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5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20℃下,洋葱根尖呼吸的氧饱和点为20%。
过高的氧浓度对植物有毒,这可能与 活性氧代谢形成自由基有关。
图5-21 苹果在不同氧分 压下的气体交换 实点为耗氧量 空点为 CO2释放量 虚线为无 氧条件下CO2的释放,消 失点表示无氧呼吸停止
(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当外界环境中二 氧化碳浓度增高时,脱羧反应减慢,呼吸作用受到 抑制。 大气中C02 的含量约为0.033%,这样的浓度不会 抑制植物组织的呼吸作用。
2、以脂肪或其它高度还原的化合物为呼吸底物,氧化过程中 脱下的氢相对较多(H/O比大) ,形成H2O时消耗的O2多,呼吸 商小于1,如以棕榈酸作为呼吸底物,: C16H32O2 + 23O2 →16CO2+16H2O RQ=16/23 = 0.7(5-23)
3、以有机酸等含氧较多的有机物作为呼吸底物,呼吸商则大 于1,如柠檬酸的呼吸商为1.33。 C6H8O7+4.5O2 → 6CO2+4H2O RQ=6/4.5=1.33 (5-24)
可根据呼吸商的大小大致推测呼吸作用的底物及其性质 的改变,但需注意: 1、呼吸底物只有在完全氧化时,这种推测才有意义。 在无氧条件下发生酒精发酵,只有CO2释放,无O2的吸 收,则RQ=∞。 2,排除体内其他反应的干扰 如有羧化作用发生,则RQ减小。
二、内部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不同的植物种类、代谢类型、生育特性、生理状况,呼吸 速率各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凡是生长快的植物呼吸速率就高,生长慢的植 物呼吸速率就低。例如细菌和真菌繁殖较快,其呼吸速率 高于高等植物。在高等植物中小麦、蚕豆又比仙人掌高得 多,通常喜温植物(玉米、柑橘等)高于耐寒植物(小麦、苹 果等),草本植物高于木本植物(表5-4)。
同化与异化实验

医学研究:用于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探索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机制。
生物学研究:用于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进化等生命现象,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研究:用于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反应机理和合成方法等,以及探索新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环境科学:用于研究环境中的污染、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等,以及评估和预测环境变化的影响。
同化与异化实验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01
同化实验
02
异化实验
03
同化与异化实验的比较
04
同化与异化实验的未来发展
同化实验
01
同化实验的定义和原理
同化实验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使生物体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与正常状态不同的生理特征,从而探究生物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反应机制的实验方法。
添加标题
同化实验强调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和整合,而异化实验则强调个体对环境的挑战和改变。
同化实验主要关注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和表现,而异化实验则更注重个体内在的心理和认知变化。
同化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如何融入社会和群体,而异化实验则可以揭示个体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同化与异化实验在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共同构成了对人类行为的全面理解。
深入研究机制:深入探究同化与异化作用的机制,为实验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持。
跨学科合作:与其他学科的专家合作,共同开展同化与异化实验的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拓展应用领域:将同化与异化实验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例如生物医学、农业和环境科学等。
同化与异化实验的应用前景
医学领域:用于研究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提高治疗效果
运动生理学:研究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能量代谢的过程,探究同化和异化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同化物分配调节》课件

探索更多与同化物分配调节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网络。
拓展同化物分配调节在不同生物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
