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思维训练题《有趣的等式》(附例题)

合集下载

三道锻炼一年级孩子思维的数学题-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道锻炼一年级孩子思维的数学题-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道锻炼一年级孩子思想的数学题数学故事里面也有风趣的哲理,小编在此整理了三道锻炼一年级孩子思想的数学题,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浏览过程中有所播种!烧水成绩有这样一个成绩:“假如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你想烧些水该当怎样去做?”被发问者答道:“在壶中放上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发问者肯定了这一回答,接着诘问:“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是水壶中已有了足够的水,那你又该当怎样去做? ”这时分被发问者很有决心地答道:“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但是发问者说:“物理学家通常都这么做,而数学家则会倒去壶中的水,并宣称已把后一成绩转化成先前的成绩。

”【感悟】数学家“倒去壶中的水”仿佛是多此一举,故事的编创者不是要我们“倒去壶中的水”,而是引导我们感悟数学家独特的思想方式——转化。

学习数学不是成绩解决方案的累积记忆,而是要学会把未知的成绩转化成已知的成绩,把复杂的成绩转化成简单的成绩,把抽象的成绩转化成具体的成绩。

数学的转化思想简化了我们的思想形状,提升了我们的思想品质。

转化不是就事论事、一事一策,而是发掘出成绩中最本质的内核和原型,再把新成绩转化成与曾经能够解决的成绩。

两只羊的描述草地上有两只羊,在艺术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看来却有不同的感受与理解,下方是他们的的描述。

艺术家:“蓝天、碧水、绿草、白羊,美哉自然。

”生物学家:“雄雌一对,生生不息。

”物理学家:“大羊静卧,小羊漫步。

”数学家:“1+1=2。

”【感悟】从故事中不同职业的人对两只羊的描述,我们感遭到艺术家对自然美的关注,生物学家对生命的关注,物理学家对运动与静止的关注,而数学家从颜色、性别、形状中抽象出数量关系:1+1=2,这是数学高度抽象性的表现。

苏格兰的羊三位科学家从伦敦去苏格兰参加会议,超出边境不久,发现了一只黑羊。

“啊,” 天文学家说,“本来苏格兰的羊是黑色的。

”“得了吧,仅凭一次观察你可不能这么说。

” 物理学家道,“你只能说那只黑色的羊是在苏格兰边境发现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集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集

第一周1.请你动手把这面墙补好,补了()块砖。

2、分一分。

(1)分成2个正方形(2)分成2个三角形(3)分成4个正方形3、数一数。

4、按照这个规律摆下去,“?”处改摆什么图形。

5、我会连。

上午10:00 上午11:00 早上7:00 上午 9:006、左图有()个正方形和()个长方形。

右图有()个长方形。

7、8、实验小学举行运动会。

女运动员比男运动有9个男员少多少个?运动员, 3个女运动员。

=(人)第二周1、把一个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种剪法。

2、至少要()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至少()根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根可以拼成长方形,至少()根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3、我们组有12个女生,班长让相邻的两个女生之间站一个男生,我们组一共可以站()个男生。

4、连一连。

后面的面左边的面下面的面5、下图有()个长方形。

6、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也可以拼成一个()7、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形,也可以拼成()形。

8、我会数。

1、()个()个()个9、看图列式。

()○()=()(只)()○()=()(只)10、圈一圈,算一算。

○○○○○○○○○○○○○○○○○○○○○○○○○○○12-9=() 15-9=()、=第三周1、下面每组算式的答案相同,你能填出()里的数吗?⑴ 5+8 ()+9 6+()⑵ 11-2 7+()()-5⑶ 15-7 12-()()+42、用1~9这9个数填一填,你能组成多少组这样的算式(每个算式只有1可以重复使用)①⑤-⑥=①⑦-⑧○○-○=○○-○○○-○=○○-○3、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1)14-8() 15-8() 16-8()(2)14-7() 14-8() 14-9()(3)15+3() 15-3() 15+4()4、我们班有40人,选出13人拍球比赛。

选手中的男生一共拍了15下,女生一共拍了9下,男生比女生多拍了多少下?5、把条件与适当的问题连一连,再计算。

等式智力测试题目(3篇)

等式智力测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前言等式智力测试是一种锻炼逻辑思维、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智力游戏。

