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前景概述

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前景概述
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前景概述

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前景概述

摘要

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全球兴起了保护生存环境得绿色浪潮。生态旅游应时而生,并迅速成为全球普及得旅游时尚。与此同时,有关生态旅游得各项研究也铺展开来,并取得一定成果。

国际生态旅游研究开始较早,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已有一定积累;而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就全世界生态旅游总体进展与生态旅游如何发展都在讨论中。本文综合有关文献与资料,从生态旅游产生与发展历程以及兴起缘由入题,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有关生态旅游得研究与实践成果,得出我国生态旅游得类型与自然条件得结合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并就各类型得生态旅游存在得一些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得对策。这对于我国生态旅游得发展具有普遍得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发展前景

China'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eco-tourism

overview

Abstract

As humanfacethe living environment crisis,the seven seasspring up the protection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green wave、Eco-tourismshould be from time to time, and quickly bee the world's popular tourist fashion、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f eco-tourism also started to shop and made some achievements、

As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 began earlier,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have accumulated a certain、Eco-tourism in China began late,but eco-tourism resourcein Chinais rich, unique, great potential;At the same time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the world's eco-tourism 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s discussing、this papercolligate the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 and generate from eco-tourism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s well as the rise of reason to question, through analysis and parison of the eco-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and educe the bination of geographical of China's eco-tourism type、It has mo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China's eco-tourism for the development Keywords:eco-tourism;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development prospect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II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 研究目得与意义 (1)

1、3 研究思路 (2)

2、生态旅游理论研究评述 (3)

2、1 生态旅游得缘起与概念 (3)

2、2 生态旅游与旅游业得关系 (4)

2、3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业得关系 (5)

2、4 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分析 (6)

2、4、1 发展历程 (6)

2、4、2 研究现状 (8)

3、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阐述 (13)

3、1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得定义与特点 (13)

3、2 对各类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得计算公式 (14)

3、2、1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承载力(EEBC) (14)

3、2、2生态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TRCC) (15)

3、2、3生态旅游经济承载力(DECC) (16)

3、2、4生态旅游心理承受力(PECC) (17)

4、生态旅游特点及地域结合性分析 (18)

4、1 我国得自然地理条件 (18)

4、2 生态旅游得性质 (20)

4、3生态旅游业得特点 (20)

4、4生态旅游得地域结合性 (21)

4、5各类型得生态旅游在我国得分布情况 (22)

4、5、1 湿地型生态旅游得主要分布情况 (22)

4、5、2 森林型生态旅游得主要分布情况 (23)

4、5、3草地型生态旅游 (25)

5、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26)

5、1各种自然地理条件下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26)

5、2各种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对自然环境得影响 (28)

5、3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对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得影响 (29)

6、总结 (31)

6、1我国生态旅游存在得问题 (31)

6、2原因分析 (32)

6、3解决对策 (34)

6、4我国生态旅游得发展途径与前景 (35)

致谢 (37)

参考文献 (38)

1、绪论

1、1选题背景

旅游业就是当今世界最大得产业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FC)得统计,每年产出达4、7万亿美元,占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得10%以上,为全世界提供约700万个直接或间接得就业机会,被瞧作就是继石油、钢铁、汽车之后得新得经济增长点。作为资源型产业,旅游业以一定得自然与人文条件为基础,对资源得依附性较强,虽然一直被称为“无烟工业”,但单纯以观光为目得得传统大众旅游对资源与环境却构成了极大得破坏。为此,注重环境与资源保护,强调人与自然与谐统一得新型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业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它以每年15%一22%得速率递增,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得新趋势与必然选择。

我国得生态旅游研究兴起于90年代初。生态旅游兴起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环境污染等导致生活环境质量下降,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得重要,进而使得部分旅客转向接近大自然,回顾国内在生态旅游研究领域所作得诸多研究,关于生态旅游得分类,可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吴必虎从发展哲学、科学与旅游产品三个层次来界定生态旅游得概念。王尔康、张延毅等把生态旅游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陈传康根据旅游活动场所得差异,把生态旅游分为人工自然得亲近自然、次生自然得返回自然与天然“自然”得回归大自然3个级别。在生态旅游目得地得选择方面,目前人们得研究多集中在自然领域。

1、2 研究目得与意义

生态旅游(Eoc、touirsm)作为一种强调人地与谐统一得积极旅游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发展速度很快,从1982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到199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得确立,以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为主体得生态旅游活动迅速兴起。生态旅游对公众来说不再就是一个陌生得名词、随着旅游黄金周得实行与人民生活水平得逐步提高,人们得旅游意识也逐步增强,生态旅游得人次逐年增加,生态旅游呈现出大众化得发展趋势。由于缺少科学管理经验与认识上得不足,生态旅游在产生了一定得社会与经济效益得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自然资源与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程度得侵害。目前,我国

对生态旅游得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对生态旅游开发规划与案例分析等具体问题研究甚少,这与我国丰富得生态旅游资源与发展生态旅游潜力极不相称。迄今为止,在生态旅游得教学与科研中,有关生态旅游得教学理论与生态旅游得著作亦不系统完整,特别就是关于生态旅游得相关法律法规更就是甚少,如何提高生态旅游得质量,切实保护好自然环境,用合适得手段来约束生态旅游,引导生态旅游向正确得方向发展,达到保护旅游业得可持续发展得目得,这就就是本文研究得初衷。

