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之图解完整版

合集下载

局域网管理——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第3章 Cisco路由器广域网连接配置.ppt

局域网管理——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第3章 Cisco路由器广域网连接配置.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广域网连接配置
4. PPP的基本配置命令 PPP的基本配置命令如下: encapsulation ppp命令是接口配置命令,它指定一个广域网口的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广域网基础知识
3.1.3 网络连接的类型
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将多个局域网互联起来,下面列举几个主要的应用 场合。
(1)延长局域网的网络长度。 (2)高网络效率和网络性能。 (3)建立一个完整的校园网或企业网。 (4)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5)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系统。 (7)用户线交换功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广域网基础知识
2. 公共分组交换数据网X.25 X.25是一个典型的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公用网,它包含物理层、数据链
路层和分组层(网络层)3层的协议,提供呼叫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 服务。 X.25分组交换网主要由分组交换机、用户接入设备和传输线路组成。 3. DDN DDN的优点主要有:DDN专线速率为64Kb/s~2.048Mb/s,它传输 质量高、时延小,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速率稳定不变,误码率极低; 安全路由器可过滤大部分非法访问,用户也可设置防火墙,提高安全 性;网络整体接入,使局域网用户可共享互联网资源;专线用户可免 费得到多个Internet合法IP地址及免费子域名;信息发布,用户可建 立自己的Web站点,向全世界发布信息;用户可构筑自己的Intranet, 建立自己的E-mail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等。
第3章 Cisco路由器广域网连接配置
3.1 广域网基础知识 3.2 广域网连接配置 3.3 VPN技术
3.1 广域网基础知识
3.1.1 广域网概述

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结合(共44张PPT)

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结合(共44张PPT)

第十四页,共四十四页。
工作组2
若工作组需要访问位于数据中心的集中式主干 设备,则需要给交换机增加另外的高速组件。 由于在主干域数据中心,高速技术为第一大 影响(yǐngxiǎng)因素,工作组交换机必须能够提供 这些技术,以向用户提供平稳的迁移路径, 使用户能够伸缩并扩充自己的网络。
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
随着工作组内用户的增多及广播域的增大,最终必然会引 起对下列问题的关注:
❖ 网络性能
❖ 问题隔离
❖ 广播辐射效应对终端站点CPU性能的影响 ❖ 网络安全性
安装路由器可以避免(bìmiǎn)这些潜在的问题。通常有100— 200个用户的交换式工作组内的广播流量并不是一个严 重的问题。对于较大型的工作组,主要的风险因素为安 全性和处理广播风暴的成本。
至于在工作组内提供(tígōng)原始带宽的情况,采 用交换机明显优越于路由器。相对于路由器, 交换机有以下3个优点:
1、交换机成本低。交换机提供的高性能的每 端口传播要比路由器低很多。随着网络管理 者为了将其网络更好的分段而购买的网络互 联设备的不断增多,成本便称为一个重要的 因素。
第十六页,共四十四页。
用路由器和交换机将各个独立的VLAN连接起来 能以更灵活的方式将网络分成几个广播域 VLAN,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下,允许在交互式 环境中产生虚拟广播域,而与物理基础部件无 关。在VLAN中,网络管理员可以定义基于各 独立工作站的逻辑分组而不是基于网络的物理 网络连接。在VLAN的各成员(chéngyuán)中,VLAN 内的流量以线路的速率交换。路由器在各个不 同的VLAN之间转发流量。
❖ 在集中式主干(zhǔgàn)环境中,大量数据通过一 个位于中心的高性能主干(zhǔgàn)设备的背板传 输。完成集中式主干(zhǔgàn)功能的设备可以是 交换机或路由器。

华为S交换机(二层)与AR路由器对接上网示例(PPPoE拨号+静态IP双链路负载分担)

华为S交换机(二层)与AR路由器对接上网示例(PPPoE拨号+静态IP双链路负载分担)

