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城市建设史(1)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功能军事政治据点 城市建设有一定规制
城市的主要驱动力:王权
周礼营国制度:城的政治性及计划性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周代城建制度
《考工记》记载:“匠人营 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 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 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考工记》记载:“经涂九 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北宋汴州/南宋杭州/明清北京城
前言 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 200万~2000 B.C )
200万B.C 170万B.C 70~20万B.C 1.8万B.C 5000~3000B.C 3500B.C 2600~2000B.C
巢氏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旧 石 器 时 代
原 始 人 群
10万B.C
1万B.C
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新 石 器 时 代
母 系 社 会
3000B.C
父 系 社 会 2000B.C
2000~1200B.C
三星堆文化
前言 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 200万~2000 B.C )
一.原始社会的发展历程 有巢氏 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元谋人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打造石器/最早的人类/直立人 北京人 狩猎采集/用天然火及保存火
“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此城郭之始也。” ——《吴越春秋》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一. 夏商周时期的城市(2070B.C~平王东迁770 B.C )
1.1 综合背景 夏启继禹 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公元前2070年) 商汤革命 社 会 变 革 夏的灭亡及商的出现(公元前1600年) 武王伐纣 周的建立及封建社会的开始 (公元前1046年) 王权为尊 礼制和宗法的结合《周礼》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2) 齐临淄 地点 山东临淄城北 大城为商,小城为政
形态及功能
特点
a. 分期建设决定城市格局(规模)
b. 宫为小城中心,市为大城中心
c. “因天材,就地利,城廓不必中规矩”
东面城墙的设计
扩建 大城
小城源自文库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5) 燕下都 地点 河北易县东南
诸子百家争鸣
老子及管子、墨子的思想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城市概述
(1)第一阶段:“违规建城”(春秋初期及中期)
(2)第二阶段: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春秋末期至秦汉) 新的城市规划理论
管子及墨子
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
城市规模及数量
新型城市类型出现 (秦汉)
工商业城市及边塞城市(高昌、交河、锁阳)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最早的城市道路网 最早的车辙痕迹 最早的排水系统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最早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我国最早的都城遗址
最早的青铜礼器群
悬念:夏都?商都?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1.2夏商周时期的城市概述—— 中国古代文明从何开始? a. 文明的四个标准 都邑、文字、礼制建筑、冶金技术 b. 我国考古学界对夏商遗址的发掘 夏 商
手工作坊
壕沟
中国古代城市之雏形
西安半坡遗址之居所
中国古代城市之雏形
(2)陕西姜寨遗址 原始聚邑的特征: 分区明确 注重防御
建筑等级
向心性
前言 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 200万~2000 B.C )
剩余产品
私有制
阶级
王权
对聚落布局的影响
(1)城市的雏形:设防的“邑”的出现 环形垣垒围绕的城市:摩尔根的“高级野蛮社会”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井田之制 经 济 发 展
城市的方格网系统规划
百亩 一夫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殷商青铜
青铜制造鼎盛期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3) 周代都城 • 丰京及镐京——西安都城历史之起点 地点 建设背景 特征 西安西南丰水两岸
文王作丰,武王活镐
a. 双子城
• 周朝
丰京及镐京、王城及成周(陪都制开始)
《周礼》
上次课程内容回顾
• 城市的起源
4000~3000.BC
王权促使村庄向城市的转变 • 夏朝 偃师二里头 • 商朝 郑州商城、尸乡沟商城、殷墟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1.3 夏商周的城市再现——典型城址分析 (1) 夏王朝之谜:寻夏之旅 • 伟大的发现:偃师二里头 • ——夏最后一个都城 • 偃师二里头之最 最早的宫城
(2) 殷商时期的城市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c. 西周城市的发展与成熟 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 都邑数量增多/分布范围增大/但规模较小—分封制度:授权者拥有姓氏、土地、人民,还有都邑据点 都邑分级变化
王都/诸侯国国都/卿大夫都 经济发展受限制 考工记/发明了瓦
前言 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 200万~2000 B.C )
山顶洞人
狩猎渔捞/装饰品/人工取火 仰韶文化 黄河中上游/农业种粟/编织/彩陶/母系繁荣期
前言 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中下游/水稻/农具骨耜/干栏式房屋/ 水井 北纬30度
中国古代城市之雏形
(1)西安半坡遗址 居住区及墓葬区
赵王城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4) 淹城
地点
江苏常州市南
特点
a. 三重城墙圈套 b. 宽广的护城河
c. 仅一旱路城门 “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金城,三套环河四套城”,“内高墩,外高墩,四周林立 百余墩,城中兀立玉女墩”;“内河坝,外河坝,通道惟有城西坝,独木舟渡古无坝”。
世界上唯一的三城三河形制
城市选址的要素
内:农业供给 外:政治防守/有险可依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7) 城市的防洪问题 自然 灾害 “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 虫,一害也,”;进一步指出“五害之属,水最为大”。
《度地》

