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复习要点详细

合集下载

计算机四大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四大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四大基础知识点总结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我们都需要计算机来帮助我们处理数据、提高效率。

而要深入理解计算机,首先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四大基础知识点,包括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以及编程语言。

一、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组成。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它负责执行指令、控制数据流通。

RAM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区域,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

输入设备是用来输入数据和指令的设备,比如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是用来展示计算结果的设备,比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设备是用来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比如硬盘、光盘等。

2.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包括指令系统、总线结构、存储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

指令系统是CPU执行指令的集合,包括指令格式、寻址方式和指令执行的时序规定。

总线结构用于连接 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传输数据和指令。

存储系统包括RAM和存储设备,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

输入/输出系统负责将数据从输入设备传输到存储设备或输出设备,以及从存储设备传输到输出设备。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

首先,计算机通过输入设备接收数据和指令。

然后,CPU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运算和逻辑操作,得到结果。

最后,计算机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展示给用户,同时也会将数据和程序存储在存储设备里。

4.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包括速度、存储容量和可靠性。

速度是指计算机执行任务的快慢,通常用处理器的主频来表示。

存储容量是指计算机能够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大小,通常用RAM和硬盘容量来表示。

可靠性是指计算机运行稳定性和故障率,通常用故障率和平均时间故障间隔来表示。

二、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陆瑶编著)第一章计算机的系统概述(P1-8)1.1计算机的组成任务(P1)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子系统组成;2.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有a、研究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功能的分配;b、确定硬件和软件的界面;c、完成提高计算系系统性能的方法;3.计算机的组成是按照计算机系统结构分配给硬件子系统的功能以与确定的概念结构,研究硬件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构造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机器指令集的各种功能和特性。

4.计算机实现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即按计算机组成制定的方案,制作出实际的计算机系统,它包括处理器、主存、总线、接口等各部件的物理结构的实现,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的选择和确定,器件、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和连接,专用器件的设计,电源配置、冷却、装配等各类技术和工艺问题的解决等。

1.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结构P2(1.2.1)5.电子数字计算机普遍采用冯·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结构。

6. 主机:由、存储器与接口合在一起构成的处理系统称为主机。

7.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8.冯·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大部件组成,相互间以总线连接。

9.运算器的作用:计算机中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操作的部件。

运算器的基本操作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或、非、异或等逻辑操作,以与移位、比较和传送等操作,亦称算术逻辑部件()。

(算数逻辑部件():用于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主要用于条件判断、设备控制等)。

)10.控制器的作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决定执行程序的顺序,给出执行指令时机器各部件需要的操作控制命令.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11储存器的作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复习知识点PPT(25张)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复习知识点PPT(25张)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总复习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五个发展阶段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五大功能部件以及各自的功能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两阶段)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存储容量和运算速度)
第二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数值数据的表示
数值数据的机器码表示:定点小数或整数的原码、补 码、反码和移码表示以及各自的性质,相互间的转换
第四章 指令系统
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 - 指令的寻址方式 (顺序寻址、跳跃寻址) - 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堆栈
寄存器堆栈 存储器堆栈的构成 存储器堆栈的工作方式 (进栈、出栈) 堆栈的应用
第四章 指令系统
指令的分类 指令系统的类型
CISC的特点 RISC的特点
DMA控制器的组成 DMA数据传送过程 DMA方式与程序中断方式的区别

1、有时候,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2、身材不好就去锻炼,没钱就努力去赚。别把窘境迁怒于别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够努力的自己。

3、大概是没有了当初那种毫无顾虑的勇气,才变成现在所谓成熟稳重的样子。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CPU的基本功能
CPU的基本组成
运算器(ALU、GRS、PSW、锁存器、移位器、总线) 控制器(PC、IR、ID、时序部件、微操作信号发生器、中断机构) 指令流、数据流 微操作(图5.2)
指令周期
指令周期、CPU周期、节拍电位、节拍脉冲 CLA、ADD指令的指令周期
被乘数和乘数判0、阶码相加(判溢出)、尾数相乘、结果规格化 浮点除法运算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复习提纲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复习提纲

