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福建福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2013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1.(2013福州)2的倒数是()A.B.﹣ C.2 D.﹣2考点:倒数.分析:根据倒数的概念求解.解答:解:2的倒数是.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倒数的定义,要求熟练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倒数的性质:负数的倒数是负数,正数的倒数是正数,0没有倒数.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2.(2013福州)如图,OA⊥OB,若∠1=40°,则∠2的度数是()A.20°B.40°C.50°D.60°考点: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互余两角之和为90°即可求解.解答:解:∵OA⊥OB,∠1=40°,∴∠2=90°﹣∠1=90°﹣40°=5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互余两角之和等于90°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013福州)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7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7×105B.7×106C.70×106D.7×107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7 000 000有7位,所以可以确定n=7﹣1=6.解答:解:7 000 000=7×10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4.(2013福州)下列立体图形中,俯视图是正方形的是()A.B. C.D.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俯视图是从上面看所得到的视图,结合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故本选项错误;B.俯视图是一个圆,故本选项错误;C.俯视图是一个圆,故本选项错误;D.俯视图是一个正方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关键是掌握俯视图的定义.5.(2013福州)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是()A.x2+3=0 B.x2+2x=0 C.(x+1)2=0 D.(x+3)(x﹣1)=0考点:根的判别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计算根的判别式,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可对A、B、C进行判断;由于D的两根可直接得到,则可对D进行判断.解答:解:A.△=0﹣4×3=﹣12<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A选项错误;B.△=4﹣4×0=4>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B选项错误;C.x2+2x+1=0,△=4﹣4×1=0,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C选项正确;D.x1=﹣3,x2=1,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6.(2013福州)不等式1+x<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1+x<0,解得:x<﹣1,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7.(2013福州)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a2=a3B.(a2)3=a5C. D.a3÷a3=a考点:分式的乘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专题:计算题.分析:A.原式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B.原式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C.原式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D.原式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a•a2=a3,本选项正确;B.(a2)3=a6,本选项错误;C.()2=,本选项错误;D.a3÷a3=1,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同底数幂的乘除法,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8.(2013福州)如图,已知△ABC,以点B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以点C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且点A,点D在BC异侧,连结AD,量一量线段AD的长,约为()A.2.5cm B.3.0cm C.3.5cm D.4.0cm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图—复杂作图.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即AD=BC.再利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BD、BC、AD.∵AC=BD,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测量可得BC=AD=3.0cm,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画出图形.9.(2013福州)袋中有红球4个,白球若干个,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白球的可能性较大,那么袋中白球的个数可能是()A.3个B.不足3个C.4个D.5个或5个以上考点:可能性的大小.分析:根据取到白球的可能性交大可以判断出白球的数量大于红球的数量,从而得解.解答:解:∵袋中有红球4个,取到白球的可能性较大,∴袋中的白球数量大于红球数量,即袋中白球的个数可能是5个或5个以上.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可能性大小的比较:只要总情况数目相同,谁包含的情况数目多,谁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也成立;若包含的情况相当,那么它们的可能性就相等.10.(2013福州)A,B两点在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x+a,y+b),B(x,y),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0 B.a<0 C.b=0 D.ab<0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函数的图象可知:y随x的增大而增大,y+b<y,x+a<x得出b<0,a<0,即可推出答案.解答:解:∵根据函数的图象可知:y随x的增大而增大,∴y+b<y,x+a<x,∴b<0,a<0,∴选项A、C、D都不对,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图象的能力.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1.(2013福州)计算:=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因为分式的分母相同,所以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比较容易,考查分式的减法运算.12.(2013福州)矩形的外角和等于度.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解:矩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故答案为:360.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无关,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13.(2013福州)某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则该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岁.考点:加权平均数.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把所有人的年龄数加起来,再除以总人数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3×4+14×7+15×4)÷15=14(岁),故答案为:14.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14.(2013福州)已知实数a,b满足a+b=2,a﹣b=5,则(a+b)3(a﹣b)3的值是.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专题:计算题.分析:所求式子利用积的乘方逆运算法则变形,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a+b=2,a﹣b=5,∴原式=[(a+b)(a﹣b)]3=103=1000.故答案为:1000点评:此题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5.(2013福州)如图,由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正六边形组成网格,正六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每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ABC的面积是.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分析:延长AB,然后作出C所在的直线,一定交于格点E,根据S△ABC=S△AEC﹣S△BEC即可求解.解答:解:延长AB,然后作出C所在的直线,一定交于格点E.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则半径是1,则CE=4,相邻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是:,则△BCE的边EC上的高是:,△ACE边EC上的高是:,则S△ABC=S△AEC﹣S△BEC=×4×(﹣)=2.故答案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计算,正确理解S△ABC=S△AEC﹣S△BEC是关键.三.解答题(满分90分;请将正确答案及解答过程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图或添辅助线用铅笔画完,再用黑色签字笔描黑)16.(2013福州)(1)计算:;(2)化简:(a+3)2+a(4﹣a)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二项利用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计算,最后一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第一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第二项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1+4﹣2=5﹣2;(2)原式=a2+6a+9+4a﹣a2=10a+9.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实数的运算,涉及的知识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去括号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2013福州)(1)如图,AB平分∠CAD,AC=AD,求证:BC=BD;(2)列方程解应用题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求出∠CAB=∠DAB,根据SAS推出△ABC≌△ABD即可;(2)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题意得出方程3x+20=4x﹣25,求出即可.