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七章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学》课程大纲

《水土保持学》课程大纲

《水土保持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水土保持学》:《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课程编号:19371166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选修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水土保持学》是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一门应用技术科学,属于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

防止水土资源的损失与破坏,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对于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水土保持学》课程主要围绕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监测与水土保持方案等展开,系统介绍土壤侵蚀危害、形式和发生发展规律和分析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子,并且突出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治理水土流失的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方法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水土保持方面的基本知识,认识在不同外营力作用下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过程、基本规律,并掌握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及方法,应用水土保持原理指导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能在本专业范围内灵活应用各种措施防治土壤侵蚀,改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条件。

教学要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基本掌握土壤侵蚀基本原理、水土保持原理及其主要措施和效益评价与监测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3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的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水土保持的意义;熟悉水土保持的研究内容、中国土壤侵蚀的研究特点和中国水土保持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了解我国、我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危害、国内外水土保持的发展历史、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第一节水土保持学的几个重要概念(0.5学时)一、水土流失二、土壤侵蚀三、水土保持四、水土保持学第二节水土保持学研究方法与内容(0.5学时)一、研究方法二、研究内容及动态第三节水土流失现状(全国和安徽省)及危害(0.5学时)第四节水土保持的意义(0.5学时)第五节水土保持学的发展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0.5学时)第六节中国水土保持应重视的几个问题(0.5学时)难点:水土保持学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二章水土保持基本原理(5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流域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基本原理及流域水文要素及其过程的物理基础,如降水的基本概念和面降水计算方法,下渗概念及公式,径流的涵义和径流的形成过程蒸发和土壤水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制定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 业生产活动,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
加强水土保持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的技能 水平和环保意识。
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民实施水土保持农业 技术措施,确保技术的正确应用和效果。
04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效益评 估
经济效益评估
农业产量提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应用领域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等领域。在农业生产 中,水土保持技术可以应用于坡耕地改造、梯田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在土地整 治中,水土保持技术可以应用于土地复垦、土地整理等方面;在生态修复中,水土保持
技术可以应用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生态脆弱区保护等方面。
特点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具有综合性、 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性,强调自然资 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旨 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重要性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对于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
1 2
建立合作机制
加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之间的合作, 形成多元化的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宣传和教育,提高 公众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度。
3
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水土保持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全球水土保持 事业的发展。
技术发展历程
古代农业技术
古代农业中已经开始采用一些简单的水土保持技术,如修建梯田、种植绿肥等。这些技术 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02
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地退化、河流 淤积、水资源减少等问题,对农 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
农业技术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农业技术措施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 之一,通过合理的耕作、种植和土地 利用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
农业技术措施包括耕作措施、种植结 构调整、水土保持工程等,能够有效 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水分、提 高作物抗旱能力和减少地表径流。
水产养殖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 于保护水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水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水产养殖技术与土壤改良
水产养殖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可以用于土壤改良,提高土壤 肥力和保水能力。
水产养殖与生态修复
通过科学的水产养殖技术,可以促进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 和保护,改善水质和环境质量。
04
水土保持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养殖技术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养殖技术可以影响土壤质地、水分保持和土地利用持续性。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分保持能 力,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养殖技术与水土保持的协同
水土保持和养殖技术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水土保持可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养殖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而养殖活动可以提供有机肥料,促进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
秸秆还田
将作物残茬(如秸秆)直接返回农田 ,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增加土壤有机质
秸秆分解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改善土壤结构
有机质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产量和品质
秸秆还田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减少化肥使用和环境污染。
03
水土保持种植技术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ppt课件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ppt课件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分类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包括坡改梯、沟道治理、小型水利水保工 程等,主要通过改变地形地貌,防止水土 流失。
包括植被恢复、林草措施、土壤改良等, 主要通过增加植被覆盖,改善土壤性质, 提高土地抗蚀能力。
农艺措施
管理措施
包括耕作措施、种植制度、农田防护等, 主要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田水 土流失。
水土保持意识普及
加强对山地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普及,提高农民参与水土保持的积 极性。
04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的效益评价
生态效益评价
1 2 3
水源涵养能力提高
通过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实施,土壤的入渗 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提 高水源涵养能力。
土壤侵蚀减轻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和 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对生态 环境造成的破坏。
意义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是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 农民生活条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危害
原因
自然因素(降雨、地形、土壤等 )和人为因素(过度开垦、过度 放牧、乱砍滥伐等)共同导致水 土流失的发生。
危害
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土地退化、水资源减少、生态环 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施肥、灌溉等成本。
农产品质量提升
03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从而

通过减少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有助于保 障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农村环境改善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可以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提高农民的生 活质量和幸福感。

