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5月6日山东省菏泽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美术)真题试卷(

2017年5月6日山东省菏泽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美术)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判断题 4. 填空题 5. 名词解释 6.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美术教师常用的教法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 )为主的教学方法。
A.讲授B.示范C.参观D.引导探究正确答案:D解析:美术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美术教学方法的复杂性和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在美术教学中,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法、欣赏法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发现法等)。
2.京剧的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起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起来却巨细有因,这决非仅仅是为了好看。
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的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关羽、张飞、曹操这三个人物的脸谱颜色分别是( )。
A.黑、白、红B.红、黑、白C.红、蓝、白D.红、白、黄正确答案:B解析:脸谱中的红色代表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代表角色为关羽;脸谱中的黑色代表直爽、刚毅、勇猛,代表角色为张飞;脸谱中的白色代表阴险奸诈、刚愎自用,代表角色为曹操。
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 )。
A.顾恺之《画云台山记》B.谢赫《画品》C.宗炳《画山水序》D.王微《叙画》正确答案:B解析:“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出自南北朝时期画家谢赫的绘画理论著作《画品》。
4.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
A.红、黄、蓝B.红、白、绿C.绿、黄、紫D.黄、绿、白正确答案:D解析: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绿、白为基本釉色。
虽然有其他釉色,但基础釉色为黄、绿、白三种颜色。
5.中国现代画家中,以山水画著称于世,其作品有“黑、密、厚、重,然虚实有致”特点的是( )。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美术1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小学美术第一批)发布时间:2017年5月23日来源:环球网校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画蘑菇》一、考题二、考题解析小学美术《画蘑菇》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活动一:谜语导入新课教师出谜:“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打一植物),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谜底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画蘑菇》。
活动二:新课讲授(一)赏析实物、引导想象感知不同种类蘑菇的形状特点教师展示一篮实物小蘑菇,引导学生通过看、闻、摸的形式了解蘑菇的外形分别是怎样的?学生赏析回答教师总结:花伞形、条形等(二)赏析作品,拓展学习教师展示有遮挡关系的蘑菇组合图片和无遮挡关系的组合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两幅图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一幅前后有遮挡,另外一幅前后无遮挡,高低错落。
教师继续讲解整组蘑菇的表现方法,从蘑菇的形状开始,同时注意画面的整体构图,前后遮挡穿插关系等。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一)教师演示展示ppt并讲解,板书提示。
(表现蘑菇时需要根据蘑菇与蘑菇之间的大小、长短、粗细等特征)教师演示蘑菇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画,讲解要领:1.首先在构图的时候需要顾及到所有的蘑菇。
2.其次要比较准确的把各种蘑菇的造型表现出来。
3.再次要注意运用一些有趣的线条加强它们彼此之间的对比。
4.最后是画面整体的调整。
(二)课堂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完成一幅充满创意的蘑菇作品,同时要注意前后的遮挡关系。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
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一)学生展示交流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绘画思路和方法。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前后遮挡的运用、形状等方面交流评议。
3.教师总结评议。
(二)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的画蘑菇的思路,布置家庭作业。
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美术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请谈谈您对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
第二题题目: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你将如何设计一堂关于“色彩的情感表达”的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对色彩的理解?第三题题目:请描述一次您在美术课堂中遇到学生创作困难时的应对策略。
第四题题目:请你描述一位你认为非常优秀的美术教师,并解释这位教师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请说明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对美术不感兴趣的情况,你会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谈谈你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第六题题目:请你描述一下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举例说明一种具体的教学活动。
