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论

合集下载

电热水器控制系统

电热水器控制系统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电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内容设计一个由8051MCU组成的电热水器控制系统。

能够测量当前水温并显示;可以设置烧水温度,当无水时要有报警功能。

通过这个过程熟悉温度传感器、键盘控制和七段数码管的使用,掌握51系列单片机控制和测试方法。

;用LED显示测量得到的水温值。

完成基本要求,可以适当发挥进行扩展设计。

1 )数码管显示:年月日时分秒;2)键盘输入修改时间、日期设置;设计步骤一、总体方案设计以51系列MCU构成核心模块,合理分配存储器资源和I/O资源。

温度采集模块建议采用 DS18B20,或采用PtIOO再经模数转换;显示模块用2位LED可满足需要;报警模块可采用声光等形式;输入模块可选用矩阵式键盘或键盘驱动芯片;可选用 8255进行I/O扩展。

二、硬件选型工作对于每一个芯片要有具体型号,对每个分立元件要给出其参数三、硬件的设计和实现1. 选择计算机机型(采用 51内核的单片机);2. 设计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EPROM、RAM、I/O端口、键盘、显示接口电路等);3. 接口电路;4. 其它相关电路的设计或方案(电源、通信等)四、软件设计1. 分配系统资源,编写系统初始化和主程序模块;2. 编写相关子程序;3. 其它程序模块(显示与键盘等处理程序)。

五、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绘制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A3幅面)。

一、................................... 设计要求1二、................................... 设计目的1三、............................. 设计的具体实现1 1. ................................................................................................ 硬件设计 (2)1.1. .................................................................... 单片机的选择 (2)12水位检测电路 (6)1.3.温度检测电路 (7)14A/D转换器 (9)1.5.报警电路 (10)2. .............................................................................................. 软件设计 (11)2.1. 温度测量子程序 (12)2.2. 判断子程序 (13)2.3重要代码.......................四、................................. 结论与展望14五、............................. 心得体会及建议14六、....................................... 附录14七、参考文献 (14)电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报告一、设计要求设计一个由8051MCU组成的电热水器控制系统。

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1. 概述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热水器的温度并确保热水器在安全范围内运行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热水器的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通过控制回路调节加热器的工作状态来实现温控。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程序编写以及系统调试等知识和技能。

2. 课程设计内容2.1 系统结构设计首先,需要对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

系统应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温度传感器:负责感知热水器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提供的信息,通过控制回路控制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以达到设定的温度范围。

•加热器:负责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实现热水器的加热功能。

•显示器:用于显示热水器的当前温度以及设定的温度范围。

•按钮和开关:用于设置温度范围和控制加热器的开关状态。

2.2 电路设计与连接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是实现系统功能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要求和元器件进行电路设计,并通过连接线将各个元器件进行连接。

电路设计的关键是理解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加热器和显示器之间的电路连接方式,并正确连接相应的引脚。

2.3 程序编写为了实现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学生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

程序的编写可以采用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语言,如C语言。

编写程序时,学生需要根据系统的要求,编写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算法以及与控制器的通信等功能。

2.4 系统调试与功能测试完成系统的硬件连接和程序编写后,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以确保系统能够正确运行,并进行功能测试以验证系统的性能。

调试过程包括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程序逻辑是否正确、检查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等。

功能测试的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按照设定的温度范围正确控制热水器的温度,并能够在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发出警报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3. 实验项目安排针对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我们安排以下实验项目:1.了解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毕业论文(设计):电热水壶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电热水壶控制系统设计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名称电热水壶控制系统的设计专业及班级应用电子技术电子3092 学号 0962302223姓名戚光利指导老师顾诚甦年月日电热水壶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本论文设计介绍了MCS—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芯片,对电热水壶工作进行控制的方法.通过电加热电路对水进行加热,并对水的温度进行采样,采样信号通过ADC0809将数字量送入单片机系统,经微机处理后,结合键盘控制实现LED显示,并可实现对水的温度的控制和超过水温的报警系统.单片机控制热水壶的硬件构成包括8051芯片、8255芯片、地址锁存器等组成的单片机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A/D转换电路、光电隔离电路、键盘及显示电路和温度加热电路。

