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2017年度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精品
环保畜禽养殖整治工作总结

环保畜禽养殖整治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保畜禽养殖整治工作成为了各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整治工作,不仅可以改善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环保畜禽养殖整治工作的一些成果和经验。
首先,环保畜禽养殖整治工作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比如,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处理畜禽粪便,可以减少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使用高效的饲料和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肉质质量,减少粪便产生量。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环保畜禽养殖整治工作在政策上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环保畜禽养殖的政策措施,比如对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养殖场所给予财政补贴;对违反环保法规的养殖场所进行处罚和整改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环保畜禽养殖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环保畜禽养殖整治工作在宣传教育上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通过开展环保畜禽养殖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养殖户和消费者对环保养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比如,可以通过举办环保养殖知识讲座、发布环保养殖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养殖户普及环保养殖的重要性和技术方法。
这些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促进环保养殖理念的深入人心。
总的来说,环保畜禽养殖整治工作在技术、政策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环保畜禽养殖整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技术推广不够、政策执行不力等。
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对环保畜禽养殖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环保畜禽养殖整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整治猪场环保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工作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猪业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部分养猪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环保问题,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政策,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市开展了猪场环保整治工作。
二、整治工作目标1. 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偷排乱排等行为,确保猪场污染物达标排放;2. 优化猪场布局,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环境污染;3. 加强环保监管,确保猪场环保设施正常运行;4. 提高猪场业主环保意识,引导其履行环保责任。
三、整治工作措施1.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环保政策,提高猪场业主环保意识。
2. 开展排查整治。
对全市猪场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违法排污、偷排乱排等行为的猪场,依法予以查处。
3. 严格环评审批。
对新建、扩建猪场,严格环评审批,确保猪场符合环保要求。
4. 强化执法监管。
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污、偷排乱排等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5. 推进猪场整治。
督促猪场业主进行环保设施升级改造,提高污染物处理能力。
6. 加强技术研发。
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环保设备,降低猪场环境污染。
四、整治工作成效1. 猪场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通过整治,我市猪场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20%以上。
2. 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猪场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水质、空气质量明显提高。
3. 猪场业主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整治过程中,猪场业主环保意识得到提高,自觉履行环保责任。
4. 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整治,我市养猪业逐步向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持续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猪场业主环保意识。
2. 严格环评审批,确保新建、扩建猪场符合环保要求。
3. 深入推进猪场整治,督促猪场业主进行环保设施升级改造。
4. 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偷排乱排等行为。
5. 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和环保设备,降低猪场环境污染。
畜禽养殖场污染排查工作总结

畜禽养殖场污染排查工作总结英文回答:Farm Pollution Control Summary.Introduction.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operations have the potential to generate substantial amounts of pollutants, including nutrients, pathogens, and greenhouse gases. These pollutants can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including water quality, air quality, and soil health.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mplement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minimiz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se operations.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Several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farming operations. These measures include:Nutrient management: Managing the application of manure and other nutrients to crops and soil to prevent excess nutrients from leaching into groundwater or surface water.Pathogen control: Implementing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pathogens from livestock and poultry operations to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Reducing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such as methane and nitrous oxide, from livestock and poultry operations.Pollution Control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Specific pollution control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can be implement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pollution control goals. These BMPs may include:Manure storage and handling: Proper storage andhandling of manure to prevent leaks and spills.Composting: Composting manure to reduce pathogens and odor.Anaerobic digestion: Converting manure into biogas and digestate through anaerobic digestion.Cover crops: Planting cover crops to absorb excess nutrients and prevent soil erosion.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Using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reduce the use of pesticides and fertilizers.Pollution Control Monitoring.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llution control to ensure that the implemented measures are effective. Monitoring may include: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Monitoring water quality todetect pollutants from livestock and poultry operations.Soil quality monitoring: Monitoring soil quality to detect excess nutrients and pathogens.Air quality monitoring: Monitoring air quality to detect greenhouse gases and other pollutants.Conclusion.Pollution control is essential to minimiz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operations. By implementing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monit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measures, we can protect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中文回答:畜禽养殖场污染排查工作总结。
