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墙体的细部构造

合集下载

墙体细部构造—墙体保温构造(建筑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墙体保温构造(建筑构造)

墙体保温构造
EPS聚苯板外保温施工步骤
墙体保温构造
优势
1、保温效果好 2、改善室内环境 3、对墙体保护好 4、应用范围广
特点 1、防火 2、保温
墙体保温构造
放置要求
• 设有外墙外保温材料的建(构)筑物全部列入烟花爆竹 禁放范围,其中属于重点消防单位的高层建(构)筑物 及其周边60米范围内为禁放区域,其他10层以上或高于 24米以上的建(构)筑物周边30米范围内为禁放区域
墙体保温构造
定义
• 外墙保温是PS)等 材料复合而成,现场粘结施工。
墙体保温构造
外墙保温构造做法(EPS聚苯板外保温施工)
基层处理→测量放线→粘贴EPS聚苯板→聚苯板打磨→涂 抹面胶浆→铺压耐碱玻纤网格布→涂抹面胶浆→涂耐水弹性 腻子和→面层涂料或面砖施工。

墙体细部构造—圈梁(建筑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圈梁(建筑构造)
墙体的细部构造——圈梁
圈梁是沿房屋外墙、内纵墙和部 分横墙在墙内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它的作用是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加强 房屋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防止由于 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震动荷载等引起 的墙体开裂,提高房屋抗震性能。
墙体的细部构造——圈梁
(1)圈梁的设置数量 圈梁的数量与房屋层数、高度、地基土状况及地震烈 度(指地震波的传递,使某一地点建筑受到影响的强弱程度)等因素有关。
(2)圈梁的位置 圈梁常设于基础内、楼盖处、屋盖处。圈梁的具体设置位置 与圈梁的设置数量有关。
(3)圈梁的种类、断面尺寸及配筋要求 圈梁有钢附加圈梁 圈梁应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
墙体的细部构造——圈梁
圈梁分类
(1)钢筋砖圈梁 它多用于非抗震区,结合钢筋砖过梁沿外墙形成。钢筋砖圈梁在楼层标高的墙身上, 其高度为4-6皮砖,宽度与墙同厚,砌筑砂浆不低于M5,钢筋水平间距不大于 120mm。 (2)钢筋混凝土圈梁 它的宽度宜与墙同厚,当墙厚为240mm以上时,其宽度可取为墙厚的2/3,且不小 于240mm;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且应与砖的皮数相适应,基础圈梁的最小高度 为180mm。
墙体的细部构造——圈梁
附加圈梁的设置

墙体的细部构造1

墙体的细部构造1
第17页/共19页
作业
➢ 1、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做法?首选做法? ➢ 2、分析教学楼、宿舍楼的散水做法?踢脚
做法?墙裙做法?(对照工程做法图集)
第18页/共1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9页/共19页
第3页/共19页
第4页/共19页
(二)勒脚构造
➢ 外墙与室外地面接近的部位。 ➢ 1、作用 ➢ 1)保护墙体防止各种机械性碰撞(坚固) ➢ 2)防止地表水对墙的侵蚀(防水) ➢ 3)立面处理产生美观效果(美观)
第5页/共19页
2、做法
➢ 1)抹灰勒脚 ➢ 2)石砌勒脚 ➢ 3)石材砌筑墙体 ➢ 高度不低于500,一般要高于室内
石、胶合板等。 ➢ 图上表示方法:裙2C(小型空心砌块墙,砼墙) ➢ 5mm厚1:2.5水泥砂浆罩面压实赶光 ➢ 素水泥浆一道 ➢ 9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 ➢ 素水泥浆一道
第15页/共19页
第16页/共19页
(六)防火墙构造
➢ 1.耐火极限不小于4.0h; ➢ 2.直接设在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并高于不燃烧屋面不小
➢ 作用: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 ➢ 高度:120~150mm。 ➢ 材料:一般与地面材料一致。 ➢ 水泥砂浆、水磨石、木材、缸砖、油漆等 ➢ 图上表示方法:踢1、踢2
第13页/共19页
第14页/共19页
(五)墙裙
➢ 设置条件:室内墙面有防潮、防水、防污染、 防碰撞等要求时,设置墙裙。
➢ 高度:1200~1800mm ➢ 材料:水泥砂浆、油漆、涂料、釉面砖、大理
➢ 混凝土浇注而成,或用砖砌、石砌。 ➢ 沟底做纵坡,0.5%~1%,坡向集水井。 ➢ 明沟中心对准屋檐滴水位置。 ➢ 外墙与明沟之间做散水。 ➢ 年降雨量为900mm以上地区才会选用,沟

