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污染与防治

合集下载

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

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

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海洋具有广阔、复杂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但是长期以来,海洋上的商业、军事、科学研究等活动却难以避免地给海洋环境带来了影响和破坏。

目前,海洋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项严重问题。

本文将从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污染的成因以及治理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海洋环境污染现状近年来,全球海洋环境污染的状况令人担忧。

据统计,全球有37%的海岸线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污染。

海洋环境污染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油污染海上运输、探油勘探等活动往往会导致各种原油、燃油进入海洋中。

这些油类物质会降低海水中氧气的含量,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2. 垃圾污染不法分子、渔船等在海上随意丢弃废弃物品,导致了海洋中的废弃物、垃圾过量积累。

其中最常见的垃圾包括塑料、废弃渔网、玻璃等。

这些垃圾不仅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

3. 化学污染人类活动中使用的化学制品、化工原料、医药等都会在生产、使用、废弃、排放等环节中,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海洋中,从而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4. 重金属污染工业排放、污水、船舶废弃物等都会造成重金属埋藏在海底沉积物中,对海洋环境产生危害,对食物链产生影响。

这些重金属与食物链的依赖关系,可能引起毒素在生物中的聚集和增长,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二、海洋环境污染的成因海洋环境污染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商业活动海上运输、石油勘探、海洋开发、渔业等商业活动,尽管对人类带来了利益,但同时也对海洋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破坏。

特别是一些不良商家,他们的行为使得海洋资源面临极端危险。

2. 人类生活和健康因素城市的海洋治理与城市的人口增长有很大关系。

城市的迅速增长导致城市垃圾的迅速增长,这些垃圾的随意倾倒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的加剧。

3. 大自然因素大自然的各种因素例如地球的自然构成、海洋生物相互作用等等,也会导致海洋环境的污染。

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

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
人类健康风险增加
污染可能导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健康问 题。
渔业生产受影响
污染导致渔业生产环境恶化,影响渔业产量 和质量。
经济损失
污染可能导致渔业资源、旅游资源等经济损 失。
02
海洋环境污染现状
石油泄漏污染
01
02
03
事故原因
石油泄漏事故通常是由于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发生事 故或油轮遭遇意外而导致 的。
保护的决策和监督中来。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必要手段
详细描述:环保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是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应鼓励和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环保科技创 新,提高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技术推广和转化,使科技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污染治理。
倡导全民参与,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总结词:不可或缺
详细描述:海洋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全民的参 与和支持。应通过宣传教育、公益活动等方 式,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认识 ,鼓励公众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行为,共 同保护海洋环境。此外,还应建立公众参与 平台,让公众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海洋环境
农业污染
来源
农业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

影响
农业污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人类健
康。
处理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 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
农药的使用。
工业废水污染
来源
工业废水主要来自化工、造纸、印染、食品加工 等行业的生产过程。
影响
工业废水会污染水源,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对人 体健康造成威胁。
共享海洋环境保护的研究成果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其他国家共享海洋环境保护的研究成果、 数据和信息,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海洋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海洋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海洋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是环境工程中的重要领域,通过有效的保护和防治措施,可以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保障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探讨海洋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技术、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海洋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石油污染、塑料污染、重金属污染和营养盐污染等。

石油污染主要来源于石油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发生的泄漏事故,以及船舶燃料泄漏。

塑料污染主要来源于陆地垃圾、海洋废弃物和塑料制品的丢弃。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矿业开采和船舶污水。

