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测试说明(STD)

合集下载

16 软件测试说明

16 软件测试说明

《软件测试说明》的正文格式《软件测试说明》(STD)描述执行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SCI)、软件系统或子系统合格性测试所需的测试准备、测试用例及测试过程。

需方根据STD能够评估所执行的合格性测试是否充分。

《软件测试说明》的正文格式1 范围1.1 标识本条应描述本文档所适用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适用时,包括其标识号、名称、缩略名、版本号和发布号。

1.2系统概述本条应概述本文档所适用系统和软件的用途。

它还应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特性;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需方、用户、开发方和保障机构等;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1.3文档概述本条应概述本文档的用途和内容,并描述与它的使用有关的保密性方面的要求。

2引用文档本章应列出引用文档的编号、标题、编写单位、修订版及日期,还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采购活动得到的文档的来源。

3测试准备本章应分为以下几条。

适用时应包括用“警告”或“注意”所标志的安全提示,以及保密性考虑。

3.X(测试的项目唯一的标识符)3.X.1 硬件准备本条应描述测试工作所需的硬件准备规程。

有关这些规程,可以引用已发布的操作手册。

(若适用)应提供以下内容:a) 用名称和(若适用)编号标识要使用的特定硬件;b) 任何开关装置和用于连接硬件的电缆:c) 说明硬件、互联控制和数据路径的一个或多个图示;d) 使硬件处于就绪状态的分步的操作说明。

3.X.2软件准备本条应描述准备被测项、相关软件以及测试数据的必要规程。

有关这些规程,可以引用已发布的软件手册。

(若适用)应提供下述信息:a) 测试中要使用的特定软件;b) 测试项的存储介质(如磁带、磁盘);c) 任何相关软件(如模拟器、测试驱动程序、数据库)的存储介质;d) 加载软件的说明,包括所需的顺序;e) 多个测试用例共同使用的软件初始化说明。

3.X.3其他测试前准备本条应描述进行测试前所需的其他人员活动、准备工作或规程。

634测试说明本章应分为以下几条。

第7章软件测试标准

第7章软件测试标准

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总和” 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总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从软件质量的定义可以看出以下4个含义:
• 具有能满足给定需要的所有特性 • 具有所希望的各种属性的组合的程度 • 顾客或用户认为能满足其综合期望的程度 • 软件的组合特性,它确定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将满足顾客预期要求的程度。
5
7.1.1 软件质量与度量
19
3.1.3软件质量评价
1. 开发人员的评价过程 2. 顾客的评价过程 3. 评价者的评价过程
20
1.开发人员的评价过程
• 指开发人员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的 过程
– 首先要明确评价的概念,包括软件质量指示器 – 规定了对评价过程的要求,包括对组织的要求 (数据收集的反馈方式和途径)、项目的要求 (如确定质量要求、确定内部和外部质量度量 等),以及对质量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的要求。
• GB/T 18905-2002系列标准等同于ISO/IEC 14598标准是为软件产品 质量的测量、评估和评价提供了方法。 • 软件质量评价的基本部分包括:质量模型、评价方法、软件的测量和 支持工具。 • GB/T 18905-2002系列由6部分组成:
– – – – – – GB/T 18905.1-2002,概述软件产品评价的产品,提供评价需求和指南 GB/T 18905.2-2002,策划和管理 GB/T 18905.3-2002,开发者用的过程 GB/T 18905.4-2002,需求方用的过程 GB/T 18905.5-2002,评价者用的过程 GB/T 18905.6-2002,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
17
3.ISO 9126质量模型
18
3.ISO 9126质量模型

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1目的和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军用软件设计开发的要求,包括软件来发的基本活动、支持活动和管理活动等方面。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军用软件设计开发过程。

公司军用软件分两类,一类属于硬件-软件系统,软件嵌入硬件内一并交付顾客。

对于这类情况,本程序只适用于其中的软件部分;一类是单纯软件作为产品交付顾客,本程序适用这类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程序。

GB/T-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 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 2786A-2009军用软件开发通用要求GJB438B-2009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GJB5235-2004军用软件配置管理GJB 439A-2013军用软件质量保证通用要求GJB5234 -2004军用软件验证和确认GJB1267 -1991军用软件保护GJB1268A -2004军用软件验收要求GJB5716 -2006军用软件开辟库、受控库、产品库通用要求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3.1.1新产品产品功能指标超呈现有技术程度,工艺设备没法保障研制条件,必须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材料)、新设备才干满意用户要求的产品界说为新产品。