研究不同生物类型、生长阶段和环境因素对同化物分配调节的影响,为农业生产、生态修 复等提供理论支持。
开发高效的同化物分配调节技术
通过基因编辑、代谢工程等手段,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植物,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 产量。
同化物分配调节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农业生产的优化
通过调节同化物分配,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为农业生产提 供新的解决方案。
生态修复的促进
利用同化物分配调节机制,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生物能源的开发
通过调节同化物分配,提高生物质产量和能源转化效率,为生物能 源的开发提供新的途径。
02
同化物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转化和利用,最终被彻底分解为
水和二氧化碳。
同化物的能量转换
03
同化物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能量,供植物生长和
发育。
CHAPTER 03
同化物分配调节的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阶段的影响
生长阶段
同化物分配调节在不同生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 ,植物将同化物主要分配给根系,以促进吸收养分和水分。随着植物进入营养生 长阶段,同化物分配逐渐转向叶片,以支持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
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主要通过韧皮部进行,韧皮部中的筛管是同化物运输的主要通 道。
同化物的运输方向和流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合产物在源器官中的积累程度 、库器官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性等。
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还受到激素、环境因子等多种信号的调节,这些信号可以影响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拓展同化物分配调节在不同生物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
研究不同生物类型、生长阶段和环境因素对同化物分配调节的影响,为农业生产、生态修 复等提供理论支持。
开发高效的同化物分配调节技术
通过基因编辑、代谢工程等手段,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植物,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 产量。
同化物分配调节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农业生产的优化
通过调节同化物分配,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为农业生产提 供新的解决方案。
生态修复的促进
利用同化物分配调节机制,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生物能源的开发
通过调节同化物分配,提高生物质产量和能源转化效率,为生物能 源的开发提供新的途径。
02
同化物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转化和利用,最终被彻底分解为
水和二氧化碳。
同化物的能量转换
03
同化物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能量,供植物生长和
发育。
CHAPTER 03
同化物分配调节的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阶段的影响
生长阶段
同化物分配调节在不同生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 ,植物将同化物主要分配给根系,以促进吸收养分和水分。随着植物进入营养生 长阶段,同化物分配逐渐转向叶片,以支持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
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主要通过韧皮部进行,韧皮部中的筛管是同化物运输的主要通 道。
同化物的运输方向和流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合产物在源器官中的积累程度 、库器官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性等。
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还受到激素、环境因子等多种信号的调节,这些信号可以影响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植物的化感作用ppt课件

小麦和豌豆、马铃薯和菜豆、洋葱和甜菜彼此有 相互促进的作用。
ppt精选版
37
有些杂草也能促进作物的生长:
如苜蓿切碎后施入土壤能刺激番茄、黄瓜、莴 苣等植物生长,苜蓿中对作物生长起刺激作用的化 感物质被鉴定为三十烷醇;
小麦和麦仙翁(分泌麦仙翁素)混作使小麦增 产;
藜和反枝苋的分泌物能刺激白羽扇豆的生长;
