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教程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规则和资产负债表
2020年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卞参照模板

资产
负债
存款准备金 +9美元 支票存款
贷款
+81美元
+90美元
44
多倍存款创造(multiple deposit creation)
银行 存款增加
第一国民 0.00
A
100.00
B
90.00
C
81.00
D
72.90
E
65.61
F
59.05
……
……
总计 1000.00
贷款增加 100.00 90.00 81.00 72.90 65.61 59.05 53.14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
A银行
资产
负债
存款准备金 +10美元 支票存款
贷款
+90美元
+100美元
42
多倍存款货币创造:一个简单模型
存款创造:银行体系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
B银行
资产
负债
存款准备金 +90美元 支票存款
+90美元
43
多倍存款货币创造:一个简单模型
存款创造:银行体系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
9、其他联储负债和资本项目
22
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
1、向银行进行公开市场购买
银行体系
资产
证券 -100美元 存款准备金 +100美元
负债
23
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
1、向银行进行公开市场购买
联邦储备体系
资产
负债
证券 +100美元 存款准备金 +100美元
24
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
2、向非银行公众进行公开市场购买
中央银行学ppt课件第三章 资产与负债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可娜
23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资本业务
四、资本业务 中央银行筹集、维持和补充自有资本的业务。 包括:政府出资、地方政府或国有机构出资、私人银行和部门出 资。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可娜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可娜
4
第一节 央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与原则
三、一般原则 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奉行以下四个原则: 非营利性:以调控宏观经济,稳定货币、稳定金融和为银行和政府 服务为己任。 流动性:必须要有大量的调控资金,所以要保持流动性原则来经营 资产业务。 主动性:资产负债业务保持主动性,这样才能根据政策需要及时有 效变动资产负债业务。 公开性:及时向社会公布业务与财务状况,这样有利于依法经营其 业务,增强央行业务的透明度,同时还可以向社会及时有效的提供 金融信息,以便各界分析经济政治金融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期,调 整决策。
第二节央行业务活动与资产负债表资产项目负债项目贴现及放款流通中货币各种证券及财政借款各项存款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黄金外汇储备其他负债其他资产资本账户资产项目合计负债及资本项目合计1010三央行主要负债项目1
《中央银行》演示片
第三章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可娜 2011.8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可娜
10
第二节 央行业务活动与资产负债表
四、央行主要资产项目 1.贴现及放款: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者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主 要的方式包括再贴现和再贷款。还有财政部门的借款和在国外金融机构 的资产。 2.各种证券:主要指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中央银行持有的证券一般都 是信用等级比较高的政府证券。中央银行持有证券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 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通过证券买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 3.黄金和外汇储备:黄金和外汇储备是稳定币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国 际间支付的重要储备。中央银行承担为国家管理黄金和外汇储备的责任, 也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运用。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卞

政府贷款基金
特 别
资本项目
负 其它项目
债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与
资产负债表卞
•一、资产
A、国外资产
主要包括黄金储备、中央银行持有的可自由兑 换外汇、地区货币合作基金、不可自由兑换的 外汇、国库中的国外资产、其他官方的国外资 产、对外国政府和国外金融机构贷款、未在别 处列出的其他官方国外资产、在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中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持有额等。
-100美元 •通货
-100美元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与 资产负债表卞
一个小结
n 公开市场购买对存款准备金的影响取决于债券 的卖者将所得款项以通货还是以存款的形式持 有。
n 不论债券的卖者将所得款项以通货还是以存款 的形式持有,公开市场购买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始终相同
n 相对于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的控制更为确定
•1、发布并履行与其职责相关的业务命令和
• 规章制度的权利;
•2、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基准利率的权利;
•3、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的权利;
•4、决定对金融机构贷款数额和方式的权利;
•5、灵活运用相关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利;
•6、依据法律规定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
管
• 的权利;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与 资产负债表卞
右边的项目表示基础货币的来源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与 资产负债表卞
基础货币的控制
因素
因素变动 基础货币变动
增加基础货币的因素
1、政府证券
2、贴现贷款
3、黄金和SDR凭证帐户
4、浮款
5、其他联邦储备资产
6、财政通货
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
7、在美联储的财政存款
中央银行学第三章 央行业务法规和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 时其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 是对央行资金来源及运用的综合会计报表。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 各国中央银行一般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主要 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格式和口径,从 而使各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 与结构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 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特殊法定授权 特定业务范围 特殊业务原则 特定格式的资产负债表
第一节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 法律规范与原则
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
央行具有支配性影响、重大作用力和特殊授权,其 业务活动和权力行使必须合理、规范 (一)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力 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力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 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法定业务 权力一般有以下几项: 1.发布并履行与其职责相关的业务命令和规章制度 的权力; 2.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基准利率的权力;
1.对金融机构债权和对金融机构负债的关系 债权大于负债,发行货币弥补;反之减少货币发行; 2.对政府债权和政府存款的关系 财政赤字过大,易引起货币的财政发行
3.国外资产和债券发行及自有资本的关系 当国外资产比重较大,则国外资产的变化可能对货 币发行具有重要影响
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项目结构与资产 负债业务的关系
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主要项目虽 然基本一致,但各项目的比重结构却不相 同,反映了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重点 和特点的差异。
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资产结构: 第一位:外汇 第二位:对政府债权 负债结构: 第一位:金融性公司存款 第二位:货币发行 第三位:冲销债券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的各项职责主要通过各种业务活动来履行。
与商业银行相比,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有特殊的法定授权、特定的业务范围和特殊的业务活动原则。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特定的格式,其项目内容与商业银行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节中央银行业务活动与资产负债表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分类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间的关系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分类:存款准备金管理;货币流通管理;货币市场监管;黄金、外汇管理;征信管理;金融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反洗钱和金融安全管理;金融统计业务;国际金融活动与协调管理;对金融机构的稽核、检查、审计银行性业务(与货币相关)清算业务资产负债业务经理国库业务会计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证券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黄金、外汇业务管理性业务(与货币无关))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规定的基本格式,编制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2<#004699'>0<#004699'>0<#004699'>0年又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货币金融统计制度进行了修订。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资产国外资产对中央银行政府的债权对各国地方政府的债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对非金融政府企业的债权对特定机构的债权对私人部门的债权负债储备货币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发行债券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对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对等基金政府贷款基金资本项目其他项目国内资产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关系对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关系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资产和负债的基本关系如果把自有资本从负债中分列出来,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关系可以用以下三个公式表示:(1)资产 = 负债 + 自有资本(2)负债 = 资产 - 自有资本(3)自有资本 = 资产 - 负债上述三个公式表明了中央银行未清偿的负债总额、资本总额、资产总额之间基本的等式关系。
中央银行学