计算机组成复习提纲1、绪论a)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几个虚拟机层次在计算机诞生初期,用户使用二进制的0/1代码来编写程序,这就要求用户对计算机硬件和指令系统非常了解。

编程难度大,易出错。

把机器指令用助记符代替,即为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指令与机器指令一一对应。

汇编语言运行效率同机器语言,相对于机器语言来说提高了开发效率,但是仍旧高度硬件相关,需要程序员了解硬件。

汇编程序没有可移植性。

高级语言克服了汇编语言开发效率低的缺点,更加接近问题,编程方便,但是运行效率低于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分为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两种类型。

微程序设计属于硬件设计,对软件程序员透明。

汇编器、编译器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才能运行。

操作系统的功能是管理底层硬件,对上层提供用户接口。

软硬件的界限并非一成不变。

b)计算机系统组成部分计算机体系结构“做什么”计算机组成“怎么做”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④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④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在于存储器,按地址访问。

④指令和数据用二进制方式表示。

④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操作码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④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通常是顺序执行,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④以运算器为中心。

现在的以存储器为中心c)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一、机器字长CP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字长越长,数的表示范围越大,精度越高,速度越快,价格越高。

二、运算速度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与主频、操作类型、内存速度等很多因素有关。

提高速度的两个主要方法是提高主频以及改进体系结构。

三、存储容量2、同13、总线总线的概念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总线由许多传输线或通道构成,每条线可以传送一个二进制位。

总线的特点总线上有超过一个信息接收部件,且在任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要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要点

第三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件
• 定点加、减运算及其溢出判断方法,其中减法运算是通过补码加法运 算实现的,其中根据[x]补求[-x]补。什么时候将会发生溢出?P6162,三种溢出判断方法。在计算机中,所表示的数会发生溢出,其根本 原因是计算机的字长有限。
• 定点原码乘法采用数值位用绝对值相乘,符号位单独处理;补码乘法 采用Booth算法;定点原码加减交替除法 :仅当最后一步余数为负时, 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第二组:
4000H~7FFFH
第三组:
8000H~BFFFH
第四章:
C000H~FFFFH
第五章 指令系统
• 指令的格式是指指令用二进制表示的形式,通常由指令码和操作数的 地址码两部分组成,操作数有一地址、二地址和多地址之分;指令码 有定长与不定长之分;指令系统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 它的格式和功能不仅直接影响到机器的硬件结构而且也影响到系统软 件。
复习要点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计算机系统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外围设备 主机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外输输 C 内 存入出 P 存 储设设 U 器备备
寄运 控 高
存算 制 速
器器 器 缓



( )
操 作 系 统
语数
言据
处 理 程
… …
库 管 理
序系

数自 据动 处控 理制 程程 序序
企科
业学
管… 计 理… 算
• 流水线的概念,流水CPU是一种非常经济而实用的时 间并行技术,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访存冲突(即 资源相关)和相关(数据相关、控制相关)问题
第八章 系统总线
• 系统总线的结构有单总线和多总线之分,功能有数据 线、地址线和控制线之分,其中地址线(控制线)的 功能:提供主存、I / O接口设备的地址(控制信号、 响应信号)。计算机系统中,根据应用条件和硬件资 源不同,数据传输方式可采用串行微指令的编码。注意PC+1在不同机器中的含义, 如8位字长、16位指令和16位字长、16位指令

大一计算机必考知识点总结

大一计算机必考知识点总结

大一计算机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和运算;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硬盘用于永久存储数据;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存储和数据的输出。

其中,数据的输入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数据的处理由CPU进行,数据的存储通过内存和硬盘进行,数据的输出则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3. 计算机的运行方式计算机可以分为批处理方式和交互式方式。

批处理方式是指计算机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数据进行工作,而交互式方式是指计算机根据用户的输入进行相应的处理。

4. 计算机的数据表示计算机中的数据以二进制形式表示,通过0和1表示各种数据。

5.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控制程序的执行、提供用户界面等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等不同的分类,根据连接的范围不同进行划分。