《墙体的细部构造》课件

《墙体的细部构造》课件
维护与保养建议
墙体的维护与保养对建筑的寿命和舒适度有重要影响,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墙体的细部构造》PPT 课件
墙体的细部构造是建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课件将介绍墙体的组成、结构和材料选择。
墙体的定义和作用
• 墙体承担着支撑结构和分隔空间的作用,是建筑的基础组成部分。 • 墙体的分类和材料选择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墙体结构
1
组成和构造
墙体由基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筑材料和胶结材料组成,需要合理的施工工艺。
2
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墙体保温材料的正确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建筑的保温效果和安全性。
3
与墙体结构的协调
墙体保温材料在与墙体结构的协调上需要考虑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
总结
细节选择
墙体构造细节的选择需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和美观度。
施工注意事项
墙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工艺和材料的选择,确保质量和安全。
2
管线布置
墙体内部的管线布置需要考虑结构牢固、布线合理和维护便利。
3
装饰和保温
墙体外部的装饰和保温可以提升建筑的外观和保温性能。
墙体砖石的使用
分类和特点
墙体砖石分为实心砖、空心砖等,具有不同的坚固性和隔音性能。
环保性能
墙体砖石的环保性能对建筑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墙体砖石的正确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墙体涂料的选择
1 分类和特点
墙体涂料有乳胶漆、油漆 等,具有不同的颜色、质 地和防水性能。
2 耐用性和环保性能
墙体涂料的耐久性和环保 性能对建筑的维护和居住 舒适度有重要影响。

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定。为了施工方便,梁高应与砖的皮数相适应,以方便墙体连 续砌筑,故常见梁高为60mm、120mm、180mm、240mm,即60mm
的整倍数。梁宽一般同墙厚,梁两端支承在墙上的长度不少于
240mm,以保证足够的承压面积。 过梁断面形式有矩形和L形。为简化构造,节约材料,可
将过梁与圈梁、悬挑雨篷、窗楣板或遮阳板等结合起来设计。
沉降缝设置举例
3、防震缝 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 成变形和破坏而设置的垂直缝。防震缝应将建筑物分成若干 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1)防震缝的位置 建筑平面体型复杂,有较长的突出部分,应用防震缝将 其分简单规整的独立单元; 建筑物(砌体结构)立面高差超过6m,在高差变化处须 设防震缝; 建筑物毗连部分结构的刚度、重量相差悬殊处; 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须在高度变化处设防 震缝。 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协调布置。 (2)防震缝宽 防震缝宽与结构形式、设防烈度、建筑物高度有关。在 砖混结构中,缝宽一般取50~100mm,多(高)层钢筋混凝土 结构防震缝最小宽度(见下表)。
为了保证墙体的强度,砖砌体的砖缝必须横平竖直,错 缝搭接,避免通缝。同时砖缝砂浆必须饱满,厚薄均匀。常
用的错缝方法是将顶砖和顺砖上下皮交错砌筑。每排列一层
砖称为一皮。常见的砖墙砌式有全顺式(120墙)[如图],一 顺一顶式、三顺一顶式或多顺一顶式、每皮顶顺相间式也叫
十字式(240墙),两平一侧式(180墙)等(砖墙的组砌方
时一般设散水,但应加滴水砖(石)带。散水的做法通常是
在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mm。散 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散水宽度一般0.6-1.0m。散水与 外墙交接处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 下沉时将散水拉裂。散水整体面层纵向距离每隔6-12m做一

