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美学----统一与变化共23页
美术教案课件—G2-U4-L4统一和变化

·你认为艺术家想要表达什么?(可能的回答:她喜欢猫, 也喜欢跳舞。)解读
·如果是你来创作,会做出什么改变?(可能的回答:我还 会添加其他的动物。)评价
艺术背景:
2001 年秋季,涂漆小马的踪迹在新墨西哥州进行展览。这 个展品由著名艺术家和新兴艺术家完成,一共展出了 120 匹涂漆小马,包括这两页中展示的三匹马。
艺术链接:
音乐 和学生一起唱“划,划,划小船”。以小组为单位歌唱,直至每个 孩子都理解了单词和音乐的意思。然后将所有孩子分成两个小组, 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教他们唱歌。教多几次,直到他们习惯以这 样的方式唱歌。请学生讨论大家作为一个组唱歌如何体现了统一 性,围成一个圆圈唱歌如何体现多样性。
Thanks!
G2册 第四单元-第四课
统一和变化
艺术词汇
统一性和多样性
课程目标:
第四课:统一和变化
鉴别并描述艺术作品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描述、分析、解释以及评价艺术作品
NVAS (K-4) #2 利用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NVAS (K-4) #5 反思并评估他们及其他人的作品的特点和优点 NVAS (K-4) #6 把视觉艺术和其他科目形成关联
第四课:统一性与多样性
பைடு நூலகம்作业目标:
通过原创作品展现统一性和多样性 评价自己和同龄人原创的艺术品
NVAS (K-4) #4 理解跟历史文化有关的视觉艺术
艺术引导
小朋友们,你们玩过拼图游戏么?
(课前老师准备人手一份的简易拼图,不宜块数太多,引导学生将碎块拼成一整副拼图)
每一块拼图拼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画。然后指出,每一块拼图都不一样 则体现了多样性。 艺术家利用统一和多样性进行创作。他们喜欢零散的有趣的拼图,也 喜欢拼在一起的整体。
设计中的比例与尺度ppt课件

面积的两个区域。
9
设计中的黄金比例
场地设计中,平面划分多在1/3处,有人将此总结为三分之一定律; 除非是功能需要或者通过对称取得庄严地效果,否则一般不要将 平面均分,以免过于呆板。
10
1灯笼柱的长和宽 的比例
2花钵的长边和高 度的比例
3廊架的轴线距离 和廊架的高度的比 例
11
人的尺度
1 身高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体的平均尺度是不同的。 我国按中等人体地区调查平均身高,成年男子身高为 1697mm(最新),成年女子为1560mm。
16
城市道路与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16、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规定 大、中型公共建筑大于2.00m; 小型公共建筑大于1.50m; 中、高层建筑、公寓建筑大于2.00m; 多、低层无障碍住宅、公寓建筑大于1.50m; 无障碍宿舍建筑大于1.50m。
17、坡道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以下表中的规定
产品形态设计的美学法则

产品形态设计的美学法则工业产品的形态美法则,主要是研究产品形态美感与人的审美之间的关系,以美学的基本法则为内容来揭示产品造型形式美的发展规律,满足人们对产品审美的要求。
事物的美往往也反映着事物的发展规律。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诸如对立与统一、比例与尺寸、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稳定与轻巧、过渡与呼应、节奏与韵律等等。
(1)统一与变化——活跃、运动、新异——视觉张力/零乱琐碎,引起精神上的动荡;——呼应、关联、程序、规律性——治乱——艺术的条理性——程序、和谐、整体的美感。
统一中求变化,产品显得统一而丰富;变化中求统一,产品显得丰富而不紊乱。
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结构的样式、外观的造型、色彩的搭配都是离不开统一与变化,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是设计的准绳。
总揽全局,并以此形式和谐之美,程序之美,变化之美等具体的形式美感。
(2)比例与尺寸(3)比例与调和对比:对比即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对立,对坑的一种关系,对比可产生丰富的变化,使事物的个性更加鲜明。
调和:调和是指事物内部具有差异性的形态进行调整,使之成为和谐的整体,形成具有统一因素的关系。
调和是统一之源。
两者关系反映事物内部发展的两种状态,有对比才有事物的个别形象,有条河才有某种相同特征的类别。
对比——活泼、生动、个性鲜明/杂乱、动荡不安/呆板、平淡。
对比与调和在实际设计中药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别、不同功能乃至不同的消费群体来协调把握。
总之既要使产品生动、丰富,又要合理美观而实用。
(4)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反映事物的两种状态即静止与运动。
对称具有相应的稳定感,均衡则具有相应的运动感。
对称——具有稳定的形式美感,同时体现着功能的美感。
均衡——如果说对称是造型各方同型同质的体现,那么均衡就是异形异质的体现。
均衡所表现的形式美要比对称更丰富。
均衡是指造型在上下、左右、前后双方在布局出现等量不等形的状态,即事物双方虽外形的大小不同,但在分量上、运动上却是对应的一种关系。
产品造型设计基础--造型的基本规律(PPT89页)