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

沟垄耕作
概念
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开沟起 垄并种植作物,以蓄水、保 土的农业耕作方法。
作用
➢沟垄耕作改变了坡地小地形,增加了地面粗糙度; ➢使地面受雨面积增大,减少了单位面积上的受雨量; ➢使土壤贮存水分的容量增加,减少了径流量和冲刷量,减少 了土壤养分的流失,有较好的保水、保土保肥和增产的效果。
区田
(二) 沟道治理工程
谷坊类型 土谷坊
用土料筑成的小土坝。
石谷坊
用石料筑成的小石坝。
柳谷坊
生物谷坊,把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在一起的
谷坊。
(二) 沟道治理工程
2 小型水库
按国家规定标准,库容100
万-1000万立方米的叫小Ⅰ 型水库,库容10万-100万 立方米的叫小Ⅱ型水库。
小型水库的组成 挡水坝 溢洪道 放水建筑物
短带与均匀分布的灌木丛结合 沿等高线短带状配置 配置护牧林 营造放牧林
复合林牧护坡林
树种特点
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 适口性好 营养价值高 生长迅速 萌蘖力强 除作为饲料树种外,同时具有其他经济效益如
薪材、蜜源、编制等。
梯田埂坎防护林
配置特点
梯田地坎上栽植灌木 梯田地坎上栽植乔木或果树 梯田地坎可采用乔灌行内混交
1 谷坊
又称防冲坝、沙土坝,是水土流失地区沟道治理山洪与泥
石流的一种工程措施。坝高3-5米,拦沙量<1000立方米, 以节流固床、护坡为主。
谷坊的作用 抬高沟底侵蚀基点,防止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并使沟
道坡度变缓。
拦蓄泥沙,减少输入河川的固体径流量。 减缓沟道水流速度,减轻下游山洪危害。 坚固的永久性谷坊群有防治泥石流的作用。 使沟道逐段淤平,形成可利用的坝阶地。

专题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专题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 农omic
measures of water & soil conservation):
用增加地面糙率、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 植物被覆、地面覆盖或增强土壤抗蚀力等方 法,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 技术措施。水保农业技术措施与林草措施、 工程措施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综合治理体系。
(四)地膜种植与套种
此方法是“九五”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 淳化县泥河沟流域8°坡耕地上试验研制的一种水 土保持耕作法。具体为:地膜小麦采用人工起垄, 水平种植覆膜,覆膜宽1.0m,点种小麦6行,再 留空白带0.3m,春季套种马铃薯、甘薯秋作物, 小麦收割后留茬。通过试验证明它的特点一是形 成良好的生境;二是提高水、肥利用率;三是侵 蚀期地面能得以覆盖,防止了水土流失。
(二)少耕(minimum tillage)
少耕是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 或在全田间隔耕种,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它是介于常规耕作和免耕之间的中间类型。
(三)免耕(no-tillage)
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是20世纪60-70年代世界上 普遍重视的一种耕作措施,其核心是不耕不耙,也不 中耕。依靠生物的作用进行土壤耕作,用化学除草代 替机械除草的一种保土耕作法。
依据水土保持作用,将草田轮 作制中的农作物和牧草可分为 三大类:第一类是保持水土作 用小的玉米、高梁、棉花、谷 子、糜子等禾本科中耕作物; 第二类为保持水土作用大的小 麦、大麦、莜麦、荞麦、豌豆、 大豆、黑豆等一些禾本科和豆 科的密播作物;第三类是1年 生和多年生的牧草,如苏丹草、 春箭舌豌豆苜蓿、紫花、沙打 旺、红豆草、黑麦草等。
表1 三年轮作周期与三区轮作方式
田区号 第一区 第二区 第三区
第一年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介绍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介绍

