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题解析及满分作文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优秀作文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优秀作文

高三作文备考资料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优秀作文: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1)“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这已经成为新世纪的最大新闻。

身为中国人,无不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

当中国举着“经济”与“政治”的大旗昂首阔步地走在世界前列时,国内的一项调查却表明:有97%的受访民众认为,国民素质的低下与大国形象相去甚远。

为此,我们必须记住: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我想对千千万万的商人们说。

谈及经济与商业,中国人如今可以昂首走在日本前面。

然而,不知可曾记得,二战过后,日本国内掀起了一场运动: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

半个世纪后的今日,日本人身高平均增加了九厘米。

而中国人也喝牛奶,却喝出了三聚氰胺和“大头娃娃”。

在这样的事件中,商人们怎么能昂起头颅骄傲地对外宣称自己的强大?没有了道德的约束,经济崛起怎么会有坚实的基础?所以,我想对商人们说: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我想对千千万万的司机们说。

当有起来越多的人驾驶着进口小汽车行驶于大街小巷时,我们为经济发展的飞快速度而欢呼雀跃。

然而,当陈家酒驾致2死1伤,当李启铭撞死路人后趾高气扬地喊出那句“我爸是李刚”时,谁又能不汗颜?经济高速发展下的新一代,道德何以沦丧到如此地步?当人们驾驶起代表着经济高速发展的高级轿车行驶在宽阔的路面上时,请切记: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我想对所有的中国人说。

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住进了洋房,开起了洋车。

但请不要忘记在必要的时候相互扶持。

记住好人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仍不忘帮助他人;记住长江大学的那些学生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为人;记住好干部经大中,在大地震颤的那一刻,喊出振聋发聩的那句“干部留下,让娃娃们先走”。

他们都道德的巨人,在中国立于世界之林之际,他们撑起了代表中国的一片天空:道德!让我们的道德像我们的经济一样稳步崛起。

让国民道德素质的水平与大国形象相匹配,这样,有一天,中国将作为真正的大国排在第一位!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高考优秀作文:最后一座土坯房(2)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第一篇: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及解析全国Ⅰ卷(河北、河南、山西、广西、西藏):期待成长全国1卷:期待成长。

基本上,这是一个北京中考难度的题目。

与2009年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给他希望、飞向远方也相当接近。

估计文章立意雷同的会相当多,看对“成长”是否有足够个性化的理解了。

我曾经在学而思高二语文课上谈过人生规划问题,要明确,要细致,作文才能得到青睐。

全国Ⅱ卷(贵州、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诚信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

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全国卷:关于代买彩票。

今年的春晚已经呈现出导向来了,这篇作文重要的事情不在于就事论事,而在于呈现每种选择背后的价值观与当下社会形态。

选把500万给别人的不会少,但谈得深或浅还是会有很大的不同的,选这种观点当然最安全,但不是以一种“显然得证”的方式去写。

其实我觉得这个事儿挺简单:号是人家选的,500万当然归人家。

但作为让人垫付的一方,也应该给人家一定的酬谢。

500万对不对半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应该讨论的问题,说到头,给你多少钱,那是人家得主想的事,你要做的就是把钱原封不动给人家送过去,这才是关系到你的事,关系到做人的事。

提示:这个材料作文一个是信息含量大,直接面对现实生活,你替一个彩民垫资中了500万大奖,怎么处理,各种形式,直击人心,在今天这个商品经济的社会里,500万摆在你面前,面对这样的考验,人性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2011年高考作文及评析

2011年高考作文及评析

1 2011年全国卷(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

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 2011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学生们看法不一:靠实力说话;一个国家垄断项目不利于项目的发展;中国应让出几块金牌,但这不符合奥林匹克公平竞赛精神……老师说都有道理,可延伸到社会其他领域,请选择—个角度自拟题目写篇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师生议论起来。

学生甲:中国包揽金牌很高兴,这是靠竞技实力说话的表现。

学生乙:希望外国选手也能成功,我们应该让出一两块金牌,我国长期垄断这个项目不利于其发展。

学生丙:不赞成让出一两块金牌,这样违反公平与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说这些都有道理。

不仅体现在乒乓球上,还体现在社会其他领域。

北京作文35年来首考体育热点:2011年高考今天上午“开战”,高考首科语文开考,今年的作文是根据材料考生自主命题。

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北京首次将体育热点纳入作文考题中,也是距高考时特级名师王大绩做客新浪评2011高考作文题间较近的、时效性较强的作文题。

2011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刘国梁:国球因影响力已成社会话题上午,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刘国梁。

2011年全国卷II高考优秀作文(精选)

2011年全国卷II高考优秀作文(精选)