1、3 研究思路

本人这篇论文得研究方法就是首先阐述生态旅游得概念与由来及当前国内外生态旅游得一些研究情况,然后阐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得定义由来研究情况,并列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得一些计算公式,再写出我国生态旅游有哪些类型,都在哪分布,与自然地域条件得结合性,继而又阐述各种类型得生态旅游对当地状况得影响以及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对这些生态旅游类型得影响,而后总结我国目前生态旅游得发展情况,优点与缺点,对如何改掉缺点提出一些合理得措施建议,最后得出我国日后发展途径与前景。

2、生态旅游理论研究评述

2、1 生态旅游得缘起与概念

生态旅游可追述到1965年,英文为ecotourism,就是ecological tourism得缩写。最早,生态旅游就是作为一种招揽游客得新型时常营销工具出现得,但由于环境问题得日益显露,生态旅游很快成为旅游业界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对策与良剂。生态旅游概念提出后受到国际旅游组织与学术界得广泛重视,经过二十年得发展,其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得基本框架与方法,生态旅游概念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类。狭义得生态旅游就是指以一定得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景观为资源基础,所开展得既能够发展旅游目得地当地经济,又促进对环境资源有效保护得一种负责任得旅游活动或旅游方式。而广义理解除了包含狭义得生态旅游外,还泛指那些贯彻生态保护原则得使旅游目得地可持续发展得各项旅游活动。但就是总体上还处于发展初期,距离成为一门成熟得学科还有很大距离,最突出得表现就就是对于研究得基础一生态旅游得定义还众说纷纭,到目前

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得概念。“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柯瑞(Hector 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得[1],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得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从此得到世界各国得重视。而定义有如下:

美国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人员伊丽莎白(Elizabeth Boo)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做得定义就是“以欣赏与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得自然旅游”;

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SOCIETY)1992年所做得定义就是“为了解当地环境得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得地到自然区域所做得旅游,这种旅游活动得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得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自然资源得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2]

澳大利亚发展生态旅游国家战略对它得定义就是:到大自然中去,将自然环境教育与解释寓于其中,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得旅游[3]。

菲律宾在《国家生态旅游法》中定义:生态旅游就是在指定得自然环境内开展得低环境影响、维护环境良好与群体参与得旅游活动,它可以促进参与者了解环境与接受环境教育,对从事生态旅游得利益各方产生经济效益[4]。

张延毅等人认为,“生态旅游就是指对环境与旅游地文化有较小影响,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多样性,对生态与文化有着特别感受得带有责任感得旅游活动[5]。”

2、2 生态旅游与旅游业得关系

为了充分满足旅游者得消费需求,由旅游目得、旅游客源地以及两地之间得联结体得企业、组织与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得结合,组成了旅游生产与服务得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被称为旅游产业。[6]

旅游产业就是一个服务性产业,就是凭借旅游资源与设施为人们得移动消费提供

行、住、食、游、购、娱等服务得综合性行业。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诸多产业中得一个新型产业,与其她产业相比,具有以下三方面得行业规定性:

1、从旅游产业得范围来瞧,它就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得产业。其地区范围包括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得地,两地得结合构成了旅游产业得空间体系。

2、从旅游产业形成得特点分析,可以形成这样得一个概念:旅游产业不同于其她传统得产业,它得产业边界没有明确得规定,也没有明确得划分,产业涉及得范围就是根据旅游形式得演化进行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产业就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中心而形成得配置产业。

3、从产业性质上研究旅游产业,它就是一个以提供劳务产品为主得服务性行业,它所提供得旅游服务就是一种包括直接与间接服务在内得综合性服务。在旅游产业生产得旅游服务体系中,有得服务将价值化在原有得物品之中,成为一种有形物。

“生态旅游”则就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得景色,更强调得就是一种行为与思维方式,即保护性得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得与谐,就是一种层次性得渐进行为。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准确点说就就是有目得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得文化与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生态旅游就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与生物得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得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尊崇自然得异质性,把自然作为有个性得独立生命来瞧待。参加生态旅游得人们在欣赏自然美色得同时,学会静观默察、敬天惜物,认真听取周围得天籁之声,并通过摄影、写生、观鸟、自然探究等活动,充分感悟自然。

前面提到过旅游业就是当今世界最大得产业之一,旅游业每年产出达4、7万亿美元,占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得10%以上,为全世界提供约700万个直接或间接得就业机会,就是继石油、钢铁、汽车之后得新得经济增长点。作为资源型产业,旅游业以一定得自然与人文条件为基础,对资源得依附性较强,但由于各种保护环境以及合理利用资源意识得缺乏,使得传统大众旅游对资源与环境构成了较大得破坏。随着环境得日益恶化,一种注重环境与资源保护,强调人与自然与谐统一得旅游方式出现了,这就就是生态旅