如果打破这种稳定,会改变植物的生态分布, 可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ppt精选版
22
如原产于墨西哥的菊科泽兰属植物紫茎泽
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在当地是一种
普通植物,但从华南地区传入我国后,失去了 原产地其它植物的克制,在我国疯狂繁殖生长, 而紫茎泽兰产生的9-酮-泽兰酮等几十种化感 化合物严重克制了我国本地植物的生长,对农 业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ppt精选版
44
(二)主要化感物质的特点
高等植物体内糖甙分子是各类有机物质包括化感物质的 普遍存在形式,尤其在果实、树皮、根中糖甙含量很高。
糖甙和水解酶共存于植物细胞的不同部位,一旦细胞损 伤破坏,糖甙与酶接触将发生水解作用。
ppt精选版
45
细胞内的次生物质作为甙元与糖结合形成糖甙就 不具有或显著降低其生物活性,使含有大量化感次生 物质的植物组织不至于受害。
植物适应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化感物质种 类、产生、释放和作用途径的多样性,如酚类的水 溶物质在较潮湿的气候中显得更为重要;萜类的挥 发物质在某些干燥的气候下显得更为重要。
ppt精选版
17
在一株或一群植物周围出现“白地”是常见的化感 现象——争夺生存空间。
人们早就观察到生态环境中存在一种植物抑制另一 种或多种植物生长的现象,如洋槐树抑制多种杂草的生 长,榆树可使栎树发育不良,栎树、白桦可排挤松树, 许多植物都不能生长在胡桃树荫下,薄荷属和艾属植物 分泌的挥发油阻碍豆科等植物幼苗的生长;
ppt精选版
37
有些杂草也能促进作物的生长:
如苜蓿切碎后施入土壤能刺激番茄、黄瓜、莴 苣等植物生长,苜蓿中对作物生长起刺激作用的化 感物质被鉴定为三十烷醇;
小麦和麦仙翁(分泌麦仙翁素)混作使小麦增 产;
藜和反枝苋的分泌物能刺激白羽扇豆的生长;
如果打破这种稳定,会改变植物的生态分布, 可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ppt精选版
22
如原产于墨西哥的菊科泽兰属植物紫茎泽
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在当地是一种
普通植物,但从华南地区传入我国后,失去了 原产地其它植物的克制,在我国疯狂繁殖生长, 而紫茎泽兰产生的9-酮-泽兰酮等几十种化感 化合物严重克制了我国本地植物的生长,对农 业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ppt精选版
44
(二)主要化感物质的特点
高等植物体内糖甙分子是各类有机物质包括化感物质的 普遍存在形式,尤其在果实、树皮、根中糖甙含量很高。
糖甙和水解酶共存于植物细胞的不同部位,一旦细胞损 伤破坏,糖甙与酶接触将发生水解作用。
ppt精选版
45
细胞内的次生物质作为甙元与糖结合形成糖甙就 不具有或显著降低其生物活性,使含有大量化感次生 物质的植物组织不至于受害。
植物适应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化感物质种 类、产生、释放和作用途径的多样性,如酚类的水 溶物质在较潮湿的气候中显得更为重要;萜类的挥 发物质在某些干燥的气候下显得更为重要。
ppt精选版
17
在一株或一群植物周围出现“白地”是常见的化感 现象——争夺生存空间。
人们早就观察到生态环境中存在一种植物抑制另一 种或多种植物生长的现象,如洋槐树抑制多种杂草的生 长,榆树可使栎树发育不良,栎树、白桦可排挤松树, 许多植物都不能生长在胡桃树荫下,薄荷属和艾属植物 分泌的挥发油阻碍豆科等植物幼苗的生长;
植物细胞与组织PPT课件

第20页/共145页
Hale Waihona Puke 薄壁细胞石细胞纤维
导管
番茄果肉细胞
第21页/共145页
叶表皮细胞
内容
一、细胞的发现 二、细胞概述 三、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
质 四、形状与大小 五、结构和功能 六、后含物 七、繁殖
第22页/共145页
五、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 细胞
细胞壁
原生质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4).凝胶作用
溶胶(sol):原生质胶粒悬浮在水溶液介质中,称为溶胶。
是液化的半流动状态,近似流体的性质。
凝胶(gel):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降低,水分减少时,胶
粒连结成网状,而水溶液分散在胶粒网中,胶粒失去活动
性,成为凝胶。
溶胶
凝胶作用 溶胶作用
凝胶
第15页/共145页
3.原生质的运动和新陈代谢
功能:
①起支持细胞的作用,同时分隔细胞质使之区域化。 ②合成、包装、运输某些代谢产物。 ③分泌内质网小泡进而发育成其它种类的细胞器,如高尔基体、 圆球体、液泡等。
第40页/共145页
高尔基体
•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堆叠形成的细胞器。 •可合成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物质,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并 具有分泌作用,可分泌粘液、树脂等。
第44页/共145页
液泡
单层膜围成充满复杂水溶液的细胞器 幼嫩细胞中,液泡数量多而体积小, 成熟细胞中,合并为几个大液泡,甚 至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 形成大液泡是植物细胞显著特征之一
第45页/共145页
液泡膜是具有选择透性的膜;
内含的水溶液称为细胞液,除含大量水外,尚有多种 有机酸、生物碱、无机盐、花青素等等物质。
Hale Waihona Puke 薄壁细胞石细胞纤维
导管
番茄果肉细胞
第21页/共145页
叶表皮细胞
内容