整个系统的关键电路是单片机控制电路,完成信号的输入和输出的转换,即可将温度检测电路采样的输入信号通过A/D转换器ADC0809进行处理加工后输出到显示器进行显示,并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温度,同时当水加热超过指定的温度以后,蜂鸣器工作报警。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控制控制器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heating kettleAbstractThe thesis introducts the method of use the series of MCS-51 one—chip computer which is the control chip to control the work of kettle heat with electric energy. Through electric heated circle, the water will be heated,then sampl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The sampling signal will set the mimic to the system of single chip computer through ADC0809, after is processed by the computer and controlled by the keyboard, it will be showed by LED moni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can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beyond the setting,the system of alarm will run.The hardware of the one—chip computer controls the thermos which includes 8051 chips, 8255 chips,one-chip computer control circuit that address latch ,etc。

家用电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

家用电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引言 (1)第2章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案选择 (3)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2 方案选择 (3)2.3 本章小结 (6)第3章硬件系统设计 (8)3.1 电源电路 (8)3.2 单片机最小系统说明 (9)3.3 温度检测电路 (10)3.4 人机交互电路 (11)3.4.1 键盘接口电路 (11)3.4.2 显示电路 (12)3.5 红外一体接收模块 (15)3.6 报警电路 (15)3.7本章小结 (16)第4章软件系统设计 (17)4.1 主程序流程图 (17)4.2 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17)4.2.1写操作时序图 (18)4.2.2 初始化程序 (19)4.2.3 向LCD1602发送数据程序设计 (19)4.3按键扫描程序设计 (19)4.4温度控制程序设计 (20)4.4.1初始化DS18B20 (20)4.4.2读取DS18B20当前温度 (22)4.5控制程序策略设计 (22)4.6本章小结 (24)第5章仿真与调试 (26)第6章总结 (30)致谢 (32)参考文献 (34)附录 (1)摘要本设计完成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家用电热水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系统选STC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利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当前水温,以串行通行的方式反馈给单片机搭建了硬件平台;利用C语言完成温度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借助protuse平台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实行方案简单易行,可以实现检测水温、加热、红外遥控等功能。

关键词:STC89C51,DS18B20,红外遥控ABSTRACTThis design finishes designing of the household electric water heate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control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 this system, STC89C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s used as controller and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is used to conduct field test of current water temperature. It also uses the way of serial and passage to give feedback to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set up hardware platform. Besides, C Programming Language is used to develop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software. It also uses the protuse platform to conduct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is system is simple and feasible of this execution program and it also achieves the function of detecting water temperature, heating and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and so on.Keywords: STC89C51, DS18B20, infrared remote control第1章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镇居民家庭多数以更加安全方便的电热水器代替了燃气热水器;从前风光无限的燃气热水器因污染原因和安全问题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线;新兴的太阳能热水器虽然受到安装条件和天气原因的限制,但其安全、节约、环保的特性广受消费者青睐,发展态势迅猛。

电热水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热水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电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专业:自动化(数控技术)班级: K数控092 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迄日期: 2013.2.20~2013.6.08 设计地点:基础实验中心C302Graduation Design (Thesis)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Water HeaterBySupervised byAssociate Prof.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une,2013南京工程学院康尼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电热水器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之一,对我们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常用的热水器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燃气式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以及电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虽然有没有污染的优点,但是其使用受到天气与位置的较大限制,加之其不能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燃气热水器虽然不用受到上面的限制,但是人们通常会对其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危险,如一氧化碳中毒和燃气泄漏的担心,加之其安装过程非常繁琐,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电热水器在具有其上优点的同时,其安装十分方便,同时在当今时代,电热水器的各方面的研发已经十分的成熟,安全性也能很好的得到保证。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式控制系统一难以满足人们对高生活水平的要求,而在微处理器技术、传感器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的现今社会,电热水器开始摒弃传统的机械式的控制方式,转而采用全新的控制方式,,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通过传感器测温,然后再通过显示屏显示,辅以友好的人机界面,从而实现热水器的智能使控制方法。

本论文完成的控制系统是利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的,然后利用其现有接口外接各种硬件模块,主要有:温度测量电路,实时时钟电路,键盘,看门狗电路,加热开关,LED显示电路。