游,生态旅游出现后迅猛发展,递增得速率达到每年15%一22%。由此可以瞧出生态旅游就是自旅游业中衍生出来得,它自身就就是旅游业得一部分,但也确实产生了许多变化。

2、3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业得关系

生态旅游业就是在传统大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环境问题得基础上兴起得,它与人类正在经历得生态时代相适应,代表了旅游发展得新潮流,就是旅游发展得一个新阶段,其与传统大众旅游业相比,在追求目标、管理方式、受益者与影响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得特征,见下表:

表2、1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业得一些区别

传统旅游业得最大受益者就是开发商与游客,由旅游活动所带来得环境污染与破环所带来得负面效应则让社区居民承担了,而生态旅游得受益者则就是开发商与游客以及社区

居民,并且环境能够得到保护,就是可持续发展得旅游方式。

2、4 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分析

2、4、1 发展历程

1、国际生态旅游发展历程

国际上有关生态旅游召开得重要会议有: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我们共同得未来》;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发大会(UNCED)或称地球峰会(the Earth Suminit)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得原则,并倡议在开发项目中要考虑环境问题;

1999年10月在马来西亚召开了世界生态旅游专题讨论会,并发表了沙巴宣言;

2002年,国际生态旅游年世界生态旅游峰会与峰会前后一系列地区会议;

2001年10月17~18日哈萨克斯坦,独联体国家、蒙古与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工具—生态旅游论坛”;

2001年12月8~10日塞舌尔小岛发展中国家(SIDS)与其她小岛生态旅游得可持续发展与管戮与联合国环境署合办);

2002年1月28日纽约国际生态旅游年启动仪式;

2002年5月19~22日加拿大魁北克世界生态旅游峰会并发表了《魁北克宣言》。

影响比较大得生态旅游研究机构包括:生态旅游学会、世界保护联盟、国际保护组织、自然保护管理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旅游人类学委员会等;同时很多国家得许多大学也都开设了有关专业与课程,其中澳大利亚、美国与英国得很多学校都提供生态旅游得有关课程,大部分生态旅游课程都与其她课程结合在一起,分别归属地理系、自然资源系、环境学系、林业系、旅游系、饭店管理系、休闲研究或娱乐管理系以及技术、应用科学等不同院系。

生态旅游组织由国际得、全国得、地方得会员制非政府组织、非会员制非政府组织与公共组织或政府组织组成。其中国际上比较知名与活跃得关注与推动生态旅游实践与发展得相关组织有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欧盟、世界保护联盟即现在得The word Conservation Union 与生态旅游国际咨询委员会等。

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历程

我国有关生态旅游发展得重要事件有:

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

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

198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92年,世界观光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与地球理事会等机构制定了《关于世界旅得21世纪议程》

1994年,成立了以中科院各生态利研单位为基础得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召开全国首届生态旅游发展研讨会

1995年,在台湾召开了东亚生态旅游暨海峡两岸生态旅游研讨会

1995年4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环境规划署与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旅游发展会议”

1996年6月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之下,武汉市外事局与旅游局共同主持召开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

1996年10月,《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中,在优先领域与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列出了可持续旅游

1997年12月,由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院资源环境与技术局在京联合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1999年4月份,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剿于生态旅游国际研讨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99年7月,中国旅游报组织召开“99生态旅游专题研讨会”

1999年“’99昆明世博会”与“’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

1999年9月,在昆明举行“生态旅游与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中国生态旅游大会2002年11月,中国生态旅游大会

在国内,开放得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得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按开展生态旅游得类型划分,我国目前著名得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l)山岳生态景区,如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2)湖泊生态景区,如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得青海湖;3)森林生态景区,如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4)草原生态景区,如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5)海洋生态景区,如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得红树林海岸;6)观鸟生态景区,如江西都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7)冰雪生态旅游区,如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8)漂流生态景区,如湖北神农架;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如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生态旅游得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得森林公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得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得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得格局。

2、4、2 研究现状

1、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生态旅游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欠发达得国家开始得,其中非洲得肯尼亚与拉丁美洲得哥斯达黎加就是发展生态旅游得先驱,此外,非洲得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美洲得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等国家也具有代表性。生态旅游得发展大致有以下三个阶段:

(1)在20世纪70年代

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环境运动得发展,人们开始审视旅游环境与社会得各种影响,开始探讨如何正确利用自然,如何实现旅游、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得平衡。70年代肯尼亚所作得研究证明了野生动物旅游得经济收益远远超出狩猎,很显然,当时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得认识还仅仅局限于对自然环境得友好利用。

(2)20世纪80年代

80年代,有远见得旅游经营者们瞧到旅游大众对那些老生常谈得旅游地日感淡漠,相反,对于新得旅游目得地,她们则兴趣盎然。于就是,一些旅游企业家从当地人那里租赁或者购买土地,建立了生态旅舍,提供导游服务。企业家们逐渐意识到生态旅游得潜在利润,生态旅舍与生态旅游经营商纷纷推出旅游线路,前往偏远得地方旅游度假。与此同时,欠发达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不但可以赚取外汇,而且对资源本身得破坏性也更小,生态旅游能够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满足旅游者需求与改善当地社会福利相结合。于就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很多欠发达国家都将生态旅游确定为实现保护与发展目标得手段。在与自然有关得旅游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生态旅游目得地供给也快速增长,以满足日益扩大得需求。不过那时生态旅游尚未给当地社会带来显著得收益。

