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治措施
规模化猪场的疫病防制措施

为 减少 病 原体 从母 猪 向新生 仔 猪群 传播 , 临产
应 体 表等进行 消毒 , 应 注 意 一些 死 角 , 装猪 台 、 还 如 污 母 猪进入 分娩 舍前 要 以 温水 清 洗 干净 , 使 用 高效 水沟、 食槽 等场 所 、 施 的消毒 , 设 以切断 传播途 径 , 消 且 刺激性 小 的消毒剂 ( 宝维 碘 ) 行 严格 消毒 , 如 进 才
21 年 第 5 OO
防 治 .3 1.
规 模 化 猪 场 的 疫 病 防 制措 施
周 国彪 周 家文
( 云南省 大理 州南 涧县 畜牧 站 , 云南 南涧 6 5 0 ) 7 7 0
摘要 当前 , 猪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 制约我 国养猪业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 , 也是养猪业成败 的关键 。
规模化猪场的疾 病控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 良好的效果 , 除建立有效 的生物安全 体系机制外 , 还应针 对
猪的不同生长阶段 、 不同季节和疫病特点制定一套科学疫病防控方案 , 把消毒 、 免疫 、 保健 三者 有机结合 , 制定 科
学的防制方案 , 才能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和生产能力 。 关键词 规模化 ; 猪场 ; 疫病防制
. 生猪规 模化 养殖是 今后较 长 时期 内养 猪生 产 的 11 做好 猪场 门舍 的消毒 工作 主要模 式 , 当前猪 传 染病 的发 生 与流 行 是 制 约我 国 在猪场 大 门 口消 的毒池 和各栋猪 舍 门 口的消 毒 养猪业 持续 发展 的一 种 重 要 因素 , 是 养 猪业 成 败 脚盆 , 也 可使用 1: 0 制 剂 消毒 液 溶液 , 以消 毒 8 0氯 用 的关键 。在 规模化 养 猪 生 产 中 , 仍 按 传统 的猪 病 来 往人 员 的鞋 和进 出车 辆 的车 轮 , 内的 消毒 液 每 若 池 对来 往 车 辆 的 防治模 式或仅 凭 固有 的猪病治疗 经验 是不 够 的。规 周更换 2次 。大 门设 喷 雾 消毒 装 置 , 车底盘 进行 细致 、 底 的喷洒消 毒 。猪 场大 门 彻 模化猪 场 的疾 病控 制必须 采取综 合措施 才 能取得 良 车身 、 进 消毒 。 好 的效 果 , 除建 立有 效 的生物安 全体 系机制 外 , 应 口应设 立洗手 池 , 入猪场 的人 员必须 洗手 、 还 针对猪 只 的不 同生 长 阶段 、 同季 节 和疫 病 特 点 制 1 2 实施全 进全 出的 生产 模式 不 . 定 一套科 学疫 病 防控 方案 , 消毒 、 疫 、 健 三 者 把 免 保 尽 量做 到 同栋 猪 舍 的猪 全部 同时转 出 , 每一 在 猪 空置 有 机结合 , 能提 高猪 群 的健 康 水 平 和 生 产 能 力 。 批猪 转 出后 , 舍必须 经过严 格 的清洁 和消毒 , 才 ~7d后 经 笔 者现就 多年 在猪 场工 作 的经 验 , 合 我 县 猪病 流 5 才能 转入 新 的猪 群 。猪群 转 栏后 , 清 洁 结 行 特点 , 合 了猪场 的疫病方 案 以与 同行 探讨 。 综 干净 , 使用 按规定 配 好 的 消毒 液对 栏 舍 墙 壁 和地 板
规模化猪场疫病的流行现状及控制措施

圆
离到 大肠 杆 菌菌 株对 1 6种抗 生 素有 耐 药性 , 甚 至 出
现多 重耐药 菌株 。
成本 , 保 障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 , 现将 当前猪病发生 流行 的 主要情 况 和控制措 施介 绍如下 。
1 流 行 现 状
疫 病 的发生 日益呈 现非 典 型 化 的趋 势 ,如 目前 发 生 的非 典型 猪瘟 是 典型 的 例证 。而 且 非 典型 猪 瘟 流行 非 常 广泛 , 发 病率 也 很高 , 这 是 由于 猪瘟 在 流 行 过程中 , 病 原 的 毒力 发 生 变 异 , 病原毒力减弱 , 导 致 猪病在 流 行 、 症 状 和病理 等方 面 出现非 典型 变化 。有 些 病原 的 毒力 增 强 , 虽经过免疫 , 但 出现 免 疫 失 败 ,
口 卫 生 防 疫
规 模 化 猪 场 疫 病 的 流 行 现 状 及 控 制 措 施
张金贵 张宝泉 :
( 1 . 葫芦岛众友饲料有限公 司 辽 宁葫芦岛 1 2 5 0 0 3 , 2 . 黑龙江职业学院 Xa g ; ' r -  ̄城 】 5 0 1 1 1 ) 随着现代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 ,猪场的防疫工 作显 得 十 分重 要 ,养 猪场 在 防疫 工作 中存在 很 多 问 题 。在 生 产实 践 中 , 部分 猪场 疫 病不 断 的 出现 , 而 且 各种 疾 病 在 同个猪 场 同时存 在 的现象 普 遍 ,混 合 感