通过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等式题目,参与者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篇2500字以上的等式智力测试题目,让我们一起来挑战吧!二、等式智力测试题目1. 题目一:数字推理(1)2 + 3 = 5(2)3 + 5 = 8(3)5 + 7 = 12(4)7 + 9 = 16请继续完成以下等式:(5)9 + 11 = ______(6)11 + 13 = ______(7)13 + 15 = ______(8)15 + 17 = ______2. 题目二:奇偶数组合请将以下数字按照奇偶数顺序排列:2、5、7、3、9、4、6、8、10、13. 题目三:加减法变式(1)3 + 4 = 7(2)5 + 2 = 7(3)4 + 3 = 7请找出以下等式中,与上述等式相同规律的等式:(4)6 + 1 = 7(5)2 + 5 = 7(6)7 + 0 = 7(7)1 + 6 = 74. 题目四:数字拆分将以下数字拆分成两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8:27、29、30、31、32、33、34、35、36、37、38、39 5. 题目五:找规律观察以下等式,找出规律并完成以下等式:(1)1 + 2 = 3(2)3 + 4 = 7(3)7 + 8 = 15请完成以下等式:(4)15 + 16 = ______(5)16 + 17 = ______(6)17 + 18 = ______6. 题目六:数字配对将以下数字配对,使它们的和等于20:2、3、4、5、6、7、8、9、10、117. 题目七:算式变形请将以下等式进行变形,使其结果为24:(1)2 × 3 × 4(2)3 × 4 × 5(3)4 × 5 × 68. 题目八:数字替换将以下数字替换成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2 2 2 2 = 109. 题目九:数字组合将以下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组成一个等式:3、4、5、6、7、8、9、10、11、1210. 题目十:等式填空观察以下等式,找出规律并完成以下等式:(1)1 + 1 = 2(2)2 + 2 = 4(3)3 + 3 = 6请完成以下等式:(4)4 + 4 = ______(5)5 + 5 = ______(6)6 + 6 = ______三、答案解析1. 题目一:9 + 11 = 20;11 + 13 = 24;13 + 15 = 28;15 + 17 = 322. 题目二:奇数:3、5、7、9、11;偶数:2、4、6、8、10、13. 题目三:(4)6 + 1 = 7;(5)2 + 5 = 7;(6)7 + 0 = 7;(7)1 + 6 = 74. 题目四:27 + 9 = 18;29 + 9 = 18;30 + 8 = 18;31 + 7 = 18;32 + 6 = 18;33 + 5 = 18;34 + 4 = 18;35 + 3 = 18;36 + 2 = 18;37 + 1 = 18;38 + 0 = 185. 题目五:(4)15 + 16 = 31;(5)16 + 17 = 33;(6)17 + 18 = 356. 题目六:2 + 18 = 20;3 + 17 = 20;4 + 16 = 20;5 + 15 = 20;6 + 14 = 20;7 + 13 = 20;8 + 12 = 20;9 + 11 = 20;10 + 10 = 20;11 + 9 = 207. 题目七:(1)2 × 3 + 4 = 24;(2)3 × 4 + 5 = 24;(3)4 × 5 + 6 = 248. 题目八:2 × 2 × 2 + 2 = 109. 题目九:3 + 7 = 10;4 + 6 = 10;5 + 5 = 10;6 + 4 = 10;7 + 3 = 10;8 + 2 = 10;9 + 1 = 10;10 + 0 = 10;11 + 9 = 20;12 + 8 = 2010. 题目十:(4)4 + 4 = 8;(5)5 + 5 = 10;(6)6 + 6 = 12四、结语等式智力测试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有趣游戏。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有答案直接打印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有答案直接打印版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01班级 姓名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

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5、小朋友排队。

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

这一行有( )个人。

6、小朋友排队。

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

这一行有( )个人.7、按规律写数。

8、 15、10、13、12、11、( )、( )1、4、3、6、5、( )、( ) 1、2、4、8、( )、( ) 8、( )个正方形( )个长方形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

他们三人中( )最重,( )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

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11秒.那么,( )是第一,( )是第二.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

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 )千克。

ﻬ一年级思维训练题02班级 姓名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

( )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 )15、1、12、1、9、( )、( )、( )、( ) 75、( )、( )、60、( )、50、( )、( )、( ) 10、5、9、6、8、7、7、( )、( )、( )3、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瓶。

老师买的是( )多,多( )瓶。

4、举行跳绳比赛。

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第二名:( )第三名:()第四名:()“+”或“-”,使算式成立。

一年级的数学思维训练题

一年级的数学思维训练题

一年级的数学思维训练题
以下是五道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题:
数字规律:
观察以下数字序列:1, 3, 5, 7, 9。

下一个数字是什么?
图形分类:
给出几个不同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孩子按照形状将它们分类。