S交换机(二层)与AR路由器对接上网示例(PPPoE拨号+静态IP双链路负载分担)组网需求如下图所示,接入交换机是二层交换机,AR的LAN口FE1连接接入交换机。

PC1和PC2分别属于VLAN 2和VLAN 3,通过接入交换机接入AR,AR作为PC1和PC2的网关。

实现通过PPPoE拨号和静态IP双上行接入Internet,链路1和链路2的出口路由采用等价默认路由进行负载分担。

内网VLAN 2的网段为192.168.2.0/24,VLAN 3的网段为192.168.3.0/24。

运营商1分配的PPPoE用户名为user1,密码为huawei123。

运营商2分配的接口IP为200.200.1.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网关IP为200.200.1.1。

配置思路•配置接入交换机,基于接口划分VLAN,实现二层互通。

•配置AR,基于接口划分VLAN,对VLANIF接口配置IP并启用DHCP功能,实现三层互通并为用户自动分配IP。

•配置AR的上网功能。

操作步骤一、配置接入交换机<JR> system-view //先从用户视图切换到系统视图再进行配置[JR] vlan batch 2 3 //创建VLAN 2和VLAN 3[JR]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JR-Gigabit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access //将与PC相连接口的类型设置为access[JR-GigabitEthernet0/0/1] port default vlan 2 //将接口划分到VLAN 2[JR-GigabitEthernet0/0/1] quit[JR]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JR-GigabitEthernet0/0/2] port link-type access[JR-GigabitEthernet0/0/2] port default vlan 3 //将接口划分到VLAN 3[JR-GigabitEthernet0/0/2] quit[JR]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4[JR-GigabitEthernet0/0/24] port link-type trunk //将与AR相连接口的类型设置为trunk[JR-GigabitEthernet0/0/24]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 3 //透传VLAN 2和VLAN 3[JR-GigabitEthernet0/0/24] return二、配置AR1. LAN侧配置(适用于带以太LAN口的AR)(1)为LAN口划分VLAN<AR> system-view //先从用户视图切换到系统视图再进行配置[AR] vlan batch 2 3 //创建VLAN 2和VLAN 3[AR] interface ethernet 0/0/1[AR-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trunk //将与接入交换机相连接口的类型设置为trunk[AR-Ethernet0/0/1]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 3 //透传VLAN 2和VLAN 3[AR-Ethernet0/0/1] quit(2)配置VLANIF接口和DHCP服务器[AR] dhcp enable //打开DHCP总开关[AR] interface vlanif 2 //创建VLANIF2接口[AR-Vlanif2]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配置IP地址,此IP地址是VLAN 2用户的网关地址[AR-Vlanif2] dhcp select interface//启用接口地址池方式的DHCP服务器功能[AR-Vlanif2] dhcp server dns-list 114.114.114.114 //配置DNS服务器为公共的DNS(114.114.114.114)[AR-Vlanif2] quit[AR] interface vlanif 3 //创建VLANIF3接口[AR-Vlanif3] 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配置IP地址,此IP地址是VLAN 3用户的网关地址[AR-Vlanif3] dhcp select interface[AR-Vlanif3] dhcp server dns-lis t 114.114.114.114[AR-Vlanif3] quit2. WAN侧配置(1)配置PPPoE拨号接口[AR] interface dialer 1//创建并进入Dialer 接口[AR-Dialer1] dialer user abc //使能共享DCC功能[AR-Dialer1] dialer bundle 1[AR-Dialer1] dialer number 1 autodial //配置拨号失败时将dialer接口状态转换为Down说明:为匹配服务器端配置的CHAP或PAP两种不同认证方式,下面同时配置CHAP和PAP两种认证方式的用户名和密码[AR-Dialer1] ppp chap user user1//配置CHAP认证方式的用户名[AR-Dialer1] ppp chap password cipher huawei123//配置CHAP认证方式的密码[AR-Dialer1] ppp pap local-user user1 password cipher huawei123//配置PAP认证方式的用户名和密码[AR-Dialer1] tcp adjust-mss 1200 //配置接口的TCP 最大报文段长度为1200字节[AR-Dialer1] ip address ppp-negotiate[AR-Dialer1] ppp ipcp dns admit-any[AR-Dialer1] quit[AR]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进入WAN口(GE1)建立PPPoE会话[AR-GigabitEthernet0/0/1]pppoe-client dial-bundle-number1//dial-bundle-number编号需要和dialer bundle编号一致[AR-GigabitEthernet0/0/1] quit(2)配置静态IP接口[AR]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对GE0口配置运营商2分配的IP和子网掩码[AR-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200.200.1.2 255.255.255.248[AR-GigabitEthernet0/0/0] quit(3)配置等价默认路由(基于源IP地址进行负载分担)[AR]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dialer 1[AR]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200.200.1.1 //配置运营商2分配的网关IP[AR] ip load-balance hash src-ip(4)配置NAT功能[AR] acl number 3000[AR-acl-adv-3000] rule permit ip[AR-acl-adv-3000] quit[AR] interface dialer 1[AR-Dialer1] nat outbound 3000 //拨号接口启用NAT 功能[AR-Dialer1] quit[AR]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AR-GigabitEthernet0/0/0] nat outbound 3000 //静态IP接口启用NAT功能[AR-GigabitEthernet0/0/0] return。