“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地高则沟之,下则堤
之”,“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夹水四道”。 为加固堤防可以“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水 决” ,《度地》
1800——140 废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秦孝公,财富占天下十分之六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货币发达 经 济 发 展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资本的发达
“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 临淄 曲沃 咸阳
城市的基本概念发生了变化:
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 民,此城郭之始也。” 政治城堡 “城以盛民”,而非“卫君” 刀币
洪灾的预防
a. 建设好城市的堤防和沟渠排水系 统 b. 加强组织与管理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城市形态的分类
a. 按照《周礼·考工记》形制规划 b. 顺应自然、城内河道多,城墙曲折 c.城与廓基本并列分设的
曲阜鲁城 楚都郢 齐临淄 燕下都、赵邯郸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2.3 春秋战国时期重要都城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王城规划特征:
(1)形制方正、中轴线对称 (2)井田方格网系统 (3)宫城与其他功能关系
(中央方位为尊/礼制秩序)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二. 春秋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770 B.C ~ 220)
2.1 综合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 社 会 发 展 大鱼吃小鱼 商鞅变法 ( 770 B.C ~ 221 B.C.)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乱、变”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4) 城市的功能布局
最早的城市功 能分区思想
“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大匡》
宫城布局
“天子择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内之为城,城外 为之郭” 《度地》
以角色不同划分土地
形成了以功能分区作为规划结构的基本组织单元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政治经济双重职能的城市

城市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铁器的出现
战国铁器代替青铜器(牛耕/铁农具/兵器) 农业水利工程的进展(李冰父子与都江堰)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轴心时代 文 化 进 步 孔孟之道
公元前6世纪到4世纪 希腊/印度佛教/以色列的犹太先知
孔子 周礼的继承人“克己复礼”
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形态 形制规整,东城为实,西廓为虚 功能 宫殿、陵墓、居住区、市、手工作坊 西城
特点
东城 a. 城廓分工,强调城防(昭王继位) b. 宫为中心,高台强化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6) 赵邯郸 地点 形态 特点 河北省邯郸市 城廓分离 a. 多宫聚合 b. 皇家苑囿的出现 大北城
“城以盛民”的思想的先进性
体现
超越诸侯城规模界限,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3) 城市的形制 正方 反方 《周礼·考工记》 “方九里,旁三门”的规整形制; “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淮绳” ,《乘马》
重地利,讲实效,崇尚自然
体现
城市多为不规则形 (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2.4 周礼与管、墨 2.4.1 伟大的思想家 中国古代统治者历来都把城市营建纳人国家的基本制度当中,视城市 营建为立国图霸的根本。
周礼· 考工记
孟子
管子
墨子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2.4.3 管子的营建思想 (1) 城市的功能 正方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夏商周断代史工程

偃师尸乡沟商城
郑州商城
偃师二里头
殷墟安阳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2) 殷商时期的城市
a. 偃师尸乡沟商城(汤都西亳)
b. 郑州商城(宫殿遗址/防御设施)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c. 殷墟(安阳) 特征:开放型城
目前未发现城墙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5) 城市的密度 土地 等级 “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 《乘马》
“夫国城大而田野浅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
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城乡协调)
城市的开发强度
处理好人——城市——环境的关系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6) 城市的选址 重视 地利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用水 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 《乘马》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治国》; “国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民,民之守在粟” 《权修》
反方
城市起源于政治和军事 体现
发展经济是立国之本 统治者和老百姓的关系
城市经济分区的比例增大(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2) 城市的分级 正方 反方 《周礼· 营国制度》王城、诸侯城和都三等城市划分; “千室之都,万室之国” , 《乘马》
(1)曲阜鲁城
地点 曲阜 形态及功能 较典型的“礼制城市”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3)楚都郢(纪南城) 地点 湖北荆州市长江北岸
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方的第一大都会/“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特点 a. 城制规整 b. 城廓环形相套 c. 墙隅的切角设计 d. 河道纵横,水系发达
丰镐两京,隔水相望,一桥飞架,近在咫尺
b. 板瓦
丰、镐京
第一章 我国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
• 王城及成周(此天下之中,四方人贡道里均) 地点
王城(洛邑)/洛阳城西涧河东岸
成周:白马寺附近
管制“殷顽民”为由
建设背景
王畿之伊洛及关中
陪都制度的开始
王城特征
不太规则的方形 与“方九里”面积相同 “王城居中”
中国城市发展史
Urban History of China
课程的构架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史
殷周时期至秦汉时期 (2070B.C~220)
殷墟/周王城/秦咸阳/汉长安
魏晋至隋唐时期 (220~907)
宋元明清时期 (907~1840)
近现代时期 (1840~)
曹魏邺城/北魏洛阳/隋大兴/唐长安及洛阳
上次课程内容回顾
• 城市的起源
4000~3000.BC 半坡、姜寨
王权促使村庄向城市的转变 • 夏朝 偃师二里头 • 商朝 郑州商城、尸乡沟商城、殷墟
• 周朝
丰京及镐京、王城及成周(陪都制开始)
《周礼》
上次课程内容回顾
• 城市的起源
4000~3000.BC
王权促使村庄向城市的转变 • 夏朝 偃师二里头 • 商朝 郑州商城、尸乡沟商城、殷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