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财政学最新复习纲要(期末复习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复习纲要

考试题型:不定项选择题、判断、概念辨析、案例分析(含计算)、论述

第一章政府市场与财政职能

财政的基本特征:①公共性与阶级性②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③收入与支出的对称(平衡)性。

公共产品概念及特征和分类: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的商品和服务。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纯公共物品和准(混合)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具体表现: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缺陷。表现:(1)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外部效应的含义及相关内容: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

政府失灵或失效的原因及表现:①政府决策失误②寻租行为③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④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①立法和行政手段②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③财政手段(+1政府的宏观调控)

财政的各职能的基本内容:(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广义地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的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因此,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a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C.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d.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e.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经济公平,指根据在收入创造过程中要素的贡献来决定收入分配,着眼于分配规则或分配过程的公平合理,强调分配的效率社会公平,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社会各阶层居民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着眼于分配结果的公平,要缓解社会不同阶层因收入差距带来的矛盾,追求社会的稳定发展。公平衡量指标:系数< 1 ,系数越小,越趋于公平。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出于0.3 —0.4 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我国目前的系数已近接近0.5,说明收入差距已经较大,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方式A、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改进和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性支出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经济稳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理想状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经常性项目和资本性项目保持收支平衡,未出现大的逆差或顺差。实现的机制和手段:a.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b.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c.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和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d.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4)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

第二章公共产品生产与提供

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含义: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来提供并不代表由~来生产,即公共提供不等于公共生产。

公共产品包括准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其理由是:(1)由于纯公共品的非竞争性,使得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私人提供就得不到所期望的最大利润。(2)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因具有非排他性,消费者会期望“免费搭车”(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购买这种产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获利)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形式:1.政府授权经营2.政府参股3.政府补助。

公共定价含义及形式: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产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所谓的公共定价。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一般方法 a.平均成本定价法:保持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对外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的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 b.二部定价方法:基本费+从量费c.负荷定价法:

按不同的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财政支出效益内涵:a.财政支出的内源性效益,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内源性效益又分为三个方面,即财政支出总量效益、财政支出结构效益,财政支出项目效益。B.财政支出的部门效益,指使用财政支出的公共部门财政年度内的工作效益。C.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任何一项财政支出最终都要通过公共部门分配到具体的使用单位,因而资金使用单位既是支出链中的最终环节,也是资金使用效益的直接体现者,财政支出能否得到相应的支出,发挥最大的效益,最终取决于使用单位。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将项目的受益收入和支出成本相对比用净收入和收入成本率来评价项目收益的一种经济方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效益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情况2.最低成本法,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不用以单位货币计量备选项目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1)3E原则: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兼顾的原则(2)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4)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财政支出分类(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含义、区别、作用):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A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这些支出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B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共同点,即财政付出了资金,缺无任何所得,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这类支出即为转移性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区别):(1)、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贯之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显然,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它们收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

总结: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