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生理学知识培训课件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ppt

张口呼吸的危害:
--鼻腔堵塞后导致用口呼吸
1、影响婴幼儿的睡眠和进食。
2、易给病菌造成入侵的条件,易引起鼻炎、扁桃体炎、 喉炎等。 3、长时间用口呼吸,会引起上唇翘起,开唇露齿 4、因呼吸浅,肺部扩张不全,可致“漏斗胸” 5、吃饭时忙于喘气,则“囫囵吞枣”,日久消化不良, 易患贫血。 7、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身心发育均受影响。
• 2、鼻塞的正确处理: • (1)及时为宝宝清除鼻腔分泌物,如较多,可使 用吸鼻器吸除。 • (2)清除鼻痂时忌用手抠宝宝的鼻子,以免损伤 嫩弱的鼻腔黏膜,引起出血和感染。 • 正确方法:如果鼻痂堵在鼻孔口,可用消毒 小棉签轻轻将其卷除。如果鼻垢在鼻腔较深处, 可先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母乳往鼻孔内滴1~2 滴,让鼻痂慢慢湿润软化,然后轻轻挤压鼻翼, 促使鼻痂逐渐松脱,再用消毒小棉签将鼻痂卷除。
二、声带 三、气管与支气管 四、肺
•血液里的二氧化碳被呼出,吸入的氧气进入 肺泡,最后进入血液循环。幼儿肺的发育差, 肺泡容量小,每次呼吸量比成人小,但幼儿新 陈代谢旺盛,呼吸次数比成人多。幼儿肺上血 管多,所以含血量多,含气量相对较少,肺部 感染后易出现呼吸困难。
保育小结 • 培养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良好习惯:用鼻呼 吸;掌握正确擤鼻涕的方法;不随地吐痰; 不蒙头睡觉;不乱挖鼻孔。 •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保护婴幼儿的“金嗓子”
• 保育方法: 一、针对排尿:
1、提醒排尿;(运动、睡眠前) 2、不频繁排尿、不憋尿; 3、做好遗尿婴幼儿防范; 4、按照正确方法训练婴幼儿排尿。
二、针对尿道感染 1、睡觉前清洗外阴; 2、教会幼儿正确擦屁股方法; 3、洗外阴的毛巾、盆等要专用,毛巾要消毒; 4、充足饮水,及时排尿。 • 保育方法: 1、训练婴幼儿控制排尿的能力; 2、做好男孩和女孩外阴的清洁卫生。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课件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婴幼儿生理学》教材第四章“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详细内容涵盖婴幼儿的生长规律、生理特点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变化。
具体包括:身高、体重、大脑发育、感官功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生理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婴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生理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婴幼儿生理保健的认识,增强关爱婴幼儿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生理变化。
教学重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生理保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生理发展模型、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成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婴幼儿生理学知识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特点及各个发展阶段的变化。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照看婴幼儿的经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2. 婴幼儿生理特点3. 各个发展阶段的生理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分析婴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变化。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进行婴幼儿生理保健。
2. 答案:(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包括: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顺序性、个体差异性。
(2)婴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变化:如身高、体重、大脑发育、感官功能、运动能力等。
(3)婴幼儿生理保健:关注营养摄入、定期体检、预防疾病、适度运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将知识点讲解透彻,学生是否掌握了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生理特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方面的知识。
2024年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课件文客久久资料库

2024年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课件文客久久资料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具体内容涉及教材第四章“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第二节“生理特点”。