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体的细部构造
图6-14 构造柱
建筑识图与构造
门窗过梁简称过梁,是指设置在门窗洞口上 部的横梁,主要用来承受洞口上部墙体传来的荷 载,并把这些荷载传递给洞口两侧的墙体。过梁 的种类较多,目前常用的有砖拱过梁、钢筋砖过 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三种,其中以钢筋混凝土过 梁最为常见。
墙体的细部构造
1.4 构造柱
构造柱是设在墙体内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柱,主要作用是与 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以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抗震能 力。
墙体的细部构造
常用的踢脚有水泥砂浆踢脚、塑料地板踢脚、水磨石踢脚、大理石(花岗 石)踢脚、硬木踢脚等, 墙裙是踢脚的延伸,高度一般为1 200~1 800 mm。 卫生间、厨房墙裙的作用是防水和便于清洗,常用的墙裙有 水泥砂浆墙裙、乳胶漆墙裙、水磨石墙裙、石质板材墙裙等。 一般居室内墙裙主要做装饰用,常用的有纸面石膏板贴面墙 裙、塑料条形扣板墙裙、胶合板(或实木板)墙裙等。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不单设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以下 500 mm的基础内,或锚固于地圈梁内。构造柱断面尺寸不小 于240 mm×180 mm,主筋不小于412,箍筋为6@250 mm。
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与柱之间沿墙高每500 mm设26钢筋拉接,每边伸入墙 内不小于1 m。构造柱在施工时,应先砌墙并留马牙槎,随着 墙体的上升,逐段浇筑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混凝土强度 一般为C20。构造柱如图6-14所示。
墙体的细部构造
1.3 门窗洞口构造
1)窗台
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构造,用来排除窗外侧流 下的雨水和内侧的冷凝水,并起一定的装饰作用。 位于窗外的叫作外窗台,位于室内的叫作内窗台。 当墙很薄,窗框沿墙内缘安装时,可不设内窗台。 窗台的构造如图6-10所示。

墙体一般构造与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体一般构造与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身防潮层应在所有的内外墙中连续设置, 且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 层两种。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 防潮层的位置
–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设 在垫层厚度中间位置,一般低于室内地坪60mm;
–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三合土或碎石灌浆等非刚性垫层 时,防潮层的位置应与室内地坪平齐或高于室内地 坪60mm;
非承重墙:凡不承受上部传来的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 幕墙等。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 按施工方法分:
叠砌墙:将各种加工好的块材用砂浆按一定的 技术要求砌筑而成的墙体
板筑墙:直接在墙体部位竖立模板,在模板内 夯筑粘土或浇筑混凝土,经振捣密实 而成的墙体
装配式板材墙:将工厂生产的大型板材运至现 场进行机械化安装而成的墙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3.1.2 墙体的构造要求
根据墙体所处的位置及功能的不同, 墙体构造应满足如下要求:
–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 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性能 – 满足防火要求 – 满足隔声要求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3.2 砖墙的构造
3.2.1 砖墙的材料 •砖 按材料分有粘土砖、炉渣砖、灰砂砖、 粉煤灰砖等;按形状分为实心砖、空心砖 和多孔砖等。 普通实心砖的规格为 240mm×115mm×53mm (图3.1)。 为适应建筑模数及节能的要求等,近 年来开发了墙细体部许的构多一造般及砖构设型造计,和 如空心砖、多孔砖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3.2.3 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包括墙身防潮、勒 脚、散水、窗台、 门窗过梁、圈梁和 构造柱等(图3.9)。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体构造细部 图