3.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协议,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 协议、FTP协议等。

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的是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等。

5.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数据加密、防火墙、反病毒软件等方面的内容。

三、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1. 程序设计语言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包括C语言、C++、Java、Python等。

计算机组成期末复习

计算机组成期末复习

计算机组成期末复习第一篇:计算机组成期末复习第一章1.简要解释下述概念:(1)冯·诺依曼机:采用冯·诺依曼体制的计算机被称为冯·诺依曼机。

(2)编译:编译就是把高级语言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语言。

(3)虚拟机:指通过配置软件(如某种语言的编译器或解释器)扩充机器功能后所形成的一台计算机。

2.采用数字化方法表示信息有哪些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 可靠性高。

(2)依靠多位数字的组合,在表示数值时可获得很宽的表示范围以及很高的精度。

(3)数字化的信息可以存储、信息传送也比较容易实现。

(4)可表示的信息类型与范围及其广泛,几乎没有限制。

(5)能用逻辑代数等数字逻辑技术进行信息处理,这就形成了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基础。

3.衡量计算机性能的基本指标有哪些?(1)基本字长——参加一次运算的数的位数;(2)数据通路宽度——数据总线一次能并行传送的位数;(3)运算速度——可用①CPU的时钟频率与主频,②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③典型四则运算的时间来表示。

(4)主存储器容量——可用字节数或单元数(字数)×位数来表示。

(5)外存容量——常用字节数表示。

(6)配备的外围设备及其性能。

(7)系统软件配置。

4.软件系统一般包含哪些部分?列举读者所熟悉的三个系统软件。

(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程序与解释程序、各种软件平台(2)应用软件WINDOWS7操作系统,C语言编译程序等,数据库管理系统5.提高单CPU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技术有哪些?(1)流水线处理技术(2)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技术(3)超标量技术(4)平衡不同子系统的数据吞吐率(5)超长指令字(VLIW)技术第二章1.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术语:(1)位权:数制中每一固定位置对应的单位值称为位权。

(2)ASCII码: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Interchange)的简称。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复习要点详细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复习要点详细

考试时间:120分钟分数分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四、综合题(4小题,共35分)复习范围:C1.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电子路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物理装置(基本部件):(CPU(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

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1.应用软件:应用程序2.系统软件: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操作系统3.硬件操作系统的作用: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指标C3.1.2、6、10、16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P68-712.十进制数字的几种编码(bcd码)即8421码:和<=9(1001),不修改;和大于9,加6(0110)修改。

3.有符号数的几种编码方法,真值与对应编码之间的转换。

(P73-77)真值:用正、负号来分别表示正数和负数。

机器数:用一位数码0或1来表示数的正负号。

4.如何判断溢出。

1.当符号相同的两数相加时,如果结果的符号与加数(或被加数)不相同,则为溢出。

2.当任意符号两数相加时,如果C(数值最高位进位)=Cf(符号位的进位),正确。

如果C!=Cf,为溢出。

5.定点数与浮点数的结构,特点比较。

1.定点数(小数点固定):A.定点小树:小数点固定在数据数值左边,符号位右边。

B.整数:小数点固定在数据数值右边。

2.浮点数(小数点可浮动):N=M*RE(E为幂)。

N浮点数,M尾数,E阶码,R阶的基数(底)。

6.浮点数加减法的的运算步骤。

1.“对价”操作2.尾数的加减运算3.规格化操作(规格化)4.舍入5.检查阶码是否溢出(判溢出)7.浮点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

1.求乘积(商)的阶码2.尾数相乘(除)3规格化处理(规格化)4.舍入5.检查阶码是否溢出(判溢出)8.补码一位乘法的运算步骤。

9.补码一位除法的运算步骤。

10.如何检验奇偶校验码的正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120分钟分数分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四、综合题(4小题,共35分)复习范围:C1.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电子路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物理装置(基本部件):(CPU (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

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1.应用软件:应用程序2.系统软件: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操作系统3.硬件[操作系统的作用: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指标C3.1.2、6、10、16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P68-712.十进制数字的几种编码(bed码)即8421码:和<=9(1001),不修改;和大于9,加6(0110)修改。

