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中国的自然资源ppt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共27张PPT)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 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 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汉江平原 D.成都平原
公众提高节水意识 改进灌溉技术
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3.水能资源
1.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哪里?其次是哪里? 西南最丰富,其次西北
2.我国水能资源较缺乏的地区是哪里?
华北和东北
4.矿产资源
4.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①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②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例如: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
舟山渔 场
渔场形成的自然条件:
舟山渔场成为全国最
①适宜的水温:--大陆架浅海 大渔场的自然原因。
②充足的饵料:--营养盐、水 体搅动(河口附近、洋流) 1.暖流与沿岸寒流交汇
,海水搅动、底部营养
舟山渔
盐上泛,饵料分布广
场 北部湾渔场
2. 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
,河水从陆地带来营养
盐,利于饵料生长;
3.处于暖温带、水温适 宜,浅海大陆架面积宽 广,适宜鱼类生活;
1.2 土地资源问题的解决措施
(1)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①建设占用耕地; ②农业结构调整; 生态退耕; ③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土地退化;
(2)解决措施: 总方针: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数量保护: ①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②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③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④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问责制等。 质量保护:如防治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 等。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共31张PPT)

名次 4 5 2
与世界人均比 较
不足1/4
不足1/8
不足1/2
3.各类 土地资 源分布 不均
3.各类 土地资 源分布 不均
4.土地资源质量差异较大
区域
质量特征
东部季风区
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生产力高、集中90%的耕地 和林地
南方 北方
多丘陵山地、热量充足 降水充沛、以水田为主
平原广阔、耕地多、热量低、降水较少、 以旱地为主
中国水资源分布
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状况:按水资源总量大小,位于 第六位,前六名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 西亚、中国。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世界排名 第128位之后
中国水资源分布
2.“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中国水资源分布
3、季节分配不均匀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区域 地理
自然资源
概念 属性
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 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属性: 存在于自然界中 经济属性: 用于生产和生活
自然资源分类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重复利用 注意保护和培育
自然资源分类
非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珍惜和节约
中国自然资源特点
摩擦力小
中国海洋资源丰富:鱼类5000多种;近海石油储量约100多亿 吨;其他海洋能源的总蕴藏量共约9亿千瓦;适合发展盐业的 滩涂几百万公顷。
海洋生物 资源
海洋化学 资源
海洋矿产 资源
作用;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措施
3、节约用水, 提高水资源 利用技术, 防止水污染。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中国的自然资源PPT教学课件

B.分布不均 人均不足
C.总量丰富 类型齐全
D.分布不均 类型齐全
课堂练习
选择:
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D ) A.森林资源 B.耕地资源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4.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C )
A.垃圾分类回收
B.生活用水做到一水多用
C.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D.日常不用或少用贺卡
看图说话:说一说土地资源和煤炭资源的形成过程, 不同之处是什么?
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温泉 风能
树木 海鱼
草地 核能
潮汐能 天然气
藏羚羊 花岗岩
可再生资源有: 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
非可再生资源有:核能、天然气、花岗岩
1.从可以循环利用的角度来看,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 2.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内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3.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及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再 生资源可以转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针对可再生资源的特点,我们应如何利用它们呢?
(提示:合理利用,并且注重保护和培育,使其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任务2 对比我国主要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理解我国自然资 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 自然资源的行为意识。
谁能用一句话总结出表格中所反映出的我国资源状况?
类别
国土 面积
总量居 世界位次
培养节约能源的 意识。
开发新材料、 新能源。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你还能说 出哪些?
垃圾分类回收 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不用或少用贺卡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选择: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D ) A.钢铁 B. 两极冰川 C.小麦 D.森林
中国的自然资源 PPT课件 18(4份) 人教版

为实现海洋渔业的可 持续发展,你认为应 该采取哪些措施?
长芦盐场 布袋盐场
莺歌海盐场
2、海盐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盐生产国 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苏北沿海 台湾西部(布袋盐场) 海南岛西部(莺歌海盐场)
海洋矿产资源
滨海砂矿
锰结核、海 底热液矿床
石油、天然气 煤、硫、磷
海洋矿产资源
滨海砂矿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主要水电站
主要水电站
三峡 葛州坝
二滩
龙羊峡 李家峡
小浪底
岩滩
五强溪
湖北
四川 青海
河南 广西 湖南
长江 雅砻江 黄河 黄河 红水河 沅江
(三)生物资源
1、森林资源
2、草场资源 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3亿公顷为耕地的3倍。
主要牧场:内南方蒙草古山牧草区坡、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宁夏牧区、
故宫、颐 和 园 、长城 、 天坛、承德避暑山庄、
平遥古城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丽江古城 、苏州园林 、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大足石刻、武当山古建筑、莫高窟 、
布达拉宫、龙门石窟 、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明清皇陵 、
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 、云冈石窟 、 庐山 ::世界自然遗产::
九 寨 沟、 黄 龙、武 陵 源、三江并流
涠洲11-4 油田 涠洲12-1油田
陆丰13-1油田 陆丰22-1油田
流花11-1油田
东方1-1 气田 文昌油田群
崖城13-1 气田
惠州油田群
—— 天然气管线
对于内海、领海沿海国享有领土主权,对毗 邻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沿海国享有资源主权。 从行使资源主权方面讲,国家管辖海域可视为沿 海国的海洋主权。
《中国的自然资源》PPT新教材人教版1