个别 养 猪 场 在 预 防 和治 疗 细 菌性 猪病 过 程 中 , 长期 大 剂量 的使 用抗 生素 ,致使 抗 生 素药 物 在 动物 体 内长期 大 量残 留 , 造成 耐药 性 菌株 不 断 出现 , 导致
抗生素治疗无效 ,甚至使细菌性传染病再度泛滥。 2 0 0 6 年黑龙江职业学院兽医专家曾在黑龙江地区分
规模化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规模化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措施作者:廖朝辉朱清梅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22年第05期关键词:规模猪场;疫病;防控0 引言我国生猪生产越来越规模化,但在养殖中因综合防控不力等原因,生猪疫病更易爆发、传播与流行,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为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规模化猪场疫病进行综合防治是非常重要的,确保从源头上消灭疫病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进而阻断疫病的传播。
1 猪场选址与场内建设1.1 猪场选址猪场应选在地势高、干燥、平坦、有缓坡、背风向阳;水源水量充足,水质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最好通自来水,又要便于排水;交通便利又要避开交通主干线;电力和能源要保障,最好通三相电,供电稳定;要有足够的生产经营土地面积。
同时猪场远离村庄、学校、城镇、医院、畜禽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及交通主干线2 km以上,周围环境应符合《畜牧法》和当地政府的土地与环保规划要求[1]。
1.2 猪场场内建设猪场合理的生产流程,能有效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猪场一般划分为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并以围墙隔开[2]。
4个区应根据当地全年主导风向,按照生活区、生产管理、生产区、隔离区的顺序由上风到下风排列,生产区内猪舍排列顺序应为公猪舍、配种舍、空怀妊娠舍、分娩哺乳舍、保育舍、育成舍,每栋猪舍间距为10 m以上。
雨水和污水分离,污水沟应为暗沟。
进入场区和生产区应有消毒通道,生产区内的清洁道和污染道,应分开,以防交叉感染。
猪场四周要有围墙和防疫沟与外界隔离,周围设绿化隔离带,具备完整的隔离条件,同时猪场选址和布局符合环保要求和动物防疫条件。
2 自繁自养与规范引种2.1 自繁自养猪场自繁自养,减少外购仔猪带进病菌。
外购仔猪带有病菌,来到猪场后发病,引起原来的猪群感染病菌发病造成经济损失。
外购仔猪在运输途中会减染病菌,或者由于运输应激免疫力降低,来到猪场后,不适应新的环境或者猪场本身带有的隐性病菌,无法抵抗继而发病。
规模化猪场的疫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95规模化猪场的疫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顾 茜(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姚安 675300)摘 要:众所周知,猪的疫病防治一直是个热点、难点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养猪技术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规模化猪场养殖越来越普遍。
由于规模化猪场猪群的相对密度较高,促使一些传染性疫病的发病几率增加,导致对整个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规模化猪场的疫病流行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防控措施1 规模化养猪场的疫病流行特点1.1 疫病较为复杂相对于其他养殖的动物疫病来说,猪的疫病是比较复杂的。
猪的疫病种类繁多,常见的猪传染病主要有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等,其中病毒病是经常发生且难以治疗和预防的。