新产品含军队、军工单位立项委托研制项目以及公司自筹经费的自研项目。

3.1.2软件与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和可能相关的文档。

3.1.3软件开发产生软件产品的一组活动。

3.1.4软件开发文件与特定软件开发有关的资料库。

其内容一般包括(直接或通过引用)有关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考虑、理由和约束条件;开发方内部的测试信息;以及进度和状态信息。

3.1.5软件产品作为界说、保护或实施软件过程的一部分而生成的任何成品,包括过程说明、计划、规程、计算机程序和相干文档等,无论是不是计划将它们交付给顾客或最终用户。

IEEE软件可靠性系列标准分析

IEEE软件可靠性系列标准分析

IEEE软件可靠性系列标准分析摘要:对IEEE软件可靠性系列标准进行分析,总结了IEEE制定软件可靠性标准的经验,以及软件可靠性发展趋势。

同时,结合我国软件可靠性标准化工作现状,提出软件可靠性标准的制定及相关标准修订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软件可靠性标准;软件可靠性度量;软件可靠性评估过程;软件可靠性模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航电系统大量使用软件系统,其中某些软件系统在保证航空系统安全、可靠完成任务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些软件的失效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为了提高软件可靠性,相关领域的学者展开了广泛的软件可靠性研究,特别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学术组织IEEE,更是在这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IEEE在开展软件可靠性研究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1988年,IEEE制定了第一份关于软件可靠性度量体系方面的标准[1]以及该标准的实施指南[2]。

2005年,IEEE对软件可靠性度量体系标准进行了修订[3]。

2008年,IEEE对R-013-1992标准进行修订 [4],R-013-1992标准是AIAA(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在1992年制定的关于软件可靠性评估的标准[5],这也说明IEEE在软件可靠性方面的成绩是国际公认的。

IEEE主要制定了软件可靠性度量体系和评估两方面的标准。

本文将对IEEE制定的软件可靠性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总结IEEE制定软件可靠性标准的经验,以及软件可靠性发展趋势,结合我国软件可靠性标准现状,提出可靠性标准的制定及相关标准修订的可以借鉴之处。

1 IEEE软件可靠性标准分析1.1 标准简介IEEE软件可靠性标准主要包括软件可靠性度量体系和软件可靠性评估两方面。

其中,软件可靠性度量体系由IEEE Std 982.1-2005(软件可信性度量词典)和IEEE Std 982.2-1988(软件可靠性度量实施指南)组成,IEEE Std 982.1-2005是IEEE Std 982.1-1988的修订版;软件可靠性评估主要包括IEEE Std 1633-2008(软件可靠性操作规程),它发布于2008年,替代了AIAA/ANSI R-013-1992(软件可靠性操作规程)。

TOVA听觉注意力测试报告样本

TOVA听觉注意力测试报告样本

地址: 网址:
Copyright(C) 上海北辰软件有限公司 2003-2006
TOVA版本:7.0.1
Ser#:123456
上海市蔡伦路 103号 3层 A座
电话:
021-31260863
http://www.tova.com.cn
电子邮件: oaps@oaps.com.cn
姓名:
学生杜
T.O.V.A.信号探测数据(表 5)
电子邮件: oaps@oaps.com.cn
姓名:
学生杜
性别: 出生日期: 年龄:
男 1995-1-31 12岁
T.O.V.A.分析数据(表 4)
编号:
#0000041
测试日期: 2007-6-16 测试时间: 9点 51分 41秒 施测人: pss
是与常模比较后的重要数据表,通过对整 个注意时长分为低频和高频刺激区,更方 便区分注意缺失障碍和冲动控制障碍,对 整个注意时长细分为 4 个 1/4 区,-----
b=边界结果
同样是表示数据 特征的符号,同表 4
低于或者等于-1.80的 ADHD分数建议 ADHD,高于-1.80的 ADHD分数不建议。
70.15 2.39
70.64 2.56
93.09 32.28
72 3.14
71.62 2.94
信号探测表
D值 标准差 标准分 []=无效区 !!=额外的错误区
D值
反映被测试者对信号反应的灵敏度,
公式为击中率/错误警觉率
1 6.7 -0.72 89.15
1/4区


6.45
2.08*
-0.8
-1.99*
-15.49 <.1
反映是否有冲动控 制障碍的问题

华为开发文档

华为开发文档

软件开发及文档培训(仅供内部使用)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1 软件开发过程介绍华为公司的软件开发过程基本上由以下几个开发过程组成: ∙系统需求分析过程∙系统设计过程∙软件需求分析过程∙软件概要设计过程∙软件详细设计过程∙软件编码和单元测试过程∙软件集成与集成测试过程∙系统集成和系统集成测试过程∙系统验收测试过程∙软件维护过程图一. 软件开发相关的过程示意图:各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输出的文档如下2. 软件开发过程详细要求2.1系统需求分析开发者应该根据以下要求参与系统需求分析。

