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专题》课
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
设问、反问
常见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常见表现手法:联想、想象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情感 / 思想例句及出处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情感把握提问句型:
品味语言
提问句型:1.……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它的妙处。2.请你找出诗句中感受最深的字,并说说它的好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品味语言提问句型:
综合赏析
提问句型:1.请你赏析……这句诗。2.……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涉及整句诗的分析)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用了这种手法的作用。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专题》课
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总复习课件35张

(2017全国卷Ⅲ)请感从态“度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 某个词、某个 典故的思想感
(2016全国卷Ⅰ)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情
一、读懂诗歌情感五步法
读标题
通向诗歌情感的第一条快速 读注释 读情语
明确风格,了解时代,生平际遇 关注每一个注释,每个注释都有用 抓情感词/句,这是情感的直接体现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
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 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 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高考诗歌鉴 赏专题复习
解读考纲 写什么? 怎样写? 怎样写?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目录
01 诗歌形象 02 诗歌表达技巧 03 诗歌情感 04 诗歌语言
01
读懂诗歌—人物形象
形象类别
内涵
典例
人物形象
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和诗人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李白
象
高考诗歌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
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 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同一性的一面。
2024届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 教学PPT课件

2.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在内容上以某一物象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往往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其精神品格;常 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方法。 (1)形式标志:以物象为题,或“咏”“题”“赠”“赞”后加相关物象。 (2)内容特点: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 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结构章法:物——人——情。
10.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借用于文学 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 种描写方法。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 早行》)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 修饰语,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 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8.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折戟 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 国家的命运,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9.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 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 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这些诗句写花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后返回故居的情景,充 分渲染了花府一家老小迎接木兰还家的热闹气氛。
二、古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 情直接倾泻而出。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 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复习古诗词鉴赏ppt

05
古诗词的代表人物
李白及其作品
唐代诗人代表人物 善用比喻和夸张
作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享有“诗仙”美誉
杜甫及其作品
唐代诗人代表人物 善用白描手法
作品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享有“诗圣”美誉
白居易及其作品
唐代诗人代表人物 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作品强调社会功能 与刘禹锡合称“刘白”
李清照及其作品
宋代女词人代表人物 善用白描手法和心理描写
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促进文化交流
03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地位,学习
古诗词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指导写作
学习语言表达
古诗词语言简练、优美,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 字功底。
掌握写作技巧
古诗词创作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如意象运用、炼字炼句等 ,学习古诗词有助于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边塞战争诗
总结词
以边疆战争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详细描述
边塞战争诗主要描写边疆的战争和军旅生活,表达对国家安全、民族团结、英雄 主义的关注和敬仰。例如,《凉州词》描绘了边疆战士的思乡之情,《从军行》 则表现了边疆战争的激烈场面和对英雄的赞美。
咏史怀古诗
总结词
追述古人古事、凭吊古迹、抒发情怀的诗歌。
把握主题
分析诗词的主题思想,如对时代变迁、社会矛盾、人 民疾苦的思考等。
理解诗词主题的独特性,如对诗人个性、文化背景等 方面的体现。
探讨诗词主题的普遍性,如对人生、命运、家庭的思 考等。
掌握不同类型诗词主题的特点,如山水诗、边塞诗等 。
研习典故
了解典故的来源和含义,如古代历史事件、神话传说 、前人诗句等。
古诗词鉴赏专项复习课件

哪些“景语”,表达了怎样的“情语”。
2019
王维 (1)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
描述画面
2分
《使至塞 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上》 (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 从修辞方面赏析 2分
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2018
龚自珍 (1)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 《己亥杂 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
解题思路:词语含义+画面+情感
模拟训练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请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妙处
。 参考答案:从修辞手法来看,“日”和“春”作为新
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二字运用拟人的 修辞手法,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从蕴含哲理来看,这两句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 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
解题思路:技巧(修辞)+内容+情感/哲理
归纳小结
常考题型
解题思路
画面描述题 找意象+析特点+晓情感+绘画面
赏析句子题 技巧(修辞等)+内容+情感/哲理
品味炼字题 词语含义/技巧+画面+情感
把握情感题 内容+情感
归纳小结
鉴赏四要点: 一看诗歌题材类别; 二析诗歌意象意境; 三感诗歌中心情志; 四赏诗歌语言魅力。
”和“
” 。
考查内容和情感
2分
诗》
(2)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简要赏析。
考查名句赏析 2分
组诗联读
阅读怀乡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 思》,梳理各诗中选用的意象、使用的技 巧、抒发的情感,填写表格。
2019
王维 (1)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
描述画面
2分
《使至塞 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上》 (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 从修辞方面赏析 2分
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2018
龚自珍 (1)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 《己亥杂 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
解题思路:词语含义+画面+情感
模拟训练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请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妙处
。 参考答案:从修辞手法来看,“日”和“春”作为新
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二字运用拟人的 修辞手法,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从蕴含哲理来看,这两句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 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
解题思路:技巧(修辞)+内容+情感/哲理
归纳小结
常考题型
解题思路
画面描述题 找意象+析特点+晓情感+绘画面
赏析句子题 技巧(修辞等)+内容+情感/哲理
品味炼字题 词语含义/技巧+画面+情感
把握情感题 内容+情感
归纳小结
鉴赏四要点: 一看诗歌题材类别; 二析诗歌意象意境; 三感诗歌中心情志; 四赏诗歌语言魅力。
”和“
” 。
考查内容和情感
2分
诗》
(2)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简要赏析。
考查名句赏析 2分
组诗联读
阅读怀乡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 思》,梳理各诗中选用的意象、使用的技 巧、抒发的情感,填写表格。
古诗鉴赏(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