B. 封山育林
在这类山坡地依托残存的次生林或草、灌植物等,通过 封山育林措施达到恢复水源涵养林,形成稳定林分的目的。
封山育林除了政策、管理保护等措施外,技术上主要是 林分密度管理和林分结构调整等。
锡林浩特休牧区牧草均高比非休牧区高4-9cm, 平均盖度提高10-30%,亩均产量提高18-40kg。
C. 大量破坏天然草皮植被,从而加剧水土流失,恶化生态 环境。
D. 由于燃料奇缺,各地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劳力去觅取燃料 而作为非生产性的劳动力消耗。
一吨干粪相当于0.58吨标准煤。 一吨牛粪,意味着损失50公斤粮食(牛粪处理后可作猪食料)
※ 发展薪炭林解决农村能源比起其他常规 能源有其独特的优点:
薪炭林不与其他业争地 可再生能源 薪炭林营造投资少,见效快、生产周期短 作为燃料不污染环境 水土保持效益显著
②坡耕地上的农林间作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坡耕地在一些水土 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往往占到耕地总面积的20~70%。在小流 域综合治理规划中,对一些坡度较大的坡耕地采取逐步退 耕还林草的措施,当然采用坡耕地农林间作的形式是一项 行之有效的过渡办法。
A. 坡耕地上建立生物地埂 B. 坡耕地林粮间作
使林农、林牧、林草、林药的合理结合形成多功能、 多效益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形成林中有农、林中有牧、 利用植物共生、时间生态位重叠,充分发挥土、水、肥、 光、热等资源的生产潜力,不断培肥地力,以达到最高 的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
小流域综 合治理
(一)坡面水土保持林
1. 坡面水土保持林(或水源涵养) 2. 护坡薪炭林 3. 山地农林复合系统
2.立体配置
是指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和林分立体 结构的配合。
根据林种的经营目的,要确定林种内树种、其他植物种 及其混交搭配,形成林分合理结构,以加强林分生物学稳定 性和形成开发利用其短、中、长期经济效益的条件。要注意 当地适生的植物种的多样性及其经济开发的价值。

水土保持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

水土保持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

水土保持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水土保持综合考研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水土流失是指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土壤和地表物质发生______的现象。

A. 移动或流失B. 化学分解C. 物理风化D. 生物降解2. 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A. 植树造林B. 修建梯田C. 过度放牧D. 建设水库3. 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包括水蚀、风蚀和______。

A. 冻融侵蚀B. 化学侵蚀C. 生物侵蚀D. 热力侵蚀4. 在水土保持中,等高耕作的作用是减少______。

A. 地表径流B. 土壤盐碱化C. 地下水位D. 风力侵蚀5.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

A. 黄土高原B. 长江流域C. 珠江三角洲D. 东北平原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______。

A. 梯田建设B. 植被恢复C. 排水沟D. 护坡E. 土壤改良7. 下列哪些因素会增加水土流失的风险?A. 地表植被覆盖度低B. 土壤结构松散C. 降雨强度大D. 土地利用方式合理E. 地形坡度陡8. 水土保持的农业技术措施包括______。