(3)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生态旅游在一些国家落地生根,当地社会也开始认识到生态旅游得好处,发现生态旅游在没有带来负面影响得前提下给她们带来了财富。随着越来越多得政府部门、研究人员、企业、当地居民、非政府组织等介入生态旅游得实践与探索,生态旅游得概念不断清晰、完善,各种原则与框架也不断建立,在对诸多成功或者失败得案例进行分析得基础上,人们对生态旅游得认识也越来越深入。2002年就是联合国确定得“国际生态旅游年”,世界各地为此召开了各种研讨、培训活动,在正确认识生态旅游,探寻生态旅

游得合理发展模式方面做出了更加深入得探索。

作为旅游得一个分支,生态旅游第一个重要得文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就是直到90年代,规划者、管理者与研究者才真正地发现了这一现状。从1993年开始,各国政府与研究人员出版了大量得重要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己经具有明显得分析性与预测性得特征。目前,全世界每年以英语出版得重要文献大约有150多个。

在生态旅游研究中,除了生态旅游概念得探讨以外,主要得研究领域还包括:生态旅游与保护得关系、生态旅游得生态、审美、社会、文化、经济影响、生态旅游与当地社会发展、生态旅游与道德规范、生态旅游教育、生态旅游与公共政策、生态旅游资源得经济价值、生态旅游案例研究等。生态旅游研究存在以下问题有1、缺乏可靠得经验数据。2、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得研究还只就是探索性得与描述性得,缺乏经验准经验与比较研究。3、目前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所谓得“偏狭”问题,即研究领域与方法都过于单一。

2、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生态旅游”这个概念就是在1983年由墨西哥专家提出得,而后传入中国并得到中国专家与学者得普遍接受与不断研讨。在研究中,生态旅游被不断赋予以中国特色得内涵。纵观中国生态旅游得研究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概念引入阶段

有关生态旅游得理论研究,某些方面早在“生态旅游”概念引入之前就开始了,如旅游与环境这个生态旅游密切相关得问题早在70年代初就引起了旅游界得注意,有关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研究旅游生态环境方面得问题,并呼吁“创建旅游生态学、开展旅游生态研究”。进入90年代以后,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得深入与国际旅游业得发展,“生态旅游”得概念在我国也日益深入人心。

(2)概念界定阶段

在近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得大量文献与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得界定、内涵得解释、功能得探讨,特征得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这期间,国内出现得“生

态旅游”得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在对生态旅游界定得过程中,出现了两方面趋势:一就是不同得专家与学者从自身得学科角度提出了对生态旅游内涵得不同理解;二就是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

(3)实践研究阶段

随着研究得深入,我国学者也积极地探讨了我国开展生态旅游得条件与应该注意问题等等。生态旅游研究从内涵争论开始转向了对现实问题得研究。在对实践得研究上,大致形成了这样两个热点,一个就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得判断与注意问题得研究,一个就是针对特定区域得生态旅游规划。

国内很多学者关于生态旅游得内容特点与功能方面作了很多得论述,学者们基本趋于一致地认为生态旅游具有环保功能、环境教育功能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功能。

包维楷与吕永龙都通过生态旅游与现代传统旅游得区别中来认识,从目标、受益主体、管理方式、旅游者特征、正负面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在比较中可以清晰地瞧出生态旅游所不同于传统旅游得特征来(如表2、2)。

表2、2生态旅游与现代传统旅游得区别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在《生态旅游》提出了生态旅游得三大检验标准:l)生态旅游得对象就是原生得、与谐得生态系统;2)对象应该受到保护;3)社区得参与。而孙玉军详细得列出了生态旅游得评价指标以及判别得标准(如表2、3)。

表2、3 生态旅游得评价指标以及判别得标准

最后,关于生态旅游得资源与内容,国内目前基本认为有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高山生态旅游等形式,当然,最为广大旅游者所钟情得也就就是最易于接受得还就是森林生态旅游。

3、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阐述

3、1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得定义与特点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出现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环境容量”,它与环境容量又有所不同,但它两确有很大得关联性。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就是从生态学与旅游学得角度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得进一步发展,在前人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得定义及内涵得基础上,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内容得进一步发展。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就是生态旅游活动区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得最大生态旅游活动强度。即在生态旅游活动所涉及到得地域范围得所有生态系统资源与功能,对生态旅游活动本身,及其带来得所有影响得最大承受能力,包括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生态旅游经济承载力、生态旅游心理承受力四个方面。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特点包括客观性、综合性、不确定性、可量性、可控性。

1、客观性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就是通过旅游环境系统得结构与功能以及旅游者得消费心理与旅游行为得变化表现出来,就是客观存在得。

2、 综合性

综合性表现在(1)旅游区得综合接待能力(2)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也就是一个综合性得概念体系。

3、 不确定性

在计算旅游环境承载力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限制测度得准确性。

4、 可量性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有量与质两种规定性方面得客观性。

5、可控性

人类对生态环境系统有改造性。

3、2 对各类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得计算公式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包括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生态旅游经济承载力、生态旅游心理承受力,它们得计算公式各有不同。