谢谢大家!
C由于四个圆角的向心动势使两个长边仍有下陷的感觉。 D采用凸线后,造型显得挺劲、丰满、有力。
弯曲
弯曲
第二部分 小结
造型规律: 1. “选”和“变” 2. 一个单体的形成可以以一种造型手段得到;但一般产品的造 型是由多种造型手段结合应用而得到的。
课堂练习一:设计案例造型规律综合分析
要求:从形式美法则和造型规律两个方面 综合地解析以下产品。
<功能>
<功能>
<可操控性>
<可操控性>
<可操控性>
<功能> <可操控性>
<喜好>
<审美倾向>
<仿生需要>
(二)“变”基本形
如何“变”? 分割、切削、积聚、合并、渐变、拉伸、挤压、弯曲
分割
1. “分割”
在形态表现上可以认为是“失去”或“分离”,在体量上表现为 “减少”。
基本形: 自由选取的形态——母型 从基本形上分割出的另一自由形态——子型
分割
M600
分割
分割
注意二:
横向分割——使横线分割显得宽(高度降低);
分割
纵向分割——使竖线分割显得高(宽度减小);
分割
环形分割(封闭的弧线或直线对一个立面进行同 心分割)——使小的面积产生扩张感,大的面积 产生收缩感。
切削
2. “切削”
对基本形加以局部切削,使造型产生面的变化,由于切削的部位大小、 数量、弧度的不同可使造型千变万化。
产品造型设计基础
造型基本规律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有关审美的知识理论和造型规律来提高学生对产品造型创 造能力。
变化与统一_家具设计_[共5页]
![变化与统一_家具设计_[共5页]](https://img.taocdn.com/s3/m/578326ff915f804d2a16c11c.png)
所谓“统一”,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把 各个变化的因素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 形成主要的基调和风格。具体地说就是创造出 共性的东西,如统一的材料、统一的线条、统 一的装饰等等,以达到相互联系、彼此和谐的 目的。
对比与统一在家具造型设计中主要有以下 几种表现形式。
图 5-62 简 • 架(天津美术学院学生史琳设计)
② 重视家具与人体的尺寸关系。当人们看 家具造型中主要以长方体、平面和直线为主,
到一件家具时,最先想到的就是它是否与自己 以弧线、曲线和斜线为辅。在以长方体、平面、
的身体有着恰当的尺寸关系,这行为促使人 直线构成的体型上,运用弧线、曲线、斜线破
体将自身变成衡量家具的真正尺度,如桌椅的 一破方形,能取得较为活泼和丰富多彩的效果,
高矮、橱柜搁板的高度等是否符合人体的功能 起到活跃、丰富、变化的作用,如图 5-62 所示。
和生活习惯的要求。因此,在家具造型设计中
尺度感的获得,首先是合理组织家具及其局部
的内在空间、外部体量的形式大小;其次是在
物质功能和加工工艺的基础上,产生并形成适
合于人体习惯和需要的尺度感。
5.3.2 变化与统一
家 具 设计
Jiaju sheji
通过图 5-61 所示的这三个图形可以看出,
1.形态的对比与统一
由于引入了不同的单位形体,如抽屉、箱柜等, 就犹如有了一个可见的标尺,使家具的尺度能 够简单、自然地判断出来,并通过人对这些小 单元的感觉和衡量而产生了一种实际的尺寸感。
家具造型设计离不开线、面、体和空间, 而且常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直线、平面、长 方体是家具造型重最常采用的基本形状。弧线、 曲线、斜线等在家具造型上也常常采用。但在
对比与统一是适用于任何艺术表现的一个 普遍法则。在艺术造型中从变化中求统一,统 一中求变化,力求统一与对比得到完美的结合, 使设计的作品表现得丰富多彩,是家具造型设 计中贯穿始终的基本准则。
设计中的美学法则——比例与尺度