《交换机和路由器》PPT课件

《交换机和路由器》PPT课件

6.2.2 IP数据报的格式
一个IP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的前一部分长度是 固定的20个字节,后一部分的长度则是可变长度。首部各字段: 版本:占4 bit,指IP协议的版本。通信双方使用的IP协议的版本 必须一致。目前使用的IP协议版本为4 (IP version 4)。 首部长度:占4 bit,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15个单位(一个单位为4 字节),因此IP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60字节。当IP分组的首部长度 不是4字节的整数倍时,必须利用最后一个填充字段加以填充。最常 用的首部长度就是20字节。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6.2.1 IP地址及其转换
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 是唯一的32 bit的标识符。IP地址由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 ICANN进行统一分配。
已有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网卡地址,MAC地址)作为最底层通信 地址,为何还要IP地址:
0001 1001 (25)
0001 0000 (16) 1110 0000 (224) 000
0 0000
0011 0011 (51) 0000 0000 (0)
0011 0011 (51)
主机号的前八位组的头3比特用于子网号,后面13比特为主机号。 这样可配置8个子网,子网号分别为 :
00000000(0),00100000(32),01000000(64),01100000(96) 10000000(128),10100000(156),11000000(192),11100000(224) 第三个八位组头三位变化产生的8种组合,
④ 最重要的是:IP地址实际上是一种组织网络的方式,与物理地址 的作用(区别不同的硬件设备)完全无关。

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之图解完整版

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之图解完整版

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之图解完整版1.概述在计算机网络中,交换机和路由器是两种常见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局域网内部的通信和连接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组网。

2.交换机2.1 交换机的定义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局域网内部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它可以根据MAC地质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2.2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通过学习和建立MAC地质表来实现数据的转发及目的地的查找。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查找目的MAC地质,并将数据包转发到对应的端口。

2.3 交换机的类型- 传统交换机:只能工作在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 三层交换机:除了具备二层交换机的功能外,还能实现路由功能,工作在网络层。

- 无线交换机:用于无线局域网,支持无线设备的接入。

3.路由器3.1 路由器的定义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并根据IP地质来转发数据包。

它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和数据的传输。

3.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通过学习和建立路由表来实现数据的转发和选择最佳路径。

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根据目的IP地质查询路由表,并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路由器或目的地。

3.3 路由器的类型- 企业路由器:常见于企业网络,支持多种功能和接口。

- SOHO路由器:常见于家庭网络,功能简单,价格便宜。

- 核心路由器:用于大型网络的核心部分,带宽大,性能高。

4.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4.1 组网的基本原则- 分层结构: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