第七题题目描述:请描述一次您在美术教学中成功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的经历。
在回答中,请详细说明以下内容:1.教学背景和目标。
2.学生在开始时的状态和预期结果。
3.您采取的具体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4.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最终成果。
5.您从这次教学活动中获得的反思和启示。
第八题题目:假设你在教授小学美术课时,发现班上有部分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缺乏兴趣,甚至表现出抵触情绪。
请提出至少三种策略,以激发这些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作热情。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小学美术课程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节以“色彩感知”为主题的美术课。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设计一堂小学美术课,主题为《春天的色彩》。
请根据以下要求完成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常见色彩,学会运用水彩画技法表现春天的色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美术面试真题解析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美术面试真题解析小学美术《伙伴》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美术《伙伴》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提问: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向大家介绍一下他,并说一说与好朋友在一起玩耍时开心的事。
引出课题——《伙伴》。
( 二) 观察分析1. 想一想,在古代的时候,小伙伴会是什么样?会干什么呢?出示《扑枣图》并提问:这幅作品除了人物和枣树外,画家还画了什么景象?小伙伴们扑枣的姿势都一样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还画了扑枣子的工具、盘子、凳子等。
小伙伴有的攀扯,有的牵起衣角,有的捧着盘子拾取,一边玩一边吃,呈现出兴高采烈的情景。
2. 讲解《艰苦岁月》的故事。
提问:这件雕塑表现了怎样的伙伴关系?提示学生可以从人物服饰、表情及手中的物品等来进行观察。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老战士戴着残破的军帽; 穿着褴褛的军衣; 裸露着脚丫; 吹奏着悠扬的乐曲。
一个满脸稚气的十一二岁的小战士蜷缩在他的身旁,一手抱着长枪; 一手托着下颌; 聆听着那美妙的笛声; 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追问:作者通过这件雕塑作品想要表达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品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坚定了革命战争必胜的信心。
( 三) 巩固提高创作以伙伴为主题的作品。
教师选几幅分别以人物、动物、植物等题材的作品展示出来,请学生们欣赏。
学生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
自评、他评、教师总结。
( 四) 小结作业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论是艰苦岁月还是幸福的今天,我们身边只要有了伙伴,就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作业:课后跟家长讨论自己对伙伴的理解。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3.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教学实施】【参考答案】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地设计问题,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提问语言要准确有启发性,态度要自然,并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评价。
4.简述美术欣赏的程序?【专业知识】【参考答案】(1)叙述——陈述在作品中看到的东西,从整体到细节认真的品味作品,说出来与其他人共享。
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美术小学学段真题答案解析分析

2017年小学美术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彩陶和()。
A. 白陶B. 灰陶C. 黑陶D. 素陶2、商代青铜器中最常见的装饰纹样“兽面纹”也称为()。
A. 夔纹B. 蟠螭纹C. 蟠虺纹D. 饕餮纹3、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人物龙凤图》帛画所属的年代是()。
A. 夏商B. 春秋C. 战国D. 秦汉4、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中的“马踏匈奴”属于()。
A. 微雕B. 圆雕C. 透雕D. 高浮雕5、我国现存石窟中壁画最多的是()。
A. 龙门石窟B. 云冈石窟C. 麦积山石窟D. 敦煌莫高窟6、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的《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A. 钟繇B. 陆机C. 王羲之D. 王献之7、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的装裱形式属于()。
A. 中堂B. 横卷C. 立轴D. 册页8、《历代名画记》的作者张彦远所属的年代是()。
A. 唐代B. 五代C. 宋代D. 元代9、国画作品《溪山行旅图》的作者范宽所属的年代是()。
A. 唐代B. 北宋C. 元代D. 明代10、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在构图上采用的是()。
A. 平行透视B. 成角透视C. 斜角透视D. 散点透视11、提出“南北宗论”的画家是()。
A. 董其昌B. 崔子忠C. 陈洪绶D. 丁云鹏12、漫画《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
A. 丁聪B. 丰子恺C. 张乐平D. 廖冰光13、按照设计的花样,用针线在织物上构成图案或文字的传统手艺为()。
A. 剪纸B. 刺绣C. 雕刻D. 编织14、比萨斜塔在建筑风格上属于()。
A. 罗马风格B. 哥特式风格C. 拜占庭风格D. 洛可可风格15、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A. 乔托B. 提香C. 拉斐尔D. 乔尔乔纳16、巴洛克风格雕塑作品《阿波罗和达芙妮》的作者是()。