10号题目PLC三相电热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10号题目PLC三相电热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第1章三相电热器控制工艺分析 (1)1.1电热器的发展 (1)1.2 硬件选择 (1)1.3 PLC接线图 (2)1.4 系统变量定义及分配表 (2)1.5 系统接线图设计 (3)第2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 (4)2.1 控制程序流程图设计 (4)2.2控制程序设计思路 (5)第3章 PLC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7)3.1 PLC与上位监控软件通讯 (7)3.2 上位监控系统组态设计 (7)第4章 PLC梯形图 (9)第5章课程设计心得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2)第1章三相电热器控制工艺分析1.1电热器的发展电加热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

自从发现电源通过导线可以发生热效应之后,世界上就许多发明家从事于各种电热电器的研究与制造。

电热的发展及普及应用也与其它行业一样,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从先进的国家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国;从城市逐步发展到农村;由集体使用发展到家庭、再到个人;产品由低档发展到高档。

十九世纪处于萌芽阶段的电热电器大都是拙劣的,最早出现是用于生活的电热电器,1893年电慰斗的雏型首在美国出现并使用,接着到1909年出现电灶的使用,那是在炉灶中放置电加热器,也就是说加热从柴禾转移到电气,即从电能转变为热能。

但是真正电热电器工业的急速发展,却是在用作电热元件的镍铬合金的发明之后。

1910年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用镍铬合金电热丝制作的电慰斗,这就从根本上改善了电慰斗结构,使用慰斗迅速得到普及。

到1925年在日本出现在锅中安装电热元件的产品,成为现代电饭锅的原形。

在这阶段工业上也出现实验室用电炉,熔胶炉、暖气器等电热产品。

1910年至1925年是电热电器历史上的大发展阶段,在家庭和工业方面,电热电器各种品种的出现和普及应用都得到了急速的发展,而尤以家庭方面为甚。

所以镍铬合金的发明是奠定了电热电器工业发展的基础。

电加热器是一种消耗电能转换为热能,来对需加热物料进行加热。

在工作中低温流体介质通过管道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其输入口,沿着电加热容器内部特定换热流道,运用流体热力学原理设计的路径,带走电热元件工作中所产生的高温热能量,使被加热介质温度升高,电加热器出口得到工艺要求的高温介质。

电热水器控制器课程设计

电热水器控制器课程设计

电热水器控制器课程设计课程背景电热水器是现代家庭必备的家电之一,它能够提供热水供应,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电热水器控制器作为电热水器的核心部件,起到控制热水器运行的作用。

掌握电热水器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对于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门课程旨在通过设计一个完整的电热水器控制器,让学生掌握电热水器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和相关电路的设计原则。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今后在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 理解电热水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相关电路知识; - 掌握电热水器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 运用相关知识设计一个功能完善的电热水器控制器; - 深入理解电热水器控制器的各个模块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电热水器原理与电路设计•电热水器工作原理•电热水器的基本电路结构•电热水器控制器的功能和设计要求•控制器与电热水器之间的接口设计模块二: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单片机的GPIO口、定时器和中断等模块的应用模块三:电热水器控制器的软件设计•控制器的状态机设计•控制器的界面设计•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算法设计模块四:电热水器控制器的硬件设计•控制器的电源电路设计•控制器的输入电路设计•控制器的输出电路设计•控制器的外设选型和连接方式模块五:电热水器控制器的调试与测试•控制器的功能测试•控制器的性能测试•控制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测试二级课程项目设计学生需要在课程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电热水器控制器的设计项目。

项目要求包括以下内容:•电热水器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制作•电热水器控制器的软件编程和调试•电热水器控制器的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评分方式•平时考勤、作业和课堂表现:30%•期中考试:20%•课程项目:50%参考书目•《电热水器原理与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总结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电热水器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电热水器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技术,提升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

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热水器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而热水器温度的控制对于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设计一个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其对于电子技术和控制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1.了解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2.学习单片机编程技术;3.实现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4.调试和测试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

三、课程设计内容1. 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概述介绍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作用、构成等内容,并讲解其在实际应用中所起到的作用。

2. 单片机编程技术学习单片机编程技术,包括单片机基础知识、汇编语言、C语言等内容。

同时,介绍单片机与其他外围设备(如传感器、显示屏等)之间的通信方式。

3. 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根据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图和程序,并进行仿真和调试。

具体包括:(1)硬件设计: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如温度传感器、继电器等,并进行电路图设计;(2)软件设计: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热水器温度控制功能;(3)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

4. 系统测试与优化对于已经完成的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

具体包括:(1)测试功能:通过实验验证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2)优化性能: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