详细内容包括婴幼儿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的主要生理特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婴幼儿各主要生理系统的基本生理特点;2. 了解婴幼儿生理特点与成人差异,提高护理及保育水平;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各生理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其与成人的区别。
教学重点:婴幼儿生理特点在实际护理与保育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生理模型、多媒体设备、挂图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婴幼儿护理实践操作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婴幼儿生理特点的兴趣。
2. 理论讲解:a. 讲解婴幼儿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特点;b. 讲解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c. 讲解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d. 讲解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e. 讲解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生理系统,给出具体例题,分析并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每个生理系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婴幼儿护理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婴幼儿生理学知识2. 板书内容:a. 婴幼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b. 婴幼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c. 婴幼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d. 婴幼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e. 婴幼儿神经系统生理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婴幼儿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特点;b. 请简述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c. 请简述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d. 请举例说明婴幼儿护理中如何注意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e. 请举例说明婴幼儿护理中如何注意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婴幼儿心理健康,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提高综合护理能力。
育婴师培训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PPT课件

二、呼吸系统
5.肺: (1)肺泡数量少, 肺容量少,含气量 少,间质多,弹性 纤维发育差,易感 染→肺炎→ 缺氧 (2)呼吸频率快 (3)呼吸节律不齐
13
二、呼吸系统
6.胸廓: 由胸椎、胸骨、肋
骨及其连接组成; 新生儿-桶状胸
3~4岁-圆椎形 钙的缺乏导致“鸡
胸”“漏斗胸” 3岁腹式呼吸转变为
胸式呼吸。
14
二、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1.上呼吸道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毛细血 管丰富,加温加湿,鼻腔无鼻毛,灰尘、 微生物易侵入呼吸道;
2.粘膜纤毛的清除作用:假复层纤毛柱状 上皮,定向摆动,清除排痰作用;
3.肺回缩力的特点:力小,成膨胀状态, 易发生换气不足。
15
三、消化系统
组成:包括消化管 和消化腺。 消化管:口腔、咽、 食道、胃、小肠、 大肠、直肠、肛管。 消化腺:唾液腺、 胃腺、肠腺 、肝脏、 胰腺等。
1岁时脑重达 950 克,是成人脑重的 60% (体重仅 成人的 15%)
4~6岁时重达 1200 克~1300 克,是成人脑重的 85 %~95% (体重仅成人的 25%)
随着大脑的发育,婴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感知、注 意、记忆、语言、逻辑思维和想像能力,都得到很大 发展。
4
一、神经系统--解剖特点
1.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比较短,只有70-90天, 红细胞破坏得多,胆红素产生得就多。
2.肝细胞转运胆红素的蛋白要到出生后5-10天才 能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出生后最初几天胆红素的 转运功能还不足。
3.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产生的胆红 素就不能及时转化。此外,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 无菌也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
婴幼儿 生理解剖特点
1
婴幼儿生理学基础和安全教育ppt课件

游戏可以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 方面的知识,通过模拟情景让宝宝了解危险和安 全行为。
游戏形式
游戏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拼图、画画等形式,让 宝宝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故事
安全教育故事
通过讲述有趣的安全教育故事,让婴幼儿了解安全知识,培养安全 意识。
故事内容
故事可以包括如何避免陌生人搭讪、如何过马路等日常生活中的安 全知识,通过故事情节让宝宝了解安全行为的重要性。
