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熔炼规范
铝合金熔炼过程注意事项

铝合金熔炼过程注意事项
以下是 8 条关于铝合金熔炼过程注意事项:
1. 投料可不能瞎搞啊!就像炒菜一样,你得按顺序放食材,铝合金熔炼的原料投放也得有讲究。
要是乱投一气,那可不得了!比如把一些杂质很多的料先扔进去,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2. 温度控制多重要啊!这就好比蒸馒头火候得掌握好,温度太高或太低,铝合金的质量能好吗?你想想,要是温度乱来,最后出来的铝合金不成了“怪胎”啦!
3. 搅拌得用心呐!你拌沙拉知道得搅拌均匀吧,铝合金熔炼时搅拌也得下功夫。
不认真搅拌,那成分能均匀分布吗?那最后的产品能合格吗?
4. 精炼这一步可别小瞧了呀!就像给水果削皮,把那些不好的东西去掉,铝合金熔炼中的精炼不做好,那后面的麻烦可大了去啦!咱可不能在这上面偷懒哦!
5. 扒渣的时候得仔细哟!你扫地总得把垃圾都扫干净吧,扒渣不仔细,那些杂质不就留在里面啦?到时候可别埋怨产品质量不行啊!
6. 注意熔炼时间啊,你煮饺子还知道煮多久合适呢,熔炼时间过长或过短能行?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时间把握不好,一切都白搭呀!
7. 设备的维护很关键呐!就好比你的爱车,不保养能行吗?熔炼设备不好好维护,关键时刻掉链子,那可就糟糕啦!
8. 安全绝对不能忘啊!这是头等大事,就像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一样。
操作过程中不注意安全,出了事后悔都来不及哟!
总之,铝合金熔炼过程每一步都得认真对待,一点都马虎不得呀!。
铝加工分厂熔炼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铝加工分厂熔炼工艺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熔铸车间熔炼工艺技术作业内容与要求。
2.熔炼工艺技术操作步骤及具体操作。
2.1装炉2.1.1装炉前炉子必须清理干净,均匀撒入一层熔剂。
2.1.2炉料必须干净,不许带有泥土、水分和其它污物,炉料的种类和重量必须与工艺卡片相符。
2.1.3装料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装炉,各炉料应均匀平坦分布,先装入废料然后加入电解原铝液。
2.1.4除镁之外,其它炉料应尽可能一次加入,如因废料太多而必须二次加入时,应在二次加料前,向炉内均匀撒入一层覆盖剂,以减少烧损。
2.1.5将铝液倒入熔炼炉中,铝液不宜装的太满,应留100mm的空间,便于搅拌、把渣。
2.2熔炼2.2.1当所有炉料软化下塌后,应向炉内撒入一层覆盖剂。
2.2.2纯铝的熔炼温度一律为720〜750°C。
2.2.3当炉料全部化平后,开动电磁搅拌器加强搅拌,以加速熔化,防止金属局部过热。
2.2.4由电解铝液直接配制铝合金(或高纯铝):只需在各种合金材料(或精炼剂)添加后进行搅拌即可,搅拌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如果搅拌后化验成分均匀性不符合要求,则应追加搅拌5分钟;搅拌目的和搅拌强度设定原则同上。
2.2.5炉料全部熔化后,并在熔炼温度范围以内时,进行扒渣,扒渣前应向炉内撒入一层熔剂粉,以利渣铝分离,扒渣时先将渣子扒到炉门口使金属流回炉内,再将渣子扒出炉外,以减少金属损失。
2.2.6扒渣后,当熔体温度在熔炼温度范围以内时如需要加镁,加镁时,必须用大耙将镁锭压入熔体内来回移动,等镁锭化完后,开动电磁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0分钟,使之均匀,然后取样化验,并向熔体表面撒入一层覆盖剂,以防镁被烧损。
2.2.7取样a取样前,必须充分搅拌,操作要平稳,启动电磁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0分钟,以确保成份均匀,搅拌后,应立即取样,进行快速分析,鉴定化学成份是否符合要求。
b取样温度,应不低于熔炼温度下限。
c取样部位,应在炉膛熔体深度的中间。
铝合金的熔炼和铸造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文件编号:熔铸操作规程第一版施编制:审核:批准:铝合金的熔炼和铸造工艺规程总则:严格按照YS67-93部颁标准组织生产和检验铸造质量。
一、配料:1、配料所需的原料,包括铝锭、镁锭、中间合金、废料等,必须符合该合金对成份的要求方面进行配料。
2、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无水、无泥、无油、无腐蚀。
二、装炉和熔炼1、小块或片状的废料应先装在炉底层,大块废料或铝锭最后装炉,即装在最上层。
除保护炉底外,还有利于减少金属烧损。
2、Al-Si中间合金随炉装料,Mg在炉料全部熔化后,取样分析前加入。
3、严格控制好Mg:Si在1.5左右,Mg+Si=0.95%左右。
4、等炉内料熔化后,加入打渣剂,把熔体表面的灰渣除净,再往铝液中浸料,直到炉内铝水达到规定容量为止。
三、精炼1、当熔体温度达到700℃-750℃时,扒净表面浮渣,进行充分搅拌。
搅拌时要做到平稳彻底,不许搅起波浪,以免铝溶液流出炉门。
2、加入打渣剂于精炼罐中(用量为铝液的0.1%),用氮气进行5-10分钟的喷浆搅拌,使铝液与氧化夹渣分离,然后除去铝水表面的熔渣。
3、用试样勺在铝液一半深处抽样品,进行炉前分析。
4、根据分析结果,补充硅镁合金。
熔化后,进行充分搅拌,使中间合金分布均匀,加入精炼剂于精炼罐中(用量为铝液的0.05%),用氮气进行喷粉精炼除气,精炼要均匀,细致。
精炼完毕后,要进行第二次取样分析。
5、成份合格后,达到内控标准,进行第二次精炼(用量为0.1%)。
扒净表面浮渣,均匀加入覆盖剂,使铝水表面形成覆盖层与空气隔开,可防止污染和烧损。
6、静置30分钟,然后进行铸造。
四、铸造1、铸造前要安置好引锭头,维修好各个分流孔及结晶器,检查冷却水缝及耐火纸等,有损坏及时更换或维修。
2、当石墨环磨损过大或出现裂纹时,要及时更换。
3、铸造前要检查铸造机运转正常,润滑良好,钢丝绳无破损,铸造机开关灵活,行程指示灵敏准确,给水、抽水、停水及水泵系统运转正常。
