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 第九章
毛概第九章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在台湾人民“二· 二八”起 义以后,由一部分从事爱国 主义运动的台湾省人士于 1947年在香港成立。台盟由 台湾省人士组成。台盟历届 主席为谢雪红、蔡啸、苏子 蘅、蔡子民、张克辉。现任 主席林文漪。1987年至1992 年,台盟第四届中央委员会 实行主席团制,主席团执行 主席林盛中(1987—1988 年)、蔡子民(1988—1992 年)。
(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第一,直接选 举人民大会代 表的范围扩大 到了县,实行 了普遍的差额 选举;
2003年12月10日,北京市八宝山街道瑞达社区102岁的韩桂英(左)老人在家 中投票选举石景山区人大代表,这是她第16次参加投票选举。
第二,完善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的职权; 第三,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设立了常务委员会并赋予其相应职权;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1945年在上海正式宣告 成立。民进主要由从事教 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 知识分子组成。民进历届 主席为马叙伦、周建人、 叶圣陶、雷洁琼、许嘉璐。 现任主席严隽琪。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
1930年邓演达在上海成 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 员会,1947年改名为中国 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主要 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 分子组成。农工党历届领 导人和主席为邓演达、黄 琪翔、章伯钧、彭泽民、 季方、周谷城、卢嘉锡、 蒋正华;现任主席桑国卫。
二、人民民主专政 (一)国体与政体
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 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或哪些阶级掌握。 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 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1、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 宪法规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是工人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人 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 主义国家。
毛概整理第九章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人民民主专政1、国体:国家的阶级性质政体: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规定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体现在:第一,性质相同。
都是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二,作用、职能相同。
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第三,历史使命相同。
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专政的实质就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2)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地位: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体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根本不同:第一,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区别。
体现在对谁负责和选举方式。
第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有着本质区别。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1)为人民提供了最好的而组织形式(2)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大陆的八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联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3、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毛概第九章课件

政治是什么?——政治的外延
• 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 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 • 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斗 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使用 • “权力”是指行为者或机构影响其他行为 者或机构的态度或行为的能力(自然权力、 社会权力、公权力)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第一,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第二,制定和修改其他的基本法律 第三,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 第四,决定国家重大问题. 第五,最高监督权。 第六,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务 院 中和 事 华国 委 人中 员 民央 会 共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 席 最 法 高 院 人 民
最 检 高 察 人 院 民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
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 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掌握 • 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即中华人 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2.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历程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 专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担负着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任务。
毛概课件第九单元

第 9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 民主专政已经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其 主要任务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 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对敌视、破坏 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和反动分子 实行专政。
第 9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3.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这主要表现在: 性质相同 作用、职能相同 历史使命相同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在我国,人民内部虽然 还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 但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 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 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 权力。
第 9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 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人民民主 不断扩大和深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已显示出 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教学导入
列宁在谈到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时说:
“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胜利 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 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且引导人类走向国家 的消亡。” 那么,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何 特色?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建设?本章将对此做出专门的介绍与 分析。
第 9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2.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历程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 专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担负着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任务。
第 9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2)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革 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人民民主专政 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同时完成生 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 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毛概第九章知识点总结

2005年3月,胡锦 涛提出新形势下发 展两岸关系的四点 意见: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7
2013年6月,习近平就 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 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四点 意见:
第一,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 大局 第二,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第三,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 取。 第四,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重要意义
P188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
要的和平的国际与国内环境。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
的思路。
三、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
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 1984年12月19日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 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问题。P181
•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其实质是中国的内政
• •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 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及其实践
• • • •
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P180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强烈期盼;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毛概总结第九章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分别于1997,1999年迎来它们的回归。
但台湾问题由于美国直接的插手,至今仍处于分离状态。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1.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
(美国政府策划的“两个中国”“划峡而治”的图谋失败)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驱逐台湾当局1978年,中美建交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基本内容:1.一个中国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重要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步骤,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有示范作用。
大学毛概第 9 章