返回目录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2)古诗中常出现“月”的意象,诗人或用月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愁思, 或体现自在旷达的情怀等。请阅读下列诗句,其中“月”所寄托的情 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B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 传达惜春之情。根据诗句意思
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 和知识卡片,可知此处的
信的代称。
“雁”与思乡之情有关。
返回目录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参考答案】诗人因思乡想给远方亲人传递书信,而“雁” 是书信的代称。
返回目录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命题探究 广东省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法比较灵活,连续几年都考查了创新题 型,且考查位置具有不确定性。2024年广东中考将古诗鉴赏与文言文对 比阅读结合起来考查,分值4分。2023年广东中考首次单独命题并以简答 题形式考查古诗鉴赏,分值2分。2022年广东中考则勾连了现代文阅读, 以“结合文学作品阅读文段,选择符合语境的诗词”的形式,考查在具 体情境中运用古诗的能力,分值2分。2021年广东将书法纳入了中考,并 且将古诗鉴赏与书法结合起来考查,分值4分。除了以上勾连文言文阅读、 勾连现代文阅读、勾连书法等形式,未来广东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查不 排除会出现填空题、图表题、勾连名著题、勾连作文题等形式。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古诗鉴赏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2)古诗中常出现“月”的意象,诗人或用月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愁思, 或体现自在旷达的情怀等。请阅读下列诗句,其中“月”所寄托的情 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B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 传达惜春之情。根据诗句意思
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 和知识卡片,可知此处的
信的代称。
“雁”与思乡之情有关。
返回目录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参考答案】诗人因思乡想给远方亲人传递书信,而“雁” 是书信的代称。
返回目录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命题探究 广东省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法比较灵活,连续几年都考查了创新题 型,且考查位置具有不确定性。2024年广东中考将古诗鉴赏与文言文对 比阅读结合起来考查,分值4分。2023年广东中考首次单独命题并以简答 题形式考查古诗鉴赏,分值2分。2022年广东中考则勾连了现代文阅读, 以“结合文学作品阅读文段,选择符合语境的诗词”的形式,考查在具 体情境中运用古诗的能力,分值2分。2021年广东将书法纳入了中考,并 且将古诗鉴赏与书法结合起来考查,分值4分。除了以上勾连文言文阅读、 勾连现代文阅读、勾连书法等形式,未来广东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查不 排除会出现填空题、图表题、勾连名著题、勾连作文题等形式。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古诗鉴赏
古诗词鉴赏专项复习PPT优秀课件下载(31张)

抓关键词
4.体会情感题
(1)题目 《春夜喜雨》 ——杜 甫 (2)序、注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 此篇兼 怀子由。) ——苏 轼 (3)诗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感悟意象
4.体会情感题
“柳”与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留”谐 故园情。 柳, 音,因此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柳”带 折 有感伤离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 柳 别的意味。 柳色新。 而“折柳”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就有相留 之意。
体验、把握、感悟主题思想
二、解题方法与规范
1.寻找意象题
第一步:找名词,意象以名词形式 出现。
第二步:名词应体现作者思想感情。
意象一般为景、物。一般需找出3个。
典型考题
(寻找意象类)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考题: 这首诗选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3分)
典型考题
联系背景,分析情感 (体会情感类)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考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思乡和思亲的情感,同 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 苦难。
三、能力训练与提升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例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 并简析其妙处。 (14年宿迁卷)
欣赏、品味其精妙之处
4.体会情感题
例1: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14年宿迁卷) 例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 (14年广东湛江卷)
高考诗词鉴赏专项复习ppt课件(共173张)