营养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排放,造成海洋富营养化和赤潮现象。

海洋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污染源控制、污染物清除和生态修复三大类。

污染源控制技术通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源头上控制海洋污染。

例如,通过加强石油开采和运输的管理,减少石油泄漏事故的发生。

通过推广塑料制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塑料废弃物的产生。

通过改进工业废水和废气的处理技术,减少重金属的排放。

通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减少营养盐的排放。

污染物清除技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清除海洋中的污染物,恢复海洋环境质量。

例如,石油污染的清除主要通过物理回收、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等方法。

物理回收通过吸油毡、吸油围栏和吸油船等设备,回收海面上的浮油。

化学分解通过加入化学分散剂,将石油分解成小颗粒,促进其自然降解。

生物降解通过引入石油降解菌,加速石油的生物降解,减少污染物的残留。

塑料污染的清除主要通过人工清理和机械回收等方法。

人工清理通过海滩清理和海上捞网,回收海洋中的塑料废弃物。

机械回收通过海洋垃圾收集器和自动清理装置,回收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恢复受污染的海洋生态系统,改善海洋环境质量,提高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通过建设人工礁和恢复海草床,恢复海洋生物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通过海洋牧场建设,养殖海洋生物,增加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沿海地区的海洋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沿海地区的海洋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沿海地区的海洋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沿海地区是我国珍贵的海洋资源集中区之一,其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过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沿海地区的海洋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沿海地区的海洋污染现状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海洋污染现状1. 河流与陆地污染物输入海洋沿海地区的河流是一条便捷的污染物通道,来自陆地的污染物通过河流的排放进入海洋。

工业废水、农业农药和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污染物源。

这些污染物不仅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2. 海上交通运输对海洋的污染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海上交通运输的发展给海洋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石油、化学品和其他有害物质的船舶事故和泄漏导致海洋水域的污染。

同时,海洋轮船的油舱清洗和垃圾排放也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3. 过度渔业活动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区,过度渔业活动给海洋生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大规模的捕捞和不合理的渔业管理导致了资源的衰竭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同时,废弃的渔具和漁业活动产生的塑料垃圾也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威胁。

二、海洋污染的危害1. 生态系统破坏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生物多样性和脆弱性使其容易受到污染的影响。

海洋污染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破坏了食物链的平衡,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2. 经济损失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海洋污染破坏了海洋资源的丰富度和质量。

渔业、海洋旅游等相关行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给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海洋污染防治措施1.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加强对沿海地区污染源头的监管,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农业农药的排放。

加强对海上交通运输的监管,提高事故应急预案的能力。

加大对非法捕捞和渔具丢弃行为的打击力度,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渔业管理政策。

2. 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在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应用。

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防治措施是什么

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防治措施是什么

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防治措施是什么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一、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1、石油污染石油泄漏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海上石油开采、运输过程中的事故,还是陆地上的工业排放和非法倾倒,大量的石油进入海洋后,会在海面上形成油膜,阻碍海水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海洋生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同时,石油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对其造成毒害。

2、塑料污染塑料垃圾已成为海洋污染的“新宠”。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 800 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这些塑料垃圾在海洋中难以降解,会长期存在并逐渐破碎成微小的颗粒,被称为“微塑料”。

微塑料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进而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可能进入人类的餐桌,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3、化学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排放,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海洋。

这些化学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质。

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会影响其生长、繁殖和生存。

营养物质的过度输入则会引发赤潮等富营养化现象,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4、垃圾污染除了塑料垃圾,海洋中还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如玻璃瓶、易拉罐、纸张、衣物等。

这些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会对海洋生物造成缠绕、窒息等伤害。

5、核污染核设施的事故以及放射性废物的排放,给海洋带来了核污染的威胁。

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的扩散和迁移,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的影响。

二、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1、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海洋环境污染会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例如,石油污染会使海鸟羽毛沾满油污,无法飞行和保暖,导致大量死亡;化学污染会破坏海洋藻类的生长,影响整个食物链的基础。

2、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海洋污染会使渔业资源减少,鱼类品质下降。

近海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与防控技术

近海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与防控技术

近海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与防控技术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仍存储着丰富的资源,而且还为人类提供着巨大的服务。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也愈加恶劣,海洋污染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篇文章将主要讨论治理与防控技术来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

一、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海洋环境污染发生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等。

首先,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问题是最为突出的。

许多工业企业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利益,大量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废油和废渣,直接或间接地倾泄到海洋中,这样不仅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还会对人们的健康安全产生威胁。

其次,农业生产方面也存在一些污染问题,特别是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海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最后,城市生活类的废弃物垃圾、废水、垃圾堆积等也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影响。

这些情况虽然不尽相同,但一个共同点都是它们造成了环境负担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二、治理与防控技术针对海洋污染问题,各界纷纷开始着手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中涉及到的治理与防控技术有以下几种:1、减少海洋排放物经过长期的探索,人们已经研制出了各种制海洋污染物的技术,这些技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另一方面是在废弃物排放阶段进行治理和处理。

对于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程度较大的排放物,现代研究已经探索出多种方法,其中包括吸附、吸附、净化、催化氧化等技术。