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增多,一些老的疫病还没有被完全消灭,新的疫病又接踵而至,不同的疫病间可能出现相似的症状,不能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导致了疫病的复杂性,对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1.2 呼吸道疾病较为严重猪呼吸道疾病全年都容易发生。
规模化养猪场基本都存在呼吸道疾病问题。
猪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一般在30%-60%,死亡率可达5%-30%,这和规模化养猪场的饲养密度、猪舍通风换气件是否优良、猪场内有没有多重感染等因素有着重大的关系。
若不能及时有效的防治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3 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较为普遍在规模化养猪场中所发生的传染病往往不是由单一的病原引起的,而是由2种及以上的病原体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所导致。
混合感染是指细菌感染时,同时合并病毒感染,或者病毒感染时,同时合并细菌感染。
继发感染是指在猪群感染了某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同时,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就存在于体内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引发的感染例如猪喘气病与猪肺疫可能混合感染,而猪蓝耳病又可能继发猪链球菌病的感染。
由于感染多样导致疫病的治疗出现困难。
生猪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生猪常见疾病防治措施生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畜牧动物,而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养殖的增加,猪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猪常见疾病的防治对于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生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疾病预防措施1. 猪场环境卫生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基础。
猪舍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猪舍内空气流通,干燥通风。
要保持饮水设施、饲料槽等周围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2.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包括合理饲料配比,饲料卫生安全,及时清理猪舍粪便等。
3. 免疫接种猪的免疫接种是预防疾病最为重要的手段。
养殖户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养殖环境确定合适的免疫计划,按时为猪接种疫苗,确保猪群的健康。
4. 多样化饲料给猪群提供多样化的饲料,保证其获得全面的营养,增强免疫力,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
注意饮水质量,避免水源感染。
1.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死率极高。
预防猪瘟的最有效方法是定期接种疫苗,尤其是对于新进猪群要严格隔离观察。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消毒,保持猪舍干燥通风,合理饲养管理。
3.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容易引起大规模死亡。
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猪的免疫接种,严格隔离新进猪群,并严格控制病毒传播途径。
4. 猪脓疱疮病猪脓疱疮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皮肤疾病,常造成猪的生长发育受阻,影响生产效益。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猪舍,保持猪舍内干燥,避免猪群因挤压等原因引发伤口感染。
5. 猪瘤胃炎猪瘤胃炎是一种常见的猪病,主要是由于不良饲养管理所导致的。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饲料配比,避免过饥过饱,保持饲料卫生,避免发生霉变。