四、课程设计方案1. 需要的设备和材料单片机开发板、LCD显示屏、数码管、继电器、NTC热敏电阻、杜邦线等。

2. 设计流程(1)了解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原理和构成;(2)学习单片机编程技术;(3)进行硬件设计,包括电路图设计、元器件选择等;(4)进行软件设计,编写单片机程序;(5)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6)对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电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内容设计一个由8051MCU组成的电热水器控制系统。

能够测量当前水温并显示;可以设置烧水温度,当无水时要有报警功能。

通过这个过程熟悉温度传感器、键盘控制和七段数码管的使用,掌握51系列单片机控制和测试方法。

;用LED显示测量得到的水温值。

完成基本要求,可以适当发挥进行扩展设计。

1)数码管显示:年月日时分秒;2)键盘输入修改时间、日期设置;设计步骤一、总体方案设计以51系列MCU构成核心模块,合理分配存储器资源和I/O资源。

温度采集模块建议采用DS18B20,或采用Pt100再经模数转换;显示模块用2位LED可满足需要;报警模块可采用声光等形式;输入模块可选用矩阵式键盘或键盘驱动芯片;可选用8255进行I/O扩展。

二、硬件选型工作对于每一个芯片要有具体型号,对每个分立元件要给出其参数三、硬件的设计和实现1. 选择计算机机型(采用51内核的单片机);2. 设计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EPROM、RAM、I/O端口、键盘、显示接口电路等);3. 接口电路;4. 其它相关电路的设计或方案(电源、通信等)四、软件设计1.分配系统资源,编写系统初始化和主程序模块;2.编写相关子程序;3. 其它程序模块(显示与键盘等处理程序)。

五、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绘制完整的系统电路图(A3幅面)。

目录一、设计要求 (1)二、设计目的 (1)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1.硬件设计 (2)1.1.单片机的选择 (2)1.2.水位检测电路 (6)1.3.温度检测电路 (7)1.4.A/D转换器 (9)1.5.报警电路 (10)2.软件设计 (11)2.1.温度测量子程序 (12)2.2.判断子程序 (13)2.3重要代码………………………………四、结论与展望 (14)五、心得体会及建议 (14)六、附录 (14)七、参考文献 (14)电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报告一、设计要求设计一个由8051MCU组成的电热水器控制系统。

能够测量当前水温并显示;可以设置烧水温度,当无水时要有报警功能。

通过这个过程熟悉温度传感器、键盘控制和七段数码管的使用,掌握51系列单片机控制和测试方法。

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用LED显示测量得到的水温值。

完成基本要求,可以适当发挥进行扩展设计。

1)数码管显示:年月日时分秒;2)键盘输入修改时间、日期设置;以51系列MCU构成核心模块,合理分配存储器资源和I/O 资源。

温度采集模块建议采用DS18B20,或采用Pt100再经模数转换;显示模块用2位LED可满足需要;报警模块可采用声光等形式;输入模块可选用矩阵式键盘或键盘驱动芯片;可选用8255进行I/O扩展。

二、设计目的运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采用单片机为主控芯片设计电热水器控制系统并辅以外围电路设计,既能加深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技能,提高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具体实现电热水器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

硬件是指以微控制器作为核心,由外接温度测量电路、键盘、复位、热水器加热开关、LED显示电路、报警电路组成。

根据功能需求说明,本着节约开发成本、增加系统可靠性、减小体积等原则进行电热水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本系统采用51系列单片机AT89C52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利用AT89C52现有的接口组织外围硬件模块。

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温度测量主要是由Pt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和基于ADC0801的A/D转换电路组成;键盘由三个按键组成:分别为开关和“+”、“-”;水位检测电路检测是否有水,避免干烧;LED显示电路主要用于显示温度;报警装置为单片机I/O口驱动蜂鸣器,达到报警的效果。

图1 系统硬件图 1硬件设计1.1 单片机的选择图2 AT89C52芯片引脚图AT89C52 主要性能:1、 与MCS-51 单片机产品兼容2、 8K 字节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键盘显示电加热开关水位检测温度检测 蜂鸣报警 A/D AT89C523、 1000 次擦写周期4、全静态操作:0Hz~33Hz5、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6、 32 个可编程I/O 口线7、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8、八个中断源9、全双工UART 串行通道10、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l1、掉电后中断可唤醒l2、看门狗定时器13、双数据指针l4、掉电标识符功能特性描述:AT89C52提供以下表中功能:8k字节Flash闪速存储器,256字节内部RAM,32个I/O口线,3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6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同时,AT89C52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

