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选型
《建筑结构选型》课件

混凝土结构
总结词
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采用混凝土为主要材 料的建筑结构类型,具有较高的抗压和 抗震性能。
VS
详细描述
混凝土结构主要采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承重 材料,通过梁、板、柱等构件组成的空间 结构体系。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在于其抗压 和抗震性能较好,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 地震作用。此外,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较 好,能够长期保持其性能和外观。然而,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周期较长,成本也较高 。
03
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因素
建筑功能需求
总结词
建筑功能需求是影响建筑结构选型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功能需求需要不同的结构 形式以满足其使用要求。
详细描述
建筑的功能需求决定了其内部空间布局和荷载分布,进而影响结构选型。例如, 住宅建筑和商业建筑的功能需求不同,住宅建筑注重居住舒适性,商业建筑注重 空间灵活性和人流疏散,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来满足这些需求。
《建筑结构选型》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建筑结构选型概述 • 常见建筑结构类型 • 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因素 • 建筑结构选型的决策过程 • 建筑结构选型的未来发展
01
建筑结构选型概述
建筑结构选型的定义
建筑结构选型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环境条件等因素,选 择合适的结构形式、材料和构造方式的过程。
建筑结构选型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等方面,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建筑结构选型的重要性
合理的建筑结构选型能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避免因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建筑结构选型还关系到建筑物的经济性,合理的选 型能够降低建筑物的造价和维护成本。
建筑结构选型还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和功能,合理 的选型能够使建筑物更好地满足使用需求,提升其 美观度和舒适度。
建筑结构选型

建筑结构选型一.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是指用砖,石或砌块为块材,用砂浆砌筑的结构。
砌体按照所采用块材的不同,可分为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三大类。
优点:(1)砌体结构材料来源广泛,易于就地取材。
(2)很好的耐火性,较好的耐久性,使用年限长。
(3)砌体特别是砖砌体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
(4)采用砌体结构胶钢混结构可以节约水泥和钢材,并且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技术设备,可以节省木材可以连续施工。
(5)当采用砌块或大型板材做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
承重体系:(1)纵墙传力方案:板—梁—纵墙—基础—地基 (2)横墙传力方案:楼(屋)面板—横墙—基础—地基 (3)纵横墙承重方案:楼(屋)面板—(横墙)或(梁—纵墙)—基础—地基 ( 4)内框架承重方案:楼(屋)面板—梁—(外纵墙—外纵墙基础)或(柱—柱基础)—地基 竖向荷载专递路径:屋面板——屋面大梁——纵墙——基础——地基 水平荷载传递路径:纵墙——基础——地基 `Primary School TanouaIbi 塔诺安伊比小学这所可持续学校位于多根草原上名为塔诺安伊比的村子,其创作来源于传统建筑,并由当地人通过现代砖砌技术打造而成。
但它却不是用烧制的黏土修建而成。
地板,墙以及独具特色的桶形穹隆屋顶是由液压压缩的土块组成。
这些土块都是用建筑工地上的泥土现场制作,因此,该建筑与周围环境完全融为一体。
选择理由:屋顶的雨漏是由当地生产的陶瓷管道组成,雨季时候,这些雨漏就会关闭,而屋顶排水槽里的那些长长的陶瓷管道保证了雨水的迅速排放。
该学校是由液压压缩土块建造而成,属于横墙承重方案,这些砖块并非烧制的,而是用建筑工地上的泥土制作,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制作成本以及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这些砖块的可持续性强,比传统的黏土建筑更能接受暴晒与暴雨的考验,而且,他们所营造出来的室内环境也要凉快的多。
建筑设计启示:该建筑通过另一种砌块形成方式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对于当地材料的运用也使得建筑对当地环境有相当好的融合度。
建筑结构及选型

(2)按支座的形式分类
A. 四边固定 B. 三边固定,一边简支。 C. 两邻固定,两邻边简支。 D. 两对边固定,两对边简支。 E. 一边固定,一边简支,其它两边自由。 F. 两邻边固定,两邻边自由。 G. 一边固定,三边自由。 H. 三边简支,一边自由。
4. 板厚度的确定 板的厚度主要决定于板的跨度,同时要 考虑荷载及支撑情况。具体估算见表1:
1.3.1、悬挑梁的受力特点: 特点1:产生的内力大,变形大。 特点2:存在倾覆的可能。
1.3.2、结构的抗倾覆验算及措施: 1)抗倾覆验算: N·e /P·d≥1.5 2)措施: (1)拉力平衡 (2)压力平衡 (3)用压力支撑平衡
(4)用支撑和拉力相结合平衡 (5)用基础平衡 (6)用自重平衡
直线桁架 折线桁架
B. 拱(轴心受压)
两端周定拱
两端铰支拱
三铰拱
C. 悬索:主要承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
D. 薄壳结构:轴向受力
(2)合理调整结构弯矩峰值,使结构受力合理。
二、合理的选用结构材料