- 性能匹配:根据网络的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交换机和路由器。

- 网络拓扑:采用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形、树型等。

4.2 组网示意图(在此插入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的图示)5.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附件名称和说明)6.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法律名词及相应的注释)7.结束语本文详细介绍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提供了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的示意图。

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实例图解

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实例图解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实例(图解)目的:学会使用三层交换与路由器让处于不同网段的网络相互通信实验步骤:一:二层交换机的配置:在三个二层交换机上分别划出两VLAN,并将二层交换机上与三层交换或路由器上的接线设置为trunk接口二:三层交换机的配置:1:首先在三层交换上划出两个VLAN,并进入VLAN为其配置IP,此IP将作为与他相连PC的网关。

2:将与二层交换机相连的线同样设置为trunk接线,并将三层交换与路由器连接的线设置为路由接口(noswitchsport)3:将路由器和下面的交换机进行单臂路由的配置实验最终结果:拓扑图下各个PC均能相互通信交换机的配置命令:SW0:Switch>Switch>enSwitch#confConfiguringfromterminal,memory,ornetwork[terminal]?Enterconfigurationcommands,Z.Switch(config)#vlan2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f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2Switch(config-if)#noshutSwitch(config-if)#intf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LINEPROTO-5-UPDOWN:LineprotocolonInterfaceFastEthernet0/3,changedstatetodown %LINEPROTO-5-UPDOWN:LineprotocolonInterfaceFastEthernet0/3,changedstatetoup 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SW1:Switch>enSwitch#confConfiguringfromterminal,memory,ornetwork[terminal]? Enterconfigurationcommands,Z.Switch(config)#intf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2%Switch(config-if)#noshut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f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LINEPROTO-5-UPDOWN:LineprotocolonInterfaceFastEthernet0/3,changedstatetodown %LINEPROTO-5-UPDOWN:LineprotocolonInterfaceFastEthernet0/3,changedstatetoup Switch(config-if)#SW2:Switch>enSwitch#confConfiguringfromterminal,memory,ornetwork[terminal]? Enterconfigurationcommands,Z.Switch(config)#intf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2%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f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Switch(config-if)#三层交换的配置命令:Switch>enSwitch#confConfiguringfromterminal,memory,ornetwork[terminal]? Enterconfigurationcommands,Z.Switch(config)#int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LINEPROTO-5-UPDOWN:LineprotocolonInterfaceFastEthernet0/2,changedstatetodown 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f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vlan2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vlan1Switch(config-if)#noshut%LINK-5-CHANGED:InterfaceVlan1,changedstatetoup%LINEPROTO-5-UPDOWN:LineprotocolonInterfaceVlan1,changedstatetoupSwitch(config-if)#ipaddressvlan2%LINK-5-CHANGED:InterfaceVlan2,changedstatetoup%LINEPROTO-5-UPDOWN:LineprotocolonInterfaceVlan2,changedstatetoupSwitch(config-if)#ipadd Switch(config-if)#ipaddressInterfaceFastEthernet0/3,changedstatetoup%LINEPROTO-5-UPDOWN:LineprotocolonInterfaceFastEthernet0/3,changedstatetoup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f0/3Switch(config-if)#noswitchport%LINEPROTO-5-UPDOWN:LineprotocolonInterfaceFastEthernet0/3,changedstatetodown%LINEPROTO-5-UPDOWN:LineprotocolonInterfaceFastEthernet0/3,changedstatetoupSwitch(config-if)# Switch(config-if)#ipaddressshut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prouting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proute路由器的配置:Router>enRouter#confConfiguringfromterminal,memory,ornetwork[terminal]?Enterconfigurationcommands,Z.Router(config)#intf0/0Router(config-if)#noshut%LINK-5-CHANGED:InterfaceFastEthernet0/0,changedstatetoup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f0/1Router(config-if)#noshut%LINK-5-CHANGED:InterfaceFastEthernet0/1,changedstatetoup%LINEPROTO-5-UPDOWN:LineprotocolonInterfaceFastEthernet0/1,changedstatetoup 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f0/0Router(config-if)#noshut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f0/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dot1Q1Router(config-subif)#ipaddressf0/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dot1Q2Router(config-subif)#ipaddRouter(config-subif)#ipaddressrouteConfiguredfromconsolebyconsoleRouter#confConfiguringfromterminal,memory,ornetwork[terminal]? Enterconfigurationcommands,Z.Router(config)#intf0/1Router(config-if)#ipaddRouter(config-if)#ipaddress。