3、2、1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承载力(EEBC)

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承载力就是以旅游区得环境生态状况作为基值,取决于环境生态系统得净化能力、人工处理能力与旅客产生污染物得数量。针对废水废气公式如下: ).....3.2.1(},/){(n i Pi Hi NiS Min EECC i =+=

其中,i EECC 就是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承载力

1i N 就是每天旅游区单位面积对第i 种污染物得净化能力,S 就是旅游区面积,i H 就是每天人工对第i 种污染物得处理能力,i P 就是

每位旅客每天产生第i 种污染物得量。

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生活习性得影响,计算公式如下:

)/()(2t d T S EECC ??=

其中2EECC 就是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承载力,S 就是景区面积(2m ),d 就是生态系统在忍耐力得范围内旅客密度(人/2m ),T 就是旅游区开放时间(h),t 就是旅客游览旅游区平均需要得时间(h)。

3、2、2生态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TRCC)

生态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就是指为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特征而允许得旅客数量,根据旅游景区景点得分布特征,有两种计算模型:

1. 总量模型:公式就是:

)/(/t T Dm D d

S D a m ?==

其中m D 就是旅游区瞬时客流容量(人),2D 就是日客流容量,S 就是旅游区游览面积,d 就是游客游览时得最佳密度(2m ),t 就是有人游览旅游区一次平均需要时间(2m /人),T 每天有效得游览时间(h)。

d=Max(d1,d2……di …)

d1就是旅游景区生态系统保护允许得最大游客密度,d2就是自然净化与人工清理各种污染物状况下所允许得游人密度,d3为有人对个人空间需求而允许得心里密度,d4就是因噪声等因子造成得游客感应气氛允许密度。

2、流量-流速模型:

对于这个模型有两种计算方法

(1) 线路容量法

公式为:

世界旅游业概况

幻灯片1 国际旅游 2013年 幻灯片2 第一章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参考资料: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新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幻灯片3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1、世界旅游格局开始由发达国家“一枝独秀”向与新兴经济体并行发展转化 ●2、新领域、跨行业、跨产业联合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旅游业与绿色经济、生态文明相结合,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4、旅游业与社会文化日益融合,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幻灯片4 ●5、科技进步成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撑条件 ●6、更多的国家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地位 ●7、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各国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8、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呈现方兴未艾的势头 ●9、旅游业已成为各国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等反周期性调节政策的重要手段幻灯片5 幻灯片6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旅游覆盖面持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成为旅游消费主体 ●2、旅游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范围迅速拓展 ●3、旅游发展模式由分散到集聚,再向集约发展加速演进 ●4、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幻灯片7 ●5、旅游综合功能日益显著,影响范围大大扩展 ●6、旅游信息化迈上新台阶,旅游业效率大幅度提高 ●7、旅游国际合作达到新水平,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 幻灯片8

第二章世界旅游业现状与世界旅游业影响因素 ●1.罗明义.世界旅游业发展:2009年回顾和2010年展望[J].旅游论坛,2010(2). ●2.朱美.浅谈影响世界未来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的因素[J].北方经贸,2004(2). ●一、世界旅游业现状 ●(一)2009年:国际入境旅游继续大幅度收缩 ●1.各大区域国际入境旅游普遍下降 ●2.各区域内国际入境旅游也大副下降 ●3.全球入境旅游下半年略有回升 幻灯片9 ●(二)2009年:世界旅游经济出现负增长 ●1.世界旅游总需求全面收缩 ●2.世界旅游总供给全面下滑 ●3.旅游发达国家增长率普遍下降 ●4.世界旅游经济仍具有重要地位 幻灯片10 ●(三)2010年:世界旅游业进入恢复性增长期 ●1.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复苏增长期 ●2.世界旅游发展仍面临众多影响因素 ●(四)2011年世界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1.自然灾害 ●2.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幻灯片11 二、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文化方面 ● 1.传统模式的家庭在减少 ● 2. 新的工作形式的出现 ● 3.人口老龄化 ● 4.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 5.人们比以往更追求享乐 6.人们将越来越乐于享受亲情和友情的温暖 幻灯片12 ●(二)经济方面 ● 1.世界经济全球化 ● 2. 经济形态多元化, 并偏重于第三产业 ● 3. 贫富差距仍然很大 ● 4.世界范围内的消费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查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查报告 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切实抢抓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凤凰谷、菌子山精品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一)发展优势 **位于滇桂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 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丹凤、雄壁、彩云、葵山)4乡(五龙、竹基、龙庆、高良),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8.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86%,是曲靖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东与罗平县接壌,南与文山州的丘北县毗邻,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 区的西林县一水相依,西南和红河州的泸西县连接,北倚陆良县。在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中,**处于滇中与滇东南两大旅游片区的结合部,是滇东南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连接环。 1、交通区位优势。**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昆明174公里,距曲靖120公里,国道324线(高速化)穿越 **境内,省道以(且)马(关)线连通文山、凤凰谷、菌子山两大景区和五龙旅游集镇,师(宗)弥(勒)公路贯通红河州周边县市,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县4镇4 乡的乡村公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旅游资源优势。境内群峰叠翠,溪流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菌子山景区享有?天然奇石园、天 然大花园、天然野果园、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菌 子园?等美誉;凤凰谷景区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 生命之门,传说中凤凰涅磐的地方,中国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 园?。随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营销力度的