解答:(1)证明:∵AB平分∠CAD,∴∠CAB=∠DAB,在△ABC和△ABD中∴△ABC≌△ABD(SAS),∴BC=BD.(2)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题意得:3x+20=4x﹣25,解得:x=45,答:这个班有45名小学生.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列方程的能力.18.(2013福州)为了解某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男生、女生进行抽样调查.已知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身高情况分组表(单位:cm)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样本中,男生的身高众数在组,中位数在组;(2)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组的人数有人;(3)已知该校共有男生400人,女生380人,请估计身高在160≤x<170之间的学生约有多少人?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专题:图表型.分析:(1)根据众数的定义,以及中位数的定义解答即可;(2)先求出女生身高在E组所占的百分比,再求出总人数然后计算即可得解;(3)分别用男、女生的人数乘以C、D两组的频率的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B组的人数为12,最多,∴众数在B组,男生总人数为4+12+10+8+6=40,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第20、21两人都在C组,∴中位数在C组;(2)女生身高在E组的频率为:1﹣17.5%﹣37.5%﹣25%﹣15%=5%,∵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组的人数有40×5%=2人;(3)400×+380×(25%+15%)=180+152=332(人).答:估计该校身高在160≤x<170之间的学生约有332人.故答案为(1)B,C;(2)2.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19.(2013福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2,0),等边三角形AOC经过平移或轴对称或旋转都可以得到△OBD.(1)△AOC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OBD,则平移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AOC与△BOD 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DOB,则旋转角度可以是度;(2)连结AD,交OC于点E,求∠AEO的度数.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平移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由点A的坐标为(﹣2,0),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AOC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OBD,则△AOC与△BOD关于y轴对称;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OC=∠BOD=60°,则∠AOD=120°,根据旋转的定义得△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OA=OD,而∠AOC=∠BOD=60°,得到∠DOC=60°,所以OE为等腰△AOD的顶角的平分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E垂直平分AD,则∠AEO=90°.解答:解:(1)∵点A的坐标为(﹣2,0),∴△AOC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OBD;∴△AOC与△BOD关于y轴对称;∵△AOC为等边三角形,∴∠AOC=∠BOD=60°,∴∠AOD=120°,∴△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2)如图,∵等边△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OA=OD,∵∠AOC=∠BOD=60°,∴∠DOC=60°,即OE为等腰△AOD的顶角的平分线,∴OE垂直平分AD,∴∠AEO=90°.故答案为2;y轴;120.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20.(2013福州)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点M,弦MN∥BC交AB 于点E,且ME=1,AM=2,AE=(1)求证:BC是⊙O的切线;(2)求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弧长的计算;解直角三角形.分析:(1)欲证明BC是⊙O的切线,只需证明OB⊥BC即可;(2)首先,在Rt△AEM中,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得∠A=30°;其次,利用圆心角、弧、弦间的关系、圆周角定理求得∠BON=2∠A=60°,由三角形函数的定义求得ON==;最后,由弧长公式l=计算的长.解答:(1)证明:如图,∵ME=1,AM=2,AE=,∴ME2+AE2=AM2=4,∴△AME是直角三角形,且∠AEM=90°.又∵MN∥BC,∴∠ABC=∠AEM=90°,即OB⊥BC.又∵OB是⊙O的半径,∴BC是⊙O的切线;(2)解:如图,连接ON.在Rt△AEM中,sinA==,∴∠A=30°.∵AB⊥MN,∴=,EN=EM=1,∴∠BON=2∠A=60°.在Rt△OEN中,sin∠EON=,∴ON==,∴的长度是:•=.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弧长的计算,解直角三角形等.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与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垂直即可.21.(2013福州)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B=45°,P是BC边上一点,△PAD 的面积为,设AB=x,AD=y(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若∠APD=45°,当y=1时,求PB•PC的值;(3)若∠APD=90°,求y的最小值.考点:相似形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分析:(1)如图1,过A作AE垂直于BC,在直角三角形ABE中,由∠B=45°,AB=x,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AE,三角形PAD的面积以AD为底,AE为高,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表示出,根据已知的面积即可列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APC=∠APD+∠CPD,以及∠APC为三角形ABP的外角,利用外角性质得到关系式,等量代换得到∠BAP=∠CPD,再由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得到一对底角相等及AB=CD,可得出三角形ABP与三角形PDC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将CD换为AB,由y的值求出x的值,即为AB的值,即可求出PB•PC的值;(3)取AD的中点F,过P作PH垂直于AD,由直角三角形PF大于等于PH,当PF=PH时,PF最小,此时F与H重合,由三角形APD为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PF等于AD的一半,表示出PF即为PH,三角形APD面积以AD为底,PH为高,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表示出三角形APD面积,由已知的面积求出y的值,即为最小值.解答:解:(1)如图1,过A作AE⊥BC于点E,在Rt△ABE中,∠B=45°,AB=x,∴AE=AB•sinB=x,∵S△APD=AD•AE=,∴•y•x=,则y=;(2)∵∠APC=∠APD+∠CPD=∠B+∠BAP,∠APD=∠B=45°,∴∠BAP=∠CPD,∵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B=∠C,AB=CD,∴△ABP∽△PCD,∴=,∴PB•PC=AB•DC=AB2,当y=1时,x=,即AB=,则PB•PC=()2=2;(3)如图2,取AD的中点F,连接PF,过P作PH⊥AD,可得PF≥PH,当PF=PH时,PF有最小值,∵∠APD=90°,∴PF=AD=y,∴PH=y,∵S△APD=•AD•PH=,∴•y•y=,即y2=2,∵y>0,∴y=,则y的最小值为.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形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等腰梯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求法,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2.(2013福州)我们知道,经过原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是y=ax2+bx(a≠0)(1)对于这样的抛物线:当顶点坐标为(1,1)时,a= ;当顶点坐标为(m,m),m≠0时,a与m之间的关系式是(2)继续探究,如果b≠0,且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在直线y=kx(k≠0)上,请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b;(3)现有一组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A1,A2,…,A n在直线y=x上,横坐标依次为1,2,…,n(为正整数,且n≤12),分别过每个顶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记为B1,B2,…,B n,以线段A n B n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n B n C n D n,若这组抛物线中有一条经过D n,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利用顶点坐标公式(﹣,)填空;(2)首先,利用配方法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y=a(x+)2﹣,则易求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然后,把该顶点坐标代入直线方程y=kx(k≠0),即可求得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b;(3)根据题意可设可设A n(n,n),点D n所在的抛物线顶点坐标为(t,t).由(1)(2)可得,点D n所在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所以由正方形的性质推知点D n的坐标是(2n,n),则把点D n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得4n=3t.然后由n、t的取值范围来求点A n的坐标,即该正方形的边长.解答:解:(1)∵顶点坐标为(1,1),∴,解得,,即当顶点坐标为(1,1)时,a=1;当顶点坐标为(m,m),m≠0时,,解得,则a与m之间的关系式是:a=﹣或am+1=0.故答案是:﹣1;a=﹣或am+1=0.(2)∵a≠0,∴y=ax2+bx=a(x+)2﹣,∴顶点坐标是(﹣,﹣).又∵该顶点在直线y=kx(k≠0)上,∴k(﹣)=﹣.∵b≠0,∴b=2k;(3)∵顶点A1,A2,…,A n在直线y=x上,∴可设A n(n,n),点D n所在的抛物线顶点坐标为(t,t).由(1)(2)可得,点D n所在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四边形A n B n C n D n是正方形,∴点D n的坐标是(2n,n),∴﹣(2n)2+22n=n,∴4n=3t.∵t、n是正整数,且t≤12,n≤12,∴n=3,6或9.∴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是3,6或9.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以及正方形的性质.解答(3)题时,要注意n的取值范围.。