注:如果一个系统分成多个版本开发,可能直到最后一个版本需求才能完全定义。

开发者的计划中应该定义在每个版本中确定的需求子集,每个版本中实现的需求子集。

某个版本的需求分析应该理解为定义那个版本的系统需求。

2.1.1 分析用户的输入开发者应该通过分析用户的输入来理解用户的需求。

这个输入的形式可能是需求报告单、调查、问题/修改报告,原型的反馈,访谈或其他用户或反馈。

2.1.2 操作概念开发者应该参与定义和记录系统的操作概念。

结果应该包括在《操作概念描述(OCD)》文档模板中的所有条目。

2.1.3 系统需求开发者应该参与定义和记录系统应该满足的需求以及验证每个需求已经被满足的方法。

结果应在包括《系统/子系统规格说明书(SSS)》中的所有可能的条目。

根据实际情况,有关系统接口的需求可以在SSS中规定或者在《接口需求规格说明书(IRSs)》中规定。

注:如果一个系统由子系统组成,系统需求分析)中的活动应该同系统设计中的活动叠代进行。

定义系统的需求,设计系统并定义它的子系统,定义这些子系统的需求,设计子系统并定义他们的部件,如此下去。

2.2系统的设计开发者应该按照下列要求参与系统的设计。

注:如果系统分成多个版本开发,系统的设计可能要等到最后一个版本才完成。

开发者的计划中应该定义每个版本中所要完成的设计。

一个特定版本的设计应理解为那个版本中应完成的设计内容。

软件工程实训 期刊管理系统 软件测试说明(STD)

软件工程实训 期刊管理系统 软件测试说明(STD)

软件测试说明(STD)目录软件测试说明(STD) (1)1引言 (3)1.1标识 (3)1.2系统概述 (3)1.3文档概述 (3)2引用文件 (3)3测试准备 (3)4测试说明 (4)5需求的可追踪性 (4)6注解 (10)1引言1.1标识本系统是Beta 1.0版本1.2系统概述系统的名称:期刊管理系统;产品所有权:张庭小组可行性研究:4月1号-4月7日需求分析:4月1日-4月7日详细设计:4月11日-4月15日代码编写:4月1日-5月1日任务提出人:刘建钊老师。

需求分析人:张庭小组成员。

用户:使用该软件且具有一定特权的管理人员(老师)本文档适用的项目:期刊管理系统。

以上时间均为2012年。

1.3文档概述该文档描述对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SCI,系统或子系统进行合格性测试的计划安排。

内容包括进行测试的环境、测试工作的标识及测试工作的时间安排等。

2引用文件文档格式要求按照我国GB/T8567-1998国家标准和IEEE/ANSI830-1993标准规范要求进行。

包括以下文件: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文档范例软件工程国家标准文档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写规范书籍包括:殷人昆等编著.实用软件工程(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郑诚等编著.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王少锋编著.面向对象技术UML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测试准备3.1.硬件准备内存:512MB以上系统要求运行在4/100M快速以太网。

局域网通信协议使用TCP/IP,Internet通信协议使用HTTP。

3. 2软件准备服务器端环境:操作系统使用Microsoft Windows NT / 2000或UNIX数据库使用Access客户端环境: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 2000/XP及以上浏览器是Internet Explorer 6.0 / 7.03.3其他测试前准备3.3.1在测试现场执行测试需要用到软件用户手册、软件清单。