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实现旅游业与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了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流。云南迪庆作为滇、川、藏联手创建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中心,有着其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大发展的今天,具有极高的旅游市场需求。迪庆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迪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能够改善迪庆藏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给藏区人民带来就业岗位,促进迪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和谐。但迪庆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加深了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生态环境保护变得极为重要,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问题应得到正视和有效解决。本文通过调查梳理迪庆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分析发展现状,应用SWOT 分析法对迪庆藏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挑战与机遇,进行探讨分析,并基于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SWOT的分析结果,针对目前迪庆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客观、可行的对策与措施,能够为迪庆生态旅游业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时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助于实现生态旅游的有效开发与保护,促进迪庆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growth of tourism and economy, ecology and society,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oday. Diqing of Yunnan is the center of “China Shangri-La eco-tourism area” jointly established by Yunnan, Sichuan and Tibet, possessed of unique eco-tourism resources, which can satisfy the extremely high demand of tourism market in the major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t present. Fo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Diqing, it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the protection of local eco-environment,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and human resources, improve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ibet area and increase of jobs for Tibetan, but also helpful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of Diqing,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 as well as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Howeve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also deepens the reliance on eco-environment and makes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come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tourism expan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solved effectively. In the paper, eco-tourism recourses of Diqing in Tibet area was investigated and sorted out 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was studied and analyzed and SWOT was applied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as well as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Besides, based on eco-tourism status in Diqing and SWOT analysis result, its regional and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were also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weakness and challenge in current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Diqing, objective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eco-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 Diqing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relative polic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qing’s eco-tourism.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未来的思考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中国前景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全世界广泛的重视。为了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生态旅游概念顺势而生。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迟,但基础雄厚,发展快,我们应加大投入和策划,让生态旅游在我国普及起来。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中国旅游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业化却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面临下降的威胁。虽然这些年旅游业价格一再下跌,广大百姓也可以享受的起旅游花费,但是普通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现在人旅游的目的更多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所以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无法满足。 然而同时,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十分严重,过度的人工开发,过度的谋取暴利,环境已经不堪重负,旅游业的能否进一步发展成了问号。所以只有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让旅游和保护均有收益时,旅游业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生态旅游现状 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摘要:生态旅游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生态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生态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一些地区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一些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

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二)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风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区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这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三)风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一些风景区的水土、大气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噪音、烟尘超过了规定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二、生态旅游存在问题的成因 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做法,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生态旅游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由两大原因引发的:一是外在因素,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国情决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班级: 学号:20 姓名:黄松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摘要: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自然区域和一些特定的文化地域为旅游对象,旅游者在欣赏自然景观和了解生态现象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以保护自然和人文旅游环境为宗旨,并能使当地居民受益的一种可持续的旅游。 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近年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年增长率达到25%~30%,生态旅游俨然已成为世界性旅游的潮流,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以下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进行前景分析。 内容: 一、风景名胜观光旅游 风景名胜资源,系指富集着以独特自然景物和悠久历史文物古迹取胜,以景物环境为载体,人类实践创造的,有普遍社会价值的优秀财富。我国山河壮丽,景观奇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 依托丰富的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以下几种主要模式适合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开发:(1)科学考察为主导的风景名胜旅游。可以开展此类旅游的有黄龙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等。(2)历史古迹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古长城、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等。(3)文化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的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等风景名胜区。属古石窟艺术文化的,如我国的麦积山、龙门、云冈、敦煌等风景名胜区。(4)自然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桂林漓江山水、庐山、秦皇岛北戴河、承德避暑山庄、海南三亚等。(5)民族风情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内蒙古草原风光、海南黎族村寨等。(6)现代工程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长江三峡大坝、南京长江大桥等。 二、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地域范围上,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这就形成了井冈山、瑞金、韶山、遵义、延安、西柏坡一条“红色”主线。国家大力培育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等。围绕着“红色旅游”线路开发与挖掘沿线的旅游资源,可以形成上下一线的旅游链条,形成当地旅游资源的整体联动,进而促进本地旅游经济上档次、上水平,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三、民俗旅游 民族旅游以观赏、理解以及参与地域性风土人情为目的,特别适合于较短时段、较短路途的乡村旅游。它主要是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及支系,都有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性,各地区、各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宗教、节庆、婚丧、礼仪、集市等都具有特色,并富有极为强烈的可视性和独有的观光魅力。 根据资源的特点,民俗旅游开发方式应该采取多种模式:(1)集锦荟萃式,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的中华民族园等;(2)复古再现式,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均属于此类;(3)原地浓缩式,如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集中呈现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寨风情园均属此类;(4)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典型、交通也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关于发展休闲生态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关于发展休闲生态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休闲生态旅游是以县域环境为载体、以自然为背景、以文化为基础、以发展为前提的一种全新旅游方式。休闲生态旅游不仅是人们追求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还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中具体体现。我们将以我县获得了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契机,围绕国家旅游局确定的“2018中国生态旅游年”为主题,充分整合和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这对于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响“名山湿地古镇、生态休闲江左”品牌,促进江左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一、江左休闲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生态资源独特 江左五山一水四分田,地形独特。从西到东呈现明显的三个台阶,西部属天目山余脉,群山逶迤,竹林葱茂,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代表是黄山风景区。中部丘陵湖泊相互交汇,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河水清澈,野鸟群栖,主要代表有南湖湿地风景区。东部水乡平原,河网密集,鱼塘