一、细胞的发现 二、细胞概述 三、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
质 四、形状与大小 五、结构和功能 六、后含物 七、繁殖
第22页/共145页
五、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 细胞
细胞壁
原生质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4).凝胶作用
溶胶(sol):原生质胶粒悬浮在水溶液介质中,称为溶胶。
是液化的半流动状态,近似流体的性质。
凝胶(gel):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降低,水分减少时,胶
粒连结成网状,而水溶液分散在胶粒网中,胶粒失去活动
性,成为凝胶。
溶胶
凝胶作用 溶胶作用
凝胶
第15页/共145页
3.原生质的运动和新陈代谢
功能:
①起支持细胞的作用,同时分隔细胞质使之区域化。 ②合成、包装、运输某些代谢产物。 ③分泌内质网小泡进而发育成其它种类的细胞器,如高尔基体、 圆球体、液泡等。
第40页/共145页
高尔基体
•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堆叠形成的细胞器。 •可合成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物质,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并 具有分泌作用,可分泌粘液、树脂等。
第44页/共145页
液泡
单层膜围成充满复杂水溶液的细胞器 幼嫩细胞中,液泡数量多而体积小, 成熟细胞中,合并为几个大液泡,甚 至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 形成大液泡是植物细胞显著特征之一
第45页/共145页
液泡膜是具有选择透性的膜;
内含的水溶液称为细胞液,除含大量水外,尚有多种 有机酸、生物碱、无机盐、花青素等等物质。
植物和动物的新陈代谢

六、动物的异化作用
1.包括:组成动物体的一部分物质不断氧化分 解,释放出能量,排出代谢终产物。 2.三大有机物的代谢终产物:
蛋白质→氨基酸→二氧化碳、水、尿素等含氮废物, (C、H、O、N)
糖类→葡萄糖→二氧化碳、水 (C、H、O) 脂肪→甘油、脂肪酸→二氧化碳、水 (C、H、O)
3、食物的热量价:
(3)消化产物:
蛋白质→氨基酸, 糖类→葡萄糖,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4)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
问:在人体消化吸收,转化自身物质并贮存能量的 同时,也通过呼吸系统吸入的氧氧化分解自身的有 机物,释放能量。有机物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有哪些?
(二氧化碳、尿酸、尿素及多余的水、无机盐)
代谢终产物必须及时排除体外,否则会影响正常生 理活动甚至危及生命。这就是动物的异化作用。
叶 叶绿体 有光
叶绿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物质变化
能量转化 意义
无机物→有机物;释放氧气
光能→化学能(有机物中) 为一些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
呼吸作用
酶
活细胞
C6H12O6+6O2
场所 条件 气体交换 物质变化
6CO2+6H2O+能量
活细胞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有机物→无机物
中年、体重不变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老年、生病、体重减少
同化、异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结果
实现生物体的自我 更新
二、酶
1.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
的蛋白质。 (是一类生物催化剂。)
2.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 (1)专一性: 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 化学反应。 (2)高效性: 催化效率比一般无机催化剂高。 (3)敏感性:即酶的催化作用受外界条件(温 度、pH值)的影响。
细胞内生物分子的新陈代谢(共31张PPT)

2、糖酵解的能量问题
产生4个ATP,消耗2个ATP,每一分子葡萄糖经酵解成2分子丙酮酸净得2个ATP 。
3、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糖酵解是缺氧条件下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2)污水生物处理中缺氧环境时,微生物可通过加强糖酵解作用获得能量。污泥消化的生化机理
实际上就是有机物的无氧分解。
(3)糖酵解过程中的大量中间产物为有机物质的合成原料。
分子乙酰CoA(2C物)和比原脂肪酸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如此重复多次β氧化,可使 一长链的脂酰CoA分解成许多小分子的乙酰CoA。
(2)化学过程
乙酰CoA进入TCA循环,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3、脂肪酸氧化中的能量变化
以棕榈酸(也叫软脂酸或十六烷酸)为例:
β氧化过程,反应如下: 软脂酰CoA+7CoA-SH+7FAD+7NAD+7H2O—— 8CH3CO-SCoA+7FADH2+7NADH2
淀粉可用酸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淀粉酶也可催化淀粉的水解。 1、α-淀粉酶
又称液淀粉酶或糊精淀粉酶,只能水解α-1,4糖苷键。产物:含有6个葡萄