A. 贝尼尼B. 卡拉瓦乔C. 安卡诺瓦D. 米开朗基罗17、马奈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在风格上属于()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古典主义D. 印象主义18、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在构图形式上属于()。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面试美术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美术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当前教育理念和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谈谈你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
第二题题目:如果你是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发现班上一位学生的绘画作品与其他同学的差异很大,甚至有些作品显得稚拙和不符合常规的美学标准。
在接下来的美术课上,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第三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小学美术教育的看法,以及你认为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第四题请谈谈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理解,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您是如何在课堂上实施这一理念的?第五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多元评价”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
第六题题目:如何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小学美术课程的特点,谈谈如何创设有效的美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八题题目:请描述一次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九题题目:在组织小学美术课时,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第十题题目:请你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将“美”的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教材内容,设计一节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活动。
教材内容:《春天的使者——桃花》教材描述: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通过欣赏桃花的美丽形态和色彩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第二题题目:请为四年级学生设计一堂“立体几何形状的认识”美术课的教案,并简述你的设计思路。
教案设计要求:•教学目标(明确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教学重点(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错或理解困难的地方)•教学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教学过程(逐步骤实施的教学活动)•作业布置(课后练习或延伸活动)•板书设计或PPT内容(简述所需展示的内容)第三题题目要求:请根据以下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一节小学美术课的教案,并阐述教学重难点。
2017年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美术 西方绘画中的线 美术 用色彩画心情 美术 木刻版画 美术 《牙驻了》 美术 陶艺制作
要求
要求:说出人物特征以及拼贴的做法 要求: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学会剪纸的阴刻与阳刻 方法,并且完成作品 要求:说到一两点,线是构筑造型中最基本的手段,线能表现 造型的质感量感,内外意蕴 要求:用不同的心情来表现画面,如喜怒哀乐
汽车的联想
要求:了解汽车的种类和功能,用几何体创作一幅新颖独特的 汽车作品。
会动的艺术
要求:介绍什么是动画,带学生了解动Fra bibliotek艺术长呀长
要求:了解植物生长的基础知识,绘画
多媒体艺术--ppt制作 要求:要求与学生互动,讲解两个知识点
《海上船帆——悉尼歌 要求:1.教学过程内容完整 2.试讲十分钟 剧院》
美术 树的联想 美术 《多视角的脸》
要求:1.试讲时间约十分钟2.按课题需要进行板绘(或纸 绘),板绘(或纸绘)内容包括基本表现步骤图示、启发性或 说明性图示、局部示范等(可任选其一),板绘(或纸绘)要 清晰,并与讲解相结合;3.合理利用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 经验设计教学.
要求:根据毕加索正面侧面脸部的夸张变形,完成线描稿的补 充,局部示范,板绘或者纸绘,发挥学生发散思维。
要求:从形象,笔法,章法,色彩等方面进行赏析评述2,写 出教学主要步骤,3,适当设计板书,4十分钟试讲
要求:清楚讲出独立纹样的特别,清楚让同学们理解本课内 容,十分中内讲完。
小学
小学
中学 中学 小学 中学 小学 小学 中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中学 小学 中学 中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中学 小学
小学
中学 小学
术的生活探究
多视角的脸
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1、结构化问答
(1)性相近,习相远,你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2)在你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被班主任批评哭了,他课上哭了,然后你怎么做?
2、试讲
题目:有趣的拓印
内容:
要点提示与建议:
(1)拓印的方法
(2)创作(用油画棒或者彩色铅笔拓印花纹)。
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帮助学生寻找和发现纹理清晰的实物;
(3)引导学生体会拓印的乐趣以及拓印作品的美感;
(4)关注学生拓印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比如用笔不均匀、纸张移动等) ;
(5)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品质的培养。
3、答辩
(1)你为什么当老师?