墙体构造细部 图
H L≥2H L
垂直防潮层
垂直防潮层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
1)油毡防潮层 )
2)防水水泥砂浆防潮层 )
3)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
(四)散水
1、定义:为了将雨水导至远离勒脚 、定义: 和基础, 和基础,在外墙四周室外 地坪上做成的向外有斜坡 的坡面。 的坡面。 2、作用:防止雨水对墙基的侵蚀, 、作用:防止雨水对墙基的侵蚀, 将勒脚和基础处的雨水排 开。 3、构造要求: 见右图 、构造要求: 4、常见做法:砖铺散水 、常见做法: 块石散水 三合土散水 混凝土散水
窗樘中心线 窗樘中心线 密封胶
53
窗樘中心线
窗台板
窗樘中心线
密封胶
53
窗台板
密封胶
窗台板
密封胶
窗台板
115 60 60 60
40
(三)勒脚
1、定义:建筑外墙在室外地面以上的局部称为勒脚,勒脚的高度一般在 、定义:建筑外墙在室外地面以上的局部称为勒脚, 室外地面至室内地面标高或底层窗台标高之间。 室外地面至室内地面标高或底层窗台标高之间。 2、作用:保护该部分墙体,防止室外人为碰撞及雨水、地下潮气的侵入 、作用:保护该部分墙体,防止室外人为碰撞及雨水、 而有损墙体。同时勒脚部分也常作为建筑立面处理的手段之一。 而有损墙体。同时勒脚部分也常作为建筑立面处理的手段之一。 3、做法: 1)墙体外表面作防护处理 、做法: ) 2)防潮处理 ) 勒脚防护处理的做法: 勒脚防护处理的做法 (1) 水泥砂浆粉刷 (2) 贴面类 (面砖、天然石板、人造石板) 面砖、 面砖 天然石板、人造石板) (3) 石材砌筑该部分墙体成为石砌勒脚
墙体构造
墙体构造(砖墙的构造) 墙体构造 砖墙的构造) 砖墙的构造
(一)门窗过梁 (二)窗台 (三)勒脚 (四)散水 (五)圈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砖过梁
度一般为跨度的1/15~1/10,过梁跨度为2~3m。
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是用砖平砌,并在灰缝中加适量钢筋。 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1.5m,砂浆强度等级不宜 低于M5.0。其做法是在第一皮砖下的砂浆层内放置钢 筋,过梁的高度应经计算确定,一般不少于5皮砖,同 时不小于洞口跨度的1/5,钢筋的数量为120mm墙厚不 少于1Φ5,钢筋每边伸入砌体支座内的长度不宜小于 240mm。
图4.11
图4.11 散水构造
(a)砖散水;(b)三合土散水;(c)块石散水; (d)混凝土散水;(e)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散水
明沟
明沟是将雨水集中排入下水道系统中去,属有组织 的排水形式。排水沟的构造做法有混凝土排水沟、砖 砌排水沟和石砌排水沟等。
防潮层
为防止土壤中的水分由于毛细孔作用进入墙内,在墙中 设置的连续防水层称墙身防潮层。防潮层的构造做法有防 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和油毡防潮层等。防潮 层的位置与地面情况有关。当室内地面为实铺构造时,外 墙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室外地面以上、首层室内地面混凝 土垫层的上下表面之间,一般在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内 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防潮层分别设在两侧地面以下60mm 处,并在两防潮层间墙靠土一侧加设垂直防潮层。
砂浆、水刷石等面层,或贴天然石材。勒脚的高 度一般距室外地坪500mm以上或考虑造型的 要求与窗台平齐
勒脚的构造 (a)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b)加厚墙身并抹灰;(c)镶砌石材;(d)用石材砌筑
实例图
散水
散水是将雨水散开到离房屋较远的室外地面上去, 是自由排水的形式。散水的构造做法有砖散水、 三合土散水、块石散水、混凝土散水、季节性冰 冻地区散水等,散水的宽度一般为600~1000mm, 坡度3%~5%,并应比屋顶檐口宽出100~200mm。
第二节 墙体的细部构造
——胡蝶Biblioteka 墙体的细部构造主要有: 勒脚 散水、 明沟 防潮层 窗台 过梁 圈梁 构造柱 通风道 变形缝
1、勒脚
勒脚是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触的部位。 勒脚经常受到地面水、檐口滴水的浸溅,同时容易 受碰撞,如不采取措施加以防护,就会影响房屋的 坚固、耐久和美观。常见的构造做法是在勒脚部位 将墙体适当加厚或用石材砌筑,还可在外侧抹水泥
窗台
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排水构造,它的作用是排除窗外侧 流下的雨水和内侧的冷凝水。
外窗台面层应用不透水的材料,并应自窗向外倾斜. 内窗台可用水泥砂浆抹面或预制水磨石及木窗台板等 做法。内窗台台面应高于外窗台台面.
图4.13 窗台的构造 (a)平砌砖窗台;(b)侧砌砖窗台;(c)混凝土窗台;(d)不悬挑窗台
过梁

墙体上开设洞口时,洞口上部的横梁叫过梁。

过梁的作用是支撑洞口以上的砌体自重和梁、板
传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

目前常用的过梁有砖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
凝土过梁。
砖过梁
砖过梁常见的有平拱砖过梁和弧形拱砖过梁两种。 平拱砖过梁由砖侧砌而成,砖应为单数并对
称于中心向两边倾斜。 弧形拱砖过梁立面呈弧形或半圆形,起拱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