安全教育的方法
家庭教育
家长应成为孩子安全教育的第一 任老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示范 和教导,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学校教育
幼儿园和小学应将安全教育纳入课 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演练 等方式,增强孩子的安全知识和技 能。
社会宣传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广泛开展安全教 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婴幼儿安 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应耐心解答,帮助他们理解安全 知识和规则。
细心观察和预防
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和环境,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 取预防措施。
及时纠正错误行为
明确指出错误行为
当孩子出现不安全的行为时,家长应 及时指出并解释原因,引导他们正确 行事。
鼓励改正错误行为
鼓励孩子积极改正错误行为,培养他 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故事形式
故事可以采用绘本、动画等形式,让宝宝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安全 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教育视频
安全教育视频
通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让婴幼儿了解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 能力。
视频内容
视频可以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通 过视频演示让宝宝了解危险和安全行为。
婴幼儿生理学基础和安全教育课件

免疫功能
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
发生感染和过敏等反应。
预防措施
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以
降低感染和过敏的风险。
婴幼儿循环系统与血液特点
循环系统特点
婴幼儿的循环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心脏和血管的弹性较差,血压 较低,容易出现循环不良的情况。
锐利物品
避免将锐利物品或易碎品放在婴幼儿能够触及的 地方。
电器使用安全指导
电源插座保护
01
使用插座保护盖或插座保护器,防止婴幼儿触摸到电源插座。
家电安全
02
确保家电设备的安全性,避免使用破损或老化的电器。
家电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指导
03
指导家长正确使用家电设备,避免因误操作造成危险。
防火防盗知识普及
火灾预防
教育家长了解火灾的危害,掌握火灾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电器 线路、不乱丢烟蒂等。
教授孩子在地震发生时如何快速找到避难所,并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
洪水自救方法
指导孩子在洪水发生时如何快速找到高地避难,并注意不接触洪水 中的漂浮物。
台风防范措施
提醒孩子在台风来临前做好家庭防范工作,如关好门窗、电源等,确 保自身和家庭安全。
05
社交礼仪与心理健康培养
尊重他人、关爱自己教育引导
尊重他人
减少安全隐患
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和危 险因素,可以帮助家长和 看护人及时采取措施,避 免潜在的危险。
增强安全意识
通过教育,使家长和看护 人更加关注婴幼儿的安全 ,时刻保持警惕,减少意 外事故的发生。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ppt课件(2024)

提供全面的保育服务,包括生活 照料、教育指导、健康管理等。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婴幼儿 全面发展。
2024/1/26
11
预防为主原则
注重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提高他们的抵抗力。
关注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 解决心理问题。
2024/1/26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婴幼儿的安全意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避免偏食和挑食
家长应引导婴幼儿尝试多种食物, 避免偏食和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 习惯。
15
良好饮食习惯培养
2024/1/26
定时定量进餐
建立规律的进餐时间和量,有助于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自主进食能力的培养
鼓励婴幼儿自己动手吃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独立性。
餐桌礼仪的培养
教育婴幼儿在餐桌上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学会使用餐具和分 享食物。
17
PART 04
婴幼儿睡眠保育
REPORTING
2024/1/26
18
睡眠环境营造
安静舒适
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噪音干扰, 提供舒适宜人的睡眠环境。
适宜温湿度
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在适宜范围 内,避免过热或过冷影响婴幼儿
睡眠。
柔和光线
使用柔和的灯光,避免强烈光线 刺激婴幼儿的眼睛,有助于促进
睡眠。
2024/1/26
12
PART 03
婴幼儿饮食保育
REPORTING