(2)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小学美术——《画蘑菇》一、考题二、考题解析小学美术《画蘑菇》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活动一:谜语导入新课教师出谜:“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打一植物),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谜底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画蘑菇》。
活动二:新课讲授(一)赏析实物、引导想象感知不同种类蘑菇的形状特点教师展示一篮实物小蘑菇,引导学生通过看、闻、摸的形式了解蘑菇的外形分别是怎样的?学生赏析回答教师总结:花伞形、条形等(二)赏析作品,拓展学习教师展示有遮挡关系的蘑菇组合图片和无遮挡关系的组合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两幅图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一幅前后有遮挡,另外一幅前后无遮挡,高低错落。
教师继续讲解整组蘑菇的表现方法,从蘑菇的形状开始,同时注意画面的整体构图,前后遮挡穿插关系等。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一)教师演示展示PPT并讲解,板书提示。
(表现蘑菇时需要根据蘑菇与蘑菇之间的大小、长短、粗细等特征)教师演示蘑菇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画,讲解要领:1.首先在构图的时候需要顾及到所有的蘑菇。
2.其次要比较准确的把各种蘑菇的造型表现出来。
3.再次要注意运用一些有趣的线条加强它们彼此之间的对比。
4.最后是画面整体的调整。
(二)课堂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完成一幅充满创意的蘑菇作品,同时要注意前后的遮挡关系。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
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一)学生展示交流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绘画思路和方法。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前后遮挡的运用、形状等方面交流评议。
3.教师总结评议。
(二)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的画蘑菇的思路,布置家庭作业。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谈一谈你对造型表现领域课程的认识?【专业知识】【参考答案】造型表现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四个学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排在首位。
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造型与表现能力,所以在本课中老师需要讲解基本的造型常识,但是由于本课属于比较低的年级,所以在讲解中要注意知识的深度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在刚才我的课程中基本都是结合学生的认识,用引导性的语言去授课,尽可能保证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又不至于学习压力很大。
同时,美术课程注重学生个性的保护,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刚才的课程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同时通过教师的现场示范讲解清楚蘑菇的画法和步骤,并且让学生通过实践检验学习效果,最后通过课堂展示鼓励大家多多交流。
从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2.你自己是美术专业的吗?如果现在我们给你准备了水粉工具你能现场示范一幅水粉蘑菇吗?【专业知识】【参考答案】非常感谢各位考官,大学我修的就是美术学专业。
正如我刚才课程中所展示的绘画步骤一样,现实中我也经常画画,如果需要我现场展示画一幅水粉蘑菇,我是可以画好的。
因为我深知,作为一名义务教育的美术老师,具备基本的课堂示范能力直接关系到以后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注重自己手绘功底的练习与提高。
(第二批)小学美术《伙伴》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美术《伙伴》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向大家介绍一下他,并说一说与好朋友在一起玩耍时开心的事。
引出课题——《伙伴》。
(二)观察分析1.想一想,在古代的时候,小伙伴会是什么样?会干什么呢?出示《扑枣图》并提问:这幅作品除了人物和枣树外,画家还画了什么景象?小伙伴们扑枣的姿势都一样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还画了扑枣子的工具、盘子、凳子等。
小伙伴有的攀扯,有的牵起衣角,有的捧着盘子拾取,一边玩一边吃,呈现出兴高采烈的情景。
2.讲解《艰苦岁月》的故事。
提问:这件雕塑表现了怎样的伙伴关系?提示学生可以从人物服饰、表情及手中的物品等来进行观察。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老战士戴着残破的军帽;穿着褴褛的军衣;裸露着脚丫;吹奏着悠扬的乐曲。
一个满脸稚气的十一二岁的小战士蜷缩在他的身旁,一手抱着长枪;一手托着下颌;聆听着那美妙的笛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追问:作者通过这件雕塑作品想要表达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品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坚定了革命战争必胜的信心。
(三)巩固提高创作以伙伴为主题的作品。
教师选几幅分别以人物、动物、植物等题材的作品展示出来,请学生们欣赏。
学生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
自评、他评、教师总结。
(四)小结作业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论是艰苦岁月还是幸福的今天,我们身边只要有了伙伴,就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作业:课后跟家长讨论自己对伙伴的理解。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教学实施】【参考答案】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地设计问题,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提问语言要准确有启发性,态度要自然,并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评价。
2.简述美术欣赏的程序?【专业知识】【参考答案】(1)叙述——陈述在作品中看到的东西,从整体到细节认真的品味作品,说出来与其他人共享。
(2)形式分析——探讨形式关系,如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处理、空间营造等,为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义提供线索。
(3)解释——可以从不同角度推测作品的意义,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4)评价——在一定范围中比较、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