铝熔炼规章制度最新国标

铝熔炼规章制度最新国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铝熔炼生产活动,保障生产安全,维护环境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铝熔炼企业的生产活动。
第三条铝熔炼企业应当依法合规经营,保护环境,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加强员工培训,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第七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的沟通合作,主动接受监督检查。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八条铝熔炼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情况定期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第九条铝熔炼企业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设备维护保养,保证生产正常运转。
第十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及时记录生产数据,保留相关资料。
第十一条铝熔炼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员工人身安全。
第十二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三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完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章环境保护第十四条铝熔炼企业应当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第十五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加强废气、废水、废渣处理。
第十六条铝熔炼企业应当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
第十七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定期监测环境质量,保证环境合格。
第十八条铝熔炼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物外溢,确保环境安全。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九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原材料采购、生产、检验等工作。
第二十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第二十一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加强与客户沟通,及时处理客户投诉,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二十二条铝熔炼企业应当加强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保证产品质量。
6063铝合金熔炼工艺及注意事项

6063铝合金熔炼工艺及注意事项熔炼工艺:1.原料准备:选用优质的铝锭和铝合金废料作为原料,将其进行清洁和分类,去除杂质和氧化物等。
2.预处理:铝锭和废料经过预处理后,可减少杂质对合金的影响。
其中包括破碎、分选、清洗等工艺。
3.熔炼:将铝锭和废料放入熔炼炉中,加入适量的溶剂。
在熔炼过程中,要控制炉内温度、浇注速率和搅拌力度,确保铝材的质量。
4.净化处理:在熔炼过程中,会产生夹杂物和气体,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可以采用浮渣、气体冒泡、过滤等方法,去除夹杂物和气泡。
5.成组浇注:熔炼好的铝液倒入成组浇注机中,控制浇注速度和温度,保证铝材成型的一致性。
6.冷却:铝材在浇注后会进行自然冷却或控制冷却,使其达到所需的硬度和结构。
注意事项:1.温度控制:熔炼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炉内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铝材液化不彻底,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铝材质量下降。
2.去除杂质:在熔炼前要将铝锭和废料进行清洁和分类,去除杂质。
杂质会影响铝材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3.合金配比:根据所需铝材的性能要求,合理选择合金元素的种类和配比。
不同的合金元素会对铝材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4.浇注速度控制:控制浇注速度可以影响铝材的凝固结构和性能。
过快的浇注速度可能导致气孔和夹杂物的产生,过慢可能导致铝材凝固不完全。
5.存储和运输:熔炼好的铝材应妥善存储和运输,防止氧化和污染。
可以采取包装、封存等方法,确保铝材的质量。
总结:6063铝合金的熔炼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原料、温度、杂质和合金配比等因素,以获得高质量的铝材。
在熔炼过程中要保证操作规范、设备正常,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熔炼工艺下,才能获得优质的6063铝合金材料。
铝熔炼规章制度最新