2011年全国卷II高考优秀作文(精选)第一篇:2011年全国卷II高考优秀作文(精选)2011年全国卷II高考优秀作文:诚信之惑汩汩的小溪汇流成海,那是团结在召唤;累累的果实压弯了枝头,那是谦逊的教导;古往今来,多少贤人先哲则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宣告诚信的魅力。

然而,你诚信了吗?若面对由你垫资支付的500万巨额彩票,你会如何选择呢?是义无反顾、绝对诚信地交给彩民,还是理直气壮要求两家平分,抑或是独吞巨款,逍遥此生?调查之中,后两种选择竟成为主流。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当今社会如此严重的诚信危机呢?在我看来,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和高尚信仰的缺失是罪魁祸首。

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而来,我们所怀念的那个时代就一去不复返了。

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似乎“金钱是万能的”成了绝对真理,每个人为了金钱从早奔波到晚,从青年奔波到老年。

所谓“诚信”,似乎与利益成了反比关系。

若垫资支付的彩票中了5000元,相信很多人会把奖金还给彩民;若中了5万元,这个人数就会大大减少;50万,500万呢?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金钱面前,欲望将诚信压缩,将贪婪放大,从而衍生了可怕的诚信危机。

另一方面,高尚信仰的缺失也对诚信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高尚的信仰如灯塔,可以照亮我们的心,指引前程。

如若没有,就会在漫漫长夜中迷失方向。

诚信作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让我们知道该走向何处。

如今,这盏明灯渐渐暗淡,甚至在有的人心中熄灭,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别人的诚信为自己谋利。

今年52岁的陶彩芬大姐是淮安市一名普通市民,每天清晨她走街串巷,卖豆腐供儿子上大学,维持生计。

一天,她拾到一个装有1700元现金的皮包。

在辗转找到失主后,失主竟说包里本有8100元现金,要求陶大姐赔偿不见了的钱。

这件事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

很多人同陶大姐一样不明白,为啥做了诚信的好事却还沦落到现在这个下场呢?失主这样的行为,不仅会使依旧保有诚信的人们寒心,而且进一步加剧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和优秀例文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和优秀例文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和优秀例文2011年新课标卷高考作文解析和优秀例文【试题回放】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

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解析】这道题沿袭运行了多年的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模式。

两段材料呈现出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趋势。

首段是感性认识,用确凿的数据陈述客观事实——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中国引起了数以万计的媒体的;中国崛起的新闻,在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中名列首位。

次段是理性认识,紧承首段的事实提出问题——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的特点,引发考生理性的思考,开启作文的入口。

命题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现实,追踪热点。

作文以中国崛起为题材,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命题与中国社会的这一重大热点(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热点)相契合,意在引导考生现实,把个人的认知、体验、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前途、命运起来,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

立意明确,题材宽泛。

讴歌祖国的崛起,是这道作文试题的立意指向。

一目了然的立意,使考生可以轻松越过审题关,有效地规避跑题的风险,一般不会王顾左右而言他。

立意明确而单纯,在题材的选取上却又是宽泛的,这是这道作文试题的一大亮点。

试题没有停留在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的特点这一问题的层面上,而是提出了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等六个方面的范围,这既是对写作内容的限定,又是对考生构思作文的提示。

2011年新课标卷高考作文评析

2011年新课标卷高考作文评析

《2011年新课标高考作文》评析鹤壁市外国语中学刘玉可2011年新课标卷(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高考作文题:中国崛起的特点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

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今年河南高考作文采用新课标卷,作文选取“中国崛起的特点”有关材料,出乎大多数高考考生意料之外,但是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训练学生思维,而不是死读书。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就提出:“文章和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年的高考作文符合新课改理念,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高考作文直击时政大事件,并非始于今年。

2008年高考首击大事件,六地高考作文考汶川地震。

这种导向性明确,思路开阔的时政高考作文,至少有两大优点:一、它反映了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关注、熟悉、思考社会、人生和生活,这和传统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思想是一致的。

明代东林书院有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朝“开国儒师”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再到少年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无产阶级先进政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每个中国人置身其中,有目共睹,深有体会。

高考作文以“中国崛起特点”为材料,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2011高考全国1卷(大纲卷)满分作文(5篇)

2011高考全国1卷(大纲卷)满分作文(5篇)

2011高考全国1卷(大纲卷)满分作文(5篇)第一篇:2011高考全国1卷(大纲卷)满分作文2011高考全国1卷(大纲卷)满分作文2011年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目:期待长大天道酬诚信泱泱古国,悠悠华夏。

五千年的历史轨迹,五千年的文化传承。

五千年的风霜雨雪没有将龙的传人的那些优良传统埋没,而是历久弥新,薪尽火传,古人推崇诚信者,今人厚爱诚信者,历史选择诚信者。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仁者,发乎礼,义者,发乎情,止乎心,正乎身。