(1)充分利用结构材料的长处
(2)提倡结构形的优选组合
(3)采用轻质较强的结构材料
三、要充分考虑建筑功能要求(住宅、商业、教育、体育、宗教、宫殿) 四、 要控制合理的造价
2. 排架结构的类型 柱头与屋架铰接,柱脚与基础刚接 根据生产工艺与使用要求,排架可做成单跨和多跨,亦可做成等高、 不等高和锯齿形等 跨度可达30m,高度可达30m以上,吊车吨位可达150t以上
3. 排架结构的组成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通常由屋面板、屋架、吊车梁、排架柱、抗风柱、基础梁、 基础等构件组成。 •上述构件分别组成屋盖结构、横向平面排架、纵向连系体系、围护结构等 •(1)屋架结构:分为有檩体系与无檩体系,有檩体系由小型屋面板、檩条、 屋架及屋盖支撑组成,无檩体系由大型屋面板、屋架及屋盖支撑组成,前者用 于小型厂房,后者用于大、中型厂房。
建筑结构选型案例分析报告

建筑结构选型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二、案例简介该建筑项目为一座高层办公楼,总高度为300米,共有80层。
建筑师要求在满足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重量和成本。
三、结构选型概述1.钢结构: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满足建筑师的需求。
但是钢结构对于地震和火灾的抵抗能力较差,且需要更多的维护和保养。
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地震和火灾抵抗能力,且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周期较长,对基础要求较高。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重量轻、耐久性好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自重分担能力。
然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和施工要求。
四、结构选型决策分析在该案例中,由于建筑高度较高,地震和火灾的抵抗能力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钢结构相对来说不是理想的选型,而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更适合该项目。
考虑到施工周期和成本的因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比较适合该项目。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减轻了自重负荷,并提高了地震和火灾抵抗能力。
虽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技术要求较高,但可以通过雇佣有经验的建筑公司和施工人员来解决。
五、结构选型实施1.技术要求:雇佣有经验的建筑公司和施工人员,确保结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施工期限:根据施工周期和预算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进行合理的进度安排。
3.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强调材料的选取和施工工艺的控制。
4.结构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结构的实时监测和评估,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六、结论通过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结构选型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成本。
2.在结构选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地震和火灾的抵抗能力、施工周期和成本等因素。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该项目中是较为理想的选型,具有重量轻、耐久性好和良好的抗震性能。
4.在实施结构选型时,需要注重技术要求、施工期限、质量控制和结构监测,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建筑结构选型(ppt 85页)

讨论 结构选型-结构设计
“鸟巢”方案展现了一个新颖、独特、庞大的异型钢结构建筑物, 该方案预计消耗8万吨各类钢材,最长的一条钢梁达300米,平 均钢梁长度将在50至180米之间,巨型体育场的形象完美纯真, 外观即结构,犹如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
70年代末,文化部曾重提兴建国家大剧院之事,仍 未实现。
1990年,文化部再次提出在原址上兴建国家大剧院 ,并成立了筹建办公室。
1997年10月,中央决定在人民大会堂西侧空地尽快 兴建国家大剧院。
1998年1月8日,中央决定成立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 小组和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确定建设规模12万 平方米,建设内容为4个剧场,建筑设计方案采取邀 请方式为主进行国际招标,用4年左右时间建成。估 算,国家大剧院约需投资25.5亿元,外汇额度1亿美 元,其来源将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
直径110m 用钢量46.8kg/m2
锥体网架
•四角锥
棋盘形四 角锥
倒四角锥 正四角锥
正放四角锥 斜放四角锥
•三角锥
跳格三角锥
•六角锥
节点复杂,一般不采用
第五节 平面网架受力分析
第六节 网架杆件与节点
杆件可用
钢管(受力合理,节省钢材) 角钢(在小跨度简单型式使 用)
网架的结点
角钢杆件多用钢板连接,焊接或螺栓连接 钢管杆件连接宜采用钢球连接(构造简单,连接 方便,用钢量少,美观)
第三节 网架的结构形式
两向正交正放网架
适合接近正方 形建筑平面 (空间作用)
几何可变(斜 向支撑)
适宜中等跨度 30~60m
两向正交斜放网架
北京国际俱乐部网球馆采用的网架结构型式
三向交叉网架
结构空间刚度好 构件内力均匀 节点连接复杂