邓小平论人权
什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 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 是多数人的人权,全国人民的人权? 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 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观点不 同。
--《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985年
江泽民论人权
我认为在观察各国的民主、自由、人权状 况时,离不开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 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因此,没有绝对意 义上的民主、自由、人权。在这方面,任何 国家都有它自己的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也不例外。就拿美国来说,经济十分发达, 却有400万人无家可归;有600万人吸毒成癖 ,差不多每年有45万人因吸毒而死。
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 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 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 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 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 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 完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 •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二、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
文,democracy 中的 cracy来源于 kratos意
为统治, demos 意为人
2012年3月14日,人民大会堂
政治体制的内涵 •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 ,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
毛概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总结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一)涵义:国体是指国家的性质,即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三)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1)性质相同---它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2)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3)历史使命相同---实现共产主义。
(四)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五)现阶段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力量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会弱于资本主义;二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不可能短期内消除,有时还会很尖锐;三是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也不可能杜绝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四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分化和颠覆的图谋没有改变。
(六)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第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第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
(一)涵义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民主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在高度现代化的国家,政 党数量多寡无碍于它拥有强 壮之势;而在低度现代化国 家,一党制可强可弱,但多 党制却毫无例外都是软弱 的!”“在发展中国家,一党 制比多党制要稳定得多。” 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发展中国家的多党制为什么会给政治稳定带 来威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与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历史所决定的。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党的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22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 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民族自治权利包括:
*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 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②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 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③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 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的现实条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与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1)两党制或多党制适合西方 国家国情但不适合中国国情 *西方的多党制是私有制经济和资本的自由 竞争原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反映和运用。 *中国缺乏实行多党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在1946年至1958年间, 政府更迭达20次之多,平均每届政府执政不 足6个月,最长只有1年多,最短只有2天。
★意大利从1946年7月到1983年7月的37年时间 里,内阁更迭44次,平均每届政府寿命为10个 月,最长的2年零3个月,最短的仅9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懂得坚持中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必然性 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重点难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二、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泰国法学家桑纶· 卢曼诺蒙:每个国家和社会的 政治、文化环境不同,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 阶段的特点也不一样,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具有充分的合 理性。中国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努力实现政 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复兴,所 取得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并正在为世界作出 越来越大的贡献。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人民通过定期选举代表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 会作为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 使管理国家权力。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和途径
监督政府 人民 负责 人民代 表大会 选举 负责 人民 政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伊凡和南非 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人员克里斯· 奥尔登都认为,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由本国人民选择的。伊凡 强调,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满足广大人民的 民主需求,适合本国的基本国情,并逐渐发展和 完善起来,那些照搬照抄别国民主制度的国家无 不面临各种问题。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 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诉求,将国家引领上正确的发 展轨道,事实证明这是最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愿 望的民主制度。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教 学 提 示
[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目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 ①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②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执政与参政的关系
③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团结合作的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225-227) 1、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怎样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2)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 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 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3)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 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外国学者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评价
外国学者和媒体人士关注两会、积极评价中国民主政治
很多外国记者前来报道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中心前主任莫汉蒂教授:中 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 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摸 索出来的。人大代表所提议案和建议都是老百姓 关心的事情。这种政治制度是实实在在的民主政 治,这也就不难理解,它为何能够有效地促进中 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 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胆相照 荣辱与共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政协的 主要职能是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推进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②有利于政局稳定 ③有利于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照搬西方多党制,必将影响社会稳定, 引起动荡和分裂,危害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①多党制的一个严重弊病就是容 易引起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社会动荡的一个主要表现, 就是政府更迭频繁。 ②在中国推行多党制的后果必然是造成社会 倒退、政局动荡、国家分裂、人民遭殃。
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选举
管理国家各项事务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 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 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1)正确认识“三权分立”含义和实质 ①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司法 和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 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均衡。 ②三权分立的实质是阶级分权和资产阶级 内部不同利益的集团之间的分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就 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 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事业持续进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从事跨国政体研究的学者班克斯 与特克斯特提供的两组数据: 一组是“政治稳定与政党数量”的关系 一党制国家总计23个,稳定的19个, 较稳定的4个,不稳定的为0个; 多党制国家26个,稳定的11个, 较稳定的2个,不稳定的13个。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三权分立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人民利益,维护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①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的经济基础
②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
③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 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 统一和国家权利的统一,保证决策效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挥出来 (1)因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短期难以消除 封建专制传统表现为:行政权力过大, 个人专断、家长制、一言堂;缺乏民主 意识、没有平观念等
(2)人民的整体思想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1.发展中国家大都经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 曾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分裂的境地,社 会的整合能力较差。多党制不仅不能弥补 历史留下的裂痕,而且常常会扩大这种裂 痕。 • 2 这些国家也很容易受到外来势力的影响 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