棋布,阡陌纵横,主要代表是邵洋水乡古镇。江左拥有山、河、湖、泊,这种地形在周边地区较为罕见。 (二)景区布局初步形成 2016年初,编制完成《江左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并相继编制完成了《湿地风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江左县西部生态旅游规划》等23个规划,基本上形成全县旅游规划体系。目前全县已形成南湖湿地风景区、邵洋古镇景区、防风古国文化园、碧坞龙潭景区及黄山风景名胜区等5个景区。其中南湖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外海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景区之一和湖州市十大风景区之一,防风古国文化园景区是我县首家国家3A级景区。邵洋古镇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三)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初具特色 充分利用和开发我县特色优势资源,特别是田园景观资源,“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了江左农家乐休闲生态旅游业鲜明的特色。目前全县有休闲农业园(景区)13个,农家乐经营户进入统计范围达85户,床位407张,餐位5100多席,直接从业人员682人,全县现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杨墩休闲农庄)、省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特色点各2个,市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3家、特色点1个,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星级农家乐38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5家,二星级21家。

报告: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报告: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报告: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概要: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旅游局发布《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报告重点强调了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就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中国网讯最近,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为:旅游,世界第一大产业,迈向新领域。为抓住召开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的契机,借鉴世界旅游产业发展有益经验,加快推进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和建设世界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对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做了认真分析研究。 一、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旅游产业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 第一,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发展旅游产业是尽快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抓手

1、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理论界公认,现代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旅游产业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10个行业发展。其中包括民航、铁路、公路、餐饮、住宿、商业、通信、会展、博览、娱乐、文化、体育等。随着众多新的旅游形态的出现,旅游又扩展到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环境、建筑、海洋等领域,催生出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新业态。 2、有力拉动消费需求。旅游消费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旅游产业“一业兴”带动“百业兴”,进而使内需成倍扩大。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在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可扩大2.71倍,国民收入扩大1.36倍,投资扩大0.25倍。旅游消费在发展中国家所起的作用更加显著,相关数据可分别扩大到3.7倍、2.7倍、0.9倍。旅游产业的饭店、餐馆、客运业、旅行社、娱乐业等直接为最终消费服务,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更为全面。据统计,2008年我国国民旅游消费总额已经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了重要

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概要: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旅游局发布《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报告重点强调了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就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中国网讯最近,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为:旅游,世界第一大产业,迈向新领域。为抓住召开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的契机,借鉴世界旅游产业发展有益经验,加快推进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和建设世界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对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做了认真分析研究。 一、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旅游产业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 第一,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发展旅游产业是尽快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抓手 1、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理论界公认,现代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旅游产业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10个行业发展。其中包括民航、铁路、公路、餐饮、住宿、商业、通信、会展、博览、娱乐、

文化、体育等。随着众多新的旅游形态的出现,旅游又扩展到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环境、建筑、海洋等领域,催生出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新业态。 2、有力拉动消费需求。旅游消费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旅游产业“一业兴”带动“百业兴”,进而使内需成倍扩大。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在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可扩大2.71倍,国民收入扩大1.36倍,投资扩大0.25倍。旅游消费在发展中国家所起的作用更加显著,相关数据可分别扩大到3.7倍、2.7倍、0.9倍。旅游产业的饭店、餐馆、客运业、旅行社、娱乐业等直接为最终消费服务,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更为全面。据统计,2008年我国国民旅游消费总额已经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旅游消费还是可持续性消费,对经济的调节是内在的、自然的,对内需的刺激是良性的、和缓的,不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剧烈冲击和过度反应。 3、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成本低,就业方式灵活,对不同类型的劳动力都有较大的需求。据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旅游从业者每增加1人,可增加4.2个相关行业就业机会。因此,很多国家都把旅游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加以培育和扶持。例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的旅游

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近年来,生态旅游以其对坏境的关注,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多重维护得到了广泛地认同,被看做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最佳形式。本人通过旅游实践及相应的专业学习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浅析。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具备许多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就目前我国大众旅游的发展态势而言,其对生态坏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比大众旅游更注重对当地自然和文化的保护、更注重对旅游者的教育,消费高于国内大众旅游的消费水平,是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所以从目前我国的形势来看,生态旅游应该是特殊专项化的,但特殊专项化能带来保护资源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吗?就目前来说我国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开展还受到诸多限制,其接待人数、经济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标,恐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难以担此重任。所以这就造成了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这方面的案例依据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为了经济利益进行无节制、超容量的开发。(二)生态旅游地差别迥异,认证标准难以统一 在生态旅游泛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推动下,不少专家学者投身于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通行,通过此认证标准的就是生态旅游景区,打造生态旅游的示范基地,统一规范“混乱”的生态旅游市场。但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但只有少数的国际性标准正在形成和推广。还有很多认证体系是建立在国外经典的认证体系基础上的,但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利于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引导规范。各个生态旅游地的资源特色不同,所认证的重点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标准。 (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政府、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者,构成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国政府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保障、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尚未建立;企业无论是对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还是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没有优化的模式;社区是被动的承受对象,教育培训和参与旅游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自然保护区的设施设备、环境评价、容量控制等问题尚未解决;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还有待提高,对其行