简单计算:
如果小B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小B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空间感知:
桌子上有一个盒子,盒子里面有一个球。

如果盒子被移动了,球会怎么样?
逻辑推理:
小A、小B和小C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吃了糖果,但只有小A和小B说了话。

小A说:“我没有吃糖果。

”小B说:“小C吃了糖果。

”如果
其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那么谁吃了糖果?
这些题目旨在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分类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感知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解答这些题目时,鼓励孩子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他们的思考过程,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思维训练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思维训练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思维训练题一、数的认识与比较。

1. 写出三个比20小,个位上是5的数。

- 题目解析:要找比20小且个位是5的数,那么十位只能是1或者0。

所以这样的数有15、5(05在一年级也可看作5)、05(通常写为5)。

2. 把16、6、9、19、2、1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题目解析:首先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一位数中2<6<9,两位数中11<16<19。

所以从小到大的顺序为2、6、9、11、16、19。

二、加减法运算。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

- 3+( ) = 12 - 4.- 题目解析:先计算等式右边12 - 4 = 8,然后想3加几等于8,8 - 3 = 5,所以括号里填5。

2. 小明有10颗糖,给了小红3颗后,又从妈妈那里得到5颗,小明现在有多少颗糖?- 题目解析:小明原来有10颗糖,给小红3颗后还剩10 - 3 = 7颗,又得到5颗后现在有7+5 = 12颗糖。

三、图形与空间认知。

1. 数一数,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给出一个简单组合图形,由几个小三角形组成)- 题目解析:可以按照单个三角形和组合三角形来数。

先数单个的小三角形个数,再数由几个小三角形组成的大三角形个数,最后把它们相加。

2. 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 题目解析: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四、找规律。

1. 找规律填数:1、3、5、7、()、()。

- 题目解析:这组数字是连续的奇数,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2,所以括号里依次填9、11。

2. 观察图形规律,下一个图形应该是什么样的?(给出一组简单图形规律,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循环)- 题目解析:按照给定图形的循环规律,确定下一个图形。

例如如果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循环,那么在正方形后面的下一个图形就是圆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思维讲练第十四讲数学趣题含答案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思维讲练第十四讲数学趣题含答案全国通用