交换机与路由设备的基本连接与使用

交换机与路由设备的基本连接与使用

一、交换机与路由设备的基本连接与使用1.设备的物理连接1)网络实验室的布局如图1.1所示。

其中的数字表示区域号和座位号,如“1-3”表示1区座位3,实验过程中学生须按指定座位就坐完成实验。

图 1.1 网络实验室布局2)每个区域的实景图如图1.2所示。

图 1.2 区域布局实景图3)每个机柜的内部连接拓扑图如图1.3所示。

图 1.3 各机柜内部连接拓扑图4)每个机柜内的配线架端口使用情况如图1.4所示。

图 1.4 各机柜内24口配线架连接情况图5)每个机柜内的设备实景图如图1.5所示。

图 1.5 机柜内各设备功能标注6)各设备物理接口功能说明如图1.6、1.7所示。

图 1.6 交换机S3600-28TP-EL接口说明图 1.7 路由器MSR20-10E接口说明(背面)7)本实验室总体拓扑图如图1.8所示。

图 1.8 实验室总体拓扑图8)由于不同实验对于不同设备的物理连接各不相同,因此可能需要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当前的网络连接关系,具体情况应根据指导老师的说明操作,请勿随意连接无关端口,以免损坏设备和线路。

2.如何对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进行设置2.1通过设备的Console端口进行设置1)通过Console口进行本地登录是登录设备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配置通过其他方式登录设备的基础。

如图1.9所示。

图1.9 通过Console 口登录设备示意图2)由于设备一端的Console口与以太网端口都是RJ45类型,因此在连接网线和控制电缆时一定要辨别清楚端口的标识,避免插错端口。

图1.10中的专用配置电缆所示,一端为9孔串口母头(用于连接电脑上的9针串口——RS232口),另一端为RJ45插头(用于连接设备端的Console口)。

图1.10 Console口配置电缆示意图3)在PC机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 XP的超级终端等,选择与设备相连的串口,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传输速率为9600bit/s、8位数据位、1 位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控,如图1.11至图1.13所示。

路由器怎么接交换机

路由器怎么接交换机

路由器怎么接交换机
路由器作为组建局域网的主要设备,其直接与互联网相连,目前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那么你知道路由器怎么接交换机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路由器接交换机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路由器接交换机的方法:
交换机:
路由器:
调制解调器:
第一种方法:局域网内交换机连接另一交换机再连接路由器、电脑示意图;
说明:有的电脑要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有的电脑不通过无线路由器直接与交换机连接。

第二种方法:宽带连接 - 调制解调器 - 无线路由器 - 交换机 - 电脑示意图;
说明:有的电脑通过了交换机连接,有的电脑直接从无线路由器连接,有的电脑直接从调制解调器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程图解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
说到交换机和路由器有的则根本搞不清楚它们各自到底有什么用,而有的则是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到底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在各媒体大肆宣扬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的背景下。

其实说到这里,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现在交换机与路由器区别是越来越模糊了,它们之间的功能也开始相互渗透。

不仅三层交换机具有了部分原来独属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而且现在宽带和高端企业级路由器中也开始兼备交换机的“交换”功能了。