小
陆地
总面积 (平方千米)
总人口 (亿人)
人均面积
(人/每平 方米)
世界
1.49亿
63
23.7
中国
960万
13.54
7.09
我国人均土地资源是世界的1/3。
三、资源特点
知总量 算人均 识分布
大
5
4.5
小
4
3.5
3
2.5
2
分布不 1.5
均
1
0.5
0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世界人均占有量 中国人均占有量
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 演“皇 帝的新 衣”闹 剧。这 些批评 牵强附 会、肆 意升华 ,外延 无限扩 张,乃 至另起 炉灶, 使批评 成为原 创式的 畅想, 已失 去了与 原作品 的联系 。
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 的浪漫 或许是 明天的 现实, 当下的 现实也 可能是 昨天的 浪漫。 重要的 是我们 的作品 是否揭 示生命 本质, 精神是 否向真 向善向 上,以 及手上 的“主 义”是 否与我 们的诉 求达成 一致。
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 性成果 点亮, 让不同 形式、 不同风 格、不 同创造 性诉求 的佳作 ,在反 复的研 读与辨 析中沉 淀价值 。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中国拥有广泛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了解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对合理利用和 保护水资源非常重要。
2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探讨如何平衡各种需求和保护 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矿产资源
中国主要的矿产资源
中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金 属矿石等。这些矿产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关 键的支持作用。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如何高效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讨论中国矿产资源的开发技术和可持续利用的方法。
土地资源
1 中国的土地资源状况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义重大。了解中国土地资 源的现状对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至关重要。
2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探索土地资源利用 的最佳实践和保护策略。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对经济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PPT将介绍中国自然资源的概况、类型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概述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存在并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物质和能源资源。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对 理解中国自然资源的价值和利用至关重要。
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
2 未来的自然资源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探讨中国自然资源发展的趋势和可持续利用的方向。
参考文献
生物资源
1
中国的生物资源种类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包括植物、
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2
动物和微生物。探索中国特有的生物多样 性和其在生态系统和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
保护和合理开发生物资源是维持生态平衡
中国的自然资源(人教版)PPT课件4

滥伐森林
• 如何解决??乱占耕地
对策1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 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对策2
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对策3
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对策4
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 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262.2万千米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且荒漠化土地 面积仍以每年2460千米2的速度扩展,吞噬着我们许多可利用的土地。据此回答 4~6题。 4.我国受荒漠化影响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 ( A ) A.新疆,内蒙古 B.湖南,湖北 C.广东,海南 D.上海,浙江 5.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C ) A.工业污染 B.农业污染 C.不合理利用土地 D.工矿企业滥占土地 6.不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有效途径的是 ( B ) A.保护天然林木和草场 B.控制交通发展,少占耕地 C.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 D.营造防护林,建设人工草场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草地”科
a、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草地的管理和保护; b、统一规划,建设人工草场;
c、营造防护林;
d、治沙、治水等综合整治; e、------------。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林地”科“处方”
a、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林地的管理和保护; b、统一规划,植树造林; c、治沙、治水等综合整治; d、 ------------。
• 第二节土地资源 • (第二学时)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 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 是将来的全部
高二中国地理复习课件系列:中国的自然资源(共16张精美幻灯片)

