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 争中中 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最终胜利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最终胜利《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最终胜利》抗日战争,是一段充满血与泪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捍卫尊严的伟大斗争。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一胜利来之不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团结一心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这种危机意识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无论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是海外华侨,都纷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
国共两党也摒弃前嫌,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
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以其坚定的抗日主张、高超的战略策略和英勇的战斗精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在战争初期,共产党就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主张实行人民战争,动员广大民众参与抗战。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有效地牵制和打击了日军。
在艰苦的环境中,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成为了团结全国人民抗战的核心力量。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形成了对日军的战略夹击。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战役,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同时,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破坏敌人的交通线,袭击敌人的据点,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两个战场的协同作战,有效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为最终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和顽强拼搏是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在抗战中,无数的抗日英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舍生忘死,奋勇杀敌。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抗战之歌。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诏书,,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及军方代表、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华民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
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的全面抗日战争宣告胜利了,这是自1840起中国对外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全面的胜利。
中国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国内思想认识的统一1894年7月25日(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爆发的甲午战争是近代中日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彻底失败。
甲午战争的失败,加之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胜出,以及此后沙俄因种种无暇东顾,中日矛盾超过了中国与俄国这个宿敌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中国与帝国主义矛盾之最。
甲午惨败,使大清举国上下为之一振,开始试图维新以自救。
至庚子国变后,清廷推行新政,国内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但一二十一条及青岛事件,国内反日情绪逐渐高涨。
随着1930年(民国十九年)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的胜出,国内政治格局逐渐趋于平稳。
而于1931年9月18日爆发的“九一八”事变,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28的“一·二八”事变,33年(民国二十二年)3月至5月的长城抗战及《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全国军民的反日情绪。
张学良和杨虎城于36年12月12日上午为西安事变向全国发出通电即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继之于后。
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即中日之矛盾已为当时社会矛盾之首。
国内诸公多以认定日本为中国心腹之大患,民间亦以反日、抗日为第一之诉求。
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1935年8月1日,王明为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莫斯科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再次明确表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实行对日作战,红军愿立刻与之携手,共同救国。
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内因①思想原因。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不反抗是不会有自由和胜利的。
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极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卫国战争之中。
在长达8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女,不论是老幼,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②政治原因。
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③群众基础。
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伟大的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扰,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④地理优势。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虽然在战争中面临技术劣势,但可以以空间换时间,这一点优势是对方没有的。
为敌后游击战提供了便利。
反之,日本只宜速决这场战争,才能获得最大收益。
二、外因①法西斯轴心国集团逐步在同盟国的战力下战败投降,日本已是强弩之末。
②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
③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进入中国,对日作战。
三、意义①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②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
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向中亚和西亚甚至是欧洲进军,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等国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战斗。
这场战争中,中国胜利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坚定的领导、民族团结、人民力量、坚韧的抗战意志以及外部支援。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关键因素。
一、坚定的领导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坚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的坚强领导确保了战争的组织与协调,充分调动了人民力量。
毛泽东、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明指导和正确决策,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民族团结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民族团结。
战争中,中国各个阶级、各个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侵略者。
国共两党的合作及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联合行动显示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量。
三、人民力量人民力量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广大的中国人民积极参与战争,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各阶层人民无私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为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
人民力量的参与为中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四、坚韧的抗战意志坚韧的抗战意志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一项重要因素。
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者持续的战争压力从未动摇过他们对胜利的信念。
无论是长期的战争、经济困难还是人员伤亡,都无法击垮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这种坚定的意志成为战胜困难、实现胜利的重要动力。
五、外部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还得益于来自外部的支援。
苏联的援助在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军事顾问以及战略支持。
此外,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向中国提供了援助,包括重要的物资和金融支持。
这种外部支援增强了中国抗战的实力,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包括坚定的领导、民族团结、人民力量、坚韧的抗战意志以及外部支援。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实基础。
这场战争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民族精神,也为中国的独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是指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胜利结束,中国抗日战争历时8年,经历了艰苦的斗争和无数的牺牲,最终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战前形势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正处于动荡的时期。
1927年至1937年,国共两党内战,解放区与国民党政权形成对峙态势。
而日本则以扩张军力为目标,逐渐侵占中国领土。
七七事变的爆发,成为中国抗战的导火索。
二、中国人民的抗战意识和组织准备面对侵略者的威胁,中国人民意识到了保卫家园的紧迫性。
各阶层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抗日活动。
此时,中国共产党在日本侵略面前提出抗日统一战线的思想,通过牺牲个人利益,联合各界抵抗侵略者。
三、中国抗日战争的持续斗争中国抗日战争的持续斗争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
在长达八年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包括无数的壮烈牺牲和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
中国人民在一系列的战役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推动了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
四、各阶层的抗日斗争中国抗日战争是全国范围内的一场人民战争。
无论是农民、工人、知识分子,还是妇女、青年等各阶层人民都积极投入到抗战斗争中。
不论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人民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卫国家、追求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中国军队在义勇军战斗中的胜利,到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的艰苦奋斗,中国军队用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念击退了侵略者。
中国远征军不顾各种艰难险阻,成功为正面战场减轻压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对日本侵略者的严厉打击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从游击战争到正规军的战斗,中国人民通过各种抵抗手段,使得日本侵略者疲于奔命。
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一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猜谜语讲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猜谜语讲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我在教八年级历史16课时,在讲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在学生讨论后,不先忙着讲答案,而是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