糖分子的单位和糊精。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
2、β-淀粉酶 又称糖化酶或生糖淀粉酶,只能水解α-1,4糖苷键。产物:麦芽糖和糊精 。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和块根内。
水(生氧动 化物、一—底、—物酮水直体平接的排的磷除合酸体成化外及、;分变位解、脱水、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E葡M萄P糖和在TC有A酮氧的体的连条接(件点乙下是,酰丙通酮乙过酸酸丙、酮E、M酸P生和β成H-乙M羟P酰的丁C连o酸A接,和点再是经丙6三磷酮羧酸酸葡)循萄:环糖氧。肝化内成二合氧成化,碳和肝水外。组织分解利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生理学课件: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酒精发酵或乳酸发酵,实现 了NAD+的再生,这就使糖酵解得以继续进行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子的大部分能量仍保存在丙酮酸、 乳酸或乙醇分子中。可见,发酵作用的能量利用效率是很 低的,有机物质耗损大,而且发酵产物酒精和乳酸的累积, 对细胞原生质有毒害作用
长期进行无氧呼吸的植物会受到容易伤害,甚至会死亡
糖酵解途径化学历程
1.己糖的活化是糖酵解的起始 阶段。己糖在己糖激酶作用下, 消耗两个ATP逐步转化成果糖-1, 6二磷酸(F-1,6-BP)
2.己糖裂解,即F-1,6-BP在 醛缩酶作用下形成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后者在 异构酶(isomerase)作用下可 变为甘油醛-3-磷酸
3.丙糖氧化甘油醛-3-磷酸氧化 脱氢形成磷酸甘油酸,产生1个 ATP和1个NADH,同时释放能量
(一)有氧呼吸
有物程彻氧底呼氧吸化是分指解生活,形细成胞C利O2和用H分2O子,氧同(时O2释),放将能某量些的有过机 呼吸作用中被氧化的有机物称为呼吸底物或呼吸基
质(respiratory substrate),碳水化合物、有机酸、 蛋白质、脂肪都可以作为呼吸底物。一般来说,淀粉、 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是最常利用的呼 吸底物。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则有氧呼吸的总 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C6H12O6+6O2→6CO2+6H2O ,△G°′=-2870kJ·mol-1 △G°′是指pH为7时标准自由能的变化
呼吸放热,可提高植 物体温,有利于种子 萌发、幼苗生长、开 花传粉、受精等
2.中间产物是合成植物体内重要有机物质的原料
呼吸作用在分解有机物质过 程中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其 中有一些中间产物化学性质 十分活跃,如丙酮酸、α-酮 戊二酸、苹果酸等,它们是 进一步合成植物体内新的有 机物的物质基础。当呼吸作 用发生改变时,中间产物的 数量和种类也随之而改变, 从而影响着其他物质代谢过 程。呼吸作用在植物体内的 碳、氮和脂肪等代谢活动中 起着枢纽作用。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子的大部分能量仍保存在丙酮酸、 乳酸或乙醇分子中。可见,发酵作用的能量利用效率是很 低的,有机物质耗损大,而且发酵产物酒精和乳酸的累积, 对细胞原生质有毒害作用
长期进行无氧呼吸的植物会受到容易伤害,甚至会死亡
糖酵解途径化学历程
1.己糖的活化是糖酵解的起始 阶段。己糖在己糖激酶作用下, 消耗两个ATP逐步转化成果糖-1, 6二磷酸(F-1,6-BP)
2.己糖裂解,即F-1,6-BP在 醛缩酶作用下形成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后者在 异构酶(isomerase)作用下可 变为甘油醛-3-磷酸
3.丙糖氧化甘油醛-3-磷酸氧化 脱氢形成磷酸甘油酸,产生1个 ATP和1个NADH,同时释放能量
(一)有氧呼吸
有物程彻氧底呼氧吸化是分指解生活,形细成胞C利O2和用H分2O子,氧同(时O2释),放将能某量些的有过机 呼吸作用中被氧化的有机物称为呼吸底物或呼吸基
质(respiratory substrate),碳水化合物、有机酸、 蛋白质、脂肪都可以作为呼吸底物。一般来说,淀粉、 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是最常利用的呼 吸底物。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则有氧呼吸的总 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C6H12O6+6O2→6CO2+6H2O ,△G°′=-2870kJ·mol-1 △G°′是指pH为7时标准自由能的变化
呼吸放热,可提高植 物体温,有利于种子 萌发、幼苗生长、开 花传粉、受精等
2.中间产物是合成植物体内重要有机物质的原料
呼吸作用在分解有机物质过 程中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其 中有一些中间产物化学性质 十分活跃,如丙酮酸、α-酮 戊二酸、苹果酸等,它们是 进一步合成植物体内新的有 机物的物质基础。当呼吸作 用发生改变时,中间产物的 数量和种类也随之而改变, 从而影响着其他物质代谢过 程。呼吸作用在植物体内的 碳、氮和脂肪等代谢活动中 起着枢纽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2日
13
思维拓展: 1、糖拌西红柿后,碗中有何现象,为什么? 2、家中泡菜坛中的水过一段时间有何变化? 3、卖菜的菜商向蔬菜洒水是为什么?