在儒家看来,行仁施义的先决条件为内心的向善,所谓勤心诚意者也。

心中信守诚信,方能宁静安心,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义者亦应以诚信为本。

义之所存,诚信存之也,读《大学》《中庸》,一字以蔽之,诚也,诚包罗万象,诚信是它的具体体现。

在滚滚而来,浩荡而去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诚信者比比皆是,荆轲于“风萧萧兮易水寒”中作别太子丹,壮士一去,只为报知遇之恩,虽蹈死地亦无怨无悔。

伍子胥逃离楚国,得吴王重用,答应替他报仇,从此伍子胥尽心辅佐,纵然之后受猜忌可仍然不改忠心。

陶朱公荡舟西湖之上,得以“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秘诀便是诚信经商,后世徽商,晋商皆履行了这一原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

诚信在心,将诚信发挥在经商致富中,可以家财万贯;将诚信延伸到安身立命上,可以后世传颂;将诚信拓展到八荒六合,四海之内,则可万民归心,顺天地阴阳、法四季轮回,运之则五岳震荡,百川奔涌,诸侯朝服,天下匡正。

屈原被发行呤泽畔时,叹“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愤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他忠君恋阙,心系国家,屈子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

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之碍,与邻国交好,于内则治民,诚信于民,是以三分天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对百姓有诚信,天下人拥他之王,他便要对万千黎民百姓谋福祉,是以创造了“贞观之治”……凡此种种,皆言诚信为人立身之本,天道酬诚信。

高考作文之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之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满分作文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满分作文【篇一: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题解析及满分作文】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题解析及满分作文【试题回放】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

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解析】这道题沿袭运行了多年的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模式。

两段材料呈现出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趋势。

首段是感性认识,用确凿的数据陈述客观事实——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中国引起了数以万计的媒体的关注;中国崛起的新闻,在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中名列首位。

次段是理性认识,紧承首段的事实提出问题——“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引发考生理性的思考,开启作文的“入口”。

命题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关注现实,追踪热点。

作文以“中国崛起”为题材,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命题与中国社会的这一重大热点(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热点)相契合,意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把个人的认知、体验、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

②立意明确,题材宽泛。

讴歌祖国的崛起,是这道作文试题的立意指向。

一目了然的立意,使考生可以轻松越过审题关,有效地规避跑题的风险,一般不会“王顾左右而言他”。

立意明确而单纯,在题材的选取上却又是宽泛的,这是这道作文试题的一大亮点。

试题没有停留在“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一问题的层面上,而是提出了“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等六个方面的范围,这既是对写作内容的限定,又是对考生构思作文的提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题解析及满分作文
【试题回放】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

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解析】
这道题沿袭运行了多年的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模式。

两段材料呈现出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趋势。

首段是感性认识,用确凿的数据陈述客观事实——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中国引起了数以万计的媒体的关注;中国崛起的新闻,在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中名列首位。

次段是理性认识,紧承首段的事实提出问题——“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引发考生理性的思考,开启作文的“入口”。

命题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关注现实,追踪热点。

作文以“中国崛起”为题材,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命题与中国社会的这一重大热点(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热点)相契合,意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把个人的认知、体验、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

②立意明确,题材宽泛。

讴歌祖国的崛起,是这道作文试题的立意指向。

一目了然的立意,使考生可以轻松越过审题关,有效地规避跑题的风险,一般不会“王顾左右而言他”。

立意明确而单纯,在题材的选取上却又是宽泛的,这是这道作文试题的一大亮点。

试题没有停留在“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一问题的层面上,而是提出了“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等六个方面的范围,这既是对写作内容的限定,又是对考生构思作文的提示。

这样,考生在选材上就有了宽泛的回旋余地,不至于面对笼统的问题而茫然失措,捉襟见肘。

③贴近生活,张扬个性。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真实地反映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

“中国的崛起”是与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试题所涉及的内容,贴近考生生活,为考生所熟悉。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抒写感受,张扬个性,展示才情。

但是,毋庸讳言,这道作文试题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主要有三点:一是时政性太强,语文性太弱;二是理性认知太强,感性认知太弱;三是概念性太强,形象性太弱。

这“三强三弱”,是作文命题的大忌。

这道题不像是一道作文题,倒像是一道政治问答题。

面对这样的试题,要写出血肉丰满、情感真挚、文采斐然的文章,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概念成堆、激情缺失、文字干瘪的作文恐怕比比皆是。