A. 等高耕作B. 合理轮作C. 施用有机肥D. 过度放牧E. 间作套种9. 我国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包括______。

A. 《水土保持法》B. 《环境保护法》C. 《土地管理法》D. 《森林法》E. 《草原法》10. 水土流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______。

A. 土地贫瘠B. 河流淤积C. 生物多样性减少D. 土地沙化E. 地下水位上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12. 阐述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14. 分析当前我国水土保持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C3. A4. A5. A二、多项选择题6. A, C, D7. A, B, C, E8. A, B, C, E9. A, C, D, E10. A, B, C, D三、简答题11. 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加覆 盖时间
增加覆 盖面积
增产 改良土壤
保肥
保持水土
2020/2/17
8
第一节 概述
一 概念 二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作用 三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特点
2020/2/17
9
三、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特点
生产性 易于推广 受人为因素控制 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林草措施相互配合
工程 措施
石等,增加地面覆盖,减轻水土流失的农 业耕作方法。
28
2 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覆盖耕作法 ❖残株覆盖 ❖青草覆盖 ❖地膜覆盖 ❖砂田
顺坡耕作
(1)等高耕作
20°坡地横坡与顺坡耕作效益的对比
-30%
-29% -45% -75% -51%
26%
15
(1)等高耕作
顺坡耕作: 产流时间最早 产流量最大
等高耕作: 产流时间最迟 产流量最小
图 雨强Ⅰ=0.87mm/min时不同措施的径流过程 从拦蓄径流、增加入渗的角度讲,等高耕作相对于无措施的平 整坡面效果要好,为正效应;而顺坡耕作则为负效应,增大了 径流量,不但不利于土壤水分的蓄积,更增大了侵蚀发生的可 能性及强度。
2020/2/17
5
第一节 概述
一 概念 二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作用 三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特点
2020/2/17
6
二、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作用 耕作措施
改变小地形
改善土壤水分
改善土壤通气性 增强土壤抗蚀性
透水性和持水性
2020/2/17
保持水土
保肥
改良土壤
增产
7
栽培措施
增加植被覆盖
17
(1)等高耕作
有效地拦蓄大量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率, 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
等高耕作是坡耕地实施其它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基础。
2020/2/17
18
(1)等高耕作
改顺坡为横坡耕作的注意事项:
改为横坡耕作之前,应当根据地形与坡度的大小来确定改 垄之后道路和排水沟的正确位置,以免引起新的水土流失。 改垄时间最好在秋季作物收割后,结合翻耕土地为好。 改垄的坡耕地,在前2—3年内应当种植密生早播作物。 横坡耕作一定要由下向上进行翻耕。
缺点:手工操作、用工量大、梯田普及后,区田没有扩大推广
24
(4)圳[zhèn]田
做法
在20°以下坡地上,沿等高线用畜力带犁翻地,每隔50cm, 挖宽、深各50cm的沟,并将生土放在沟外拍成埂或垄,再将 上方1m宽的表土填入下方沟内。由于沟垄相间,便自然形成 了窄条台阶梯田。
作用
➢集中表土、集中施肥; ➢改变了小地形,保持水土; ➢实行密植,可提高产量; ➢人力畜力结合,提高功效
工程 措施
综合治 理措施
林草 措施
农业 措施
第七章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2020/2/17
1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3 水土保持栽培措施 4 土壤培肥技术 5 旱作农业节水技术
2020/2/17
2
第一节 概述
一 概念 二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作用 三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特点
16
(1)等高耕作
顺坡耕作: 侵蚀发生最早 侵蚀量最大
等高耕作: 侵蚀发生最迟 侵蚀量最小
图 雨强Ⅰ=0.87mm/min时不同措施的侵蚀过程 如果某一措施能够有利于雨水入渗,增大径流前进方向上的糙率, 那么它就可以起到拦沙、蓄水的作用,增加的幅度愈大,其作用也 就愈强。因此选择恰当的耕作方式,有利于坡耕地的水土保持。
深耕松土
施肥改土
等高耕作
水平沟种植
蓄水聚肥耕作
11
1.以改变小地形为主的耕作措施
概念
(1)等高耕作
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进行犁耕和作物种植,以保持
水土,提高抗旱能力的农业耕作方法。
特点 沿等高线垂直于水流方向进行横向耕作。
耕作方向 水流方向
水流方向
顺坡耕作 2020/2/17
耕作方向
横坡耕作
12
等高耕作
垄作
拦截径流、增加入渗 调节温度 降低风速、减轻风蚀
2020/2/17
22
(3)区田
方法
在坡耕地上沿着等高线在每一平方米范围内挖一长、 宽、深表土层刮在坑内。坑内作物可高度密植。
23
(3)区田
作用
➢表土、肥料可集中使用; ➢改变了小地形,暴雨时拦蓄地表径流,保持水土; ➢实行密植,可提高产量。
2020/2/17
20
(2)沟垄耕作
概念
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开沟起 垄并种植作物,以蓄水、保 土的农业耕作方法。
21
(2)沟垄耕作
作用 :
由于沟和垄的存在,增加了地面的受雨面积,从而减少了 单位面积的雨水打击强度;
由于沟和垄的存在,一条垄相当于一个小土坝,一条沟相 当于一个小水库,有效地减弱了地表径流和冲刷量,增加 土壤含水率,保持土壤养分。
综合治 理措施
林草 措施
农业 措施
2020/2/17
10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种类
2020/2/17
以改变小地形为主
留茬覆盖 秸秆覆盖
砂田 草田轮作 宽行密植 草田带杆间作 少耕免耕 间混套复种
以增加土壤入渗为主
等高线耕作 等高带状间作
水平沟种植 垄作区田 等高沟垄
蓄水聚肥耕作 坑田
水平犁沟
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
2020/2/17
19
(1)等高耕作
实行等高耕作的要点:
坡耕地的坡度一般为15°以下为宜,种植行偏离等高线的比降 不超过3% 。 雨量较多的湿润地区,等高犁沟应有一定比降,以0.5~1.0%为 宜,并结合坡面排水沟排除多余径流。 在土层较薄或降水量较多的坡耕地上,可开挖水平防冲沟,拦 蓄较多径流,防止犁沟冲垮。 可加宽作物行距,缩小株距,实行密植。 应与沟垄耕作、间作套种、草田轮作等其他农业技术相结合, 以发挥更大作用。
25
26
(5)水平犁沟
做法
在坡耕地或休闲坡地上,在伏耕以前,或在 进行伏耕的同时,用套犁方法,每隔一定距离 ,沿等高线犁成水平截水防冲沟。
3-5 m
土垱
水平
作用
犁沟
作物带
➢拦蓄径流
➢防止暴雨冲刷
➢增产
水平犁沟
27
2 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覆盖耕作法
覆盖耕作法: 在坡耕地上利用残茬、秸杆、地膜、砂
2020/2/17
3
一、概念
工程 措施
综合治 理措施
林草 措施
农业 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用增加地面糙率、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 植物覆盖、地面覆盖或增强土壤抗蚀力等方法, 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 施。
2020/2/17
4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包括:
•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 水土保持栽培措施 • 土壤培肥技术 • 旱作农业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