第十四讲数学趣题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摘取了一些智能趣题,这些题跟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也和我们的数学密不可分.解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全面考虑,开动脑筋才能解答.学习这类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能力,开发智力都非常有益.因为是春季班最后一节课,我们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能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培养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推理能力.爷爷和孙子在一个城市里相依为命,有一天孙子上班去了,这个城市发生了大地震,伤亡惨重,收音机里不断传出受灾情况及寻人启事,爷爷一直在收听收音机的报道.有人问他:“收音机里播放的是你孙子的消息吗?”爷爷说:“虽然没有,但我知道他平安无事!”你知道爷爷是怎么知道的吗?【教学思路】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用这个有趣的题来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对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兴趣. 答案:因为爷爷的孙子就是收音机的播音员,每天爷爷都能听到播音员的声音,所以爷爷知道自己的孙子平安无事.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十分有趣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复杂,实际非常简单.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多推敲就一定能够解决.多做这样的题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接受挑战吧!开心智慧屋下面四个题,比一比看谁答得快?(1)一个家长带着一个小孩朝着张华迎面走来,张华问这位家长道:“那位小孩是你儿子吗?”家长回答道:“是.”张华又问那位小孩道:“那位家长是你爸爸吗?”小孩回答道:“不是.”那么.这位家长到底是小孩的什么人呢?【教学思路】张华是这个大人的儿子,这位家长不是小孩的爸爸,那么就是小孩的妈妈.(2)一张正方形桌子,如图锯掉四个角以后,还剩几个角?【教学思路】学生不加思考可能就认为一个角也没有了,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锯掉一个角会出现2个新的角,锯掉四个角以后就出现了8个新的角.(3)3个和尚同时吃3个馒头,需要3分钟.照这样,10个和尚同时吃10个馒头,需要几分钟?【教学思路】“3个和尚同时吃3个馒头,需要3分钟”,实际上就是“1个和尚吃1个馒头需要3分钟”,而不是“一个和尚吃1个馒头需要1分钟”10个和尚吃10个馒头,实际上每个和尚还是只分到1个馒头.所以,吃完10个馒头同样只需要3分钟.(4)朵朵和花花各有一些气球,朵朵比花花多5个.现在朵朵用4个红气球换花花3个黄气球,这时朵朵比花花多几个气球?【教学思路】原来朵朵比花花多5个气球.现在“朵朵用4个红气球换花花3个黄气球”,实际上就是“朵朵减少1个,花花添上1个”.朵朵的气球数减少1个,花花的气球数增加1个之后,差就是5-1-1=3. 所以,现在朵朵比花花多3个气球.拓展练习一只船上坐着一家人.数一数,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船上一共有几个人?【答案】一共有3人,爷爷,爸爸和儿子.一根竹竿共有11节,一只蜗牛从地上开始往上爬,它白天爬上3节,晚上又滑下来2节.那么,这只蜗牛几天就可以爬上竿顶?【教学思路】像这类题很容易让学生误解,蜗牛白天往上爬了3节,晚上又滑下来2节,实际上每天只往上爬了1节.这样爬了8天以后共爬了8节,余下的3节在第9天的白天就爬到竿顶了,而不需再向下滑落了,一共需要9天就可以爬到竿顶.拓展练习一只青蛙在井底,每天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点天空,于是它决定要跳到井外来.这个井深10米,青蛙每次只能跳起1米,然后又落下去,那么这只青蛙跳多少次就能跳到井外来?【答案】这题和上题不同,青蛙每次只能跳起1米,然后又落下去,这样它永远也跳不出10米高的井里,只能呆在井底.小马虎在做两位数加法时,由于粗心,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成了8,把十位上的4看成了7,结果得到的答案是90.那么,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教学思路】方法一:由于错把个位上的3看成8,就多加了5;错把十位上的4看成了7,又多加了30.这样一共多加了35,正确的答案应该是90-35=55.方法二:另一个加数是:90-78=12,正确的和是43+12=55.方法三:正确的数是43,错误的数是78,多加了78-43=35,正确的答案:90-35=55.拓展练习做一道减法题时,小明把减数的个位上的7看成9,十位上的5看成3,结果差是26,正确的答案是( 8 )【答案】正确的减数是93,错误的减数是75.少减了93-75=18.正确答案是26-18=8.3个同学排成一行.现在让他们重新排队排一行,规定每个人都不准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那么.这样的排法一共有多少种?【教学思路】每个人都不准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也就是说,甲可以站在原来乙和丙的位置上;乙可以站在原来甲和丙的位置上;丙可以站在原来甲和乙的位置上.原来的位置:甲乙丙重新排列的位置:乙丙甲丙甲乙所以,每个人都不站在自己原来位置上的排法共有2种.拓展练习排队时要求在每一个男孩后面站一个女孩,同时每一个女孩后面要站一个男孩.至少要几个人才能站成这样的对形?【答案】至少需要2个.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背靠背地站着.有个商店规定:每3个空啤酒瓶可以换1瓶啤酒.小明的爷爷交给小明7个空啤酒瓶,最多可以换回几瓶啤酒来喝?【教学思路】每3个空啤酒瓶可以换回1瓶啤酒,6个空啤酒瓶就可以换回2瓶啤酒.把这2瓶啤酒喝完了,再加上原来剩下的那个啤酒瓶,又凑成了3个空酒瓶,还可以换回1瓶啤酒来喝.这样7个空啤酒瓶就可以换回3瓶啤酒来喝.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车棚里停着自行车和三轮车共4辆,共有9个轮子.你知道车棚里停了几辆自行车吗?【教学思路】一辆自行车和一辆三轮车一共是5个轮子,两辆自行车和两辆三轮车一共就是10个轮子,比9个要多1个轮子,不符合条件.这样推算三辆自行车和一辆三轮车一共正好是9个轮子.列式:2+2+2+3=9(个).有个人去买葱,他问卖主多少钱一斤.卖葱的人说:“1元钱1斤.”买葱的人说:“我想全买了,不过要切开称,从中间切断,葱叶那段每斤2角,葱白那部分每斤8角,你卖不卖?”卖葱的人一想:“8角+2角=1元”正好,他就全卖给了这个人.但后来发现自己陪了好多钱,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教学思路】本来葱是1元钱1斤,而按这个买葱人的买法,1斤葱叶、1斤葱白一共才1元钱,相当于1元钱买了2斤葱,当然卖葱的人赔了.附加题(老师可根据自己的课堂进度灵活处理讲义内容,附加题仅供老师参考使用.)星期四后两天的前三天的后一天的前四天是星期几?【教学思路】应该是星期日.方法一:可以数一数;方法二:想:往前数的天数一共有7天;往后数的天数一共有3天.则实际上从星期四开始往前数4天就是星期日.有一本书,兄弟两人都想买.哥哥缺4元钱,弟弟只缺1角钱.两人决定合要一本,但钱仍然不够.你知道这本书的价格吗?他们各有多少钱?【教学思路】这本书是4元钱,哥哥没有钱,弟弟有3元9角.因为弟弟只缺1角钱,但两人合买一本,钱仍然不够,说明哥哥1角钱都没有.所以哥哥缺4元钱买书,说明书的价钱就是4元.一位顾客要买2元的香烟.他给了5元钱,烟商没有零钱可找,便向其他商人兑换成5张1元的票子.顾客拿着香烟和找回的3元钱走了.一会儿兑钱的商人说那5元钱是假的.烟商只得给他一张真的5元钞票.在这个过程中烟商损失了多少钱和烟?【教学思路】烟商损失了5元现金和价值2元的香烟.练习十四1. 一个小朋友吃1个面包需要6分钟.现在有4个小朋友,按同样的速度,同时吃4个同样的面包,需要几分钟?答案:4个小朋友同时吃4个同样的面包需要6分钟.2.李青和王红一起打乒乓球,王红打了1个小时,李青和王红一共打了几个小时?答案:李青和王红一共打了1个小时.3. 一辆摩托车有2个轮子,一辆小轿车有4个轮子.停车场里停着摩托车和小轿车共5辆,共有16个轮子.你知道车棚里停了几辆摩托车几辆小轿车吗?答案:车棚里停了2辆摩托车3辆小轿车.4.美国有一位老妈妈,她有4个男孩,每个男孩都有一个妹妹,问老妈妈一共有几个儿女?答案:老妈妈一共有5个儿女,4个儿子和1个女儿.5. 蜗牛爬竿.一根竹竿共有16节,一只蜗牛从地上开始往上爬,它白天爬上4节,晚上又滑下来2节.那么,这只蜗牛几天可以爬上竿顶?答案:这只蜗牛7天可以爬上竿顶.6. 园园同学在做两位数加法时,由于粗心,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看作了7,把十位上的8看作了3,结果得到的和是48.正确的和是多少?答案:方法一:81-37=44,48+44=92,正确的和是92.方法二:另一个加数是:48-37=11,和是81+11=92.小敏平时爱观察周围事物,善于动脑筋思考.今天,他在校园里看到蓄水桶上有三个洞,对着洞口的不同距离放着三个盆.他就想:放水时,洞里的水应该分别流入哪个盆呢?他设想了三种答案(见图).小朋友,你判断一下,哪一种是正确的?。