在互联网上,有的网友给它贴上了“假、大、空”的标签,有的则把它列为最难写的作文之一,更有甚者把它打入了最差作文的“冷宫”。

这些批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写作指导】不难想象,面对这道作文题,大多考生就像面对一个庞然大物,不知所措,如同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人贵直,文贵曲”,这是为人、为文之道。

写好这篇作文,不能像回答政治试题那样,直截了当地你问我答,那样就会落入大话连篇的泥淖,无法自拔。

正确的策略是“大题小做”,即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中国崛起”和“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是作文的“文眼”。

用这只“文眼”捕捉“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等六个方面中的任何一点,就可以构思行文。

一般说来,人们对祖国的“经济发展”感受最深,因为人们的生活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从自身的生活状况出发,说起国家的“经济发展”,谁都可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考生当然也是这样,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切身体验,可从自身下笔,写家庭,写家乡的生活巨变;也可以旁观者的视角,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的感受。

但要注意,不要衣食住行,面面俱到,而要聚焦于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方面,集中笔墨,突出重点,写深写透,只求一叶肥厚,不求枝繁叶茂;只求一花独放,不求春色满园。

最后再反过来“小题大做”,扣住题旨,从小事中理性地概括出国家“经济发展”的某一特点。

“小题大做”时要注意,让题旨从小事中自然浮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而不能生搬硬套,故意拔高,无病呻吟。

倘能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运作,化大为小,化空为实,化抽象为形象,然后再以小见大,必定能写出锦绣文章,稳操胜券。

【优秀例文】
最后一座土坯房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

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

春节后,我再没回过家。

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里,回家一趟不容易。

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了两天假,让学生放松一下,以待最后一搏。

同学们归心似箭,周末一放学,顿“作鸟兽散”。

我坐在长途班车上,恨不得汽车飞起来;一下车,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条羊肠路,走五六分钟,就可以看见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

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间老屋里。

三十多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剥蚀得满目疮痍。

这些年,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漂亮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把山村点缀得如同别墅区一般富丽堂皇。

渐渐地,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丑陋无比,有碍观瞻。

我家又是山村的制高点,这样就有点滑稽,成了“鸡立鹤群”。

奇怪的是,父亲是挣钱的好把式,干活不惜力气,又有技术,但父亲就是迟迟不盖新房。

乡亲们说父亲是个守财奴,舍不得花钱。

听到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亲付之一笑,啥话也不说。

我也不理解,早几年负担重,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常看病,现在日子好过了,父亲还是按兵不动,真不知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转过一道弯,奇迹出现了——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楼”,雪白的墙体,蓝色的屋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我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惊喜地往家跑,顾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个野小子。

三月不见,家人亲热得不行,父母弟妹围上来,这个说我胖了,那个说我廋了,这个说我白了,那个说我黑了。

我应付几句,赶紧屋里屋外看新房。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

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崭新如洗;室内装修简洁而美观,地板光可鉴人,天花板上悬挂着华美的灯饰,雍容典雅……母亲一边陪我参观一边说:“你爸早就想盖房了,可盖房子动静大,怕影响你学习,咱上高中图啥呢?不就是图考上大学吗?……你三个月不回家,你爸就趁这个机会动工了,他不让对你说,怕你读书不安心,老想着回家帮忙。


是啊,家里大兴土木,谁都不得安宁。

父亲口齿木讷却心细如发。

我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弥漫到全身,不由得往父亲怀里钻,脑袋在那宽厚的胸口上贴了好久,像在聆听父亲的心跳。

夜晚,我躺在舒适的席梦思床上,浮想联翩。

随着我家新楼的竣工,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成了历史的陈迹。

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我家是亿万中国农民家庭的缩影。

试看今日之中国,像我家这样的农民家庭不知有多少。

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与新时期以前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
想着,想着,我眼前出现了幻觉——
在学校举行的才艺选拔大赛上,我声情并茂地唱了两支歌后,主持人考我一个老气横秋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富强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亿万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哗,台下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点评】选材精当,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通过我家住房的变迁表现当代中国农民生活的巨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这一重大主题;构思颇有特色,结构精致缜密,主要表现在文章前后的照应技巧上,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二者吻合得天衣无缝。

例如,开篇写“三月没回家”,既是高三生活的真实写照,又为后文“土坯房”变成“新楼房”巧埋伏笔;中间部分写父亲“迟迟不盖新房”,是设置悬念,后面母亲陪我参观时说的一番话是揭开谜底,前后有机衔接,不露痕迹。

结尾颇具匠心,让题旨自然浮出水面,把理性的思考化为形象的揭示,生动地诠释了主题,使所供材料的主旨得以彰显。

此外,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也值得称道,运用精彩的语言修饰,精妙的细节描写,精当的遣词造句,勾勒出一幅山村生活质朴清新的图景,使人如在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