2024/1/26
13
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2024/1/26
母乳喂养的优点
母乳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 ,有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和提高免疫力。
母乳喂养的技巧
保育员培训全套教学课件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第1节 婴幼儿生理的特点

(5)髋骨:19岁前人体的髋骨是由髂骨、坐骨、 耻骨借助软骨连接而成的,一般在19~25岁时才愈 合为一块髋骨。婴幼儿期髋骨不是一个整体,易在 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保育员在组织活动时,不要 让婴幼儿从高处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以免使未愈合 的髋骨出现变形。
第1节 婴幼儿生理的特点
第1节 婴幼儿生理的特点
(4)声带短而薄,不够坚韧,声门肌肉娇嫩,容易 疲劳,易充血肿胀变厚。婴幼儿的发音时间不宜过长, 且要注意发音方法,以免造成声音嘶哑。 (5)气管、支气管管腔较狭窄,软骨柔软,肌肉发 育不完善,缺乏弹性组织,黏膜血管丰富,黏液分泌 少而较干燥,黏膜纤毛运动差,不能很好地排除微生 物及黏液。易引起感染,导致呼吸道狭窄发生阻塞。
• 2.婴幼儿骨连接:是指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关节 是骨连接的主要方式。
(1)关节:婴幼儿期关节的伸展性和活动范围比 成人大,关节的牢固性较差,特别是肘关节,受强 大的外力作用时,易发生脱臼及造成“牵拉肘”。
第1节 婴幼儿生理的特点
• 婴幼儿发生“牵拉肘”的原因,是由于成人在领 幼儿上楼梯或给穿脱衣服时,用力提拎、牵拉了 手臂造成的。婴幼儿肘部受伤后,手臂不能再活 动,经医生复位后,仍然要注意保护,以免肘关 节再次受伤。
• 3.婴幼儿骨骼肌的特点 (1)容易疲劳:婴幼儿肌肉含水较多,蛋白质、 脂肪及无机盐较少。肌纤维细,肌肉力量和能量储 备都较差,易疲劳。 • 保育员在安排婴幼儿一日生活内容时要动静交替, 避免让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让婴幼儿适时休息, 以免造成过度疲劳。
第1节 婴幼儿生理的特点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肌肉发育的 顺序,颈部和躯干的先发育,然后是四肢肌肉;四 肢大肌肉先发育,远端小肌肉后发育,如走、跑、 跳等大肌肉的动作发育较早,但手部小肌肉的动作 发育则较晚。锻炼婴幼儿大肌肉的同时,注意小肌 肉的锻炼,通过拾豆子、扣扣子等活动,有效地提 高手部精细动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6
二、腕骨未完全骨化
特点:
新生儿的腕骨是软骨组成,7岁左右腕骨才有比较明显的骨 化,8块腕骨骨化中心依次出现,10~13岁腕骨的骨化才 完成。
保育方法:
• 婴幼儿使用的玩具宜轻不宜重
• 婴幼儿从事手部的游戏不宜过于细腻,时间不宜过长。 (折纸、用剪刀、写字、绘画)
• 不能强迫幼儿搬运幼儿力所不能及的重物或从事成人的劳 动。(桌子、运动器材)
• 喉: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
• 气管与支气管:气管与支气管管壁内覆盖 着有纤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空气 里的灰尘和细菌。
• 肺:位于胸腔内、心脏的两侧。是气体交 换的场所。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21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22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 鼻腔的特点及保育 一、鼻腔: 特点:鼻腔短小、狭窄,黏膜柔嫩,容易感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18
保育方法:
• 动静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 在锻炼大肌肉的同时,要注意小肌肉的训 练。(穿珠、拾豆、系扣子、使勺子和筷 子等)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19
婴幼儿运动系统保育小结
• 培养婴幼儿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婴幼 儿生活用品的准备和使用要得当。
• 多进行日光下的锻炼,日光的锻炼是婴幼 儿骨骼生长的“营养素”。
染和鼻塞。 保育方法: 1、擤鼻涕的正确方法: 2、鼻塞的正确处理: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23
鼻塞正确处理方法
• 1 如果是由于鼻腔分泌物造成的阻塞,可用棉棍 将分泌物轻轻地卷拨出来。若是干性分泌物,应 先涂些软膏或眼药膏,或用棉棒蘸水,滴在宝宝 的鼻孔里,一定要适量,使其变得松软,不再粘 固在黏膜上时,再用棉棍将其拨出;也可让宝宝 哭闹一会,等泪液浸湿鼻痂,使鼻痂变软,再用 手轻轻把鼻痂拽出。
3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是 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一、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 骨骼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 骨的化学成分:水、有机物、无机物。
婴幼儿骨骼特点:蛋白质多、钙磷少。柔软,弹 性大,硬度小,受压容易变形弯曲。骨折容易出 现 青枝骨折现象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4
保育方法:
• 培养婴幼儿形成正确的姿势。 • 注意婴幼儿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14
关节的发育特点及骨骼
特点:
婴幼儿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关节 窝较浅,过度牵拉,容易脱臼。如牵拉