【2013版中考12年】福建省福州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2 代数式和因式分解

【2013版中考12年】福建省福州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2 代数式和因式分解一、选择题1.(2002年福建福州4分)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A)(a5)2=a10(B)2a2·(-3a3)=-6a5(C)b·b3=b4(D)b5·b5=b252.(2002年福建福州4分)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8(C(Dx不可化简,。
故选D。
3.(2003年福建福州4分)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 )1052a a a ÷= (B ) 347(a )a = (C ) 222(x y)x y -=- (D )3364a (3a )12a ⋅-=-4.(2003年福建福州4分)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12 (D )5.05.(2004年福建福州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x 2﹣x 2=x 2B 、x 2•x 3=x 6C 、x 3÷x=x 3D 、(x 3y 2)2=x 9y 4【答案】A 。
6.(2005年福建福州大纲卷3分)小马虎在下面的计算中只做对了一道题,他做对的题目是【 】A 、()222a b a b -=-B 、()2362a 4a -=C 、325a a 2a +=D 、()a 1a 1--=--7.(2005年福建福州大纲卷3分)如果代数式 x x 1-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0 B.x≠1 C.x >0 D .x≥0且x≠18.(2005年福建福州课标卷3分)小马虎在下面的计算中只做对了一道题,他做对的题目是【 】A 、()222a b a b -=-B 、()2362a 4a -=C 、325a a 2a +=D 、()a 1a 1--=--9.(2005年福建福州课标卷3分)如果x 2+x ﹣1=0,那么代数式x 3+2x 2﹣7的值为【 】A 、6B 、8C 、﹣6D 、﹣810.(2006年福建福州大纲卷3分)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x 3+x 2=x 5B. x 3-x 2=xC.(x 3)3=x 6D.x 3·x 2=x 511.(2006年福建福州课标卷3分)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x 3+x 2=x 5B. x 3-x 2=xC.(x 3)3=x 6D.x 3·x 2=x 512.(2007年福建福州3分)下列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A .444a a a +=B .325a a a =C .824a a a ÷=D .236(2a )6a -=-13.(2008年福建福州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46x +x x =B .2x 3y 5xy +=C .326(x )x =D .632x x x ÷=14.(2009年福建福州4分)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x+x=2xB. 2x -x=1C.(x 3)3=x 6D. x 8÷x 2=x 4D 、应为826x x x ÷=,故本选项错误。
【2013版中考12年】福建省福州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6 函数的图像与

【2013版中考12年】福建省福州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6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选择题1.(2002年福建福州4分)如果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2,-1),那么k 的值为【 】 (A )21 (B )-21 (C )2(D )-22.(2002年福建福州4分)已知:二次函数y =x 2+bx+c 与x 轴相交于A (x 1,0)、B (x 2,0)两点,其顶点坐标为P (b 2-,24c b 4-),AB =︱x 1-x 2︱,若S △APB =1,则b 与c 的关系式是【 】(A )b 2-4c +1=0 (B )b 2-4c -1=0 (C )b 2-4c +4=0(D )b 2-4c -4=03.(2003年福建福州4分)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大致是【 】(A)(B)(C)(D)4.(2004年福建福州4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A、y随x的增大而减小B、y随x的增大而增大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D、无论x如何变化,y不变5.(2005年福建福州课标卷3分)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2,5),若点(1,n)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n等于【】A、10B、5C、2D、1 106.(2006年福建福州大纲卷3分)如图是反比例函数kyx图象的一支,则k的取值范围是【】A .k >1B .k <1C .k <0 D.k >07.(2006年福建福州课标卷3分)反比例函数n 5y x+=图象经过点(2,3),则n 的值是【 】 A .-2 B .-1 C .0 D .18.(2007年福建福州3分)已知一次函数y (a 1)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1>B .a 1<C .a 0>D .a 0<【答案】A 。
【2013版中考12年】福建省福州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8 平面几何基础

【2013版中考12年】福建省福州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8 平面几何基础一、选择题1. (2002年福建福州4分)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A)450a元(B)225a元(C)150a元(D)300a元2. (2003年福建福州4分)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A)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D)如果两个圆相交,那么这两个圆有三条公切线(D)如果两个圆相交,那么这两个圆有两条公切线,命题错误。
故选C。
3. (2005年福建福州大纲卷3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用正六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B.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正五角星是中心对称图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4. (2005年福建福州课标卷3分)如图,射线OC的端点O在直线AB上,∠AOC的度数比∠BOC的2倍多10度.设∠AOC和∠BOC的度数分别为x,y,则下列正确的方程组为【】A、x+y=180x=y+10⎧⎨⎩B、x+y=180x=2y+10⎧⎨⎩C、x+y=180x=102y⎧⎨-⎩D、x+y=90y=2x10⎧⎨-⎩5. (2006年福建福州课标卷3分)如图,射线BA、CA交于点A,连接BC,已知AB=AC,∠B=40°,那么x的值是【】A.80 B.60 C.40 D.1006. (2007年福建福州3分)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D.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答案】B。
【考点】命题和定理,矩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矩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则逐一计算作出判断: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正确;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才是菱形,错误;C.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正确;D.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正确。
【2013版中考12年】福建省福州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1 实数

【2013版中考12年】福建省福州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1 实数一、选择题1. (2003年福建福州4分)据《人民日报》2003年6月11日报道,今年1~4月福州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50亿元,比去年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长21.46%。
请估计去年同期工业总产值在【】A.380~400(亿元) B.400~420(亿元) C.420~440(亿元) D.440~460(亿元)2.(2005年福建福州大纲卷3分)23表示【】A、2×2×2B、2×3C、3×3D、2+2+23.(2005年福建福州大纲卷3分)接《法制日报》2005年6月8日报道,1996年至2004年8年全国耕地面积共减少114 000 000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14×106B、1.14×107C、1.14×108D、0.114×1094.(2005年福建福州大纲卷3分)】A5.(2005年福建福州课标卷3分)23表示【】A、2×2×2B、2×3C、3×3D、2+2+26.(2005年福建福州课标卷3分)接《法制日报》2005年6月8日报道,1996年至2004年8年全国耕地面积共减少114 000 000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14×106B、1.14×107C、1.14×108D、0.114×1097.(2006年福建福州大纲卷3分)-2的相反数是【】A.2 B.-2 C.12D.128.(2006年福建福州大纲卷3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80 000的结果是【 】A .18×104B .1.8×105C .0.18×106D .1.8×1069.(2006年福建福州课标卷3分)-2的相反数是【 】A .2B .-2C .12D .12-10.(2006年福建福州课标卷3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80 000的结果是【 】A .18×104B .1.8×105C .0.18×106D .1.8×10611.(2007年福建福州3分)3-的相反数是【 】A .3B .3-C .3±D .13-12.(2007年福建福州3分)第九届海峡交易会5月18日在榕城开幕,推出的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约450亿元人民币.将45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10.4510⨯元B .94.5010⨯元C .104.5010⨯元D .845010⨯元13.(2008年福建福州4分)5-的相反数是【 】A .5B .5-C .15D .15-14.(2008年福建福州4分)2008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座席数是91000个,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0.9110⨯B .49.110⨯C .39110⨯D .39.110⨯于1时,n 为它的整数位数减1;当该数小于1时,-n 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1个0)。