畜禽整治工作总结

畜禽整治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养殖废弃物处理等问题。
为了有效整治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影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畜禽整治工作。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畜禽整治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首先,畜禽整治工作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
政府应该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企业也应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保投入,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减少废弃物排放。
其次,畜禽整治工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养殖户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采取绿色养殖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还可以增强社会各界对畜禽整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最后,畜禽整治工作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政府应该加强畜禽养殖业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推动畜禽养殖业向环保、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畜禽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才能有效整治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影响,实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畜禽整治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畜禽污染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数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我们单位紧紧围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这一核心任务,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现将本年度畜禽污染治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进展1. 治理规划与政策制定我们单位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规划》,明确了治理目标、任务和措施,为畜禽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养殖场排查与整治对辖区内所有畜禽养殖场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存在污染问题的养殖场,要求其限期整改。
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80%的养殖场,剩余养殖场正在整改中。
3. 畜禽粪污处理积极推进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引导养殖户采用生物处理、厌氧发酵等技术,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目前,已有50%的养殖场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
4. 环保宣传与培训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环保意识。
开展环保知识培训,使养殖户掌握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提升其环保能力。
二、存在问题1. 部分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对污染治理工作重视不够。
2. 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进度较慢,部分养殖场仍存在污染问题。
3. 环保监管力量不足,难以全面覆盖所有养殖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养殖户环保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2. 加快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所有养殖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3. 加强环保监管,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的执法力度,确保治理成果。
4. 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畜禽粪污处理效果。
5.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持续开展。
总之,本年度畜禽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第2篇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数量不断增加,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我们积极开展畜禽污染治理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目标1. 减少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2. 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3.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监管,确保污染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总结

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总结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畜牧养殖业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
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我国加大了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的力度。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们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了对畜禽养殖场的
监管,推动畜牧养殖业的规范化发展。
通过加强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有效地减少了畜牧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二是推动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建立了一批生态畜牧示范区,实现了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三是加大了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动了畜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速度较快,治理难度较大。
二是一些地方的环保意识和法制意识还不够强,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还不够大。
三是一些畜牧养殖企业对环保投入不足,缺乏环保意识。
为了进一步加强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对
畜牧养殖业的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推动畜牧养殖业的规范化发展。
二是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动畜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
三是加强对畜牧养殖企业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促使他们增加对环保的投入。
总之,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只有加
强监管,推动绿色发展,增强环保意识,才能有效地减少畜牧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改善生态。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畜禽污染防治个人工作总结

畜禽污染防治个人工作总结畜禽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作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深感责任重大,也在实际工作中做了许多努力。
