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岐江公园》

合集下载

10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要点

10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要点

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分析中山歧江公园是一个现代景观设计的实验,他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的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园址原为粤中造船厂旧址,水面与岐江河相联通。

场内遗留了不少造船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等。

作为工厂,它不足称道。

但几十年间,粤中船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也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中山歧江公园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美。

一种对自然的理解,对作为人及其整体的存在基础和背景的认识。

中山歧江公园设计的特点,可以从设计方法及其所表达的含义等方面来认识。

设计揭示人性与自然之美从方法上,设计曾面临了三个设计思路上的诱惑:第一大诱惑是借用地方古典园林风格,即岭南园林的设计方法,。

优越的临江及含湖环境、丰富的岭南植物以及中山市已有的园艺和工艺技术,加上资金上的保证,为创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典园林创造了条件。

第二大诱惑是设计一个西方古典几何式园林,其理由也相当充分。

首先中山作为一个华侨城市,近百年来,受到南洋建筑风格的影响。

其次,近年来的城市景观建设也特别注重园艺和工艺之美。

第三大诱惑是借用现代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路子,其典型代表是Rchard Hagg 的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和Peter Latz的德国Ruhr钢铁城景观公园论文格式,这两者都强调了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而成为具有引领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作品。

坦诚地讲,这一诱惑是最大的,而且整个设计也贯穿了生态恢复和废旧再利用的思想,其中的许多方法也借鉴到本设计中来了。

歧江公园的个性正是在与以上三种设计思路的不同和相同中体现出来的。

与岭南园林相比,歧江公园彻底抛弃了园无直路、小桥流水和注重园艺及传统的亭台楼阁的传统手法,代之以直线形的便捷步道,遵从两点最近距离,充分提炼和应用工业化的线条和肌理。

中山岐江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终于九十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

特定历史背景下,几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在这里沉淀为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为此,我们保留了那些刻写着真诚和壮美、但是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旧厂房和机器设备,并且用我们的崇敬和珍惜将他们重新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

面对未来美丽的城市,这里的来龙去脉,属于劳动与创造者的人文灵光。

这个项目由当时尚在初创阶段的广州土人承担施工任务。

面对一个经典的设计,技术和质量上的要求已远不是最困难的事了,他们追求的是对精神与内涵的更为丰富的表现。

本着同样的目标,工程与设计人员之间不断相互融合又相互征服,其中的诸多事件,使贯彻土人理念的路程充满历史意义,甚至就象作品本身一样,最终成为土人发展史上永远的经典。

二、岐江公园设计的特点对本设计的特点,需从场地、设计方法及其所表达的含义三个方面来认识1. 场地特点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园址原为粤中造船厂旧址,总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水面与岐江河相联通。

场内遗留了不少造船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等。

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直至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后期。

作为工厂,它不足称道。

但几十年间,粤中船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也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而在当今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高潮中,这种记忆是稍纵即逝的,由于其中所搀杂的极端的现象,甚至就连亲身经历过的人们也会怀疑其真实性,更不用说他们的后代们。

2. 设计方法与形式从方法上,本设计面临了三个设计思路上的诱惑:第一大诱惑:借用地方古典园林风格,即岭南园林的设计方法,这是方案之初许多专家所推介和崇尚的。

优越的临江及含湖环境、丰富的岭南植物以及中山市已有的园艺和工艺技术,加上资金上的保证,为创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典园林创造了条件。

现代景观评价—中山岐江公园

现代景观评价—中山岐江公园

现代景观评价—中山岐江公园介绍中山岐江公园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是一个以绿化景观为主题的城市公园。

公园占地约60余公顷,沿岸长约5公里。

公园整体设计以水为主题,建筑各具特色,布局紧凑,翠绿浓郁,成为中山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本文将对中山岐江公园进行现代景观评价。

历史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都在加紧建设城市公园。

中山市作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寻求完善环境和增加城市文化的方法之一是打造城市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正是中山市政府为了引进更多文化和策划生态城市发展计划的一项重要项目。

设计建筑形态中山岐江公园内有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如梁启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岐江飘仙楼等。

这些建筑采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手法,利用高质量的建材、合理的布局和更人性化的设计,让游客在这里感受到更加美好的城市和生活。

植物景观岐江公园内的植物景观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道路两侧各种类型的植树,绿化花坛,生态水池等设施。

此外,公园中还有很多沿江的湿地。

这些绿化设施都是在更新、优化、改善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建成的,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以及放松的空间。

活动场地在中山岐江公园内有许多适合散步、跑步、骑车、钓鱼、摄影等各类活动的场地。

这些活动区域都采用了非常时尚和现代化的设计,无论你来做什么,都能够有一个愉快、舒适的体验。

现代景观评价中山岐江公园拥有完美的绿化景观,还有多个现代化建筑物。

这些建筑和植物所组成的整体场景美轮美奂,将自然与人工景观完美结合。

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到完美的游览和休息地点。

此外,公园内的配套建筑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各种不同游客的需求,并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度假空间。