6. 猪肠炎猪肠炎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饮水卫生,饲料卫生,适当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品。
规模化养猪场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1 . 3 免 疫 抑 制 性 传 染 病 的 危 害 。猪 的免疫 抑制 性传
染病 , 如猪蓝 耳病 、 猪 圆 环 病 毒 2型 感 染 、 猪伪狂犬 病 、 猪 流
感、 猪细小病毒病 、 猪 气 喘病 等 。表 现 为 亚 临 床 感 染 、 隐 性 感
抗体监 测、 疾病诊疗 、 检疫 、 消毒 、 疫 苗 和 药 品 的进 货 、 保 管 和
成 实 施 的 项 目《 优 质安 全猪 肉生产 、 监 管 关 键 技 术 集 成 与 示 范》 , 提 出 如 下 的综 合 防 控 措 施 。
1 规 模 养 猪 场 疫 病 流 行 特 点 1 . 1 病 原 体 混 合 感 染 与 继 发 感 染 严 重 。在我 区规模
化猪场 , 猪群 中 发 生 的 传 染 病 往 往 不 是 由单 一 的 病 原 体 所 致, 而是 2 种 或 2种 以 上 的病 原 体 协 同 作 用 造 成 的 , 多 种 病 原 混 合 感 染 或 继 发 感 染 已成 为 猪 发 病 的 主 要 形 式 , 如 猪 繁 殖 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猪 圆 环 病 毒 2型 感 染 的 猪 群 可 继 发 猪 链
《 上 海 畜牧 兽 医通 讯 》 2 0 1 3年 第 5期
・ 5 7 ・
规 模 化 养 猪 场疫 病 的 综 合 防 控 措 施
李凤 龙 高明琴
3贵州 省遵 义市 红 花 岗农 牧 局 贵州 遵 义
袁 兴 武。 周朝 勇 张 萍。
贵 州 遵义 5 6 3 0 0 0)
球菌病 、 猪附红细胞体病 、 猪 巴 氏杆 菌 病 等 。
外, 规模化养猪实行分 段式饲 养 的工艺流 程 , 使 猪 在 病原在各群体中蔓延 、 流 行 的速 度 。
生猪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

筑有 围墙或其他有效屏障,并建立 绿化 带。
2 规模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
规 模 养殖 场 应 配 备 的主 要 防疫 设 施 包括 防疫 、 诊
疗 、 消 毒 、 冷 藏 设 备 ,兽 医 室 , 病 猪 隔 离 场 所 ,病 死 猪
起较大 的应激 反应 。④ 更 多的情 况是 ,打 防疫针 时不 仅
2 . 4 检疫 制度 所 引种 猪必 须 来 自非疫 区 正规 的种猪 场 ,并严 格做 好检 疫工 作 ,进场 后 需隔 离观察 1 个 月 以 上 ,确 认健 康 后 ,经驱 虫 、免 疫 、消 毒 后方 可混 群 饲 养 。商 品猪必 须经动 物卫 生监督机 构指派 的检疫 员检 疫 合格,并开具产地检疫证 明后,方可 出售 。 ( 收稿 口期:2 0 1 3 - 0 l 一 1 7 )
认真抓好 以下各 个环 节。
1 做好规模养殖场址选 择与布局
规模 猪场场 址应选 择在Hale Waihona Puke 地势 高燥 、背风 向阳 、供 水
供 电方 便 、 有 充 分 自然 隔 离 条 件 的 地 段 。全 场 应 严 格 划
分 生活 区和饲养生 产区 ,两 区之 间设立 隔离 屏障 。猪 舍 应 彼此 独立 ,问距 l O m以上 ,排 列顺 序从 上风 向始 依次 为 :公猪舍 、母 猪合 、产房 、保育舍 、育 成猪舍和 隔离 观 察室 。净道 门边 设消毒 室 、更衣室 ,大 门人 口、饲 养
随着 我 国农村 一家 一户式 散养 生猪 的逐步减 少 ,养 猪 生产 规模 化程度 在不断提 高 ,特别 是 中小规模化猪 场 数量激增 ,生产规模一般 是生猪存栏量在 1 0 0 ~ 5 0 0 头,母
猪 存栏在2 0 头左右 。随着养 殖规 模 的发 展 ,一些 问题 很 快 呈现 出来 ,如猪 场设计 不科 学、生产 效率 低 ;生产 工
规模猪场疫病控制措施

20 I以上 : 物 饲 养 场 ( 殖 小 区 ) O n 动 养
之 间距 离 不 少 于 5 0 m 0
况 . 求 有 可靠 的免 疫 程 序 . 证 没有 要 保
特 定 的传 染 病
有 良好 的 管 理 , 信誉 , 模 大 , 产 稳 规 生 定 的 猪 场 引进 健康 的生 猪 .而 不 是 由
几 个 不 同 的猪 场 或猪 群 提 供 引 种前 必 须 详 细 了 解 该 猪 场 猪 群 的 健 康 状
尾、 牙、 势、 标、 剪 去 戴 注射 铁 补 针 等 系 列 小 手 术 时 都 要 使 用 消 毒 过 的器 械 .