以下是我个人工作的总结:首先,我加强了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管和协助。
通过加强与养殖场的沟通与合作,制定了一系列畜禽养殖场的环境保护方案,包括建立环保设施,监测废水和废料排放情况,养殖场排放的废水和废料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其次,我推广了可持续的畜禽养殖模式。
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鼓励养殖场采用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倡循环经济理念。
再次,我开展了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利用互联网、社区等多种渠道,宣传环保理念,提高养殖户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增加对环境污染的认知,推动社会对畜禽污染的治理。
最后,我积极参与了畜禽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制定和宣传工作。
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参与了相关环保政策的制定和宣传工作,为畜禽污染防治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持。
总的来说,我在畜禽污染防治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也深知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将继续不懈努力,为畜禽污染防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畜禽污染是一个涉及生产、环保、消费等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解决起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为一个个人,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继续努力做好畜禽污染防治工作。
首先,我将进一步加强与养殖场的合作与监管。
通过与养殖场业主和管理者加强沟通,促使他们加大环保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环保意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进行生产,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能。
同时,我还将加大对于违反环保法规的养殖场的处罚力度,严格监管和查处违规行为,提高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度。
其次,我将积极推广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畜禽养殖技术和设备。
利用当今高新技术的优势,寻找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畜禽养殖方式,例如尝试使用生物发酵技术来降解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减少废水和废气排放的污染,同时降低对土壤和水资源的压力。
此外,我还将通过宣传和示范的方式,鼓励养殖户采用更环保的养殖方式,引导消费者选择更环保的畜禽产品。
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总结

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养殖业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加大了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的力度。
经过多年的努力,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在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中,政府的引导和监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规范了畜牧养殖业的生产行为,强化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环保治理工作的投入,提高了环保设施和技术的水平,为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在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中,科技的进步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科
技的支持,畜牧养殖业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例如,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处理畜禽粪便,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有机肥料资源。
此外,在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中,企业和农户的积极参与也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要加强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环保法规,推行绿色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还要积极采用环保技术,提高畜牧养殖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总的来说,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对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环保设施和技术水平,加强对环保法规的监督和执行,引导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环保治理工作,共同推动畜牧养殖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畜牧养殖环保治理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度宁德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的目标要求,大力推广无污染“零排放”生猪养殖技术,根据省环保局工作部署,我局加大了对辖区内畜禽养殖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了我市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排放,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养殖业主对畜禽污染进行综合整治,为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将2007年我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深入调查,进一步摸清我市畜禽养殖业现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养殖向规模化、专业户方向发展。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市畜禽养殖现状及污染治理情况,为下一步加强环保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局结合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组织各县(市、区)环保局对辖区内的畜禽养殖业的规模、位置、排污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根据调查摸底,截止2007年底,全市现有养殖场总数737家,有治理的269家,其中:50-200头养猪场数量494家,200-500头养猪场数量143家,500-3000头养猪场数量71家,3000-10000头养猪场数量4家,年出栏万头以上养猪场5家,规模化养猪场主要集中在蕉城、古田、福安等地。
全市养猪场废水年排放量达319.25万吨,年排放COD1.16万吨,年排放氨氮0.25万吨;经过处理实现COD年削减量0.35万吨,氨氮年削减量0.067万吨。
二、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我市畜禽养殖业发展当前我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宏观环境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由于缺乏规范管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严重落后于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水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为促进规范管理,加强污染防治,我局要求各县(市、区)环保局在拟定本辖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时,根据本地实际,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将其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规划中。
在环境监管方面我们强调:1、科学规划,优化布局。
围绕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发展战略,按畜禽禁养区域划定要求,根据资源、环境等实际,明确畜禽养殖区域范围,优化畜牧产业布局。
一是控制总量,现有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关停转迁,并严格禁止在限养区内新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二是建办畜禽养殖场,必须符合和通过环评审查。
2、改进饲养方式,加快畜牧生态小区建设。
坚持总量控制,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积极转变饲养方式,改传统的饲养为工厂化分阶段饲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有效改善畜牧生产的环境和条件,改进畜舍结构和生产设施,建立科学的防疫制度;推进干湿分离、雨污分流,从设施和工艺上尽可能减少污水浓度和排放量,加快建设畜牧业生态工程。
3、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治理模式。
一是农牧结合。
在周边有相当规模的农田、鱼塘、茶山和果园的养殖场,通过堆肥、发酵、加工等形式,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液),实现粪污的“零排放”。