同时,在处理废水方面也逐渐采用污水处理、微生物法等技术,此外,还可以采用生态治理,利用植物、微生物、藻类等吸附、去除各种污染物质,保护海洋生态平衡。

2、加强管理与监测实施加强管理和管制措施是预防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方法。

应对污染环境需要持续的有效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首先,政府应强化监管,建立专业化的监管机构,监管体系应高效且严密,这将有效避免企业非法排放和违规操作。

其次,对暴露的指导也要做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能力,形成大家共同抵制污染的行动力。

海洋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海洋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海洋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导致海洋环境受到污染的现象。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海洋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修复海洋环境,降低海洋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海洋污染防治措施:1.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海洋污染行为进行约束,确保污染排放和倾倒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污水处理和纳管措施:加强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推广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海洋的情况。

建立严格的纳管制度,监管和管理企业的废水排放。

3.固体废物和垃圾管理:加强城市和渔业港口的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建立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减少海洋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4.油污防治措施:加强海上石油运输和生产领域的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油污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应对和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油污治理和修复技术研究,积极应用生物修复和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油污。

5.农业污染防治:采取合理的农田排水和化肥农药施用措施,减少农业产生的养分流失和农药残留,降低农田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6.渔业管理:加强渔业资源管理,控制捕捞强度和渔获量,限制违禁捕捞和破坏性捕捞行为,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7.高效能源利用:推广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利用技术,减少燃煤和燃油的使用,降低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8.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建立健全的海洋环境监测网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掌握海洋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9.公众参与和教育宣传:加强公众对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提高社会整体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0.国际合作和区域治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跨国海洋污染问题。

建立和完善区域海洋环境治理机制,实施联合监测、应急预案和共享技术等措施。

海洋环境的污染与治理

海洋环境的污染与治理

海洋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海洋环境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之一,它们被广泛认为是地球生命的源泉。

而在目前全球的经济、科技发展之下,由于人为的环境异常干预,海洋环境面临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海洋环境污染及治理。

一、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1. 工业化、城市化和基建快速发展,造成大量工业和生活排放废水和垃圾,沿海地区水质严峻。

2. 海上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液化气等敏感品的运输。

3. 人为的钓鱼、捕捞等活动对海洋生态体系的破坏。

4. 石油、天然气开采以及石化、冶金业等工业活动造成的海洋漏油和化学污染。

二、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海洋环境的污染,对人类以及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1. 毒化生物:污染物资可经由生物链传递,造成陆地和海洋生物中毒死亡或变异。

2. 损害海洋生态:连锁反应,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削弱海洋动物的抗压力、降低鱼类肉的质量。

3. 影响渔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还会对渔业的捕捞资源造成直接影响,渔业从业者的生活和经济受到威胁。

4. 经济影响:如果沿海城市受到污染,旅游业将受到困扰。

同时,对于依赖海洋资源的国家,海洋环境的污染会危及其经济发展。

三、海洋环境治理的措施对于这些污染问题,需要一系列综合性的海洋环境治理措施。

1. 制订出台政策:公众参与的方式建立起海洋环境治理机制,提高对环境影响的神经。

2. 加大投入,搭建法规体系:国家政府需要加大对环保的投入,但仅有投入是没有足够效益,需要对于海洋环境的治理进行政策化的规划和研究。

3. 加强科研力量:从科学角度着眼,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探讨研究,开展治理方案的研究。

4. 消除污染源:可以对那些排污量大的企业进行限制,加强污染企业的监控,消除污染源,这是治理的根本。

5. 加强沿海的治理,改善水质,加强渔业的管理和监管。

结论:海洋环境污染是一个日趋严重的全球难题。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等多方面努力,它需要一些政府的政策和法规、企业的投资,还需要公民的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灣的環境化學問題海洋環境汙染與防治
成員:4A440005劉家華
4A440017彭琮芸
大綱
一、何謂海洋汙染4A440005劉家華
二、海洋污染源來自何處4A440017彭琮芸
三、海洋汙染的特性&種類4A440017彭琮芸
四、海洋污染對環境的影響4A440005劉家華
五、海洋污染的應對方法4A440005劉家華
六、結論
七、參考文獻
何謂海洋汙染
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982)第一條的定義,海洋環境的污染是指「人
類直接或間接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其中包括河口灣,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損害生物資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類健康,妨礙包括捕魚和海洋其他正常用途在內的各種海洋活動,損壞海洋使用質量及減損環境優美等有害影響。