中山岐江公园是一个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假期和休息场所,拥有许多现代化的建筑物和绿化景观。

公园整体设计以水为主题,建筑各具特色,环境幽雅,景色秀丽,在中山市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城市公园。

人们能够在这里享受到诸多难忘的时刻,并对此印象深刻。

中山岐江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

五、小结
设计优劣
成功: ①水位变化滨水地段 的栈桥式水际设计; ② 江河防洪过水断面 拓宽采用挖侧渠而留岛的
设计; ③ 废弃产业用地元素 的保留、改造和再利用的
设计。
二、公园设计定位
不足之处: 几点遗憾
① 对场地的废旧因素利用得尚不够充分;
② 对原有丰富的生态环境没能完全保留;
③ 骨骼水塔和中山美术馆因安全原因重建, 失去了环境与建筑再利用的意义;
三、公园规划设计——规划部分
功能类型与布局
红色区域是工业遗产区,大部分关 于原造船厂的景观节点都分布 在这片区域。
黄色区域为休闲娱乐区,这片区域 主要有中山美术馆。
绿色区域是自然生态区,这片区域 的主要功能是让游园者嬉戏、 散步用。
景区、景点分布与内容组成
平地起涌泉,刚性的栅 格铺底,构成儿童嬉戏 的乐园,形式上仍采用 开放式。
LOGO
中山岐江公园
设计定位
歧江公园是一个综合 性城市公园。 以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 色,反映场地历史的能满 足市民休闲、旅游和教育 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 间。
可供人们娱乐的游戏 场所
设计理念
岐江公园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 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 将船坞、骨骼水塔、铁轨、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 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骨骼水塔
水体(岸际)
植物配置
在歧江公园的设计中,很少见到公园里常见的园艺花木, 大量使用了乡土野草,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通过与 机器的对比,成为营造公园历史与工业气氛的主要材料。 生态和环境也是歧江公园的主题之一

中山岐江公园 ppt

中山岐江公园 ppt
一、创建背景 二、设计定位 三、保留、再利用和再生设计 四、运营状况 五、评价
一、创建背景
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城市产业格局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钢 铁、煤炭、机械等重工业和采掘工业让步于服务业,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
中山岐江公园的原场地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厂址。该造船厂作为中山社 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终于90年代后期。几十年间, 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 。
三、保留、再利用和再生设计
1、保留——自然系统和元素(水体、驳岸、榕树); 构筑物(钢结构、水泥框架船坞);机器。
2、改变——增与减设计 (琥珀水塔、烟囱与龙门吊、船坞——加法;骨骼水塔、机 器肢体——减法)
功能规划
红色区域是工业遗产区, 大部分关于原造船厂的景观节 点都分布在这片区域。
黄色区域为休闲娱乐区, 这片区域主要有中山美术馆。
设计时间:1999年6月-2001年10月 建成时间:2001年10月 公园面积:110,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设计委托方:中山市规划局 建设方:中山市共用事业局 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 首席设计师:俞孔坚 主要参与设计人员:庞伟、李健宏、邱钦源 凌世红、胡海波 等 艺术监理:广州土人景观咨询公司 庞伟,黄征征等 景观工程:北京土人景观生态工程公司,广州土人景观咨询公司 本工作得到刘管平、彭建文,刘慧林,何少阳,何华忠等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
改造和再利用:机器与拆除的建材再利用方案
再生设计:红盒子(红色记忆) 盒子是一种形式,试图装下这块场地上,那段时间曾经发生的故事。
一个红色的盒子,含着一潭清水,用它的一
角正对着入口,任两条笔直的道路直插而过,如 锋利的刀剪,无情地将一个完整的盒子剪破。其 中一条路指向“琥珀水塔”,另一条指向“骨骼 水塔”。