铝熔炼规章制度最新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铝熔炼工作的各项操作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高效,并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铝熔炼工作的员工,包括操作人员、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
2. 安全管理2.1 安全培训所有从事铝熔炼工作的员工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并在参与工作前通过考核。
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铝熔炼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铝熔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危险;•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
2.2 安全设备在铝熔炼工作中,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以下安全设备:•防护眼镜或面罩,用于保护眼睛免受熔炼过程中的火花和溅射物伤害;•防护手套,用于防护熔炼材料的高温以及化学品的损伤;•防护服,用于保护全身免受高温、溅射物和化学品的伤害;•防护耳塞,用于保护耳朵免受噪音的侵害。
2.3 火灾风险控制在铝熔炼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火灾风险。
具体措施如下:•确保熔炼设备和工作环境保持干燥,避免水分接触熔炉;•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保证其可用性;•确保熔炼设备周围没有易燃物品的积聚;•按照规定操作步骤进行点火和关火,不得使用明火进行操作;•定期检查和维护熔炼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3. 生产管理3.1 原料管理在铝熔炼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原料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不得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原料;•原料的存储应该干燥、通风,并防止与其他物质接触;•注入熔炉的原料应该经过筛选和预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3.2 生产计划与调度为确保铝熔炼工作的高效进行,需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和调度安排。
生产计划和调度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熔炼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可用性;•原料的供应情况和预期产量;•设备维护和检修计划;•紧急情况下的备用方案。
3.3 产品质量控制铝熔炼工作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控制应包括以下内容:•对熔炼后的铝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对产品的外观和尺寸进行检查,确保其达到要求;•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和使用寿命评估。
铝合金熔炼与铸造工艺规范与流程

铝合金熔炼与铸造工艺规范与流程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铝合金熔炼与铸造工艺规范与流程资料来源:全球铝业网铝业知识频道一、铝合金熔炼规范(1)总则①按本文件生产的铸件,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9438-1999《铝合金铸件》、JISH 5202-1999《铝合金铸件》、ASTM B 108-03a《铝合金金属型铸件》、GB/T 15115-1994《压铸铝合金》、JISH 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ASTM B 85-03《铝合金压铸件》、EN1706-1998《铸造铝合金》等标准的规定。
②本文件所指的铝合金熔炼,系在电阻炉、感应炉及煤气(天然气)炉内进行。
一般采取石墨坩埚或铸铁坩埚。
铸铁坩埚须进行液体渗铝。
(2)配料及炉料1)配料计算①镁的配料计算量:用氯盐精炼时,应取上限,用无公害精炼剂精炼时,可适当减少;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镁量。
②铝合金压铸时,为了减少压铸时粘模现象,允许适当提高铁含量,但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
2)金属材料及回炉料①新金属材料铝锭:GB/T 1196-2002《重熔用铝锭》铝硅合金锭:GB/T 8734-2000《铸造铝硅合金锭》镁锭: GB 3499-1983《镁锭》铝铜中间合金:YS/T 282-2000《铝中间合金锭》铝锰中间合金:YS/T 282-2000《铝中间合金锭》各牌号的预制合金锭:GB/T 8733-2000《铸造铝合金锭》、JISH 2117-1984《铸件用再生铝合金锭》、ASTM B 197-03《铸造铝合金锭》、JISH 2118-2000《压铸铝合金锭》、EN1676-1996《铸造铝合金锭》等。
②回炉料包括化学成分明确的废铸件、浇冒口和坩埚底剩料,以及溢流槽和飞边等破碎的重熔锭。
回炉料的用量一般不超过80%,其中破碎重熔料不超过30%;对于不重要的铸件可全部使用回炉料;对于有特殊要求(气密性等)的铸件回炉料用量不超过50% 。
铝合金熔炼指导书

5.4.3 由于铝渣温度较高,必须在铝渣存放区显眼的地方贴上“高温危险,小心烫伤”等标识,同时,把铝渣存放用黄色的标识线作区域规划.
