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表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的要求,为满足国家制定高技术服务业有关政策和加强高技术服务业宏观管理的需要,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统计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参照国际相关分类标准并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 -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高技术服务业界定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本分类主要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为指导,并结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高技术服务业的范围及分类。
(二)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 17)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本分类能够满足有关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管理的需要,同时兼顾统计上的可操作性。
(四)本分类借鉴国际组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界定以及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将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纳入高技术服务业范畴。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1位数字表示,共有9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2位数字表示,第1位为大类代码,共有25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中类代码,共有9 7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一)本分类中小类的具体范围说明可参见《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OECD划分高技术产业

OECD划分高技术产业、测度ICT和生物技术产业的方法OECD科学、技术和工业总司 Martin Schaaper本文介绍了由 OECD 开发的虽各不相同,但却密切相关的三个领域的科技测度方法,这些问题也是中国近年来一直非常感兴趣的。
这三个领域是划分高技术产业,测度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影响,以及测度生物技术。
本文数据材料来自 OECD 公开及内部出版物。
可公开获得的文献见本文参考文献目录。
一、高技术产业的划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是商业领域中企业加快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技术创新较多的企业会赢得新市场、使用更具生产效率的资源、为员工提供更高的报酬。
高技术产业是那些在国际贸易中扩张十分强劲,并且有助于推动其他部门进步的产业。
为了分析技术对产业效益的影响,通过构建专门的国际可比的分类标准来鉴别出那些最具技术密集性的产业和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高技术产业的概念在很长时期内都没有被明确。
以下定义中,至少满足两条才可以被称为高技术产业,或者被称作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水平的创新活动(包括正在研发);•通过中间投入或资本投资,在生产过程中高强度利用已有技术和创新;•劳动力的高知识密集型特征。
知识密集型产业分类对于分析产业就业信息或不同技术密集度产业的增加值非常有用。
例如,做国际贸易(定义在产品层面上)分析需要把每种产品归类到一个特定的产业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技术产业的产品都必须有高技术含量。
然而,一些较低技术密集度的产业中的一些产品可能含有高技术的内容。
一个产品的分类方法的制订是对部门分类方法的一个有力补充,并为分析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更加准确的工具。
这基于标准国际贸易分类( SITC )第 3 版并只限于制造业产品。
当然,这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
最初的高技术产业分类只集中在制造业部门,但显然还有必要包括服务业,因为服务业正越来越多的从技术的应用者转变为技术的创造者。
从不同的数据来源分析,很明显,提供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相分离的分类更为有益。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

附件1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的要求,为满足国家制定高技术服务业有关政策和加强高技术服务业宏观管理的需要,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统计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参照国际相关分类标准并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高技术服务业界定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本分类主要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为指导,并结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高技术服务业的范围及分类。
(二)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本分类能够满足有关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管理的需要,同时兼顾统计上的可操作性。
(四)本分类借鉴国际组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界定以及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将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纳入高技术服务业范畴。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1位数字表示,共有9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2位数字表示,第1位为大类代码,共有25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中类代码,共有97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一)本分类中小类的具体范围说明可参见《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高新技术统计分类目录

附件1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 1 —— 2 —— 3 —附件2《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分类目录(2018)》修订说明一、修订背景2017年6月30日,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正式颁布。
8月29日,国家统计局印发《关于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国统字〔2017〕142号),规定从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起统一使用新分类标准。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的通知(国统字〔2017〕200号),因此《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分类目录(2013修订)》已不能满足当前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工作需要,有必要对此目录进行修订。
二、修订主要内容本次修订主要是在国家《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和《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分类目录(2013修订)》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新旧国民经济行业的对应关系,对行业分类有变化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和行业编码的对应转换。
(一)行业大类调整情况。
根据当前新产业的发展状况,删除了行业大类食品制造业和— 4 —核燃料加工业。
(二)行业小类调整情况。
行业小类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依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原行业小类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拆分;二是依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原行业名称或行业代码进行了更名;三是为体现当前新产业的发展状况,对部分高新技术行业小类进行了增减。
详见附件3《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分类目录》新旧对照表。
— 5 —附件3《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分类目录》新旧对照表— 6 —— 7 —— 8 —— 9 —— 10 —— 11 —。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

附件1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一、分类目的为准确反映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界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范围,健全高技术产业统计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参照国际相关分类标准并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高技术产业界定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1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际分类标准为借鉴。
本分类借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分类方法;分类表中第一类至第五类内容可与有关国际分类基本衔接,能够满足国际比较的需要。
1 R&D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支出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R&D(即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是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提升可操作性为基本要求。
本分类中各小类尽可能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行业小类对应,便于统计资料的获取、整理和再加工。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6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共有8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在《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国统字(2013)55号)的基础上修订完成,采用了原分类的基本结构框架。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表

0152
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
2762
016
0160
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2770
017
0170
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
2780
02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021
0210
飞机制造
3741
022
0220
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
3742
023
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
0231
航天相关设备制造
3743
0232
航空相关设备制造
053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0531
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4021
0532
运输设备及生产用计数仪表制造
4022
0533
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
4023
0534
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4024
0535
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制造
4025
0536
教学专用仪器制造
4026
0537
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制造
3475
05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051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0511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
3581
0512
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
3582
0513
医疗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
3583
0514
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
3584
0515
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
3585
0516
康复辅具制造
0343
广播电视专用配件制造
3933
0344
高技术产业在sitc的分类