3. 有符号数的几种编码方法,真值与对应编码之间的 转换。

(P73-77)真值:用正、负号来分别表示正数和负数。

机器数:用一位数码4. 如何判断溢出。

1. 当符号相同的两数相加时,如果结果的符号与加数(或被加数)不相同,则为溢出。

2. 当任意符号两数相加时,如果C (数值最高位进位)=Cf (符号位的进位),正确。

如果C!=Cf 为溢出。

5. 定点数与浮点数的结构,特点比较。

1. 定点数(小数点固定):A.定点小树:小数点固定在数据数值左边,符号位右边。

数:小数点固定在数据数值右边。

2. 浮点数(小数点可浮动):N=M*RE (E 为幕)。

N 浮点数,M 尾数,E 阶码,R 阶的基数(底)。

6. 浮点数加减法的的运算步骤。

1. “对价”操作2.尾数的加减运算3.规格化操作(规格化)4.舍入5.检查阶码是否溢出(判 溢出)7. 浮点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

1. 求乘积(商)的阶码2.尾数相乘(除)3规格化处理(规格化) 4.舍入5.检查阶码是否溢 出(判溢出) 8-补码一位乘法的运算步骤。

9. 补码一位除法的运算步骤。

10.如何检验奇偶校验码的正确性 。

(基本原理:扩大码距)奇偶校验码:检错、不纠错,短数据 海明校验码:检错、改错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长数据11.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什么 。

A LU (算术逻辑单元)C4.1. 主存储器的作用。

全机中心地位2. 存储器的主要指标。

主存容量、速度(存储器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时间。

0或1来表示数的正负号。

B.整3.存取时间与存取周期。

存储器存取时间(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存储周期:指连续启动再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4. 存储器芯片的种类,各自的特点。

通常在指令字中用一个固定长度的字段来便是基本操作码,而对于一部分不需要某个地址 码的指令,把它们的操作码扩充到该地址字段,这样既能充分地利用指令字的各个字段, 又能在不增加指令长度的情况下扩展操作码的长度,使它能表示更多的指令。

4. 霍夫曼编码。

Riso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与CiSG 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 5.易失性与非易失性存储器。

除RAM 外都是非易失的6.存储器芯片中单地址译码与双地址译码的特点。

7.主存储器容量与芯片数的计算。

8.字扩展与位扩展的概念。

字扩展:增加存储器中字的数量9.几种片选信号的产生方法。

10.如何计算存储器的带宽。

C5.1.指令的格式: 零地址指令: 一地址指令: 二地址指令: 三地址指令: 多地址指令:操作码(0PCODE + (地址码)0PCODEOPCODE+A OP CODE+A1 A2 OP CODE+A1 B2 A3 OPCODEA :操作数的存储器地址或寄存器名A1: A2: B2: A3: 第一个源操作数的存储器地址或寄存器地址第二个源操作数和存放结果的存储器地址或寄存器地址 第二个源操作数的存储器地址或寄存器地址 操作结果的存储器地址或寄存器地址2.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其中哪些属于存储器寻址。

1.寻址方式(编址方式):指的是确定本条指令的数据地址及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方 法2.寻址方式:直接寻址(存储器寻址) 、寄存器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简介寻址、 相对寻址、立即数、堆栈寻址 3.除寄存器寻址和立即数外,其他都是存储器寻址3.指令操作码变长编码方法。

(要考计算) 比较。

CISC更多芯片,速度慢,指令复杂。

RISC特点:1、优先读取频率高,有用而不复杂指令2、指令长度固定,种类少,寻址方式种类少3、只有存、取数指令访问存储器4.CPU中通用寄存器数量多5.指令在一个周期内完成6.少用微码控制7.用高级语言编程C6.1.CpU的组成:控制器、运算器、cache和总线2.控制器(或cpu)的作用。

3.组成控制器的主要部件。

1.程序计数器(PC (即指令地址寄存器)2.指令寄存器(IR)3.指令译码器或操作码译码器4.脉冲源及启停线路5.时序控制信号形成部件4.PC的用途,其工作特点是什么。