申请日期
C/1
YZB-2006001
1.4.3.8 增加“并贴标签,注明内部批号”。
2.增加5.5一项,批号编号原则:LDB+年/月/日+合金牌号。
D/0
YZB-2006002
1.更换文件版本。
D/1
YZB-2007002
1.增加铝渣存放与管理
文件更改履历表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5.2精炼铝液
当铝液高度到达汤面检测高度时,此时汤液已满指示灯亮红灯,将停止加料(熔液控制在660℃+/-20左右,将总重量(一炉料约为1.5吨)的0.25%即3.75KG的精炼剂用瓢形罩压入离炉底10Cm处,对铝合金进行精炼,并缓慢在炉内转动,待合金反应完毕后(停止冒泡),静置3分钟即完成精炼过程。此步骤每6小时进行一次。
文件名称
铝合金熔炼作业规范
文件编号
WI-YZB-007
编 制
压铸部
版本/状态
审 批
生效日期
1、目的:
确保本公司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渣包,回熔料,原料等熔炼的正常进行,及生围:
本压铸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渣包,回熔料,原料,报废品(不含ROHS超标之报废品)。
3、引用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合金熔炼规范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铝合金的熔炼规范
适用于重力和压铸用铝硅(包括Al-Si-Mg、Al-Si-Cu等)指导性文件:《铝的熔炼规范》。
(1)总则
①按本文件生产的铸件,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9438-1999《铝铸件》、JISH 5202-1999《铝铸件》、ASTM B 108-03a《铝金属型铸件》、GB/T 15115-1994《压铸铝》、JISH 5302-2006《铝》、ASTM B 85-03《铝》、EN1706-1998《铝》等标准的规定。
②本文件所指的铝熔炼,系在电阻炉、感应炉及煤气(天然气)炉内进行。
一般采取石墨或铸铁。
铸铁须进行液体渗铝。
(2)配料及炉料
1)配料计算
①镁的配料计算量:用氯盐精炼时,应取上限,用无公害精炼剂精炼时,可适当减少;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镁量。
②铝压铸时,为了减少压铸时粘模现象,允许适当提高铁含量,但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
2)金属及回炉料
①新金属
铝锭:GB/T 1196-2002《重熔用铝锭》
铝硅锭:GB/T 8734-2000《铝硅锭》
镁锭: GB 3499-1983《镁锭》
铝铜中间:YS/T 282-2000《铝中间锭》
铝锰中间:YS/T 282-2000《铝中间锭》
各牌号的预制锭:GB/T 8733-2000《铝锭》、JISH 2117-1984《铸件用再生铝锭》、ASTM B 197-03《铝锭》、JISH 2118-2000《压铸铝锭》、EN1676-1996《铝锭》等。
②回炉料
包括化学成分明确的废铸件、浇冒口和底剩料,以及溢流槽和飞边等破碎的重熔锭。
回炉料的用量一般不超过80%,其中破碎重熔料不超过30%;对于不重要的铸件可全部使用回炉料;对于有特殊要求(气密性等)的铸件回炉料用量不超过50% 。
3)清除污物