软件开发规范

软件开发规范
1. 软件开发管理
进行测试准备审查
2. 软件工程
* 进行CSC集成和测试; * 记录所有CSC集成和测试的结果; * 据测试情况对设计文档和代码进行必要 的修改,并做回归测试。
5.6 CSC集成和测试
3. 正式合格性测试
* 针对每个测试用例,制定安装、进行测试 和分析测试结果的规程; * 进行测试说明中规定的全部测试。
5.1 系统要求分析和设计
3. 正式合格性测试
根据系统规范,为每个CSCI规定初步的测试要求, 作为今后合格性测试的依据;
4. 软件产品评价
对下列产品按表1.进行评价: * 软件开发计划、 * 系统设计文件、 * 初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 初步接口需求规格说明。
5.1 系统要求分析和设计
5. 配置管理
4.2 软件工程
7. 确定编程语言; 8. 编制和实施软件设计和编码标准; 9. 编制“软件开发文件”,记载开发过程, 内容包括:设计考虑和约束条件、设计 文档和资料、进度和状态信息、测试要 求和责任、测试用例、测试规程和测试 结果等; 10. 处理资源和预留量
4.3 正式合格性测试
正式合格性测试要求: 1. 制定测试计划; 2. 建立测试环境; 3. 保证测试独立性; 4. 测试用例要求的可追踪性;
1. 软件开发管理
进行支持功能配置审核和物理配置审核的 准备工作,但相应CSCI的具体审核可在系统 集成和测试后进行。
5.7 CSCI测试
2. 软件工程
* 据测试情况对设计文档和代码进行必要的修 改,并做回归测试,编制可交付的源代码。 * 据测试情况对接口设计文档进行必要的修改, 并编制可交付的接口设计文档; * 对每个CSCI编制软件产品规格说明书。
5.7 CSCI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测试说明(STD)
说明:
1.《软件测试说明》(STD)描述执行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SCI,系统或子系统合格性测试所用到的测试准备、测试用例及测试过程。

2.通过STD需方能够评估所执行的合格性测试是否充分。

目录
软件测试说明(STD) (1)
1引言 (3)
1.1标识 (3)
1.2系统概述 (3)
1.3文档概述 (3)
2引用文件 (3)
3测试准备 (3)
4测试说明 (4)
5需求的可追踪性 (6)
6注解 (6)
附录 (6)
1引言
1.1标识
本条应包含本文档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若适用)包括标识号、标题、缩略词语、版本号、发行号。

1.2系统概述
本条应简述本文档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

它应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性质;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投资方、需方、用户、开发方和支持机构;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并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1.3文档概述
本条应概述本文档的用途与内容,并描述与其使用有关的保密性与私密性要求。

2引用文件
本章应列出本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的编号、标题、修订版本和日期。

本章还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的供货渠道获得的所有文档的来源。

3测试准备
本章应分以下几条,(若适用)应包括用“警告”或“注意”标记的安全提示和保密性与私密性考虑。

3.x(测试的项目唯一标识符)
本条应用项目唯一标识符标识一个测试并提供简要说明,应分为以下几条。

当所需信息与前面为另一测试所指出的信息重复时,此处可作引用而无需重复。

3.x.1硬件准备
本条应描述为进行测试工作需要做的硬件准备过程。

有关这些过程可以引用已出版的操作手册。

(若适用)应提供以下内容:
a.要使用的特定硬件,用名字和(若适用)编号标识;
b.任何用于连接硬件的开关设置和电缆;
c.说明硬件、互联控制和数据路径的一个或多个图示;
d.使硬件处于就绪状态的分步指令。

3.x.2软件准备
本条应描述为测试准备被测项和其他有关软件,包括用于测试的数据的必要过程。

有关这些
过程,可以引用已出版的软件手册。

(若适用)应提供下述信息:
a.测试中要使用的特定软件;
b.被测项的存储媒体(如磁带、盘);
c.任何相关软件(如模拟器、测试驱动程序、数据库)的存储媒体;
d.加载软件的指令,包括所需的顺序;
e.多个测试用例共同使用的软件初始化指令。

3.x.3其他测试前准备
本条应描述进行测试前所需的其他人员活动、准备或过程。

4测试说明
本章应分为以下几条。

(若适用)应包括用“警告”或“注意”标记的安全提示和保密性与私密性考虑。

4.x(测试的项目唯一标识符)
本条应用项目唯一标识符标识一个测试,并分为以下几条。

当所需信息与以前提供的信息重复时,此处可作引用而无需重复。

4.x.y(测试用例的项目唯一标识符)
本条应用项目唯一标识符标识一个测试用例,说明其目的并提供简要描述。

下述各条提供测试用例的详细说明。

4.x.y.1涉及的需求
本条应标识测试用例所涉及的CSCI需求或系统需求(此信息亦可在5.a中提供)。

4.x.y.2先决条件
本条应标识执行测试用例前必须建立的先决条件,(若适用)应讨论以下内容:
a.软、硬件配置;
b.测试开始之前需设置或重置的标志、初始断点、指针、控制参数或初始数据;
c.运行测试用例所需的预置硬件条件或电气状态;
d.计时度量所用的初始条件;
e.模拟环境的条件;
f.测试用例特有的其他特殊条件。