材料二:2005年我国电能供需平衡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90~2005年我国电能生产结构的变化。 (2)材料二中A省与沿海其他省区电能供需有什么不同?试简要说 明其原因。
(1)①1990~2005年火电生产增长迅速,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分);②水电生产有 所增长,但所占比重下降(2分);③能源结构多样化(2分)。 原因:① 经济发展快,电能需求量大;②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是以火电为主的 国家);③火电建设 周期短,投资相对较少见效快;④水电建设周期太长,投资 大,收效慢;⑤发展了(核电等)新能源。(每点2分,任答4点给8分) (2)A省(福建省)电能供需基本平衡(2分)。 原因:①水能丰富,电能生产量较大 (2分);②工业特别是耗能高的冶金工业(重工业)不发达,能源消耗量小(与台湾 相邻,历史上没有布局大型的工业企业)(2分)。
(2)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地形 特征 水 秦岭-淮河以 田 南的湿润地 平原、丘陵、 南北差 耕地 异明显 旱 秦岭-淮河以 盆地 地 北半湿润地区 草地 林地 北方干旱、半干 旱地区 东北、西南边远 山区、边疆地区 北方高原、山 东西变化 东、青藏高原 有规律 山区、丘陵 三大林区 各有特点
例、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较低纬地区向较高纬地区减少 B.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多 C.由平原向山区逐渐增多 D.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能丰富与否 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风能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B.②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周围高山环绕 C.④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 D.③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 3.图中M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 A.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 B.太阳能、风能和沼气 C.地热能、风能和沼气 D.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A 10.4%
19.1% 9.5%3.5%
为主. 2、B是 林地 ,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
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山地
难
利用
4%
我国有 东北 林区. 西南 林区.
土地
东南 林区.
3、C是 草场 ,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自东向西,草地的类型依次由草甸草原、草原 、荒漠草原、荒漠 过渡,这种变化是由于 降水 的减少而变化的.
1、水能蕴藏量————千瓦,居世界第——位。
2、分布不均: (1)地区不均:
华东3.6 %
西北9.9%
中南15.5 %
西南67.8%
(2)河系不均: 长江水系最多,其次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 也很大
3、读水电站分布图总结已开发的地区集中在:长 上—江游—、—黄—河—、—珠—江—
4、绝大部分尚未开发利用,今后要大力开发
化大;人均径流量少
B人为原因:工农业发展较快,人口增加较快,污染、浪费严重,缺少
水资源综合利用设施
。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重要的措施是: 南水北调 , 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是: 强化节水意识,在节水的前提下调水。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 水循环 和 水平衡 的原理解决水
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方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 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 引滦入津 和 引黄济青 工程。
地形复杂, 工程巨大
差
沿线经济科学技术条件
好
较好
较差
(5)最近,国家决定提高自来水的价格,其根本 原因是:( C )
A.增加治理水污染的资金 B.加快水利基 本设施建设 C.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D.水资 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土地资源
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1、利用类型有哪些?
2、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地区? 3、我国在土地资源方面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珍惜—和—合 — 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为什么?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是夏秋季水量充沛,而冬春 季水资源较少,使得夏季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 东流入海,而冬春季往往淡水供应严重不足。
我国水资源短缺 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 源配合欠佳
水污染;水浪费
2、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哪些? 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兴修水利——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套方案。
东线主要是在江苏扬州通过泵站逐级提高水位,然后通 过 京杭 运河,调水至天津。中线则通过修建 三峡大坝, 引水至 丹江口 水库,分别调水至 郑州、 石家庄和北京等大 城市。西线通过凿穿大山隧道把 通天河和 雅砻江、大渡河的 水引至黄河源头。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A自然原因 华北地区降水量少,河流少;且季节、年际变 ;
中国的自然资源
概况 (特征,现状,措施)
水资源 中
国
的 自
可再生 水能资源 资 资源 源
然
分
土地资源
资
类
源
海洋资源
不可再 生资源
矿产资源
分布,现状,措施
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资源量少,分布不均。
现状:人均占有资源量减少 资源形势严峻
破坏和浪费严重
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 措施: 保护资源
探索新资源
对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 如何节约、综合利用和寻 找新的代替品;对可再生 资源,主要是如何保护和 促进更新,以及如何充分 地利用
我国的主要淡水资源: 河流和湖泊
我国的主要用水部门: 农业(80﹪) 我国淡水资源的 南多北少 时空分布特点: 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的耕地分布特点: 北多南少
1、试评价我国水土资源的时空搭配情况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 分布却是南少北多。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的状况,进 一步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程度。
(4)根据表中的要求,评价三条调水线路的优缺点:
调水路线
东线
中线
西线
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
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 影响
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
黄河以南需动 力提水,过黄河 后顺地势北流
好,有京杭大 运河及沿线湖 泊可利用
虽地形较复杂,但 地势南高北低,水 可自行流向北方
较好,有丹 江口水库可利 用
讨论:为什么说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
①由于我国南方降水量多,北方降水量少,造成我国水资源南 多北少,分布不均衡。而耕地的分布则是南少北多。水、土资 源配置欠佳的状况,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程度
②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 矛盾日趋尖锐。许多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过量开采,地 面沉降塌陷,水污染严重。一些地区因缺水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资源不足,对工农业生产和人 民生活的影响日益加剧,不仅制约了北方地区经济社会正常发展, 而且影响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实施南水北调工 程,以解决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突出问题。
龚嘴 二滩
丰满
白山
龙羊峡
李 家 峡
刘家峡
三 门 峡 小浪底
丹江口
三峡
葛州坝 隔河岩 五强溪
天生桥
岩滩
龙滩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2000年10月,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朱总 理在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汇报和专家意见后,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 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 和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生产生活的必需场所;一种重要的资源;农业的 基本生产资料;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2)我国土地资
丰富多样;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农业用地 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数量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各类
源的基本情况: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3)土地资源利 水土流失;风蚀、土地沙化;次生盐碱化;草场 用中存在的问题: 超载;森林减少。
如何做?
(1)依照政策法令加强对土地的管理; (2)充分合理利用,搞好“开源”与“节流”;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当前,土地利用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用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
利
土
1、A是指 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
已
C 33.8%
B 12.7%
湿润 的 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 . 地 北方以 旱地 为主,南方以 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