为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清除炉料表面的脏物、油污、废铸件上的镶嵌件,应在熔炼前除去(可用一个熔炼炉专门去除镶嵌件)。
4)炉料预热
预热一般为350~450℃下保温2~4h。
Zn、Mg、RE在200~250℃下保温2~4h。
在保证涂料完整和充分预热的情况下,除Zn、Mg、Sr、Cd及RE等易燃外的炉料允许随炉预热。
(3)精炼剂准备
①铝的精炼一般采用六氯乙烷、DSG铝除渣除气剂、铝精炼剂ZS-AJ 01C等精炼剂。
②六氯乙烷使用前,置于旁预热。
③ DSG铝除渣除气剂、铝精炼剂ZS-AJ 01C等精炼剂,存放时要防止吸潮,使用前应置于旁预热。
(4)及熔炼工具的准备
①新使用前应清理干净(可采用吹砂或其它方法),然后加热到600~700℃,保持30~60min,再降温到200~300℃,开始喷刷涂料。
②即将使用的和熔炼工具应用钢丝刷、铁铲、錾子等工具去除和熔炼工具表面的氧化物、熔渣等污物,并预热到200~300℃,然后在与液接触部分的表面喷刷涂料。
③喷刷涂料后,应预热到500~600℃,其它熔炼工具应预热到200~300℃待用。
④喷刷涂料后的使用时间,以涂料不脱落为原则,在连续熔炼时,喷刷一次涂料一般不超过24h,否则应重新清理,并喷刷涂料。
其它熔炼工具涂料脱落后应随时补涂。
⑤用后的和熔炼工具上的金属残渣、氧化皮和熔渣应清理干净(使用后最好趁热清理)。
(5)熔炼
①根据熔炼和炉料重量,按回炉料、锭、中间、纯金属的次序陆续或同时加入并升温熔化。
a. 加镁时,用钟罩将镁块压入液下部,缓慢转动,搅拌均匀,待镁全部熔化后取出钟罩。
②炉料全部熔化后,当液温度到690~740℃时,用钟罩分2~3批将精炼剂压入液内,距离底部10~15cm处,缓慢均匀转动,直到反应停止后,取出钟罩。
a. 天气潮湿或回炉料用量较大时,精炼剂加入量取上限,具体加入量还要根据精炼效果。
③精炼后,静置10~20min,然后去除液表面的熔渣,再将液转入保温炉或直接浇注。
a. 在整个熔炼浇注过程中,液的温度不要过高,在短时间内也不应超过750℃。
b. 的熔炼浇注时间要尽量缩短,从开始熔炼到浇注完毕不宜超过8h。
c. 精炼后液的停留时间,或压铸不超过4h,否则应补充精炼。
d. 补充精炼的温度与浇注温度相同,精炼剂的用量为剩余液重量的0.2~0.4%,补充精炼含镁的铝时,还应酌量补加镁的烧损量。
e. 在浇注过程中,不得将浇口余料或废铸件随意加入液内,否则应重新精炼。
f. 底的剩余液深度小于50mm时,不得再浇注铸件,但可以加入炉料连续熔炼,或倒入新的液。
g. 在整个熔炼过程中,要尽量少破坏液表面的氧化皮,在舀取液时,应先将氧化皮扒开,尽量避免将氧化皮带入液内。
(6)质量检查
①熔炼后应进行炉前检验:化学成分检测(光谱分析法)、断口检查(目视法)、针孔度分析(当铸件有气密性要求或耐压要求时进行检测)。
②每炉浇注生产时,应先浇注力学性能试样(对铸件有力学性能要求时进行)。
(7)安全技术
①工作场地应保持干燥,不允许有积水或积油。
②工作开始前,操作者应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并检查设备的线路或管道等,发现故障,应先行排除。
③在使用前应进行认真细致检查,若发现有裂纹、严重氧化皮或严重“涨肚”,应停止使用。
④电路的通电和断电应有指示灯显示。
吊出时应先断电。
⑤点燃煤气炉或天然气炉时,应先开气阀送气后点火;停炉时,应先关闭气阀。
⑥采用六氯乙烷精炼时,应先开动抽风机。
⑦加料时应注意使炉料在开始熔化时能自行下降,不得有“搭桥”现象。
⑧禁止使用未经预热的熔炼工具与液接触;禁止将未经预热的冷料加到液内;禁止将液倒在冷锭模或水泥地面及金属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