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计算化学》开卷考试答卷-韩朋
《普通化学》(2)—学年1期末考试卷王关民(大卷)

第一学期《普通化学》(Ⅱ)考试试卷之南宫帮珍创作一、单选题(1×20=20分)( c )1. 下列函数中不是状态函数的是:A. 焓B. 内能C. 热D.吉布斯函数( )2.N 2(g ) + 3H 2(g )= 2NH 3(g ) 中N 2、H 2、NH 3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1, 3, 2B.-1, -3, 2C.1, 3, -2D. -1, -3, -2( d )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下列哪几个原则:A .能量最低、洪特规则、钻穿效应B .能量守恒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C .能级交错、保里原理、洪特规则D .能量最低、保里原理、洪特规则(则正自发进行C.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5. 下列哪一个反应的焓变等于CO2(g)的尺度摩尔生成焓:A.CO(g) + C(s) == CO2H m,1B.CO(g) + 1/2O2(g) == CO2H m,2C.O2(g) + C(s) == CO2H m,3D.2O2(g) + 2C(s) == 2CO2H m,4()6.根据量子力学,一个原子轨道是指:A.含义与玻尔理论中所指的原子轨道相同B.n具有一定数值的一个波函数C.n,l,m三个量子数都具有一定数值的一个波函数D.n,l,m,m s四个量子数都具有一定数值的一个波函数( a )7. 下列各种含氢化合物中含有氢键的是:A. HFB. HClC. CH4D. H2S(b )8.元反应2NO(g)+O2(g)=2NO2(g)在一定温度下,p 变(到倍速原(在子分列数电状态,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A. 1,0,0,1,0,2,04,1,( d )10. . 在下列溶液中,酸度最大的是:·dm-3HAc溶液·dm-3HAc和等体积蒸馏水的溶液·cm-3·dm-3NaAc的混合溶液·cm-3·cm-3NH4Cl溶液( b )11.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A.HIB.HBr B.HF D. HCl( a )12.下列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暗示分歧理的是:A. n=3, l=2, m=0, m s=+1/2B. n=2, l=0, m=-2,m s=+1/2C. n=5, l=4, m=4, m s=-1/2D. n=6, l=4, m=4,m s=+1/2( b )1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化学物质中既可作为酸又可以作为碱的是:( )15.H 2-3,10秒后,H 2-3,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3.S -1-3.S -1-3.S-1-3.S -1( )16.. 难溶电解质M 2X 的溶度积为K SP ,它在炮和溶液中的溶解度S 等于:( b )17.溴水中,Br 2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A. 取向力、诱导力B. 诱导力、色散力C. 取向力、色散力D. 诱导力E. 色散力( c )18.下列各物质的化学键中,只存在σ键的是:A. N 2B. 乙烯C. 乙烷D.O 2( )19.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A .AlCl 3 B. SiCl 4 C. 金刚石D. H 2O ( c )20. 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 H θ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r G θm 越小,反应速活小率D越速二×分的(φ为(两中R(r)叫做波函数;Y(θ,φ)叫做波函数。
春季化学会考试卷答案

2018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O16Na 23 Cl 35.5 Fe 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年,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高稳定性加氢合成甲醇(CH3OH),在二氧化碳的碳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甲醇属于A.单质B.氧化物C.无机物D.有机物2.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Na、P B.N、Cl C.F、Mg D.O、S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石墨B.蔗糖C.氯化钠D.稀硫酸4.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苯B.甲烷C.乙酸D.聚乙烯5.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无色气体B.难溶于水C.有刺激性气味D.密度比空气的小6.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H B.Li C.Na D.K7.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KCl溶液B.C2H5OH溶液C.H2SO4溶液D.Fe(OH)3胶体8.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HCl B.CO2C.MgCl2D.CH49.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化学试卷第1页(共8页)10.羰基硫(COS )可用于合成除草剂和杀虫剂。
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 2S(g)+CO 2(g)COS(g)H 2O (g)。
下列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的是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B .H 2S 、CO 2、COS 、H 2O 的浓度相等C .H 2S 、CO 2、COS 、H 2O 的浓度不再变化 D .H 2S 、CO 2、COS 、H 2O 在密闭容器中共存11.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