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

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指导下一个硬件复位。

VCC : 电源电压GND: 地P0 口:P0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电平。

对P0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

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口也被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复用。

在这种模式下,P0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编程时,P0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

程序校验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

P1 口:P1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1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

对P1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此外,P1.0和P1.1分别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P1.0/T2)和时器/计数器2的触发输入(P1.1/T2EX),具体如下表所示。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接收低8位地址字节。

表1 P1.0和P1.1口的第二功能P2 口:P2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

对P2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16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时,P2 口送出高八位地址。

在这种应用中,P2 口使用很强的内部上拉发送1。

在使用8位地址(如MOVX @RI)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2口也接收高8位地址字节和一些控制信号。

P3口:P3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3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

对P3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P3口亦作为AT89C52特殊功能(第二功能)使用,如下表所示。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3口也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表2 P3口的第二功能RST: 复位输入。

晶振工作时,RST脚持续 2 个机器周期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ALE/PROG:地址锁存控制信号(ALE)是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锁存低8 位地址的输出脉冲。

在flash编程时,此引脚(PROG)也用作编程输入脉冲。

在一般情况下,ALE 以晶振六分之一的固定频率输出脉冲,可用来作为外部定时器或时钟使用。

然而,特别强调,在每次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ALE脉冲将会跳过。

如果需要,通过将地址为8EH的SFR的第0位置“1”,ALE操作将无效。

这一位置“1”,ALE 仅在执行MOVX 或MOVC指令时有效。

否则,ALE 将被微弱拉高。

这个ALE 使能标志位(地址为8EH的SFR的第0位)的设置对微控制器处于外部执行模式下无效。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PSEN)是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

当AT89C52从外部程序存储器执行外部代码时,PSEN在每个机器周期被激活两次,而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SEN将不被激活。

EA/VPP: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

为使能从0000H 到FFFFH的外部程序存储器读取指令,EA必须接GND。

为了执行内部程序指令,EA应该接VCC。

在flash编程期间,EA也接收12伏VPP电压。

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

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Flash 编程―并行模式:AT89C52 带有用作编程的片上Flash 存储器阵列。

编程接口需要一个高电压(12V)编程使能信号,并且兼容常规的第三方Flash 或EPROM 编程器。

编程方法:对AT89C52 编程之前,需设置好地址、数据及控制信号,可采用下列步骤对AT89C52 编程:1.在地址线上输入编程单元地址信号2.在数据线上输入正确的数据3.激活相应的控制信号4.把EA/Vpp 升至12V5.每给Flash 写入一个字节或程序加密位时,都要给ALE/PROG 一次脉冲。

每个字节写入周期是自身定时的,通常均为1.5ms。

重复1—5步骤,改变编程单元的地址和写入的数据,直到全部文件编程结束。

1.2.水位检测电路在这里我采用排阻式水位传感器的方法,排阻式水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大致是分别用两个根铜针分别置于水箱内的底部位置。

若是无水,铜针不接触水面,其输出为高电平;若铜针与其对应水面接触时则输出为低电平,输出接至电子开关,接到AT89S52的 P3.3引脚。

单片机对引脚进行判断后,判断是否有水,避免干烧。

水位传感器采用电压跟随器与电压比较电路相结合实现。

图3 水位检测电路1.3.温度检测电路在温度检测电路采用WZP型Pt100温度传感器进行设计,温度的测量范围为0~+400℃之间,分辨率为2℃,温度显示设置为小数点后1位数据。

Pt100是模拟量输出的温度传感器,随温度变化的是电阻,所以需要通过模拟电路将电阻转变为电压,然后经放大电路处理后再送入A/D转换器。

Pt100热电阻是利用金属导体再温度变化时自身的电阻值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热电阻的受热部分是用细金属丝均匀地双绕在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上。

当被检测介质中有温度梯度存在时,所测得的温度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内介质层中的平均温度。

Pt100温度传感器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测温范围:-200℃~+850℃;2.允许偏差值:A级±(0.15+0.02|t|),B级±(0.30+0.05|t|);3.最小置入深度:热电阻的最小置入深度≥200mm;4.允许通过的通电流≤5mA;5.另外,Pt100温度传感器还具有抗震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耐高压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