【2013版中考12年】福建省福州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10 四边形

【2013版中考12年】福建省福州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10 四边形一、选择题1.(2002年福建福州4分)下列四个命题中错误的是【】(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2.(2004年福建福州4分)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B、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才是菱形,不正确。
故选D。
3.(2005年福建福州大纲卷3分)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的【】A、15B、14C、13D、310二、填空题1. (2006年福建福州大纲卷4分)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2. (2006年福建福州课标卷4分)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答案】平行四边形。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如图,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GF=12BD且GF∥BD,EH=12BD且EH∥BD,∴EH=FG,EH∥F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3. (2010年福建福州4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C=14,BD=8,AB=10,则△OAB的周长为▲ .4. (2011年福建福州4分)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则∠A+∠B+∠C=▲ 度.5.(2013福建福州4分)矩形的外角和等于▲ 度。
三、解答题1.(2002年福建福州7分)如图:已知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 F过点O,且与BC、AD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OE=OF.2.(2005年福建福州大纲卷10分)同学们对公园的滑梯很熟悉吧!如图是某公园(六•一)前新增设的一台滑梯,该滑梯高度AC=2m,滑梯着地点B与梯架之间的距离BC=4m.(1)求滑梯AB的长(精确到0.1m);(2)若规定滑梯的倾斜角(∠ABC)不超过45°属于安全范围.请通过计算说明这架滑梯的倾斜角是否要求.【分析】(1)Rt△ABC中,已知了两条直角边AC,BC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出AB的长.(2)根据Rt△AB C中已知的两条直角边,可在BC上取CD=AC,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性质进行判断。
2013年福建福州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二〇一三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 学 试 卷(全卷共4页,三大题,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1(2013福建福州,1,4分) 2的倒数是( )A12B 2C -12D -2【答案】A2(2013福建福州,2,4分)如图,OA ⊥OB ,若∠1=40°,则∠2的度数是( )A 20°B 40°C 50°D 60°【答案】C3(2013福建福州,3,4分)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7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7×105B 7×106C 70×106D 7×107【答案】 B4(2013福建福州,4,4分)下列立体图形中,俯视图是正方形的是( )ABCD【答案】D5(2013福建福州,5,4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是( )A x 2+3=0B x 2+2x =0C (x +1) 2=0D (x +3)(x -1)=0【答案】C6(2013福建福州,6,4分)不等式1+x <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0 1 2 3-2 -1 0 1-1 0 1 2-2 -1 0 112 OB ACA B C D【答案】A7(2013福建福州,7,4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a 2=a 3B (a 2)3=a 5C 22()a a b b=D a 3÷a 3=a【答案】A8(2013福建福州,8,4分)如图,已知△ABC ,以点B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以点C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且点A 、点D 在BC 异侧,连接AD ,量一量线段AD 的长,约为( )A 25 cmB 30 cmC 35 cmD 40 cm【答案】A9(2013福建福州,9,4分)袋中有红球4个,白球若干个,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白球的可能性较大,那么袋中白球的个数可能是( )A 3个B 不足3个C 4个D 5个或5个以上【答案】D10(2013福建福州,10,4分)A 、B 两点在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x +a ,y +b ),B (x ,y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0B a <0C b =0D ab <0【答案】B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4分,满分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1(2013福建福州,11,4分)计算:21a a-=_________ 【答案】1a; 12(2013福建福州,12,4分)矩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_度【答案】360;13(2013福建福州,13,4分)某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A BOyx AB C年龄 13 14 15 人数474则该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_______岁 【答案】14;14(2013福建福州,14,4分)已知实数a 、b 满足:a +b =2,a -b =5,则(a +b )3·(a -b )3的值是___________【答案】1000;15(2013福建福州,15,4分)如图,由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正六边形组成网格,正六边形的顶点成为格点已知每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CA B【答案】23;三、解答题(满分90分;请将正确答案及解答过程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图或添辅助线用铅笔画完,再用黑色签字笔描黑) 16(每小题7分,共14分)(1)(2013福建福州,16(1),7分)计算:0(1)412-+--; 【答案】 解:0(1)412-+-- =1+4-23=5-23(2)(2013福建福州,16(2),7分)化简:2(3)(4)a a a ++- 【答案】解:2(3)(4)a a a ++- =a 2+6a +9+4a -a 2 =10a +917(每小题8分,共16分)(1)(2013福建福州,17(1),8分)如图,AB 平分∠CAD ,AC =AD 求证:BC =BD【答案】证明一:∵AB 平分∠CAD ,∴∠BAC =∠BAD , 在△ABC 和△ABD 中 ,,,AB AB BAC BAD AC AD =⎧⎪∠=∠⎨⎪=⎩∴△ABC ≌△ABD ∴BC =BD 证明二:连接CD∵AC =AD ,AB 平分∠CAD , ∴AB 垂直平分CD ,∴BC =BD (2)列方程解应用题(2013福建福州,17(2),8分)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答案】解法一:设这个班有x 名学生,根据题意,得: 3x +20=4x -25 解得:x =45答:这个班共有45名学生解法二:设这个班有x 名学生,图书一共有y 本 320425y x y x =+⎧⎨=-⎩ ,解得45,155.x y =⎧⎨=⎩答:这个班共有45名学生18(10分)(2013福建福州,18,10分)为了解某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男生、女生进行抽样调查已知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人数相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身高情况分组表(单位:cm ) 男生身高情况直方图 女生身高情况扇形统计图组别 身高 A x <155 B 155≤x <160 C 160≤x <165 D165≤x <170CDBAEx ≥170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样本中,男生身高的众数在_______组,中位数在_______组; (2)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 组的人数有_______人;(3)已知该校共有男生400人、女生380人,请估计身高在160≤x <170之间的学生约有多少人?【答案】(1)众数在B 组;中位数在C 组 (2)样本女生人数=样本男生人数=40; E 组女生百分比=5%E 组女生人数=40×5%=2(人) (3)男生:400×1840=180(人) 女生:380×40%=152(人)19(2013福建福州,19,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2,0),等边三角形AOC 经过平移或轴对称或旋转都可以得到△OBD (1)△AOC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OBD ,则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个单位长度; △AOC 与△BOD 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_______;△AO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得到△DOB ,则旋转角可以是_______度;(2)连接AD ,交OC 于点E ,求∠AEO 的度数【答案】(1)平移的距离是2个单位;对称轴是y 轴;旋转角等于120° (2)∵△ACO 、△BOD 是等边三角形,∴∠CAO =60°,OA =OD , ∵∠AOD =120°,OA =OD ,∴∠DAO =30°,∴AE 平分∠CAO ,∴AD 垂直平分CO ,∴∠AEO =90°20(12分)如图,在△ABC 中,以AB 为直径的⊙O 交AC 于点M ,弦MN ∥BC 交AB 于点E ,且ME =1,AM =2,AE =3 (1)求证:BC 是⊙O 的切线; (2)求BN 的长AO xyCDB第20题图CNM OABE【答案】(1)证明:∵ME =1,AM =2,AE =3,∴AE 2+ME 2=AM 2,∴∠AEM =90°,∵MN ∥BC ,∴∠B =∠AEM =90°, ∵AB 为⊙O 的直径,∴BC 是⊙O 的切线 (2)连接OM ,BM ,∵∠AEM =90°,AB 为⊙O 的直径,∴BN =BM ,∠AMB =90°,∵∠AEM =90°,ME =1,AM =2,∴∠CAB =30°, ∴∠BOM =60°,∵∠CAB =30°,AM =2,∴AB =433∴BM =60231803π⨯⨯=239π ∴BN 的长为239π21(12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B =45°,P 是BC 上一点,△P AD 的面积为12,设AB =x ,AD =y(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若∠APD =45°,当y =1时,求PB ·PC 的值; (3)若∠APD =90°,求y 的最小值备用图第21题图DD BC CBA EA【答案】(1)如图2,过点A 作AH ⊥BC ,垂足为H 在Rt △ABH 中,∠B =45°,AB =x ,所以AH =22x由S △APD=12AD AH⋅,可得112222y x=⋅整理,得2yx=(2)当y=1时,2x=如图3,如图4,由于∠APC=∠B+∠1,∠APC=∠APD+∠2,当∠APD=∠B=∠C=45°时,∠1=∠2所以△ABP∽△PCD因此AB PC BP CD=所以PC·PD=AB·CD=2图2 图3 图4 (3)如图5,当∠APD=90°时,点P在以AD为直径的圆上如图6,当AD最小时,圆与BC相切于点P此时△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D=2AH,即222y x =⨯由(1)知,2yx=于是可以解得此时2y=图5 图622(14分)我们知道,经过原点的抛物线解析式可以是y=ax2+bx(a≠0)(1)对于这样的抛物线;当顶点坐标为(1,0)时,a=;当顶点坐标为(m,m),m≠0时,a与m之间的关系式是;(2)继续探究,如果b≠0,且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在直线y=kx(k≠0)上,请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b;(3)现有一组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A1,A2,…,A n在直线y=x,横坐标依次为1,2,…,n(n为正整数,且n 为正整数,且n≤12),分别过每个顶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记为B1,B2,…,B n,以线段A n B n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n B nC nD n若这组抛物线中有一条经过点D n,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答案】(1)当顶点坐标为(1,1)时,a =-1;当顶点坐标为(m ,m ),m ≠0时,a 与m 之间的关系式是1a m=- (2)设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为(m ,km ), 那么222()2y a x m km ax amx am km =-+=-++对照y =ax 2+bx ,可得20,2.am km b am ⎧+=⎨=-⎩由此得到b =2k (3)正方形的顶点D 1,D 2,…,D n 的坐标分别为(2,1)、(4,2)、(6,3)、(8,4)、(10,5)、(12,6)、(14,7)、(16,8)、(18,9)、(20,10)、(22,11)、(24,12),这些点在直线12y x =上 由(1)知,当抛物线的顶点(m ,m )在直线y =x 上时,1a m=-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原点O 和(2m ,0) 所以顶点为(m ,m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2)y x x m m=-- 联立12y x =和1(2)y x x m m =--,可得点D 的坐标为33(,)24m m 当m 分别取正整数4、8、12时,对应的点D 为D 3(6,3)、D 6(12,6)、D 9(18,9),它们所对应的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3、6、9(如图1所示)图1。
2013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卷(word版含答案)

二○一三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一、选择题1.2的倒数是 A .12 B .2 C .-12 D .-22.如图,OA ⊥OB ,若∠1=40°,则∠2的度数是 A .20° B .40° C .50° D .60° 3.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7 0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7×105 B .7×106 C .70×106 D .7×107 4.下列立体图形中,俯视图是正方形的是5.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是A .x 2+3=0B .x 2+2x =0C .(x +1)2=0D .(x +3)(x -1)=0 6.不等式1+x <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a ·a 2=a 3 B .(a 2)3=a 5C .( a b )2= a 2 bD .a 3÷a 3=a 8.如图,已知△ABC ,以点B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以点C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且点A ,点D 在BC 异侧,连结AD ,量一量线段AD 的长,约为 A .2.5cm B .3.0cm C .3.5cm D .4.0cm9.袋中有红球4个,白球若干个,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白球的可能性较大,那么袋中白球的个数可能是A .3个B .不足3个C .4个D .5个或5个以上10.A ,B 两点在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x +a ,y +b ),B (x ,y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 >0B .a <0C .b =0D .ab <0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1.计算: 2 a - 1a =__________.12.矩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____度.13__________岁.14.已知实数a ,b 满足a +b =2,a -b =5,则(a +b )3·(a -b )3的值是__________.15.如图,由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正六边形组成网格,正六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每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 三、16.(每小题7分,共14分)(1) 计算:(-1)0+|―4|―12; (2) 化简:(a +3)2+a (4-a ). 解:原式=1+4-2 3 解:原式=a 2+6a +9+4a -a 2ABC第2题图12A B C DAB C D AB C第8题图第10题图 第15题图17.(每小题8分,共16分)(1) 如图,AB 平分∠CAD ,AC =AD .求证:BC =BD .证明:∵AB 平分∠CAD∴∠CAB =∠DAB在△ABC 和△ABD 中 ⎩⎪⎨⎪⎧AC =AD∠CAB =∠DAB AB =AB∴△ABC ≌△ABD ∴BC =BD .(2) 列方程解应用题: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班有x 名学生,依题意,得3x +20=4x -25 解得 x =45答:这个班有45名学生.18.(10分)为了解某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男生、女生进行抽样调查.已知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样本中,男生的身高众数在__________组,中位数在__________组; (2) 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 组的人数有__________人; (3) 已知该校共有男生400人,女生380人,请估计身高在160≤x <170之间的学生约有多少人?(1) B ; C ;(2) 2: (3) 解:400× 10+840+380×(25%+15%)=322(人)答:估计该校身高在160≤x <170之间的学生约有322人.A BCD第17(1)题图 身高情况分组表(单位:cm) 频数(人数女生身高情况扇形统计图19.(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2,0),等边三角形AOC经过平移或轴对称或旋转都可以得到△OBD.(1) △AOC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OBD,则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AOC与△BOD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__________;△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DOB,则旋转角度可以是__________度;(2) 连结AD,交OC于点E,求∠AEO的度数.(1) 2;y轴;120;(2) 解:依题意,连接AD交OC于点E如图,由旋转得OA=OD,∠AOD=120°∵△AOC为等边三角形∴∠AOC=60°∴∠COD=∠AOD-∠AOC=60°∴∠COD=∠AOC又OA=OD∴OC⊥AD∴∠AEO=90°.20.(12分)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点M,弦MN∥BC交AB于点E,且ME=1,AM=2,AE=3.(1) 求证:BC是⊙O的切线;(2) 求⌒BN的长.(1) 证明:∵ME=1,AM=2,AE= 3∴ME2+AE2=AM2∴∠AEM=90°∵MN∥BC∴∠ABC=∠AEM=90°即OB⊥BC∴BC是⊙O的切线.(2) 解:连接ON在Rt△AME中,sin A=MEAM=12∴∠A=30°∴AB⊥MN∴⌒BN=⌒BM,EN=EM=1 ∴∠BON=2∠A=60°在Rt△ONE中,sin∠EON=EN ON∴ON=ENsin∠EON=2 33∴⌒BN的长= 60·π180·2 33=2 39πB第20题图B21.(12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B =45°,P 是BC 边上一点,△P AD 的面积为 12,设AB =x ,AD =y . (1)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 若∠APD =45°,当y =1时,求PB •PC 的值; (3) 若∠APD =90°,求y 的最小值.21解:(1) 如图1,过A 作AE ⊥BC 于点E ,在Rt △ABE 中,∠B =45°,AB =x∴AE =AB ·sin B = 22x ∴S △APD = 1 2AD ·AE = 12∴ 1 2·y · 2 2x = 1 2∴y = 2 x(2) ∵∠APC =∠APD +∠CPD =∠B +∠BAP 又∠APD =∠B =45° ∴∠BAP =∠CPD∵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B =∠C ,AB =DC ∴△ABP ∽△PCD ∴ AB PC = PB DC∴PB ·PC =AB ·DC ∴PB ·PC =AB 2 当y =1时,x = 2 即AB = 2∴PB ·PC =(2)2=2(3) 如图2,取AD 的中点F ,连接PF ,过点P 作PH ⊥AD 于点H ∴PF ≥PH当PF =PH 时,PF 有最小值又∵∠APD =90°∴PF = 1 2AD = 12y∴PH = 12y∵S △APD = 1 2AD ·PH = 12 ∴ 1 2·y · 1 2= 1 2y 2=2 ∵y >0A B D P第21题图 备用图 A B D AD PE 图1 A B CD P F H 图222.(14分)我们知道,经过原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是y=ax2+bx(a≠0).(1) 对于这样的抛物线:当顶点坐标为(1,1)时,a=__________;当顶点坐标为(m,m),m≠0时,a与m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2) 继续探究,如果b≠0,且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在直线y=kx(k≠0)上,请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b;(3) 现有一组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A1,A2,…,A n在直线y=x上,横坐标依次为1,2,…,n(n为正整数,且n≤12),分别过每个顶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记为B1,B2,…,B n,以线段A n B n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n B n C n D n.