这个谜语是抗日战争胜利时在当时首都重庆流传的一个有趣的谜语。
这个谜语的谜面是“抗日战争胜利”(打一中国古代人名)学生来了兴趣,纷纷猜起来。
一分钟后学生基本都没有猜着。
我说当时的人猜了三个答案,你们看看谁的谜面更准确一些。
一个答案是屈原。
为什么是屈原,请看教材()页小字,为什么是这个答案?聪明的学生回答是屈原是屈服美国的原子弹的意思。
第二个答案是苏武,为什么是苏武?请看教材()页小字。
聪明的学生很快能回答是苏联的动用武力,消灭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日本才无条件的投降。
最后一个答案是共工,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神话里的人物。
为什么是共工,请在教材()页找答案。
原来共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武装共同抗日的结果。
那么那一个答案是最正确的?学生只要通读了课文就会异口同声的说是共工。
教师问为什么呢?原来教材里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它抗日武装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这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最后教师归纳: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1、是中国共产党及抗日武装共同努力的结果。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的结果。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为抗日作出贡献的国民党官兵,如王铭章等人)。
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毛概论文3000字(2)

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毛概论文3000字(2)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毛概论文3000字篇二《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探析》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抵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解放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奋起反抗;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大力支持;以及国民党和其它民主党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探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对于新时期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抗日战争;胜利;原因人民群众是抗战胜利的坚实基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抵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解放的关键一步,其更是彰显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人民群众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发挥出了巨大的潜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蓄谋策划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随即开启了蚕食侵略政策,企图吞并中国。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这给九一八事变以后还风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民党一定压力,而且在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主张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感召下,国民党内部及其军队内部的抗日主张和行动与日俱增,这为后来建立广泛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人民群众是抗战胜利的坚实基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的主体。
中共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党,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政党。
抗战胜利的背景

抗战胜利的背景抗战胜利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中国东北。
随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逐渐加剧,中国人民反抗的力量也逐渐壮大。
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胜利的取得,中国人民历经了艰苦卓越的斗争。
本文将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详细阐述抗战胜利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抗战胜利的政治背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建立统一抗日的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的对抗日本的形成。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民众进行抗日斗争,并与国民党建立了合作关系。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紧密合作,共同组成了以国共两党为核心的统一战线。
这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军事背景抗战胜利的军事背景主要体现在中国军队的壮大和抗日军事实力的增强。
在抗战初期,中国军队由于装备和训练方面的不足,面临着日军的强大压力。
然而,通过长时间的抗战斗争,中国军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并展现出了较强的抗击侵略者的能力。
同时,中国还得到了苏联的有力支持,通过援华运动,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使得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经济背景抗战胜利的经济背景主要体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抗战物资的供给。
在抗战初期,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资源短缺,经济基础薄弱。
然而,通过中国政府的积极努力,建立了以军工为主导的战时经济体系。
同时,国际援助和国内民众的捐款捐物也为抗战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
这些举措为抗战的持续和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四、社会背景抗战胜利的社会背景主要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坚忍不拔和全民抗战的壮举。
在抗战初期,中国人民面临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并没有被困境所打败,而是抗日斗争的主力军,积极投身于抗战事业。
无论是军队还是民众,都表现出了顽强的抗战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全民抗战的壮举使得中国人民在困难与死亡的阴影下迸发出了巨大的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支持下,中国人民终于在1945年取得了抗战胜利,成功抵御了日本侵略者的侵略,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摘要:日本侵略者在我们国家进行的惨绝人寰的杀戮,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也不应该忘记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千百年来不变的道理。
他们确实拥有我们远远不能比及的先进的设备和各方面优良的物质条件,但是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正义斗争的无比强大的力量面前,终究逃脱不掉失败的命运。
最终还是被我们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所打倒,只能以失败告终。
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极为恶劣的艰苦条件下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绝不是偶然。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英勇作战、民族的团结和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及世界爱好和平的友好人士的帮助等诸多原因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抗日战争胜利正确领导民族团结友好帮助历史潮流
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指导作用,他们领导着无数的爱国同胞团结一致抗日。
成为领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辉煌旗帜。
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战策方针,在国共合作的正面战场背景下,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战争初期,毛泽东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极大地增强了我国人民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勇气。
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国统区人民掀起人民民主运动,形成反蒋的第二战线,与民主党派并肩作战。
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
在军事上,制定了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
初期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第二、第三年又及时提出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伟大决策,将革命进行到底。
北平和谈失败后,迅速渡江作战,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经济上,在解放区开展土改运动,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二、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
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有多少人毁家纾难,捐资破敌;有多少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在惨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所付出的,是无法比量的。
而中国人民的巨大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在迫于被欺凌的状态下,伟大的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正义、热爱和平,也历来不畏强暴、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伟大的抗**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
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抗**战争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动员程度如此广泛,战斗意志如此顽强。
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
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抗日战争时候民族的团结和觉醒是空前的。
同时,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国共两党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扰,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通过人民战争,敌后战场有力地消耗了敌人,壮大了自己,逐渐改变了敌强我弱的态势,并且积极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抗日战争中,中国民众的动员和参与是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
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与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分不开的。
苏联是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宝贵援助的兄弟国,同时美国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了很大支持,其他很多国家也直接或间接的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正因为这场战争是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它不仅仅代表着中国的抗战,也代表着世界各国的反侵略抗争,所以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阵线的建立,抗日战争成为反法西斯战线的一部分,使得中国人不再是孤军奋战.随着整个战争形势的发展,在美国取得太平洋战线的决定性胜利后,美国使用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的情况下,伟大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夜郎自大的日本侵略者自以为可以在我们的土地上为所欲为,终究逃脱不掉失败的命运。
以上
这些原因正说明了,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极为恶劣的艰苦条件下以落后的武器装
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绝不是偶然。
鲁迅先生说过:真正的勇士,敢
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战争中我们有惨痛的代价,因此我们更不能忘记。
日本的失败,是时代的潮流,而抗日战争的胜利,则是历史长河中一朵灿烂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