的 器械 应 分 开放 置 、 开使 用 , 次使 分 每
用 前后 都 要 消毒
11 .. 距 离 动 物 隔 离 场 所 、 害 化 处 2 无 理 场所 30 0m以 上 。 o
113 距 离 城 镇 居 民 区 、 化 教 育 科 .. 文
2 . 引种 时 应进 行 严格 检 疫 .不 可 大 4 意 引进 的生 猪必须 经 当地动 物卫 生监
41 生 产 操作 中 的消 毒 注 意 防止 母 . 猪 生 殖 道感 染 以 及 乳 房 炎 的 发 生 . 工
作 时 要 用 消毒 药 消 毒 手 臂 .戴 上 一 次
11 猪 场 选 址 在 背 风 、 阳 、 势 高 . 向 地
燥 , 风 良好 、 电 充 足 , 质 卫 生 良 通 水 水
能 爆 发 动物 疫 情 . 成 直 接 经 济损 失 造
因此 .引种 前 向 所 在地 动 物 卫 生 监 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治措施
作者:宋晓华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18期
宋晓华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杜庄乡畜牧兽医中心站,大同 037300)
摘要:近年随着人们对猪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但很多养殖户在发展规模化养殖时,不注重生猪疫病的防控,导致疫病呈现出高发流行的特点,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疫病发生的原因,然后论述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规模化生猪养殖;疫病;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8.013
0 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传统生猪养殖模式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替代。
不可否认与传统散养养殖模式相比,规模化养殖不管是在管理还是在资金投入方面都有更明显的优势。
但是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做好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就成为很多养殖户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如果养殖户没有构建良好的疫病防控方案,没有做好规模化养殖场的疫病防控工作,势必会对生猪健康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某些重特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还会对整个养殖领域产生毁灭打击。
由此可以看出深入细致的分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疫病的发生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病因
1.1 养殖环境差
规模养殖户在发展生猪养殖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对整个养殖环境缺乏有效控制,环境恶化,加重致病原的繁殖传播,导致一系列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有不少规模的养殖户盲目注重养殖效应,盲目扩大养殖规模,严重超出养殖环境的承载量,使环境恶化严重。
另外不管是冬春季节还是夏秋季节,养殖户都没有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清理制度,不注重养殖场的卫生消毒,认为只要自己养殖的生猪不出现临床症状,就是健康的。
养殖场的粪便严重堆积,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不断刺激猪的呼吸道黏膜不断刺激猪的呼吸道黏膜[1]。
另外进入夏秋季节后,养殖环境的湿度较高,猪群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导致猪体内的菌群出现变化,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
此外还有不少饲养管理人员缺乏安全防疫意识,日常养殖中不注重养殖环境的卫生消毒和灭菌处理,导致猪群长时间生活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下,在多种应激因素刺激下,身体抵抗能力逐渐下降,使猪疫病高发。
1.2 缺乏疫苗免疫意识
疫苗免疫接种是防范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最经济节约的手段。
但是中小规模养殖户
在实际生猪养殖中,大部分没有疫苗免疫接种意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疫苗免疫接种会提高
养殖场的养殖成本,经常逃避免疫,尤其是在每年春秋两季的重特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中,不
能做到主动配合检疫免疫,甚至阻挠防疫人员的免疫行为,导致地区的集中免疫工作不能正常
开展,很容易加重某些疾病,尤其是重特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
1.3 疫病预防模式不严谨
近年,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很多养殖户看到养殖
领域的经济效益,一股脑投入到生猪养殖领域,但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
很多养殖户并没有构建科学的疫病防疫模式,对疫病防治常识存在很大的误解,增加了规模养
殖户的疫病发病率。