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C .锌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 .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 2+ +2e-===Cu12.2017年,我国科学家在利用镓( )进行肿瘤的早期精准诊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青科物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青科物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是()。
A. 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B. 每千克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C. 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D. 每千克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答案:A2.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因此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气体的()。
A. 理想气体行为B. 实际气体行为C. 范德华气体行为D. 非理想气体行为答案:A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过程中系统内能增加的是()。
A. 系统对外做功B. 系统吸收热量C. 系统对外放热D. 系统对外做功且对外放热答案:B4. 物质的相变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下系统会吸收热量?()A. 凝固B. 熔化C. 液化D. 汽化答案:B5.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公式,下列哪种情况下反应会自发进行?()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 ∞答案:C6. 电化学中,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于()。
A. 氧化还原反应B. 酸碱中和反应C. 沉淀反应D. 配位反应答案:A7. 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常数k会()。
A. 减小B. 保持不变C. 增加D. 先增加后减小8. 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A. 总是增加B. 总是减小C.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D. 与温度无关答案:C9.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成正比。
A. 气体的摩尔质量B. 气体的分压C. 气体的密度D. 气体的体积答案:B10.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K会()。
B. 保持不变C. 增加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mol/L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______。
答案:PV = nRT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
答案:ΔU = Q + W4.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公式为______。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通过高中化学选修课程化学原理的学习。
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B.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C.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D.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答案】 D2、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答案】 A3、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答案】 D4、下列关于初中化学学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起步阶段性B.以化学基本原理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C.以实验为基础D.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表征融合【答案】 B5、高中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B.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宜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C.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D.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不包括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6、下列属于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的是()。
A.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B.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C.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D.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答案】 C7、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基础化学题库及答案(问答题)

题目编号: 0701 第 7 章 节 页码 难度系数: A (A 最简单,C 最难)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 N 2 (g) + O 2 (g) 2NO (g); (2)C (s) + CO 2 (g) 2CO (g);(3) CH 4 (g) + H 2O (g) CO (g) + 3H 2 (g); (4)Fe 3O 4 (s) + 4H 2 (g) 3Fe (s) + 4H 2O (g)。
答案:(1)(){}()()222NO N O p K p p θ'=''⋅。
(2)(){}()22CO CO p K p θ'='(3)()(){}()()3242CO H CH H O p p K p p θ''⋅=''⋅。