设计中的美学法则——比例与尺度美学的基本原则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稳定与技巧主从与重点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黄金比例黄金比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
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
在艺术实践中应用的黄金比有一个宽容度较大的区域 1:2----3:4(0.571~0.666)裴波那切数列人体美学一、黄金点:1.髋骨:头顶-足底之分割点2.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3.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4.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5.眉间点:发际-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6.鼻下点:发际-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7.唇珠点:鼻底-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二、黄金矩形:①躯体轮廓:肩宽与臀宽的平均数为宽,肩峰至臀底的高度为长②面部轮廓:眼水平线的面宽为宽,发际至颏底间距为长③鼻部轮廓:鼻翼为宽,鼻根至鼻底间距为长④唇部轮廓:静止状态时上下唇峰间距为宽,口角间距为长生活中的黄金比例优选法优选法是一种求最优化问题的方法。
如在炼钢时需要加入某种化学元素来增加钢材的强度,假设已知在每吨钢中需加某化学元素的量在1000—2000克之间,为了求得最恰当的加入量,需要在1000克与2000克这个区间中进行试验。
通常是取区间的中点(即1500克)作试验。
然后将试验结果分别与1000克和2000克时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从中选取强度较高的两点作为新的区间,再取新区间的中点做试验,再比较端点,依次下去,直到取得最理想的结果。
这种实验法称为对分法。
但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快的实验方法,如果将实验点取在区间的0.618处,那么实验的次数将大大减少。
这种取区间的0.618处作为试验点的方法就是一维的优选法,也称0.618法。
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因素的问题,用“0.618法”做16次试验就可以完成“对分法”做2500次试验所达到的效果。
第二章 “变化与统一”——平面设计中的形式美的规律【说课课件】

视频导入
知识解析
任务拓展
作品投票
课堂小结
《美,无处不在》微课视频
视频导入
知识解析
任务拓展
作品投票
课堂小结
“形式美” “变化” “统一”
“刚才同学们观看的视频中 ,你认为有哪些美?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视频的欣 为什么你觉得它美?” 赏与学习,让学生以更直观的 ——平面设计中的形式美 方式理解形式美的规律,通过 诉之于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刺 激,更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 中注意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
设计作品
视频导入
知识解析
任务拓展
作品投票
课堂小结
搜索素材
处理图片
断开网络 断开网络
设计作品
视频导入
知识解析
任务拓展
作品投票
课堂小结
小组互评
视频导入
知识解析
任务拓展
作品投票
课堂小结
教师点评指导
视频导入
知识解析
任务拓展
作品投票
课堂小结
作品3:
从而使学生在创造,评价,反思存在的问题
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了运用形式 第一感觉就是凌乱,
它自己的规律,找到了美的规律,美的法则,才有利于造型设计及形式美
的创造。
学生情况
》
平面设计 高二年级 1式美的规律,了解形式美的核心要
知识与能力目标
素,变化与统一的基本内涵;提高学生感 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掌握平面设计形式美的表现方法,能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规律进行作品鉴赏和创 作。
感谢各位专家指导!
视频导入
知识解析
任务拓展
作品投票
课堂小结
视频导入
设计中的重复与变化的美学

设计中的重复与变化的美学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学交融的学科,它既关乎美感的表达,又涉及功能性与实用性的考量。
在设计中,重复与变化是一种常见的美学手法,它们赋予作品独特的视觉魅力和内在的张力。
本文将探讨设计中重复与变化的美学,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重复是一种在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手法。
通过在作品中重复相同的形状、颜色、线条或图案,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一种统一和协调的视觉效果。
重复可以强化整体的一致性,使设计更具有连贯性和稳定感。
在平面设计领域,重复可以用来构建界面的布局,并强化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在室内设计中,重复可以用来营造视觉上的统一感,使空间更加和谐舒适。
而在产品设计中,重复可以赋予产品更强的辨识度,增加品牌的识别度。
然而,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设计作品可能会显得单调和乏味。
为了提升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设计师往往会在重复的基础上添加变化。
变化可以是大小的改变,形状的变异,或者颜色的转换。
通过巧妙地加入变化,设计师可以在视觉上制造出一种生动、有趣和富有活力的效果。
变化可以打破重复带来的平静,注入作品新鲜的气息,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字体的大小、颜色或字间距来突出重点,增强文字的表达力。
在建筑设计领域,设计师可以通过加入不同的材料、形状或朝向来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立体感。
而在产品设计中,变化可以使产品更富有动感和个性化,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重复与变化的美学并不仅仅适用于视觉设计领域,它在音乐、文学、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同样存在。
在音乐中,重复和变化的节奏和旋律可以营造出一种具有情感表达力和韵律感的作品。
在文学作品中,重复的句子结构和图案可以强化作者的观点,使作品更加生动。
在舞蹈中,艺术家往往会通过相似的动作序列和节奏变化来创造出独特的舞蹈语言,使观众对舞蹈作品产生共鸣。
总结起来,设计中的重复与变化是一种强大的美学手法,它可以使作品更生动、吸引人,并在视觉、音乐、文学和舞蹈等艺术领域中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