很多养殖户存在盲目引种行为,在引种前并没有对引种地进行严格的流行
病学调查,引种回来的动物到达养殖场后立即混群养殖,很容易加重新的疫病在养殖场的传播
流行。
药物使用不合理也是导致生猪疫病传播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生猪出现临床症状后,
盲目选择药物,特别是盲目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方面使某些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
某些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使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进一步加重临床
症状。
2 防治措施
2.1 提高饲养管理人员防疫意识
各级政府部门和畜牧兽医部门应该加强联系与沟通,深入基层开展生猪疫病科学宣传工作,提升饲养管理人员的科学疫病防疫意识和对动物疫病的认知程度,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提高猪群身体抵抗能力,有效规避常见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2]。
另外还应该引导中规模养殖户逐步转变传统养殖模式,通过以村集体为单位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合作社,以中规模养
殖户手中的生猪为入社资本,积极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实现生猪统一养殖、统一饲料供给、同一疫苗免疫接种、统一防疫,从整体上提高疫病防控效果,降低发病率。
2.2 完善卫生消毒制度
不管是小规模养殖场还是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做好卫生消毒制度,是防止疫病发生的主
要措施。
只有做好猪舍和各种饲养用具的卫生消毒,才能有效避免致病菌的大量滋生和繁殖,
保障猪群身体抵抗能力较强,不受多种致病原侵袭。
日常养殖管理中,应该坚持封闭化养殖,
禁止非饲养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场。
饲养管理人员进出入养殖场前,还需要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穿戴相应的防护依据,佩戴口罩,穿戴鞋帽。
另外养殖社的饲养管理人员禁止向其他猪舍窜动,保障饲养管理人员的唯一性。
在生猪养殖中,还应该将常规消毒和特殊时期的紧急消毒有效结
合[3]。
结合养殖场疫病流行特点,季节变化和致病菌类型,科学选择消毒模式,以此获得良好的消毒效果。
养殖场每年还需要进行1次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保障充分掌握养殖场常见疾病
的发病情况和流行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各项防疫措施制定的合理性,保障猪群健康生长。
2.3 做好猪群引种和管理
引种不合理是导致新疫病引入的主要原因,因此一定要指导养殖户科学引种,在引种前应
该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从非疫区有生产资质的种猪场引种,并要求对严重猪进行严格的检疫检验,在保障猪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引入养殖场。
到达养殖场的猪群并不能立即和原有猪群混群
养殖,应该单独隔离养殖1月以上,进行严格的观察疫苗免疫接种和动物防疫,确保不存在异
常后,才能和其他猪混群养殖。
要求饲养人员做好猪群的管理工作,保证饲料科学搭配,强化
圈舍通风换气,及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和潮湿的气体。
冬春季节做好圈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夏
秋季节排除圈舍内的高温高湿气体,播撒生石灰吸收地面水分,为猪群营造良好整洁的卫生环境,以此来规避常见疾病的发生。
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对防范传染性疾病发生具有重大现
实意义。
养殖场一定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免疫程序。
根据养殖场以往的发病情况和周围疫病
的流行特点,以及猪群的身体抵抗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还应该重点加强猪群抗体
水平监测,保证抗体水平达标,满足防疫要求。
3 结束语
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能给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但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密度较大,猪
群间接触频繁,这就给养殖场的疫病防控提出更严峻的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养殖户从基
础入手,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强化免疫接种,切实做好生猪疫病防控,保障生猪健康生长发育,在达到预期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陈仁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7):23.
[2] 潘东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16(3):45.
[3] 尹乔有.沾益县龙华街道规模化养殖场疫病防治现状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