(4)(){}(){}4242H O H p K p θ'='题目编号: 0615 第 6 章 节 页码 难度系数: B题目:由水的相图可知,水的三相点对应的温度为C01.0、压力为0.610kPa (准确值应为4.579mmHg)。
水的冰点为C0。
试说明水的三相点所对应的温度高于水的冰点的原因。
答案: 纯水在101.325kPa 的大气压力下的凝固点,称为冰点。
由于压力的变大和空气在水中的溶解,这两个因素皆使水的凝固点降低,故出现三相点高于冰点的现象。
答案关键词:三相点 冰点题目编号: 0701 第 7 章 节 页码 难度系数: A (A 最简单,C 最难)题目:2.采取哪些措施可以使下列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C (s) + CO 2 (g) 2CO (g);Δr H m θ>0 (2)2CO (g) + O 2 (g) 2CO 2 (g);Δr H m θ<0 (3)CO 2 (g) + H 2 (g) CO (g) + H 2O (g) ;Δr H m θ>0(4)3CH 4 (g) + Fe 2O 3 (s) 2Fe (s) + 3CO (g) + 6H 2 (g);Δr H m θ>0 (5)N 2(g) + 3H 2(g)2NH 3(g);m H θ∆<0答案:(1)降低压力,升高温度,增大固体接触面积 (2)增大压力,降低温度 (3)升高温度(4)降低压力,升高温度,增大固体接触面积 (5)增大压力,降低温度答案关键词:压力,温度,接触面积。
2017年高考全国理综2化学试题与答案印刷级大数据建模高考化学回归解析

2021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化学使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7.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1L0.1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N AB.及H2SO4完全反响,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N A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响后,其分子总数为N A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及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一样;c 所在周期数及族数一样;d及a同族,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10.以下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氧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及金属钠反响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及水分子中的氢具有一样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去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及氯气在光源下反响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外表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响式为:Al3+ + 3e- ==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下图[δ(X)=c(X)c(H2A)+c(HA-)+c(A2-)]。
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化学试题评价与解析---尚凡朋---上传

(全国II卷)评析
尚凡朋
第1页,共28页。
客观题分析
特色1 以学科基础为本,考查基本理论和基本能 力。中学化学中的基本理论体现在化学反应原理和 物质结构理论两个层面,以两大理论为指导,学习 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反应和应用。所 谓基础为本,体现在化学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的考查, 包括熟悉最基本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及其相互转化 规律,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和结构知识的精髓,掌握基 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试题对基础 能力的考查主要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以 致用,运用多方面知识、多种方法和技能解决问题 等多维测试来实现,能够较好地鉴别考生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能力,以期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学规律, 严格按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遵照考试大 纲进行复习备考。
• 2017年高考试题的布局近乎完美
• 分布分数、碳酸氢钠中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
文献
计算器辅助解决几类化学竞赛试题 《化学教育》
2014年考高化学中的一道值得商榷的试题《化学教育》 修改中
抓住细节 去伪存真《中教参 》
第4页,共28页。
26题易出现的问题
1、汉字书写不规范,关键字写错;不按规 定的位置答题。一部分考生元素符号书写
• 第三问:对Fe3+离子易生成胶体的问题不清 楚;胶体的性质不清楚,很多将加热跟反 应速度、反应吸热放热、Fe3+离子的水解程 度、氨水挥发、氨水电离程度等联系到一 起A,。下A角l(O标H写)3 错、等Fe错(O误H。)3书写不规范Al写成
第6页,共28页。
提示: • 草酸钙转化为硫酸钙的问题 • 除杂过程中防止形成胶体的问题
第25页,共28页。
4、试题中对“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考查 主要体现在选择题的第10题和第13题上, 要求学生以实验现象为基础推理出正确的 结论。同时,26题中,沉淀A和沉淀B的判 断、加入氨水时加热的目的、28题中取水 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的目的以及 测量误差的分析也都涉及“实验探究与创 新意识”这一化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大学化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聊城大学

大学化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聊城大学1.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答案:分子直接碰撞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2.量子力学中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