高技术产业在sitc的分类
高技术产业在SITC分类中的细分
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是联合国统计司编制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系统。
该分类系统将商品分为10个主要类别,其中高技术产业属于以下部分:
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
75类:办公机械和数据处理设备
76类:电信和声音录制或再现设备
8类:杂项制成品
84类:一般工业机械
85类:电动机械器具和家电
86类:专业、科学和控制仪器及设备
87类:车辆、飞机和船舶
88类:摄影和光学商品、钟表及乐器
9类:其他商品
95类:科学仪器和设备
高技术产业的特征
这些分类中的商品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高研发投入:这些产业需要大量投资于研发,以开发新技术和
产品。
技术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处于技术变革的快速轨道上,新产
品和工艺不断涌现。
高附加值:这些产业的产品通常具有比传统产品更高的附加值,因为它们包含了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业严重依赖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工人和
科学家。
高技术产业的经济影响
高技术产业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创造就业机会:这些产业创造了高薪且技术含量高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生产力:高技术产品通常用于提高其他行业的生产力,从
而促进经济整体效率。
推动创新:高技术产业不断进行研发,为整个经济带来新的技
术和想法。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高技术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预计将
继续增长。
这些产业将继续成为创新的引擎,并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分类表

电子商务技术与平台建设等。 现代物流信息整合及过程优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射频识别(RFID)、移动终端等物流技术 应用及平台。 动漫创作、数字影视、数字点播、网络出版、互动影音内容聚合技术结余服务。
地理信息加工和软件开发等。 以良种、施肥、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综合栽培(养殖)调控等为内容的,网络化、数字化的农业 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农村物流服务、农村配送服务、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农村现代物流协同信息 平台开发及示范。
6.陶瓷新材料
芳纶纤维及应用。 纤维级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防弹衣、高频绝缘材料、高性能弹力材料等制品 。 玻璃纤维与聚丙烯复合拉丝生产技术级产品,玻璃钢管道、门窗、风力发电机叶片、汽车配件等产品 。 有机氟材料及相关产品。
硅油、硅树脂、硅橡胶和硅烷偶联剂等有机硅深加工产品。
电子、生物、磁性、光敏等多功能材料,氧化铝、氧化硅、氮化硅等结构陶瓷产品。
大型船舶、游艇及配套产品,海洋工程装备、仪器仪表。
船用大型发动机,造船用装备,船用配套产品等。
海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及装备,开发高值化、功能性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 药物、海洋生物酶、生物农药、化妆品、促生长剂等。
八、船舶制 造及领海域洋新
分类
兴产业
4.海洋精细化工
5.海洋矿产资源和生物 质能利用
1.环保产品与装备
九、资源综 合利用及环 2.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保产业
3.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 合治理 1.电子商务
2.现代物流
十、高技术 3.数字媒体 服务产业 4.地理信息化
5.农村信息化
主要内容
溴系列阻燃剂和医药中间体、高端海藻化工产品及衍生品;环保型、防腐蚀、防生物附着的新型功能 涂料。红藻、褐藻食物纤维在医疗卫生、印染纺织和日用化工领域的应用,壳聚糖医用敷料;海藻纤 维、甲壳素纤维及其应用等。 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综合开发,以海洋微藻养殖制取沼气和生物柴油、滨海耐盐碱植物制取生物柴油 等。 环境监测仪器、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室内空气净化设备、高效污 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与设备。 流域、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城市污水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环境保护中的 脱硫、脱硝工程技术,城市垃圾发电等技术与装备,废旧汽车及电子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 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海水淡化及处理技术,二氧化碳回收技术,其他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及产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
3581
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
3582
医疗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
3583
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
3584
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
3585
康复辅具制造
3586
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3589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
4011
电工仪器仪表制造
4012
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
4013
实验分析仪器制造
4014
试验机制造
4015
供应用仪器仪表制造
4016
其他通用仪器制造
4019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4021
运输设备及生产用计数仪表制造
4022
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
4023
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4024
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制造
专业音响设备制造
3934
应用电视设备及其他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3939
非专业视听设备制造
395
电视机制造
3951
音响设备制造
3952
影视录放设备制造
3953
电子器件制造
397
电子真空器件制造
3971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
3972
集成电路制造
3973
显示器件制造
3974
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
3975
光电子器件制造
高分类代码
医药制造业
化学药品制造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2710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2720
中药饮片加工
2730
中成药生产
2740
兽用药品制造
2750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276
生物药品制造
2761
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
2762
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2770
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
2780
其他智能消费设备制造
3969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3990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计算机整机制造
3911
计算机零部件制造
3912
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
3913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
3914
信息安全设备制造
3915
其他计算机制造
3919
办公设备制造
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
3474
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制造
3475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4025
教学专用仪器制造
4026
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制造
4027
电子测量仪器制造
4028
其他专用仪器制造
4029
光学仪器制造
4040
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
4090
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信息化学品制造
文化用信息化学品制造
2664
医学生产用信息化学品制造
2665
3976
其他电子器件制造
3979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398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制造
3981
电子电路制造
3982
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
3983
电声器件及零件制造
3984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3985
其他电子元件制造
3989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
3961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
3962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
3963
3569
光纤、光缆及锂离子电池制造
光纤制造
3832
光缆制造
3833
锂离子电池制造
3841
通信设备、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通信系统设备制造
3921
通信终端设备制造
3922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3940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39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发射设备制造
3931
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制造
3932
广播电视专用配件制造
3933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飞机制造
3741
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
3742
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
航天相关设备制造
3743
航空相关设备制造
3744
其他航空航天器制造
3749
航空航天器修理
434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
3562
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
3563
其他电子专用设备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