二是规模场采用达标排放型。
畜禽养殖污水经厌氧发酵处理后,必须再经过适当的好氧处理、物化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环保排放标准。
三是推广日本洛东式生物发酵养殖和沼气工程相结合的新技术,采用谷壳、木屑与洛东酵素作发酵床,利用发酵床的有益微生物来降解猪粪尿,部分猪粪采用沼气净化池产生沼气用于猪舍保温和生活燃料,其沼液和沼渣用作有机肥还田,实现零排放。
我市一些规模养殖场业主重视生态环境、投入资金,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福安市的宁德新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猪场、蕉城区的宁德市南阳实业有限公司七都养猪场、霞浦县绿缘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猪场采取沼气发酵、生化塘曝氧和日本洛东生物发酵舍等技术,做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
为了扩大视野,我们还组织了有关县(市、区)环保局局和部分养殖户主到莆田、福清两地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和零排放治理模式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参观了养殖场零排放治理示范点,取得不少先进经验,对如何发展养殖业、同时兼顾环境效益,如何因地制宜、采用多种生态治理模式等都有很大启发,为我市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分析存在问题我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还未得到有效控制,治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历史的原因,养殖业普遍布局不合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四个“不到位”:1、思想认识不到位。
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养殖户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尚未引起高度重视,重养殖轻治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仍然存在,没有把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2、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不到位。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进展缓慢。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组织领导和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责任不落实,没有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二是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难度大,有关部门普遍存在畏难思想,不敢主动、深入开展工作。
3、治理措施不到位。
调查发现,家庭式养殖场所占比例大,养殖规模不大,而这些养猪场的污水和粪便都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和农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有些养殖场畜禽粪便干、湿分离程度低,虽配套建设了沼气池,但畜禽粪便经沼气池处理后,沼液、沼渣的污染物浓度仍然严重超过排放标准。
除个别养猪场沼液、沼渣进入氧化塘或回田外,大部分是直接外排,污染防治措施还不完善,治理程度很低。
部分养殖户认识上也存在误区,认为通过沼气处理就能达标排放。
4、资金投入不到位。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程,由于养殖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养殖户在治理资金投入上有一定困难,制约了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通过努力,我市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难点。
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摸索,学习先进典型经验,寻求最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工作方案,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一)是严格落实畜禽养殖场禁建区管理规定,按照整治目标和总体要求,以禁建区内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为重点,积极配合农业部门制定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制定规划,落实任务。
同时,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与生态示范区工作相结合,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努力促进畜禽养殖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是坚持综合利用,实现有效治理。
目前我市畜禽养殖污染主要采取沼气池厌氧、回收沼气的初步治理办法,仅是减轻污染,并不能真正解决污染环境问题。
这种处理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规模大的养殖场沼气用不完,对外排放既不安全又浪费资源。
二是沼渣、沼液产生量大,回田利用不彻底,而且大部分仍然超标排放。
只有走综合利用的路子,通过综合规划和设计配套,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尽量实现零排放,才能解决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难题,这是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有效治理的关键所在。
要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推广粪便干、湿分离,尽可能把干粪回收生产有机肥,少量粪便随废水进入沼气池厌氧后,产生沼气回收利用,沼液(渣)进行生化处理或进入氧化塘、调节池后最终返回农田、菜地、果山综合利用,使畜禽粪便和污水最终上山、下田、入塘,变废为宝,实现零排放。
要将畜禽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市建设和无公害食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紧密结合。
农业部门要积极引导农村发展农牧、鱼牧、果牧相结合的牧-沼-果、牧-沼-鱼、牧-沼-菜等种养模式,实现对有机营养物质进行多层次的利用,达到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引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利用有机肥料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立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
要组织有关专家,对辖区内运行良好的大、中型沼气设施以及畜禽污染综合治理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改进,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图纸、工艺、模式、管理技术规程等,为全市养殖业提供一些适度规模、科学饲养、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三)是坚持防治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抓紧对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的同时,要坚持防治并举,以防为主,坚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对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项目,农业、环保部门要认真贯彻《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在项目立项、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严格把关,引导鼓励企业走综合利用的路子,促进畜禽养殖污染的资源化、无害化,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项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应予重视:一是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划定方案,坚决禁止在禁养区、禁建区内兴建畜禽养殖场。
二是在禁建区外兴建畜禽养殖场,选址上应考虑与蔬菜基地、果品基地等农业生产基地相结合,配套相应的消纳土地,为畜禽粪便或沼液 渣 的综合利用打好基础。
三是新建的养殖场应有足够的场所(面积),以满足建设配套的环保设施所需的用地。
(四)是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治理投入。
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拓宽筹资渠道:一是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以养殖场自筹为主;二是向省有关部门争取扶持资金;三是对大、中型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市、县政府分别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补贴;四是争取金融部门在治理资金贷款上给予倾斜。
通过多渠道筹资和资金的有效使用,加快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进程。
(五)是加大宣传,营造开展畜禽养殖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传单、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新建养殖场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通过典型榜样的带动,提高广大养殖业主的环保认知度,引导广大养殖业主向生态养殖模式转变;同时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视察作用,鼓励引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全面增强社会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