建筑结构选型高层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选型高层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的选型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选择适合的结构类型,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高层建筑最常见的结构类型之一、其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柱、梁和楼板组成,具有高强度、刚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以分为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等不同的变种。
根据具体的建筑设计要求和地震设计要求,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钢结构:钢结构是另一种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类型。
相比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变形小等优点。
钢结构可以采用梁柱框架结构、桁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等形式。
在大跨度和复杂形状的高层建筑中,常常选择钢结构。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构件内引入预应力拉索或钢束,在无外力作用下使混凝土构件受到的预压力,从而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的结构类型。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分为预应力混凝土梁柱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框体结构等。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4.综合结构:综合结构是多种结构形式组合而成的一种建筑结构类型。
常见的综合结构形式包括筒体-框架结构、筒体-钢结构和筒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综合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构件组合和分布,提供更多的设计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功能和形态要求。
在选择高层建筑结构类型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抗震性能:高层建筑特别需要考虑抗震性能,选用能够满足地震设计要求的结构类型。
2.经济性:高层建筑结构对建筑成本有很大影响,需要选用经济性较好的结构类型。
3.施工性:结构类型要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能够适应现场施工的要求。
4.可持续性:结构类型要注重节能和环保,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5.功能性:结构类型要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如大跨度空间、开放式设计等。
建筑结构选型

建筑结构选型在建筑设计中,结构选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结构选型的一般原则,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提供一些建议。
结构选型的一般原则包括:1.确定使用功能和荷载:首先需要明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所承受的荷载,包括自重、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这些荷载将直接影响结构的设计和选型。
2.考虑建筑功能和形式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形式特点,例如住宅、办公楼、工业厂房、桥梁等。
结构选型应根据建筑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3.对当地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也将对结构选型产生影响。
例如,寒冷地区需要考虑隔热保温,台风多发地区需要考虑抗风能力等。
4.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施工难度:结构选型应在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施工难度。
选择经济性较好、施工难度较低的结构类型,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和工期。
接下来,将对不同类型的建筑提供一些建议:1.住宅建筑:对于多层住宅建筑,常见的结构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和预制混凝土结构。
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经济性和施工难度上具有优势,适用于多层住宅建筑。
而对于高层住宅建筑,钢结构和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是较常见的选型。
2.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多数采用钢结构,因其具有灵活性、耐用性和施工速度快的特点。
钢结构可以实现大跨度的设计,能够满足商业建筑中大空间的需求。
3.工业厂房:工业厂房一般采用钢结构,因为钢结构具有轻便、抗震、耐候和易于拆改等特点。
此外,工业厂房还需要特别考虑生产线和设备布置的需求,因此应在结构选型时充分考虑工艺流程和设备分布。
4.桥梁工程:桥梁工程通常采用钢桥和钢-混凝土组合桥结构。
钢桥适用于大跨度、简支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钢-混凝土组合桥结构则可以充分发挥钢桥和混凝土桥的优势,同时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总之,结构选型在建筑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
选型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如何做建筑结构选型方案设计

建筑结构选型方案设计一、引言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对于保障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选型方案设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如建筑的功能、形式、用途等。