若这组抛物线中有一条经过D n,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22.(14分)(1) -1;a=-1m(或am+1=0);(2) 解:∵a≠0∴y=ax2+bx=a(x+b2a)2-b24a∴顶点坐标为(―b2a,―b24a)∵顶点在直线y=kx上∴k(-b2a)=-b24a∵b≠0∴b=2k(3) 解:∵顶点A n在直线y=x上∴可设A n的坐标为(n,n),点D n所在的抛物线顶点坐标为(t,t)由(1)(2)可得,点D n所在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1t x2+2x∵四边形A n B n C n D n是正方形∴点D n的坐标为(2n,n)∴-1t(2n)2+2×2n=n∴4n=3t∵t、n是正整数,且t≤12,n≤12∴n=3,6或9∴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为3,6或9二○一三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参考答案16.(每小题7分,满分14分)(1) 解:原式=1+4-2 3=5-2 3(2) 解:原式=a 2+6a +9+4a -a 2=10a +917.(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 证明:∵AB 平分∠CAD∴∠CAB =∠DAB 在△ABC 和△ABD 中 ⎩⎪⎨⎪⎧AC =AD∠CAB =∠DAB AB =AB∴△ABC ≌△ABD ∴BC =BD .(2) 解:设这个班有x 名学生,依题意,得3x +20=4x -25 解得 x =45答:这个班有45名学生.18.(10分)(1) B ; C ; (2) 2:(3) 解:400× 10+840+380×(25%+15%)=322(人)答:估计该校身高在160≤x <170之间的学生约有322人.19.(12分)(1) 2; y 轴; 120;(2) 解:依题意,连接AD 交OC 于点E如图,由旋转得OA =OD ,∠AOD =120°∵△AOC 为等边三角形∴∠AOC =60°∴∠COD =∠AOD -∠AOC =60° ∴∠COD =∠AOC∴OC ⊥AD ∴∠AEO =90°.20.(12分)(1) 证明:∵ME =1,AM =2,AE = 3∴ME 2+AE 2=AM 2 ∴∠AEM =90° ∵MN ∥BC∴∠ABC =∠AEM =90° 即OB ⊥BC∴BC 是⊙O 的切线.(2) 解:连接ON在Rt △AME 中,sin A = ME AM = 12 ∴∠A =30° ∴AB ⊥MN ∴⌒BN =⌒BM ,EN =EM =1∴∠BON =2∠A =60°在Rt △ONE 中,sin ∠EON = EN ON∴ON =EN sin ∠EON= 2 33∴⌒BN 的长= 60·π 180· 2 3 3= 2 39π21.(12分)解:(1) 如图1,过A 作AE ⊥BC 于点E在Rt △ABE 中,∠B =45°,AB =x∴AE =AB ·sin B = 22x∴S △APD = 1 2AD ·AE = 12 ∴ 1 2·y · 2 2x = 1 2∴y = 2 x(2) ∵∠APC =∠APD +∠CPD =∠B +∠BAP 又∠APD =∠B =45° ∴∠BAP =∠CPD∵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B =∠C ,AB =DC ∴△ABP ∽△PCD ∴ AB PC = PB DC∴PB ·PC =AB ·DC ∴PB ·PC =AB 2 当y =1时,x = 2BA DPE图1∴PB ·PC =(2)2=2(3) 如图2,取AD 的中点F ,连接PF ,过点P 作PH ⊥AD 于点H ∴PF ≥PH当PF =PH 时,PF 有最小值又∵∠APD =90°∴PF = 1 2AD = 12y∴PH = 12y∵S △APD = 1 2AD ·PH = 12 ∴ 1 2·y · 1 2= 1 2y 2=2 ∵y >0 ∴y = 2即y 的最小值为2.22.(14分)(1) -1; a =-1m (或am +1=0); (2) 解:∵a ≠0∴y =ax 2+bx =a (x +b 2a )2- b 2 4a∴顶点坐标为(―b 2a ,― b 24a ) ∵顶点在直线y =kx 上∴k (-b 2a )=- b 24a ∵b ≠0 ∴b =2k(3) 解:∵顶点A n 在直线y =x 上∴可设A n 的坐标为(n ,n ),点D n 所在的抛物线顶点坐标为(t ,t )由(1)(2)可得,点D n 所在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 =-1 t x 2+2x ∵四边形A n B n C n D n 是正方形 ∴点D n 的坐标为(2n ,n )∴-1t (2n )2+2×2n =n ∴4n =3t∵t 、n 是正整数,且t ≤12,n ≤12 ∴n =3,6或9∴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为3,6或9A BCDP F H 图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1. 2的倒数是A. 21B. 2C. 21- D. -2 2. 如图,OA ⊥OB ,若∠1=40°,则∠2的度数是A. 20°B. 40°C. 50°D. 60°3.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7 0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 7×105B. 7×106C. 70×106D. 7×1074. 下列立体图形中,俯视图是正方形的是5. 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是A. 032=+xB. 022=+x xC. 0)1(2=+xD. 0)1)(3(=-+x x6. 不等式01<+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7.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32a a a =⋅B. 532)(a a = C. b a b a 22)(= D. a a a =÷338. 如图,已知△ABC ,以点B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以点C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且点A ,点D 在BC 异侧,连结AD ,量一量线段AD 的长,约为A. 2.5cmB. 3.0cmC. 3.5cmD. 4.0cm9. 袋中有红球4个,白球若干个,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
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白球的可能性较大,那么袋中白球的个数可能是A. 3个B. 不足3个C. 4个D. 5个或5个以上10.A ,B 两点在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a x +,b y +),B (x ,y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0>aB. 0<aC. 0=bD. 0<ab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满分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1. 计算:aa 12-=__________ 12. 矩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____度13. 某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年龄13 14 15 人数 4 7 4则该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__________岁14. 已知实数a ,b 满足2=+b a ,5=-b a ,则33)()(b a b a -⋅+的值是__________15. 如图,由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正六边形组成网格,正六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
已知每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满分90分;请将正确答案及解答过程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图或添辅助线用铅笔画完,再用黑色签字笔描黑)16.(每小题7分,共14分)(1)计算:124)1(0--+-; (2)化简:)4()3(2a a a -++17.(每小题8分,共16分)(1)如图,AB平分∠CAD,AC=AD,求证:BC=BD;(2)列方程解应用题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18.(10分)为了解某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男生、女生进行抽样调查。
已知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样本中,男生的身高众数在__________组,中位数在__________组;(2)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组的人数有__________人;(3)已知该校共有男生400人,女生380人,请估计身高在160≤x<170之间的学生约有多少人?19.(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2,0),等边三角形AOC经过平移或轴对称或旋转都可以得到△OBD。
(1)△AOC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OBD,则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AOC与△BOD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__________;△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DOB,则旋转角度可以是__________度;(2)连结AD,交OC于点E,求∠AEO的度数。
20.(12分)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点M,弦MN∥BC交AB于点E,且ME=1,AM=2,AE=3(1)求证BC是⊙O的切线;(2)求的长。
21.(12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B=45°,P 是BC 边上一点,△PAD 的面积为21,设AB=x ,AD=y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若∠APD=45°,当1=y 时,求PB •PC 的值;(3)若∠APD=90°,求y 的最小值。
22.(14分)我们知道,经过原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是)0(2≠+=a bx ax y(1)对于这样的抛物线:当顶点坐标为(1,1)时,a =__________; 当顶点坐标为(m ,m ),0≠m 时,a 与m 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续探究,如果0≠b ,且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在直线)0(≠=k kx y 上,请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b ;(3)现有一组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1A ,2A ,…,n A 在直线x y =上,横坐标依次为1,2,…,n (为正整数,且n ≤12),分别过每个顶点作x 轴的垂线,垂足记为1B ,2B ,…,n B ,以线段n n B A 为边向右作正方形n n n n D C B A ,若这组抛物线中有一条经过n D ,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