一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训练

一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1一、每种水果都表示-个数,你能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6 = 11, = 12 - = 8 , =+ 12 = 18 , = 20 - = 11 , =二、每个图形代表-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1) △-7=5 o+△=17 (2)☆+☆=12 ☆-△=6△=( ) o=( ) ☆=( ) △=( )(3)△-4=11 o+△=16 (4)☆+☆=20 ☆-△=6 △=( ) o=( ) ☆=( ) △=( )(5)5+o=12 △+o=10 (6) o -☆=5 12-☆=8o=( ) △=( ) o =( ) ☆=( )(7)△+△=18 △=( ) (8)口+口+△+△=14 ☆+ o =13 o =( ) △+△+口=10△+ o =15 ☆=( ) △=( ) 口=( )每个图形代表-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 )△+□=9 ○-△=1 △+△+△=9 △=()□=()○=()( 2 )△ + ○ = 8 ○ + ☆ = 9 △ + ○ + ☆ = 20 △ =( ) ○= ( ) ☆=( )( 3 )你 + 我 = 7 你 + 他 = 8 你 + 我 + 他 = 18 你 = ()我 = ()他 = ()( 4 )○+□=10,□+△=12,○+□+△=15。

○=(),□=(),△=()。

( 5 )△+○=6 △+△+○+○+○=20△=()○=()( 6 )△+△+△+△=28 △=()△+△+□=20 □=()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1)○+○+○=6 ○=()△+△+△=12 △=()(2)△-○=1 △=()△+△-○=9 ○=()△+○-□=10 □=()(3)+ = 7,+= 10,+= 9 =()=()=()(4)已知:☆+☆+☆=6,△+△+△+△=20,则△-☆=( )(5)已知:△+○=14,△-○=2 ,则△=( ) ○=( )(6)已知:▲=●+●+●,▲+●=12,则●=(),▲=()1、已知:△ + ○ = 5,○ + ☆ = 9,△ + ○ + ☆ = 13△ =( ) ○= ( ) ☆=( )2、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