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计经济学原理第五次作业
华中科技大学99-06

当 P=60 时,Q=1600,
此时,生产者应该降价,因为该商品富有弹性,降低价格会使生产者的收益增加。 (2)价格 P=20 时,
Q (100 20) 2 6400 20 1 Ed (200 2 20) 6400 2
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微宏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l.期望效用: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获得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其 中权数为各种结果的概率。如果用 p 和 1-p 分别表示两种结果 W1 和 W2 发生的概率,则期望 效用函数可记作 EU 或 E U p , (1 p ); W1 ,W2 ,即 EU pU (W1 ) (1 p )U (W2 ) 。期望 效用理论是经济学家在解决风险问题时经常使用的理论模型假设. 2.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 价格。隐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它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 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佣 一定数量的工人, 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 而且有时还会动用自 由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企业。当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要向自己支付利息、地 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也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性成本那么明显, 故被称为隐性成本。 3.经济租金:是一种要素收入,如果从该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一部分并不会影响 要素的供给,我们将这一部分要素收入叫做“经济租金” 。 经济租金的几何解释类似于所谓的生产者剩余。参见下图。图中要素供给曲线 S 以上、 要素价格 R0 以下的阴影区域 AR0E 为经济租。要素的全部收入为 OR0EQ0。但按照要素供给曲 线,要素所有者为提供 Q0 所愿意接受的最低要素收入却是 OAEQ0。因此,阴影部分 AR0E 是要 素的“超额”收益,即使去掉,也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量。
华中科技大计经济学原理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普通作业:一、简答题(1)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答:1、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2、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3、为谁生产。
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答:微观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
一共分为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消费者对产品有需求(微观中的效用问题)企业提供的产品供给(生产论和成本论),这两样在产品市场得到均衡。
而企业要想提供供给就需要在要素市场购买要素,企业转为需求方而消费者则是要素的供给方,这两样又在要素市场寻求均衡。
说白了就是一个循环,我提供劳力赚钱买东西,企业卖东西得到钱用来买劳力进行生产。
微观大致就说这些,后面还有一般均衡和市场失灵,就是讲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问题。
宏观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行为及后果。
主要研究四个方面:就业,物价,经济增长,国际收支。
从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市场进行的研究。
(3)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答:1.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而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则越小。
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需求法则。
商品的价格是影响商品市场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2.偏好这里所说的偏好,既与消费者的个人爱好和个性有关,也与整个社会风俗、传统习惯、流行时尚有关。
一些时效性较强的商品(如流行时装、音乐唱片)的需求对社会偏好十分敏感,即使价格不变,由于社会时尚的改变,流行时髦的变迁,需求量也会有急剧的变化。
3.收入一般说来,收入与需求是正相关的,即别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这是因为较高的收入代表了较高的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而需求是受支付能力的约束的。
金融学基础(华中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中科技大学