用以之处下条指令在贮存中的存放地址,PC有自增功能两种途径:顺序执行、转移执行5.控制器处理指令的步骤。

1.取指令2.到操作数3.执行操作6.微指令的结构。

7.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图、核心部件。

8.直接编译控制型微指令的分段编码规则。

9.硬布线控制器的结构,核心部件。

10.微程序控制器与硬布线控制器的比较。

11.水平性微指令与垂直型微指令、比较。

12.什么是流水线技术,与常规处理方式进行比较。

C7.1.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为什么分层。

(衡量存储器的三个指标:容量、速度和价格/位)1.Cache (高速缓存)(容量小)一一主存一一辅存(容量大)三级存储层次2.为了解决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价格之间的矛盾2.Cahche的几种地址映像法,并做比较。

1.直接映像(实现简单,不够灵活)2.全相联映像(最灵活,成本高)3.组相连映像(折中方案)3.Cahche的读写操作方法。

4.Cache块替换算法。

1.先进选出(FIFO)算法2.近期最少使用(LRU算法3.LRU算法平均命中率比FIFO 高,并且当分组容量加大时,能提高LRU替换算法的命中率。

5.Cache由硬件管理。

6.虚拟存储器的作用:扩大主存的寻址空间。

7.虚拟存储器由(系统)软件(辅以硬件)管理,页表放在主存中(只有快表放于专用的相联存储器中)8.在段页式存储器中,逻辑地址到实地址的转换。

C8.1.已知磁盘磁道数,扇区数及扇区容量,计算磁盘容量。

磁盘容量=记录面*磁道数*扇区数*扇区容量2.已知磁盘组的位密度、道密度和内外道的半径、盘片数,如何计算容量。

3.在上面条件下,再加上已知转速,如何计算数据传输率。

4.组织磁记录格式(波形图)。

哪几种具备字同步能力。

C9.1.主要的输入输出设备。

1.键盘2.光笔、图形版和画笔(或游动标)输入3.光笔、图形版和画笔(或游动标)输入4.光笔、图形版和画笔(或游动标)输入5.鼠标、跟踪球和操作杆输入6.触摸屏7.图形输入设备(摄像机和数字照相机)2.主要的几种显示器、打印机。

1.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和平板显示器2.点阵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热转印打字机3.汉字的几种编码,各种编码的规贝1」。

C10.1.接口与端口的区另1」。

2.接口的主要功能。

3.接口传送的三类信息。

4.控制数据传送的的几种方式(分程序控制和非程序控制),方式对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1.程序直接控制方式(CPU大多处于等待、空闲状态,系统效率低)2.程序中断传送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易丢失信息)3.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DMA)(保全信息,主存被CPU和I/O子系统所共享,增加CPU 负担)4.I/O通道控制方式(有自己的指令系统,减轻CPU负担)5.外围处理机方式(输入输出处理机)(简化设备控制器,独立于主机工作)5.中断的概念,中断的过程。

1.中断是由I/O设备或其他非预期的急需处理的时间引起的,它使CPU暂时中断现在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至另一个服务程序去处理这些时间。

处理完后再返回原程序。

2.中断过程:1.关中断2.保存断点、保存现场3.判别中断源,转向中断服务程序4。

开中断5.执行中断服务程序6.退出中断6・Dma的几种工作方式,特点比较。

DMA是I/O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由硬件组成的直接数据通路,用于高速间的成组数据(即I/O设备与贮存之数据块)传送。

1.C PU暂停方式(占用时间少)2.C PU周期窃取方式(占用一个CPU周期)3.直接访问存储器工作方式(标准的,DMA优先访问地址总线)7.总线分类(按信息、信息的传送方向)1.一类是连接计算机内部各模块的总线:常用ISA总线、PCI总线和控制机的STD总线。

2.另一类是系统之间或系统与自问设备之间的总线:常用:RS232C USB和IEEE1394等串行总线和ISA(IDE)和SCSI等并行总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