可谓是相互渗透,于是有人就预言,将来交换机和路由器很可能会合二为一,笔者也坚信这一点。

因为现在从技术上看,实现这一目标根本没有太大难度,同时对用户来说也是迫切需求的。

一方面可以简化网络结构,另一方面用户不必购买两种价格那么昂贵的设备,何乐而不为呢?但就目前来说,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区别的,当然这不仅体现在技术理论上,更主要体现在应用上。

本文就要全面向大家解读交换机与路由器在应用的主要区别。

一、交换机的星形集中连接
我们知道,交换机的最基本功能和应用就是集中连接网络设备,所有的网络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PC机、笔记本电脑、路由器、防火墙、网络打印机等),只要交换机的端口支持相应设备的端口类型都可以直接连接在交换机的端口,共同构成星形网络。

基本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在星形连接中,交换机的各端口连接设备都彼此平等,可以相互访问(除非做了限制),而不是像许多刚涉入网管行列的朋友那样,认为连接在交换机的服务器是最高级的。

二、交换机的级联与堆栈
拓扑图
上图所示的仅是一个最基本的星形以太网架构,实际的星形企业网络比这可能要复杂许多。

这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网络设备如何高档,配置如何复杂,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网络交换层次比较复杂。

企业网络中的路由器和防火墙通常只需配备一个,但交换机通常不会只是一个(除了只有20个用户左右的小型网络)。

如果用户数比较多,如上百个,甚至上千个,就必须依靠交换机的级联或者堆栈扩展连接了。

但级联技术和堆栈技术也有所不同,它们的应用范围也不同。

交换机级联就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通过交换端口进行扩展,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单一交换机端口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离机房较远距离的客户端和网络设备的连接。

因为单段交换双绞以太网电缆可达到了100米,每级联一个交换机就可扩展100米的距离。

但这也不是说可以任意级联,因为线路过长,一方面信号在线路上的衰减也较多,另一方面,毕竟下级交换机还是共享上级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可用带宽,层次越多,最终的客户端可用带宽也就越低(尽管你可能用的是百兆交换机),这样对网络的连接性能影响非常大,所以从实角度来看,建议最多部署三级交换机,那就是核心交换机-二级交换机-三级交换机。

这里的三级并不是说只能允许最多三台交换机,而是从层次上讲只能三个层次。

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不同端口的交换机都属于同一层次,所以每个层次又能允许几个,甚至几十个交换机级联。

层级联所用端口可以是专门的UpLink端口,也可以是普通的交换端口。

有些交换机配有专门的级联(UpLink)端口,但有些却没有。

如果有专门的级联端口,则最
好利用,因为它的带宽通常比普通交换端口宽,可进一步确保下级交换机的带宽。

如果没有则只能通过普通交换端口级联了。

通过级联端口进行级联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通过级联端口进行级联
而通过普通端口所进行的级联方法如下图所示。

通过普通端口所进行的级联
注意它们之间不仅所用端口不同,所采用的电缆也不一样:采用级联端口进行的级联,需采用普通直通线;而采用普通端口进行的级联电缆为交叉电缆,就像两台主机对连一样。

至于交换机的堆栈,就不是所有交换机都可以的,而是要具有堆栈模块的。

交换机的堆栈不是通过交换端口进行的,而是通过专门的背板堆栈模块,采用专门的堆栈电缆进行的连接。

而且要注意的是,因为交换机堆栈通常是放在同一位置,连接电缆也较短,所以交换机的堆栈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扩充交换端口,而不是用于扩展距离的。

同时,交换机堆栈还可提高各实际使用的交换机端口可用带宽,因为它是把堆栈在一起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聚集在一起,这样交换机堆栈的总背板带就是几台堆栈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之和。

背板带宽提高后,如果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用上了,这一优势就不是很明显(也是有效果的,因为不可能每时每刻每个端口都同时通信),但如果有交换机端口空余,效果会更明显,因为它可充分利用交换机的所有带宽。

