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七月的天山-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七月天山的喜爱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观察、想象、体验来描绘自然景观。
2.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七月天山的喜爱之情。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学会通过观察、想象、体验来描绘自然景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天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我国美丽的天山。
1.2教师简要介绍天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发学生对七月天山的兴趣。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并认读。
4.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分析课文修辞手法5.1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6.情境体验6.1教师出示天山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临其境,描绘出自己看到的景物。
6.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7.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们对七月天山有什么样的感受?8.作业布置8.1请同学们回家后,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七月天山的短文。
8.2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四、板书设计1.七月的天山1.1高山、雪峰、森林、草原、牧群1.2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分析、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了七月天山的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七月的天山的美丽景色。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4.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七月天山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天山吗?知道天山有什么特点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七月的天山的课文,感受一下那里的美丽景色。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尽量读出美感。
2.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三、课堂讲解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七月天山的印象。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技巧。
四、课堂讨论a.课文中的七月天山有哪些特点?b.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七月的天山如此热爱?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七月的天山》。
2.请一位同学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二、深入分析a.课文中的天山与七月有什么关系?b.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c.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三、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体验作者的情感。
2.各小组展示,其他同学点评。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互相检查。
2.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七月的天山》,让学生感受到了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色,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课堂讲解和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同学表现较为紧张,需要教师在课后多加关注和指导。
2024年春季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课后作业设计与反馈】
1.课后作业设计:
-书写练习:要求学生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以提高书写能力和对文本的记忆。
-阅读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自然风光的文学作品,增强对自然美的感悟。
7.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拓展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来评价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教学资源】
1.课文原文及配套的插图。
2.天山风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课外阅读材料,包括其他描写自然风光的文学作品。
【教学注意事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指导,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天山的美景图片,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朗读环节: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教师辅导朗读时,注意了语气、节奏,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3.生字词学习:通过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并理解其意思。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于生字词的记忆仍然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巩固。
4.课文解析:在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时,学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解析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仍存在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
5.课堂讨论:学生在讨论环节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但部分学生在表达时,语言组织能力仍需提高。
6.总结与拓展: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点。拓展活动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但部分学生的作品仍需加强指导。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听写、默写来检测。
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二、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三、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四、摘抄优美词句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正确书写生字及新词。
板书设计:
4、七月的天山
进入天山水生机
七月的天山再往里走树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花繁华。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5篇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教材内容分析:《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还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
课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和热爱之情。
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
本课教学适宜扶放结合,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会认“缎、涧”等8个生字,正确读记词语。
2.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它们有什特点?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5.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做课前预习.2.分配好上课学生的任务.教学过程:一、师谈话导入课1.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那就让我们随同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去游一游吧!2.板书课题《七月的天山》,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笔下的天山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再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
用大屏幕出示字词,指名认读。
3.默读课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找出有关地点变换的句子。
4.课文主要描写的哪些景物?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1.分配学习任务第一组学习骑马上天山第二组学习天山途中第三组学习天山深处2.小组交流、汇报出示:七月,骑马上天山,“我”——第一小组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四年级语文下册 4 七月的天山教案 新人教版

4﹡七月的天山编写教师:单位: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确切形象的比喻。
)学生自由品读。
(2)品读写森林的语句:“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这句话中你认为那些词用的准确?为什么?(“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
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品读写花的语句:“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一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3.我们通过读优美的语句,再一次感受到了天山的美景,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悟、美的欣赏,放声朗读全文吧!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七月的天山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1、看法生字新词,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及其特点。
2、自主阅读,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有感情地朗诵,感受天山的美妙,同时摘抄优美词句。
3、感受南国天山的美景,领悟文字感受天山的美景,并从中遭到美的熏陶。
培育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遭到美的熏陶,并学习如何依照一定的顺序把资料组织得有条不紊。
先生:让先生上网搜集新疆的资料。
教员:搜集新疆的景色图片。
一课时一、热情导入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四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
确实,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需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明天,我们要学习以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画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先生自学。
〔1〕自在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迟滞。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留意以下读音。
〔3〕全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导游,带着你旅游,能看出导游线路吗?〔4〕教员指点: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阅读,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景。
2引导读通。
〔1〕结合看画面,指点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先生说说作者区分写了哪些景物。
〔2〕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如疑问词有:炎暑、山涧、饮马、萦绕等。
〝蓝天衬着挺拔的庞大的雪峰……〞这句,需求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3协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窗宣布看法,不了解的可以讨教教员。
4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状况,教员给予一定和鼓舞,对体会不到位的停止点拨,并结合朗诵加深体会。
5激起兴味,课外延伸。
在先生交流后,问他们能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先生在课外自在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阅读互联网上的资料,鼓舞先生多和教员、同窗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6摘抄优美语句有条件的同窗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点摘录的格式,提示先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停止这样的摘录。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七月的天山 人教新课标

4* 七月的天山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
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课前准备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抓关键词语来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河山的壮丽,抒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景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课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