由於人類毫無節制的開發,所製造出來的污染問題,不僅危及人類在陸地上的生存,也使浩瀚的海洋變成一個超大型垃圾場。

海洋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四分之三,在未來人類的食物來源中,海洋生物資源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自從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將專屬經濟海域正式列入後,各國紛紛劃定所轄專屬經濟海域,限制別國在範圍內的經濟活動,是故各國對自已臨近海域資源之保護,更為重要。

台灣四面環海,居住環境都處臨海不遠地帶,人們與海洋之關係十分密切。

海洋污染源來自何處
依照污染物的發生地點來區分,海洋污染的來源細分為下列五種:
(1) 陸上污染源--陸地上人類生活之廢棄物,農業、工業生產過程中所排放之廢料,經由溝渠、河川注入海洋。

(2) 船舶污染源--海上運輸工具,所載運之油料洩漏,或污水傾倒注入海洋者;核能動力船舶,或載運核能廢籿之船舶,輻射物質外洩進入海洋者。

(3) 傾倒廢棄物污染源--人類將工業的污染廢棄物,或其他污染性物質,經由運輸工具運至海洋中傾倒而形成。

(4) 大氣污染源--從事核爆試驗所產生之輻射塵,透過大氣進入海洋而造成污染。

(5) 海床探勘與開採行為的污染源--從事大陸礁層或海床之探測及開採時,因處置不當、設備不周、意外致使油、天然氣、泥漿外洩,或進行採礦時,產生大量微粒物質、泥漿,都會造成海洋污染。

海洋汙染的特性&種類 特性
(1) 污染源多且複雜
(2) 累積性及持續性強
(3) 污染擴散範圍廣
(4) 防治難且危害大
種類
海洋污染性質上可分為物理性、化學性及生物性污染
一、物理性汙染
指水中聲音頻率改變或水溫溫差變化較大,前者係由船舶、潛艇或海中施工暴破所引起,間通常短暫,後者通常係由電廠或工廠的溫排水所致,因溫排水導致海水溫升高且時間持續不斷,此水溫污染對海洋生物或生態的影嚮較大(ex:珊瑚白化、畸形魚)。

物理性污染物包括懸浮物、熱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其中放射性污染危害最大,但一般存在於局部地區。

二、化學性汙染
造成海洋污染絕大多數都是由化學物質所引起,其對生態的影嚮也較為嚴重,大部份的海洋污染研究也都集中在此領域。

化學性污染物包括有機和無機化合物。

隨著痕量分析技術的發展,至今從源水中檢出的化學性污染物已達2500種以上。

(1)有機化學污染
依化學型態不同可分成四種污染:
1.石油及煤等天然碳氫化合物--通常為船難或油井意外所引發的油源外洩。

2.人類合成之有機碳氫化學物質--電廠、工廠所用的抗生物原料。

例:三丁基錫(一種塗在船體上,防止海洋生物附著的化學物質)及塑膠廢棄物的污染。

3.電廠、工廠、船舶使用之抗生物塗料(antifouling)
4.家庭及污水處理廠排放有機物質--海洋上產生大規模而明顯的污染事件大都是由石油污染所引起,海上油田開發、採油,海底裂縫滲油,船舶、油輪船難等等均會造成大規模油污染事件。

(2)無機化學污染
依元素型態不同可分成三種污染:
1.營養鹽元素(氮、磷、矽元素)--來自於施肥過度的農地,家庭廢水,或是清潔劑、洗衣粉及非肥皂及合成肥皂原料。

這些廢水排入河川輸送至近海海域,有可能產生優養化現象。

嚴重的優養化將造成海域水質缺氧及浮游動、植物生長高豐期過後開始大量死亡,釋放出毒性物質嚴重影嚮海域生態,這也常常造成生物性污染的原因。

2.重金屬元素(鎘、鉻、鈷、銅、鎳、鉛、鋅、汞等元素)--有些重金屬元素是生物生長所需要(ex:鈷、銅、鎳、鋅等元素是生物體內酵素新陳代謝所需之催化劑),但攝取過量將產生中毒而引起疾病。