福建省福州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1.(2013福州)2的倒数是()A.B.﹣C.2 D.﹣2考点:倒数.分析:根据倒数的概念求解.解答:解:2的倒数是.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倒数的定义,要求熟练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倒数的性质:负数的倒数是负数,正数的倒数是正数,0没有倒数.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2.(2013福州)如图,OA⊥OB,若∠1=40°,则∠2的度数是()A.20°B.40°C.50°D.60°考点: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互余两角之和为90°即可求解.解答:解:∵OA⊥OB,∠1=40°,∴∠2=90°﹣∠1=90°﹣40°=5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互余两角之和等于90°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013福州)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7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7×105B.7×106C.70×106D.7×107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7 000 000有7位,所以可以确定n=7﹣1=6.解答:解:7 000 000=7×10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4.(2013福州)下列立体图形中,俯视图是正方形的是()A.B.C.D.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俯视图是从上面看所得到的视图,结合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故本选项错误;B.俯视图是一个圆,故本选项错误;C.俯视图是一个圆,故本选项错误;D.俯视图是一个正方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关键是掌握俯视图的定义.5.(2013福州)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是()A.x2+3=0 B.x2+2x=0 C.(x+1)2=0 D.(x+3)(x﹣1)=0考点:根的判别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计算根的判别式,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可对A、B、C进行判断;由于D的两根可直接得到,则可对D进行判断.解答:解:A.△=0﹣4×3=﹣12<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A选项错误;B.△=4﹣4×0=4>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B选项错误;C.x2+2x+1=0,△=4﹣4×1=0,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C选项正确;D.x1=﹣3,x2=1,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6.(2013福州)不等式1+x<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1+x<0,解得:x<﹣1,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7.(2013福州)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a2=a3B.(a2)3=a5 C.D.a3÷a3=a考点:分式的乘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专题:计算题.分析:A.原式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B.原式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C.原式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D.原式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a•a2=a3,本选项正确;B.(a2)3=a6,本选项错误;C.()2=,本选项错误;D.a3÷a3=1,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同底数幂的乘除法,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8.(2013福州)如图,已知△ABC,以点B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以点C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且点A,点D在BC异侧,连结AD,量一量线段AD 的长,约为()A.2.5cm B.3.0cm C.3.5cm D.4.0cm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图—复杂作图.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即AD=BC.再利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BD、BC、AD.∵AC=BD,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测量可得BC=AD=3.0cm,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画出图形.9.(2013福州)袋中有红球4个,白球若干个,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白球的可能性较大,那么袋中白球的个数可能是()A.3个B.不足3个 C.4个D.5个或5个以上考点:可能性的大小.分析:根据取到白球的可能性交大可以判断出白球的数量大于红球的数量,从而得解.解答:解:∵袋中有红球4个,取到白球的可能性较大,∴袋中的白球数量大于红球数量,即袋中白球的个数可能是5个或5个以上.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可能性大小的比较:只要总情况数目相同,谁包含的情况数目多,谁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也成立;若包含的情况相当,那么它们的可能性就相等.10.(2013福州)A,B两点在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x+a,y+b),B(x,y),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0 B.a<0 C.b=0 D.ab<0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函数的图象可知:y随x的增大而增大,y+b<y,x+a<x得出b<0,a<0,即可推出答案.解答:解:∵根据函数的图象可知:y随x的增大而增大,∴y+b<y,x+a<x,∴b<0,a<0,∴选项A、C、D都不对,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图象的能力.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1.(2013福州)计算:=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因为分式的分母相同,所以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比较容易,考查分式的减法运算.12.(2013福州)矩形的外角和等于度.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解:矩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故答案为:360.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无关,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13.(2013福州)某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年龄13 14 15人数 4 7 4则该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岁.考点:加权平均数.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把所有人的年龄数加起来,再除以总人数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3×4+14×7+15×4)÷15=14(岁),故答案为:14.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14.(2013福州)已知实数a,b满足a+b=2,a﹣b=5,则(a+b)3(a﹣b)3的值是.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专题:计算题.分析:所求式子利用积的乘方逆运算法则变形,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a+b=2,a﹣b=5,∴原式=[(a+b)(a﹣b)]3=103=1000.故答案为:1000点评:此题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5.(2013福州)如图,由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正六边形组成网格,正六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每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ABC的面积是.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分析:延长AB,然后作出C所在的直线,一定交于格点E,根据S△ABC=S△AEC﹣S△BEC 即可求解.解答:解:延长AB,然后作出C所在的直线,一定交于格点E.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则半径是1,则CE=4,相邻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是:,则△BCE的边EC上的高是:,△ACE边EC上的高是:,则S△ABC=S△AEC﹣S△BEC=×4×(﹣)=2.故答案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计算,正确理解S△ABC=S△AEC﹣S△BEC是关键.三.解答题(满分90分;请将正确答案及解答过程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图或添辅助线用铅笔画完,再用黑色签字笔描黑)16.(2013福州)(1)计算:;(2)化简:(a+3)2+a(4﹣a)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二项利用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计算,最后一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第一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第二项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1+4﹣2=5﹣2;(2)原式=a2+6a+9+4a﹣a2=10a+9.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实数的运算,涉及的知识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去括号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2013福州)(1)如图,AB平分∠CAD,AC=AD,求证:BC=BD;(2)列方程解应用题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求出∠CAB=∠DAB,根据SAS推出△ABC≌△ABD即可;(2)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题意得出方程3x+20=4x﹣25,求出即可.解答:(1)证明:∵AB平分∠CAD,∴∠CAB=∠DAB,在△ABC和△ABD中∴△ABC≌△ABD(SAS),∴BC=BD.(2)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题意得:3x+20=4x﹣25,解得:x=45,答:这个班有45名小学生.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列方程的能力.18.