金融学基础(华中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合法金融包含的含义是:答案:融资;理财;财政2.金融系统的要素包含:答案:金融对象;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3.金融的具体功能包括:答案:清算和结算;制度设计;资源配置与转化;风险规避、分散和对冲4.金融市场功能发挥的环境是:答案: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5.罗拉尔·德布鲁的主要贡献是:答案:帕累托最优理论6.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主要著作包括:答案:《消费函数理论》;《价格理论》;《资本主义与自由》7.弗兰克·莫迪利安尼的主要贡献是:答案:MM定理;生命周期理财8.在证券允许卖空的条件下,组合前沿是:答案:双曲线的一支9.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包括:答案:弗农·斯密斯;丹尼尔·卡尼曼10.历史上同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次数为:答案:三次第二章测试1.生活中使用货币的对象有:答案:政府;家庭;个人;企业2.认为“货币是唯一的财富,货币等同于贵金属”的是:答案:货币金属说3.货币最开始的形式是:答案:实物货币4.古代最早的货币是答案:贝5.信用货币包括:答案:纸币;商业票据;银行券6.曾作为特殊货币的包括:答案:老干妈;香烟7.货币的职能包括:答案: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信用手段8.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中有:答案:英镑;人民币;美元9.货币的法定支付偿还能力是:答案:两者都有10.牙买加体系是指:答案:黄金非货币化;浮动汇率合法化第三章测试1.资金从盈余方流向赤字方可以:答案:通过熟人;通过市场;通过银行;直接流向2.影响企业组织形式的因素包括:答案: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外部经营环境3.企业的组织形式包括:答案:股份有限公司;家族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4.公司的特点有:答案: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存在规模效应;职业经理具有更高的运营公司的能力5.企业的管理目标包括:答案:股东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6.企业金融决策主要包括:资本运营决策;资本结构决策;资本运算决策7.家庭需要处理的基本金融决策包括:答案:投资决策;融资决策;风险管理决策;消费和储蓄决策8.家庭投资的选择有:答案:基金投资;收藏品投资;证券投资9.根据对象类型,年金可分为:答案:个人年金;团体年金10.住房抵押贷款的偿还方式包括:答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法;等比递增(减)偿还法;等额本息偿还法;等额本金偿还法第四章测试1.一价定律的实现机制是:商品套购2.套利的经济学原理是“一价定律”,以下选项中,哪个不是实现一价定律必须满足的条件答案:两个市场间存在不确定性3.伦敦外汇市场上汇率为GBP1=USD1.7200/10;纽约外汇市场上汇率为GBP1=USD1.7310/20。
华南理工大学参考书

《交通工程学》王炜、过秀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点击查看
820
概率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2版)栾长福、梁满发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点击查看
821
传热学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点击查看
822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张法、王旭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点击查看
623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同济大学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专业教材
624
微生物学
《现代工业微生物》杨汝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
点击查看
625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上下册),复旦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分析》(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点击查看
357
英语翻译基础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穆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点击查看
397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全国统考科目,见国家统一的考试大纲
398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全国统考科目,见国家统一的考试大纲
3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504
建筑设计2(做图)
点击查看
505
素描
506
工业设计快题设计
网上提供考试大纲
点击查看
601
高等数学(单考)
《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五版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原理考试作业

第二次考试作业一、单项选择题(2*10=20)1. 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B )。
A. 不相同B. 相同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 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2.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为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A )。
A. P=60, Q=10B. P=10, Q=6C. P=40, Q=6D. P=20,Q=203. 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A )A. 为正值,但不断减少B. 为正值, 且不断增加;C. 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 以上都不对4.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C )A. 消费者的收入B. 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 消费者的偏好5. 根据投入在产出中的应用,以等产量曲线和直线来表示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的差别,则等产量曲线(B )。
A. 固定的投入等产量曲线是直线,可变的投入等产量曲线是直角线B. 固定的投入等产量曲线是直角线,可变的投入表现为曲线C. 固定的投入等产量曲线表现为曲线,可变的投入表现为直角线D. 固定的投入表现为直角线,变动的投入表现为直线6. 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MC曲线( B )。
A. 以递增的速率上升B. 以递增的速率下降C. 以递减的速率上升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7. 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上升____价格上升的幅度,这意味着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_____( D )。
A. 超过,下降B. 低于,上升C. 低于,不变D. 超过,上升8. 如果实际利率是4%,通货膨胀率是6%,而且,税率是20%,税后实际利率是多少?(B )A. 1%B. 2%C. 3%D. 4%9. 如果气候变得更适宜生产某种商品,但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没有以前强烈了,则可预期该商品(A )。
A.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B.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C.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D.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10. 消费者购买每单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一定等于( D )。
最新华中科技大计经济学原理第一次作业资料