有些元素則是生物生長完全不需要的物質,若攝取超過身體所能負荷的濃度將造成嚴重疾病。

3.放射性核種元素可分成天然核種(235U、232Th、238U)、核分裂核種(90Sr、137Cs)及活化核種(60Co、54Mn、65Zn等)--海洋生物能直接從海水、攝食吸收核素,牡蠣對鋅-65的濃縮係數最大。

核素沿食物鏈轉移。

低等生物對輻射的
抗性強,胚胎和幼體對射線輻射的敏感性高。

物體內蓄積高輻射性核種將產生肌肉、骨骼等嚴重病變,嚴重者立即死亡,人亦同輕則致癌,產生畸形兒,嚴重立即死亡。

三、生物性汙染
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體,直接或間接地傳染各種疾病。

海洋污染對環境的影響
當海域被有機物質及供機物質污染時,將會造成以下的影響;影響生物之生態平衡,使漁坦環境惡化,影響魚類的生長與繁殖,造成水產資源的嚴重損失。

傾倒於海域之廢棄物,若含有放射性物質或重金屬時,這些東西都具有毒性或累積性物質,會蓄積在水生物體內,使食用者中毒,造成急性或慢性病變。

重金屬污染--「綠牡蠣事件」(1986年1月8日)。

該事件原於二仁溪兩岸
的五金業者,為求自身的利益,而焚燒、酸洗、電鍍等五金類,其廢液中充滿許多重金屬又不經處理,經由溪流流到海中,而在海口處之牡蠣,大量吸收重金屬之銅離子,而經由生物累積作用,顏色慢慢轉變成綠色,而稱這種牡蠣為綠牡蠣。

有機化學汙染--「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2001年1月4日)。

希臘籍阿瑪斯號滿載著礦砂,準備由印度駛往中國大陸,卻在墾丁龍坑保護區附近擱淺。

由於龍坑保護區為珊瑚礁地形,油污遍佈礁石及岩縫。

加上東北季風強勁,導致救援困難。

被油污覆蓋的海洋生物(魚、蝦、蟹、貝類)立即死去。

棲息該地的海鳥,也因為身體被油污覆蓋,飛行及保暖功能受到影響,而更有些則是為了打理羽毛而誤食油污。

總計龍坑地區共有由白沙鼻至坑仔內約3.5公里的海岸遭到污染。

最後我國因此向挪威法院提起訴訟。

雖然最後獲得的賠償金額不盡如人意,此事件卻引起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催生海汙法的相關配套措施及辦法,政府機關也加強卸油污染發生之意外演練。

從海龜氣管拔出塑膠吸管全程實錄! 地球不是為我們而轉的!!
海洋污染的防治或應對方法
海洋污染防治管理依據國際海事組織分析,顯示大部分海洋污染皆來自於人類活動。

因此,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指明各國對其有關海洋環境所應履行的國際義務負有責任,應依全球性或區域性之基礎,進行海洋環境保護之合作。

海洋環境保護工作,首重污染防治及自然保育,我國海洋污染防治法已對污染之預防與管理予以規範,包含海洋污染預防管理及緊急應變。

其中海洋污染防治包括防止從事油輸送作業污染、防止海域工程污染、防止陸源污染等,並運用科學工具強化公私部門合作,由空中及海上巡查各種海洋污染行為,並不定期配合衛星遙測、UAV(無人飛行載具)技術,加強查核污染源非法排放污染物。

在污染事件的緊急應變,因應阿瑪斯貨輪油污染事件,行政院於90年4月10日核定「重大海洋油污染緊急應變計畫」,加速啟動我國海洋污染應變跨部會業務整合。

該事件實為我國海洋污染事件處理發展的里程碑。

結論
海洋是萬物的起源,是無數生命棲息孕育的地方,生物多元且多樣化。

海洋環境必需受到重視,唯有不遭受到污染的海洋,萬物生命才得以永續發展,讓後代子孫生活在零污染的環境中,讓萬物生生不息。

參考文獻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tw/ct.asp?xItem=25418&ctNode=31919&mp=ep a
Oceans matter. .tw/2013_WWW/H-06-
16/polute.html
環境資訊中心http://e-
.tw/issue/environ/waterp/2001/waterp01061201.htm
海洋污染與防治技術
.tw/~hagkuo/marcon98/pollution.pdf
維基百科
https:///wiki/%E6%B5%B7%E6%B4%8B%E6%B1%A1%E 6%9F%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