4.x.y.3测试输入
本条应描述测试用例所需的测试输入,(若适用)应提供以下内容:
a.每一测试输入的名称、用途和说明(如值的范围、准确度);
b.测试输入的来源与用于选择测试输入的方法;
c.测试输入是真实的还是模拟的;
d.测试输入的时间或事件序列;
e.控制输入数据的方式:
1)用最小/合理数量的数据类型和值测试各项;
2)对过载、饱和及其他“最坏情况”影响,用各种有效数据类型和值试验被测各项;
3)对非常规输入处理用无效数据类型和值试验被测各项;
4)如需要允许再测试。

4.x.y.4预期测试结果
本条应标识测试用例的所有预期测试结果。

(若适用)应提供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4.x.y.5评价结果的准则
本条应标识用于评价测试用例的中间和最终测试结果的准则。

(若适用)应对每一测试结果提供以下信息:
a.输出可能变化但仍能接受的范围或准确度;
b.构成可接受的测试结果的输入和输出条件的最少组合或选择;
c.用时间或事件数表示的最大/最小允许的测试持续时间;
d.可能发生的中断、停机或其他系统故障的最大数目;
e.允许的处理错误的严重程度;
f.当测试结果不明确时执行重测试的条件;
g.把输出解释为“指出在输入测试数据、测试数据库/数据文件或测试过程中的不规则性”的条件;
h.允许表达测试的控制、状态和结果的指示方式,以及表明下一个测试用例(或许是辅助测试软件的输出)准备就绪的指示方式;
i.以上未提及的其他准则。

4.x.y.6测试过程
本条应定义测试用例的测试过程。

测试过程应被定义为以执行步骤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单独编号的步骤。

为便于文档维护,可以将测试过程作为附录并在此引用。

每个测试过程的适当详细程度依赖于被测试软件的类型。

对于某些软件,每次键击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测试过程步骤;而对于大多数软件,每一步骤可以包括逻辑相关的一串键击或其他动作。

适当的详细程度应该有利于规定预期结果并把它们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

(若适用)每一测试过程应提供:
a.每一步骤所需的测试操作员的动作和设备操作,(若适用)包括以下方面的命令:
1)初始化测试用例并运用测试输入;
2)检查测试条件;
3)执行测试结果的临时评价;
4)记录数据;
5)暂停或中断测试用例;
6)如果需要,请求数据转储或其他帮助;
7)修改数据库/数据文件;
8)如果不成功,重复测试用例;
9)根据该测试用例的要求,应用替代方式;
10)终止测试用例。

b.对每一步骤的预期结果与评价准则
c.如果测试用例涉及多个需求,需标识出哪一个(些)测试过程步骤涉及哪些需求。

(亦可在第5章中提供)
d.程序停止或指示的错误发生后要采取的动作,如:
1)为便于引用,根据指示器记录关键的数据;
2)暂停或中止对时间敏感的测试支持软件和测试仪器;
3)收集与测试结果有关的系统记录和操作员记录。

e.归约和分析测试结果所采用的过程,(若适用)应完成下述各项:
1)检测是否已产生了输出;
2)标识由测试用例所产生数据的媒体和位置;
3)评价输出,作为继续测试序列的基础;
4)与所需的输出对照,评价测试输出。

4.x.y.7假设和约束
本条应标识所做的任何假设,以及在描述测试用例中由于系统或测试条件而引人的约束或限
制,如时间、接口、设备、人员与数据库/数据文件的限制。

如果对指定的限制和参数放弃或例外得到批准的话,应对它们加以标识,并且本条应指出它们对测试用例的影响与冲击。

5需求的可追踪性
本章应包括:
a.从本文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到它所涉及的系统或CSCI需求的可追踪性。

如果测试用例涉及多个需求,应包含从每一组测试过程步骤到所涉及的需求的可追踪性(此可追踪性亦可在
4.x.y.1中提供).
b.从本文所提及的每个系统或CSCI需求到涉及它们的测试用例的可追踪性。

对于CSCI测试,是从CSCI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RS)和有关接口需求规格说明(IRS)中的CSCI需求到涉及它们的测试用例的可追踪性。

对于系统测试,是从在系统的系统/子系统规格说明(SSS)及有关IRS中的每个系统需求到涉及它们的测试用例的可追踪性。

如果测试用例涉及多个需求,则可追踪性应指明涉及每一个需求的具体测试过程步骤。

6注解
本章应包含有助于理解本文档的一般信息(例如背景信息、词汇表、原理)。

本章应包含为理解本文档需要的术语和定义,所有缩略语和它们在文档中的含义的字母序列表。

附录
附录可用来提供那些为便于文档维护而单独出版的信息(例如图表、分类数据)。

为便于处理,附录可单独装订成册。

附录应按字母顺序(A,B等)编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