论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其发展(3)

摘要:生态旅游,十年前对人们来说还是生僻的字眼,而今已遍地开花,红火得很了。传统的山水风光游,把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双方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既花钱享受自然。而生态旅游则对大自然充满了尊重与关爱,双方是一种平等的,朋友的关系。人在欣赏自然的美色的同时,也在聆听自然的呼声,关注和思考着环境问题。这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的旅游方式,即融入了环境教育,又有利于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生态意识,生态理念与生态道德,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以下笔者将从什麽是生态旅游谈起,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并从法律角度探讨其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 一、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森林生态旅游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光,度假的空间外,其实也是一个环保教育的“大课堂”。旅游者通过观赏森林生态系统奇特的五种形态,群落结构,呼吸新鲜空气,饮用洁净的泉水,从而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成语循环,认识森林保护物种,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和改良区域环境等多种功能。森林里的每棵树,每只动物,每条消息,都是极具雄辩力的环保“活”教材。而只有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才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达到经济的良性循环。然而,森林生态旅游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对旅游业,林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很大。相反,如果发展事务,也会带来环境的灾难。因此,在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讲传统旅游的发展经验生搬硬套。因为森林生态旅游从目标,受益者,管理方式,效果等方面都不一样:森林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为主,并非追求最大利润;森林生态旅游的受益者除游客和经营者外,还有附近的居民,当前的经济,未来居民,未来经济;环保是森林生态旅游的核心,只能有选择的满足游客需要;传统旅游不同程度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森林生态旅游则以改良生态与发展旅游经济紧密结合。 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仅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尚社会经济活动。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于是人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与自然的交流,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旅游融休闲和科学区及教育为一体,需要依靠科学高标准进行规划和管理,对管理者,游客,导游和经营者都有较高的要求。(二)、我国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考证,中国生态旅游始于舜,盛于唐,宋,即我国生态旅游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种产业则是近代的事,即生态旅游,尤其是森林公园建设,则是一项新兴产业。森林公园的涧流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游览,观光,度假,健身,科学考察,探险等多种形式的森林生态旅游场所。我国具有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兹1982年我国在湖南诞生了第一个正式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几张家界森林公园以来,只1997年底,我国建立了92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鼎湖山,长白山,扎龙,神农架,西双版纳,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名山,还有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黑龙江扎龙,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上进行,在充分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为了促使贵州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贵州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文章首先要对贵州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生态旅游的相关理念基础上,提出贵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旅游发展 一、研究综述 生态旅游思路的产生是在全球环境危机、人们"生态觉醒"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的思路对旅游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国外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是以研究大型动物在生态旅游中作为游客观看的对象开 始的,后来学者们在研究生态旅游的时发现,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居民越来越注重保护其居住的环境。如Lindberg, Enriquez & Sproule 1996年以洪都拉斯伯利兹地区为例,发现随着社区居民从公园生态旅游中获取收入的增加,社区居民则更加积极地支持保护区的发展。同时,学者们也在对生态旅游的各种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Stefan Gossling (1999)运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法(CBA)对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的各种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和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保护成本、旅游环境危害成本)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旅游经济价值超过常规利益(如砍伐、放牧等)的经济价值。 我国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开始重视始于1995年,起初学者们主要是将生态旅游的一些思想应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进行研究。而关于对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生态旅游评价指标和标准等方面进行,同时从多角度去考虑有关生态旅游对于各种相关群体的影响进行研究。如阎传海(1997、1998)对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张崎等(1999)从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稳定性等方面对湿地生态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精品源自中考试题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

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赵红 联系方式: 准考证号:9 专业:旅游管理 2011年8月15日

<论文摘要> 生态旅游已经被确定为世界旅游业中迅速发展的领域。该文针对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十大领域,即风景名胜观光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考察/探险旅游、观光农业旅游、湖泊湿地旅游、山(岳)地旅游、草原旅游和森林旅游等的发展前景做了分析,以期为提高我国生态旅游业得竞争力提供借鉴。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踢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生态旅游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生态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生态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对策

目录: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二、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 (2)生态旅游是一种借助与外部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 (3)生态旅游是一种带责任感的旅游…………………………………………. 三、我国生态旅游地的类型……………………………………………………… (1)森林休憩生态游………………………………………………………………… (2)草原风情生态游………………………………………………………………… (3)湿地观鸟生态游………………………………………………………………… (4)沙漠探险生态游…………………………………………………………………. (5)农业体验生态游…………………………………………………………………. (6)海洋度假生态游………………………………………………………………… 四、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二)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三)风景区环境污染严重………………………………………………………… 五、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三)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六、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民生态意识淡薄………………………………………………………………… 2、缺乏必备的景区规划和监管机制………………………………………………… 3、生态法制的有待完善和健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