肘(即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
• 保育方法:
避免用力牵拉,提拎幼儿的手臂。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15
• 肘关节:当受到强大外力作用时,容易发 生脱臼及造成牵拉肘
• 足弓:骨化尚未完成,足底肌肉、肌腱和 韧带发育不完全,运动量不合适,易导致 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运动量大,足底 肌肉因疲劳而松弛,运动量小,足底肌肉 得不到锻炼,也不会强壮。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12
五、胸骨:婴幼儿胸骨骨骺还没有完全愈合, 胸骨柄、胸骨体、胸骨剑突三部分链接不 牢固,20-25岁才能愈合成一个整体。
• 保育要点:
• 正确姿势
• 预防幼儿呼吸道疾病及维生素D缺乏。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13
骨连接的发育特点及骨骼
骨连接是指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关节是 骨连接的主要方式。保育员要特别注 意婴幼儿肘关节及足弓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内容
•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 •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 • 婴幼儿常见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处理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2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 运动系统 • 呼吸系统 • 循环系统 • 消化系 感觉器官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 应适当锻炼幼儿的掌、指骨。(撕纸、捏泥)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7
三、脊柱生理弯曲尚未定型
特点:4个生理弯曲(前颈曲、胸后曲、腰前曲、骶 后曲),有缓冲震荡、平衡身体作用。弯曲形成 时是不固定的,只有到生理成熟期,生理弯曲才 完全固定。脊柱骨化21岁才能完成。
• 3个月会抬头,出现前颈曲。 • 6个月会坐,出现胸后曲。 • 1岁会走,出现腰前曲。 保育方法: • 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体姿。 • 婴幼儿的生活用品应该符合健康的要求。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8
四、骨盆未成长一块完整的骨骼
特点:成人骨盆是一块完整的骨骼。婴幼儿 的骨盆是由若干块骨头借助软骨连接在一 起。25岁才成为一块完整的骨骼。
保育方法:
• 不得过早穿高跟鞋。
• 不要让幼儿从较高的地方跳到坚硬的地面 上。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9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10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11
• 髂(qià) 腰部下面腹部两侧的骨,左右各一,下 缘与耻骨、坐骨联成髋骨
的摄取。 • 坚持户外运动,刺激骨骼的发育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5
各部分的骨骼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一、颅骨要经过闭合过程
特点:颅骨骨化尚未完成。后囟门6-8周闭合, 前囟门闭合的时间1-1.5岁。
保育方法:
• 注意囟门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头皮表面 的积垢。
• 注意保护前囟门的安全,远离尖锐、具有 伤害的物品。
• 保育要点:1、锻炼要适当,运动量适度
• 2、给婴幼儿提供合适的鞋子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16
• 扁平足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17
婴幼儿骨骼肌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特点:
• 婴幼儿肌肉容易疲劳(水分多,蛋白质、 无机盐、脂肪少,肌纤维细,肌肉力量跟 能量储备差)
• 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颈部 跟躯干肌肉先发育,然后四肢肌肉。四肢 大肌肉先发育,四肢远端小肌肉后发育)
注:人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 射后可以变成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沉积在 骨骼上。如果只吃钙不同时摄取维生素D,钙将无法 吸收。
• 全身锻炼要全面、均衡、多样化。
• 注意运动的安全。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20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简介:
• 鼻:是呼吸道的开始部分,也是嗅觉器官。
• 咽:是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
• 髋骨: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形状不规则, 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合成的。通称胯骨。髋骨 为人体腰部的骨骼,共左右两块。幼年时,髋骨 分为髂骨, 坐骨和耻骨以及软骨连接。成年后,它 们之间的软骨会骨化,成为一个整体,即髋骨。 左髋骨、右髋骨、骶骨、尾骨以及它们之间的骨 连接一起构成骨盆。髋骨与股骨构成髋关节。髋 骨是全身最大的不规则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