本文将以某一建筑项目为例,对其建筑结构选型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一座多功能商业综合体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包括商业中心、办公楼和停车设施。
建筑形式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约50米,设计地震烈度等级为8度。
三、结构类型选择1.框架结构考虑到建筑高度较大,地震烈度较高,选择框架结构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适合于高层建筑,能够有效抵抗水平力,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钢结构由于建筑形式为商业综合体,需要大跨度的空间,因此选择钢结构作为建筑主体结构是较为合适的。
钢结构具有自重轻、施工速度快的优点,适合于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满足建筑的美观和实用需求。
3.混凝土结构考虑到建筑多功能性,使用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的次要结构是必要的。
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久性,适合于承担大型建筑的荷载,维护方便,能够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四、结构设计方案1. 框架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置主梁、剪力墙及框架柱,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
在设计中,采用了双向受力的设计原理,考虑到结构在水平方向和竖向的承载能力,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2. 钢结构设计主要采用钢梁、钢柱和桁架等构件,形成大跨度的空间结构。
在设计中,强化了节点的设计,采用焊接和螺栓连接结构,保证结构的刚性和稳定性。
3. 混凝土结构设计作为次要结构,主要采用混凝土墙、楼板等构件,在设计中考虑到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特性,采用加固筋和预应力设计,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五、结构连接方式设计1.焊接连接钢结构中主要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焊接点采用对接焊接和角焊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选型
课程论文
摘要:简要的说明了现代建筑广泛应用的七种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筒体结构框筒结构以及框支结构的主要构成方式,主要的力学作用,优缺点以及在建筑中的应用。
而后说明了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结构、力学分析、空间分析
引言:
经过了一个学期对建筑结构选型的学习,我们初步的了解了隐藏于建筑物外表之下,构成建筑空间、承载建筑荷载,使建筑物得以安全使用的骨架。
对于建筑系学生而言,基础的建筑结构知识是做好建筑设计的前提。
正文:
1、建筑结构分析
建筑结构的分类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和筒体结构。
1.1、框架结构:由框架梁、柱、楼板等主要构件组成。
它的特点是柱网布置灵活,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
延性很好。
横向侧移刚度较小。
所以适用于需要大空间的、层数不太多、房屋的高度不太高的建筑物,例如商场、车站、展览馆、停车库、宾馆的门厅、餐厅等。
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
框架应该纵横双向布置,从而形成双向抗侧力的体系。
高层建筑不宜采用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的特征为剪切型。
框架结构的优点:
(1)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
(2)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
(3)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
(4)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框架结构的缺点:
(1)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
(2)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
(3)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
1.2、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搞震墙,其主要作用是在房屋建筑中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分为平面剪力墙和立体剪力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和现浇钢筋混凝土筑成。
剪力墙结构由于承受竖向力、水平力的能力均较大,横向刚度大,因此可以建造比框架结构更高、更多层数的建筑。
但是只能以小房间为主的房屋,如住宅、宾馆、单身宿舍。
而宾馆中需要大空间的门厅.餐厅、商场等往往设置在另外的建筑单元中。
一般适用于30m高度范围内,10~20层的建筑。
剪力墙的优点:
(1)整体性好;
(2)侧向刚度大,水平力作用下侧移小;
(3)由于没有梁、柱等外露与凸出,便于房间内部布置。
剪力墙的缺点:
(1)不能提供大空间房屋;
(2)结构延性较差。
1.3、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也称框剪结构,从字面上讲就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
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受力形式,框架与剪力墙的相互作用力使整个框架剪力墙结构更加的稳固。
框架-剪力墙优点:
(1)框架结构建筑布置比较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但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较差,而剪力墙结构则相反。
(2)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使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3)在框架的某些柱间布置剪力墙,从而形成承载能力较大、建筑布置又较灵活的结构体系。
在这种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是协同工作的,框架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
1.4、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
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
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写字楼建筑。
主要抗侧力,四周的剪力墙围成竖向薄壁筒和柱框架组成竖向箱形截面的框筒,形成整体,整体作用抗荷。
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由一个或数个筒体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而形成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它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
筒体结构的优点:
(1)主要抗侧力,四周的剪力墙围成竖向薄壁筒和柱框架组成竖向箱形截面的框筒,形成整体,整体作用抗荷。
(2)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由一个或数个筒体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而形成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它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
筒体结构的缺点:结构负载,框架较重,成本高。
1.5、框架—筒体结构:
把剪力墙布置成筒体,围成的竖向箱形截面的薄壁筒和密柱框架组成的竖向箱形截面,可称为框架-筒体结构体系。
具有较高的抗侧移刚度,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
整体建筑主要由几大框筒承担重量,单元内的墙体不起承重作用,真正的活性建筑,墙体可以随意改变,甚至整层都可以随意间隔。
这是现在最先进的结构。
框架-筒体结构的筒体一般位于建筑物中央(也可见到位于一侧的),其框架一般位于筒体四周。
框架-筒体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类似,但因为筒体的存在,其刚度、强度、抗扭性能都增强了,故可以建造高达30~40层的建筑。
框架-筒体结构的剪力墙设置很集中,建筑平面布置可较为灵活,适用于公共建筑、办公楼和商业建筑等。
1.6、框筒结构:
框筒结构如上所述,是框架式筒体的简称,是“纯筒体”的一种结构类型。
框筒结构中如果因受力要求而在筒体内设置了柱子时,有时把它也称为外筒内框架结构。
而框架—筒体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点以及协同工作原理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类似,属于一种“两者皆有”的结构类型,也有把它称为内筒外框架结构。
1.7、框支结构:
框支结构是指结构中较多的竖向抗侧力构件(如混凝土墙、柱等),因为建筑方面的要求,不能落地,或者在竖向不连续,这就需要通过转换构件来把竖向力转换为水平力并向下传递。
转换构件较多的是采用转换梁,上部的柱、墙直接落于转换梁上,从而形成底部的大空间。
这种结构就是框支结构,这种梁就是框支梁。
框支梁两端支撑于下部的柱上,下部的柱就叫框支柱。
2、结构与设计
2.1结构与建筑设计
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建筑结构选型就是设计的模板,然而建筑结构是针对于设计而言的。
托马斯·史密特认为“基本上每个建筑都归属于三种组成方式:1圬工结构2板块结构3框架结构。
其中也有混合运用方式,但三种结构的基本特征在其中被明确的表达出来。
”同时,托马斯也认为,建筑结构也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思路,建筑构思可以从很微小的事情开始,这是通常被忽略的。
比如梁的布置。
一块木案或胶合板的最大跨度是一米,梯形钢板和混凝土板在中间没有支撑时的跨度是三到四米,由此产生了梁的间距。
梁架和屋架系统的跨度取决于铺在上面的材料,屋架的跨度和方式是由空间的使用决定的,屋架的间距是由顶盖或屋面材料决定的。
这里,只有一个维度还可自由选择,就是屋架的总数,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
因屋架总数可选择,因此称这种结构为定向结构。
定向结构例子是吕奇·斯诺兹设计的在贝林佐纳的法比茨办公楼。
办公楼是由长方形、定向的结构的两翼组成,两翼的结构围合内庭院,中间部分还布置交通和附属用房。
因楼板是混凝土板,因此,柱子的间距是三米。
2.2结构与古镇
古建筑的结构是很传统的木结构、梁架结构,属于框架结构体系。
古建筑的精致细腻、坚固耐用的结构形式就是古建筑的特点所在,这种传统的结构工艺是应该被永恒传承下去的,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古建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
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
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虽然一些古代建筑离现在很遥远,但其中的文化依然值得学习借鉴,作为
是炎黄子孙,建筑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要发展现代建筑,更要吸收古建筑中的营养,走出中国特色建筑之路,让中国古建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参考文献: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德)托马斯·史密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