2 简要分析词中“白发渔父”形象。(4分)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看破红尘、淡泊超脱的渔父形象。 词中渔父任凭惊骇涛浪、是非成败,只着意于春风 秋月、握杯把酒、笑看人生、坚守江渚渔樵生活。 诗人借这一形象抒发自己超然世外的旷达胸怀。
14
例3
题葡萄图(Leabharlann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古代诗词鉴赏
1
学习目标 1、积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2、积累品读诗歌的一般方法。
2
一 高考诗歌鉴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鉴赏古诗作品里的形象
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 象、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3
2、鉴赏古诗的语言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 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 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 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 术效果等。
7
三、诗歌鉴赏题应试对策(如何做诗 歌鉴赏题)
1、学会利用文中信息,如题目、作者、 注释、背景等。 2、把握诗歌的意象,透过意象把握诗歌的 内容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3、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 4、注意诗歌表达技巧的运用。 5、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 的感情.
8
诗歌鉴赏之形象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1 通过前四句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间接表现 陆鸿渐的高洁不俗。 2 通过最后两句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出陆鸿渐 的闲适与潇洒。
16
景物形象的鉴赏
17
阊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18
景物形象 这些客观景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 的客观景物,更重要的是含有诗人情感的 景物形象,也就是诗人所写之“景”。 诗人借这些“景”,抒自己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以动衬静: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 的精妙之处。(6分)
2.以动衬静: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古诗词鉴赏综合赏析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不同的诗歌题材,更准确地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 与个人情感。 2.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并作深入的 解读。
一、古诗词题材
山水田园诗 边塞征战诗 咏物言志诗 咏史怀古诗 】
羁旅思乡诗 赠友送别诗 写景抒情诗 闺怨爱情诗
古诗词题材为何要分类? 一、人与自然:景与人(山水田园、边塞、羁旅诗)、 物与人(咏物诗) 二、人与人的关系:友情、爱情、亲情、家国情等
常见意向:溪水、山石、松林、柴门、桑麻、五柳、明月、渔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山水田园诗的情感
1.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2.表达对闲适的田园生活、归隐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3.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憎恶,对现实的不满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山水田园诗的手法
1.描写角度:直接、间接描写 2.描写手法:四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听结合、 远近高低结合)
一、景物描写角度总结: 1.直接描写 2.间接描写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 (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 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 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二、景物描写手法总结: 2.以动衬静: 判定标志词:和视听结合一样:声、口字旁动词。 区别:一句
2.以动衬静: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 的精妙之处。(6分)
一、人与自然: 1.景与人(山水田园、边塞、羁旅诗) 2.物与人(咏物诗)
煮酒把盏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的特征
含义: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 材的诗歌
标志:山水田园诗为分山水诗、田园诗。 山水诗主要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田园诗主要描写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对象的诗
①声(声+色、声+影) ②口字边为偏旁与声音有关联的动词 ③名词【乐器】:鼓角、琵 琶、胡琴、笛、箫、笳
二、景物描写手法总结: 1.视听结合:两句、一联
2011福建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2011山东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2013 辽宁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2011天津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 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 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 凭听闻所得。
二、景物描写手法总结: 1.视听结合:两句、一联 关注听—“声”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 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 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渭城曲》 ⑦ 人物:戍将、将帅、胡人、单于
边塞诗的情感
1.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4.旅途漂泊、思乡怀人的漂泊愁绪。 5.凄苦哀怨的反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边塞诗的手法
1.修辞手法: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具体诗具体分析) 2.描写手法:四大结合 3.抒情手法(情景关系):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边塞诗的特征 一、边塞诗的含义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二、边塞诗的标志 1.题目中出现“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 有关的词语 代表作家:岑参、高适、王昌龄等。
边塞诗的特征
三、常见意象
①时间:秋天、黄昏 ②地点:塞外、楼兰、阴山、凉州、玉关 、长城 ③景物: 大漠、黄沙、秋风、冷月、雪、雁 ④战具: 干、戈、战车、烽火、旗、战鼓 ⑤乐器: 羌笛、琵琶、号角、鼓、胡琴、胡笳 ⑥乐曲:《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
解读山水田园三部曲
1.把握意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写景表现的情感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征战诗
羁旅诗的特征
一、羁旅诗的含义 诗人或因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 或探亲访友,长期客居他乡,滞留他处,对所见所闻有感, 借此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羁旅诗的特征
二、羁旅诗的标志 1.题目中出现“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 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2.常见意象: 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 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书信
羁旅诗的情感
1.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 2.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3.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 寞、幽怨愤慨之情。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 的精妙之处。(6分)
2.以动衬静: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