(2013福州)为了解某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男生、女生进行抽样调查.已知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身高情况分组表(单位:cm)组别身高A x<155B 155≤x<160C 160≤x<165D 165≤x<170E x≥170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样本中,男生的身高众数在组,中位数在组;(2)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组的人数有人;(3)已知该校共有男生400人,女生380人,请估计身高在160≤x<170之间的学生约有多少人?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专题:图表型.分析:(1)根据众数的定义,以及中位数的定义解答即可;(2)先求出女生身高在E组所占的百分比,再求出总人数然后计算即可得解;(3)分别用男、女生的人数乘以C、D两组的频率的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B组的人数为12,最多,∴众数在B组,男生总人数为4+12+10+8+6=40,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第20、21两人都在C组,∴中位数在C组;(2)女生身高在E组的频率为:1﹣17.5%﹣37.5%﹣25%﹣15%=5%,∵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组的人数有40×5%=2人;(3)400×+380×(25%+15%)=180+152=332(人).答:估计该校身高在160≤x<170之间的学生约有332人.故答案为(1)B,C;(2)2.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19.(2013福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2,0),等边三角形AOC经过平移或轴对称或旋转都可以得到△OBD.(1)△AOC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OBD,则平移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AOC与△BOD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DOB,则旋转角度可以是度;(2)连结AD,交OC于点E,求∠AEO的度数.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平移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由点A的坐标为(﹣2,0),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AOC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OBD,则△AOC与△BOD关于y轴对称;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OC=∠BOD=60°,则∠AOD=120°,根据旋转的定义得△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OA=OD,而∠AOC=∠BOD=60°,得到∠DOC=60°,所以OE为等腰△AOD的顶角的平分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E垂直平分AD,则∠AEO=90°.解答:解:(1)∵点A的坐标为(﹣2,0),∴△AOC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OBD;∴△AOC与△BOD关于y轴对称;∵△AOC为等边三角形,∴∠AOC=∠BOD=60°,∴∠AOD=120°,∴△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2)如图,∵等边△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OA=OD,∵∠AOC=∠BOD=60°,∴∠DOC=60°,即OE为等腰△AOD的顶角的平分线,∴OE垂直平分AD,∴∠AEO=90°.故答案为2;y轴;120.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20.(2013福州)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点M,弦MN∥BC交AB于点E,且ME=1,AM=2,AE=(1)求证:BC是⊙O的切线;(2)求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弧长的计算;解直角三角形.分析:(1)欲证明BC是⊙O的切线,只需证明OB⊥BC即可;(2)首先,在Rt△AEM中,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得∠A=30°;其次,利用圆心角、弧、弦间的关系、圆周角定理求得∠BON=2∠A=60°,由三角形函数的定义求得ON==;最后,由弧长公式l=计算的长.解答:(1)证明:如图,∵ME=1,AM=2,AE=,∴ME2+AE2=AM2=4,∴△AME是直角三角形,且∠AEM=90°.又∵MN∥BC,∴∠ABC=∠AEM=90°,即OB⊥BC.又∵OB是⊙O的半径,∴BC是⊙O的切线;(2)解:如图,连接ON.在Rt△AEM中,sinA==,∴∠A=30°.∵AB⊥MN,∴=,EN=EM=1,∴∠BON=2∠A=60°.在Rt△OEN中,sin∠EON=,∴ON==,∴的长度是:•=.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弧长的计算,解直角三角形等.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与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垂直即可.21.(2013福州)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B=45°,P是BC边上一点,△PAD 的面积为,设AB=x,AD=y(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若∠APD=45°,当y=1时,求PB•PC的值;(3)若∠APD=90°,求y的最小值.考点:相似形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分析:(1)如图1,过A作AE垂直于BC,在直角三角形ABE中,由∠B=45°,AB=x,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AE,三角形PAD的面积以AD为底,AE为高,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表示出,根据已知的面积即可列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APC=∠APD+∠CPD,以及∠APC为三角形ABP的外角,利用外角性质得到关系式,等量代换得到∠BAP=∠CPD,再由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得到一对底角相等及AB=CD,可得出三角形ABP与三角形PDC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将CD换为AB,由y 的值求出x的值,即为AB的值,即可求出PB•PC的值;(3)取AD的中点F,过P作PH垂直于AD,由直角三角形PF大于等于PH,当PF=PH 时,PF最小,此时F与H重合,由三角形APD为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PF等于AD的一半,表示出PF即为PH,三角形APD面积以AD 为底,PH为高,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表示出三角形APD面积,由已知的面积求出y的值,即为最小值.解答:解:(1)如图1,过A作AE⊥BC于点E,在Rt△ABE中,∠B=45°,AB=x,∴AE=AB•sinB=x,∵S△APD=AD•AE=,∴•y•x=,则y=;(2)∵∠APC=∠APD+∠CPD=∠B+∠BAP,∠APD=∠B=45°,∴∠BAP=∠CPD,∵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B=∠C,AB=CD,∴△ABP∽△PCD,∴=,∴PB•PC=AB•DC=AB2,当y=1时,x=,即AB=,则PB•PC=()2=2;(3)如图2,取AD的中点F,连接PF,过P作PH⊥AD,可得PF≥PH,当PF=PH时,PF有最小值,∵∠APD=90°,∴PF=AD=y,∴PH=y,∵S△APD=•AD•PH=,∴•y•y=,即y2=2,∵y>0,∴y=,则y的最小值为.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形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等腰梯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求法,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2.(2013福州)我们知道,经过原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是y=ax2+bx(a≠0)(1)对于这样的抛物线:当顶点坐标为(1,1)时,a= ;当顶点坐标为(m,m),m≠0时,a与m之间的关系式是(2)继续探究,如果b≠0,且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在直线y=kx(k≠0)上,请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b;(3)现有一组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A1,A2,…,A n在直线y=x上,横坐标依次为1,2,…,n(为正整数,且n≤12),分别过每个顶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记为B1,B2,…,B n,以线段A n B n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n B n C n D n,若这组抛物线中有一条经过D n,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利用顶点坐标公式(﹣,)填空;(2)首先,利用配方法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y=a(x+)2﹣,则易求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然后,把该顶点坐标代入直线方程y=kx(k≠0),即可求得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b;(3)根据题意可设可设A n(n,n),点D n所在的抛物线顶点坐标为(t,t).由(1)(2)可得,点D n所在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所以由正方形的性质推知点D n的坐标是(2n,n),则把点D n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得4n=3t.然后由n、t的取值范围来求点A n的坐标,即该正方形的边长.解答:解:(1)∵顶点坐标为(1,1),∴,解得,,即当顶点坐标为(1,1)时,a=1;当顶点坐标为(m,m),m≠0时,,解得,则a与m之间的关系式是:a=﹣或am+1=0.故答案是:﹣1;a=﹣或am+1=0.(2)∵a≠0,∴y=ax2+bx=a(x+)2﹣,∴顶点坐标是(﹣,﹣).又∵该顶点在直线y=kx(k≠0)上,∴k(﹣)=﹣.∵b≠0,∴b=2k;(3)∵顶点A1,A2,…,A n在直线y=x上,∴可设A n(n,n),点D n所在的抛物线顶点坐标为(t,t).由(1)(2)可得,点D n所在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四边形A n B n C n D n是正方形,∴点D n的坐标是(2n,n),∴﹣(2n)2+22n=n,∴4n=3t.∵t、n是正整数,且t≤12,n≤12,∴n=3,6或9.∴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是3,6或9.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以及正方形的性质.解答(3)题时,要注意n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