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态度和认识。
(第三批)小学美术《漫画欣赏》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美术《漫画欣赏》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老师拿出一些名人漫画形象图片并设问:同学们能猜出这些人物是谁吗?能说出这是哪一种艺术形式吗?学生交流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师揭示人物形象名称(答对的同学可以把图片奖励给学生),并提示艺术形式是漫画。
环节二:直观欣赏展示图片,初步感知播放课前准备好的漫画作品,让学生初步观察并思考。
提问:漫画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教师小结: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种类,是通过不同手法描述图画来叙事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通常会给我们留下“有趣”“好笑”的印象。
那么作者是如何让漫画变得“有意思呢”?环节三:具体分析(一)观察讨论,总结交流1.教师展示名人漫画头像和《钟馗老矣》漫画作品,同时播放名人真实头像,让学生对比观察。
讨论:以上几幅漫画有什么特点?与真实人物相比漫画人物在哪些地方“做了手脚”呢?教师小结:以上漫画作品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将人物的五官进行“放大”或“缩小”。
2.播放《美育》、《上行下效》、《无题》几幅漫画作品。
讨论:这几张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从这几张作品中你们学到了什么?师小结:《美育》告诉我们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上行下效》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无题》警示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以上漫画都是采用了寓意的手法。
3.学生观看书本和自己搜集的漫画作品,分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纷繁多样的漫画怎么来给他们分分家呢?(二)总结分类,加深印象。
1.教师展示《上行下效》和《上下左右》,学生讨论:这两幅作品传达什么内容,有什么目的?教师小结:按照不同用途可将漫画分为讽刺漫画、教育漫画。
《上行下效》是教育类漫画,《上下左右》是讽刺类漫画。
2.播放《鲁智深》、《三毛流浪记》、《阿衰》漫画作品。
学生同桌进行讨论,这三部作品类型有什么特征。
小结:漫画按照形式可分为:单独漫画、多幅漫画和连环画。
3.老师在黑板上设置分类区域,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漫画资料,将自己分类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小结:漫画是通过夸张、变形、寓意或象征等不同表现手法来达到讽刺、歌颂、传播或娱乐目的一种艺术形式。
环节四:创作实践(一)交流讨论、激发创作欲望通过上述对漫画与动漫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画笔创作一幅或一组漫画。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画什么题材?用什么形式表现?选择什么样的类型?教师小结:1.以身边发生的事情为素材,经过艺术构思和夸张,添加幽默色彩,用漫画来表现。
2.要想让漫画趣味更浓一些可以大胆地使用夸张变形手法,让形象富有趣味感性。
(二)学生创作创作:学生自由构思,自选技法。
巡视:对创作出现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
1.学生主动展示作业。
2.同学之间相互评价,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谈谈想法。
3.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点评,课后将学生作品制作成画册。
环节五:课堂延伸1.学生讨论并说出我国和国外著名动漫形象。
2.不同漫画形象跟一个国家的关系。
师读画并小结: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等卡通形象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
唐老鸭、米老鼠、蜡笔小新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
大家课下可以多搜集一些漫画形象,可以收藏起来。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是如何让学生认识漫画分类的?【参考答案】首先,我展示漫画《上行下效》和《上下左右》,让学生讨论这两幅作品传达什么内容,有什么目的?然后我再进行小结,按照不同用途可将漫画分为讽刺漫画、教育漫画。
《上行下效》是教育类漫画,《上下左右》是讽刺类漫画。
其次,我再播放《鲁智深》、《三毛流浪记》、《阿衰》三幅漫画作品,让学生同桌进行讨论这三部作品在形式上有什么特征。
然后我再进行小结,总结出漫画按照形式可分为:单独漫画、多幅漫画和连环画。
最后我设置了一个小游戏,在黑板上设置分类区域,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漫画资料,将自己分类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漫画类型的认识。
2.说说你的课堂导入?【参考答案】导入的目的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情绪安定,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种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境中,导入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逐渐进入兴奋状态。
一次好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开始,因此就需要教师精心思考,做到有所创新。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关注点放到这节课当中来,本节课我采用了看图片猜明星的形式进行导入。
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播放一些网上很流行的名人头像漫画,学生的兴趣很快就会被激发起来,然后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来猜明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也不至于脱离本节课,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就这节课而言,也许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创意十足的导入方法可供选用,但我认为此次采用的导入方法比较直观地给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并且与课题密切相关。
但导入时间的长短问题也许是我本次的导入的不足之处,当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及时调整。
(第四批)小学美术《巧用瓶盖》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美术《巧用瓶盖》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教师展示用瓶盖制作的各式各样卡通形象,提出问题:你都认识它们么?主要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师生交流,引出课题——《巧用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