答案:波函数ψn,l,m3.系统的状态改变时,系统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改变。
()答案:错4.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O2分子。
有两个单电子。
()答案:对5.许多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的配合物显示出特征颜色,是由于中心离子的d轨道有电子占据并且未充满。
()答案:对6.内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都是状态函数,所以ΔU、ΔH、ΔS、ΔG也是状态函数。
()答案:错7.24号Cr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位于d区###位于VIB 族###位于第四周期8.一个基元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是逆反应活化能的2倍,反应时吸热120kJ mol-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是()。
答案:240kJ mol-19.原子序数为25的元素,其+2价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为()。
答案:3s23p63d510.ψ3,2,1代表简并轨道中的一个轨道是()。
答案:3d轨道11.PCl5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答案:三角双锥12.对于一般化学反应,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功,通常为()。
答案:体积功13.原电池(-)Fe∣Fe2+‖Cu2+∣Cu(+)的电动势将随下列哪种变化而增加()。
答案:减少Fe2+离子浓度,增大Cu2+离子浓度14.下列对4py原子轨道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原子轨道的形状为”花瓣形”15.除了分子间氢键外还存在分子内氢键的是()。
答案:HNO316.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O3的分子构型为()。
答案:平面三角形17.角量子数l=2的某一电子,其磁量子数m()。
答案:可以为-2、-1、0、1、2中的任一个数值18.SO42-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答案:四面体19.下列分子中,其几何构型为三角形的是()。
答案:BF320.对于四个量子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 学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理论与计算化学》开卷考试
答 卷
考试日期:2010年7月2日
姓名: 韩朋
学号或单位: 2009211583
成绩:
题 1. 在BLYP/6-31G*水平上哒嗪(Pyridazine ,C 4N 2H 4)在气相和环己烷溶液中的IR 光谱计算。
解:
表1-1. 在BLYP/6-31G*水平上计算的哒嗪IR 吸收光谱及谱峰的振动归属
-1 吸收峰振动归属
* 实验数据给出的是透光度而不是吸收强度。
此处假定空白溶液的本底透光度为80.0,将此值与各吸收峰的透光度之差作为实验吸收强度的相对值来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图1-1 哒嗪分子的平衡几何结构
题 2. 用QST2法在B3LYP/6-31+G**水平上计算反应CO(g )+H 2(g ) −→ HCHO(g )的过渡态(TS )和
IRC 曲线)。
并在热校正的基础上计算出正、逆向反应的活化能、标准反应焓和反应自由能。
解:
⑴ 反应CO(g )+H 2(g ) −→ HCHO(g )的IRC 曲线
⑵ TS 鞍点以及反应物络合物H 2···CO 的几何结构
TS 鞍点
反应物络合物
⑶ 正、逆向反应的活化能、标准反应焓和反应自由能
表2-1 反应CO(g )+H 2(g ) −→ HCHO(g )的能量计算和热力学修正(能量单位:a.u.)
H 2 (g) CO (g) H 2∙∙∙CO (g) TS (g) HCHO (g) E 0 -1.17854 -113.31732
-114.49603 -114.37258 -114.51152
E ZPV 0.01017 0.00502 0.01581
0.01864
0.02667 E 0 + E ZPV
-1.16837
-113.31231 -114.48022 -114.35394 -114.48485 298
ZVP
0E E +
-1.16601 -113.30995 -114.47420 -114.35097 -114.48198 298
QM H = E 0 + δ(H 298
)
-1.16506 -113.30900 -114.47325 -114.35002 -114.48104 298
QM G = E 0 + δ(G
298
)
-1.17985
-113.33144
-114.50775 -114.37574
-114.50587
TS
R
P
表2-2 反应CO(g )+H 2(g ) −→ HCHO(g )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计算结果
项 目
计算值 实验值
kJ·mol -1 -1
题 3. 分别在B3LYP/6-311++G**和的QCISD(T)/6-311++G**水平上进行H 2、F 2和氟化氢分子的几何
优化和振动分析,在热校正的基础上计算氟化氢的生成焓∆H f 298和生成自由能∆G f 298。
解:
表3-1 理论预测的H 2、F 2和HF 分子平衡键长、能量和热校正(能量单位:a.u.)
H 2 (g) F 2 (g) HF (g) H 2 (g) F 2 (g) HF (g) 平衡键长 R / Å 0.7442 1.4086 0.9222 0.7436 1.4453 0.9164 能量及热校正:
E 0 -1.17957 -199.57176 -100.48238 -1.16838 -199.18480 -100.28533 E ZPV 0.01007 0.00224 0.00933
0.01007 0.00175 0.00954 E 0 + E ZPV -1.16951 -199.56952 -100.47305 -1.15831 -199.18304 -100.27579 E 0 + E V 298
-1.16715 -199.56712 -100.47069 -1.15595 -199.18060 -100.27343 298
QM
H = E 0 + δ(H 298)
-1.16620 -199.56618 -100.46975 -1.15500 -199.17965 -100.27249 298
QM G = E 0 + δ(G
298
)
-1.18100
-199.58916
-100.48946
-1.16980
-199.20274
-100.29219
表3-2 理论预测的HF(g )的生成焓和生成自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