第一次普通作业:一、简答题(1)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答:1、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2、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3、为谁生产。
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答:微观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
一共分为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消费者对产品有需求(微观中的效用问题)企业提供的产品供给(生产论和成本论),这两样在产品市场得到均衡。
而企业要想提供供给就需要在要素市场购买要素,企业转为需求方而消费者则是要素的供给方,这两样又在要素市场寻求均衡。
说白了就是一个循环,我提供劳力赚钱买东西,企业卖东西得到钱用来买劳力进行生产。
微观大致就说这些,后面还有一般均衡和市场失灵,就是讲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问题。
宏观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行为及后果。
主要研究四个方面:就业,物价,经济增长,国际收支。
从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市场进行的研究。
(3)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答:1.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而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则越小。
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需求法则。
商品的价格是影响商品市场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2.偏好这里所说的偏好,既与消费者的个人爱好和个性有关,也与整个社会风俗、传统习惯、流行时尚有关。
一些时效性较强的商品(如流行时装、音乐唱片)的需求对社会偏好十分敏感,即使价格不变,由于社会时尚的改变,流行时髦的变迁,需求量也会有急剧的变化。
3.收入一般说来,收入与需求是正相关的,即别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这是因为较高的收入代表了较高的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而需求是受支付能力的约束的。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参考资料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国际经济学》是教育部确定的“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
了解世界上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收支差额的概念,及对其不平衡的抚平政策;产出、利率、汇率之间的相互影响。
使学生做到眼光定位于全球,解释和探讨国际经济交往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和深化的现状的理解。
二、课程教学要求1、通过国际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纯的,无任何限制为前提的国际贸易及贸易所能带来的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
通过国际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定位于实际,应用商业政策调节国际经济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如何更好的贸易,使一国的利益最大化.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国际经济交往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国际经济理论和解决国际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4、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课程;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国际金融、跨国公司。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为1学期,开设时间为第五学期,每周2学时,计38学时。
章节教学内容课程时数分配讲授学时实践学时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4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4第三章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5第四章重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2第五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4第六章国际要素流动 3第七章国际贸易壁垒与出口促进4第八章汇率与外汇市场2第九章货币,利率,与汇率3第十章长期价格水平和汇率 3第十一章短期产出与汇率4合计38 0五、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主讲教材:1、冯德连主编:《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经济学原理》第五版1-3章作业详解

1.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
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请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
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2.魔力饮料公司的三位经理正在讨论是否要扩大产量。
每位经理提出了做出这个决策的一种方法:哈利:我们应该考查一下我们公司的生产率——每个工人生产的加仑数——将上升还是下降。
罗恩:我们应该考查一下我们的平均成本——每个工人的成本——将上升还是下降。
赫敏:我们应该考查一下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还是小于额外的成本。
你认为谁对?为什么?答:我认为赫敏提出的决策方法正确。
因为只有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它的额外成本时,多卖一加仑饮料才是有利可图的。
理性人应该考虑边际量。
3.把下列题目分别归人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A.家庭把多少收入用于储蓄的决策B.政府管制对汽车废气的影响C.高国民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企业关于雇佣多少工人的决策E.通货膨胀率和货币量变动之间的关系答:A、B、D 属于微观经济学;C、E 属于宏观经济学。
4.把下列每种表述分别归人实证表述或规范表述,并解释。
A.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B.降低货币增长率将降低通货膨胀率。
C.美联储应该降低货币增长率。
D.社会应该要求福利领取者去找工作。
E.降低税率鼓励人们更多地工作,更多地储蓄。
答:A、B 属于实证表述。
它们都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
C、D 属于规范表述。
它们是命令式的,在告诉政府应该怎样做。
E 属于模棱两可。
它既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又是在向政府提出应该怎样做。
5. 番茄酱是热狗的互补品(以及调味品)。
如果热狗价格上升,番茄酱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番茄市场呢?番茄汁市场呢?橘子汁市场呢?答:如果热狗价格上升,热狗的销售量会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次普通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流动偏好陷阱
答:当货币供给线与货币需求线的平行部分相交时,利率将不再变动,即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均会被日储存起来,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
2. 自然失业率
答:是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稳定状态即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3. 财政政策
答: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的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
简言之,财政政策是体系化了的财政措施。
它是国家(或政府)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以达到一定财政目标的经济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
二、选择题
1. 在下述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比较大(C )
(A)非充分就业
(B)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阱
(C)投资对利息率的敏感程度较大
(D)现金持有率较低
2. 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C )
(A)货币供给量
(B)税率
(C)银行准备金率
(D)银行利息率
3. 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D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者物价指数
(C)GDP平均指数
(D)以上均正确
4. 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5.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政府债券将引起(D )(A)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基础货币增加(B)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从而基础货币减少(C)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基础货币减少(D)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从而基础货币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