2020年10月2日
14
问题:
1、一般情况下,根毛吸水还是失水?( 吸水) 2、吸水的条件是什么?根毛细胞液浓度 高 于 土壤溶液 浓度 (高、低)
形态离不开( 水 )
2020年10月2日
7
小结:
1、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份 2、植物的生命活动都有水分的参与。 3、维持植物体一定的姿态需要水分。
因此要保证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首先 要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2020年10月2日
8
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条件
当外界溶液浓度>根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失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根细胞液的浓度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细胞吸水
2020年10月2日
19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的器官是什么呢? 根 温故而知新:
根尖从尖端向上依次有根__冠__ 、分_生__区_ 、伸_长__区_ 、成熟__区__ 四 部分,其中,成熟区 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020年10月2日
4
吸水的主要器官
根
2020年10月2日
成熟区表皮细胞
吸水最活 跃的部位
5
细胞壁
2020年10月2日
9
2020土年10月壤2日溶液中的水分向导管移动的示意图 10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水分的运输 通过根、茎和叶中的导管。
水分的利用
1%-5%用于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
其余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2020年10月2日
意义:是植物吸收水分和
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重要动力。
11
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表皮的气孔 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20
2.新鲜的鱼、肉用盐渍不变质,其原因是( )C
A.食盐水中的氯离子有杀菌作用 B.浓盐水中含氧气少,细菌无法生存 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失水死亡 D.由于渗透作用使鱼、肉细胞过度失水所致
2020年10月2日
18
3.盐碱地栽种植物,其出苗率和成活率都比较低,原因是
( C)
A.土壤溶液PH太小 B.土壤中缺肥 C.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D.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水分→根表皮内各层细胞→导管→茎→其它器官
3、植物失水过多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会出现"烧苗"现象
2020年10月2日
15
4、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是 水
。
5、当细胞液的浓度 > 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
水;
失水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
。
6、为什么施肥时化肥溶液的浓度不能过高?
2020年10月2日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夜泡
细胞液 细胞质
植物为什么要不断地从土壤中 吸收水分呢?
植物吸收来的水分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2020年10月2日
6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一、水分在植物生长中有哪些作用?
1、水是细胞的( 主要成分 )
2、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都有 ( 水分 )的参与。 3、新鲜的蔬菜放置在干燥的环境里,会变得(干枯 )。 是因为蔬菜的细胞失水后形态改变 ,因此维持植物的正常
气孔的开、闭
2020年10月2日
12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无机盐。
光合作用:
发生部位:叶肉细胞和叶绿体
过程:
太阳光
6 CO2 + 6 H2O 叶绿体
C6H12O6 (贮存能量)+ 6 O2
实质: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意义: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的有机物和能量的来源。
16
植物的异化作用:
有机物分解 释放能量 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1、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酶
C6H12O6(葡萄糖) + 6O2
6CO2 + 6H2O + 能量
2、呼吸作用放热
2020年10月2日
17
1、北方果树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B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植物生长; D.果实的形成。
生物的新陈代谢
植物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2020年10月2日
1
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山
水
水
分
风
缺
景
乏
如
的
画
非
洲
大
陆
2020年10月2日
2
植物的同化作用
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建造自身组织
2020年10月2日
3
请同学们想一想: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话是什么意 思
水和无机盐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