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 关系 (三)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 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 (四) 2003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 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
18
表 3 – 2 简化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资产 国外资产 对中央政府的债权 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债权 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 对非金融政府企业的债权 对特定机构的债权 对私人部门的债权
10
中国人民银行法
•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 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 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 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1
中国人民银行法
பைடு நூலகம்25
22
单位: 单位:亿元人民币
资产
负债 比重 % 85.22 34.26 36.38 35.92 0.45 0.01 14.58 4.89 0.78 7.99 0.35 0.77
项目 国外资产( 国外资产(净) 外汇 货币黄金 其他国外资产 对政府债权
金额 31141.85 29841.80 337.24 962.81 2901.02
8
2011-2-9 官方利率
项目 活期存款 半年期存款 一年期存款 一年期贷款 年利率% 0.40 2.80 3.00 6.06
9
中国人民银行法
•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 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 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 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 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三)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三、中央银行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下述几个方面:(1)中央银行资本金的所有权大都由财政部门代表国家或政府持有:(2)绝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的利润除规定的提存外全部交国家财政,如有亏损,则由国家财政弥补;(三)财政部门掌管国家财政收支,而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四)中央银行代理财政债券发行,需要时按法律规定向政府财政融资;(5)许多国家财政部门的负责人参与中央银行的决策机构,有的有决策权,有的则是列席权;(6)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直接隶属于财政部;(7)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需要协调配合。 四、中央银行与国家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五、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条渠道:一是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这家银行某些特权,从而使这家银行逐步具有了中央银行的某些性质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央银行;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普及与发展 192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上提出了在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1922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上,又重申和强调了布鲁塞尔会议形成的决议,并且再次建议尚未建立中央银行的国家尽快建立中央银行,以共同维持国际货币体系和经济的稳定。由此推动了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又一次高潮。
中央银行课件第三章

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我国的存款性公司 主要包括各类存款货币银行和特定存款机构。 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我国的其他金融 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5、对非金融性公司的债权:指中国人民银行为 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开发所发放的专项贷款。
(二)负债
1、储备货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 货币及存款货币银行库存现金,各金融机构 依法缴存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 超额准备,邮政储蓄转存款和金融机构吸收 的由财政拨款形成的部队机关团体等的财政 性存款。 2、发行债券:指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融资 债券。
(二)负债
1、储备货币 2、定期存款和外币存款 3、发行债券 4、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 5、对外负债
6、中央政府存款 7、对等基金 8、政府贷款基金 9、资本项目 10、其他项目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 1、国外资产(净):指国外资产与国外负 债轧抵后的净额,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所掌握 的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以及国际金融及 后往来的头寸净值。 2、对政府债券:我国主要是中央政府向中 国人民银行的借款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其银行性业务中 资产负债业务的综合会计记录。中央银行 资产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 反映在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表上。
研究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在于:
1、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及其结构,了解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之 间相互制约关系。 2、了解一国中央银行在连续的时间段内在 资产负债业务量上的增减变化及资产和 负债项目中子项目变化对各自项目的影 响。 3、了解该国中央银行的的资产负债业务的 结构和总量变化。
4、公开性
主要指中央银行的业务状况公开化,定期向 社会公布业务和财务状况,并向社会提供有 关的金融统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