岐江公园

岐江公园

• 岐江公园位于中山市区中心地带,东临石岐河(岐 江),西与中山路毗邻,南依中山大桥,北邻富华 酒店,东北方向不远处是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和中山公园,再往北一点就是逸仙湖公园。 •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 建筑3000平方米。岐江公园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 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运用现代 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诠释了一片有故 事的场地,将船坞、骨骼水塔、铁轨、机器、龙门 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来记录了船厂曾 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 历史特色和现代性交融是岐江公园的又一特色。公 园以原有树木、部分厂房等形成骨架,采用原有船 厂的特有元素如铁轨、铁舫、灯塔等进行组织,反 映了历史特色。同时,又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 技术构筑部分小品及雕塑如孤囱长影、裸钢水塔和 杆柱阵列等,形成新与旧的对比、历史与现实的交 织。以公园路网的设计为例,该路网采用若干组放 射性道路组成,既不用中国传统园林的曲线型路网, 又有别于西方园林规整的几何图形,手法新颖,别 树一帜。可见公园在设计上既有新意又具内涵,既 能反映出中山工业化岐江公园中的中山美术馆 • 进程的历史,又具有现代社会的特征,使公园充分 体现了自己独特的个性。
主要景观
• 岐江公园内一些主要的景观、装置和建筑 有琥珀水塔、骨骼水塔、红色记忆、中山 美术馆等。
• 琥珀水塔位于岐江边上的榕树岛上,由一 座有五六十年历史的废旧水塔罩上一个金 属框架的玻璃外壳而成,设计者认为该水 塔如同一个古世纪的昆虫被凝固在琥珀之 中一样,所以命名为琥珀水塔。该水塔顶 部的发光体接受太阳能后将在夜晚发光, 灯光水塔除了构成岐江夜晚的一景之外, 还起了引航的作用。
• 亲水、保护生态是岐江公园的第三个特色。公 园的设计保留了岐江河边原有船厂内的大树, 保护原有的生态,采用绿岛的方式以河内有河 的办法来满足岐江过水断面的要求,既满足了 水利要求,也使公园增加了一景———古榕新 岛。公园还较好地处理了内湖与外河的关系, 将岐江景色引入公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 公园不设围墙,巧妙地运用溪流来界定公园, 使公园与四周融洽和谐地连在一起。亲水是人 的天性,这条水流的设计正是要让人们尽情挥 洒人之天性。

美丽的岐江公园散文范文

美丽的岐江公园散文范文

美丽的岐江公园散文范文相关热词搜索:岐江公园散文游记美丽的岐江公园散文范文三五成群的白鹭,它们在湖边戏水,在草上漫舞,在岸边捕鱼,它们在水里谋生,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有趣幸福而又快乐!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我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西区,是一座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以岐江为主题,以"水、山、林、园'为基调,园内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多样化的景观,是游客休闲娱乐,观赏自然风光和了解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若说它是个公园,倒不如说它是一座船厂,又可称它是一个美丽的仙湖。

我是幸福的中山人,因为我的家就在公园的马路对面。

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们一起到公园里逛一逛。

清风自远方来,遥望北大门的两棵高耸入云的古木棉树,那些高高挂在枝头的花朵,艳美单薄,像是一只只千纸鹤在微风中飞舞。

门口有一小型喷水池,地上铺满了鹅卵石,最美的要数左右两旁荷花形的喷泉龙头了,不住地旋转,一会儿把水花耍得像水晶花,一会儿把水花耍得像敦煌飞天的美女,舞动着轻纱,流光溢彩,看得我们都如痴如醉从北门往西三四里,右边是葱葱郁郁的棕榈树,左边是一大片热情奔放,燃烧似火的凤凰树,树下有机械模型,奇石嶙峋!旁边有一条修船遗留下的轨道直通往南二里船厂旧址,现在是用钢铁设计成的两座船厂框架供游客参观了。

轨道旁、芦苇边、伴汝在此手相牵,路漫行、展笑颜、上空翱翔双飞燕,多少情侣在这儿拍婚纱照,开启幸福、浪漫一生!棕榈树下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

溪底散满大小不一、五彩绚丽的鹅卵石,好看极了,有玛瑙红的、有松青色又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从岸边望去就像一块块令人爱不释手美丽无瑕的宝玉石。

夏天来了,我们经常赤着脚丫在小溪里捕鱼寻宝,玩个不亦乐乎!从西往南至二里,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长满一排排高雅大方的青竹,就像中山人的精神,简单朴实!淡雅如青竹有一种超然脱俗乐观豁达的心态。

行至三里、两旁有异石和机械模型、有木名丹桂、时香气馥郁、团夜月照似飘雪明艳,叶翦如躲在春天白云里的绿。

中山岐江公园的分析PPT课件

中山岐江公园的分析PPT课件
old tree preservation 、 flood contd
场地挑战及对策(3): 保留、再利用和再生设计
保留设计:保留乡土 群落发育良好湖岸
改造与再利用设计:船坞利用
改造和再利用:铁轨
改造和再利用:龙 门吊塔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 1.什么是自然、生态和美? • 2.什么是文化? • 3.什么是设计?
本案例:中山粤中造船厂
公园区位图
场地挑战与对策(1 ):变化的水位与 栈桥式湖岸
低水位
中水位
高水位
场地挑战及对策(2):
古树保护、防洪与挖渠成 岛
Site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产业用地的再利用与生态恢复
-----中山歧江公园案例
(The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Turen Design Institute
普遍的问题:
生锈的弃儿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关于文化与自然的新伦理
改造和再利用:机器与 拆除的建材再利用方案
再生设计:
再生设计与野草之美 Ecological recovery And The beauty of weeds
再生设计:红盒 子(红色记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