堆栈连接如下图所示。

堆栈连接
交换机的堆栈连接端口通常是又排D形插孔的,一个交换机有两个这样的端口,分别标有“UP”和“DOWN”字样(如上图所示),表示对应用于向上和向上堆栈连接的,不能接错。

三、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连接
前面我们介绍到,三层交换机也具有一定的“路由”功能,可以实现不同子网的连接。

但要注意的是,它的路由功能相对路由器来说还是要弱许多的。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只能用于同一类型的网络互联,而且通常只是局域网子网之间的互联,并不能把局域网与广域网,或者互联网连接起来,因为三层交换机所支持的路由协议非常有限,毕竟这不是它的主要功能。

我们知道,在局域网上,二层的交换机通过源MAC 地址来标识数据包的发送者,根据目的MAC 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对于一个目的地址不在本局域网上的数据包,二层交换机不可能直接把它送到目的地,需要通过路由设备(比如传统的路由器)来转发,这时就要把交换机连接到路由设备上。

如果把交换机的缺省网关设置为路由设备的IP 地址,交换机会把需要经过路由转发的包送到路由设备上。

路由设备检查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和自己的路由表,如果在路由表中找到转发路径,路由设备把该数据包转发到其它的网段上,否则,丢弃该数据包。

专用路由器昂贵、复杂、
速度慢、易成为网络瓶颈,因为它要分析所有的广播包并转发其中的一部分,还要和其它的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而且这些处理过程都是由CPU 来处理的(不是专用的ASIC )。

第三层交换机既能像二层交换机那样通过MAC 地址来标识转发数据包,也能像传统路由器那样在两个网段之间进行路由转发。

传统路由器采用软件来维护路由表,而三层交换机是通过专用的ASIC芯片来处理路由转发的。

与传统路由器相比,第三层交换机的路由速度一般要快十倍或数十倍。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连接如下图所示。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连接
路由器的局域网连接
大家都知道,路由器可以连接企业局域网和广域网(如因特网),但却忽略了一路由器的另一个应用,那就是它的局域网连接功能。

路由器的广域网连接可参见拓扑图图和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连接图。

路由器的作用因不同的路由器类型而定,我们常说的路由器通常是指边界路由器,就是位于不同类型网络的边界,如拓扑图图和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连接图所示。

还有一种路由器,它设计的目的就不是用于不同类型网络的连接,而是用于同为局域网的不同局域网或不同子网之间的连接,这就是“中间节点路由器”。

它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它与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连接图相比,只是用中间节点路由器接替了原来的三层交换机。

中间节点路由器连接
“边界路由器”处于网络边界的边缘或末端,用于不同网络路由器的连接,这也是目前大多数路由器的类型。

如前面介绍的互联网接入路由器和后面要介绍的VPN 路由器都属于边界路由器。

这类路由器所支持的网络协议和路由协议比较广,背板带宽非常高,具有较高的吞吐能力,以满足各类不同类型网络(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联。

而“中间节点路由器”则处于局域网的内部,通常用于连接不同局域网,起到一个数据转发的桥梁作用。

中间节点路由器更注重MAC地址的记忆能,要求较大的缓存。

因为所连接的网络基本上是局域网,所以所支持的网络协议比较单一,背板带宽也较小,这些都是为了获得最高的性价比,适应一般企业的随能力。

它与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相比,在路由功能上肯定比三层交换机的强,但在局域网这种数据交换频繁的网络中,采用中间节点路由器来进行局域网的连接,网络性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总的来说,如果所连接的局域网或子网较多、网络互访不是很频繁、路由较复杂的环境中,最好采用中间节点路由器连接方案。

但在少数子网连接、网络间互访频繁的环境中,最好还是采用三层交换机连接方式。

而且还可节省设备投资,因为三层交换机不仅具有满足应用需求的路由功能,还可当作交换机用,连接许多网络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